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史料笔记(二)

云南史料笔记(二)

一、云南史料笔记随录(二)(论文文献综述)

范丽琴[1](2021)在《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福建地方诗歌总集指收录整个福建或福建某地区两个及以上作家作品的合集,其编纂者不限于本土文人,还包括客寓文人。福建最早的地方诗歌总集是唐代黄滔所编的《泉山秀句集》三十卷,现存最早的则是明代徐编、费道用等补录的《闽南唐雅》十二卷,此后福建地方诗歌总集蓬勃发展,充分展现了福建文学的发展轨迹。从时间分布上看,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自唐代发端,宋代勃兴,元代延绵不绝,至明清时期得到全面发展,出现明代中期和清代中期两座发展高峰,福建各府涌现出大量着名的地方诗歌总集,并在清代呈现出总结性的特点。从空间分布上看,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主要集中在福州府、兴化府、泉州府,邵武府、建宁府次之,其他各府零星分布。在福建文学发展过程中,文人积极倡导诗派振兴风雅之旨,乡邦人文之盛与遗文散落的巨大反差,促使他们承前启后地进行征文考献,以备一郡之典。他们以“以人而存其诗”(选人)和“因诗而存其人”(选诗)的选录标准为主,对前人已刊刻或未付梓的总集、别集、诗话、笔记、方志、杂录等,甚至石刻藓壁、题画诗等多种文献载体进行全面搜集与整理,采用以人系诗、以体系诗、以主题系诗的编纂体例,编纂出诸如《闽海风雅》《全闽诗俊》《乾嘉全闽诗传》《闽诗录》《全闽明诗传》《国朝全闽诗录》《晋安风雅》《莆阳文献》《莆风清籁集》《清源文献》《螺阳文献》《丰州集稿》《昭阳扶雅》《建宁耆旧诗钞》《汀南廑存集》《柘浦诗钞》《建阳诗钞》《剑浦诗编》等一大批反映整个福建或某府某县诗歌发展状况的省级或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福建科举文化发展水平、福建地方文学家族的发展步伐相一致,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能够比较突出地体现福建地方文学的发展状况,其中所包含的正文和序、跋、凡例、人物小传、评注等附件资料不仅具有梳理福建文学发展脉络、拓展福建诗人群体研究、拓展福建诗歌批评研究等重要的文学意义,而且具有辑佚与校勘功能,具有保存作者资料、保存历史事件史料和地方特色文化史料记载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

闫志强[2](2021)在《赵翼《陔余丛考》内容与特色探析 ——兼与《廿二史札记》比较》文中研究说明赵翼作为清代卓有成就的史学家和诗人,学界对其史学思想和文献的研究颇具规模,其中又以《廿二史札记》的部分较为充分,而对《陔余丛考》这部四十三卷的学术札记则略显不足。《陔余丛考》作为赵翼的学术札记,其自身的价值在于风俗考论、史书编纂以及其他较为琐碎的考证,这些内容尚未有系统、深入的研究,从其对赵翼学术史研究的价值而言,可与《廿二史札记》的对比中显见赵翼的学术路径转向。《陔余丛考》风俗考论的部分主要包括节日、婚俗、丧礼、祠堂、称谓、服饰六个方面。其中称谓部分最为丰富,涉及以社会关系为核心的称谓、以亲属关系为核心的称谓、以某类人别称为核心的称谓三个方面。以风俗角度来看,《陔余丛考》与《廿二史札记》都有婚俗、称谓、葬礼等部分的考论,对其进行对比的意义较大。关于风俗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来讲,包含典章制度、士人风气等内容。狭义来讲,主要指婚俗、葬礼、称谓等方面。赵翼关于风俗的理解为两者兼而有之,但以狭义为主,故而本文以婚俗、葬礼等内容为重心展开讨论。二书在对比中显现出较多的差异,具体而言,分为在关注的对象上,由《陔余丛考》以日常生活为重心,转向《廿二史札记》以政治生活为重心;在关注的视野上,《廿二史札记》与《陔余丛考》是两种不同“言变”的眼光;在考证方法上,《陔余丛考》重叙述,《廿二史札记》偏评论;从体例与语言特色上看,《廿二史札记》较之《陔余丛考》,具有体例更严谨、语言更精炼的特点;在学术观点表达中,《廿二史札记》比《陔余丛考》更加突出自我话语;在学术思想上,由《陔余丛考》的“复古”思想转向《廿二史札记》关注近代历史的倾向六个方面。《陔余丛考》史书编纂考论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体现于赵翼对史书繁简、体例、编次、校史等内容的探究。将此部分与《廿二史札记》比较,可显见《陔余丛考》与《廿二史札记》在对文风的重视、补史的意识、求真的史学观上具有相似性,而在论述水准、考论的内容与重心两个方面具有差异性。《陔余丛考》中存在较多对民间信仰考察的内容,然对此的研究还具有较大的空间。《陔余丛考》民间信仰的考察内容主要集中在项羽、关羽、钟馗为代表的个案研究、以江南民间信仰为主的地域性研究两个方面。就其研究特色而言,主要表现为补史的姿态、注重民间信仰的传播、灵活的文献观念。在现有的研究中,赵翼《陔余丛考》经世致用思想少有深入的探讨,从该书内容中关于制度、经济、文论、史书编纂和史事等方面出发,发现其中颇具此思想。比较而言,《廿二史札记》关于经世致用思想的表达上更具有深度和技巧,这种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赵翼史学路径的演变和选择。在学术源流方面,赵翼受到明末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与顾炎武的个案对比中,具有表现形式和态度立场的差异性。就整体而言,关于二书差异的原因,主要体现在赵翼个人性格与学术阶段变化的互动关系、赵翼在撰写二书时的个人境况不同、史学成长的规律使然三个方面。

魏欣悦[3](2021)在《王树枏年谱》文中指出王树枏,字晋卿,号陶庐老人,晚年又号绵山老牧、归山老牧,河北新城县(今高碑店市)人,生于咸丰元年(1851)农历十一月二十五日卯时,卒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正月十五日酉初二刻。光绪十二年(1886)进士,历官户部主事,四川青神、资阳、新津、富顺等县知县,眉州知州,甘肃平庆泾固道、巩秦阶道、兰州道,新疆布政使等职。民国期间任清史馆总纂、国史馆总纂等职。与陈三立为同年进士,时人或以“南陈北王”并称。王树枏晚年自编记录了自己一生的《陶庐老人随年录》,是研究王树枏生平事迹的重要资料。但因此年谱篇幅较短,且集中于其为官经历的记录,对其生平事迹反映并不全面。本文将在王树枏自编《陶庐老人随年录》的基础上,以年谱的形式对王树枏一生的官宦经历、师友交游、文学活动加以梳理考证,以期能援引翔实资料,展现其生平全貌。本年谱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年谱凡例,详细说明本谱在编写时的体例;第二部分为谱主的家传,梳理其家族成员情况;第三部分为年谱正文,谱文共分为三卷,卷一为出仕之前(咸丰元年至光绪十二年),主要是对王树枏少年时期的生活和学习经历的考察。卷二为外任做官时期(光绪十三年至宣统二年),主要是对其赴四川、甘肃出任地方官及前往新疆担任布政使时期的仕宦经历、交游、文学活动进行梳理考证;卷三为遗老时期(宣统三年至民国二十五年),重点考察其晚年出任两馆总纂及讲学着书的生活经历,本谱旨在全面展现王树枏的一生,凡有史实可考的事迹,不论大小,一律囊括在内;本谱旨在对王树枏政治生活、师友交游、文学、作品等进行全方面的记录与考察,以期展现其丰富的生平全貌。

张茜[4](2021)在《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旨在通过对清代山东诗文作家进行研究,对清代山东诗文创作进行一次整体的观照。全文将研究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特点所在,梳理清代山东较具特色的作家及其作品,研究各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及其创作,并对清代山东诗学思想的发展与变化及其背后的成因进行探讨。第一章第一节主要分析清代山东诗文创作的生成机制,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科举教育情况、独特的地域文化等背景因素。第二节主要概述清代山东的诗学思想发展流变及文论思想等内容,诗学思想部分,主要展现清初作家对前代诗学的批判、继承和再发展,以及清代山东内部纵向时间轴上诗学思想的流变趋势。其后,本文的第二章至第六章,将以地区作为分章标准,分别写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兖州地区、胶东地区及其它地区这五个部分。其排列标准,从前至后分别为传统文学中心、新兴文学中心,然后是传统、新兴之外的其他地区。这其中,济南地区、青州地区和兖州地区作为山东的传统文学中心,自古以来文学创作就极为发达,而胶东地区所包括的登州府和莱州府,则是两个自明末兴起的新兴文学中心。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本文还设置了第六章,对除传统、新兴两种文学中心之外的其他地区的作家及其创作进行研究,以达到较为全面的对清代山东地区作家、作品及代表性文学家族进行研究的目的。第二章主写济南地区。该章第一节和第二节分别写王士祯和蒲松龄,两人同为清初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坛巨匠,在各自的领域进行了不同但却极致的文学艺术探索。第三节写田雯,其人也是清初山左诗歌创作的集大成者。第四节以清初济南地区较具代表性的其他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作家的生平及文学创作。第五节重点研究清代济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关注其家族内的作家及其作品。第三章主写青州地区。该章第一节的研究对象为赵执信,其与王士祯有着诗歌理论上的对峙,主张现实主义传统。第二节研究对象为“安丘二曹”的曹贞吉和曹申吉两兄弟,其中曹贞吉入赵执信的《谈龙录》,同时也是清初“诗中十子”之一,兄弟两人皆是清初闪耀全国文坛的大家。第三节以丁耀亢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诗文创作。第四节以青州地区其他具有特点和地方影响力的作家作为研究对象。第五节则以青州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展现清代青州地区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创作情况。第四章主写兖州地区。第一节写曲阜地区,研究曲阜地区在清代极具代表性的四位作家,分别为颜光敏、孔尚任、颜光猷和桂馥。第二节以宁阳地区的黄恩彤作为研究对象。第三节则关注清代兖州地区的文学家族,以曲阜孔氏和曲阜颜氏最为代表,这两个文学家族在有清一代诞生了大量的作家,并创作了很多相当不俗的文学作品。第五章主写胶东地区。该地区主要包括山东的莱州府和登州府,这两个地区经过明代前期和中期的积累,至明后期逐渐成为山东地区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学中心。该章第一节以清初与施闰章并称“南施北宋”的宋琬作为研究对象。第二节则以高密诗派作为研究对象,展现乾隆时期兴起的高密诗派与其前辈神韵诗派的不同主张,以及该时期诗歌主张转变的背后成因。第三节以胶东地区具有代表性文学家族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清代胶东地区具有影响力的文学家族的作家及其创作。第六章主写其他地区,在传统文学中心和新兴文学中心之外,山东还有武定府、泰安府、沂州府、曹州府等地区,这些地区非传统的通衢大邑,亦非政治中心,故经济发展和文化教育发展皆落后于传统和新兴文学中心所在的地区,这些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多产生于清中期及以后,是长时间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积累的结果,该章第一节选取的吴重熹,即为清道光时期诞生的一位较具影响力的作家。除去较具代表性的作家之外,该章第二节以家族为中心,选取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家族进行了研究,试图由这几个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文学家族的创作,来一窥这些地区在清代的文学创作情况。

顾王乐[5](2020)在《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说文》是我国第一部运用“六书”原理对汉字进行系统分析的文字学专着。《说文》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文字资料,以及许慎时代关於文字的研究成果,爲古文字学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但是许慎所见到的小篆、古文、籀文等字形已有譌误,他对字形结构和造字本义的理解有不少是不可信的。而且《说文》成书以後,屡经传抄刊刻,年代浸远,谬误滋多。历代学者在校正《说文》方面都做出了很大努力,但真正有所突破则是在近代古文字学兴起以後。随着古文字资料在《说文》研究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古文字与《说文》的互证研究已经成爲《说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方面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成果,除一些专门研究《说文》的着述外,这一时期的许多甲骨金文考释书籍、论文、札记和题跋中都能看到不少根据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错误的意见。目前对於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校正《说文》的研究和总结还有很多不到位之处,许多早期的研究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一些已经被古文字学界判定爲错误的观点在《说文》学界仍然有很大的影响,也没有得到及时的修正。本文对清末民国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方面的成就、特点以及不足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全文主要分爲以下几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相关术语的界定,学术史的回顾,选题目的及其意义,研究思路等方面内容。第一章主要讨论了与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密切相关的学术背景:一是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二是清末民国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说文》学的拓新;三是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清末民国《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第二章详细介绍了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共分爲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83年吴大澂《说文古籀补》书成到甲骨文发现前夕;第二阶段,从1899年殷墟甲骨文发现到1929年马叙伦《说文解字研究法》出版;第三阶段,从三十年代起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每一阶段介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研究成果。第三、四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成果例释。第三章主要考察清末民国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和纠正《说文》篆文和说解方面的具体成果。第四章则主要收录清末民国学者利用古文字资料考订《说文》古籀形体方面的成果。第五章是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我们对这一时期学者在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中的失误类型和失误原因进行分类与总结。结语部分对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研究进行总体的评价,并对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说明。附录部分是清末民国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的相关论着目录,分爲《说文》研究论着目录、古文字学论着目录和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三类。

闵锐[6](2020)在《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研究—兼论笔记小说中“宋调”的形成》文中认为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完成了风格上由唐五代到宋代的转变,这一转变过程分为风格承袭期(960-989)、风格发展期(990-1022)以及风格形成期(1023-1067)三个阶段。经过百余年的创作实践,笔记小说风格由以志怪为主、具有多样性、地域性等特征,逐渐转变为以杂录小说为主、多载朝堂之事与典章制度、推崇补史与考证等实用性功用、长于议论、语言简洁的平实之风貌。在这一过程中,笔记小说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区别意义的文类特征,因其与诗歌领域好学问、好议论等特征相类似,本文称之为笔记小说中的“宋调”。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风格转变与“宋调”形成离不开时代风气与作家身份等方面的影响,宋代官员空闲的增多与对小道的关注、宰执群体的加入、士人主体性的张扬及其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官方书籍之编纂、官私目录的修订以及宋代史学的发展,皆促进了笔记小说的繁荣,从不同角度影响了这一时期的笔记小说创作,促进了笔记小说中“宋调”之形成。

褚心月[7](2020)在《董含及其《三冈识略》研究》文中提出《三冈识略》作为一本清初文人笔记,包罗万象,内容驳杂,自问世以来,该着作及其作者董含便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目前学界对此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掘其历史价值上,而对作者董含的生平、交游及《三冈识略》的文学价值研究还不是很深入。本文先从作家研究的角度出发,对马桥董氏的发展历史、董含的辈分、生平概况、交友状况和择友倾向在前贤的研究基础上做了更加详尽的考证和梳理;再分析《三冈识略》的版本问题、思想内涵和文学意义。版本部分主要针对成书过程、现存各版本间的关系及《莼乡赘笔》是《三冈识略》删改本这三个问题进行研究讨论。思想内涵方面,先总结出《三冈识略》的五种叙事内容,再在此基础上探究董含对时人的评价以及其忧时伤世的家国情怀,概括出董含的立场、主要观点和评判标准。文学意义上,先对《三冈识略》所载诗歌分析,以董含的诗歌分析云间派创作特色,从所载他人诗歌中分析《三冈识略》的文献保存价值。再对所载小说的创作特色进行分析,总结出短小精悍、质朴真实、言必有据的创作特点,并对以志怪写思明的创作手法进行具体分析。最后从《三冈识略》文人笔记方面的文学价值,对后世的影响两个方面来总结其文学意义。

贺斯瑞[8](2020)在《清人笔记中“音乐考辨类”史料研究》文中认为清人笔记“音乐考辨类”相关内容,是载录在笔记音乐史料里最具时代风貌的一部分。笔记体经由前代的传承沿革到达清代,以至于得到更为丰富的编撰“经验”,且清代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影响着当时的文人学者,也牵动着他们的治学兴趣,通过笔记撰述渗透其中,影响关涉音乐的部分,从而使得清人笔记中出现了专门针对音乐与音乐史问题的相关探究。清人笔记音乐考辨类史料发展贯穿整个清王朝,以广义上的江南地区最为繁荣,撰写人群以拥有渊博学识以及丰富阅历的“进士”身份群体为主,“明末清初”“乾嘉学派”时期为两个清人笔记音乐考辨类文献发展的高峰期,另外,深受清代治学风气影响的笔记体,也在此时的音乐文献记录中展现出了清儒治学、旁求博考的学术风气。清人笔记中“音乐考辨类”文献数量庞大,乐曲、乐器、音乐典故、音乐活动多有涉及,无论是笔记与史书文献或金石史料的互补互证,还是从乐器本身形制、形态出发的流变考索,再或是典故文学、音乐生活的绵延发展,都体现出清人的音乐学术治学特点。其旁征博引的撰述特点使其具有记录和考据的双重性质,部分研究成果对于现如今仍有着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且可作为当今研究的参照与引导。在清人笔记音乐考辨类文献中,被众多文人学者所使用的便是类比、博证的研究方法,引用大量他人文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与研治经学、训诂学等学问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如出一辙,均是讲究“无征不信”,并且在学术研究中对于前人研究成果展示出的“指其瑕,益以见其美”的学术气度,无一不向我们证明清人笔记中的音乐考辨类文献与清代学术学风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杨琴琴[9](2019)在《《冷官余谈》校注》文中研究表明《冷官余谈》是清末云南石屏人袁嘉谟所撰写的一部笔记文献,记述了石屏山川、水利、人物、古迹、名胜、轶事、遗文、异闻以及平时见闻,对研究石屏袁氏家族、云南史地和云南笔记文献等,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学界对该书的关注不够,对该书的作者生平、流传情况、资料来源、史料价值等基本问题尚未深究。现今,该书只在收入民国《云南丛书》时有所删定,无人对其进行整理。这显然是不利于其传播和利用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该书作一深入细致的研究与整理。论文前言对此书的作者、主要内容、资料来源、史料价值和版本情况等作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校注部分,则对该书作了标点、校勘、注释和适当的考证和阐发,以期为读者认识和利用该书提供方便。通过这些工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在对该书的研究整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新成果:一、对该书的基本情况作了较为细致系统的研究,首先根据《袁氏家谱》《石屏袁广文先生墓志铭》、袁嘉谟着作以及相关文献,对袁嘉谟的生平作了比较详细的叙述。其次在释义书名、梳理资料来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该书的史料价值,认为该书是研究石屏袁氏家族、袁嘉谟生平、晚清云南地方社会的重要资料。并且首次梳理了该书的版本情况,除了比较云南省图书馆藏钞本与云南丛书本的版本异同之外,也适当探讨了《滇绎》、民国《石屏县志》中两个节录本的异文问题。二、以2012年版标点符号使用方案,对全书进行标点。三、以云南丛书本为底本,以云南省图书馆藏钞本为对校本,以《滇绎》、民国《石屏县志》为参校,并以相关史志、诗文集等资料作以他校,从而对此书作较为规范、系统的校勘,订正该书所出现的讹、脱、衍、倒。四、对该书中的重要人物、生僻字词、职官、典故、名物、古迹等做注释,并突出地方特色;对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等,作适当考证阐发。

赵晟[10](2019)在《黄向坚万里寻亲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以清初苏州画家黄向坚为对象的个案研究,黄向坚自云南寻亲归来后数年时间内绘制了以云贵风景为主题的《万里寻亲图》系列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有一定影响,这些作品为明清实景山水画的发展开拓了新的表现领域。文章的结构将从三个部分展开:第一章是研究黄向坚的家世与生平;第二章是黄向坚的寻亲旅行与笔记《寻亲纪程》、《滇还日记》和剧本《万里圆》的版本考述。第三章是黄向坚创作《万里寻亲图》的过程及其作品的流传,着录和评价。

二、云南史料笔记随录(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史料笔记随录(二)(论文提纲范文)

(1)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与研究目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献考察
    第一节 考察缘由
        一、作家别集文献保存较少
        二、福建地方诗歌总集文献丰富
    第二节 现存文献的馆藏及版本考察
        一、现存文献的馆藏情况
        二、现存文献的版本情况
    第三节 已佚文献的着录考察
        一、已佚文献着录书目种类
        二、已佚文献的着录特点
    第四节 文献考察结果分析
        一、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发展特点
        二、原因分析
第二章 明代福建各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发展历史
    第一节 福州府的省级、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一、省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二、府县级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第二节 兴化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一、明郑岳《莆阳文献》
        二、明昌应时《郊居诗抄》
        三、其他诗歌总集
    第三节 泉州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
        一、明何炯《清源文献》
        二、明朱炳如等《温陵留墨》
        三、其他诗歌总集
    第四节 其他府地方诗歌总集的零星编纂
        一、建宁府:《建宁诗选》《潭阳文献》《潭阳文献录》
        二、邵武府:《樵川二家诗》
        三、汀州府:《杭川风雅集》《临汀集》
第三章 清代福建各府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发展历史
    第一节 省级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勃兴
        一、清代前期(清初至雍正)
        二、清代中期(乾嘉)
        三、清代后期(道光后至清末)
    第二节 泉州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繁荣
        一、清陈澍《螺阳文献》
        二、清柯辂《清源文献纂续合编》
        三、清周学曾等《温陵赋钞》
        四、清陈国仕《丰州集稿》
        五、其他诗歌总集
    第三节 兴化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兴盛
        一、清郑王臣《莆风清籁集》
        二、清涂庆澜《国朝莆阳诗辑》
        三、其他诗歌总集
    第四节 邵武府地方诗歌总集编纂的异军突起
        一、清朱霞《樵川二家诗》
        二、清周揆源《昭阳扶雅》
        三、其他诗歌总集
    第五节 其他各府编纂的零星出现
        一、清江远涵《建阳诗钞》
        二、清杨澜等《汀南廑存集》
        三、清高镛《剑浦诗编》
        四、清何澄《台湾杂咏合刻》
        五、其他诗歌总集
第四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编纂因素研究
    第一节 编纂者
        一、官吏、乡绅
        二、学者、诗人
        三、藏书家、刻书家
    第二节 编纂缘由
        一、倡导诗派振兴风雅之旨
        二、乡邦人文之盛与遗文散落的巨大反差
        三、征文考献,以备一郡之典
        四、“接迹前人,流示后昆”
    第三节 选录标准
        一、“以人而存其诗”的选人标准
        二、“因诗而存其人”的选诗标准
    第四节 编纂材料来源
        一、前人所编的诗歌总集
        二、先贤诸家遗文
        三、石刻藓壁、题画诗、稀见方志等
    第五节 编纂体例
        一、正文编排
        二、附件编排
第五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学意义
    第一节 梳理福建文学发展脉络
        一、编纂理论概括文学发展脉络
        二、编纂实践体现诗歌发展脉络
    第二节 拓展了福建诗人群体研究
        一、拓展了结社诗人群体研究
        二、拓展了家族诗人群体研究
    第三节 拓展了福建诗歌批评研究
        一、诗歌总集编纂者自撰诗话文献
        二、人物小传辑评中富含诗歌批评文献
        三、诗歌评注中富含诗歌批评观点
第六章 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的文献价值
    第一节 保存诗歌文献
        一、仅存之作
        二、集外之作
        三、集内之作
    第二节 保存作者资料
        一、人物传记
        二、人物辑评
        三、诗话中的作者资料
    第三节 其他史料记载
        一、历史事件史料
        二、地方特色文化史料
        三、其他文化史料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2)赵翼《陔余丛考》内容与特色探析 ——兼与《廿二史札记》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一、赵翼及《陔余丛考》简述
    (一)赵翼生平简介
    (二)《陔余丛考》的撰作年代
二、《陔余丛考》社会风俗考论
    (一)“风俗”概念的厘定
    (二)《陔余丛考》风俗考论的内容
    (三)《陔余丛考》与《廿二史札记》的差异性
三、《陔余丛考》史书编纂考评述论
    (一)《陔余丛考》史书编纂考评的内容
    (二)《陔余丛考》与《廿二史札记》史书编纂考评比较
四、《陔余丛考》民间信仰的内容与特色探究
    (一)《陔余丛考》民间信仰的主要内容
    (二)《陔余丛考》民间信仰考察的特色
五、《陔余丛考》的经世致用思想探析
    (一)《陔余丛考》的经世致用思想
    (二)《陔余丛考》与《廿二史札记》表达方式的异同
    (三)余论
六、《陔余丛考》与《廿二史札记》差异性原因分析
    (一)赵翼个人性格与学术阶段变化的互动关系
    (二)赵翼在撰写二书时的个人境遇不同
    (三)史学成长的规律使然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3)王树枏年谱(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的价值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王树枏其人
        (二)关于其文学研究
        (三)关于其政绩研究
        (四)关于其思想研究
        (五)关于其交游与家族的研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凡例
家传
王树枏年谱
    卷一 出仕之前(咸丰元年至光绪十二年)
        咸丰元年,辛亥(1851),一岁
        咸丰二年,壬子(1852),二岁
        咸丰三年,癸丑(1853),三岁
        咸丰四年,甲寅(1854),四岁
        咸丰五年,乙卯(1855),五岁
        咸丰六年,丙辰(1856),六岁
        咸丰七年,丁巳(1857),七岁
        咸丰八年,戊午(1858),八岁
        咸丰九年,己未(1859),九岁
        咸丰十年,庚申(1860),十岁
        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十一岁
        同治元年,壬戌(1862),十二岁
        同治二年,癸亥(1863),十三岁
        同治三年,甲子(1864),十四岁
        同治四年,乙丑(1865),十五岁
        同治五年,丙寅(1866),十六岁
        同治六年,丁卯(1867),十七岁
        同治七年,戊辰(1868),十八岁
        同治八年,己巳(1869),十九岁
        同治九年,庚午(1870),二十岁
        同治十年,辛未(1871),二十一岁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二十二岁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二十三岁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二十四岁
        光绪元年,乙亥(1875),二十五岁
        光绪二年,丙子(1876),二十六岁
        光绪三年,丁丑(1877),二十七岁
        光绪四年,戊寅(1878),二十八岁
        光绪五年,己卯(1879),二十九岁
        光绪六年,庚辰(1880),三十岁
        光绪七年,辛巳(1881),三十一岁
        光绪八年,壬午(1882),三十二岁
        光绪九年,癸未(1883),三十三岁
        光绪十年,甲申(1884),三十四岁
        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三十五岁
        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三十六岁
    卷二 外任时期(光绪十三年至宣统二年)
        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三十七岁
        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三十八岁
        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三十九岁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四十岁
        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四十一岁
        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四十二岁
        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四十三岁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四十四岁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四十五岁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四十六岁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四十七岁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四十八岁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四十九岁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五十岁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五十一岁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五十二岁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五十三岁
        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五十四岁
        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五十五岁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五十六岁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五十七岁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1908),五十八岁
        宣统元年,己酉(1909),五十九岁
        宣统二年,庚戌(1910),六十岁
    卷三 遗老时期(宣统三年至民国二十五年)
        宣统三年,辛亥(1911),六十一岁
        民国元年,壬子(1912),六十二岁
        民国二年,癸丑(1913),六十三岁
        民国三年,甲寅(1914),六十四岁
        民国四年,乙卯(1915),六十五岁
        民国五年,丙辰(1916),六十六岁
        民国六年,丁巳(1917),六十七岁
        民国七年,戊午(1918),六十八岁
        民国八年,己未(1919),六十九岁
        民国九年,庚申(1920),七十岁
        民国十年,辛酉(1921),七十一岁
        民国十一年,壬戌(1922),七十二岁
        民国十二年,癸亥(1923),七十三岁
        民国十三年,甲子(1924),七十四岁
        民国十四年,乙丑(1925),七十五岁
        民国十五年,丙寅(1926),七十六岁
        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七十七岁
        民国十七年,戊辰(1928),七十八岁
        民国十八年,己巳(1929),七十九岁
        民国十九年,庚午(1930),八十岁
        民国二十年,辛未(1931),八十一岁
        民国二十一年,壬申(1932),八十二岁
        民国二十二年,癸酉(1933),八十三岁
        民国二十三年,甲戌(1934),八十四岁
        民国二十四年,乙亥(1935),八十五岁
        民国二十五年,丙子(1936),八十六岁
参考文献
后记

(4)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综述
    二、几个问题的厘清
第一章 清代山东诗文总论
    第一节 清代山东诗文生成机制
        一、海岱齐鲁:山东的自然地理环境
        二、清代山东经济
        三、清代山东科举情况
        四、山东的独特地域文化
    第二节 清代山东诗学思想及文论思想
第二章 济南地区
    第一节 王士祯
    第二节 蒲松龄
    第三节 田雯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第五节 文学家族
        一、新城王氏
        二、淄川王氏
        三、历城朱氏
        四、德州田氏
第三章 青州地区
    第一节 赵执信
    第二节 安丘二曹:曹贞吉、曹申吉
    第三节 丁耀亢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第五节 文学家族
        一、安丘曹氏
        二、诸城刘氏
        三、诸城相州王氏
第四章 兖州地区
    第一节 曲阜代表作家
    第二节 黄恩彤
    第三节 文学家族
        一、曲阜孔氏
        二、曲阜颜氏
        三、济宁潘氏
第五章 胶东地区
    第一节 宋琬
    第二节 高密诗派
        一、高密三单
        二、高密三李
        三、高密诗派其他作家
    第三节 郝懿行、王懿荣
    第四节 其他代表作家
    第五节 文学家族
        一、福山王氏
        二、文登于氏
        三、文登毕氏
        四、即墨黄氏
        五、掖县赵氏
        六、高密单氏
第六章 其他地区
    第一节 吴重熹
    第二节 文学家族
        一、海丰吴氏
        二、惠民李氏
        三、曹县万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清代山东诗文作家小传
    一、济南
    二、兖州
    三、青州
    四、登州
    五、莱州
    六、泰安
    七、沂州
    八、曹州
    九、东昌
    十、武定
致谢

(5)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相关术语的介绍
    二、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校证《说文》研究之回顾
    三、选题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背景
    第一节 利用金石文字考订《说文》的学术传统
    第二节 清末民国时期古文字学的发展及其对传统文字学的拓新
    第三节 出土材料的新发现与研究在《说文》学界的不同反响
第二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学术历程
    第一节 探索尝试时期(1883-1898)
    第二节 初步发展时期(1899-1929)
    第三节 蓬勃发展时期(1930-1949)
    第四节 汉学家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的情况
第三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上)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印证《说文》保存的单字和古说
        (一)《说文》保存的单字
        (二)《说文》保存的古说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纠正《说文》篆形和说解的错误
        一、《说文》分爲二字或三字、古实爲一字
        二、校正《説文》篆形和字形结构分析之失
        三、纠补《说文》释义之失
        四、纠正《说文》形义分析俱失
    第三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补苴《说文》漏收偏旁字
    第四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探求文字形体演变之迹
第四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例释(下)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古文例释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籀文例释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研究之失误例析
    第一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类型分析
        一、误析字形结构
        二、误认文字初形
        三、误说字本义
        四、误混二字爲一字
    第二节 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失误原因分析
        一、因误据古文字形而误
        二、因误析古文字形结构而误
        三、因不明汉字构形演变规律而误
        四、因囿於《说文》而误
        五、因不明字词关系而误
        六、因所见古文字资料有限而误
结语
附录: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论着目录
    一、《说文》研究论着目录
    二、相关古文字学论着目录
    三、文字学通论着作目录
单字索引
简称对照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6)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研究—兼论笔记小说中“宋调”的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一、“笔记小说”概念正名
        二、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的具体范围、分期和分类
    第二节 研究背景
    第三节 研究思路
        一、风格研究与原因探求
        二、影响研究与文类特征
    附:各家小说史、笔记史重点介绍的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
第一章 创作风格及其流变
    第一节 风格承袭期
        一、载录内容之风格
        二、叙事方式之风格
    第二节 风格发展期
        一、载录内容之风格
        二、叙事方式之风格
    第三节 风格形成期
        一、载录内容之风格
        二、叙事方式之风格
第二章 文类特征及其意义
    第一节 文类特征的外在表现
        一、命名与体制
        二、叙事与结构
    第二节 文类特征的内在表现
        一、题材与内容
        二、功用与价值
    第三节 笔记小说中“宋调”的形成
        一、笔记小说中“宋调”的具体表现
        二、笔记小说中“宋调”的形成标志
        三、笔记小说中“宋调”的价值意义
    附: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征引唐人小说情况(不包含《太平广记》)
第三章 外在成因及其影响
    第一节 作家身份与时代风气
        一、官职之高下与职能之更迭
        二、空闲之增多与小道之关注
        三、主体之张扬与褒贬之去取
    第二节 书籍编纂与史学发展
        一、书籍之编纂与学术之繁荣
        三、史作之兴盛与官修之限制
    第三节 笔记小说与其他文类
        一、笔记小说与诗话
        二、笔记小说与谱录
    附1: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作者身份情况
    附2:小说在新、旧《唐志》及《崇文总目》中的录入情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宋人目录“小说家”着录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情况
附录2 :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编年
致谢

(7)董含及其《三冈识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目前有关董含及《三冈识略》的研究现状
    二 本文的研究设想及意义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董含家世、生平、着述及交游
    第一节 明代松江望族——华亭董氏概述
        一 华亭董氏发展史及代表人物
        二 董含直系亲属
    第二节 董含生平事迹考述
        一 体弱多病,发愤读书
        二 奏销案发,削籍还乡
        三 绝意仕途,着书立言
    第三节 董含着述及其交游情况
        一 着述情况
        二 交游情况
第二章 《三冈识略》的成书过程及版本
    第一节 《三冈识略》的成书
    第二节 《三冈识略》的版本梳理
        一 现存版本
        二 版本关系
    第三节 《莼乡赘笔》实乃《三冈识略》删节本
第三章 《三冈识略》的思想内涵
    第一节 《三冈识略》的叙事内容
        一 经世致用,军政要事
        二 朝野逸闻,市井趣事
        三 搜奇志异,狐鬼神怪
        四 地理博物,人文景观
        五 衣食住行,社会风俗
    第二节 《三冈识略》对时人的评述
    第三节 董含的家国情怀
        一 生逢鼎革,忧时伤世
        二 崇尚正统,指摘时弊
第四章 《三冈识略》的文学价值
    第一节 《三冈识略》所载诗歌创作
        一 董含所作诗歌
        二 其他人所作诗歌
    第二节 《三冈识略》所载小说创作特色
        一 志人小说
        二 志怪小说
    第三节 《三冈识略》的文学意义
        一 《三冈识略》作为文人笔记的文学价值
        二 《三冈识略》对后世的影响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董含交游士人表
附录 (二) 《三冈识略》不同版本分卷情况表
致谢

(8)清人笔记中“音乐考辨类”史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手段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音乐考辨类文献与清代学风
    第一节 书通二酉的作者群体
        一、时间分布
        二、地域分布
        三、身份特征
    第二节 考据语境下的历史分期
        一、奠基时期
        二、繁荣时期
    第三节 旁求博考的学术学风
        一、“指其瑕,益以见其美”
        二、“具眼人定不拾人牙后慧”
        三、“予任其劳而使后人受其逸”
第二章 乐曲“考辨类”史料
    第一节 内容举要
        一、《荆钗记》《琵琶记》本事讹误,均非实事
        二、“昭君出塞,怀抱琵琶”为后人附会
        三、《粤讴》与《粤风续九》混淆误辨
    第二节 撰述特点
        一、旁推互证:史料文献的互补
        二、属辞比事:罗列同项比较研究
        三、追本溯源:文献探究与考索
    第三节 史料价值
        一、对前代乐曲文献的集中摘录
        二、对前代乐曲文献的总结
第三章 乐器“考辨类”史料
    第一节 内容举要
        一、羯鼓技法:“头如青山峰,手如白雨点”
        二、所谓“十番”
        三、铜鼓之“传说”
    第二节 撰述特点与史料价值
        一、源流考
        二、流变考
第四章 音乐典故与音乐活动“考辨类”史料
    第一节 内容举要
        一、音乐典故“考辨类”史料
        二、音乐活动“考辨类”史料
    第二节 撰述特点与史料价值
        一、现如今史料研究的参照
        二、音乐与生活的关系传承
结论
附录1 清人笔记音乐考辨类史料存佚(部分)
附录2 图表索引
参考文献

(9)《冷官余谈》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校注前言
    一、袁嘉谟生平
    二、《冷官余谈》及其史料价值
    三、《冷官余谈》的版本及整理思路
整理凡例
冷官余谈序
石屏袁广文先生墓志铭
    卷一
    卷二
附录
    冷官诗草(摘抄)
    冷官集联(摘抄)
参考文献
后记

(10)黄向坚万里寻亲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生平与家世
    第一节 黄向坚的籍贯
    第二节 黄向坚的生卒年
    第三节 黄向坚的家世
第二章 万里寻亲与传播文本
    第一节 黄向坚寻亲路线及经过
    第二节 《寻亲纪程》、《滇还日记》与《万里圆》版本考
第三章 黄向坚与万里寻亲图
    第一节 万里寻亲图画目统计
    第二节 万里寻亲图的创作特点
    第三节 万里寻亲图地点统计
    第四节 万里寻亲图的创作背景
第四章 万里寻亲图的着录、流传与评价
    第一节 三幅剑川图
    第二节 万里寻亲图的流传
    第三节 万里寻亲图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图版
附录1 黄向坚印鉴款识
附录2 黄向坚年表
附录3 黄向坚寻亲笔记初刻本书跋
附录4 黄向坚传记
致谢

四、云南史料笔记随录(二)(论文参考文献)

  • [1]明清福建地方诗歌总集研究[D]. 范丽琴. 闽南师范大学, 2021(09)
  • [2]赵翼《陔余丛考》内容与特色探析 ——兼与《廿二史札记》比较[D]. 闫志强.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王树枏年谱[D]. 魏欣悦.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4]清代山东诗文作家研究[D]. 张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5]清末民国时期利用古文字资料校证《说文》之研究[D]. 顾王乐. 吉林大学, 2020(03)
  • [6]北宋前中期笔记小说研究—兼论笔记小说中“宋调”的形成[D]. 闵锐.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1)
  • [7]董含及其《三冈识略》研究[D]. 褚心月.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8]清人笔记中“音乐考辨类”史料研究[D]. 贺斯瑞.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冷官余谈》校注[D]. 杨琴琴. 云南大学, 2019(03)
  • [10]黄向坚万里寻亲图研究[D]. 赵晟.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标签:;  ;  ;  ;  ;  

云南史料笔记(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