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城市绿化设计的不足

浅谈当前城市绿化设计的不足

一、谈谈目前城市绿化设计中的不足(论文文献综述)

李莞韵[1](2021)在《文化主导下的鹰潭市委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党校作为我们国家培训教育优秀党政干部的重要场所,校园环境在课堂内外为党校学员及教职工提供了优良的工作学习生活氛围,以促进党校学员及教职工工作学习、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所以,无论是培育有知识、高修养、好品德的干部队伍,还是面临风云变幻的国内国际新形势的实践理论研究,还是树党风、促学风的党校校风建设都要求亟需加强党校的环境建设。在符合党校实际发展现状的同时承接其校园的文化底蕴,使改造更新做到党校校园的人、文、环境的共同进步与升华。本文以景观设计学理论、环境微更新理论、环境心理学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研究基础,运用文献查阅、案例分析、归纳演绎、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以鹰潭市委党校为实践研究对象,探讨了在文化主导下如何改造与更新党校景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相关专着、文献进行研究分析,得出党校环境与一般高校的区别在于其文化背景、面对人群、教学上的特殊性,从党校的环境更新与改造的设计思路、原则、布局、手法得出其设计基本方法,从党校的构成元素、影响因素总结宏观范围内党校所存在的问题得出党校的设计要素,梳理出党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的文化景观设计元素及其提取与表达方式。(2)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调研等方法,选取五个党校的相关案例,从地域特点、整体布局、设计理念、特色小品、文化解读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归纳出要以现状为基础,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现有资源的同时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构建内涵丰富的文化景观要深刻探析场地地域文化积淀,利用地域特质延续场所精神的独有氛围;要建设生态节约、环境友好的党校氛围,增减适宜得当。学其所长,为鹰潭市委党校的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设计提供借鉴意义。(3)以鹰潭市委党校为实践项目,分析项目基本现状及问题,梳理提取出场地的党政文化、地域文化、生态文化,从中提取出“三区三色”的景观改造思路,在满足党校基本功能的前提下,合理安排“一轴三园多点”的功能分区结构,重点打造尺水微澜、英模长廊、红歌园地、樱明海绿、香雪草坪等景观节点,突出文化和校园两大设计定位,将其打造成文化校园、生态校园、园林校园。

陆钰怡[2](2020)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模块化景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可持续发展自提出以来一直都是全球的热点话题,基于我国的发展和景观设计现状,模块化作为一种能够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工作效率的新型设计方式,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值得深入研究的新课题,模块化在景观领域的探究是景观设计的新思路。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分析,对模块化景观设计进行类型和特点的总结,对单元构件、组合模块及其之间关系进行具体研究。本文以模块化为出发点,景观设计为载体,以人机工程学、环境心理学为依据,结合生态维度、交互维度、认知维度、社会维度、经济维度五个维度,更全面科学地对模块化景观设计研究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模块化景观设计中单元构件、连接方式、组合方式、空间布局等内容进行归纳分析,探究出模块化景观设计的系统方法和流程,对比传统景观设计,不难发现模块化使景观设计方案更加多样化,能更好地应对设计的不确定性,提高设计和生产过程的效率。最后,通过济南创新谷项目的中庭景观设计的实践进行应用分析。总之,基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模块化景观设计研究,迎合城市发展需求和现代人们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为之后的相关研究及实践提供了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叶芳吕[3](2020)在《触媒理论视野下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工业遗存是工业时代重要的物质载体,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变迁。但是随着城市建设迅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对工业遗存改造再利用重视程度不足等原因,厦门岛工业遗存开始走向衰退,许多工业建筑被闲置甚至拆除,对片区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已改造的工业遗存又存在功能同质化严重、功利性较强、建筑单体改造千篇一律等问题。因此如何赋予工业遗存以新的城市功能,如何在工业遗存再利用中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并焕发新的活力,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城市触媒理论强调通过某一特定元素的介入,进而发生某种链式反应,带动周边其他元素改变,促进城市建设按照人们的意志渐进持续地推进发展,为工业遗存的改造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应用城市触媒理论并辅助以建筑再循环、有机更新理论,采用多层级研究、整体联动、POI数据分析、空间句法等方法,对厦门岛工业遗存历史及现状进行综合性梳理,总结既有工业遗存特点、价值及利用分级、更新必然性;将触媒理论植入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设计,探索厦门岛工业遗存触媒设计潜力、目标、原则及应用;并借助分析工具对厦门岛工业遗存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其触媒设计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构建触媒理论视野下的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设计策略。根据城市触媒理论及厦门岛工业遗存现状分析,总结厦门岛工业遗存具备区位条件、空间利用、文化价值等触媒设计潜力,提炼出厦门岛工业遗存触媒设计六大原则:整体联动性原则、功能适应性原则、空间可识别性原则、文脉传承性原则、动态渐进性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构建基于触媒理论的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设计策略架构,由触媒要素确定、触媒要素激活与重塑、触媒反应控制与引导三部分组成。触媒要素包括功能要素、空间实体要素、文化要素;触媒要素激活与重塑策略包括功能要素触媒设计策略、街区尺度要素触媒设计策略、园区尺度要素触媒设计策略、建筑单体尺度要素触媒设计策略以及文化要素触媒设计策略;触媒反应控制与引导策略包括从整体控制与分期建设两方面控制触媒反应、从制定政策与完善触媒周边环境两方面引导触媒反应,促进厦门岛工业遗存朝着积极友好的方向发展,实现与城市街区的友好联系和联动发展,激活原本衰败或闲置的工业园区,促进建筑单体的更新活化。

宋哲琦[4](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说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何雯[5](2020)在《老年公寓居住单元的软装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老龄化与老年人更加注重生活品质的背景下,老年公寓的设施服务与运营目标由于能够满足老年人需求而发展迅速。本课题将针对老年公寓软装应用设计发展不健全的问题进行研究,深化软装设计理论,使软装不仅能优化公寓环境,还能够改善民众对老年公寓的误解,使老年人的养老生活拥有更多选择。第一,对公寓软装现有成果进行梳理为研究作准备,学习老年建筑室内设施标准,分析国内外老年建筑室内软装,对软装色彩搭配理论进行研读,对亚洲国家老年居室的规划与设计成果进行学习,以国内外软装教程和经验为指导,为课题研究做准备;第二,实地考察国内公寓项目,收集老年居住者、公寓服务人员、经营者对公寓的体验与建议,结合笔者实地图像记录与观察,总结出软装适老化细节不足、家具收纳展示区域配置不足、软装搭配缺乏区域引导与人文审美欠缺等问题,基于公寓经营成本、地区政策与居民认知差异的局限性,笔者提出从软装功能与搭配两个方向解决问题;第三,学习优秀案例,结合前期理论成果总结公寓内软装设计思路,在拟定解决方向的前提下,总结设计原则与策略;第四,基于设计研究成果进行功能、搭配应用设计,以调研中的公寓为例,对家具功能、灯具氛围、织物植物保健美化饰品情感进行功能应用并完成居住单元不同区域的搭配设计。本课题扩展了公寓软装设计地域、个性化原则,证实了精神文化营造等设计策略具有实际需求,深化应用理论研究并结合案例搭配演示,期望为老年公寓提供可借鉴的操作建议,并为我国老年公寓乃至养老设施软装设计发展扩充研究视野。

杨梦晨[6](2020)在《苏州古城保护性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 ——以39、45、46、51、52号街坊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对古城保护工作愈发重视,一系列理论研究和实践项目相继展开,苏州身为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和城市设计试点城市之一,起到了先行者的作用。然而当前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精神需求的日益提高对古城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关工作更加关注对城市历史文脉和资源文化内涵的保护。基于此背景,本文着眼于苏州古城当前试行的保护性城市设计工作,以历史文化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苏州古城具体街坊设计案例的总结,归纳得出保护性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策略。首先,依据古城保护相关理论及实践,对历史文化资源和保护性城市设计相关概念进行论述,表明历史文化资源在保护性城市设计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之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通过对苏州古城地方志、文选、书籍等资料的整理分析,得出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特征,并依据苏州古城保护的发展历程及实践措施总结当前存在的问题,预测保护性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资源应用的趋势。之后,选取古城中具有典型性的39、45、46、51、52号街坊进行研究,通过对街坊历史沿革的文献梳理和实地现状的深入调研,将街坊内的历史文化资源分为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类,并分别进行整理,归纳特征及问题。最后,依据笔者亲身参与且已由政府公示的39、45、46、51、52号街坊保护性城市设计项目方案,梳理设计流程及内容,从整体结构、交通组织、城市肌理、景观风貌、公共空间和环境设施六个方面,总结保护性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策略,进而推动苏州古城保护性城市设计项目的开展,为全国其他古城的保护提供参考和借鉴。

何嘉丽[7](2020)在《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历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世界遗产杭州西湖园林生发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近现代的建设中,经历了从城郊公共园林到“公园城市”的转变,尤其在20世纪50年代,受到“系统学习苏联经验”和“积极探索民族形式”一对矛盾意识形态的深刻影响,从而产生了一套全新的、以“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实践方法论。本文着眼于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杭州新西湖“公园化”的改造,结合文献、图像、规划设计资料和当事人口述采访等方式,由社会意识形态到生动具体的风景建设,探索传统园林文化与西方现代公园模式、传统公共园林与现代城市公园等多层面的源流问题。通过研究形成以下5个专题,从不同的侧面还原西湖现代化建设探索的多样性内涵,用以丰富中国现代园林发展史的脉络,并对当下的风景园林文化发展提出建议。第一部分“新中国新西湖”,关注于近现代杭州西湖的三次“公园化”历史进程,指出20世纪50年代的西湖建设在古典与现代发展中承上启下的转折地位,初步构建其时社会意识形态及西湖改造实践的历史面貌。第二部分包括“苏联经验”“民族形式”两个章节,梳理50年代西湖建设的矛盾理念,着重体现为对西方风景园林模式的学习和对传统园林文化的继承,以及对新西湖民族形式的探索。同时,对杭州西湖作为“现代公园”及“传统公共园林”之差异概念进行辨析,从内涵上阐发新西湖改造背后的社会意识差异,提出新西湖文化内涵与表现形式的矛盾问题。第三部分“实用与艺术”“风景背后的园林人”,承接矛盾理念之探讨,聚焦生动具体的新西湖建设实践、其践行者及建设过程中遇到的矛盾问题,体现在“生产性与消费性”“科学性与艺术与性”“专业性与通俗性”等一系列二元辩证方法论的实践,从而探究新西湖建设中除国家意识、行业基础外,个人因素在偶然性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展现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的立体面貌,挖掘西湖文化景观得以传承发扬的主客观因素,总结服务于21世纪公园城市建设的“西湖园林范式”。

容怀钰[8](2020)在《“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文中认为在“大跃进”高潮时期和人民公社运动的影响下,1958年12月出现了以改善环境面貌为目的的“大地园林化”号召,引领了一段时期的园林绿化发展高潮,推动了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多方面进展。结合建国后的历史背景和园林绿化发展的历史进程,通过收集、整理、解读“大地园林化”的相关文献史料,详细考察了文献作者的社会认知,以及受其影响而形成的社会实践。从“社会认知”和“实践探索”两方面,还原了“大地园林化”号召内涵和运动概貌,分析了“大地园林化”在新时代的演变,诠释了这场运动在历史潮流中的作用、影响和意义,进而为现代园林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作用。通过研究这些文献史料,文章发现“大地园林化”这一着名运动的延续,是国家重视和全民行动两者的完美结合,具有自主性、义务性、系统性等特征。从政治领导到专家学者再到普通大众,都在这场广泛的全民性绿化运动中有所贡献,是“全民动员”的完美体现;另一方面,要实现全大地的绿化,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从山地、平原、四旁及空地处,广泛种植,实现绿化、美化、园林化,是“全域绿化”的集中体现。“大地园林化”号召在发起之初,受时代大背景所限,更多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绿化愿景,但在当今,基于科学的规划和理性的政策,合理延续“大地园林化”有助于促进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全面而系统的发展。

刘方馨[9](2020)在《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中,20世纪80年代具有特殊的时代意义。作为前承“毛时代”革命叙事,后启90年代商品叙事的过渡阶段,80年代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时期,同时也是各类社会文化思潮空前活跃、学术理论启蒙的时期,大量意识形态在此过程中博弈。而正是这种特殊的时代环境,造就了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由单一模式走向多元互渗的新阶段。基于此背景,本文研究聚焦80年代,在历史文献与实践案例构筑的语境下对该时期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内容及其转变特点进行梳理分析。有异于之前时期政治体制、方针政策对于园林发展的决定性影响。进入80年代之后,改革的思想成为主流,围绕国家的改革发展大思路,文化地位空前提高、民族主义回归、全民科技浪潮等共同构成了影响各学科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而社会文化思潮在这种变革、转型时期集中爆发,各类新思想、观念相互碰撞,反映客观现实的要求和人们的生活需要。换言之,该时期诸多行业和学科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文化思潮产生和推进的。因此,从社会文化思潮视角解读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及实践的发展内容可谓契合时代特点。具体而言,选取80年代与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关联密切的典型社会文化思潮:“美学热”“文化热”“旅游热”“生态观”,结合当时学科较为瞩目4个领域: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与现代实践、风景名胜区理论与实践、城市绿地建设理论与实践分别进行具体分析。首先,文章简要概述了上述社会文化思潮产生的原因,并对其如何影响风景园林相应领域进行具体阐释。其次,文章主体结构分为4大内容并行:1、对“美学热”影响下的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相关理论研究内容进行详细梳理与分析。其中包括“园林美”与“园林艺术”概念的厘清、传统园林艺术审美观念的认识、现代园林艺术创作理论体系构建、山水美学及景观美学的初步探索等内容的具体分析;2、对“文化热”浪潮的冲击下,学界掀起对于传统园林的复归与反思内容详细论述。其中理论层面,分别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对象3个维度对传统园林理论的研究及传统园林如何“古为今用”的思考进行全面考察。实践层面,选取松江方塔园、宾馆庭园、境外中国园、古园修复与重建4类典型园林营建现象为代表,结合实际案例具体分析传统园林的现代转译途径;3、对“旅游热”背景下,业内围绕的关于风景名胜区“保护与开发”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进行主要论述。其中包括美国国家公园理论的引入、风景资源评价方法的探索、保护规划的特点、结构体系的产生及其在具体实践的运用、风景设计理念的特点等内容分别展开;4、对“生态观”引领下我国城市绿地分类的调整、城市绿地定额及计算方法的更新、绿地系统布局的优化及人工植物群落与多元绿化形式的探索等内容分别论述,以揭示“生态观”是如何影响到城市绿地各相关理论发展与实践建设。最后,综合上述视角,系统性地对80年代改革开放浪潮下我国风景园林理论及实践呈现的变革特点作出凝练总结。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国家方针大政下,“现代化”成为引领整个社会发展的主流,而对于科学的崇尚与弘扬也成为启迪风景园林学科“现代化”实现的主要途径。在学术理论方面,呈现出由“政治意志”主导转变为“科学话语”引领的新趋势。随着旧有思维模式的革新、现代学科的交叉融合,先进科学技术的引入等,使得之前已有的学术理论面临着科学解释,同时也衍生出诸多新的理论体系;在实践建设方面,呈现出由“中西之争”转向“古今之争”的新趋势。挣扎于摆脱“因袭的重担”仍是实践变革的主流,在面临西方设计思潮的冲击下,回归于本土民族文化的学习及对社会生活需要的重新审视是该时期实践的典型特点。总体而言,虽说该时期风景园林学术理论及实践内容在现今看来尚不成熟与完善,有着新旧杂陈的时代局限性,存在实践先行、理论滞后、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但其中不乏对于学科发展思考的真知灼见,摆脱之前照搬苏联的单一模式,并能够立足更为宽宏的全球视野,展现出多领域交融、自主性探索、科学性引领等诸多时代特征,取得了划时代意义的进步,是我国现代风景园林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石。

孙颖[10](2020)在《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商业利用耦合协调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史文化街区延续着城市记忆,是体现城市文化、塑造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历史文化街区中占比最高的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其特有的地域民居、传统民俗更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然而,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保护不足、物质环境衰败,或是开发过度、街区特色缺失等问题,导致街区发展失衡,缺乏活力。针对以上现象,构建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商业利用耦合协调评价体系,寻求街区保护与商业利用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从而引导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走向更加科学与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本文的核心内容为构建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商业利用耦合协调评价体系。通过研读国内外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街区评价相关文献资料,确定研究目的与意义,梳理研究框架。随后引入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商业利用耦合协调的理论依据,分析街区发展过程中保护与商业利用二者的作用关系,并进一步阐述了保护与商业利用耦合协调发展的意义,奠定了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商业利用耦合协调评价体系构建的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运用频度统计法,参考现有历史文化街区相关评价体系,分别初步选取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评价因子与商业利用评价因子。再经专家咨询,进行因子修正,建立街区保护指标体系与商业利用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为指导,完成各项指标权重设置。随后,选用耦合协调模型介入,将街区保护体系与商业利用体系结合,形成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商业利用耦合协调评价体系,并依据可能出现的评价结果,划定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商业利用耦合协调关系判别标准。接着,以安阳市仓巷街历史文化街区为实例应用,验证上述耦合协调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并依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对应的街区优化建议。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展望。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商业利用耦合协调评价体系从保护与商业利用两个视角,探讨街区发展的平衡关系,是对相关研究的补充完善。后期需根据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不断修正评价体系,力保评价结果的准确、科学。

二、谈谈目前城市绿化设计中的不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目前城市绿化设计中的不足(论文提纲范文)

(1)文化主导下的鹰潭市委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环境改造与更新
        1.2.2 党政文化
        1.2.3 场所精神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文化主导下的环境更新
        1.3.2 校园的景观规划设计
        1.3.3 党校的景观规划设计
        1.3.4 研究述评
    1.4 相关研究理论基础
        1.4.1 景观设计学理论
        1.4.2 环境微更新理论
        1.4.3 环境心理学理论
        1.4.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1.5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案例分析与借鉴
    2.1 中央党校东区的景观改造
        2.1.1 项目概况
        2.1.2 项目特色
        2.1.3 项目总结与借鉴
    2.2 周口市委党校景观提升
        2.2.1 项目概况
        2.2.2 项目特色
        2.2.3 项目总结与借鉴
    2.3 潍坊市委党校规划设计
        2.3.1 项目概况
        2.3.2 项目特色
        2.3.3 项目总结与借鉴
    2.4 清华大学胜因院的景观改造
        2.4.1 项目概况
        2.4.2 项目分析
        2.4.3 项目总结与借鉴
    2.5 哈尔滨工业大学主校区景观更新
        2.5.1 项目概况
        2.5.2 项目特色
        2.5.3 项目总结与借鉴
    2.6 总结
3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理论探讨
    3.1 党校环境与一般高校环境的区别
    3.2 党校文化的梳理、提取与表达
        3.2.1 党校文化的梳理
        3.2.2 景观提取与表达
    3.3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方法研究
        3.3.1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思路
        3.3.2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原则
        3.3.3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布局
        3.3.4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手法
    3.4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的设计要素
        3.4.1 党校景观的构成元素
        3.4.2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影响因素
        3.4.3 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的现状问题
4 文化主导下的鹰潭市委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
    4.1 项目概况
        4.1.1 鹰潭市概况
        4.1.2 党校概况
        4.1.3 鹰潭市委党校景观使用者评价分析
    4.2 鹰潭市委党校有关文化梳理
        4.2.1 党政文化
        4.2.2 鹰潭地域性红色文化
        4.2.3 生态文化
        4.2.4 鹰潭市委党校的文化提取与表达
    4.3 改造设计总则
        4.3.1 改造设计依据
        4.3.2 改造设计原则
        4.3.3 改造设计方法
        4.3.4 改造设计定位
        4.3.5 改造设计理念
        4.3.6 改造设计风格
    4.4 总体改造设计
        4.4.1 规划结构
        4.4.2 功能分区
        4.4.3 总平面图
    4.5 分区改造设计
        4.5.1 金昭园
        4.5.2 赤心园
        4.5.3 翠色园
    4.6 专项改造分析
        4.6.1 道路交通
        4.6.2 竖向设计
        4.6.3 视线分析
        4.6.4 驳岸设计
        4.6.5 植物景观更新
        4.6.6 服务设施规划
        4.6.7 景观照明规划
        4.6.8 给排水规划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鹰潭市委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问卷调查表
附录B 鹰潭市委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主要图纸
附录C 鹰潭市委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初步设计
附录D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附件

(2)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模块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政策的导向
        1.1.2 景观设计的现状
        1.1.3 设计主体的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综述法
        1.4.2 实地调研法
        1.4.3 实例研究法
        1.4.4 跨学科分析法
        1.4.5 比较分析法
    1.5 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础理论与实践研究
    2.1 模块化景观设计研究现状
        2.1.1 国内理论研究现状
        2.1.2 国内实践研究现状
        2.1.3 国外理论研究现状
        2.1.4 国外实践研究现状
    2.2 相关基础概念
        2.2.1 可持续发展
        2.2.2 模块
        2.2.3 模块化
        2.2.4 模块化设计
        2.2.5 模块化景观设计
    2.3 模块化景观设计的相关概念
        2.3.1 单元构件
        2.3.2 组合模块
        2.3.3 单元构件、组合模块、模块化景观的概念关系
    2.4 模块化景观设计的类型
        2.4.1 空间营造的构成化
        2.4.2 景观设施的组合化
        2.4.3 元素组成的序列化
    2.5 模块化景观设计的特点
        2.5.1 构件标准化
        2.5.2 设计可变化
        2.5.3 管理常态化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模块化景观设计维度
    3.1 生态环境维度
        3.1.1 生态环境维度的涵义
        3.1.2 植物配置
        3.1.3 水景营造
        3.1.4 微气候景观
    3.2 交互设计维度
        3.2.1 交互设计维度的涵义
        3.2.2 交互设计的体现
        3.2.3 交互方式和交互设施
        3.2.4 人机工程学的尺度要求
    3.3 认知维度
        3.3.1 认知维度的涵义
        3.3.2 人的五感体验
        3.3.3 环境心理学的社交距离
        3.3.4 边界效应
    3.4 社会功能维度
        3.4.1 社会功能维度的涵义
        3.4.2 模块化景观设计的社会功能
        3.4.3 人的主要活动类型和行为方式
    3.5 经济维度
        3.5.1 经济维度的涵义
        3.5.2 节约型设计
        3.5.3 模块化景观设计的经济效益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模块化景观设计的内容
    4.1 单元构件设计
        4.1.1 单元构件的分类
        4.1.2 单元构件的设计原则
        4.1.3 单元构件的材料考虑
    4.2 连接方式和连接件
        4.2.1 直接连接
        4.2.2 螺纹连接
        4.2.3 榫卯连接
        4.2.4 锁扣连接
        4.2.5 卡扣连接
        4.2.6 几种不同的构件连接方式的比较
    4.3 组合方式及其变换
        4.3.1 构件组合式
        4.3.2 模块移动式
        4.3.3 镶嵌组合式
        4.3.4 模块并置式
    4.4 景观空间布局
        4.4.1 规则式布局
        4.4.2 对称式布局
        4.4.3 自然式布局
        4.4.4 放射式布局
        4.4.5 环岛式布局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模块化景观设计的方法和流程
    5.1 模块化景观设计与传统景观设计的关系
    5.2 模块化景观设计流程与传统景观设计的对比
    5.3 模块化景观设计的方法
        5.3.1 现状分析
        5.3.2 方案构思
        5.3.3 总体方案设计
        5.3.4 单元构件设计
        5.3.5 单元构件加工制作
        5.3.6 组合模块构成
        5.3.7 景观空间布局
        5.3.8 现场组装实施
        5.3.9 多场景模块变换
        5.3.10 设计管理及维护反馈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设计实践——济南创新谷项目中庭景观模块化设计
    6.1 现状分析
        6.1.1 现状环境分析
        6.1.2 功能定位分析
        6.1.3 使用人群分析
        6.1.4 需求场景分析
        6.1.5 经济效益分析
    6.2 方案构思
        6.2.1 确定设计主题
        6.2.2 选择设计元素
    6.3 总体方案设计
    6.4 单元构件设计
        6.4.1 固定式单元构件
        6.4.2 移动式单元构件
    6.5 单元构件加工制作
    6.6 组合模块构成
    6.7 景观空间布局
        6.7.1 休闲平台方案
        6.7.2 舞台演出方案
        6.7.3 展台展示方案
    6.8 现场组装实施
    6.9 多场景模块变换
    6.10 设计管理及维护反馈
    6.11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一 城镇绿化树种区划气候指标范围
附录二 用于技术设计的56项基础测量项目列表
附录三 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部分整理)
附录四 设计手册

(3)触媒理论视野下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产业转型升级需求
        1.1.2 堪忧的工业遗存现状处境
        1.1.3 工业遗存见证城市发展变迁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研究动态
        1.4.2 国内工业遗存相关研究动态
        1.4.3 城市触媒理论相关研究动态
        1.4.4 研究小结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工业遗存提升改造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城市触媒理论解读
        2.1.1 触媒理论来源及内涵
        2.1.2 触媒作用过程、特征及类型
        2.1.3 城市触媒理论与工业遗存改造更新的契合度
    2.2 其他相关理论解读
        2.2.1 建筑再循环理论解读
        2.2.2 有机更新理论解读
    2.3 主要分析方法解读
        2.3.1 空间句法
        2.3.2 POI数据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厦门岛工业遗存历史与现状分析综述
    3.1 厦门工业发展历程研究
        3.1.1 1843-1911年近代工业的开端
        3.1.2 1911-1949年近代工业的曲折发展
        3.1.3 1949年到改革开放期间现代工业的发展
    3.2 厦门岛工业遗存现状概述及特点分析
        3.2.1 现状概述
        3.2.2 特点分析
    3.3 厦门岛工业遗存价值分析及利用分级
        3.3.1 价值分析
        3.3.2 利用分级
    3.4 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的必然性
        3.4.1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客观需求
        3.4.2 实现土地价值的必然选择
        3.4.3 促进区域发展的有效途径
        3.4.4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触媒理论的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设计原则及应用
    4.1 厦门岛工业遗存触媒设计潜力
        4.1.1 区位条件潜力
        4.1.2 空间利用潜力
        4.1.3 文化价值潜力
    4.2 厦门岛工业遗存触媒设计目标
    4.3 厦门岛工业遗存触媒设计原则
        4.3.1 整体联动性原则
        4.3.2 功能适应性原则
        4.3.3 空间可识别性原则
        4.3.4 文脉传承性原则
        4.3.5 动态渐进性原则
        4.3.6 可持续发展原则
    4.4 基于触媒设计原则的应用与方法
        4.4.1 基于触媒设计原则的应用步骤
        4.4.2 基于触媒设计原则的案例分析要素与方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触媒理论的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设计典例分析
    5.1 案例选择与分析方法
        5.1.1 案例选择
        5.1.2 分析方法
    5.2 案例概况
        5.2.1 沙坡尾艺术西区
        5.2.2 联发华美空间文创园
        5.2.3 龙山万物工场
        5.2.4 概况小结
    5.3 案例触媒特征分析
        5.3.1 功能转型的触媒特征分析
        5.3.2 街区尺度触媒特征分析
        5.3.3 园区尺度触媒特征分析
        5.3.4 建筑单体尺度触媒特征分析
        5.3.5 园区运营与触媒效益分析
    5.4 案例触媒特征分析总结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触媒理论的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设计策略
    6.1 触媒设计策略概述
    6.2 触媒要素确定
    6.3 触媒要素激活与重塑
        6.3.1 功能要素触媒设计策略
        6.3.2 街区尺度要素触媒设计策略
        6.3.3 园区尺度要素触媒设计策略
        6.3.4 建筑尺度要素触媒设计策略
        6.3.5 文化要素触媒设计策略
        6.3.6 各触媒要素相关性小结
    6.4 触媒反应控制与引导
        6.4.1 控制触媒反应
        6.4.2 引导触媒反应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厦门岛工业遗存现状调研资料汇总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5)老年公寓居住单元的软装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成为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
        1.1.2 老龄现状推动老年公寓数量增长
        1.1.3 老年公寓居住单元的软装设计应当被关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1.3.1 相关概念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内容
        1.4.1 老年公寓居住单元软装研究梳理
        1.4.2 老年公寓居住单元软装现状调研
        1.4.3 居住单元案例借鉴与设计研究
        1.4.4 居住单元软装功能与搭配应用研究
    1.5 课题的目的以及意义
        1.5.1 课题的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创新点
2.老年公寓居住单元软装设计的相关理论与学科
    2.1 居住单元软装设计
        2.1.1 软装设计
        2.1.2 软装设计元素
        2.1.3 居住单元分类与区域特征
    2.2 老年人与软装设计
        2.2.1 老年人分类
        2.2.2 老年人生理行为特征与需求
        2.2.3 老年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需求
        2.2.4 居住单元内老年人多样的日常行为
        2.2.5 老年人与软装设计的关系
    2.3 居住单元软装设计相关学科
        2.3.1 设计美学
        2.3.2 色彩心理学
        2.3.3 人体工程学
        2.3.4 材料学
    2.4 本章小结
3.老年公寓居住单元的软装设计调查研究
    3.1 老年公寓的调查研究
        3.1.1 唐徕托老中心
        3.1.2 阅海老年公寓
        3.1.3 鼎尊国际颐养中心
        3.1.4 第三老年公寓
    3.2 老年公寓居住单元的软装特点
        3.2.1 居住单元的区域配置
        3.2.2 居住单元的软装调研分析
        3.2.3 造成使用现状的原因
    3.3 老年公寓居住单元软装设计的问题
        3.3.1 家具、灯具、织物适老化细节不足
        3.3.2 家具收纳与展示空间缺乏
        3.3.3 居住单元各区域的软装配置不足
        3.3.4 软装搭配缺乏对区域功能的引导
        3.3.5 装饰品、家具人文细节缺乏
        3.3.6 陈设搭配缺乏美感
    3.4 解决方向
        3.4.1 注重功能细化
        3.4.2 注重审美搭配
    3.5 老年公寓居住单元的软装优秀案例分析
        3.5.1 上海申园—泰康之家
        3.5.2 韩国THE CLASSIC500 老年公寓
    3.6 本章小结
4.老年公寓居住单元的软装设计研究
    4.1 软装设计在居住单元的设计思路
        4.1.1 风格选择
        4.1.2 色彩搭配
        4.1.3 材质运用
        4.1.4 图案运用
    4.2 软装设计在老年公寓居住单元的应用原则
        4.2.1 舒适性原则
        4.2.2 地域性原则
        4.2.3 协调性原则
        4.2.4 个性化原则
    4.3 软装设计在老年公寓居住单元的设计策略
        4.3.1 协调硬装基础,划分空间功能
        4.3.2 调节光影色彩,改善空间缺陷
        4.3.3 物理性能完善,柔化且绿化环境
        4.3.4 精神文化氛围营造,饰品形式内容多样化
    4.4 本章小结
5.老年公寓居住单元的软装应用设计
    5.1 居住单元的软装应用设计背景
    5.2 居住单元的软装设计思路
    5.3 居住单元的软装功能应用
        5.3.1 家具满足功能划分空间
        5.3.2 灯具氛围营造与照明应用
        5.3.3 织物保健与舒适性应用
        5.3.4 饰品的互动情感应用
        5.3.5 绿植的绿化美化应用
    5.4 居住单元软装搭配设计
        5.4.1 居住单元睡眠区域的搭配
        5.4.2 居住单元起居室区域的搭配
        5.4.3 居住单元餐厅区域的搭配
        5.4.4 居住单元卫生间区域的搭配
        5.4.5 居住单元厨房区域的搭配
    5.5 本章小结
6.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6.2.1 注重老年人需求满足
        6.2.2 软装提升老年公寓品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老年公寓中老年人的生活环境调查访谈表
    附录 2:硕士学位攻读阶段参加基金类的项目

(6)苏州古城保护性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 ——以39、45、46、51、52号街坊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我国对古城保护工作愈发重视
        1.2.2 人们对城市精神生活的需求逐渐提高
        1.2.3 苏州古城保护性城市设计工作开始试行
    1.3 研究对象
        1.3.1 苏州古城
        1.3.2 历史文化资源
        1.3.3 39、45、46、51、52 号街坊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2.1 历史文化资源相关研究
        2.1.1 历史文化资源的概念
        2.1.2 历史文化资源的构成
        2.1.3 历史文化资源的特性
    2.2 保护性城市设计相关研究
        2.2.1 保护性城市设计的提出
        2.2.2 保护性城市设计的内涵
        2.2.3 保护性城市设计的作用
    2.3 国内外古城保护相关研究动态
        2.3.1 国外古城保护相关研究
        2.3.2 国内古城保护相关研究
        2.3.3 小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州古城保护现状及发展
    3.1 苏州古城的现状特征
        3.1.1 历史文化资源整体结构独特
        3.1.2 物质性历史文化资源众多
        3.1.3 非物质性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3.2 苏州古城保护的发展历程
        3.2.1 资源单体保护阶段(1949-1982 年)
        3.2.2 资源重点保护阶段(1982-1986 年)
        3.2.3 古城全面保护阶段(1986-2016 年)
        3.2.4 近期古城保护工作的新进展(2016 年至今)
    3.3 苏州古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3.3.1 资源分布呈现破碎状态
        3.3.2 建设性破坏现象出现
        3.3.3 部分资源缺少展示途径
        3.3.4 空间场所氛围营造不足
    3.4 苏州古城保护性城市设计的实践探索
        3.4.1 苏州古城保护性城市设计的适用性
        3.4.2 苏州古城保护性城市设计的实践情况
        3.4.3 苏州古城保护性城市设计的内容框架
        3.4.4 苏州古城保护性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趋势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古城39、45、46、51、52 号街坊历史文化资源调研
    4.1 街坊的典型性
        4.1.1 资源承载职能全面
        4.1.2 资源历史价值极高
        4.1.3 资源整体结构典型
    4.2 街坊的历史沿革
        4.2.1 春秋时期
        4.2.2 战国至南北朝时期
        4.2.3 隋唐至五代十国时期
        4.2.4 宋元时期
        4.2.5 明清时期
        4.2.6 民国至今
    4.3 街坊历史文化资源的分类整理
        4.3.1 物质形态
        4.3.2 非物质形态
    4.4 街坊历史文化资源存在的问题
        4.4.1 物质形态历史文化资源的问题
        4.4.2 非物质形态历史文化资源的问题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州古城39、45、46、51、52 号街坊保护性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
    5.1 目标愿景
        5.1.1 整合历史资源,彰显文化古韵
        5.1.2 调节街巷氛围,改善生活环境
        5.1.3 优化空间界面,延续地域风貌
    5.2 设计原则
        5.2.1 以人为本原则
        5.2.2 整体性原则
        5.2.3 多样性原则
        5.2.4 地域性原则
        5.2.5 延续性原则
    5.3 设计内容
        5.3.1 整体结构方面
        5.3.2 交通组织方面
        5.3.3 城市肌理方面
        5.3.4 景观风貌方面
        5.3.5 公共空间方面
        5.3.6 环境设施方面
    5.4 小结
第六章 苏州古城保护性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策略总结
    6.1 构建整体结构
        6.1.1 结合聚集性资源构建结构核心
        6.1.2 整合分散性资源构建文化廊道
    6.2 完善交通组织
        6.2.1 依据核心资源位置梳理公共交通
        6.2.2 依据巷内资源分布梳理慢行交通
        6.2.3 依据沿河资源景观梳理水上交通
    6.3 织补城市肌理
        6.3.1 依据传统街巷形态织补整体街巷肌理
        6.3.2 依据传统院落形态修复局部建筑肌理
    6.4 展现景观风貌
        6.4.1 挖掘史料文献塑造文化景观
        6.4.2 运用传统符号更新新旧建筑
        6.4.3 依据标志性资源控制视线通廊
    6.5 营造公共空间
        6.5.1 利用文物古迹打造城市休闲公园
        6.5.2 利用历史建筑赋予街巷文化功能
        6.5.3 利用民俗节庆突出活动广场主题
        6.5.4 利用传统生活要素提升街巷特色
    6.6 规划环境设施
        6.6.1 依据古树名木确定绿化主题
        6.6.2 运用传统元素设计公共设施
        6.6.3 植入文化内容加深小品内涵
    6.7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研究成果
    7.2 创新点
    7.3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历

(7)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新中国风景园林发展建设
        1.1.2 西湖民族文化与时代内容
    1.2 研究范围
    1.3 研究内容
        1.3.1 系统梳理西湖建设的社会意识形态
        1.3.2 演绎分析西湖建设的创造性实践
        1.3.3 深入探索西湖建设的主体与历史性特征
    1.4 资料来源
        1.4.1 文献材料
        1.4.2 图像资料
        1.4.3 采访资料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法(Literature Research)
        1.5.2 图像法(Iconologia)
        1.5.3 口述访谈法(Oral History)
    1.6 创新性
        1.6.1 历史阶段的特殊性
        1.6.2 经典对象的新解读
        1.6.3 叙事型的研究方法
    1.7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新中国新西湖”:杭州西湖“公园化”历程
    2.1 “公园化”前奏:古典西湖城市公共园林建设
    2.2 第一次“公园化”:20世纪初期的西湖融城改造
        2.2.1 西湖入城
        2.2.2 西湖博览会
    2.3 第二次“公园化”:20世纪中期的人民公园建设
        2.3.1 社会主义的改造
        2.3.2 外来文化的影响
        2.3.3 民族风格的传承
    2.4 第三次“公园化”:21世纪“公园城市”伟大设想
        2.4.1 第三次公园化改造
        2.4.2 走向公园城市
    2.5 小结:作为城市文化手段的西湖公园
第三章 “苏联经验”:新西湖风景建设思潮(1)
    3.1 理论:“系统学苏”的风景园林模式
        3.1.1 “一边倒”的新中国绿化思想
        3.1.2 “苏联模式”及其发展历程
        3.1.3 “系统学苏”的杭州西湖规划
    3.2 实践:前苏联专家指导下的新西湖建设
        3.3.1 服务生活:高效的公共空间体系
        3.3.2 文化休闲:城市公园结合历史名胜
        3.3.3 绿色康养:休疗养区及森林公园
        3.3.4 艺术形式:民族特色与园林形式
    3.3 矛盾:西方模式与西湖传统的相斥性
        3.3.1 实用主义的西方园林模式
        3.3.2 西湖园林的传统人文理想
    3.4 小结:西湖传统园林的西化改造
第四章 “民族形式”:新西湖风景建设思潮(2)
    4.1 理论:新西湖民族形式的探讨
        4.1.1 西湖园林的文化传统
        4.1.2 新形式的提出
        4.1.3 新西湖的民族形式
    4.2 实践:新西湖建设的传统实践
        4.2.1 除旧立新,建设现代的西湖
        4.2.2 结合生产,实现大地园林化
        4.2.3 弘扬传统,探索园林新形式
    4.3 矛盾:西湖传统的争与让
        4.3.1 景象与意象:空间理论vs山水美学
        4.3.2 解读与重构:集体记忆更新
        4.3.3 形式与内涵:场所特征与社会精神
    4.4 小结:西湖园林新形式的诞生
第五章 “实用与艺术”:新西湖建设实践方法论
    5.1 西湖园林的实用性与艺术性
        5.1.1 消费性与生产性
        5.1.2 科学性与艺术性
        5.1.3 专业性与通俗性
    5.2 用添以艺,风景园圃
        5.2.1 诗画美的生产园圃
        5.2.2 生态美的植物景观
        5.2.3 园林植物的时代性价值
    5.3 艺寓于用,名胜公园
        5.3.1 历史文化转译
        5.3.2 社会功能表达
        5.3.3 名胜公园的形式与意识
    5.4 以艺导用,庭园佳苑
        5.4.1 环境主导的庭园改造
        5.4.2 百年风格的延续
        5.4.3 庭园传统的认知与实践
    5.5 小结:文质圆融的西湖园林发展历程
第六章 “风景背后的园林人”:新西湖建设主体
    6.1 新西湖的建设力量
        6.1.1 主导·管理者
        6.1.2 主体·实践者
        6.1.3 受众·参与者
    6.2 新主体的矛盾关系
        6.2.1 个人文化背景差异
        6.2.2 理论与实践的矛盾
    6.3 小结:园林化环境营建思路地不断进步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新西湖建设历史成就
    7.1 实践成果
        7.1.1 西湖开放与公园化总建设
        7.1.2 历史风景点的保护与开发
        7.1.3 西湖建设风格的初步探索
    7.2 理论成果
        7.2.1 中西融合的风景园林模式
        7.2.2 西湖传统教化功能的延续
        7.2.3 多样风景造园手法的创造
    7.3 余论
        7.2.1 西湖建设的问题与启示
        7.2.2 本研究未尽之处
参考文献
图录
附录一 ·杭州西湖历代名园古迹一览表
附录二 ·档案资料
附录三 ·口述访谈记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2.3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大地园林化”理念与实践研究现状
        1.3.2 “绿化祖国”运动研究现状
        1.3.3 建国以来其他相关“绿色”思想的研究现状
        1.3.4 国内外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对象、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从“绿化”到“大地园林化”的历史进程
    2.1 起步时期(1949-1953)
        2.1.1 机构初设,发展教育
        2.1.2 普遍护林与重点造林
        2.1.3 传统造园的延续与开放
    2.2 建设时期(1953-1957)
        2.2.1 “绿化祖国”的提出
        2.2.2 青年群体“大力造林”
        2.2.3 学习“苏联绿化模式”
        2.2.4 造园中学苏与传统辩证应用
    2.3 跃进时期(1958-1960)
        2.3.1 “大地园林化”的提出
        2.3.2 发展育苗,加速造林
        2.3.3 普遍绿化与结合生产
    2.4 调整时期(1960-1965)
        2.4.1 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
        2.4.2 “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偏颇
    2.5 停滞与倒退时期(1966-1976)
        2.5.1 “四旁”与平原绿化整顿
        2.5.2 园林绿化的破坏与损失
    2.6 恢复重建与蓬勃发展时期(1976-至今)
        2.6.1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方针的回归
        2.6.2 “大地园林化”的新发展
        2.6.3 百花齐放的园林建设
    2.7 本章小结
        2.7.1 由点到面,科学规划
        2.7.2 由量到质,合理造林
        2.7.3 由少到多,广泛动员
3 “大地园林化”史料生产的社会动力
    3.1 政治人物的眼界
        3.1.1 绿化理念的前瞻视野
        3.1.2 绿化建设的实践考量
        3.1.3 理性思考与政策延续
    3.2 林业人士的观点
        3.2.1 林业的经济和生态意义
        3.2.2 绿化方向上的规划建设
        3.2.3 林业技术的传播与发展
    3.3 农业人士的认知
        3.3.1 林业与农业的相互作用
        3.3.2 农业园林化的实现措施
    3.4 水利人士的态度
        3.4.1 水土保持与园林化
        3.4.2 黄河两岸的园林化
    3.5 园林人士的理念
        3.5.1 发展大地园林化
        3.5.2 重提大地园林化
    3.6 大众媒体的传播
        3.6.1 大众文学艺术传播
        3.6.2 区域社会活动领域传播
    3.7 本章小结
        3.7.1 政治人物率先引导了“大地园林化”
        3.7.2 各类专家理性推动了“大地园林化”
        3.7.3 社会大众积极参与了“大地园林化”
4 “大地园林化”农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4.1 以防护为主的造林
        4.1.1 水土保持林
        4.1.2 水岸防护林
        4.1.3 农田防护林
        4.1.4 护村林
    4.2 以生产为主的造林
        4.2.1 用材林
        4.2.2 特用经济林
        4.2.3 苗圃
        4.2.4 果园
    4.3 基于交通线路的造林
        4.3.1 铁路
        4.3.2 公路
        4.3.3 交叉口
        4.3.4 道路绿化
    4.4 本章小结
        4.4.1 实施统一规格标准,超量完成造林任务
        4.4.2 树种选择的单一化,栽植质量良莠不齐
5 “大地园林化”园林实践的内容及特征
    5.1 公共绿地的园林化
        5.1.1 公园园林化
        5.1.2 车站园林化
        5.1.3 纪念地园林化
        5.1.4 广场绿化
    5.2 专用绿地的园林化
        5.2.1 居住区园林化
        5.2.2 学校园林化
        5.2.3 工厂园林化
    5.3 本章小结
        5.3.1 生产化的大众造园
        5.3.2 地域性的园林差异
        5.3.3 愿景式的理想规划
6 结语
    6.1 研究总结
        6.1.1 “园林化”的生产生态认知
        6.1.2 社会认知下的全民性运动
        6.1.3 社会实践下的理想与现实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内容及资料来源
    1.3 研究意义
    1.4 已有研究及评述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20世纪80年代风景园林
    2.1 “美学热”的发展及园林美学与艺术研究热潮
    2.2 “文化热”的兴起及传统园林重新探讨的动因
    2.3 “旅游热”的产生及风景名胜区事业的起步
    2.4 “生态观”的确立及城市绿地建设思路的转型
3 美学与艺术的求索:“美学热”浪潮下的园林美与园林艺术理论研究
    3.1 园林美与园林艺术内涵的阐释
    3.2 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审美观念的认识
    3.3 现代园林艺术创作理论体系的建构
    3.4 山水美学与景观美学的初步探索
    3.5 小结
4 传统的复归与反思:“文化热”兴起下的传统园林理论研究与现代实践
    4.1 传统园林理论及方法研究的拓新
    4.2 现代公园中的传统转译:以松江方塔园为例
    4.3 宾馆庭园中的园林传统与现代建筑理念的交织
    4.4 境外“中国园”中的传统园林文化输出与再现
    4.5 遗产保护视野下古园修复与重建中的物质及精神传承
    4.6 小结
5 保护与开发的博弈:“旅游热”背景下的风景名胜区规划理论与实践
    5.1 美国国家公园理论的引入
    5.2 风景资源评价方法的阶段性求索
    5.3 分级保护思想与结构体系的建立
    5.4 融人工于自然,融文脉于场所:风景设计理念求新
    5.5 小结
6 整体与系统的理念:“生态观”引领下的城市绿地建设理论与实践
    6.1 城市绿地分类的调整
    6.2 城市绿地定额及计算方法的更新
    6.3 生态平衡主导下绿地系统布局优化
    6.4 人工植物群落及立体绿化形式探索
    6.5 小结
7 结论与不足
    7.1 论文创新点
    7.2 研究结论:改革开放浪潮下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的转型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来源
附录1 风景园林专家口述史访谈录
附录2 20世纪80年代风景园林大事记表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10)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商业利用耦合协调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日益受到重视
        1.1.2 商业化改造成为历史文化街区发展主要方式
        1.1.3 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困境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解析
        1.3.1 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
        1.3.2 商业利用
        1.3.3 耦合协调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相关研究
        1.4.2 国内相关研究
        1.4.3 国内外现有研究总结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与主要创新点
        1.6.1 研究框架
        1.6.2 主要创新点
2 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商业利用耦合的基础原理
    2.1 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商业利用耦合的理论依据
        2.1.1 遗产保护原真性理论
        2.1.2 遗产活化理论
        2.1.3 共生思想
        2.1.4 耦合协调理论
        2.1.5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6 对本研究的指导意义
    2.2 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商业利用耦合的关系判断
        2.2.1 相互促进
        2.2.2 相互抑制
        2.2.3 动态平衡
    2.3 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商业利用耦合协调的意义
        2.3.1 传承历史文化,凸显街区特色
        2.3.2 改善物质环境,提升街区形象
        2.3.3 健全街区功能,平衡冲突关系
        2.3.4 提高生活质量,解决居民就业
        2.3.5 提升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2.4 本章小结
3 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商业利用耦合协调评价体系
    3.1 评价体系构建总体框架
        3.1.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3.1.2 耦合协调评价内容
        3.1.3 评价体系构建步骤
    3.2 评价体系构建方法的研究
        3.2.1 评价因子初步拟定方法—频度统计法
        3.2.2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方法—专家咨询法
        3.2.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层次分析法
        3.2.4 评价结果获取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
    3.3 评价指标选取及权重设定
        3.3.1 评价指标选取
        3.3.2 评价指标权重值确定
        3.3.3 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3.4 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及判别标准
        3.4.1 耦合协调评价模型选取
        3.4.2 耦合协调度评价判别标准
    3.5 评价分值获取与计算
    3.6 本章小结
4 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商业利用耦合协调评价体系实证研究
    4.1 评价对象概述
        4.1.1 安阳市概况
        4.1.2 仓巷街历史文化街区概况
        4.1.3 现状问题分析
    4.2 问卷设计及数据计算
        4.2.1 问卷设计与发放
        4.2.2 评价数据分析计算
    4.3 耦合协调评价结果计算与分析
        4.3.1 功效函数
        4.3.2 综合评价值
        4.3.3 耦合协调度
    4.4 耦合协调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与评价体系合理性检验
        4.4.1 街区保护系统分值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4.2 街区商业利用系统分值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4.4.3 评价体系合理性检验
    4.5 优化对策与建议
        4.5.1 引入社区理念,重塑生活方式
        4.5.2 增加景观绿化,提升街区环境
        4.5.3 划分街巷类型,缓解交通压力
        4.5.4 丰富文化产业,塑造多元业态
        4.5.5 强化政策引导,促进多方参与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四、谈谈目前城市绿化设计中的不足(论文参考文献)

  • [1]文化主导下的鹰潭市委党校环境更新与改造设计[D]. 李莞韵.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2]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模块化景观设计研究[D]. 陆钰怡.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3]触媒理论视野下厦门岛工业遗存功能转型与改造设计研究[D]. 叶芳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3)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5]老年公寓居住单元的软装设计研究[D]. 何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苏州古城保护性城市设计中历史文化资源的应用 ——以39、45、46、51、52号街坊为例[D]. 杨梦晨.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7]20世纪50年代杭州西湖风景园林建设历史研究[D]. 何嘉丽. 浙江农林大学, 2020(02)
  • [8]“大地园林化”文献史料研究[D]. 容怀钰.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9]20世纪80年代社会文化思潮视角下的中国风景园林理论与实践研究[D]. 刘方馨.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10]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商业利用耦合协调评价体系研究[D]. 孙颖. 郑州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浅谈当前城市绿化设计的不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