地质测井地震联合反演在辽河外河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地质测井地震联合反演在辽河外河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一、地质、测井、地震联合反演在辽河海外河储层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蔡志东[1](2021)在《井中地震技术:连接多种油气勘探方法的桥梁》文中指出随着全球油气藏勘探开发研究的不断深化,地质、钻井、地球物理等油气勘探技术持续进步,综合应用多种油气勘探方法已成为必然趋势,但不同勘探方法之间存在着刻画尺度差异。井中地震数据以其信噪比高、频带宽、波场信息丰富等特点成为综合应用多种勘探方法的纽带。从井中地震数据特征分析出发,分析了井中地震技术的桥梁作用。一是在钻探与地震勘探之间起到的分辨率弥补、精细层位标定、测井曲线校正等作用;二是在时间域与深度域勘探方法之间发挥了井控时深转换、地层深度预测、储层物性预测等作用;三是在纵波与横波地震勘探之间为地震波性质研究、纵横波域的转换、拟横波声波速度求取、纵横波联合反演等提供支持;四是在地震勘探向精细油藏开发延伸的过程中发挥了地震地质导向、精细构造解释、井控地层属性筛选和储层压裂监测等作用;五是为油藏静态描述与动态监测联合研究搭建桥梁,时移井中地震技术、光纤传感技术等在该领域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闫上升[2](2021)在《基于井震联合的智能储层参数建模》文中指出地震层位的提取是地震解释中非常重要的步骤,同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目前已有的拾取层位的方法在地震数据中同相轴不连续的区域(例如,断层、噪音等),无法自动提取相位一致的精确的地震层位,并且往往由于过度平滑而缺失一些地质结构的细节信息。为了获得更精确的层位,本文提出了基于动态规划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能够有效地拾取正确的地震层位,甚至在地震数据中复杂的不连续区域(例如,断层、噪音等),依然能够准确地自动追踪相位一致的地震层位,能够很好地揭示详细的地质结构信息。在这种方法中,首先使用自动方法、人工拾取或用几个控制点插值来计算一个初始层位。该初始层位可以不准确,只需要符合目标层位的总体趋势即可。然后提取以初始层位为中心的子区域,并根据初始层位使子区域整体拉平。最后,利用动态规划来有效地选择整个子区域中的最优路径,即全局最大或最小振幅值得路径。通过此方式,能够将初始的不准确层位更新为一个更精确的层位,该结果遵循一致的振幅峰值、谷值或零交叉。由于本文提出的方法并不严格依赖于初始层位,因此我们更倾向于直接从有限数量的控制点插值得到初始层位,这比自动或手动提取初始层位时在计算上更有效。此外,本文的方法可以通过编辑或移动控制点时进而实时交互实现更新层位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这些控制点不需要精确的放置在目标的层位上,在其附近即可,这能够大大降低计算成本,节约时间,可以有效且快速地实施人工交互功能。本文利用多个二维和三维的复杂实际数据来验证提出的方法,结果也表明该方法在地震解释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传统的地震反演方法通常认为是一个不适定问题,而深度学习方法在从地震数据预测声阻抗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前景。然而,大多数深度学习方法都是基于易于实现的一维神经网络,但在逐道预测多维阻抗模型时往往会产生一些不合理的横向不连续现象。本文对其进行改善,利用二维卷积网络(CNN)实现基于深度学习的波阻抗预测,并引入初始波阻抗模型的约束到该网络。初始模型可以从几个测井曲线利用地震构造导向的插值方法得到,然后作为低频约束输入到网络当中,从而使1D和2D的CNN网络产生稳定的阻抗预测结果。本文所提出的2D CNN的架构非常简单,但是由于我们是无法直接得到一个二维的波阻抗标签,所以准备训练数据集是一个挑战。为了准备二维的训练数据集,本文首先定义一个随机路径可以穿过一定数量的测井位置,然后沿着这个路径去提取一个二维的地震剖面和对应的初始模型剖面作为网络的输入,穿过该路径的所有测井作为波阻抗剖面相对应的部分标签。有了这些随机抽取得到的二维训练数据集,本文利用弱监督的方法训练网络,并定义自适应损失函数,即网络输出的二维波阻抗模型仅在有井的地方进行验证评估。由于二维的数据训练集是从最原始的三维数据中从各个方向随机选择的,所以利用训练得到的二维网络,可以从沿测线或者垂直测线的方向,预测一个个连续的二维剖面,进而得到相对应的三维波阻抗模型。合成和实际的例子也表明,相对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本文提出的二维卷积神经网络不仅对噪音的干扰反应更加稳定、能够更好得恢复出薄层,而且在横向上能够产生更加一致的结果。地质建模在储层预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常需要充分并合理地整合地球物理观测数据和地质上约束,但其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本研究中,我们提出了一套完整工作流程,充分利用地震振幅、测井属性和地震构造特征来建立合理的储层参数模型。以Volve区域的数据为例,对其应用整个流程如下:首先,对所提供的Volve地区的地震资料、层位和测井曲线进行预处理,在深度域进行异常值去除和井震关系匹配。其次,使用一种基于动态规划的方法来填补层位所缺失的地方,并提升所提供的层位的垂直位置,同时提取更多的层位。然后进一步利用层位面插值得到一个相对地质时间(RGT)体,可以被认为是一个隐含的结构模型,代表地震构造和地层特征。然后,利用提供的测井曲线与得到的RGT体,计算出既符合测井特征又符合地震构造和地层特征的储层参数模型。最后,利用深度学习方法结合地震和测井数据预测最终的模型,同时将初始模型作为低频约束引入网络。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工作流程能够产生合理的储层参数模型,而且具有较高的横向连续性和垂直分辨率。

陈欢庆[3](2021)在《油气田开发中油气藏地球物理研究》文中指出油气藏地球物理方法应用至油气田开发中,直接关系着构造、储层和流体表征精度和准确度.为了详细梳理油气田开发中油气藏地球物理研究核心内容和新进展,为该项研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从构造解释、储层预测、流体描述等3方面梳理该研究核心内容.结果认为,构造描述中地球物理研究主要包括井震结合构造精细解释、基于密井网资料构造精细解释,储层预测中地球物理研究主要包括基于地震资料属性提取和反演预测的储层精细刻画和基于测井二次精细解释的有效储层划分.油藏流体地球物理研究主要包括四维地震剩余油表征和水淹层测井精细解释等.指出油气田开发中油气藏地球物理研究未来发展方向主要包括测井解释方法的创新和流程优化、开发地震在构造解释和储层描述等开发实践中的推广应用、地球物理资料与地质和生产动态资料结合验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与地球物理方法结合提高解释精度降低应用成本、非常规油气开发对地球物理研究新需求等5方面.

孟大江,文鹏飞,张宝金,张如伟,李延,赵斌,沈尚峰[4](2019)在《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反演及饱和度预测》文中研究表明沉积物含天然气水合物后通常会引起速度的增加,与周围地层形成较大的波阻抗差异,利用地震波阻抗反演技术可识别出这种差异,从而预测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测井资料具有较高的纵向分辨率,而地震资料横向分辨率较高,通过井震联合反演可获得天然气水合物准确的空间展布形态。利用井震联合反演技术对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储层进行了精细刻画,研究表明,该矿区天然气水合物储层表现为高波阻抗特征,其值域范围为3 450~4 500m/s·g/cm3,同时根据有效介质模型建立了岩石物理量版,预测了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孔隙度和饱和度数据,预测结果与测井解释结果吻合度较高,为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评价提供了比较准确的物性数据。

沙志彬[5](2019)在《南海东北部海域XN区块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综合预测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丰富、高效清洁,被认为是21世纪最有希望接替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化石燃料的新能源。但是天然气水合物产出状态有块状、脉状、结核状、团块状和薄层状等多种类型,而且天然气水合物的分布具有很强的横向不均一性,这增加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精细刻画及资源量准确计算的难度及不确定性。近年来,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在南海东北部XN海域开展了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调查并实施了多次钻探,积累了丰富的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资料。本次研究基于地质、地球物理资料,采用构造地质学、沉积地质学、层序地层学和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地质理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地震数据的精细解释、钻井测井数据的深入分析,取得一些认识。以海底沉积物中有机质-甲烷-天然气水合物体系生物地球化学反应,水溶气—游离气—天然气水合物之间的动态转化等一系列动力学过程为纲,建立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动力学数值模型,实现了宏观盆地演化动力学模型与微观物质输运-反应动力学模型的耦合。形成了适合研究区的集多学科、多研究手段于一体的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条件分析-钻前预测-钻后评价-资源量计算”评价体系,为揭示天然气水合物分布规律、评价天然气水合物有利目标、指导规模找矿提供了有力支撑。计算得到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地质储量超千亿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特大型常规天然气田,资源前景良好,可作为天然气水合物未来开发的有利区域。根据储层的特性,并指出“地层流体抽取法”可能是最适用于试采的技术方法,也是实现达到降本增效、安全开发有效途径。此外,本文在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精细刻画的技术体系上也取得创新性突破。依据对天然气水合物较为敏感的速度、能量半衰时、三瞬属性、AVO等地震属性,结合OBS横波变化信息,联合无井叠后波阻抗反演与无井叠前同时反演方法,对天然气水合物矿体进行定量预测,形成了一套从定性到定量的天然气水合物钻前预测方法。同时,钻后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测井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结果具有良好的分辨率与预测精度,随机模拟反演则充分利用测井数据的垂向高分辨率和地震数据的横向高分辨率优势,进一步提高了矿体垂向预测精度,两种反演方法结合利用能够更为准确地圈定天然气水合物矿藏范围,为天然气水合物钻后评价提供技术支撑。且孔隙度、饱和度解释模型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密度孔隙度、声波孔隙度模型与双水饱和度模型是适合本研究区的测井解释模型,为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孔隙度、饱和度等重要物性参数的准确计算提供强有力的保障。通过地质认识、理论以及技术方法的创新,对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进行综合预测与评价,经对比实际钻探及试采结果,论文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区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综合钻前预测和钻后评价技术方法体系,希望能够为本区下一步的精准勘探与后期开发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同时也希望能够为其它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综合预测和评价提供借鉴,从而达到提高勘探成效、减少勘探风险、降低勘探成本的目的。

张伟[6](2014)在《汪南地区扶杨油层地震反演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精度井震联合反演是储层预测的核心,论文中利用了测井资料在垂向上的分辨率和地震资料在横向上的连续性,通过二者有机的结合,获得既具有较高分辨率又把界面性地震资料转换成岩层性测井资料,使其能与测井、钻井直接对比。汪南地区位于松辽盆地北部中央坳陷区三肇凹陷内的安达—肇州断裂带,属汪家屯背斜构造,由于汪南地区扶杨组储层砂体分布复杂、规模小,在800-1000米井网条件下大部分砂体分布比较分散,从而探明储量和井控动态储量的之间的差异。我们以汪南地区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利用测井、地质、地震资料相结合,以工区的三维地震资料精细解释生成的构造格架为基础,对汪南区块采用Jason软件来进行波阻抗反演,运用测井资料、地质资料对波阻抗反演数据体以及地震属性进行储层的标定,综合储层的波阻抗和地震属性特点,从而对工区扶杨油层各段进行立体精细的储层预测。

李丽丽[7](2013)在《地球物理(重磁震)勘探数据一体化解释技术》文中提出重力、磁力及地震(简称重磁震)等勘探数据的一体化反演是目前地球物理数据综合解释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解决复杂地质问题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重磁勘探可快速地完成区域地球物理调查,了解地质构造(地层、断裂)分布特征;地震勘探是目前进行地层精细结构划分最常用的勘探手段之一,具有较高的垂向分辨率,但对于某些特殊构造(盐丘、高角度断裂等)反映不敏感而形成盲区。重磁数据具有提高陡倾角地层分辨率、分辨地震盲区(泥岩断层、盐丘下部)、改进地震速度模拟等作用,因此重磁震数据的计算机综合模拟可建立更高精度的地质-地球物理解释模型,其中模型参数和反演方法的精度是制约最终反演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针对模型参数计算方法和联合反演方法进行改进,以获得更加准确的反演结果。本项研究中重磁震数据一体化反演按如下流程进行:(1)利用高精度同相轴识别技术解释地震数据,获得层位的分布信息;利用改进的边界识别方法解释重磁数据,分析研究区断层和地层界线的分布特征;(2)利用改进的位场数据解释方法根据重磁数据来估算盐丘、陡倾角地层及浅部异常体的属性(深度、密度、磁化率)参数,用于建立地质-地球物理模型;(3)利用地震随机反演计算地层的波阻抗,进而实现地层密度分布函数的计算,并通过对随机反演结果进行不确定性分析来获得更加可靠的结果;(4)以地震和井数据为约束利用重磁和重力梯度异常计算整个测区的层位分布信息。根据上述信息建立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并利用快速模拟退火法实现重磁、重力梯度及地震数据的联合反演,获得最终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同相轴识别是地震数据解释中最基本的任务,可清晰地划分出层位的分布情况。为了提高地震同相轴的分辨率,本文提出增强型数学形态法,该方法利用数学形态学中膨胀和腐蚀运算与水平导数相结合进行地震同相轴增强。通过理论模型试验证明该方法能成功地完成地震同相轴的增强工作,具有较高的分辨率,且相对其它方法能更清晰地识别出地震同相轴,受噪音影响较小,尤其对弱振幅同相轴也有较强的识别能力。将该方法应用于实际地震数据的解释,获得了层位的具体分布信息。同时,经研究发现,增强型数学形态学法经过相应的修改后可用于重磁数据的边界识别,即直接利用原始重磁数据总水平导数腐蚀与膨胀结果的比值进行地质体边界的识别,结果的最大值与地质体的边界相对应,该方法不需要垂直导数参与计算,受噪音和外界环境干扰小。通过理论模型试验证明,该方法能同时识别出深部与浅部地质体的边界,且抗干扰能力较强。将其应用于实际数据的解释,清晰地给出断裂的位置及分布范围。但数学形态学法所识别的位场数据的边界存在一定程度的发散,不利于准确地划分地质体的边界。为了获得更加令人满意的结果,对数学形态学计算结果进行幂次和指数变换来增强边界的清晰度。通过理论模型试验和实际数据证明幂次和指数变换能有效地增强边界识别结果的对比度,使地质体的边界得到更加清晰地显示。地质-地球物理综合模型建立的一项关键技术是研究区内地质体属性参数的计算。地震勘探对于盐丘构造、陡倾角地层及范围较小地质体反映不灵敏,难以准确地描述地质体的埋深、密度、磁化率等信息,为此,利用重磁异常辅助地震数据来完成参数的计算。现有重磁数据解释方法精度低、计算速度慢,严重地影响了多元数据融合的精度和效率,本文提出几种高精度解释方法来获得更加准确的地质体属性参数。利用重力异常水平导数与垂直导数非线性组合定量计算断层深度、密度、倾角等参数。通过理论模型试验证明,该方法反演得到的断层参数与模型理论值相接近,误差较小。将该方法应用于已知断层重力异常的解释,获得的断层几何及密度参数与其它资料解释结果吻合较好,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辅助地震数据完成断层的解释工作。采用解析信号法和局部波数法进行磁异常的解释,因为这两种方法具有不受磁化方向干扰的特性,其计算公式更加简单,但现有方法需要计算异常的三阶甚至更高阶导数,会明显地增大噪声的干扰,降低反演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对解析信号法和局部波数法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方法仅需要计算异常的二阶导数,有效地提高了反演结果的准确性。改进的解析信号法是利用解析信号水平与垂直导数之间的关系来估算磁源体位置和构造指数信息。通过理论模型试验证明改进的解析信号法能成功地完成磁异常的反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将其应用于实测磁异常的解释,反演结果与测井解释结果相一致。改进的局部波数法是利用局部波数在不同水平位置或不同高度值的组合进行磁源体参数的反演。通过理论模型试验证明改进的局部波数方法受噪音影响小,能更加稳定和准确地完成磁异常的反演,反演结果与理论值之间的差距小于5%。将其应用于实测磁异常的反演,其反演结果与解析信号欧拉反褶积法的反演结果相一致,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为了真实地描述地层的密度变化,采用地震随机反演来计算地层的密度信息。随机反演是地质统计学理论与基于模型反演相结合的产物,亦称地质统计学反演。随机反演充分地利用了地震反演储层预测及随机建模储层预测的优势,有效地综合了不同尺度数据信息(地质、地球物理),突破了地震频带宽度的限制,能建立更高精度的地层波阻抗模型,且可获得储层非阻抗信息(孔隙度、伽玛等),具有更直接的岩石地球物理意义。随机反演会产生多个等概率结果,采用不确定性分析技术对反演结果进行评估可获得更为可靠的结果,在反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理论模型证明随机反演可有效地完成地震数据的波阻抗反演,将其应用于实际数据的解释,获得了地层的波阻抗分布,并利用不确定性分析技术对反演结果进行评价,通过计算结果的均值、方差、概率密度等参数来获得更为可靠的结果。此外,通过与确定性反演的对比可以看出,随机反演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获得更多的细节特征。获得地层的波阻抗信息后,利用波阻抗与波速的关系可获得地层的密度分布。对于不存在三维地震数据的地区,以剖面地震和井数据为约束利用重磁和重力梯度数据来计算整个测区的层位分布信息,如存在三维地震数据,则直接利用同相轴识别技术来获得层位信息。重力梯度对浅部地质体、地层的细节特征及起伏变化反映敏感,但现今还没有重力梯度数据进行界面反演的详细介绍。首先推导出密度界面重力梯度异常的正演公式,并给出快速模拟退火法利用梯度数据进行密度界面反演的基本步骤。理论模型试验证明利用快速模拟退火法根据梯度数据可成功地完成密度界面的反演,且对界面的局部变化具有较高的分辨率,最后将其应用于中国南海海域重力梯度异常的解释,获得了海底地形分布,其结果与LDEO船测结果差距很小。利用获得的层位和参数信息建立地质-地球物理模型进行重磁震一体化反演,并将梯度异常引入联合反演中来提高对地层局部变化的分辨率。快速模拟退火法计算速度快,对于大数据解释具有优势,利用其进行重磁、重力梯度和地震数据的联合反演。通过试验证明快速模拟退火法能有效地完成重磁、重力梯度与地震数据的联合反演,且对界面细节特征有较高的分辨率。将该方法应用于地区实测数据的解释,揭示了地下层位的分布特征,为进一步勘探提供了决策依据。

徐游[8](2013)在《葡南一断块葡I组构造精细解释与砂体预测》文中提出葡南断块作为大庆油田的老区之一,已经从勘探阶段转为开发阶段,因此对于储层预测的精度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构造解释到反演预测,简单的介绍了储层预测的发展趋势和国内外情况,分析研究了精细构造解释流程,对比了不同反演方法,找到了最适合研究区的方案,最后对工区进行储层预测研究。在前期的构造解释中,充分结合地震资料、地质资料以及测井资料对研究区葡南一断块葡萄花目的层段11个层位进行精细解释,采用高分辨率相干体技术落实了小断层的分布,并刻画了研究区内微幅度构造特征,编制了11个小层的精细构造图,得到了目的层的构造特征。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地层多以薄互层为主,首先对测井曲线进行处理,并进行敏感测井参数分析和一系列反演实验,发现RL3D能很好的区分砂泥岩,因此,采用RL3D曲线进行拟波阻抗重构,然后根据研究区内断层较多的情况,且为开采潜力区,此次选用带断层建模的反演建模方法,再根据分析对比不同的反演方法,并结合研究区地层特征,最终采用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既保证了横向上的连续性又提高了纵向分辨率,该方法能够精细刻画研究区内储层空间展布,有效识别薄层,反演结果较为可靠,可用来预测各沉积单元砂体形态分布,并划分有利区域,建议加密井位置部署,为油田开采提供有利支持。

董耀[9](2013)在《叠前反演技术在LD地区岩性油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岩性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是当下的勘探研究的热点。最近几年已经发现的油气藏中,岩性油气藏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与常规构造型油气藏相比,岩性油气藏具有较高的隐蔽性、更为复杂成藏规律及勘探难度较大等特征。岩性油藏的储层特性,一般具有低孔低渗、横向非均质性较强及纵向上砂体叠置等特征。本文针对岩性油藏储层的地质特征,结合LD地区地震、测井和岩石物理等实际地质资料,建立岩性油藏地质模型并进行波场数值模拟。利用地震反演方法分析预测模型岩性及物性参数,分析叠前反演方法的可行性,进而验证能否指导实际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对该A 区岩性油藏储层进行预测。本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结合工区的地质岩性油藏储层特点及油井资料,建立岩性油藏地质模型。(2)对岩性油藏地质模型进行波场数值模拟,并进行处理,获得叠加剖面和高分辨率高信噪比高保幅叠前道集数据。(3)通过岩性油藏模型模拟地震资料及井资料进行层位解释,开展叠后反演及叠前反演工作,进行划分岩性、孔隙度预测及流体识别,结合井资料进行分析,验证得到较好的吻合。通过岩性油藏地质模型的正演与反演研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来指导实际资料的应用。(4)基于岩性油藏地质模型反演方法是可行性,对实际三维地震资料运用叠后地震反演和叠前多参数反演方法,通过反演结果进行岩性判别、储层厚度预测、孔隙度预测,结合井资料分析对比其结果的可靠性,在实际资料中得到较好的应用。

姜传金[10](2012)在《深海火山岩地球物理响应及储层预测技术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天然气勘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现了大型的火山岩气藏。与沉积岩相比,火山岩在岩石矿物组合,孔隙结构组合、岩石物性特征和地质背景等方面都具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从而导致其具有特殊的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用于沉积岩及其储层的地震预测技术,并不能很好适用于火山岩储层预测。为了充分利用三维地震资料有效地预测火山岩储层及含气性,提高钻探成功率,设立了本论文研究内容。本论文在对大量火山岩样品的弹性参数进行测试和分析的基础上,开展火山机构及火山岩地层地震波场正演模拟,研究火山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索出火山岩及其储层地震预测技术和方法。火山岩岩样的岩石物理分析表明:火山岩孔隙发育受埋深影响不大,孔隙随着深度的增加并没有明显减小的趋势。火山岩岩性对孔隙发育具有控制作用,火山碎屑岩孔隙总体上比熔岩发育,酸性熔岩孔隙比基性熔岩发育,爆发相火山岩孔隙比溢流相火山岩发育;火山岩密度反映了储层孔隙的发育程度;泊松比对储层含流体性质敏感,含气储层具有低泊松比的特征;含气饱和度对弹性参数具有分段式的衰减特征,表明弹性参数还不能定量计算出含气饱和度,只能定性识别出气层的存在。火山机构地质-地球物理建模及波场正演模拟研究表明:不同外形火山岩机构所引起反射波的能量聚焦和发散是不同的,但散射波能量弱,对成像剖面影响很小,从地震剖面的几何属性可以准确地识别火山机构;火山岩裂缝带产生强散射波场,散射波场与其它波场相互叠加、干涉作用,致使波前面出现了不连续的现象,在变密度地震剖面上,裂缝具有白色的竖条状特征;火山爆发作用产生的岩性的多样性和堆积结构的复杂多变性,会引起复杂强散射波场,在地震剖面上形成杂乱的反射特征;与含水储层相比,含气储层的纵波速度衰减较快,转换波速度衰减略慢,含气储层具有低泊松比的响应特征。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可以有效识别火山机构、火山岩地层,预测火山岩储层及其含气性。利用趋势面分析、相干体分析、振幅切片和其它地震属性分析,结合地震剖面特征能够对火山机构的空间分布进行有效识别;通过对地震波组特征观察解释,结合频谱成像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区分火山岩和沉积岩;地震波形聚类分析技术和单井火山岩相划分相结合,可以用地震资料划分火山岩岩相;火山岩地层地震解释应该采用“定地层-找通道-圈岩体-分期次-分旋回”的火山岩地震层序解释方法;采用瞬时振幅、瞬时相位和瞬时频率等地震属性提取、优化及井震相关分析等定性预测有利储层的分布;叠后地震反演与气水界面等相结合可以间接预测含气储层的分布;叠前地震反演可以直接预测含气储层的分布,但对地震资料的品质要求比较高。地震频率衰减属性分析和双相介质弹性波地震能量变化等地震衰减类属性可以用于直接定性检测火山岩储层含气性。

二、地质、测井、地震联合反演在辽河海外河储层预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质、测井、地震联合反演在辽河海外河储层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井中地震技术:连接多种油气勘探方法的桥梁(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井筒数据与地面地震数据的桥梁
    1.1 弥补地震与钻井方法间的分辨率差距
    1.2 标定地震层位以提升地质认识
    1.3 校正声波曲线并建立井震关系
    1.4 综合多种成果数据进行桥式标定
2 时间与深度域地震数据的桥梁
    2.1 井中地震数据的时间与深度“双域”特征
    2.2 同时进行地层深度和时间预测
    2.3 时间—频率、深度—频率数据分析
3 纵波与横波勘探的桥梁
    3.1 纵、横地震波识别的依据
    3.2 结合测井数据获取拟横波速度曲线
    3.3 综合区域资料进行纵、横波联合反演
4 勘探地震与开发地震的桥梁
    4.1 连接地质工程的井中地震地质导向技术
    4.2 面向复杂构造的精细构造成像技术
    4.3 指导地震解释的地层属性筛选技术
    4.4 面向油藏开发的储层岩性预测技术
    4.5 连接压裂工程作业的微地震监测技术
5 油藏静态描述与动态监测的桥梁
6 结论

(2)基于井震联合的智能储层参数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进展
        1.2.1 地震层位的提取
        1.2.2 地震反演
        1.2.3 井震联合建模
    1.3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基于动态规划算法的地震层位提取
    2.1 引言
    2.2 传统的层位提取方法
        2.2.1 人工提取层位
        2.2.2 基于斜率/倾角的自动方法
        2.2.3 基于斜率和多重网格互相关的方法
    2.3 基于动态规划方法
        2.3.1 二维层位提取
        2.3.2 三维层位提取
    2.4 三维实例应用
    2.5 本章小结
        2.5.1 讨论
        2.5.2 结论
第3章 相对地质年代体引导的储层参数建模
    3.1 引言
    3.2 方法理论
        3.2.1 地震构造导向的插值方法
        3.2.2 RGT引导的插值方法
    3.3 实例应用
        3.3.1 层位的提取
        3.3.2 RGT的计算
        3.3.3 RGT导向建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井震联合的智能储层参数建模
    4.1 引言
    4.2 方法理论
        4.2.1 数据集
        4.2.2 1D CNN
        4.2.3 2D CNN
    4.3 实例应用
    4.4 与传统方法的对比
        4.4.1 与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方法的对比结果
        4.4.2 与基于模型反演方法的对比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例应用:Volve数据
    5.1 引言
    5.2 层位
        5.2.1 层位的更新和提取
        5.2.2 RGT的计算
    5.3 测井
    5.4 储层参数建模
        5.4.1 RGT导向插值的初始模型
        5.4.2 基于深度学习的最终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3)油气田开发中油气藏地球物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构造解释中的地球物理研究
    1.1 井震结合构造精细解释
    1.2 基于密井网资料微构造解释
2 储层预测中的地球物理研究
    2.1 基于地震资料属性提取和反演的储层预测和精细刻画
    2.2 基于测井精细二次解释的有效储层划分
3 油藏流体描述中的地球物理研究
    3.1 四维地震剩余油表征
    3.2 水淹层测井精细解释
4 未来的发展方向
    4.1 测井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4.2 开发地震在油气田开发中的推广应用
    4.3 地球物理资料与地质和生产动态资料的结合
    4.4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与地球物理方法的结合
    4.5 非常规油气开发地球物理研究
5 结论

(4)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反演及饱和度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反演方法
2 测井-地震联合反演
    2.1 测井约束反演流程
        2.1.1 测井资料标准化
        2.1.2 井-震标定
        2.1.3 初始模型建立
    2.2 波阻抗反演
3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物性预测
    3.1 储层物性预测分析
    3.2 储层岩石物理分析
    3.3 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预测
4 结论

(5)南海东北部海域XN区块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综合预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选题依据
        1.1.1 研究意义
        1.1.2 选题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性成果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1.3.3 创新性成果
第二章 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2.1.1 地质概况
        2.1.2 地形地貌特征
        2.1.3 地层特征
        2.1.4 构造特征
    2.2 沉积特征
        2.2.1 沉积相
        2.2.2 沉积速率
        2.2.3 沉积物类型
        2.2.4 自生矿物
    2.3 成藏地质要素
        2.3.1 成藏的气源条件
        2.3.2 成藏的稳定条件
        2.3.3 成藏的构造条件
        2.3.4 成藏的储集条件
    2.4 地球化学特征
        2.4.1 沉积物力学性质和粒度特征
        2.4.2 沉积物矿物学特征
        2.4.3 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2.5 小结
第三章 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数值模拟研究
    3.1 天然气水合物成矿过程的概念模型与数值模型
        3.1.1 宏观地质演化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
        3.1.2 微观物质能量演化与天然气水合物成矿
    3.2 典型剖面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模拟及参数选取
        3.2.1 模拟流程
        3.2.2 模拟参数选取
    3.3 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成矿模拟结果分析
        3.3.1 有机质热演化与气源供应
        3.3.2 流体动力场演化与含甲烷气体运移
        3.3.3 温压场演化
        3.3.4 天然气水合物的动态聚集
    3.4 南海东北部海域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分布特征
    3.5 小结
第四章 天然气水合物钻前综合预测
    4.1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
        4.1.1 BSR分布规律
        4.1.2 BSR特征
        4.1.3 速度特征
        4.1.4 地震属性特征
    4.2 地震速度属性精细分析
        4.2.1 层速度精细分析
        4.2.2 OBS资料速度分析
    4.3 AVO属性分析
        4.3.1 AVO属性分析
        4.3.2 AVO属性优选
    4.4 波阻抗反演预测
        4.4.1 无井叠后波阻抗反演
        4.4.2 无井叠前同时反演
    4.5 钻前预测效果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天然气水合物钻后测井评价
    5.1 钻孔测井数据预处理
    5.2 天然气水合物测井响应特征
    5.3 测井评价模型及参数确定
        5.3.1 孔隙度解释模型与参数确定
        5.3.2 饱和度解释模型与参数确定
    5.4 天然气水合物钻井解释评价
        5.4.1 W05 井测井解释结果
        5.4.2 W08 井测井解释结果
    5.5 钻后测井评价效果分析
    5.6 小结
第六章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精细评价
    6.1 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
        6.1.1 测井曲线整理
        6.1.2 控制模型层位解释
        6.1.3 井震标定与子波估算
        6.1.4 地质建模
        6.1.5 效果分析
    6.2 随机反演
        6.2.1 原理及流程
        6.2.2 效果分析
    6.3 孔隙度、电阻率及饱和度反演
        6.3.1 原理及方法
        6.3.2 效果分析
    6.4 钻后综合评价
        6.4.1 钻后评价
        6.4.2 钻前钻后对比
    6.5 小结
第七章 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前景
    7.1 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地质特征
        7.1.1 垂向分布特征
        7.1.2 平面分布特征
    7.2 成因模式探讨
        7.2.1 扩散型成因模式
        7.2.2 渗漏型成因模式
    7.3 开发利用前景
        7.3.1 天然气水合物地质储量计算
        7.3.2 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利用前景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6)汪南地区扶杨油层地震反演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论文选题依据
    0.2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案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1.1 工区地理位置
    1.2 地质概况
    1.3 勘探开发现状
第二章 地震反演方法原理
    2.1 反演概述
    2.2 地震反演原理
    2.3 地震反演方法分类
        2.3.1 基于反褶积的地震反演
        2.3.2 基于模型的地震反演
        2.3.3 地质统计随机模拟反演
第三章 地震反演资料处理
    3.1 地震测井资料预处理
        3.1.1 测井资料质量分析及处理
        3.1.2 测井曲线泥岩基线漂移
    3.2 储层敏感参数分析
第四章 地震反演方法应用研究
    4.1 层位的精确标定
    4.2 初始地质模型的建立
    4.3 反演方法实验
    4.4 反演结果分析
    4.5 有利区综合评价
    4.6 目标优选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7)地球物理(重磁震)勘探数据一体化解释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方法及发展进程
        1.2.1 数学形态学在地球物理数据解释中的应用
        1.2.2 地震同相轴及位场边界识别技术研究现状
        1.2.3 地层属性参数获取方法研究现状
        1.2.4 随机反演地球物理解释中的应用现状
        1.2.5 梯度异常界面反演及地球物理数据联合反演
    1.3 现有方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数学形态学法在地震数据同相轴增强及重磁数据边界识别中的应用
    2.1 数学形态学基本运算
    2.2 数学形态学在地震同相轴增强中的应用
        2.2.1 增强型数学形态学法基本原理
        2.2.2 理论模型实验
        2.2.3 实际地震剖面同相轴增强
    2.3 形态学方法在重磁数据边界识别中的应用
        2.3.1 形态学边界识别滤波器基本原理
        2.3.2 形态学边界识别滤波器模型试验
        2.3.3 实测重磁数据应用效果
        2.3.4 改进的形态学滤波器
    2.4 小结
第3章 地层属性(密度、磁化率)及几何参数反演
    3.1 一种利用重力异常定量解释断层的新方法
        3.1.1 方法基本原理
        3.1.2 模型实验
        3.1.3 实际资料处理
    3.2 改进的解析信号法在磁异常解释中的应用
        3.2.1 方法基本原理
        3.2.2 理论模型试验
        3.2.3 实际磁异常解释
    3.3 改进的局部波数法及其在磁测数据解释的应用
        3.3.1 方法基本原理
        3.3.2 模型试验
        3.3.3 实际数据处理
    3.4 小结
第4章 地震随机反演及不确定性分析
    4.1 地震随机反演介绍
        4.1.1 随机反演定义
        4.1.2 确定性反演与随机反演区别
        4.1.3 地震随机反演基本原理
    4.2 随机反演相关参数概念
        4.2.1 变差函数
        4.2.2 克里金技术
        4.2.3 随机模拟方法
    4.3 不确定性分析
    4.4 地震随机反演及不确定性分析应用
        4.4.1 理论数据反演
        4.4.2 实际地震剖面数据随机反演及不确定性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利用快速模拟退火算法进行重震联合反演
    5.1 梯度界面反演理论基础
        5.1.1 梯度测量优势
        5.1.2 界面起伏引起的重力梯度异常
    5.2 梯度数据在界面反演中的应用研究
        5.2.1 快速模拟退火算法重力梯度异常反演流程
        5.2.2 模型试验
        5.2.3 中国南海海底地形计算
    5.3 快速模拟退火法进行重震数据联合反演
        5.3.1 联合反演方法
        5.3.2 理论模型试验
        5.3.3 实际数据应用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和致谢

(8)葡南一断块葡I组构造精细解释与砂体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目录
前言
    0.1 选题目的和意义
    0.2 国内外发展现状
    0.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一章 工区概况
    1.1 工区概况
        1.1.1 地理概况
        1.1.2 地质概况
        1.1.3 开发概况
    1.2 地层层序岩性及电性特征
        1.2.1 地层层序及其特征
        1.2.2 油层细分及对比
第二章 井震联合构造精细解释
    2.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2.1.1 合成记录制作
        2.1.2 合成记录质量分析
        2.1.3 小层层位的标定
        2.1.4 井震联合统层
    2.2 地震层位的精细解释
        2.2.1 构造层位解释
        2.2.2 小层层位解释
    2.3 断层的精细解释
        2.3.1 大断层的解释
        2.3.2 小断层的解释
        2.3.3 断层的组合
        2.3.4 断层解释成果
    2.4 微幅度构造的解释
        2.4.1 微幅度构造的解释方法
        2.4.2 微幅度构造成因类型分析
        2.4.3 微幅度构造解释成果
    2.5 构造图编制
        2.5.1 速度谱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2.5.2 速度场建立
        2.5.3 成图方法
        2.5.4 精度分析
第三章 精细储层预测与砂体展布特征研究
    3.1 储层特征分析
    3.2 测井曲线预处理
        3.2.1 测井曲线的编辑与校正
        3.2.2 测井曲线归一化
        3.2.3 测井曲线的基线漂移校正
        3.2.4 测井曲线的均一化处理
    3.3 储层敏感测井参数分析
    3.4 地震反演与砂体预测
        3.4.1 地震反演方法
        3.4.2 地质统计学反演过程
        3.4.3 地震反演结果评价
        3.4.4 地震反演砂体分布特征
        3.4.5 砂体有利区分析
        3.4.6 加密井部署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9)叠前反演技术在LD地区岩性油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和目的
    1.2 国内外叠前弹性反演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法
第二章 岩石物理分析基础
    2.1 岩石物理基础
        2.1.1 岩石的弹性参数
        2.1.2 儿种岩石参数的关系
        2.1.3 Boit-Gassmann理论
        2.1.4 Xu-White模型
    2.2 纵横波速度的关系及经验公式
第三章 叠前反演基础理论
    3.1 叠前反演技术的基本概念及思想
    3.2 叠前反演技术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 岩性油藏模型正演与反演
    4.1 岩性油藏地质模型建立
    4.2 地质模型声波模拟及处理
    4.3 岩性油藏模型数据的叠后反演
        4.3.1 模型数据叠后反演方法
        4.3.2 约束稀疏脉冲反演的关键步骤
        4.3.3 模型数据的叠后反演
    4.4 岩件油藏模型数据叠前反演
        4.4.1. 叠前反演技术路线
        4.4.2 不同角道集数据分析
        4.4.3 井震标定与子波估算
        4.4.4 模型数据的叠前反演
        4.4.5 岩性判别和流体识别
第五章 地震反演在岩性油藏实际应用
    5.1 叠后反演在实际工区的应用
        5.1.1 地质框架模型的建立
        5.1.2 叠后波阻抗反演分析
        5.1.3 叠后波阻抗反演砂岩预测
    5.2 叠前反演技术在实际工区的应用
        5.2.1 井震标定
        5.2.2 叠前弹性参数反演
    5.3 砂岩储层及物性预测
        5.3.1 岩性敏感弹性参数交汇解释及岩性识别
        5.3.2 目标层段砂岩储层厚度预测
        5.3.3 目标层段砂岩储层孔隙度预测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10)深海火山岩地球物理响应及储层预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主要研究内容、总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工作量
第1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区域地质特征
        1.1.1 区域构造特征
        1.1.2 区域地层特征
    1.2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构造格局及地层发育特征
        1.2.1 断陷期构造格局及其动态演化
        1.2.2 断陷期地层发育过程及分布差异
    1.3 营城组火山岩宏观分布特征
        1.3.1 营城组一段火山岩分布特征
        1.3.2 营城组三段火山岩分布特征
第2章 火山岩岩石弹性参数测试及分析
    2.1 火山岩岩石样品的优选与制备
        2.1.1 火山岩岩石样品的优选
        2.1.2 火山岩岩石样品的制备
    2.2 实验室火山岩岩石物理弹性参数测试
        2.2.1 火山岩岩石样品参数测定
        2.2.2 火山岩岩石物理参数测量结果误差分析
    2.3 火山岩岩石样品弹性参数敏感因素分析
        2.3.1 压力对样品参数的影响
        2.3.2 温度对样品参数的影响
        2.3.3 孔隙度对样品参数的影响
        2.3.4 气体饱和度对样品参数的影响
    2.4 火山岩岩石样品敏感弹性参数分析
        2.4.1 火山岩岩石物理弹性参数关系
        2.4.2 火山岩岩性敏感参数分析
        2.4.3 火山岩流体敏感参数分析
第3章 火山岩地震波场模拟及成像特征分析
    3.1 火山岩地震波场模拟的意义
    3.2 火山机构地质-地球物理建模
        3.2.1 火山岩地质-地球物理建模方法
        3.2.2 不同影响因素的火山机构建模
        3.2.3 地质模型的地球物理数字化
    3.3 火山岩地震波场正演模拟与成像分析
        3.3.1 复杂介质弹性波方程数值模拟方法
        3.3.2 火山机构模型的地震波场正演模拟与成像分析
        3.3.3 复杂火山岩地层模型的地震波场正演模拟与成像分析
        3.3.4 火山岩地震波场及成像影响因素分析
第4章 火山岩地震识别技术
    4.1 典型火山岩体地震响应特征
    4.2 火山机构地震识别
    4.3 火山岩地层地震识别
    4.4 火山岩岩相地震划分
        4.4.1 火山岩相研究意义
        4.4.2 火山岩岩相分类
        4.4.3 火山岩岩相地震划分
    4.5 火山岩地层地震层序解释方法
第5章 火山岩储层地震预测技术
    5.1 火山岩储层地震属性预测
    5.2 火山岩储层叠后地震反演预测
        5.2.1 地震反演方法与原理
        5.2.2 火山岩储层叠后地震反演步骤
        5.2.3 火山岩储层地震反演结果
    5.3 火山岩储层叠前地震反演预测
        5.3.1 测井横波曲线预测
        5.3.2 叠前多参数联合反演有效储层预测
        5.3.3 火山岩有效储层预测结果
    5.4 火山岩储层含气性检测
        5.4.1 应用技术及原理
        5.4.2 火山岩储层含气性检测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的奖励
致谢
详细摘要

四、地质、测井、地震联合反演在辽河海外河储层预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井中地震技术:连接多种油气勘探方法的桥梁[J]. 蔡志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1(04)
  • [2]基于井震联合的智能储层参数建模[D]. 闫上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3]油气田开发中油气藏地球物理研究[J]. 陈欢庆.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21(02)
  • [4]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反演及饱和度预测[J]. 孟大江,文鹏飞,张宝金,张如伟,李延,赵斌,沈尚峰. 海洋地质前沿, 2019(11)
  • [5]南海东北部海域XN区块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综合预测与评价[D]. 沙志彬.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2)
  • [6]汪南地区扶杨油层地震反演应用研究[D]. 张伟.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2)
  • [7]地球物理(重磁震)勘探数据一体化解释技术[D]. 李丽丽. 吉林大学, 2013(08)
  • [8]葡南一断块葡I组构造精细解释与砂体预测[D]. 徐游. 东北石油大学, 2013(12)
  • [9]叠前反演技术在LD地区岩性油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D]. 董耀.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4)
  • [10]深海火山岩地球物理响应及储层预测技术研究[D]. 姜传金. 东北石油大学, 2012(10)

标签:;  ;  ;  ;  ;  

地质测井地震联合反演在辽河外河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