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常用的医疗法定计量单位

浅谈常用的医疗法定计量单位

一、浅谈常用医用法定计量单位(论文文献综述)

王紫萱,郑晓梅,王育花,迟美,金瑞琴,李刚,杨晓芳,王萌萌,顾鑫生[1](2021)在《期刊编辑和科研人员对量和单位常见问题及其规范使用的认知调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期刊编辑和科研人员对法定计量单位常见问题及其规范使用的认知情况,提出推广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建议和对策,为期刊编辑和科研人员规范使用量和单位提供帮助,也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针对期刊编辑人员和科研人员设计2种类型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获得有效问卷354份,其中期刊编辑问卷179份,科研人员问卷175份。30岁以下的年轻编辑和科研人员对量和单位规范使用的关注度高。超过50%的编辑和科研人员虽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但不清楚其内容;40%左右的编辑和科研人员不知道量名称和数学符号的使用和书写要求,也不清楚法定单位的使用和构成原则;65%左右的编辑希望期刊审读部门能将期刊常见的计量单位错误汇总供编辑部参考,并将各刊不规范使用的量和单位及理由返给编辑部。90%左右的编辑和科研人员认为有必要由相关部门制订量和单位规范使用手册,建立相应数据库查询平台。【结论】有必要系统梳理我国量和单位体系及国际单位制,分类整理常见问题,汇总不规范的、废弃的、易忽视的量名称、符号和单位及其换算方法,将其整理成册,并加以宣传及推广使用。调查结果可为期刊编辑和科研人员提供帮助,亦可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策略提供参考。

杨中浩[2](2020)在《基于医疗服务相对价值的公立医院薪酬规制研究》文中指出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是医改核心任务,目的是建立导向清晰的薪酬激励机制,保障医务人员合理薪酬水平。长期以来,我国公立医院逐渐形成以经济效益为导向的薪酬制度,以科室为经济核算单元,实行以收减支、按比例提成。医院薪酬总量和人均水平不受约束,医务人员薪酬与所在医院、科室、甚至是个人经济创收挂钩,而经济效益受到医疗行为和政府规制共同影响。由此导致薪酬分配难以体现医疗服务价值,驱使医生流向薪酬较高的专科,加剧急诊、儿科等较低薪酬专科的医生短缺,专科之间医生资源配置更加不均衡,也诱导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对此,医改要求建立体现公益性和医疗服务价值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破除逐利机制。尽管近年来改革频出,但大多局限在医院内部计薪公式的改变,切断薪酬与经济效益的关联,引入非经济因素,而外部政策层面改革滞后;部分地区探索的薪酬总量规制仍与经济性指标挂钩,引导医院形成逐利性薪酬制度的外部规制环境没有转变,医院间的薪酬差异依旧和经济效益相关,医疗服务价值没有得到重视。现有研究多立足医院外部宏观政策和医院内部微观分配层面,或是分析单项规制对医院薪酬的影响,或从薪酬分配制度、水平、结构等方面论证我国公立医院薪酬体现医疗服务价值不足等问题,但缺乏站在公立医院的机构管理层面中观视角(办医主体)、基于医疗服务价值构建公立医院薪酬规制的研究成果。本文研究主要围绕三个问题:(1)公立医院薪酬规制现状如何,通过什么途径对公立医院薪酬产生什么影响。(2)医疗服务价值如何合理度量,在公立医院机构层面的薪酬水平中是否合理体现。(3)如何构建与经济运营效益脱钩、与医疗服务价值挂钩的公立医院薪酬规制模型框架,既破除逐利性,又不损害医疗服务产出效率。研究目的是,围绕公立医院薪酬改革目标,立足公立医院机构管理的中观视角,剖析现有薪酬规制效应和医疗服务价值体现问题,基于医疗服务价值的合理度量和体现,提出公立医院薪酬规制模型框架。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薪酬规制国内外主要模式、医疗服务价值度量方法,构建回归模型分析薪酬规制效应,利用DEA投入产出模型研究医院薪酬的医疗服务价值体现问题,结合理论分析方法提出和论证薪酬规制模型框架。实证研究采用东部某省(市)属30家三级公立医院2008-2018年机构层面的医疗业务和经济运行数据,数据来源是国家法定财务报表和医院信息系统等。主要研究内容:(1)理论基础。围绕研究问题,重点回顾薪酬相关理论、规制经济、标尺竞争和生产前沿面等理论。(2)现状分析。梳理我国公立医院薪酬规制历史沿革,归纳比较新医改时期公立医院薪酬规制的主要模式,分析借鉴典型国家经验。(3)薪酬规制效应分析。利用样本医院面板数据构建回归模型,结合理论推导,分析薪酬规制对公立医院薪酬水平的影响程度和路径。(4)公立医院薪酬投入与医疗服务价值产出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提出符合医改和薪酬规制需求的医疗服务价值度量方法,利用样本医院数据进行度量,从投入产出角度评价医院薪酬投入与医疗服务价值产出是否匹配。(5)构建薪酬规制模型框架,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进行论证。(6)归纳主要结论和提出政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公立医院薪酬规制缺乏清晰导向、总量约束和竞争机制。我国公立医院薪酬规制经历了规制、放松规制、再规制的过程,从公益性转向逐利性,再回归公益性。再规制不是重回计划经济,而是通过薪酬总量规制,整合医疗价格等相关规制,建立激励性的薪酬规制。从当前改革看,公立医院薪酬总量核定的收入系数、支出比例、结余奖励、增幅核定四种模式,与改革预期存在差距:薪酬总量核定与医院经济效益依旧挂钩;薪酬规制对薪酬总量约束不强,缺乏配套政策;公立医院之间竞争机制缺失,医院薪酬总量取决于自身绩效,同行绩效提升不会引起自身薪酬总量减少,难以产生激励作用。英国、德国、美国尽管国情不同,但是公立医院医务人员薪酬均受到政府规制,改革方向也是趋同的:一是薪酬尽量与医疗业务脱钩;二是规制与竞争互相结合,采取有管理的竞争、构建内部竞争市场等改革举措;三是规制协同性强,通过工资制和完善的支付体系、充分的劳动力市场竞争等实现薪酬规制。第二,薪酬规制主要通过干预医院经济运营显着影响薪酬水平,医院薪酬与经济运营效益密切相关。回归分析显示,薪酬总量规制(狭义的薪酬规制)对样本医院薪酬水平有显着正向影响;医疗服务产品市场相关规制中(广义的薪酬规制),诊疗服务、检查化验、药品等价格规制对薪酬水平均达到1%显着水平的影响,回归系数分别为0.589、0.470、0.084,运营收支平衡、财政投入政策影响不显着,说明规制间缺乏合力;薪酬总量规制削弱了其他薪酬规制的影响程度,但医院薪酬与经济运营效益未完全脱钩。理论分析显示,薪酬规制通过薪酬总量规制、医疗价格规制、财政投入政策和运营收支平衡等四个途径影响医院薪酬总量的形成:医院管理者决定薪酬分配总量时,受到薪酬总量规制和运营收支平衡约束;薪酬分配总量的决定机制影响医院内部分配和诊疗行为;诊疗行为在医疗价格规制等作用下,也对医院经济运营产生影响。第三,以医疗服务项目行业成本度量的相对价值更加符合薪酬规制需求。从度量对象看,医疗服务项目覆盖全部医疗服务活动,细分度高、可比性强、同质化高,与现行支付体系一致,优于病种等其他度量对象。从度量依据看,由于医疗价格调整滞后于实际成本变化,还要考虑患者负担、医保支付、物价等因素,难以动态反映医疗服务供给成本,根据成本度量优于按收费价格度量。从度量标尺看,相对价值可避免价值绝对量难以度量的问题,国际经验也表明基于相对价值的医保支付等领域改革产生了较好的激励机制。从度量结果看,按行业平均成本度量的医疗服务相对价值,与按收费价格度量结果明显不同。如果薪酬规制采用按收费价格度量的医疗服务价值,会诱导医院规避成本高、定价低的医疗服务,而行业成本高的医疗项目往往难度大、风险高,或是开展较少的新项目,反而是政府办医鼓励开展的;以行业实际成本作为“影子价格”度量价值,能引导医院增加此类医疗服务供给,对于能普遍开展的医疗服务,同业竞争会引起行业成本下降,医疗服务相对价值也相应动态下调。第四,公立医院薪酬投入与医疗服务相对价值产出严重背离。从样本医院DEA模型分析结果看:行业平均效率方面,以医疗服务相对价值为产出的模型综合技术效率值为0.72,明显低于以运营收入为产出的对照模型效率值(0.88),纯技术效率值、规模效率值也是如此,样本医院总体上达到运营收入产出较高的效率状态,但与医疗服务价值产出发生背离;医院个体效率方面,无论是以医疗服务相对价值为产出,还是以诊疗服务收入、运营收入、综合服务量作为产出的对照模型,都有样本医院明显偏离生产前沿面,存在投入冗余,医院间的效率差异明显,这也构成薪酬规制的必要性。第五,基于医疗服务相对价值的薪酬总量规制是薪酬规制框架的核心。在实施薪酬总量规制的同时,整合医疗服务产品市场的相关规制,可以实现医院薪酬与医疗服务价值挂钩、与经济运营效益脱钩的规制目标,其作用机制包括:一是根据公立医院医疗服务相对价值投入产出效率,直接约束薪酬总量;二是调整面向医疗服务市场的医疗价格规制、财政投入政策等,干预医院投入产出效率,间接影响薪酬总量;三是利用运营收支平衡,约束医院薪酬发放。薪酬规制下,公立医院产生抑制逐利性的内在动力,不再无限扩大薪酬总量和医疗规模,医疗行为发生转变。理论分析显示,以行业平均成本度量医疗服务相对价值实施薪酬规制,可以人为地构建内部竞争市场,形成激励机制,缓解信息不对称,尤其医疗价格无法动态反映实际成本的情况下,让公立医院业绩评价回归价值。利用DEA模型得到的各医院薪酬总量目标投入占行业薪酬总量比例,可对冗余和高效医院分别核减、核增薪酬总量,产生正向激励作用。根据上述结论,建议通过薪酬总量规制实现医院薪酬与医疗服务价值挂钩,同时基于实际成本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探索财政投入与医疗服务产出挂钩,薪酬规制的各项措施要相互融合和制衡,并采取灵活多样的实施方式。可能的创新点:(1)尝试提出了“依投入产出效率直接核定薪酬总量、从投入产出两侧间接调控薪酬总量、用运营收支平衡约束薪酬总量发放”的公立医院薪酬规制模型框架,实现薪酬总量规制与相关政府规制的整合,解决现有模式下医院薪酬与经济运营效益挂钩、存在医疗服务诱导动机等问题。一方面,基于医疗服务相对价值产出效率核定薪酬总量,实现医院薪酬与经济运营效益脱钩;另一方面,薪酬总量得到规制部门认可和相关规制支持,同时医院根据医生的医疗服务相对价值产出支付薪酬,在医院内外部形成一致、与医疗服务价值挂钩的激励导向。(2)研究提出基于医疗服务项目行业成本度量相对价值更适合薪酬规制需求的观点。根据医疗市场特征和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目标,借鉴相对价值理念和改革经验,提出以医疗服务项目为对象、以成本为依据、以相对价值为标尺的度量方法,并利用样本医院实际业务数据,对按行业平均成本和现行收费价格两种方法的度量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方法可行性,从供方角度解决医疗服务价值难度量的问题,为薪酬规制提供评价依据。(3)从中观视角系统地研究了公立医院薪酬规制问题。公立医院薪酬研究多关注医院内部薪酬分配和单项规制宏观影响,缺乏中观视角和系统性研究。本研究立足医院机构管理层面,从中观视角,界定公立医院薪酬规制概念,开展薪酬规制现状、规制效应、医疗服务价值度量体现等理论和实证分析,对整合薪酬相关规制和构建新的薪酬规制框架提出结论建议,既丰富了公立医院规制理论研究,也为深化医改、尤其薪酬制度改革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4)围绕薪酬总量规制核心问题,系统梳理我国公立医院薪酬规制演进过程,归纳比较我国公立医院薪酬总量核定的四种典型模式,结合模型简化和逻辑推导,系统分析不同模式的内在机制和优缺点,为薪酬规制理论研究提供实践基础。

张玉玺[3](2020)在《我国医保支付方式选择研究》文中提出当前,由于人口老龄化、疾病慢性化、医保目录范围扩大等因素导致我国医疗费用快速增长。同时,整体经济下行、企业负担加重,也使医保筹资能力难以延续之前快速增长的态势。医疗保险基金收入增幅普遍下降、基金支出增幅持续上升的现象愈发突出。随着医疗保险基本实现全民覆盖,基金扩面增收的空间已所剩无几。目前,医疗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依然存在。2019年11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建立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在此深刻的大背景下,医保支付方式的选择就成为了关键。医保支付方式是费用控制,规范和引导供方的医疗服务行为、需方的就医行为,调节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关系着医疗保险的平稳运行,直接影响到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进而会影响患者的医疗费用支出水平、医疗保险机构的管理成本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是医疗保险中涉及各方经济利益的最直接、最敏感的环节。因此,选择何种医保支付方式使我国医保基金的支出更加科学合理、精准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从医患双方道德风险的角度阐释了医疗保险支付方式产生的原因,分析了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影响医疗服务供给方行为的内在机理。其次通过分析医疗服务市场上供需双方和支付方的行为特征,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构建医院、参保患者、医疗保险机构三方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重复博弈模型。分别探讨了当医院出现过度医疗、过度收费、诊疗不足和不当收费的道德风险时,参保患者和医疗保险机构的策略选择。研究了当医疗保险机构分别采取预付制和后付制的情形下,医疗保险机构对医院的最优支付水平及其决定因素。结果表明以按疾病诊断相关组(Diagnosis Related Groups,DRGs)付费为代表的预付制要优于后付制。本文以北京市实施DRG付费为例,运用双重差分法计量回归模型,比较了DRG付费和单病种付费在医疗费用、医疗质量等方面的实施效果。通过分析DRG付费对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相关利益主体行为的影响,包括医药机构、医务人员、参保患者和医疗保险机构,进一步验证了以DRG付费为代表的预付制可以作为我国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优先选择。在借鉴国外实施DRG预付制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对我国实施DRG付费为代表的预付制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结论有三点:第一,在预付制条件下,要使医院采取诚实策略,则医保机构不能将定价压低到平均成本,而是应该使医院通过获利产生正向激励。第二,当医院不重视未来收益或治疗成本差异足够大时,后付制才会优于预付制,否则预付制将优于后付制。第三,DRG付费方式的控费效果明显,但与DRG医保定额支付标准的降幅相比,实际医疗费用的降幅偏小。本文创新点如下:一是得出DRG付费为代表的预付制优于后付制的前提条件。运用博弈论的方法,构建了医保机构、患者、医院三方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重复博弈模型。在医院重视未来收益、不同治疗手段的成本差异不大的条件下,以DRG付费为代表的预付制要优于后付制。二是提出我国医保支付机制需要相关配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运用双重差分法模型评估了北京市DRG付费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虽然DRG付费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明显的降费效果,但是与DRG医保定额支付标准的降幅相比,实际医疗费用的降幅偏小,还需要其他配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三是提出将DRG预付制实施的子系统纳入到医保付费全面系统工程的管控中。以DRG预付制为主的付费方式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将狭义的DRG预付制实施的子系统纳入到广义的带量采购、医用耗材定价等系统工程的费用支付和管控中。

邵光达[4](2019)在《银行融资视角下的企业横向并购经营协同效应分析 ——以鱼跃科技并购百胜医疗为例》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12月,银监会颁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银监发[2008]84号),这是国内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关于商业银行开展并购贷款的监管条例。《指引》第二章风险评估要求商业银行评估并购战略风险需首先分析“并购双方的产业相关度和战略相关性,以及可能形成的协同效应”,还应全面分析并购相关的各项风险,建立可靠稳健的财务模型,评估测算并购双方未来的现金流。《指引》中关于协同效应和现金流测算的相关政策,意味着商业银行在制定并购贷款融资方案前必须有效量化协同效应。在实践中,商业银行业务部门在进行并购贷款业务申报时,对于并购贷款的还款来源分析还往往局限于传统的固定资产贷款还款来源分析方法,一般是将并购双方未来的收入及盈利情况按照历史表现给定一个增长率,并最终将未来用于还款的自由现金流以一个较为简单趋势进行测算。对于并购动因和并购协同效应的分析则较为粗浅,未针对协同效应进行测算,不能完全遵循银监会《指引》中要求分析协同效应并建立可靠稳健的财务模型的要求。主要原因在于商业银行大部分信贷经营人员对于并购贷款和协同效应的理解较为肤浅,未能抓住协同效应的准确概念,也未能精细地衡量协同效应所带来的并购贷款还款来源。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以鱼跃科技并购意大利百胜医疗的并购融资方案为例,分析论述在商业银行并购贷款视角之下,企业横向并购所能产生的协同效应,同时根据对相关协同效应的分析与预测,进一步提炼出还款现金流的相关预测数据,论证并购贷款方案的可行性。本文较以往并购协同效应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一是从商业银行视角(并购贷款提供方)去审视并购交易;二是在并购交易事前分析并购动因,并预测、量化协同效应;三是将协同效应量化和会计现金流测算相结合。

曹娟[5](2018)在《H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保证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关系国计民生,计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夯实计量基础、完善计量体系、提升计量整体水平已成为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计量发展水平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产品质量的高低是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计量对质量有着强大的基础支撑作用,质量的时代,就是计量的时代。H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是专门从事计量检测的法定计量技术机构,近两年一直拼搏在改革的浪潮中。机构改革、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单位性质改变、财政资金扶持的变化,使得H研究院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正发生着巨变。曾经处于“垄断地位”的H研究院,也要适应市场需求,加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锁定新的发展目标、寻求新的发展方式、制定新的发展战略来稳固H研究院原有的行业领先地位。本论文运用PEST、五力模型等工具分析了H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所处的宏观环境和行业特征。对H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了SWOT分析,确定了借助政策扶持、市场放开、市场迅速扩大等机遇发挥自身优势的SO发展战略。为发挥计量检测硬件设施齐全、检测经验丰富及法定机构威信力等优势确定了一元化的总体战略。明确了H研究院产品和服务差异化、行业和客户集中化的基本竞争战略。论文还从加大宣传力度、拓展业务区域、改进客户服务、合并相似部门、培养专业人才、改善绩效分配六个层面,对整个战略的实施阶段提出了具体有效的保障措施,确保H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能够抓住时代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尽快适应并积极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继续保持行业领先位置。

董楠[6](2018)在《2016年苏州市管医院DSA辐射防护调查与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专业辐射检测机器和方法,检测2016年苏州市管医院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1 subtraction angiography)机房周围环境的X、γ辐射剂量率、机房内部透视防护区第一术者、第二术者x、γ辐射剂量率以及DSA设备性能情况。揭示苏州市管医院DSA辐射防护存在的问题,并对相应指标做出解释,为保障DSA相关从业人员、受检者与公众的健康提供技术支持,为加强DSA相关工作的管理、保证介入质量和介入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依据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Z 130-2013《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以及JJG 1067—2011《医用诊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系统X射线辐射源》、GB/T 19042.3-2014《医用成像部门的评价及例行试验第3-3部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X射线设备成像性能验收试验》等相关法规、标准及规程。在DSA常用最大工作条件下,利用451P放射防护检测仪对以下2个方面进行检测:1,机房周围环境监测点包括:①控制室门右侧缝、控制室门左侧缝、控制室门下方缝、控制室门外30cm处各检测3~10次取最大值。②视窗外30cm处、视窗缝、操作位处各检测3~10次取最大值。③大门右侧缝、大门左侧缝、大门下方缝、大门外30cm处各检测3~10次取最大值。④东墙外30cm处、南墙外30cm处、西墙外30cm处、北墙外30cm处根据实际长度检测1~3个点,每个点测3~10次取最大值。⑤机房上方距地面100cm处、机房下方距地面170cm处,根据机房实际情况各检测2个点,每个点测3~10次取最大值。2,机房内部透视防护区监测点包括:①第一术者头部、第一术者胸部、第一术者腹部、第一术者下肢、第一术者足部各检测3~10次取最大值。②第二术者头部、第二术者胸部、第二术者腹部、第二术者下肢、第二术者足部各检测3~10次取最大值。采用B-Piranha 657 X射线机多功能质量检测仪和透视性能模体检测设备性能,包括以下方面:透视受检者入射空气比释动能率典型值、X射线管电压、辐射输出的质、均匀度、低对比度分辨力、空间分辨力、模拟血管最小尺寸、减影性能影响。将测量数据统计分析并与国家标准对比。结果:1,28台DSA机房周围的X、γ辐射剂量率为(0.09~0.21)μμSv/h。《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中要求具有透视功能的X线机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周围剂量当量率控制目标值≤2.5μSv/h,检测结果符合《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中控制目标值的要求和《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对工作人员和公众年有效剂量的限值要求。2,28台DSA机房内部透视防护区(介入)工作人员位置的x、Y辐射剂量率为(0.01~395)μSv/h,《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中要求透视防护区(介入)工作人员位置的空气比释动能率≤400μSv/h。检测结果符合《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13)中控制目标值的要求和《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对工作人员和公众年有效剂量的限值要求。从第一术者第二术者的剂量调查中发现:他们受照剂量从小到大分布分别为:足部、下肢、头部、胸部、腹部,腹部受照剂量最大。3,28台DSA设备中1台透视受检者入射空气比释动能率典型值不符合规定,合格率为96.43%;1台均匀度不符合标准,合格率为96.43%;1台减影性能不符合标准,合格率96.43%。结论:①28台DSA设备周围环境的x、γ辐射剂量率全部符合国家标准,说明现在放射卫生单位射线防护意识很高。②介入诊疗医生除了常规防护外,还要注重腹部的防护,可以使受照剂量显着降低,对于保护他们身体具有重要作用。放射诊疗单位备全防护用品,患者手术外的部位需要防护遮盖。③有些DSA设备性能问题可以通过医院DSA工作人员的调节或校准得到解决,但有些指标的改善需要生产厂方的技术人员进行维修。上述检测结果提示,一些DSA项目的质量保证工作尚需进一步加强。

郭伟,闫一力,贾敏,吴小明,汤池,罗二平[7](2017)在《医学计量系列培训教材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针对国内医学计量教育领域尚无系统及规范的培训教材现状,建设适合医学计量专业人才教育培训的系列教材。方法:通过分析国内医学计量培训体系和培训教材的发展现状,结合医学计量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需求分析,提出建设医学计量系列培训教材的总体思路,并联合国内和军内医学计量领域相关专家进行教材规划与编写。结果:分别针对基础知识、检定规范和实验教学三方面,编写完成了3部医学计量培训教材,并已公开出版发行。结论:医学计量系列培训教材的建设,能够为今后国内相关院校和培训机构开展医学计量规范化教学提供重要的支撑。

王志鹏,张晓刚,赵文韬,赵希云,仝尊[8](2017)在《有限元分析在腰椎手法治疗中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中医腰椎手法在腰痛等慢性损伤性腰椎病的疼痛治疗中有明显的临床优势,但其基础研究不足是限制手法进步的重要因素。利用有限元技术能够很好地模拟各类腰椎手法的力学状况,分析其作用机制,验证假说,规范手法操作,定量、定性和优化治疗方案,为手法治疗的基础研究提供有效的研究方法。通过回顾近年腰椎手法治疗的有限元研究,探讨不同腰椎手法对椎间盘、附属结构、脊柱负荷以及椎体力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目前关于腰椎手法的有限元研究有待于对模拟方法进行标准化和精确化,同时可进一步推广有限元的研究思路,更好地指导中医腰椎手法的临床运用。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9](2016)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文中提出国卫办妇幼发[2016]3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与管理,我委印发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16年版)》。为准确解读评审标准,我委组织制定了《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

何劲[10](2014)在《我国基层计量体系现状和发展的研究 ——以吉安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计量是由政府或授权机构根据法制、技术和行政的需要进行强制管理的一种社会公用事业,其目的主要是保证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资源控制、社会管理等有关的测量工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古今中外,各国政府都无一例外地直接管理计量工作,并把它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体制发生了巨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的新形势下,我国现行的计量体系已显现诸多弊端,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不论从我国的现实国情还是国际大背景,都迫切的要求我们对现行的计量体制进行改革和完善。本文将研究对象选定为我国计量体系的现状和发展,以公共管理理论为基础理论,指出了我国计量体系在基层运行的现状和未来改革方向。同时以吉安市为案例,从计量法律法规体系、计量监督管理和计量技术机构建设三大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现行计量法律制度存在的欠缺、计量管理体制存在的缺陷、计量监管面临的难题、计量技术机构能力不足、财政经费保障制度不合理等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同时借鉴了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些先进经验,从完善计量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机构职责、强化发展意识、加大经费投入、加强队伍建设等角度为我国计量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对策和思考。着力解决当前我国计量体系在基层运行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二、浅谈常用医用法定计量单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常用医用法定计量单位(论文提纲范文)

(1)期刊编辑和科研人员对量和单位常见问题及其规范使用的认知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2 调查问卷类型、内容及题型
2 结果与分析
    2.1 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
    2.2 法定计量单位的常规问题
    2.3 量名称和符号的规范使用
    2.4 法定单位的规范使用
    2.5 量值及数学符号的书写要求
    2.6 推广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建议和对策
        2.6.1 期刊编辑问卷调查
        2.6.2 科研人员问卷调查
3 结论与建议
4 结语

(2)基于医疗服务相对价值的公立医院薪酬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基本概念和研究范围
        一、公立医院
        二、薪酬规制
        三、医疗服务相对价值
        四、研究范围界定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医疗服务市场及公立医院规制理论的研究
        二、政府规制对我国公立医院薪酬影响的研究
        三、公立医院薪酬对医疗服务价值体现的研究
        四、文献评述
    第四节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四、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薪酬相关理论
        一、人力资本理论
        二、薪酬公平理论
    第二节 规制经济理论
        一、规制的基础理论
        二、激励性规制理论
    第三节 标尺竞争理论
        一、标尺竞争理论的发展
        二、标尺竞争理论在医疗服务市场的应用
    第四节 生产前沿面理论
        一、生产前沿面理论的发展
        二、数据包络分析法
第三章 公立医院薪酬规制进展和国内外模式比较
    第一节 我国公立医院薪酬规制的历史演进
        一、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7年)
        二、经济转型时期(1978-2008年)
        三、新医改时期(2009年起-至今)
        四、三个时期的薪酬规制特征分析
    第二节 新医改时期我国公立医院薪酬规制模式比较
        一、薪酬规制的主要模式
        二、薪酬规制的内在机制分析
        三、研究结论和启示
    第三节 典型国家公立医院薪酬规制模式比较
        一、英国公立医院薪酬规制
        二、德国公立医院薪酬规制
        三、美国公立医院薪酬规制
        四、研究结论和启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立医院薪酬规制效应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薪酬规制对公立医院薪酬水平的影响程度分析
        一、研究假设
        二、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三、指标选择和计算方法
        四、模型构建
        五、实证结果和分析
        六、稳健性分析
        七、研究结论和启示
    第二节 薪酬规制对公立医院薪酬水平的影响路径分析
        一、理论推导
        二、实证分析
        三、路径归纳
        四、研究结论和启示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公立医院薪酬投入与医疗服务价值产出分析
    第一节 医疗服务价值度量方法比较
        一、度量维度分析
        二、度量方法比较
        三、研究结论和启示
    第二节 医疗服务相对价值的模拟度量
        一、数据描述
        二、度量方法
        三、度量结果
        四、研究结论和启示
    第三节 基于DEA模型的薪酬投入和医疗服务相对价值产出分析
        一、模型设定、数据说明和变量定义
        二、第一阶段DEA结果
        三、第二阶段SFA环境变量分析和投入松弛量修正
        四、第三阶段DEA结果
        五、Malmquist跨期分析结果
        六、研究结论和启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医疗服务相对价值的公立医院薪酬规制模型框架构建和论证
    第一节 薪酬规制目标和模型构建
        一、薪酬规制目标
        二、薪酬规制模型构建
    第二节 薪酬规制模型的理论分析:基于标尺竞争理论
        一、理论模型设定和分析
        二、标尺竞争理论引入公立医院薪酬规制的适用性
        三、研究结论和启示
    第三节 薪酬规制模型的实证分析:薪酬总量模拟规制
        一、薪酬总量模拟规制思路
        二、从减少投入冗余角度模拟核减薪酬总量
        三、从鼓励投入有效角度模拟调整薪酬总量
        四、研究结论和启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公立医院薪酬规制缺乏清晰导向、总量约束和竞争机制
        二、现有薪酬规制通过干预医院经济运营显着影响薪酬水平
        三、以医疗服务项目行业成本度量的相对价值更适合薪酬规制需求
        四、公立医院薪酬投入与医疗服务相对价值产出存在背离
        五、基于医疗服务相对价值的薪酬总量规制是薪酬规制框架的核心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通过薪酬总量规制实现公立医院薪酬与医疗服务价值挂钩
        二、应基于医疗服务实际成本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
        三、探索建立财政投入与医疗服务价值产出的挂钩机制
        四、公立医院薪酬规制的各项措施要互相融合和制衡
        五、公立医院薪酬规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多元化方式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3)我国医保支付方式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医疗保险制度
        1.2.2 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
        1.2.3 DRG
    1.3 研究现状
        1.3.1 医保支付方式中的道德风险与分类比较
        1.3.2 医保支付方式中的不同选择与实施效果
        1.3.3 医保支付方式中的博弈分析与DRG预付制
        1.3.4 述评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内容架构
        1.4.3 技术路线图
        1.4.4 创新点
第2章 医保支付方式的理论基础
    2.1 风险分担与政策激励
        2.1.1 风险分担
        2.1.2 政策激励
    2.2 第三方支付、道德风险与费用分担
        2.2.1 第三方支付与患者的道德风险
        2.2.2 患者的道德风险与医疗费用分担
    2.3 委托代理与供方诱导需求
        2.3.1 声誉物品与市场垄断
        2.3.2 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代理
        2.3.3 供方诱导需求的理论解释
        2.3.4 医保支付方式的选择思路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重复博弈视角下医保支付方式的模型分析
    3.1 医保支付方式的博弈模型框架
    3.2 供方道德风险的博弈约束条件
    3.3 医保预付制与后付制的最优价格
    3.4 DRG预付制优于后付制的条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医保支付方式的实证分析:以DRG付费为例
    4.1 我国医保支付方式的发展进程
        4.1.1 我国医保支付方式的变迁
        4.1.2 国内对DRG付费的试点
    4.2 DRG付费与单病种付费实施效果的比较分析
        4.2.1 数据来源与模型设定
        4.2.2 双重差分法的回归结果
        4.2.3 模型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4.3 DRG付费对医保支付相关方的影响分析
        4.3.1 医疗机构
        4.3.2 医务人员
        4.3.3 参保患者
        4.3.4 医保经办机构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外医保支付方式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借鉴
    5.1 国外医保支付方式的实践探索
        5.1.1 美国
        5.1.2 德国
        5.1.3 英国
        5.1.4 其他国家
    5.2 国外医保支付方式的经验借鉴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我国医保支付方式选择的政策建议
    6.1 打好实施基础
    6.2 完善配套要件
    6.3 转变角色定位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4)银行融资视角下的企业横向并购经营协同效应分析 ——以鱼跃科技并购百胜医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协同效应概念
        1.3.2 基于并购绩效评估的协同效应量化
        1.3.3 并购贷款
        1.3.4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结构安排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3 结构安排
    1.5 文章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企业并购的概念
    2.2 企业并购分类
    2.3 并购动因理论
    2.4 协同效应理论
    2.5 并购协同效应的分类
    2.6 商业银行并购贷款
第三章 鱼跃科技并购百胜医疗案例分析
    3.1 并购双方介绍、交易背景及交易过程简介
        3.1.1 并购方背景情况
        3.1.2 目标公司基本情况
        3.1.3 并购的背景和战略目的
        3.1.4 并购交易过程简介
    3.2 鱼跃并购百胜医疗动因分析
        3.2.1 鱼跃的并购动因
        3.2.2 百胜医疗同意被并购的动因分析
    3.3 鱼跃并购百胜医疗模式总结
第四章 银行视角下的并购经营协同效应测算
    4.1 本次并购贷款的协同效应来源
    4.2 百胜医疗无协同效应下的收入预测分析
    4.3 协同效应带来的增量营业收入预测
    4.4 经营协同效应测算评价及结论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H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2.1 战略管理概念及发展历程
        2.1.1 战略管理概念
        2.1.2 战略管理的发展历程
        2.1.3 波特的战略管理理论
    2.2 战略管理过程
        2.2.1 环境分析
        2.2.2 战略制定
        2.2.3 战略实施
        2.2.4 战略评价
    2.3 战略管理分析工具
        2.3.1 PEST分析
        2.3.2 波特五力模型
        2.3.3 SWOT分析
    2.4 计量行业发展战略概述
        2.4.1 中国计量的发展
        2.4.2 中国近现代计量的发展成就
        2.4.3 大计量战略
        2.4.4 检测市场近况
第三章 H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1.1 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3.1.2 经济环境分析
        3.1.3 社会环境分析
        3.1.4 技术发展环境分析
    3.2 行业环境分析
        3.2.1 行业竞争者的威胁
        3.2.2 买方的议价能力
        3.2.3 卖方的议价能力
        3.2.4 替代品的威胁
        3.2.5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第四章 H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内部环境分析
    4.1 单位概况
    4.2 单位组织架构
    4.3 检测能力分析
    4.4 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4.4.1 正式在编人员状况分析
        4.4.2 聘用人员状况分析
        4.4.3 人员存在问题分析
    4.5 经营模式分析
    4.6 技术水平分析
    4.7 财务状况分析
        4.7.1 不同业务种类收入分析
        4.7.2 不同业务区域收入分析
        4.7.3 不同检测行业收入分析
        4.7.4 近三年检验量及总收入对比分析
第五章 H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发展战略选择
    5.1 H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SWOT分析
        5.1.1 外部机会
        5.1.2 外部威胁
        5.1.3 内部优势
        5.1.4 内部劣势
    5.2 H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战略选择
        5.2.1 总体战略
        5.2.2 基本竞争战略
        5.2.3 职能战略
第六章 H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的战略实施保障
    6.1 加大宣传力度
    6.2 拓展业务领域
    6.3 改进客户服务
    6.4 合并相似部门
    6.5 培养专业人才
    6.6 改善绩效分配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2016年苏州市管医院DSA辐射防护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DSA工作原理及辐射危害
    2.1 DSA工作原理
        2.1.1 DSA的系统组成
        2.1.2 DSA的工作原理
        2.1.3 DSA的特点
        2.1.4 DSA的未来趋势
    2.2 辐射危害
        2.2.1 放射线的生物学效应
        2.2.2 辐射生物效应分类
        2.2.3 皮肤效应
3 调查方案
    3.1 研究现状
    3.2 研究方案
4 调查方法
    4.1 医用DSA机房的辐射防护检测方法
        4.1.1 适用范围
        4.1.2 引用文件
        4.1.3 检测仪器
        4.1.4 检测指标
        4.1.5 DSA机房防护检测规范
        4.1.6 监测记录
        4.1.7 编制报告
    4.2 医用DSA机器性能检测方法
        4.2.1 适用范围
        4.2.2 引用文件
        4.2.3 检测仪器
        4.2.4 检测指标
        4.2.5 DSA机器性能检测规范
        4.2.6 监测记录
        4.2.7 编辑报告
5 调查结果与分析
    5.1 医用DSA机基本信息
    5.2 医用DSA机房周围辐射剂量当量率检测结果
    5.3 医用DSA机房内部透视防护区第一术者、第二术者X、r辐射剂量当量率检测结果
    5.4 医用DSA性能检测结果
6 讨论
    6.1 苏州市管医院28台DSA周围环境辐射情况分析
    6.2 苏州市管医院28台DSA内部透视防护区第一术者、第二术者X、γ辐射剂量率调查情况分析
    6.3 苏州市管医院28台DSA性能情况调查分析
7 结论和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
致谢

(7)医学计量系列培训教材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医学计量在临床中的重要意义
    1.1 医学计量是科学诊断的保证
    1.2 医学计量是药物治疗的科学依据
    1.3 医学计量是理化治疗的正确保证
    1.4 医学计量是抢救危重患者的重要保证
2 医学计量人才培养与教材建设现状
    2.1 短期培训存在弊端
    2.2 亟待开展本科学历教育
    2.3 缺乏系统规范教材
3 医学计量系列培训教材的建设思路
    3.1 医学计量人才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需求分析
    3.2 医学计量系列教材规划与建设思路
    3.3 医学计量系列教材的内容规划与编写
4 结语

(8)有限元分析在腰椎手法治疗中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腰椎有限元概述
2 腰椎手法的有限元分析研究
    2.1 后伸类手法
    2.2 斜扳手法
    2.3 旋转类手法
3 有限元在周围软组织及椎体力学稳定性中的应用
4 结论

(10)我国基层计量体系现状和发展的研究 ——以吉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研究现状
    1.4 公共管理基础理论
        1.4.1 公共部门的概念及分类
        1.4.2 公共部门管理陷入的窘境
        1.4.3 政府制度的失灵
        1.4.4 政府制度失灵的矫正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我国的计量工作发展及法律制度概述
    2.1 我国的计量工作发展概况
        2.1.1 计量的概念
        2.1.2 计量工作的基本任务
        2.1.3 计量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2.2 我国法制计量的现状
        2.2.1 计量立法的宗旨和调整范围
        2.2.2 我国现行的计量法律制度
        2.2.3 法制计量的内涵及其发挥的作用
    2.3 完善我国计量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2.3.1 我国计量法律法规体系的不足之处
        2.3.2 现行《计量法》的欠缺
        2.3.3 现行计量行政管理领域的计量法律制度存在的欠缺
    2.4 其他国家的法制计量现状
第3章 我国基层计量监督管理工作
    3.1 我国的计量行政管理体制
        3.1.1 我国计量管理机构的沿革
        3.1.2 我国计量管理机构的架构及其职能
        3.1.3 吉安市计量管理机构概况
    3.2 理论分析计量行为的公共产品属性
        3.2.1 计量行为的公共性分析
        3.2.2 计量器具检定行为具有正外部性
    3.3 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
        3.3.1 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及其主要特点
        3.3.2 计量器具监管现状
    3.4 商品量的监督管理
        3.4.1 商品量的概念
        3.4.2 商品量监管的面临的难题
    3.5 医学计量的困境
        3.5.1 医学计量工作现状
        3.5.2 医疗机构的困惑
        3.5.3 医学计量背后的博弈
    3.6 基层计量监督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3.6.1 计量检定的市场失灵理论
        3.6.2 法律法规缺乏实践性
        3.6.3 计量技术法规不完善
        3.6.4 《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目录》调整的范围不合理
        3.6.5 监管资源不足
    3.7 发达国家的计量管理体系
第4章 我国基层计量技术机构的职能研究
    4.1 我国的计量技术机构体系
        4.1.1 我国计量技术机构的管理体系
        4.1.2 我国计量技术机构的职责
    4.2 基层计量技术机构的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2.1 管理机制存在缺陷
        4.2.2 职能定位不准确
        4.2.3 机构设置布局不合理
        4.2.4 技术能力亟待提高
        4.2.5 人力资源管理落后
        4.2.6 计量检定的市场机制缺陷理论
    4.3 吉安市县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的现状
        4.3.1 吉安市县级法定计量技术机构的管理现状
        4.3.2 吉安市县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运行现状
        4.3.3 吉安市县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人力资源现状
第5章 完善我国计量管理体系的对策思考
    5.1 完善计量法律法规体系
        5.1.1 《计量法》的修改
        5.1.2 调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目录》
        5.1.3 加强计量技术法规体系建设
    5.2 加大计量检定经费投入
        5.2.1 完善财政投入保障制度
        5.2.2 落实民生计量专项经费
    5.3 加强计量技术机构能力建设
        5.3.1 转变观念,明确机构职责
        5.3.2 优化配置,合理调配资源
        5.3.3 科学规划,服务地方发展
        5.3.4 激活人才,加强队伍建设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浅谈常用医用法定计量单位(论文参考文献)

  • [1]期刊编辑和科研人员对量和单位常见问题及其规范使用的认知调查分析[J]. 王紫萱,郑晓梅,王育花,迟美,金瑞琴,李刚,杨晓芳,王萌萌,顾鑫生.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21(09)
  • [2]基于医疗服务相对价值的公立医院薪酬规制研究[D]. 杨中浩.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3]我国医保支付方式选择研究[D]. 张玉玺.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4]银行融资视角下的企业横向并购经营协同效应分析 ——以鱼跃科技并购百胜医疗为例[D]. 邵光达. 东南大学, 2019(06)
  • [5]H计量监督检测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D]. 曹娟.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6]2016年苏州市管医院DSA辐射防护调查与分析[D]. 董楠. 苏州大学, 2018(04)
  • [7]医学计量系列培训教材建设研究[J]. 郭伟,闫一力,贾敏,吴小明,汤池,罗二平. 中国医学装备, 2017(11)
  • [8]有限元分析在腰椎手法治疗中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J]. 王志鹏,张晓刚,赵文韬,赵希云,仝尊. 医用生物力学, 2017(03)
  • [9]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的通知[J].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报, 2016(08)
  • [10]我国基层计量体系现状和发展的研究 ——以吉安市为例[D]. 何劲. 南昌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浅谈常用的医疗法定计量单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