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后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后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一、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后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赵宸悉[1](2021)在《快速康复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建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快速康复中医临床护理路径;探讨快速康复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病例回顾法、作业流程重组法、德尔菲法构建快速康复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并将黑龙江省某三甲医院骨伤科病房作为研究场所,通过便利抽样法选择了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66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试验组34例、对照组32例。试验组给予快速康复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给予骨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调查情况、SAS焦虑自评得分、患者满意度得分、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首次排气及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收集数据、统计分析、撰写论文。结果1.德尔菲法专家函询结果:(1)专家积极系数:第一轮专家函询回收率为100%,第二轮专家函询回收率为100%;(2)专家意见的权威程度Cr=0.875;(3)第一轮专家函询一、二、三级指标分别为5个,27个,111个。第二轮专家函询一、二、三级指标分别为5个,28个,132个。两轮条目的重要性赋值均数分别为3.8-5,4.15-5。两轮专家函询认为条目重要性评分大于5的专家满分比分别为5%~100%,30%~100%;(4)第一轮和第二轮专家函询问卷条目的变异系数介于0~0.24和0~0.11之间,协调系数的显着水平P<0.001,说明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高,结果更可信;(5)本研究中两轮专家咨询表信度进行Cronbach’s Alpha分析,结果第一轮共111项条目,α系数为0.94,第二轮共132项条目,α系数为0.897。2.临床应用结果:(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3)围术期并发症,试验组较对照组并发症发生例数显着减少,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Harris髋关节评分:两组患者均在术后7d、术后2个月进行Harris评分比较,试验组在术后第7天关节活动评价约在55分,而术后2月即能达到85分,达到标准水平,而对照组在术后第7天评分约46分,术后2月达到75分,关节等级评价达中等水平。P<0.001;(5)SAS焦虑自评量表: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得分(47.50±4.001))显着低于对照组(51.17±3.201))得分,且与干预前相比,焦虑症状有了较大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试验组患者满意度得分(102.78±3.19)显着高于对照组(96.53±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快速康复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有效缩短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下床时间,减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髋关节功能的恢复。该路径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行性、实用性,为快速康复理念在临床广泛施行提供参考方案。

全红玉[2](2021)在《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中医证型分布及其危险因素的初步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便秘为临床常见病,尤其是高龄人群多发,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特别是易于诱发心肌梗塞、脑出血等心脑血管意外。手术后便秘的发生率显着增加,尤其是脊柱手术、髋关节置换和膝关节置换等大手术,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术后康复,然而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中医药在便秘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被临床广泛应用。骨科术后便秘方面的研究较少,绝大多数文献为术后便秘防治护理经验的总结。关节置换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疼痛、矫正关节畸形、恢复关节功能,成为重度关节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便秘的防治已经列为关节置换术后快速康复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关节置换术后便秘方面的研究极少,且仅限于髋关节置换术后,而膝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中医证型分布和相关危险因素方面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研究目的初步观察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发生率、证候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术后便秘的预防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同时为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KOA关节置换患者,55例,来源于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2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身高、体重、高血压病、冠心病、病程、骨关节炎X线分级、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3天的VAS评分、术后3天的血红蛋白等情况。3观察时间:为KOA关节置换术后2周内。4观察术后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作为疼痛的评分标准,对术后疼痛进行评分。5观察患者排便情况:观察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排便时间、排便频率、排便困难或费力程度、排便不尽感、腹痛、每次有效的排便时间、排便辅助方式、每24 h不成功排便的次数等信息。6便秘的诊断及其严重程度判断:参照罗马Ⅳ标准,诊断便秘;根据Wexner量表,计算总的Wexner评分,进行便秘的分度。7中医辨证:采用中医证候采集量表收集患者中医症状、体征、舌象和脉象等证候信息,据此进行辨证。由3名经过统一培训的研究者分别进行。8中医证型确定方法:3名研究者中2名以上辨证结果一致,则证型确定。3者辨证不一致时,由另1名研究者进行辨证,与前3名研究者中1名辨证一致,则证型确定。9数据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版进行数据分析。基本资料采用频数描述,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中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采用非参数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为两样本之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患者的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共纳入55例KOA关节置换患者,其中男性15例,女性40例,男女比例为1:2.7;年龄范围为58-85岁,平均年龄为69.64岁;身体质量分数(BMI):低于正常:1例,正常:18例,超重:27例,肥胖:9例;高血压病病史38例:1级:11例,2级:17例,3级:10例;糖尿病病史16例,病程为2个月-40年,平均为8.91年;X线分级:3级:20例,4级:35例;膝关节置换方式:单间室置换术:26例,全膝关节置换术:29例。2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发生情况55例KOA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便秘的患者为22例,便秘的发生率为40%。22例KOA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便秘的患者中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为2-6天,平均排便时间为3.95天,具体时间分别为:术后第2天,1例;术后第3天,6例;术后第4天,9例;术后第5天,5例;术后第6天,1例。22例KOA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便秘患者的Wexner量表评分在4-11分,平均为6.23分,均小于15,为非严重性型便秘。22例KOA关节置换术后发生便秘的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后大便逐渐好转,构成比为4.55%;11例便秘患者经口服乳果糖或便通片有效,构成比为59.00%;10例患者还需要开塞露灌肠治疗,构成比为45.45%。3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中医证型分布22例KOA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患者中虚证为14例,其中阴虚证为8例,气虚证6例;实证为8例,其中湿热证4例,血瘀证3例,湿盛证1例。33例KOA关节置换术后未发生便秘患者的虚证为22例,其中阴虚证为12例、气虚证10例;实证为11例,其中湿热证5例、血瘀证1例、湿盛证5例。KOA关节置换术后便秘和术后未发生便秘的虚实证的卡方检验P=0.365,KOA关节置换术后便秘和虚实证之间未见显着差异。4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1)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便秘组:3.95天,非便秘组:3.06天,非参数秩和检验,z=-3.436,P=0.001,存在显着差异;(2)性别:便秘组:男6例,女16例;非便秘组:男9例,女24例;卡方检验,P=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年龄:便秘组:69.41岁,非便秘组:69.79岁,t检验,t=0.622,P=0.5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BMI:便秘组:超重16例,未超重6例;非便秘组:超重20例,未超重13例;卡方检验,P=0.2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合并高血压病:便秘组:有高血压病史15例,无高血压病7例;非便秘组:有高血压病史23例,无高血压病10例,卡方检验,P=0.9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合并糖尿病:便秘组:无糖尿病7例,有糖尿病病史15例;非便秘组:无糖尿病10例,有糖尿病病史23例;卡方检验,P=0.8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X线分级:便秘组:3级7例,4级15例;非便秘组:3级13例,4级20例;卡方检验,P=0.5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手术方式:便秘组:单间室置换10例,全膝关节置换12例;非便秘组:单间室置换16例,全膝关节置换17例;卡方检验,P=0.8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手术时间:便秘组:130.32分钟,非便秘组:128.39分钟,t检验,t=-0.219,P=0.8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麻醉时间:便秘组:187.36分钟,非便秘组:180.61分钟,t检验,t=-0.706,P=0.4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膝关节VAS评分:便秘组:5.32分,非便秘组:5.03分,非参数秩和检验,z=-0.435,P=0.6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术后3天HGB:便秘组:113.91 g/L,非便秘组:114.45 g/L,t检验,t=0.166,P=0.8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便秘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40.00%,常发生在术后第3-5天,以轻度便秘为主。2膝关节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中医证型分布虚证和实证同时存在,以气虚证和阴虚证为主,其次是湿热证和血瘀证。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原因比较复杂,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可能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4术后排便时间延长可能是KOA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发生独立危险因素。研究的不足本研究样本量较小,致使该研究准确性受到一定的影响。本研究原计划样本量为96例,目前实际纳入研究病例数为55例。其原因为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医院临床工作直到2020年8月以后方逐步恢复正常,学校2020年9月开始复课,期间疫情又多次出现反复,对临床工作又造成了进一步的影响,这样整个研究时间减少了 2/3,所以无法完成原计划的样本量。

端光丽[3](2020)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上海市光华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变化,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数字疼痛评分法(NRS)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中,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值得推广和应用于临床。

薛志鹏[4](2020)在《基于核心指标集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建立与验证》文中研究表明背景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药治疗方案已经在相关的共识和指南中得到推荐,尤其是早中期的优势更加明显。但是,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方法却较混乱且标准不一,不同文献报道的疗效可能会得到相反的结果,缺乏较为一致的、系统的疗效评价方法,进一步导致了临床与科学研究可重复性不高,且疗效之间难以横向比较,降低了原始研究之间的数据利用,不利于中医药的循证发展及为证据决策提供高质量证据。核心指标集理念的提出可以有效的解决临床实践中疗效评价结局指标选择的问题,它规范了特定疾病或特定病种必须测量的最小结局指标集合,既能有效的简化试验方案的设计,降低实施过程中的偏倚风险,又能增强临床研究的实用性。基于此,我们将核心指标集理念引入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中,开展股骨头坏死中医临床研究核心指标集的构建工作,形成临床可行性高的疗效评价方法并对其进行信度、效度、反应度的临床验证,旨在规范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提高原始研究的数据利用和向证据决策转化时的质量。研究目的1基于核心指标集“最重要、标准化、共识性”的理念,建立与临床实践密切相关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方法;2通过横断面及前瞻随访研究,对疗效评价方法中的临床评价指标进行验证;3通过横断面和回顾性研究,对疗效评价方法中的影像评价指标进行验证。方法1基于核心指标集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建立首先,通过文献的系统评价,检索2015年—2017年中英文数据库股骨头坏死的临床试验研究文献,提取原始文献中的结局指标,并进行规范化术语表达,按结局指标类别进行分类,形成原始结局指标清单;其次,设计德尔菲问卷调查,通过两轮德尔菲医师问卷和一轮患者问卷对结局指标的重要性进行评价,筛选,集中,获得关键利益相关群体对于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结局指标选择的意见与观点;最后,通过面对面的共识会议,确定最终构成核心指标集的结局指标及测量方法,形成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方法。2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评价指标验证通过横断面及前瞻随访研究,以2018年9月—2019年12月因实际病情需要自愿采用中医药多途径治疗的231例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其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评价指标的得分,髋关节Harris评分及测量所需时间,对临床评价指标的效标效度、反应度进行验证。3疗效评价方法的影像评价指标验证影像评价指标的验证分为两部分:(1)一致性验证:通过横断面研究,收集2018年9月—2019年12月纳入的231例(231髋)患者的X线,对其进行等距抽样,选择6名骨科医师进行观察者间一致性和同一观察者的复测一致性验证;(2)影像评价指标动态观察:回顾2018年—2019年已接受人工关节置换,且置换前进行保关节治疗至少2年的病例X线片进行动态观察,由一名高级职称医师对股骨头形态、坏死面积及骨关节炎发生程度的变化进行评分,观察其动态变化并探索置换前的X线片与人工关节置换的关系。结果1 基于核心指标集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建立1.1 形成原始结局指标清单本研究共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文献共11697篇文献,去除重复文献3828篇,通过阅读题目及摘要,剔除综述、病案报道、动物实验等不符合要求文献,对1207篇文献进行全文阅读,最终纳入411篇文献符合要求的文献。对提取的149个结局指标按照症状体征评价,远期结局,生活质量,影像学评价,安全性事件,中医指标评价,满意度评价,理化指标评价,住院时间评价,手术相关评价10个类别进行分类,形成原始结局指标清单,并依据原始清单设计临床医师和患者的德尔菲问卷。1.2 关键利益相关群体的德尔菲调查两轮临床医师问卷调查:第一轮共发放问卷73份,回收67份,回复率为91.8%。采用Likert评分9分制对每项结局进行评价,将重要性评分均值≥4分的结局指标反馈给专家,共27个,包括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行走距离、X线股骨头形态、关节置换率、Harris评分、影像稳定率(综合X线、CT、MRI)、股骨头生存时间、MRI坏死范围、X线股骨头坏死面积、X线骨关节炎发生程度、中医证候积分、跛行、行走能力、SF-36量表、ARCO分期改变、BMD、不良反应、总胆固醇、甘油三酯、MRI骨髓水肿、Harris评分优良率、并发症、血浆粘度、有效率、成骨细胞计数、破骨细胞计数,且有20个结局指标的变异系数CV>15%,说明专家评分离散度较大;协调系数检验W=0.255(χ2=495.411,p<0.000),说明专家协调系数一般,对于结局指标的评分较不一致;第二轮调查开始前反馈第一轮结果,参照专家意见,调整问卷结构,继续调查。共发放问卷73份,回收60份,回复率为82.2%。根据50%的专家认为该结局指标非常重要(7—9分)且重要性评分均值≥7分的原则,共8个结局指标作为潜在核心结局指标进入共识会议阶段,包括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行走距离、X线股骨头形态、关节置换率、X线股骨头坏死面积、X线骨关节炎发生程度和中医证候积分。其中,变异系数CV均<15%,说明专家评分的离散度较小;且专家的协调系数W=0.504(χ2=237.995,p<0.000),一致性较好。患者问卷共调查103位,排名前10位的结局指标包括疼痛、关节活动、行走距离、跛行、影像学表现、上下楼梯、关节畸形、穿鞋袜、日常生活、扶拐。1.3共识会议确定疗效评价方法共识会议共两轮,第一轮投票共6个结局指标纳入核心指标集:VAS评分关节活动度、行走距离、X线股骨头形态、X线股骨头坏死面积和X线骨关节炎发生程度;第二轮投票确定了测量标准和计分方式,形成了疗效评价方法:包括临床评价指标和影像评价指标两部分,临床评价指标总分10分,包括VAS评分(0—10分,系数0.5),屈曲度数(0—10分,系数0.3)和行走距离(0—10分,系数0.2),分数越高,代表临床症状和体征越严重;影像评价指标总分10分,采用X线作为依据,包括股骨头形态(塌陷程度测量,0—3分,系数1),坏死面积(囊变范围测量,0—3分,系数1)和骨关节炎发生程度(K-L分级测量,0—4分,系数1),分数越高,代表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越严重。2临床评价指标验证纳入2018年9月—2019年12月的231例经过中医药多途径治疗的无需辅助工具的股骨头坏死患者,其中单侧发病148例,双侧发病且一侧稳定无症状83例,男151例,女80例,平均病程31.87±41.51月,年龄45.24±13.64岁。2.1效度检验通过与Harris评分的对比,治疗前后临床评价指标的屈曲分数与Harris评分的关节活动度分数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644、-0.768,说明两者具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临床评价指标中的行走分数与Harris评分的关节功能分数,治疗前后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825、-0.753,说明两者具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临床评价指标总分与Harris评分治疗前后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0.782、-0.767,与VAS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63、0.768,说明治疗前后总分与Harris评分具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与VAS评分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2.2反应度检验通过对临床评价指标中行走距离分数、VAS评分、屈曲度数和总分的治疗前后对比,治疗后行走距离评分降低,行走距离增加(p<0.000);VAS评分降低,疼痛减轻(p<0.000);屈曲度数评分降低,屈曲度数增加,活动范围增大(p<0.000);总分降低,整体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p<0.000)。Harris评分疼痛、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与总分治疗后分数均明显提高(p<0.000),说明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明显,两评分表现出了一致的变化。计算VAS评分、屈曲度数和临床指标总分进行治疗前后变化值,效应量和标准化反应均数的计算,得出其效应量分别为2.43,0.86,1.96,标准化反应均数分别为2.01,0.91,2.12,不论是分项还是临床指标总分间均具有较好的反应度。3影像评价指标验证3.1一致性验证对2018年9月—2019年12月纳入的231例单髋的X线片中抽样获得的47张进行独立性评价。统计不同医师间对于股骨头形态、坏死面积和骨关节炎发生程度的Kendall’s W系数分别为0.864、0.714和0.727,表明不同医师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6位医师经过2周后再次对同一批编号的X线片进行影像指标独立性评价。统计同一医师对于股骨头形态、坏死面积和骨关节炎发生程度3个指标重复测量的加权kappa值,均在0.7以上水平,同样具有较高的一致性。3.2影像评价指标动态观察回顾2018年—2019年在我科接受人工关节置换的股骨头坏死患者,且置换前曾接受保髋治疗至少2年的20髋的X线片进行动态评分,随着随访时间延长,股骨头形态的塌陷程度越严重(p<0.000);股骨头坏死的囊变范围缩小(p<0.000),骨关节炎严重程度逐渐增加(p<0.000)。置换前最后一次影像评价总分平均值为5.95±0.887分,股骨头形态平均值2.85±0.366分,坏死面积平均值0.15±0.366分,骨关节炎发生程度平均值2.95±0.759分,即说明一般影像塌陷超过4mm,囊变区域几乎修复,骨关节炎发生在3级及以上程度,建议从影像学考虑人工关节置换。结论1 本研究基于核心指标集理念,通过混合研究方法,文献系统评价,临床医师和患者关键利益相关群体的德尔菲调查和最终的面对面共识会议,建立了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方法,分为临床评价指标和影像评价指标,临床评价指标包括VAS评分,屈曲度数和行走距离;影像评价指标采用髋关节X线片,包括股骨头形态、坏死面积和骨关节炎发生程度。2经过横断面及前瞻随访研究,证明了临床评价指标各分项与总分间具有良好的效度和反应度,且操作时间短,结局指标选择及权重系数设置合理,建议作为中间指标,用于近期或较短测量时点的疗效评价。3经过不同观察者间和同一观察者的重复测量,影像评价指标各项内容显示出较高的一致性,证明其用于评价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准确可靠。且从影像学角度为人工关节置换的选择提供了客观依据。因此,建议作为次要终点结局指标进行动态观察或较长观察周期内的疗效评价。

王小刚[5](2020)在《PFNA联合外科快速康复理念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近年来股骨粗隆间骨折好发于老年人,PFNA(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作为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之一,因其具有创伤小、能够快速实现患者术后早期下地负重活动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由于老年患者本身存在心脑血管等基础病,一直存在住院时间长、术后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不理想、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外科快速康复理念作为帮助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快速康复的方法,具有促进患者早期康复锻炼、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优点。本研究拟从临床病例分析探讨联合两者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研究目的:研究外科快速康复理念联合PFNA技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价,探讨外科快速康复理念用于PFNA技术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意义。研究方法:2016年11月至2019年11月因股骨粗隆间骨折就诊于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老年患者,按入院顺序编码,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将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分入外科快速康复组、传统康复组。本研究最终得到57例资料完整病例,根据围手术期相关处理措施不同分为传统康复组为A组(28例),外科快速康复组为B组(2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症、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记录患者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1周、术后(第1月、第3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术后1周、术后(第1月、第3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指标的差异。运用SPSS 25.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M(QL;QU)”表示,采用非参数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研究结果:两组患者57例得到随访,随访方式为门诊随访。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合并症、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快速康复组和传统康复组,两组患者在术前的VAS评分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外科快速康复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传统康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和3个月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快速康复组患者术后第1、3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传统康复组,两组术后1月及术后3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科快速康复组Harris评分优良率为72.4%,传统康复组优良率为53.5%,快速康复组明显高于传统康复组。快速康复组住院天数少于传统康复组,两组患者住院天数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快速康复组为3.4%,传统康复组为10.7%,快速康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康复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应用PFNA手术方式,联合外科快速康复理念治疗,通过入院后及时评估、多学科会诊诊疗、围手术期进食和疼痛管理、早期功能康复,两者联合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缩短患者平均住院天数,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PFNA联合外科快速康复理念治疗组合有利于术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阙敏强[6](2020)在《香槟方对THA术后胃肠功能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理论背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目前是临床现阶段治疗老年患者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首选方案。但THA术后患者常出现胃肠功能、凝血功能障碍以及深静脉血栓(DVT)等并发症,针对这些并发症,目前普遍存在治疗针对性不明确,临床疗效不明显,甚至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等情况,需要从理论方法上找到解决这些临床难题的思路及路径。中医学将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症状归属于脾胃病“痞满”、“胃脘痛”、“便秘”等范畴,凝血功能障碍及深静脉血栓归属于“股肿”、“血瘀”、“瘀证”等范畴。麻醉、手术创伤及长时间卧床可伤及经络血脉,血瘀气滞,血液运行不畅凝固形成瘀血;肠道失运则胀痛拒按,大便不通或脾胃运化失职,水谷相杂而下。气机升降失调为主要病机,调升降、疏理气机以畅通三焦为其主要治法。中医药治疗THA术后并发症有不良反应少,效果明显的优势,本次研究所用香槟方具有行气理气、益气活血的功效,拟通过临床研究为其治疗THA术后并发症提供有力科学的临床依据。目的:本课题拟探究香槟方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并发症的影响,通过检测患者胃肠、凝血功能的相关指标,评估香槟方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机体高凝反应和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老年人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因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第一天起每天皮下注射依诺肝素钠4000U,用药时间为7天。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第一天开始口服中药香槟方(槟榔10g、人参9g、乌药10g、砂仁6g、桃仁10g),中药为颗粒剂,温水200ml冲服,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用药时间为7日。两组均在术后行常规康复治疗,疗程均为7日。术后4h、8h、12h、24h、48h、72h分次记录肠鸣音活动情况,同时记录术后肛门首次排气及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1d、3d、7d进行早晨空腹抽血,检测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并进行血管彩色超声检查。建立数据库,用SPSS 22.0数据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本研究共收集病例60例,研究过程均无脱落,其中实验组30人,对照组30人。其中男性14例,女性46例,最小年龄为60岁,最大为83岁。两组患者在性别构成、年龄方面,其基线资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肠鸣音次数比较术前两组肠鸣音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术后12h、24h、48h实验组肠鸣音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两组肠鸣音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h实验组肠鸣音接近术前水平,术后48h较术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对照组肠鸣音接近术前水平,术后72h较术前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3.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比较实验组排气时间和排便时间,对比对照组均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胃肠功能评分表得分情况比较实验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胃肠功能评分表,对比对照组均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PT、APTT值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其中PT两组变化程度不同,而APTT两组变化程度相同。两组PT、APTT值呈先下降后逐渐升高的趋势。组内不同时间点的比较发现两组在术后第1天与术前比较PT、APTT值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3天与术后第1天比较PT、APTT值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7天与术后第3天比较 PT、APTT值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同一时间点的比较: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PT值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7天PT值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PTT两组变化程度相同(P>0.05)。6.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FIB、D-二聚体值呈先上升后逐渐下降的趋势。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点相比,发现术后第1天与术前FIB、D-二聚体值均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3天与术后第1天比较FIB、D-二聚体值均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7天与术后第3天比较FIB、D-二聚体值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同一时间点相比,发现在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的时间点上,两组间的FIB、D-二聚体值变化不明显,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7天FIB、D-二聚体值比较,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下肢血管彩超结果比较60例患者中只有对照组出现1例小腿肌间隙静脉血栓,经Fisher检验,两组术后7d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1>0.05)。结论:1.香槟方可以改善THA术后患者的胃肠蠕动功能,促进排气排便。2.香槟方可以延长THA术后患者PT时间,可降低THA术后患者FIB、D-二聚体水平。因而,香槟方可以改善THA术后患者的高凝状态,预防血栓形成,香槟方联合西药效果优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

刘旭艳[7](2020)在《择时艾灸对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疲劳综合征的干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运用子午流注择时艾灸疗法对髋关节置换术(Hip Arthroplasty,HA)术后疲劳综合征(Postoperative Fatigue Syndrome,POFS)患者实施干预,探讨其改善患者术后疲劳症状、心理状况以及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的效果,验证时间点的选择对艾灸疗效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择时艾灸疗法干预POFS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同时凸显中医护理特色,促进中医护理发展。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就诊住院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并纳入符合标准的POFS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常规艾灸干预,治疗时间为早上8点和下午4点;试验组为患者提供择时艾灸干预,治疗时间选择脾经旺盛的巳时(9:00-11:00)和肾经旺盛的酉时(17:00-19:00),选取上午10点和下午6点。两组治疗时间均为术后第1天至术后第7天,每日两次,每次每穴20分钟。手术前1天签订研究知情同意书并记录基本人口社会学信息,手术资料在手术当天采集记录。两组患者均在术前1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同一时间段评定,记量围手术期疲劳测评量表评分(Identity Consequence Fatigue Scale,ICFS)、简明心境量表评分(Brief Profile of Mood States,BPOMS)。术后两周记量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评分(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Scale-Brief Form Questionnaire,WHOQOL-BREF)。并对两组患者住院总时间进行记录。结果共有75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试验组38例(终止4例,剔除1例),对照组37例(终止5例,剔除1例)。结果显示:1.术后疲劳评价效果对ICFS得分采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ICFS得分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ICFS得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理状况评价效果对BPOMS得分采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BPOMS得分在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方面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BPOMS得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生活质量评价效果试验组术后两周WHOQOL-BREF得分为79.89±4.55,对照组为73.38±5.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住院总时间评价效果试验组住院总时间8.65±1.92天,对照组10.89±2.21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行择时艾灸疗法可缓解髋关节置换术POFS患者疲劳症状、改善其术后心理水平,缩短住院总时间并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相比于常规艾灸疗法其疗效更优。子午流注理论指导下实行择时施灸,可提高其对髋关节置换术POFS患者的干预疗效,促进中医时间效应学和中医护理的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和进行深入的机制研究。

李美艳,李稳[8](2020)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中医护理体会》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的社会,老年疾病越来越多,骨科常见骨质疏松导致的股骨颈骨折,由于患者年龄较大,康复周期长,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目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发展越加成熟,但是临床中的一般护理缺乏针对性且易忽视手术围术期的护理,容易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导致患者预后不佳甚至危及生命。而中医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护理技术是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总结来的经验,因此本次研究主要观察中医护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与实施后的效果。

武文亚[9](2019)在《深圳市骨科护士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预防的知信行水平分析及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研究背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采用人工髋关节假体代替人体已发生病变的髋关节,为严重的髋关节病变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THA术后假体脱位是仅次于假体松动的第二大并发症,初次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发生率为2.4%~3.9%,也是导致翻修的最主要原因之一。THA术后一旦发生假体脱位,轻者需要再次在麻醉下行闭式手法复位,并辅助石膏外固定6周,严重者则需要接受翻修手术治疗,而翻修术后的脱位发生率高达28%。假体脱位不仅会增加医疗费用、延长住院时间,占用有限的医疗资源,甚至损害髋关节功能。因此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是骨科工作的重点之一。护士指导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及活动过程中,对患者评估不准确或指导不到位也可能导致患者在住院期间甚至出院后发生髋关节假体脱位。知信行理论模式已被成功地用于护理工作中,并在健康教育、护理管理、风险防范中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护士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知信行调查及干预研究鲜有报道。2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自行编制《骨科护士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预防的知信行调查量表》对深圳市骨科护士的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预防知识、态度、行为进行横断面调查。利用自编《人工髋关节置换健康教育手册》护士版及患者版,对护士进行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培训,经过培训后的护士对患者实施干预,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关节功能情况及脱位发生率等,为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管理提供参考。3研究方法3.1横断面研究法2018年1月,采用自行研制的《骨科护士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预防的知信行调查量表》对19名骨科护士进行预调查。通过信效度检验后,于2018年2-3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通过问卷星对深圳市8家三级甲等医院、6家二级甲等医院和1家骨科专科医院的260名骨科护士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统计方法:利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骨科护士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知识、态度、行为进行统计描述,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偏态分布用中位数以及四分位数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构成比描述。不同学历、职称的骨科护士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情况的比较使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或Kruskal-Wallis H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2类实验性研究参考国内外最新文献,制作《人工髋关节置换健康教育手册》护士版及患者版,录制健康教育视频。将2018年1月-2018年3月8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2018年5月-2018年7月行人工全髓关节置换术的76名患者设为观察组。于2018年4月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健康教育手册》护士版对深圳市某三甲医院骨科35名护士进行培训。培训后的护士根据《人工髋关节置换健康教育手册》患者版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并将《人工髋关节置换健康教育手册》患者版发放给患者。评价指标:两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均门诊随访,常规行髋关节X线平片检查,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假体脱位发生例数;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1个月、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Harri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统计方法:应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患者的人口学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百分比、χ2检验,患者假体脱位发生率比较采用χ2检验,Harris和ADL量表评分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研究结果4.1横断面调查结果:深圳市骨科护士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知信行的得分情况深圳市骨科护士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预防知识得分为35.0(30.0,40.0)分,优、良、差的情况分别为50名(19.8%)、123名(48.8%)、79名(31.3%);预防态度得分为47.0(44.0,50.0)分,正性、中性、负性情况分别为224名(88.8%)、27 名(10.7%)、1 名(0.4%);预防行为得分为 49.5(43.0,54.0)分,得分水平为正性、中性、负性的情况分别为177名(70.2%)、66名(26.2%)、9名(3.6%)。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工龄的骨科护士的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知识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科专科护士与接受过专科继续教育培训的骨科护士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2干预性研究结果4.2.1培训前后护士知信行得分的比较35名骨科护士培训前知识、态度、行为评分分别为(32.71±7.61)、(46.31±3.14)、(49.25±6.20)分,培训后分别为(47.57±5.34)、(49.40±0.88)、(52.89±3.34)分,知识、态度、行为在培训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2.2两组患者髋关节置换术Harris与ADL的得分情况出院时,两组患者的Harris与ADL得分无差异(P>0.05);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Harris与ADL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假体脱位发生率,实验组分别为1.32%、0%、0%,对照组为4.88%、4.88%、0%,两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合计脱位发生率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32%和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研究结论5.1深圳市骨科护士的髋关节假体脱位知识得分良好,预防态度和行为正向。高年资、高学历、高职称护士髋关节假体脱位预防的知识掌握良好,接受过专科护士培训和参加过继续教育培训的骨科护士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良好,将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设为科室质量指标的骨科护士的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良好。5.2利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健康教育手册》护士版对护士进行培训,能有效提高护士预防髋关节假体脱位知信行得分。5.3经过培训的护士利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健康教育手册》患者版和健康教育视频进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Harris评分与ADL评分,降低假体脱位发生率。

欧阳艳菲[10](2019)在《中医护理方案在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临床上,股骨颈骨折患者多采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护理对患者的功能恢复至关重要。国家颁布的52种疾病的中医护理方案,并未有针对股骨颈骨折中医护理的内容。本研究参照设计了一套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中医护理方案及相关评价表。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中医护理,探讨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医护理方案应用的效果。方法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的常规护理方案,包括术后镇痛,并发症预防,功能康复锻炼指导等。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股骨颈骨折中医护理方案进行护理,运用相应的中医护理方案评价表和方案表进行针对性辨证施护、饮食调护等。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调查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术后1周以及术后1、3月Harri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应用《中医护理方案》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近期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远期疗效两组间无明显差异,需待进一步研究。治疗组应用中医护理方案干预的患者Harris评分优良等级优于对照组,住院天数少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的比较,无明显差异。住院期间两组满意度分布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后使用常规护理加上中医护理方案,可使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近期功能恢复更佳,住院天数少,能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满意度。因此,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的中医护理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和研究。

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后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后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快速康复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1.国内外髋关节置换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研究现状
        1.1 国外髋关节置换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研究现状
        1.2 国内髋关节置换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研究现状
    2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CNP)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CNP国外研究现状
        2.2 CNP国内研究现状
    3.临床护理路径(CNP)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HA)中的应用现状
相关概念及其内涵
一.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快速康复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初步制定
    1.研究方法
        1.1 文献分析法
        1.2 病例回顾法
        1.3 业务流程重组
        1.4 德尔菲法专家函询
        1.5 统计学分析
        1.6 统计学分析结果
    2 研究结果
        2.1 第一轮专家函询结果
        2.2 第二轮专家函询结果
    3 讨论
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围术期快速康复中医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
    1 研究内容
        1.1 研究对象
    2.干预方案
    3 观测指标
        3.1 一般资料
        3.2 首次排气时间
        3.3 住院时间
        3.4 并发症
        3.5 SAS(焦虑自评量表 )评分量表
        3.6 患者满意度量表
        3.7 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
    4.研究结果
        4.1 患者一般资料
        4.2 首次下床活动时间
        4.3 住院时间
        4.4 首次排气时间
        4.5 并发症
        4.6 两组干预后焦虑得分比较
        4.7 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得分比较
        4.8 髋关节Harris评分
    5 讨论
        5.1 首次下床活动时间
        5.2 首次排气时间
        5.3 住院时间
        5.4 并发症
        5.5 SAS焦虑自评得分
        5.6 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分
        5.7 髋关节Harris评分
三.结论与展望
    1.研究结论
    2.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读研期间所发表的文章着作
个人简介

(2)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中医证型分布及其危险因素的初步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骨科术后便秘的研究进展
    前言
    1 便秘的西医研究进展
    2 便秘的中医研究进展
    3 骨科术后便秘的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引言
    资料和方法
    研究结果
        1 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患者的一般资料
        2 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发生情况
        3 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中医证型分布
        4 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讨论
        1 便秘的概念及其对人体的危害
        2 中医对便秘的认识及其在便秘治疗中的优势
        3 术后便秘的特点及其研究现状
        4 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中医证型分布
        5 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的危险因素
        6 不足和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附录

(4)基于核心指标集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建立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一 核心指标集的研究概况、方法学及中医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股骨头坏死流行病学、诊治与疗效评价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基于核心指标集理念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建立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构建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结局指标清单
        1.2 德尔菲法实施
        1.3 共识会议过程
        1.4 形成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疗效评价方法
    2 结果
        2.1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结局指标清单
        2.2 德尔菲调查问卷结果
        2.3 共识会议
        2.4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
    3 讨论
        3.1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核心指标集构建的必要性
        3.2 基于核心指标集理念的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质量与价值
    4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临床评价指标验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分期标准
        1.4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1.5 纳入标准
        1.6 排除标准
        1.7 试验类型设计
        1.8 样本量计算
        1.9 治疗方案
        1.10 观察时间节点
        1.11 观察指标及采集方法
        1.12 统计分析
        1.13 伦理审查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效度检验
        2.3 反应度检验
        2.4 录入时间
    3 讨论
        3.1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评价指标的意义
        3.2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评价指标的效度分析
        3.3 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临床评价指标的反应度分析
    4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影像评价指标验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1.2 一般资料
        1.3 评价方法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致性评价
        2.2 影像评价指标动态观察
    3 讨论
        3.1 影像评价指标的一致性分析
        3.2 影像评价指标的动态观察分析
    4 结语
    参考文献
结语
不足与展望
创新点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件

(5)PFNA联合外科快速康复理念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西医诊疗研究进展
        1.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分型
        2.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诊断
        3.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
        4.外科快速康复理念的研究进展
        5.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中医治疗进展
        1.骨折的定义
        2.骨折的病因病机
        3.骨折的辨证分型
        4.骨折的中医治疗
        5.骨折术后的中医调护
        6.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势
        7.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PFNA联合外科快速康复理念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6)香槟方对THA术后胃肠功能及血栓形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股骨颈骨折相关治疗研究现状
    1.2 THA术后常见并发症成因
    1.3 国内外对THA术后并发胃肠功能障碍研究现状
    1.4 国内外对THA术后并发凝血功能障碍、深静脉血栓研究现状
    1.5 中医药对术后并发症的研究现状
        1.5.1 中医药对围手术期胃肠功能并发症的研究现状
        1.5.2 中医药对THA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的研究现状
    1.6 目前研究现状的不足
    1.7 香槟方药物组成与现代药理作用
    1.8 香槟方现代化研究进展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意义
    2.3 研究对象
        2.3.1 研究病例来源
        2.3.2 诊断标准
        2.3.3 纳入标准
        2.3.4 排除标准
        2.3.5 脱落标准
        2.3.6 脱落病例的处理
        2.3.7 分组方法
    2.4 研究方法
        2.4.1 治疗方法
        2.4.2 观察指标
        2.4.3 标本采集
        2.4.4 统计方法
    2.5 技术线路
    2.6 研究结果
        2.6.1 一般资料比较
        2.6.2 两组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
第三章 讨论
    3.1 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病因分析
    3.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针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优势
    3.3 目前临床预防THA术后并发症的解决方案
    3.4 香槟方的组方原则
    3.5 相关观察指标评价意义
        3.5.1 胃肠功能指标
        3.5.2 凝血功能指标
        3.5.3 影像学检查
    3.6 疗效分析
        3.6.1 胃肠功能方面
        3.6.2 凝血功能方面
        3.6.3 下肢血管彩超检查
    3.7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3.8 创新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宙核证明

(7)择时艾灸对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疲劳综合征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操作性定义
第二部分 文献回顾
    一、髋关节置换术POFS
    二、术后疲劳综合征西医概述
        (一)病理机制
        (二)影响因素
        (三)小结
    三、术后疲劳综合征中医概述
        (一)病因病机
        (二)小结
    四、术后疲劳综合征的干预措施
        (一)西医干预措施
        (二)中医干预措施
        (三)小结
    五、艾灸干预术后疲劳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一)艾灸的作用机制
        (二)艾灸的穴位选择
        (三)艾灸的配穴原则
        (四)灸法选择和艾灸时长
        (五)小结
    六、子午流注择时艾灸
        (一)子午流注理论
        (二)择时艾灸理论基础
        (三)现代医学研究
        (四)临床应用
        (五)小结
第三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终止标准
        (六)终止处理
        (七)剔除标准
        (八)样本量计算
        (九)完全随机设计及盲法
    二、干预方案
        (一)技术路线图
        (二)操作方法
        (三)基础治疗
        (四)试验组(子午流注择时艾灸组)
        (五)对照组(艾灸组)
        (六)注意事项
        (七)研究成员组成
    三、观察指标
        (一)一般资料
        (二)疗效指标
        (三)效益指标
    四、资料收集方法
    五、数据处理
    六、统计分析方法
    七、质量控制
        (一)设计阶段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成员培训
        (四)干预阶段
        (五)资料收集
    八、伦理原则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
    一、研究对象纳入情况
    二、基线分析
        (一)患者一般资料
        (二)两组患者术前量表评分基线比较
    三、两组患者简明心境量表(BPOMS)评分对比
        (一)各时间点的BPOMS评分的组间对比
        (二)两组患者各时间点BPOMS评分组内两两比较
    四、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疲劳测评量表(ICFS)评分对比
        (一)各时间点的ICFS评分的组间对比
        (二)两组患者各时间点ICFS评分组内两两比较
    五、住院总时间
    六、生活质量
第五部分 研究讨论及结论
    一、研究讨论
        (一)基线资料讨论
        (二)艾灸的疗效分析
        (三)研究设计分析
        (四)结果分析
    二、研究结论
第六部分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医外治法干预术后疲劳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8)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中医护理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中医分析
2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中医特色护理
    2.1 中医饮食护理
    2.2 中医情志护理
    2.3 中医康复护理
    2.4 中医疼痛护理
3 中医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
4 总结

(9)深圳市骨科护士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预防的知信行水平分析及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理论基础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骨科护士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知信行水平分析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调查工具
        2.1.3 调查方法
        2.1.4 质量控制
        2.1.5 统计学方法
    2.2 结果
        2.2.1 骨科护士一般资料
        2.2.2 骨科护士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预防的知信行调查
        2.2.3 骨科护士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得分水平
        2.2.4 THA术后假体脱位预防知信行相关性
    2.3 讨论
        2.3.1 骨科护士THA术后假体脱位预防知识得分及影响因素
        2.3.2 骨科护士THA术后假体脱位预防态度得分及影响因素
        2.3.3 骨科护士THA术后假体脱位预防行为得分及影响因素
        2.3.4 不同人口学特征骨科护士髋关节假体脱位预防知信行得分比较
        2.3.5 骨科护士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预防知识、态度、行为相关性分析
        2.3.6 对护理工作的建议
第三章 基于知信行理论的干预模式在护士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效果研究
    3.1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3.1.3 样本量的估计
        3.1.4 研究方法
    3.2 结果
        3.2.1 培训前后护士知信行评分比较
        3.2.2 实验组、对照组术后假体脱位发生率比较
        3.2.3 实验组、对照组术后髋关节功能的Harris评分对比
        3.2.4 实验组、对照组髋关节置换术后ADL评分对比
    3.3 讨论
        3.3.1 培训前后护士知信行水平的变化分析
        3.3.2 两组患者假体脱位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3.3.3 两组患者Harris量表总体得分分析
        3.3.4 两组患者Harris量表具体条目得分分析
        3.3.5 两组患者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分析
第四章 全文总结
    4.1 本研究结论
    4.2 研究的创新之处
    4.3 研究的局限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知信行调查问卷
    附录二 髋关节置换患者一般资料
    附录三 人工髋关节Harris评分表
    附录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附录五 伦理证明
    附录六 《人工髋关节置换健康教育手册》(节选)
    附录七 髋关节置换健康教育视频(节选)
在读期间研究情况
致谢

(10)中医护理方案在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中医护理学概述
        一、中医护理的起源与发展
        二、中医护理学的特点
    第二节 当代中医护理的发展概况
        一、中医护理学科发展概况
        二、中医护理专科发展概况
        三、中医护理技术发展概况
    第三节 股骨颈骨折与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
        一、股骨颈骨折的定义
        二、股骨颈骨折的流行病学
        三、股骨颈骨折的发病机制
        四、股骨颈骨折的临床分型
        五、股骨颈骨折临床表现
        六、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七、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与优点
        八、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常规护理
    第四节 中医护理在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与优势
        一、股骨颈骨折的中医释名
        二、股骨颈骨折病因病机
        三、股骨颈骨折的辨证分型
        四、股骨颈骨折的中医治法与治则
        五、股骨颈骨折的辨证施护
        六、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病例选入标准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制定股骨颈骨折中医护理方案内容及培训
        二、制作股骨颈骨折中医护理方案相关量表
        三、股骨颈骨折中医护理效果量化评价表填写培训
        四、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
        一、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二、实验结果
    第五节 讨论
        一、结果分析
        二、股骨颈骨折中医护理方案有利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近期疗效
        三、实施股骨颈骨折中医护理方案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住院时间较短
        四、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开展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满意度提高
        五、中医护理方案内容创新,评估标准进行了量化,便于准确评价其实用性
        六、髋关节置换术后防脱位的用具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四、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后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快速康复中医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D]. 赵宸悉.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膝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便秘中医证型分布及其危险因素的初步观察[D]. 全红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中西医结合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端光丽.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20)
  • [4]基于核心指标集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疗效评价方法的建立与验证[D]. 薛志鹏.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12)
  • [5]PFNA联合外科快速康复理念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D]. 王小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香槟方对THA术后胃肠功能及血栓形成的影响[D]. 阙敏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7)
  • [7]择时艾灸对髋关节置换术术后疲劳综合征的干预研究[D]. 刘旭艳.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中医护理体会[J]. 李美艳,李稳. International Infections Diseases(Electronic Edition), 2020(01)
  • [9]深圳市骨科护士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预防的知信行水平分析及干预研究[D]. 武文亚.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2)
  • [10]中医护理方案在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研究[D]. 欧阳艳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后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