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系统软切换参数的优化设置

CDMA系统软切换参数的优化设置

一、CDMA系统软切换参数的优化设置(论文文献综述)

于磊[1](2012)在《CDMA无线网络切换技术分析与优化》文中研究说明随着2008年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络,中国电信CDMA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用户数量急剧上升,用户对网络性能和网络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CDMA网络优化技术正成为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工程师关注的新方向。论文重点分析了CDMA网络的切换问题和失败原因,表明软切换是CDMA系统特有的关键技术,是系统无线资源及优化的重点,软切换算法和相关参数的设置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容量和服务质量。论文全面介绍了几种切换(软切换、空闲切换、硬切换、接入切换)的算法与原理,对各种实现方案进行对比,突出各种方案的适用范围。基于中国电信海南分公司的CDMA网络,论文重点研究了优化中如何提高CDMA网络切换成功率,对分析解决CDMA网络运行中出现的切换失败原因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对CDMA网络DT数据进行的理论分析,表明通过提高CDMA网络切换成功率对于提高网络质量具有明显的作用和意义。

钱威[2](2011)在《CDMA系统中软切换技术研究与改进》文中研究说明移动通信系统中,切换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尤其是在切换业务增长的微蜂窝网络中。软切换是CDMA系统特有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在系统无线资源控制与优化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软切换使得移动台在越区切换时,可以实现与老基站和新基站同时建立连接,而不需要先中断与老基站的连接,从而实现无缝通信,提高系统性能,降低阻塞概率,改善用户感受。本论文重点研究CDMA通信系统的软切换技术。首先简要介绍了CDMA通信系统原理和关键技术。然后深入研究硬切换、软切换信令流程,并运用马尔可夫链分析四种不同机制的经典切换策略;基于跨BSC模型,发现实际网络中可能出现BSC互联引起软切换掉话问题。从硬切换和软切换流程中我们找到新的解决方案:给出在不需要修改现有切换协议的条件下实现BSC控制权转移算法。该算法实现后,新的BSC能够再次发起软切换流程。与传统算法相比,新的算法能够实现移动台在多个BSC间快速移动时平滑切换,减少掉话。接着选择六边形的小区模型,仔细研究了移动速度、呼叫到达率、小区切换区域与阻塞概率的关系。最后使用Matlab工具对软切换算法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新算法能够有效改善移动台的信噪比,减少通话中断概率。

吴可正[3](2009)在《CDMA移动系统软切换过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软切换是Is-95A系统引入的一个崭新的概念,是建立在CDMA系统分集接收基础上的一项技术。软切换是CDMA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同一CDMA系统中,所有移动用户公用一个公共的频率,但是为每个用户分配一个不同的伪随机扩频序

邹志军[4](2009)在《CDMA系统中软切换算法研究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软切换技术是CDMA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在系统的无线资源控制与优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中,软切换算法的设计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容量和服务质量。本文在现有CDMA软切换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改进的软切换算法,并依据复合移动通信系统需要,设计实现了相关软切换模块。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为:1.针对传统的软切换算法没有考虑小区之间业务平衡的因素,本文在cdma2000软切换算法的基础上引进一个自适应参数T,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参数的软切换算法。通过研究并仿真表明:该算法能较为有效的平衡小区之间的业务量,在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方面也有良好表现。2.针对实时业务和非实业务时集成的多业务蜂窝系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信道预留、抢占优先和排队相结合的切换策略。计算机仿真表明:本策略在非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受到较小影响的情况下,使实时业务阻塞率、实时业务强制中断概率等系统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提供了更好的服务质量。3.为了充分保证高优先级的切换业务的通信质量,本文提出一种多业务基于模糊信道预留的切换策略,该策略给高优先级切换请求的通话业务提供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信道预留。分析结果表明:本切换策略可以提供较好的系统服务质量。4.设计实现了复合通信系统中的软切换模块,将基于模糊自适应参数的软切换算法应用在该系统中,并对软切换模块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块能够满足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有效地提高了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李建龙[5](2008)在《联通CDMA网无线网络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济南联通CDMA网络从建设IS-95网络开始,经过六期工程建设,CDMA网络规模和业务能力不断增强。无线网络作为网络规划和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的无线网络规划不仅可以以最少的资金满足网络需求,同时也能提高网络质量。无线网络规划的目标是指导工程以最低成本满足近期和远期话务需求,并且具有一定服务等级的移动通信网络,无线网络规划的内容是确定规划区在规划期内所需的基站数量、位置、及频率配置、基站的天线类型、高度和发射功率等参数。由于网络结构、无线环境、用户分布和使用行为是不断变化的,需要持续不断对网络进行调整以适应各种变化。网络优化的目的就是要对投入运行的无线网络进行参数采集、数据分析,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使其达到最佳运行状态,使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同时了解网络的增长趋势,为扩容提供依据。本文介绍了CDMA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从网络概况、覆盖、网络运行质量等方面对济南CDMA无线网络现状进行了详尽分析,总结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工程实用角度,主要从话务数据、频率设置、无线网络结构、基站设置等方面对CDMA无线网络规划进行了详细说明,对下一步网络规划提出了合理化方案与建议。以硬件优化、覆盖优化、容量优化、参数优化、边界优化、直放站优化、干扰优化、数据优化等手段,通过规划、优化、流程、方法的实际应用,全面、系统地实施济南CDMA无线网络优化,解决了济南CDMA网络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升了网络质量,提高了网络效益。

张丽[6](2008)在《浅谈CDMA软切换技术》文中认为介绍了CDMA系统软切换技术的发起、过程,和参数设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在实际工程中,如何利用三个指示值分析软切换失败的原因,对于CDMA网络建设具有实际意义。

邱劲峰[7](2008)在《CDMA网络切换技术的分析及优化》文中研究指明目前CDMA技术已成为中国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的新热点,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用户数量急速上升,用户对网络性能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CDMA网络优化技术正成为移动通信网络优化工程师关注的新方向。本文以CDMA网络系统优化为主线,阐述了CDMA网络优化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指出提高CDMA网络切换成功率是CDMA网络优化中最重要的问题。文章重点分析了CDMA网络的切换故障及失败原因,说明了软切换是CDMA系统特有的关键技术之一,是系统无线资源与优化的重点,软切换算法和相关参数的设置直接影响着系统的容量和服务质量。文章详细描述了软切换参数的优化配置,给出不同的参数设置给网络带来的影响和后果,并结合案例给出合理的优化建议:同时还针对CDMA系统的切换特性,全面介绍了IS-95和CDMA2000硬切换和空闲切换类型、策略和参数设置及网络优化分析。此外还详细描述了CDMA网络多载波区域的切换算法以及设计和优化。另外,本文着重介绍了在中国联通宜春分公司的CDMA网络优化中如何提高CDMA网络切换成功率,从而对分析和解决CDMA网络运行中出现的切换失败问题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对CDMA现网实际测试所采集的详细数据进行理论分析,仿真和在实际的网络中的应用,表明通过提高CDMA网络切换成功率对于提高网络质量具有明显的作用和意义。

元晓华[8](2007)在《三种3G标准切换技术的研究与比较》文中提出介绍了三种3G 主流标准的切换关键技术-WCDMA 和 CDMA2000的软切换技术和 TD-SCDMA 的接力切换技术,同时分析比较这三种切换技术,并对网络优化工作中的切换问题进行探讨。

蒋千花[9](2007)在《CDMA系统的软切换技术的研究与改进》文中认为移动通信以其特有的灵活和便捷的优点符合了现代社会人们对通信技术的要求,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软切换技术已成为追求最大系统容量和提高通信质量的关键技术。软切换使得移动台进行越区切换时,在中断与旧基站的连接之前,先用相同频率与新基站建立连接(make before break),实现移动过程中的无缝通信,它具有降低通话中断率、获得分集增益、增加系统容量等优点。本文重点研究CDMA系统的软切换技术。首先分析了CDMA系统原理和软切换过程,运用马尔可夫链讨论四种不同机制的切换策略:无优先级的切换、先进先出的排队切换、信道预留的切换、信道预留和排队相结合的切换;然后分析系统容量、系统负载以及中断概率之间的相互关系,深入研究软切换传统算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软切换算法,新的算法结合基于剩余容量的接纳控制机制,在考虑路径损耗的同时也考虑了小区的剩余容量,与传统算法相比,改进算法在移动台进行软切换时选择了更优的目的基站,使得信道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和利用;最后使用Matlab工具对软切换算法进行仿真,采取六边形的小区模型,将中断概率、阻塞概率以及软切换成功概率作为衡量系统性能的指标,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可以提高系统的服务质量,改善系统性能。

谢尧[10](2007)在《CDMA系统中基于移动代理的快速软切换方法的研究和实现》文中指出移动通信的迅速发展以及多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使码分多址(CDMA: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成为了人们的研究热点。在CDMA系统中一个很关键技术是移动台在服务小区之间的软切换,而快速的软切换可以减少掉话率,提高系统容量,节省带宽。目前对软切换的研究包括:切换算法的优化和越区切换参数设置。但这些研究都是基于集中式管理的,所有的操作需要经过移动交换中心(MSC:mobile switch center)的处理,这样随着网络的不断庞大,容易造成带宽的“瓶颈”问题,消耗带宽,增加信号处理的延迟,不能满足多媒体通信中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e)的需要。本文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基于移动代理(MA :Mobile Agent)的快速软切换方法,将分布式管理技术中的MA技术运用于软切换的实现,把在移动交换中心内的软切换管理下放到各个基站中实现分布式管理,以减少移动台、基站和移动交换中心之间的通信次数,解决目前软切换占用系统资源多、移动交换中心集中式管理容易出现的“瓶颈”问题,使得CDMA系统的软切换更加稳定、实时。本论文的这部分内容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本文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提出的方法的可行性。证明在软切换请求次数比较多时,有很明显的优势,可以减少系统时延达55.2%,适合用在城市中心,或者热闹的商业区中的移动通信网络。本文同时深入研究了软切换中移动台呼叫请求的排队模型,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动态的排队模型,可以针对呼叫到达业务类型、移动台移动方向、速度进行具有服务等级QoS的业务排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最后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MA的软切换,并用JAVA语言编写了软切换代理实现流程,在IBM公司的aglet平台上运行,测试了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展望了移动代理这种分布式新技术在未来3G移动通信中更多的应用,可以作为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二、CDMA系统软切换参数的优化设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DMA系统软切换参数的优化设置(论文提纲范文)

(1)CDMA无线网络切换技术分析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1.3 论文组织
第二章 CDMA 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2.1 网络优化在网络建设中的位置
    2.2 RF 优化
    2.3 日常优化
    2.4 专题优化
        2.4.1 导频污染
        2.4.2 切换
        2.4.3 邻区优化
第三章 软切换对CDMA 网络影响及优化
    3.1 软切换概述
    3.2 软切换优点
    3.3 IS95 软切换参数设置及优化
        3.3.1 IS-95 软切换流程
        3.3.2 软切换相关参数设置及优化
        3.3.3 邻区参数设置及优化
        3.3.4 搜索窗参数设置及优化
        3.3.5 软切换特性对网络影响
    3.4 CDMA2000 切换参数设置及优化
        3.4.1 CDMA2000 软切换算法
        3.4.2 CDMA 软切换信令流程
    3.5 各业务信道软切换
    3.6 IS-95 软切换与 CDMA2000 软切换优劣
第四章 空闲切换和硬切换对CDMA 网络影响及优化
    4.1 空闲切换参数设置及优化
    4.2 硬切换参数设置及优化
        4.2.1 硬切换方式简介
        4.2.2 换频切换类型
        4.2.3 硬切换参数介绍
        4.2.4 三种硬切换方式比较
    4.3 多载波区域的设计
第五章 接入切换对CDMA 网络影响及优化
    5.1 接入切换简介
    5.2 接入进入切换
    5.3 接入试探切换
    5.4 接入切换
    5.5 接入切换的功效
第六章 切换对覆盖及反向容量的改善
    6.1 对数传播模型
    6.2 切换状态下的覆盖变化分析
        6.2.1 硬切换
        6.2.2 软切换
    6.3 反向容量分析
        6.3.1 硬切换
        6.3.2 两方软切换
        6.3.3 多方(Nc)软切换下的容量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CDMA 切换优化案例
    7.1 软切换参数优化案例
        7.1.1 问题描述
        7.1.2 问题分析
        7.1.3 解决方案及结果
    7.2 邻区漏配导致DT 掉话案例
        7.2.1 问题描述
        7.2.2 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7.3 邻区错配导致呼叫建立成功率低案例
        7.3.1 问题描述
        7.3.2 问题分析
        7.3.3 解决方案及结果
    7.4 邻区参数配置错误导致软切换成功率低案例
        7.4.1 问题描述
        7.4.2 问题分析
        7.4.3 解决方案及结果
    7.5 GPS 时钟误差导致切换失败掉话邻区参案例
        7.5.1 问题描述
        7.5.2 问题分析
        7.5.3 解决方法及结果
    7.6 换频切换参数优化案例
        7.6.1 网络现状描述
        7.6.2 换频切换方式
        7.6.3 换频切换的分析优化
        7.6.4 换频切换的优化实践
    7.7 小结
第八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2)CDMA系统中软切换技术研究与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
        1.2.1 移动通信标准的发展
        1.2.2 扩频通信的发展趋势
    1.3 软切换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工作安排
第二章 CDMA通信原理
    2.1 CDMA的基本原理
        2.1.1 CDMA的概念
        2.1.2 CDMA系统的基本原理
    2.2 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
        2.2.1 Rake多径分集接收技术
        2.2.2 软切换技术
        2.2.3 功率控制技术
    2.3 CDMA系统的优点
    2.4 CDMA的最新发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CDMA硬切换和软切换
    3.1 切换的定义和发起条件
    3.2 硬切换与软切换
        3.2.1 硬切换信令流程
        3.2.2 软切换算法与流程
        3.2.3 硬切换与软切换的特点
    3.3 几种经典切换策略研究
        3.3.1 无优先级切换策略
        3.3.2 信道预留切换策略
        3.3.3 基于先进先出排队切换策略
        3.3.4 信道预留和排队相结合切换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软切换算法研究与改进
    4.1 BSC非网状互联模型
        4.1.1 现有机制的问题
        4.1.2 改进方案
    4.2 改进算法的具体实现
        4.2.1 BSC非网状互联切换加
        4.2.2 BSC非网状互联切换去
    4.3 改进算法的关键点
        4.3.1 BSC控制权转移发起的条件
        4.3.2 空口LAC层ARQ问题
        4.3.3 何时断开A3媒体流
        4.3.4 媒体流切换对语音通话质量的影响
    4.4 改进算法相关分析
        4.4.1 无线信道衰落
        4.4.2 移动台干扰分析
    4.5 软切换小区模型
    4.6 切换的业务模型
        4.6.1 蜂窝驻留时间
        4.6.2 呼叫到达率
        4.6.3 信道占用时间
    4.7 改进算法仿真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束语
    5.1 回顾和总结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CDMA移动系统软切换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软切换与硬切换的切换过程的分别
二、IS-95A中的软切换过程
三、CDMA的软切换过程
四、软切换参数设置及其对系统的影响
五、结束语

(4)CDMA系统中软切换算法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表目录
图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第三代移动通信概述
        1.1.1 CDMA 三种主流技术标准及其演进
        1.1.2 CDMA 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
        1.1.3 CDMA 技术的优点[3]
    1.2 软切换概述
        1.2.1 软切换概况和发展现状
        1.2.2 切换算法的现状分析
        1.2.3 软切换的研究意义
    1.3 本人主要工作及文章结构框架
第二章 CDMA 系统中的软切换技术研究
    2.1 软切换算法基础
        2.1.1 软切换门限参数
        2.1.2 软切换的实施过程
    2.2 典型的切换模型分析
        2.2.1 Hong 与 Rappaport 业务模型
        2.2.2 El-Doli, Wong 和 Steele 的业务模型
        2.2.3 Steele 和 Nofal 的业务模型
        2.2.4 Xie 和 Kuek 的业务模型
    2.3 典型的切换算法研究
        2.3.1 无优先权的切换策略
        2.3.2 信道预留的切换策略
        2.3.3 信道预留和排队相结合切换策略
        2.3.4 支持话音和数据业务的切换策略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模糊自适应参数软切换算法
    3.1 IS-95A 系统软切换的门限参数算法
    3.2 cdma2000 系统软切换的门限参数算法
    3.3 模糊自适应软切换算法
        3.3.1 模糊自适应参数T
        3.3.2 算法描述
        3.3.3 仿真系统模型
    3.4 仿真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业务基于类的抢占优先及排队的复合切换算法
    4.1 引言
    4.2 复合动态优先排队切换策略模型
    4.3 模型参量分析
    4.4 性能分析
        4.4.1 双队列算法的数学分析
        4.4.2 平衡状态下系统的状态概率
        4.4.3 数值迭代算法
        4.4.4 系统性能分析
    4.5 仿真结果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业务基于模糊信道预留的软切换算法
    5.1 引言
    5.2 信道预留的切换算法
    5.3 一种新的基于模糊信道预留的切换算法
        5.3.1 算法描述
        5.3.2 系统性能分析
        5.3.3 性能参数的求解
    5.4 仿真分析
        5.4.1 仿真假设
        5.4.2 仿真结果及其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软切换算法在CMT 系统中的应用
    6.1 复合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6.2 软切换模块的实现
    6.3 软切换的流程
    6.4 测试方案和结果
    6.5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致谢

(5)联通CDMA网无线网络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课题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 移动通信技术论述
    2.1 移动通信特点
    2.2 移动通信天线技术
        2.2.1 移动通信天线基础
        2.2.2 基站天线的电性能参数
        2.2.3 天线的选用原则
    2.3 CDMA网络的关键技术
        2.3.1 CDMA蜂窝移动通信网的特点
        2.3.2 CDMA网络的关键技术
        2.3.3 网络参考模型
第三章 CDMA网络优化方法分析
    3.1 无线网络优化方法概述
        3.1.1 无线网络优化的重要性
        3.1.2 无线网络优化内容
        3.1.2.1 呼叫接入优化
        3.1.2.2 容量优化
        3.1.2.3 覆盖优化
        3.1.2.4 切换优化
        3.1.2.5 呼叫质量优化
    3.2 无线网络优化流程
    3.3 路测
        3.3.1 路测概述
        3.3.2 路测步骤及内容
    3.4 CQT测试
第四章 济南联通 CDMA网络现状评估
    4.1 济南联通 CDMA网概况
    4.2 济南联通 CDMA网覆盖现状
    4.3 优化前清频工作
        4.3.1 干扰的影响
        4.3.2 测试干扰的方法
        4.3.3 可能的干扰源
    4.4 提取系统指标
        4.4.1 采集系统数据
        4.4.2 基站配置数据提取
        4.4.3 基站参数数据提取
    4.5 DT测试
        4.5.1 测试方法
        4.5.2 测试数据
    4.6 CQT拨打测试
    4.7 关键参数检查
    4.8 现网参数情况检查介绍
        4.8.1 区域注册参数
        4.8.2 接入参数
        4.8.3 切换参数
        4.8.4 功控参数
        4.8.5 参数检查总结
    4.9 PN检查
        4.9.1 现网PN码组设置
        4.9.2 现网PN码组利用情况
        4.9.3 PN模糊识别和干扰问题检查
        4.9.4 总结
第五章 济南联通 CDMA无线网络优化
    5.1 济南联通 CDMA无线网络优化概述
        5.1.1 必要性
        5.1.2 主要方法
        5.1.3 效果分析
    5.2 工具介绍
        5.2.1 路测设备、室内覆盖测试设备
        5.2.2 后台分析软件
        5.2.3 话务统计工具
        5.2.4 其它工具
    5.3 导频污染和干扰分析
        5.3.1 CDMA导频污染
        5.3.2 CDMA的导频干扰
        5.3.3 导频污染和导频干扰的解决措施
        5.3.4 实际问题分析
    5.4 系统掉话分析
        5.4.1 由参数设置不当引起的掉话
        5.4.2 由硬件故障引起的掉话
        5.4.3 由其他原因引起的掉话
    5.5 参数优化
        5.5.1 PN码优化
        5.5.2 邻区优化
    5.6 系统调整参数分析
        5.6.1 一级调整参数
        5.6.2 二级调整参数
        5.6.3 固定参数
    5.7 CDMA寻呼成功率分析
        5.7.1 移动台被叫流程
        5.7.2 寻呼成功率低的原因
        5.7.3 寻呼成功率改善的措施
    5.8 二载频基站优化
        5.8.1 二载频话务分布分析
        5.8.1.1 概述
        5.8.2 现网配置描述
        5.8.3 话务统计
    5.9 直放站优化
        5.9.1 直放站的工程考虑
        5.9.2 直放站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5.10 网络优化整改建议
        5.10.1 室外宏站加站建议
        5.10.2 住宅小区及室内覆盖建议
第六章 结束语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CDMA网络切换技术的分析及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概述
    1.1 CDMA技术演进与发展
    1.2 CDMA网络优化
    1.3 本文主要内容
第二章 软切换对CDMA无线子系统的影响及其优化
    2.1 无线网络设计对CDMA系统切换因素的影响及优化
        2.1.1 无线网络设计对CDMA系统切换的影响
        2.1.2 基站选址以及硬件方面对CDMA系统切换优化
    2.2 IS-95A CDMA系统中的软切换参数设置及优化
        2.2.1 软切换概述
        2.2.2 软切换的实现
        2.2.3 切换参数设置及优化
        2.2.4 搜索窗参数设置及优化
        2.2.5 邻小区参数设置及优化
        2.2.6 软切换的特性对网络的影响
        2.2.7 宜春联通CDMA网络软切换失败实例分析
        2.2.8 系统软切换比例控制实例分析
    2.3 CDMA 1X中的软切换及优化
        2.3.1 基本信道(F-FCH)的软切换
        2.3.2 补充信道(F-SCH)的软切换
        2.3.3 Packer Data的切换
第三章 CDMA无线网络中的空闲切换、硬切换及其优化
    3.1 IS-95A与CDMA2000 1X空闲切换异同对网络质量的影响
        3.1.1 IS-95A中的空闲切换
        3.1.2 CDMA2000 1X中的空闲切换
        3.1.3 典型案例分析
    3.2 硬切换及优化
        3.2.1 IS-95A中的硬切换及优化
        3.2.2 CDMA2000 1X中的硬切换及优化
        3.2.3 硬切换参数设置
第四章 CDMA网络中的多载波区域设计、优化及硬切换算法研究
    4.1 多载波区域的设计
    4.2 多载波间的切换算法的研究
        4.2.1 多目标小区硬切换Multi-Pilot Hard Handover(MPHHO)
        4.2.2 环路时延触发Round Trip Delay(RTD)Trigger
        4.2.3 FER触发Enhanced Hard Handover(EHHO)Trigger
        4.2.4 载波间硬切换的综合应用
    4.3 宜春联通对实际网络多载波问题的解决和调整
        4.3.1 MCTA(多载波话务分配)主要的参数设置调整
        4.3.2 多载波覆盖区域的设定
        4.3.3 切换算法的设定
    4.4 多载波间硬切换需注意的问题
第五章 宜春联通CDMA优化及分析
    5.1 宜春联通网络结构
        5.1.1 实际优化前的网络质量与指标情况
    5.2 对重点基站和小区采取的优化方法和方案
        5.2.1 用信令跟踪的方法来发现切换失败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
        5.2.2 宜春联通关于中兴硬切换的处理案例
    5.3 语音切换回音问题的处理分析
        5.3.1 实际案例描述
        5.3.2 分组数据硬切换问题
    5.4 优化后宜春联通CDMA质量和指标情况
        5.4.1 路测质量和Ec/Io
        5.4.2 TX手机发射功率
        5.4.3 Fwd FER前向误帧率
    5.5 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CDMA系统的软切换技术的研究与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移动通信系统演变概述
        1.2.1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1G)
        1.2.2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
        1.2.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
        1.2.4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问世(4G)
    1.3 软切换概况和发展现状
    1.4 软切换的地位和研究意义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
2 CDMA 通信系统原理
    2.1 CDMA 概念及原理
        2.1.1 多址接入技术
        2.1.2 CDMA 的基本原理
    2.2 无线资源管理(RRM)
    2.3 CDMA 通信网络掉话分析
    2.4 CDMA 系统仿真技术
    2.5 本章小结
3 CDMA 系统的软切换技术
    3.1 切换的概念
    3.2 切换的类型
    3.3 软切换技术
        3.3.1 软切换过程
        3.3.2 软切换算法
        3.3.3 软切换性能
        3.3.4 软切换失败分析
    3.4 典型的切换策略研究
        3.4.1 无优先级的切换策略
        3.4.2 基于先进先出(FIFO)排队切换策略
        3.4.3 信道预留切换策略
        3.4.4 信道预留和排队相结合切换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软切换算法研究和改进
    4.1 无线信道模型
    4.2 蜂窝小区模型
    4.3 多小区间干扰分析
    4.4 中断概率分析
    4.5 系统容量分析
    4.6 软切换算法改进
        4.6.1 软切换传统算法分析
        4.6.2 基于传输负载的软切换算法
        4.6.3 提出基于剩余容量的软切换改进算法
        4.6.4 改进算法描述
    4.7 本章小结
5 软切换算法仿真分析
    5.1 小区软切换数学模型
    5.2 业务模型
        5.2.1 蜂窝驻留时间
        5.2.2 信道占用时间
        5.2.3 呼叫到达率
    5.3 数值仿真和性能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10)CDMA系统中基于移动代理的快速软切换方法的研究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2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 课题来源
    1.4 本文结构
    1.5 本文的创新点
2 移动通信以及CDMA 系统概述
    2.1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
    2.2 CDMA 扩频通信概念
    2.3 CDMA 系统的特点
    2.4 CDMA 系统的关键技术
    2.5 本章小结
3 越区切换技术
    3.1 越区切换技术发展概况
    3.2 CDMA 系统中的切换
    3.3 硬切换与软切换的比较
    3.4 导频集合与软切换参数
    3.5 CDMA 软切换的过程
    3.6 目前对CDMA 系统的研究情况
    3.7 本章小结
4 移动代理
    4.1 移动代理
    4.2 移动代理的研究现状
    4.3 aglet 平台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MA 的CDMA 系统中软切换技术
    5.1 系统设计
    5.2 系统性能分析
    5.3 新型软切换方法中 QoS 参数的计算
    5.4 动态具有 QoS 的优先级排队算法
    5.5 排队算法的具体模型
    5.6 本章总结
6 基于MA 的软切换的实现
    6.1 实现的流程
    6.2 核心程序
    6.3 实现和测试结果
    6.4 MA 技术在移动通信中应用的展望
    6.5 本章总结
7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项目以及获奖情况

四、CDMA系统软切换参数的优化设置(论文参考文献)

  • [1]CDMA无线网络切换技术分析与优化[D]. 于磊. 南京邮电大学, 2012(07)
  • [2]CDMA系统中软切换技术研究与改进[D]. 钱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1(08)
  • [3]CDMA移动系统软切换过程分析[J]. 吴可正. 魅力中国, 2009(12)
  • [4]CDMA系统中软切换算法研究与实现[D]. 邹志军.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9(02)
  • [5]联通CDMA网无线网络优化[D]. 李建龙. 山东大学, 2008(05)
  • [6]浅谈CDMA软切换技术[J]. 张丽. 甘肃科技纵横, 2008(01)
  • [7]CDMA网络切换技术的分析及优化[D]. 邱劲峰. 北京邮电大学, 2008(11)
  • [8]三种3G标准切换技术的研究与比较[A]. 元晓华. 2007中国科协年会——通信与信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 2007
  • [9]CDMA系统的软切换技术的研究与改进[D]. 蒋千花. 南京理工大学, 2007(06)
  • [10]CDMA系统中基于移动代理的快速软切换方法的研究和实现[D]. 谢尧. 华中科技大学, 2007(05)

标签:;  ;  ;  ;  ;  

CDMA系统软切换参数的优化设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