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不朽”:灵性的永恒主题

“灵魂不朽”:灵性的永恒主题

一、“灵魂不灭”:灵学的永恒主题(论文文献综述)

赵栢欣[1](2020)在《清中期神怪小说寓意讽刺主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古代神怪小说,源远流长,数量众多,它以神怪鬼魅等非人世、非现实事物为描写对象,以隐喻和折射现实生活的方式,寄寓创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态度和人类对天地万物的关注。神怪小说发展至清初、中期,受“世情书”的影响发生了蜕变,诞生了一批“变种之作”。此间神怪小说的创作意图,与之前真正“为神怪而神怪”的小说有别,多是借神怪讽刺世态人情、寓意喻事,具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本文以清中期神怪小说为研究对象,拟从背景分析、内容呈现和表达方式三个方面对清中期神怪小说的寓意讽刺主题进行研究,挖掘潜藏在文本中的深层寓意,并探寻创作者在作品中寄寓的深沉的救世意识。清中期寓意讽刺主题神怪小说的作者,面对清中朝表面繁荣昌盛,而实则腐朽没落的现实社会,介于森严的文化政策的羁绊,不得不以“曲笔”的形式,抱着“以文为戏”和“以文为哭”的创作心态,借助神怪小说的外衣,寄寓对现实社会的种种讽刺和批判。这些神怪小说的讽刺锋芒,触及市井、官场、寺庙、道观等众多场景,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充满着小说创作者对世人卑劣癖性、畸形的宗教观、以及腐败的官场的嘲弄与揶揄。神怪小说的作者们在传达这一寓意讽刺主旨时,还借助荒诞式和解构式的独特表达,在“消解”和“颠覆”中展现各自对当时社会的认知和感受,既传达出他们对现实社会的愤懑与忧虑,也饱含其对未来朗朗乾坤、清明世界的殷切期望。

叶梦[2](2019)在《华语人鬼恋题材电影主题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鬼之恋,在华语电影中广泛存在,其中《画皮》与《倩女幽魂》是导演们翻拍的“热门”剧本,在不同的时代阶段中,人鬼恋题材为华语电影注入了形态各异的文化烙印。本文结合了当前华语人鬼恋题材电影的现状研究,以及在“鬼文化”的探讨基础上,将不同文化载体的“鬼魂观”加以分类与解析。从而在传统文化引导下将电影的主题模式进行归类与划分,归纳出每一个时期的主题模式,总结出人鬼恋题材电影中总体与副主题的时代特征、人物定位、空间美学三方面的文化价值,从而得出各个阶段相应的主题研究成果。全文研究综合运用文本建构、人物塑造、空间属性理论对人鬼恋题材电影的影视形式具体分析,从多个人鬼恋题材电影案例对主题背后的文化内涵纵向式地深入分析,通过对人鬼恋题材电影的情节设置、人物造型、空间属性客观的总结了反映时代中的主流文化价值变化,女性与男性的社会地位的变化,空间美学中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交替变化。在人鬼恋题材的主题下对情节的筛选与故事类型进行划分,以便对人鬼恋题材电影中纷繁复杂的主题模式进行抽丝剥茧,归纳出清晰且明显的阶段性判断。从主题模式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初始形态主题模式(1954年—1966年):传统与异化的交错;第二阶段为发展时期主题模式(1983年—2002年):现代都市的演绎;第三阶段为新世纪主题模式(2003年—2012年):时代思潮的失落与回归。人鬼恋题材电影无论是哪一个阶段都表现了明显了文化价值路径,导演借助鬼怪来表达理想生活与人类品质的期许,客观的时代背景与主观的意愿表达,扩展至整个亚洲的人鬼恋题材电影的研究,其华语人鬼恋题材电影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叶远飘[3](2018)在《丧葬与宗教:少数民族丧俗信仰研究发凡——基于藏族丧葬文化研究综述的反思》文中研究表明宗教学对少数民族丧葬文化的研究由来已久,但由于缺乏主位视角,潜意识中容易将丧葬视为某种宗教的附属品,导致现有的研究成果烙上了"东方主义"色彩。在宗教学对宗教的分类基础上,梳理一个世纪以来宗教学学术界有关藏族丧葬研究的成果,从而提出"丧俗信仰"的概念,并从民俗学的主位视角对这一概念及其意义、范畴以及方法论展开论述,尝试初步构建少数民族丧俗信仰的理论体系,以期为少数民族丧葬文化研究路径提供范式转换。

宁茜[4](2018)在《金川县苯教寺院装饰与环境艺术解析 ——以昌都寺等为例》文中指出评价一个民族的文化并使之得以保存必须研究文化的真正根基,而“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孕育的智慧和精神,都是以古象雄王国和苯教为根基得以发展的。基于藏区长期政教合一的特殊政治体系,宗教建筑几乎可以说是整个藏区型制最完善,装饰最复杂,规格等级最高的建筑。在漫长的时光里,苯教的建筑装饰艺术不断演变发展,与外来佛教文化碰撞融合并且吸收改进本土建筑文化,用丰富的装饰元素来表达抽象完整的宗教内涵。论文选取了苯教东迁终点嘉绒藏区最着名的两座寺庙,昌都罗尔布寺和雍仲拉顶广法大寺院作为研究苯教建筑装饰艺术的重点。从建筑装饰和环境艺术处着眼,通过实地调研来掌握苯教装饰艺术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归纳分析各装饰元素背后的文化渊源,整理出苯教建筑通用的装饰及色彩运用规律。论文首先综述金川县的地理环境、宗教地位以及与原始苯教和雍仲本教的渊源。介绍了两座古老苯教寺院的建筑状况及历史变迁。第二部分结合实际调研的资料,首先客观描述了苯教寺院建筑装饰的特点及形态,然后总结了建筑装饰应用的工艺手法,在论述过程中分析苯教文化对建筑装饰所呈现的最终形态的影响。第三部分归纳总结建筑装饰运用的元素及其背后的宗教含义。第四部分将环境艺术分为室内环境艺术和室外环境艺术,结合苯教特有的供品和宗教仪轨进行介绍,直观的科普了苯教教义在塑造环境艺术中所起的作用。论文总体围绕苯教哲学对建筑装饰的影响论述,在宗教明理中寻找装饰艺术的根源,中间辅以与藏传佛教寺院装饰的对比,探寻苯教文化是如何通过工程手段来逻辑化的表达,总结寺院本土的装饰艺术成就,为苯教寺院的保护修复工作提供技术指南,为保护发展苯教文化提供理论依据。

陈瑜婷[5](2018)在《拉美马克思主义对拉美神学的哲学改造》文中研究指明解放神学作为拉丁美洲兴起的具有神学性质的社会主义思潮,旨在解放拉美穷人苦难的命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拉美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作理论烘托和现实依据。同时解放神学也是一种激进的神学思想,认为穷人的出现与圣经文本中的福音信仰不相符合,倡导拉美的传统保守教会作出理论上的革新和现实准则的改良。解放神学呼吁拉美穷人们要从精神上开始觉醒,成为革命力量的中流砥柱只有参与到革命当中来,才能发现自身的存在价值,踏上解放自我的道路。本文所探讨的中心主题是拉美神学是如何通过马克思主义来实现对其自身的改造。将通过三个方面来阐述,首先是拉美解放神学的产生原因,也就是拉美社会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提出解放神学的;其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无神论的宗教观为什么适用于宗教神学中;最后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拉美神学所要实现一种怎样的社会目标来实现其改造目的。马克思主义能够运用于神学里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的是活的灵魂,而不是刻板僵化的教条。不能因为神学的唯心主义性质而全盘否定它在宗教当中的适用性。且要在一块几乎全是宗教信仰民众的大陆上把马克思主义照搬照抄是不现实的,其一,无法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如此等同于失去了革命的群众基础;其二,若是对马克思主义全盘使用,不就等同于抹杀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灵活性。所以解放神学根据马克思主义并结合拉美的具体国情,在拉美创造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具备本土特色。带有乌托邦色彩的上帝之国不仅是拉美人民迫切希望实现的,也是对他们更好的激励。因为乌托邦所描述的生活正是他们所要实现的社会主义目标。倘若上帝之国体现的是富有神学意蕴的乌托邦,那么社会主义社会就是现实世界乌托邦的真正体现,解放神学通过实现社会主义社会这样的一个目标把这两者融合在了一起。

王旭萍[6](2018)在《“人”的观照下周作人的巫鬼书写》文中研究表明“巫鬼”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近代以来,随着“民主”“科学”“理性”等思潮的传入,以西方科学知识为武器破除巫鬼“迷信”是与进步知识分子追求现代文明的诉求相一致的。鬼与巫固然是虚构的产物,但用“迷信”“落后”“愚昧”等字眼来遮蔽其复杂样态也失之偏颇。作为延续了几千年的古老文化,巫鬼信仰早已内化为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一部分,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在喜爱写鬼的现代作家中,周作人是其中的代表。在“五四”时期,周作人首倡“人的文学”,在后来的文章创作中,“人”“人性”的健全发展也是他所持续探讨的问题。中国自古有“人死为鬼”的说法,鬼、巫术与人的思维、情感、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因如此,巫鬼书写是周作人考察中国人思想与情感的一个切入点。本文将结合周作人巫鬼书写发生的历史语境,以周作人的散文和翻译作品为基础,概括周作人对巫鬼文化的态度,并进一步分析周作人巫鬼书写中所包含的国民性批判和审美追求,探究周作人在巫鬼书写中所寄托的人的观照以及对于人类正当生活的思考,进而总结周作人巫鬼书写所具有的价值与局限。本文的正文部分共有五章:第一章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近代知识体系的变革几个方面入手探究周作人巫鬼书写发生的语境。从古至今,中国人巫鬼观念的转变与社会环境和时代精神的变迁息息相关。首先,民国时期是一个新旧思想杂糅和斗争的时代,一方面,五花八门的巫鬼迷信在这一时期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政府的风俗改良与知识分子主导的思想革命试图对这些迷信加以取缔和改造,二者呈现出的旷日持久的斗争体现了巫鬼信仰在现代社会的根深蒂固。其次,周作人的故乡有崇尚巫鬼的传统,保留着许多关于鬼的古老传说和风俗。周作人故家的祭祀文化发达,以目连戏为代表的“鬼戏”是他所喜爱的艺术形式。此外,时值西学东渐之际,周作人形成了区别于传统的以“杂学”为特征的知识结构,古希腊文化、西方人类学与民俗学理论也为周作人对巫鬼文化的认知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二章研究周作人对巫鬼文化的态度。周作人对巫鬼的态度较为复杂。一方面,受到西方科学思想的教育和儒家理性精神的熏陶,周作人否认鬼的客观存在,也不赞成降神驱鬼的巫术活动。他坚持“形谢神灭”的无鬼论立场,鬼神不过是人们情绪和心理活动的投影,是原始人精灵信仰的孑遗,带有鲜明的唯物主义倾向;另一方面,周作人对巫鬼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可以从中发现人们的心理与愿望。因而周作人并未将巫鬼信仰与现代科学完全对立,他反对阴谴、报应等思想对人性的压抑,但却肯定巫鬼信仰所蕴含的人的自然情感。第三章研究周作人巫鬼书写的文本表现。周作人笔下的巫鬼书写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其一是借鬼讽世,以鬼来指代国民思想中专制、吃人等野蛮思想的复活。在这类文章中,周作人将国民思想中的劣根性与死灰复燃的传统思想、道德都视为“鬼”加以猛烈地批判。其二是民间的巫鬼信仰,周作人将家乡越地的古童话与乡风民俗与世界其他民族相比较,既揭示了原始人普遍具有的“万物有灵”思维,又发现了中国巫鬼文化中所渗透的讲实用、重道德的现世主义观念。其三是巫术思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周作人运用西方人类学和民俗学的知识,揭示日常生活中或隐或显的巫术思维,既有对巫术反映的人类情感与愿望的同情,也揭示了巫术思维与现代文明的相互龃龉。第四章探讨周作人巫鬼书写启蒙与审美的两种立场,这两种立场体现了周作人对人的理想生活的构想,既呼吁人类的理性精神,又倡导“生活之艺术”。一方面,巫鬼信仰影响着人们的文化心理结构。与“五四”同人针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不同,周作人以发源于民间的道教(萨满)为切入点,揭露道教造成的国民性中的愚昧、软弱与奴性,主张用以“常识”为代表的科学思维改造人们心中的迷信;另一方面,巫鬼文化具有审美价值,能反映人的真实情感与愿望,艺术家应当用美化的思想,驱散巫鬼信仰中的恐怖色彩,发扬其中美与善的因子。第五章探讨周作人巫鬼书写的文化价值与局限。周作人的巫鬼书写贯穿了其人生的不同阶段。从早期鲜明的启蒙立场到后期审美追求的增强,尽管周作人的巫鬼书写隐含着思想态度的转变,但其中对于人的观照是始终如一的,肯定人的自然属性的同时追求人的超越性,在科学的理性精神和生活的趣味间寻找平衡,追求一种正当的生活方式。这与周作人早期所作《人的文学》中的观念相一致,延续了“五四”时代“立人”的主题。同时,周作人的巫鬼书写也是对民间文化价值的肯定,古老的文明在现代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周作人的巫鬼书写反映了他在出世与入世间的矛盾心理,尤其是在30年代以后,他通过写鬼来关注人事,却不直面现实政治中的革命与救亡主题,反映出避世心理,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局限。

杜继文[7](2017)在《让什么主宰中国命运:是鬼神信仰还是科学理性》文中指出一问题的提出在咱们中国,鬼神之说古已有之,而且资源丰厚;科学理性好像是近现代才流行开来的,但其作为包含"无鬼论"和"神灭论"在内的实事求是精神,也早已深蕴于我们民族文化的传统中。鸦片战争将西方的鬼神论和"洋烟"一起输入中国,使鬼神之说与科学理性的内涵有了现代性质,二者的对立有了全新的意义——伴同正确路线的确定,中国的前途、民族的复兴,是依靠鬼神信仰,还是依靠科学理性,就成了一个现实问题。这个问题在知识界,较早是"五四运动"前后明确提出来的。"甲午

金冰[8](2016)在《语境中的通灵之争——《占有》中的幽灵叙事》文中研究表明英国当代女作家A.S.拜厄特在其最具代表性的"新维多利亚小说"《占有》一书中,从当代视角对19世纪风行一时的通灵术热潮进行重构,再现了19世纪科学语境中的通灵术之争。本文通过对小说中主要人物通灵体验与感悟的分析,将幽灵叙事置于维多利亚时代科学与宗教张力关系中进行考察,揭示出其所蕴含的精神与物质关系的悖论性。

陈灵芯[9](2016)在《“灵”及“灵”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文中研究说明“灵”是义项丰富的汉字,“灵”的参构语词数量多,且文化内涵丰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以《汉语大词典》中“灵”及“灵”的参构词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探源、分类、比较等方法,从语义和文化两方面入手,分析“灵”的语义系统,揭示“灵”的本义及其语义的基本演变过程,并着重阐释“灵”参构词的语义场类型和文化内涵。

陈志华[10](2015)在《宗教视野中的文学变革(1915-1919) ——以《新青年》为中心》文中提出对文学史的观照可以从多种角度切入,本论文选取的宗教视野乃其中之一。这种视角选择是基于两点考虑:第一,以“宗教视野”审视文学变革,可以跳出单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的叙述模式,而将历史的、学术史的综合研究方法纳入进来,这对《新青年》这样融合了文学、政治、经济、哲学等内容的研究客体来说,尤为必要;第二,五四前后兴起的“新文学”,为确立自身的合法性而夸大了与旧文学的对立,“白话为文学之正宗”等口号掩盖了许多丰富的历史内容,综合研究方法变焦点透视为散点透视,一定程度上可以消解简单的单线式文学史观和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因而,作为观察《新青年》及其主导的文学变革的视角,本文所使用的“宗教”概念实际含有双重属性,它既是对文学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研究客体,更是从属于思想史学术史的文学史研究方法,具有方法论意义。目前,宗教与五四文学关系的研究已比较成熟,但1919年“五四”事件之前的一段还很少有人涉及。本论文试图以《新青年》杂志为中心,考察它在1919年之前的宗教讨论和宗教观念对中国文学变革所产生的影响。如此设定时间范围和研究内容,与文学及由它反映的整个时代的主题变换有关。《新青年》创刊时,西方思潮大量涌入,这使得新旧文学思想的矛盾更加明显,文学观念和文学创作形态错综复杂,呈现出转型期的激烈碰撞与交锋。文学革命、白话文运动使新旧文学间呈现紧张对立状态,同时,《新青年》对宗教的态度也渐趋激烈,到“美育代宗教”说提出时,此倾向发展到一个极点。1919年的五四事件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整个社会由启蒙到救亡的主题变换,之后《新青年》迁回上海,原先的思想文化建设命题逐渐让渡给政治斗争和社会现实问题,文学与宗教间的关系由此发生了根本变化。进入二十年代后,“非基督教”运动等已含有明显的政治运动色彩,而应归在另一个主题下讨论。《新青年》对新文学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由于它将构建包括科学、宗教、艺术等在内的新文化当成主要目标,是在更高更宏阔的视野中提倡和促进文学变革,该杂志的优越性同时也反映了它的局限性,即宏观理论探讨大于文学创作实践,抽象理念阐发大于具体问题的解决,亦即“问题与主义”之间存在深刻矛盾。这使《新青年》的宗教问题讨论呈现出许多矛盾的地方,不但“同人”们对待宗教的态度不尽相同,即使同一个人,宗教情感和宗教评价在这五年中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一个原因是,在中西、新旧文化系统的激烈对撞中,原有价值判断和理论设计的弊端逐渐显露,而不得不根据情况及时调整。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文学方面,当时有写实主义、人道主义等理论倡导,而在具体的创作中,中国和西方的各种文学思想交织在一起,使此时段的文学过渡痕迹十分明显。其直接后果是,宗教与文学是《新青年》关注的两个热点问题,二者存在相互影响,但内在关系更显扑朔迷离。本论文的中心线索,即要搞清在《新青年》的复杂文化生态中,二者变化的内在逻辑关系。第一章绪论,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廓清研究对象和问题,说明本论文的创新点。以往对中国现代文学与宗教关系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宗教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宗教”两种类型。前一种的研究者往往持有坚定的宗教信仰,所讨论的文学问题与特定的宗教思想和宗教情感相联系;后者更关注文学史涉及的宗教内容,大多研究文学作品中的宗教题材和宗教主题。本论文试图跳出这两种模式,将宗教视为融合信仰体系、生存方式和经典文本在内的历史存在物,以此考察它在某个时段与文学之间的关系。该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宗教不仅仅是单纯的研究对象或文学研究的参照体系,更是一种与学术史、思想史类似的研究视野。以此观照文学史现象,可以将史料(包括但不仅仅是文学作品)当成叙述主线,更多呈现作家心理、文学观念、文学语言和创作形态的细微变化。第二章,基督教传播对“五四”文学观念变革的影响。在陈独秀、胡适等新一代知识分子这里,基督教首先是西方文化的象征物,它的平等博爱观念、入世精神甚至对异端的血腥镇压,都是在东西方文化比较的格局中被审视和接受的。由于大多有海外留学经历,五四新文学家对基督教的态度,大多经历了由羡慕认同到质疑其合理性的过程,这与基督徒知识分子的分歧明显。《新青年》与基督教会的冲突,集中体现在“责令更名”事件中,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新青年》对西方文化由狂热崇拜到趋于理性的态度变化。同时,杂志的编辑方针也有所调整,介绍西方文明的文章减少而同人原创文章增多,且更多关注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中国文学观念所受基督教传播的影响,还体现为译介西方作家过程中的“误读”。《新青年》一度将尼采的权力意志说看作是欧战的哲学基础,这和此前它主张的军国民主义明显矛盾;尼采哲学否定基督教道德观,中国知识分子对尼采的矛盾态度也正代表了对基督教的矛盾态度。托尔斯泰改造基督教思想而形成了自己的无抵抗主义、非战争主义、人道主义等,他实际具有宗教改革家和道德家的双重身份。中国知识分子对托氏的注意,以及围绕他展开的争论,和当时文学界的思想状况有关。此外,基督教与战争等也是《新青年》关注的重要话题,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思想观念上的变化。第二章,佛教思想与“五四”文学风气的转变。近代知识分子对佛教的态度,有“学术研究”和“信仰对象”的不同,试图借助佛教来解决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践行中的诸多问题。新青年同人普遍表现出对佛教精神的认同感,反对孔教道教而不真正反对佛教,很多人甚至表现出对佛教经典和佛教精神的浓厚兴趣。这反映了作家创作心理和文学精神的变化。谢无量曾撰有《佛学大纲》和《中国大文学史》,“或文学或宗教”的特点使他表现出传统文学的包容性特征。陈独秀称赞其发表在《新青年》上的长诗代表了“最高国民精神”,胡适则批判了它的用典及古典主义倾向;两人都力图引导中国文学朝写实主义方向发展,而古典文学的旧形式能否承载新的文学精神,成了在评价谢无量问题上分歧的真正原因。诗僧苏曼殊的《碎簪记》含有包括佛教、基督教在内的复杂宗教情感;他对爱情欲望细腻而夸张的描写,既代表了古典文学抒情传统的发展,也象征了新文学突破写实主义局限的可能性。苏曼殊去世后,他所代表的抒情传统遭遇更为复杂,钱玄同、刘半农、胡适及后来的新文学家对苏曼殊的评价,实际代表了写实主义和主情主义的分歧。第三章,宗教视阈中的五四文学语言嬗变。在宗教视阈中,李叔同的文学史价值凸显出来,他在出家前创作的新体歌词从形式到思想情感都接近现代白话诗,且寓含了对宇宙人生的玄学思索。这些歌词之能表现人类隐秘情感,在于它们的“宜唱”性质。与之不同,《新青年》上的白话诗因过于注重文学的“说话”功能,渐渐有了偏重说理的倾向。基督教传教士为了争取中国普通民众中传播而注意使用白话,创制并实验了“罗马化中国字”以代替原有的汉字书写系统。这给新文学家以启发,他们对“罗马化中国字”及世界语表现了极大热情,由此也将文学革命推向深层次的汉字革命。汉字革命的意义在于,它将文字与其负载的孔教道教等传统思想联系起来,表音化汉字书写体系真正想取代的,是与象形文字联系在一起的汉民族思维方式。在一定意义上,汉字革命是受欧洲文艺复兴反基督教思想启发产生的中国文化的深层革命。第四章,试图建构新文化精神核心的“宗教代替说”。蔡元培1917年前后的几篇演说表明了其对孔教及其他宗教的定位,总体而言,他的同情态度十分明显;但不久他又推翻了其中的很多观点,转而贬抑宗教。他与陈独秀一唱一和的“双簧信”表明,《新青年》在重新评价宗教在人类精神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时,有意调整了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由模糊认同到明确反对是《新青年》同人对待宗教态度的基本特征。对科学主义的高扬,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宗教思想整体上的否定,导致了新文化运动的“唯理化”倾向。宗教在过去甚至当下的思想文化领域占有核心位置,为打破这种稳态结构,各种“宗教代替说”应运而生;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蔡元培提出的“美育代宗教”说。代替并非简单的反对或“打倒”,它不排除宗教存在的合理性,只是要用“符合人性”的新宗教代替过去迷信鬼神的旧宗教。美育强调包括文学在内的艺术形式在教育中的作用,它之能够“代替”宗教,在于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陶养情感和慰藉心灵的需要。“美育代宗教”说既强调了文学的社会功能,同时警惕了科学主义过度膨胀产生的不利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它又接续了儒家的礼乐传统,弥合了新文化因“全盘反传统”产生的裂痕,从而重构了能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思想文化精神核心。结论。以宗教视野进行考察,发现“五四”事件前的五年中文学变革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既是作者群体变化造成的,更和宗教、哲学、艺术等外围文化环境变化有关。由于此时期各种宗教的思想体系和传播方式不同,它们影响文学变革的方式和程度大小也不同。一般而言,宗教对文学的影响是外国作家作品译介大于文学创作,文学观念和语言形态大于流派风格;影响的结构是立体的而非平面的。另外,文学对宗教的反作用力明显,“宗教代替说”既是对宗教强力介入文学的反动,也为之后科玄论战和“非基督教”运动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

二、“灵魂不灭”:灵学的永恒主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灵魂不灭”:灵学的永恒主题(论文提纲范文)

(1)清中期神怪小说寓意讽刺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界定
    二、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思路与选题意义
第一章 清中期神怪小说寓意讽刺主题背景分析
    第一节 文学传统:对前代神怪小说寓意讽刺主题的因袭与发展
        一、对清代以前神怪小说寓意讽刺主题的因袭
        二、对清代初年神怪小说寓意讽刺主题的发展
    第二节 社会因素:为神怪小说寓意讽刺提供契机
        一、政治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科技环境
        四、文化环境
    第三节 主观因素:创作主体的心态
        一、以文为哭,忧世愤世
        二、以文为戏,寓教于乐
第二章 清中期神怪小说寓意讽刺主题的内容呈现
    第一节 讥诮世间卑劣癖性的众生相
        一、贪婪癖性:对世道人心的腐蚀
        二、淫欲癖性:堕入欲壑难填之渊
    第二节 讽刺统治者操控下腐败的官场世相
        一、统治者残暴无德,对寻常百姓的戕害
        二、统治者昏聩暗昧,对饱学士子的埋没
        三、统治者懦弱无能,对群众起义的镇压
    第三节 嘲弄世人畸形的宗教观
        一、揭露儒士群体欺世盗名的丑态行径
        二、戳穿佛道门徒清心寡欲的虚伪假象
第三章 清中期神怪小说寓意讽刺主题的表达方式
    第一节 清中期神怪小说寓意讽刺主题的荒诞式表达
        一、人物形象的荒诞色彩
        二、叙事情节的荒诞特质
        三、语言的荒诞风格
    第二节 清中期神怪小说寓意讽刺主题的解构式表达
        一、解构之一:反传统、反神圣、反权威话语
        二、解构之二:反结构的逆向诉求,开放式结尾的不确定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华语人鬼恋题材电影主题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人鬼恋题材文学作品研究现状
        1.2.2 人鬼恋题材电影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创新点和方法
        1.3.1 研究创新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华语人鬼恋题材电影中“鬼文化”的前世今生
    2.1 “鬼文化”的起源
    2.2 “鬼魂观”的分类
        2.2.1 道家的“生死永恒”与“安之若命”鬼魂观
        2.2.2 道教的“灵魂不灭”与“肉体不死”鬼魂观
        2.2.3 儒家的“族类传承”与“个人不朽”鬼魂观
        2.2.4 佛教的“因果循坏”与“等级平衡”鬼魂观
    2.3 华语人鬼恋题材电影渊源与流变
        2.3.1 华语人鬼恋题材电影的界定
        2.3.2 人鬼恋题材电影时间界定
        2.3.3 人鬼恋题材电影主题模式界定
第三章 初始形态主题模式:传统与异化的交错
    3.1 传统“才子佳人”范式的异形
        3.1.1 “东方红”式爱情寓言异化
        3.1.2 家园母题的植入与隐喻
    3.2 异变的女鬼与逃离的书生
        3.2.1 妖魔勾画的女鬼形象
        3.2.2 伤痕异化的书生形象
    3.3 异化的影像空间建构
        3.3.1 自然属性下建构传统家庭空间
        3.3.2 社会属性衍生的寺庙空间异化
第四章 发展时期主题模式:现代都市的演绎
    4.1 “蓝色”的现代都市焦虑
        4.1.1 爱情桥段下的现代人本意识突涌
        4.1.2 都会环境悄然更替和现代性焦虑
        4.1.3 都市景观里下的情欲释放
    4.2 错位的都市男女话语
        4.2.1 女鬼形象构建现代女性主体话语
        4.2.2 男性欲望下折射的焦虑入世情结
    4.3 西化进程的都市意象空间
        4.3.1 科技符号的生活空间
        4.3.2 现代戏曲的艺术空间
        4.3.3 历史洪流的媒介空间
第五章 新世纪主题模式:时代思潮的回归与失落
    5.1 怀旧思潮里的怅惘
        5.1.1 多元文化下进取与拯救
        5.1.2 文化寻根外化的爱情
    5.2 男女形象的螺旋式回归
        5.2.1 男性版图强势回归
        5.2.2 女性地位的后退式刻画
    5.3 危机与缝合的空间建构
        5.3.1 危机四伏的家庭空间
        5.3.2 荒漠空间的异类“缝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成果
致谢

(3)丧葬与宗教:少数民族丧俗信仰研究发凡——基于藏族丧葬文化研究综述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宗教学对藏族丧葬习俗的研究成果
二、“丧俗信仰”概念的必要性
三、“丧俗信仰”概念的重要性
四、方法论的支撑
五、结语

(4)金川县苯教寺院装饰与环境艺术解析 ——以昌都寺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际研究现状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
    1.5 课题的研究框架
2. 金川县苯教文化及建筑综述
    2.1 金川县自然环境概述
        2.1.1 地域界定及地理特征
        2.1.2 高原气候
    2.2 金川县苯教历史与现状
        2.2.1 金川、嘉绒与苯教的渊源
        2.2.2 金川苯教文化发展历史
        2.2.3 金川苯教文化现状
    2.3 金川县苯教建筑概况
        2.3.1 昌都寺概况
        2.3.2 广法寺概况
3. 金川县苯教寺院建筑装饰主要特征
    3.1. 屋顶装饰
        3.1.1. 平屋顶
        3.1.2. 坡屋顶
        3.1.2.1. 石片坡屋顶
        3.1.2.2. 鎏金歇山顶
    3.2. 墙的装饰
        3.2.1. 外墙装饰
        3.2.2. 内墙装饰
    3.3. 天花的装饰
        3.3.1. 外廊天花
        3.3.2. 室内天花
    3.4. 梁柱雀替的装饰
        3.4.1. 梁的装饰
        3.4.2. 雀替的装饰
        3.4.3. 柱的装饰
    3.5. 门的装饰
        3.5.1. 门的结构
        3.5.2. 门各部位的装饰
    3.6. 窗的装饰
        3.6.1. 窗的构成元素及装饰
        3.6.2. 窗户香布装饰
    3.7. 装饰工艺手法
        3.7.1. 金属雕刻
        3.7.2. 石刻
        3.7.3. 木雕
        3.7.4. 绘画
        3.7.4.1 壁画
        3.7.4.2 装饰性图案画
        3.7.4.3 唐卡
        3.7.5. 其他装饰工艺
        3.7.6. 金川县苯教寺院装饰工艺总结
4. 金川县苯教寺院建筑装饰元素及其含义
    4.1. 装饰色彩
        4.1.1. 装饰色彩及其含义
        4.1.1.1 白色
        4.1.1.2 红色
        4.2.1.3 蓝色
        4.1.1.4 黄色、金色
        4.1.1.5 黑色
        4.1.2 色彩形式
        4.1.2.1 外立面色彩构成形式
        4.1.2.2 建筑内部色彩构成形式
    4.2. 装饰纹样及其含义
        4.2.1. 宗教法器图案
        4.2.1.1 雍仲符纹
        4.2.1.2 吉祥八宝图
        4.2.1.3 八瑞物图
        4.2.1.4 五欲供奉图
        4.2.1.5 金刚杵
        4.2.1.6 十字网格灵器纹
        4.2.1.7 如意宝
        4.2.2. 几何图案
        4.2.3. 植物图案
        4.2.4. 动物图案
        4.2.5. 祥云山水纹
        4.2.6. 装饰图案特点总结
5. 金川县苯教寺院环境艺术构成
    5.1. 室内环境艺术
        5.1.1. 佛像装饰
        5.1.2. 法台装饰
        5.1.3. 织物装饰
        5.1.3.1 地毯
        5.1.3.2 宝幢
        5.1.3.3 柱前织物
        5.1.4. 供品装饰
        5.1.4.1 五供
        5.1.4.2 朵玛、切玛、雪普
        5.1.4.3 吉祥柜和宝瓶
        5.1.4.4 曼扎
        5.1.5. 法器装饰
        5.1.5.1 乐器
        5.1.5.2 面具
    5.2. 室外环境艺术
        5.2.1. 拉则
        5.2.2. 煨桑台
        5.2.3. 风马旗
        5.2.4. 白塔和转经廊
    5.3. 本章小结
6. 结语
致谢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附图

(5)拉美马克思主义对拉美神学的哲学改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拉美解放神学产生何以必然
    (一) 产生解放神学的社会背景
    (二) 解放神学的发展历程
        1. 解放神学储备探索期
        2. 解放神学成熟发展期
        3. 解放神学的后发展时期
二、马克思主义在拉美神学中何以可能
    (一) 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运用的挑战
        1. 对马克思宗教批判的回顾
        2. 用历史唯物主义解释神学
    (二) 马克思主义与宗教神学的联姻
        1. 葛兰西对宗教作用的肯定
        2. 恩斯特·布洛赫的圣经观
    (三) 解放神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在拉美神学中何以实现
    (一) 对传统灵修的反思
        1. 传统宗教哲学的灵修特质
        2. 解放神学的灵修
    (二) 马克思主义在解放神学的具体体现
        1. 对资本主义进行控诉
        2. “解放”——解放神学的核心内涵
    (三) 实现拉美特色社会主义
        1. 解放神学社会主义理论
        2. 实现社会公正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人”的观照下周作人的巫鬼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巫鬼”概念的产生与民间特质
    0.2 研究现状
    0.3 研究价值及研究方法
1 周作人巫鬼书写产生的语境
    1.1 近代中国迷信的泛滥与反迷信的运动
        1.1.1 迷信泛滥的表现及成因
        1.1.2 政府主导的破除迷信运动
        1.1.3 “科学—灵学”论战与民俗文化研究的展开
    1.2 “信鬼神,好淫祀”的古越文化对周作人的影响
        1.2.1 破败故家的祭祀文化
        1.2.2 人鬼共娱的乡间戏剧:以目连戏为代表的鬼戏
    1.3 “我的杂学”:近代知识体系的转型与周作人的知识结构
2 批判与同情:周作人对巫鬼文化的复杂态度
    2.1 “无鬼论”立场下对鬼神报应的批判
        2.1.1 “形谢神灭”:周作人的无鬼论立场
        2.1.2 阴谴说与果报观的批判:周作人对载道文学的反思
    2.2 “鬼后有人”:周作人对巫鬼文化的关注
        2.2.1 “文艺”与“历史”:周作人对巫鬼文化的兴趣
        2.2.2 生的执着与“凡人之悲哀”:周作人对巫鬼迷信的同情
3 周作人巫鬼书写的文本表现
    3.1 借鬼讽世:批判现代社会中的野蛮思想
    3.2 巫鬼信仰:古童话与乡间风俗中的鬼魅色彩
        3.2.1 人类共通的原始思维:各民族古童话中的巫鬼因子
        3.2.2 世俗功用与道德意识:中国巫鬼信仰中的现世主义思想
    3.3 人鬼沟通:巫风浸润下的日常生活
        3.3.1 祭祖与扶乩:死后生活的想象
        3.3.2 旧医学与骂人:巫术思维在现代生活中的潜伏
        3.3.3 “风化案”的探源:性的禁忌与恐怖的遗留
4 启蒙与审美之间:周作人对巫鬼文化的审视与挖掘
    4.1 启蒙视角下道教文化的批判与迷信的改造
        4.1.1 道教的法术思想与国民劣根性的养成
        4.1.2 “常识”与科学思维的倡导
    4.2 周作人巫鬼书写的审美取向
        4.2.1 “文艺上的异物”:巫鬼文艺价值的辩护
        4.2.2 “生活之艺术”:巫鬼书写中的民间趣味
        4.2.3 恐怖的“美化”:希腊精神与巫鬼文化的改造
5 周作人巫鬼书写的文化价值与局限性
    5.1 迷信的批判与“五四”立人精神的继承
    5.2 国民生活史的建构与文艺复兴
    5.3 周作人巫鬼书写的自由主义立场及回避现实政治的局限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语境中的通灵之争——《占有》中的幽灵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9)“灵”及“灵”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灵”的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节 本文写作思路及选题意义
第一章 “灵”的语义系统分析
    第一节 “灵”的字形及其语义探源
    第二节 “灵”的辞书释义
    第三节 “灵”的语义系统内部联系
第二章 语素“灵”参构语词与中国传统宗教观念
    第一节 宗教语义场中“灵”的参构语词
    第二节 宗教语义场中的“敬灵”文化——万物有灵
    第三节 宗教语义场中的“忌灵”文化——灵魂禁忌
第三章 语素“灵”参构语词与中国传统政治思想
    第一节 政治语义场中“灵”的参构语词
    第二节 政治语义场中的“尊灵”思想——以灵为尊
    第三节 政治语义场中的“贬灵”思想——灵为恶谥
第四章 语素“灵”参构语词与中国传统审美倾向
    第一节 审美语义场中“灵”的参构语词
    第二节 审美语义场中的“尚灵”倾向——唯“灵”审美
    第三节 审美语义场中“灵”参与艺术人生建构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
    第二节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10)宗教视野中的文学变革(1915-1919) ——以《新青年》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意义和概念界定
    二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三 本论文要突破的问题,创新点和主要论证框架
第一章 基督教传播对“五四”文学观念变革的影响
    第一节 五四前知识分子对基督教的复杂态度
        一 文化象征:五四前知识界对基督教的基本看法
        二 《藏晖室劄记》与胡适的“宗教”
        三 陈独秀对基督教的矛盾态度
    第二节 《新青年》与基督教青年会的冲突
        一 《新青年》与基督教会刊的冲突
        二 《新青年》编辑方针的调整
    第三节 《新青年》文学译介中有关基督教的“误读”
        一 尼采、宗教与帝国主义
        二 托尔斯泰:宗教改革家还是道德家?
        三 基督教与战争
第二章 佛教思想与“五四”文学风气的变化
    第一节 近代知识分子的佛教观念
        一 学术与信仰:近代佛教的双重品格
        二 《新青年》是否反“佛教”
        三 “佛学远,哲学迩”
    第二节 谢无量与中国文学的写实主义转向
        一 学术史上的谢无量及其《佛学大纲》
        二 《八十四韵》与“最高国民精神”
        三 从用典问题到文学的写实主义
    第三节 苏曼殊:新旧文学转折处的“抒情”诗僧
        一 以情证道的虚妄
        二 《碎簪记》中的宗教情感
        三 “诗僧”苏曼殊与文学抒情传统的转向
        四 《新青年》及新文学界对苏曼殊的接受和阐释
第三章 宗教视阈中的五四文学语言嬗变
    第一节 李叔同与早期白话诗的说理倾向
        一 李叔同在五四前的突然转向及其文化意义
        二 李叔同早期歌词中的“宗教哲学理想”
        三 五四早期白话诗的说理倾向
    第二节 民族国家认同意义上的语言嬗变
        一 宗教传播对五四文学语言的影响概说
        二 世界语及“罗马化中国文字”的讨论
        三 语言革命与现代民族国家认同
    第三节 汉字如何实现“革命”
        一 “文字乃思想传播之利器”
        二 “废灭汉文”的主张
        三 汉字革命与汉民族思维方式的改换
第四章 宗教代替说:重构中国文化的精神核心
    第一节 有关宗教问题的蔡陈“双簧信”
        一 蔡元培与陈独秀的“双簧信”
        二 科学与宗教关系的重新调整
        三 蔡陈“双簧信”对孔教批判的影响
    第二节 《新青年》的宗教讨论及其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一 《新青年》宗教文化观念的历史演进
        二 宗教讨论与新文化运动的唯理化倾向
        三 “宗教代替说”:新“神”的寻找和再造
    第三节 “美育代宗教”:建构新文化精神核心的尝试
        一 “代替”不是简单的“反对”
        二 美育,不是美术
        三 重构新文化的精神核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与本论文相关的大事年表(1912-1920)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四、“灵魂不灭”:灵学的永恒主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清中期神怪小说寓意讽刺主题研究[D]. 赵栢欣. 江南大学, 2020(01)
  • [2]华语人鬼恋题材电影主题模式研究[D]. 叶梦.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3]丧葬与宗教:少数民族丧俗信仰研究发凡——基于藏族丧葬文化研究综述的反思[J]. 叶远飘. 西藏研究, 2018(06)
  • [4]金川县苯教寺院装饰与环境艺术解析 ——以昌都寺等为例[D]. 宁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01)
  • [5]拉美马克思主义对拉美神学的哲学改造[D]. 陈瑜婷. 浙江师范大学, 2018(03)
  • [6]“人”的观照下周作人的巫鬼书写[D]. 王旭萍. 辽宁大学, 2018(01)
  • [7]让什么主宰中国命运:是鬼神信仰还是科学理性[A]. 杜继文.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研究(第3辑·2013), 2017
  • [8]语境中的通灵之争——《占有》中的幽灵叙事[J]. 金冰. 国外文学, 2016(02)
  • [9]“灵”及“灵”参构语词的语义分析及文化阐释[D]. 陈灵芯.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6)
  • [10]宗教视野中的文学变革(1915-1919) ——以《新青年》为中心[D]. 陈志华.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标签:;  ;  ;  ;  ;  

“灵魂不朽”:灵性的永恒主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