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收获”集群计算

戴尔“收获”集群计算

一、Dell“收割”群集计算(论文文献综述)

南风[1](2021)在《小麦机收任务分配与收运协同调度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我国农业机械规模化运作模式与小规模农户经营矛盾持续存在,农机设备管理粗放,调度信息滞后,作业效率不高,场景适用性低。尤其是小麦收获环节,农机调度缺乏多环节、多约束条件的分配策略及调度模式,因此研究适配多场景的调度模式、满足复杂约束条件的收割机调度对于现阶段小麦收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划分了收获环节收割机作业层级,并梳理了不同层级调度的实际特点,总结了具有通用性及基于不同侧重内容的调度模式;依据收获场景下不同作业环节,依次建立收割机田内作业调度模型、收割机田外转移调度模型以及收—运协同响应调度模型;同时结合各模型约束条件,提出相应求解算法;通过相关场景下仿真算例对模型、算法进行了验证。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小麦联合收割机在田内收割作业环节,结合区域空间特征和实际作业特点,以收割机转弯次数最少为目标,建立基于任意行走方向的田内作业路径规划模型,并以扫描线算法为基础,结合旋转步进法求解全局最优行走方向,简化不规则多边形区域的交点求解,实现基于最优行走方向的收割机调度方案。2)针对小麦联合收割机田外转移作业环节,以路径转移距离及任务时间为目标,建立多机协同的调度模型,在大量订单优化求解过程中采用PFIH算法与智能启发式算法相结合,解决传统算法PFIH非全局性、遗传算法编码限制等问题,实现多农田订单多收割机的任务分配。经仿真算例分析,订单数量为100时,混合遗传算法(GA-PFIH)、混合模拟退火算法(SA-PFIH)与PFIH求解初始方案相比能够有效控制成本,目标值优化程度分别为35.82%和36.84%,路径转移距离及平均工作时间优化效果较好分别达到39.08%和40.96%,公平性较高;与GA求解初始方案相比,目标值优化程度分别是15.68%和17.02%,路径转移距离及平均工作时间优化效果分别达到30.26%和32.41%。因此针对小农户小麦收获调度场景,本研究所提出的混合算法能较好求解大量静态订单问题,实现订单和农机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3)本研究针对小麦收获作业中收运协同响应调度环节,将满足一定条件的农田区域定义为任务单元,研究收割机与运粮车的响应模式并建立响应模型,提出了基于任务单元划分时间槽的动态规划算法,实现多运粮车多路径的精确路径规划,能够解决运粮车不足场景下的收获机具调度优化问题。通过实际案例仿真实验探究数量配比与收割效率对调度方案的影响,发现:基于收割机等待时间为优先决策的算法要优于以运粮车转移距离为优先决策的算法;在运粮车资源不足场景下,收割机数量与运粮车数量相近时,提高运粮车数量带来的增益减少;当两者数量相差显着时,会造成运粮车转移距离和收割机等待时间显着增加;收、运数量比为3:2时,应保持收割效率0.4 hm2/h,获得该配置下最优作业效率,使等待时间和转移距离最小,非生产性成本最低。因此在缺少运输设备的实际收获环境中,服务组织应合理选择收割效率同时避免收割机与运粮车数量差距过大,更好地解决多机协同响应的调度优化问题。本文研究可为农机服务组织在收获环节提供有效的调度决策,为指定区域内多环节、多场景农机调度提供理论依据,解决面向中、小规模经营主体的收割机资源调配的技术问题,对我国农机社会化服务、适配小农户现代化经营有重要研究意义。

马伊茗[2](2021)在《东北三省玉米收储供应链模式选择及其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6年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玉米由政策性收储为主向政府引导下市场化收购为主转变,发生收储供应链断链问题,以及收储服务主体市场运营不成熟实践问题,对此提出东北三省以产后收储服务主体为核心的收储供应链模式选择和治理问题,这是粮食经济领域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对此,运用问卷调查法,明确东北三省以玉米产后收储服务主体为核心的收储供应链的结构,得出该收储供应链的关键问题,依序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果:一是收储供应链主要模式的选择机理。针对归纳以产后收储服务主体为核心的收储供应链模式,用农产品供应链绩效评价理论进行评价,得出:各模式均有存在的必然性,且按绩效增排序是国家补贴型、关系型、带设备上门收购型、长期储存型、质量优型、相对综合最优型,发现具有信任关系和质量投入特征的相对综合最优型玉米收储供应链模式是可推广的;运用多项Logit模型,研究收储供应链主要模式的选择机理,主要包括:相对综合最优型,核心主体的储存能力和销售方式、收购资金获得渠道、储存能力和时间分别对选择长期储存型、质量优型、国家补贴型有负向影响,建立仓储方式、地区因素、买家履约、烘干能力、企业规模分别对选择长期储存型、质量优型、国家级补贴型、关系型有正向影响。二是以信任关系和质量投入为关键特征的相对综合最优型模式在推广中的治理机理和机制。基于Stackelberg博弈方法,得出引入信任关系和质量投入的玉米收储供应链利润提升的供应链治理机理,主要包括:玉米收储主体无论采取分散决策还是集成决策,信任关系未形成时农场主质量投入利润回报不明显;信任关系专用性投资是提升供应链利润、激励农场主质量投入的有效策略;集成决策中收储主体采取信任关系专用性投资替代贷款投入策略是有条件的;在此基础上,提出玉米收储供应链治理机制,其特点是:信任关系协调机制的特点是信用抵押为主,利益共享机制以质量返利为主,该治理机制可用区块链技术支撑。三是从需求、技术、组织模式、经营模式视角为政府在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建设落实以及相关收储政策出台提出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分类进行收储供应链内部治理培训、选取新型玉米产后服务中心为试点的收储供应链治理的示范项目等。

贺依婷[3](2021)在《宁乡市退耕还湿工程对植物多样性及水质净化的影响》文中提出退耕还湿生态修复工程在湿地恢复中广泛应用,科学的植物配置能带来生态、经济以及景观效益,同时在湿地系统中有效地提升水质净化功能。本文以退耕还湿生态修复工程宁乡试点中的经济型还湿区、净化型还湿区和景观型还湿区为研究样地,通过野外调查、植物多样性指数计算和水质指标测定等方法,分析植物多样性变化、水质净化效果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并对工程实施后的生态修复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本研究对退耕还湿生态修复工程中的植被恢复技术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退耕还湿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后,共记录湿地植物66科187属234种,其中人工种植26种;对比生态修复工程前,物种数增加了 21.36%;经济型还湿区的典型植物群落有茭笋(Zizania latifolia)群落、菱(Trapa natans)群落、美人蕉(Canna indica)群落等,净化型还湿区的典型植物群落有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群落、南荻(Triarrhena lutarioriparia)群落等,景观型还湿区的典型植物群落有莲(Nelumbo nucifera)群落、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群落、香蒲(Typha orientalis)群落等;植物多样性指数均有提高,其中Margalef指数提高了 37.01%,Shannon-Winner指数提高了 21.63%。(2)退耕还湿生态修复工程明显改善了水质,尤其在春季和夏季水质净化效果最好。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年平均去除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氨氮(38.30%)、COD(35.44%)、总磷(29.22%)和总氮(28.44%),氨氮和总磷去除率最高的是经济型还湿区,总氮及COD的去除效果以景观型还湿区最佳。(3)退耕还湿生态修复工程后的植物多样性指数与氨氮、总磷、COD的去除率高度正相关。其中,经济型还湿区氨氮去除率与Simpson多样性指数相关系数为0.963,净化型还湿区COD去除率与Margalef丰富度指数、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及Simpson多样性指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2、0.954和0.952,景观型还湿区总磷去除率与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多样性指数及Margalef丰富度指数相关系数为0.994、0.981和0.952。(4)层次分析法和综合指标评价法研究表明:经济型、净化型及景观型还湿区生态修复效果综合评价值均处于“中”级水平,综合评价值分别为0.5009、0.4040和0.5270,对比工程实施前,分别提高了 60.69%、53.37%和65.20%。

杜润帮[4](2021)在《水稻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研究 ——以川渝稻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水稻是川渝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方式为单季中稻。除成都平原外,均以山地稻田为主,其地形、气候极为复杂,水稻病虫害发生危害较重,稻田肥料流失较为普遍。旱育(秧)、直播、免耕、机栽秧等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的轻型栽培技术在川渝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发生较大变化。部分病虫有加重发生的趋势。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ath)、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水稻纹枯病Thanatcphorus cucumcris(Frank)Donk、稻瘟病pyricutaria oryzae Cav等发生面积扩大、爆发频度较高。由于农药化肥施用不合理,甚至滥用导致水稻病虫草害抗药性增强、稻田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水稻生产安全。本研究基于昆虫种群生态学原理与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调查了水稻栽培方式的改变对应的水稻害虫种群数量变化,采用灯光诱捕、田间调查、生物学特性研究以及大田试验示范等方法,以探索水稻农药化肥减量的有效途径,为进一步优化水稻病虫草害农药化肥减量综合治理和在川渝稻区全面推广提供参考。主要结果如下:1.明确了川渝稻区种植方式改变对越冬代螟虫发生数量的影响分析了四川省5个重点测报区县2010-2019年间插秧方式的改变、稻田种养方式的变化以及历年二化螟越冬及冬后一代、二代发生数量。在此基础上结合2019年川渝稻区15个区县不同免耕类型田二化螟发生情况及螟虫种群组成,分析水稻不同栽培模式对川渝稻区螟虫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川稻区各区县传统手工插秧面积逐年减少,机插秧逐年上升,稻渔、稻鸭立体种养稻田逐年增加。二化螟越冬虫量及一代、二代二化螟虫量与插秧方式及稻田种养(鸭、渔)面积逐年增加有关。以传统手工插秧且常年面积不变,则二化螟冬前、冬后、一代、二代虫量逐年上升,以机插秧及稻田种养(鸭、渔)面积逐年增加的稻区,冬前、冬后、一代、二代二化螟虫量呈平稳或下降趋势,虫量逐年减少。四川稻区整体比重庆稻区二化螟越冬数量多,水稻螟虫越冬以二化螟为主,占比88.36%,大螟占比10.14%,三化螟占比1.40%;几种免耕+稻草还田类型田二化螟越冬数量分别为直播田>传统种收>冬闲田>机械种收>稻渔共育>稻鸭共育,特色类型田“再生稻>冬种榨菜”。插秧方式的变化及稻田种养面积的增加对二化螟越冬数量减少具有协同效用,对大螟数量上升有正反馈作用,不同免耕类型田二化螟越冬数量不同,水稻机械种收及稻渔(鸭)共育的免耕类型田二化螟越冬数量量相对较少。2.明确了重庆稻区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生物学习性2018-2019年灯下诱虫情况和田间系统调查结果表明重庆稻区主要虫害白背飞虱、褐飞虱和稻纵卷叶螟2018-2019年秀山县灯下始见期均为4月中下旬,年均迁入峰次为2-3次。白背飞虱和褐飞虱4月下旬灯下有零散虫源逐步迁入,5月下旬-7月下旬持续迁入重庆稻区。稻纵卷叶螟6月下旬-8月上旬持续迁入,但2019年较2018迁入高峰早7-10d;白背飞虱虫量爆发期分别在6月上旬、下旬,7月上旬和下旬。2108年较2019年灯下高峰期白背飞虱推迟20d,褐飞虱推迟13d,田间系统调查白背飞虱持续峰期缩短20d,褐飞虱持续峰期基本一致,但2018年褐飞虱整体呈高爆发趋势。稻纵卷叶螟灯下诱捕与大田赶蛾时间基本一致,2018年较2019年灯下始见期晚22d,灯下诱捕持续时间缩短15d。二化螟灯下诱捕时间两年基本相同,但2019年仍偏早。爆发虫量与迁入、繁殖和气候因素有关;重庆4-7月积雨是导致7月下旬虫量爆发的关键因素。4-7月累计雨期、雨量是导致2019年整体较2018年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早、且虫源多的主要原因。2018年4-7月下雨天数较2019年少9天。3.提出以重庆稻区“两迁害虫”通道为界限的水稻病虫轻发生区和重发生区重庆地区地形地貌的多样性导致病虫害发生程度差异较大。渝东南、渝南稻区的秀山、涪陵、南川等区5县分别处于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等“两迁害虫”迁入重庆稻区的“武陵山通道”和“大娄山通道”,水稻病虫害常年发生程度和危害较重。重庆稻区其他区县水稻病虫害常年发生程度和为害较轻。根据田间发生情况,提出以秀山、南川、涪陵等渝南、渝东南为病虫害重发生区,江津、万州、开州等渝西、渝东北为病虫害轻发生区。4.形成了重庆稻区农药化肥减量综合防治技术方案通过两年的稻田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方案,明确重庆水稻病虫重发生区“稻鸭(生物农药)除草+秧苗施药+生物农药+助剂激健+高效低毒低残留复配农药+4次统防统治”的防控方案;重庆水稻病虫轻发生区以二化螟性诱剂+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1-2次统防统治+生物化学农药复配的防治方案。综合形成技物结合的“种、肥、药、机、技”一体化药肥双减增效的综合技术模式。5.化肥、农药减量综合试验对水稻病虫害发生及产量的影响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核心实验区结果表明:2019年秀山、涪陵、南川、江津、万州、开州6个病虫害防治区县农药减量为8%-53.08%;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效果90%以上,亩产增收5.78-158.18元。2020年秀山县、南川区、綦江区、江津区、万州区、合川区、垫江县、涪陵区8个农药化肥核心示范区县,农药减量31.99%-80.37%,肥料减量14.29%-52.39%情况下,水稻增产7.37%-19.39%。肥药减量从一定程度上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施药方式对病虫害发生的影响优于施肥方式,减量施肥施药对病虫害控制在重发生区明显,轻发生区不明显。肥料核心实验区以增产不增肥、减肥不减产,水稻病虫绿色防控降低农药用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徐冬云[5](2020)在《基于星地多源信息融合的农田土壤信息快速获取及管理分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精准农业是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其发展与生态、环境、经济等都密切相关。其中测土配方施肥是精准农业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测土配方指导施肥等管理措施,对减少资源浪费、保护土壤和环境、提高作物产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快速准确地获取土壤信息,科学合理地进行农田管理分区是指导配方施肥的基础工作。传统的土壤信息获取方法多基于布点采样、化学分析等一系列过程,费时费力,时效性相对较差,且实验室化学分析还会造成污染。随着近地传感和遥感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感器被用于土壤信息获取。但土壤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基于单一传感器难以实现土壤的综合稳定大面积监测。基于此,本文围绕近地传感融合、星地传感融合、多时相融合等多源信息融合,综合利用了可见-近红外-中红外光谱仪、大地电导率仪、时域反射仪等近地传感技术以及高分一号、哨兵1号、哨兵2号、MODIS产品等遥感数据,进行了农田土壤信息快速估测及管理分区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基于近地传感融合技术进行土壤6种属性估测研究针对单一传感器估测土壤属性稳定性低的问题,本研究设计并比较基于两种近地传感技术的三个层次的融合方法,旨在通过多传感融合技术提高土壤属性估测的精度和稳健性。利用可见-近红外漫反射光谱(visible near infrared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vis-NIR)和中红外漫反射光谱(mid infrared diffuse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MIR)两种近地传感技术,通过光谱特征筛选方法Boruta、外积矩阵分析方法(outer product analysis,OPA)以及模型融合方法(Granger–Ramanathan averaging,GRA)等进行了三个不同层次的融合,包括low-level融合(vis-NIR&MIR-PLSR模型),middle-level融合(Boruta-vis-NIR&Boruta-MIR-PLSR)和high-level融合:包括OPA融合(Boruta-vis-NIR?Boruta-MIR-PLSR)和GRA融合(PLSR-GRA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使用单一传感器时,MIR技术对土壤各属性估测能力优于vis-NIR技术;三个层次的融合除low-level融合外,其它融合估测结果均优于MIR技术;其中OPA融合对6种土壤属性的估测精度最高,能够实现土壤有机质(SOM)、p H、全氮(TN)、速效氮(AN)的成功估测(林的一致性相关系数(8)均大于0.80,RPIQ都超过了2.0,对速效钾(AK)的估测结果也较好((8)为0.77,RPIQ=2.00,有效磷(AP)的估测((8)为0.60,RPIQ为1.70,也能实现粗略估测。此外,OPA模型的不确定性也低于其它模型。基于特征波段筛选的OPA融合方法能够显着提高土壤属性的估测精度和稳健性,可为近地传感的综合应用提供参考。(2)基于星地融合进行土壤6种属性的空间估测和数字制图研究地面光谱能够实现SOM、TN等多种土壤属性的准确预测,但其测试是基于点位进行的,难以实现大面积空间估测。针对此问题,本研究提出基于星地融合和深度学习算法的田块尺度土壤属性空间估测方法。采用星地融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地面光谱估测精度高、遥感覆盖范围广的优势,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土壤属性的空间估测和制图,并比较了线性回归(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PLSR)、机器学习算法(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以及深度学习算法(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对各个土壤属性的空间估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星地融合的土壤各属性的估测模型相比于基于遥感数据的估测模型精度显着提升,SOM、p H、TN、AN、AP和AK的RMSE分别降低了10.61%、20.00%、28.57%、15.29%、18.13%和15.09%;比较PLSR,RF和CNN三种不同模型对各土壤属性的估测能力,其中CNN模型对6种土壤属性的估测精度高于PLSR和RF,而模型不确定性则低于PLSR和RF,对各个土壤属性均实现了最优估测。基于星地融合和CNN模型的土壤p H和SOM估测效果最好((8)>0.70,RPIQ>2.0,TN和AN也能满足一般的精度要求((8)>0.64,RPIQ>1.60;与传统插值结果相比,基于星地融合和CNN的各土壤属性空间分布趋势与插值结果相似,但表达更细致,可为农田尺度土壤属性快速制图提供借鉴。(3)基于多源、多时相数据融合进行农田管理分区研究针对农田管理分区指标多样复杂以及单时相遥感数据难以表征农田作物多年生长状况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多源数据及多时相数据融合方法进行农田管理分区研究。综合利用多源、多时相数据包括土壤表观电导率数据、TDR水分及哨兵遥感数据、基于高分一号的多时相NDVI数据以及基于星地融合的各土壤肥力数据,集合地统计、深度学习算法(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方法构建了能充分表征土壤与作物时空异质性的农田管理分区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稳健地理加权主成分回归法(robust geographical weighte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RGWPCA)以及可能性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possibilistic fuzz c-means clustering,PFCM)进行了农田管理分区研究。结果表明:融合哨兵1号雷达后向散射系数以及哨兵2号多光谱指数的MLP模型能实现土壤水分的成功反演((8)=0.77,RPIQ=1.87,其空间分布趋势与传统插值结果高度一致。利用MODIS 8天时间序列数据提取2016~2020年研究区小麦生长曲线发现,2016~2019年小麦生长线相似,各年份两个关键物候期返青期和抽穗期分别处于当年的第33天和116天左右;与其它年份相比,2020年小麦长势明显更好,由于生长前期墒情和温度条件较好,小麦长势到抽穗期前基本处于上升状态,返青期不明显,但抽穗期仍与其它年份接近。基于RGWPCA和PFCM的最佳分区数目为3,各分区内的土壤属性及作物信息均有显着差异,说明分区结果合理,能够为精确施肥和农田管理提供依据。

封传红,张梅,马利,白马吞珠,黄冲,沈丽,李庆,郭聪[6](2020)在《西藏飞蝗蝗蝻群集迁移特性及其群集效应》文中提出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nsis Chen暴发成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蝗蝻具有群集迁移危害习性。为阐明西藏飞蝗灾变的行为机制,为西藏飞蝗的监测预警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利用视频跟踪技术测定了自然环境中西藏飞蝗蝗蝻群集迁移的运动速度、方向,建立自推进粒子模型模拟蝗蝻群集迁移行为,分析群集迁移效应。结果表明,(1)不同自然环境中的西藏飞蝗蝗蝻在群集迁移过程中,群体内个体的运动表现出定向集体运动,群集迁移速度为0.1256 m/s,0.2 m以内的个体蝗蝻方向趋向一致。沙滩、翻耕农田和草地蝗蝻群运动一致性参数均较高,分别为0.8502、0.7870和0.6987。(2)西藏飞蝗蝗蝻群由分散运动转变为群集迁移存在临界密度,密度较低时群体内个体分散运动,当蝗蝻密度达到12—15头/m2时,蝗蝻群体由分散运动转变为高度一致的群集迁移运动。(3)蝗蝻群通过群集迁移可以显着增加迁移距离,随机运动蝗蝻1 d扩展只有70—80 m,而群集迁移1 d最大距离可达2.5 km。蝗蝻群集迁移可以提高发现特别是远距离食物等资源的概率,使群体中更多的个体受益。(4)尽管未发现室外蝗蝻群存在先验个体,但模拟发现在群集迁移群体中,只需要少数先验个体(3%—5%)即可引导整个蝗蝻群运动。

耿中耀[7](2019)在《文化的演替与作物的盛衰 ——桄榔类物种式微的文化生态史研究》文中指出在民族学史上,学者们围绕着二元对立的学术思想展开的争论从未休止过。到了当代,学科内的学术思想分离更为凸显,理论的主张从对话走向对立,方法的选用从共同的标准走向各行其是,民族志的书写也在持续的批判与反思之中步入了“表述的危机”。于是,学者们又不得不对批判进行批判,对反思进行反思,再次呼吁坚持跨学科结合的研究思路,践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随着“人类史”、“人新世”、“一万年尺度”等概念提出后,预示着宏大叙事的民族志书写再次回归。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学家从微观与宏观的结合,共时态与历时态的兼顾,实践主体与结构系统的互动等角度入手,对“人类史”上作物的驯化、农业的起源、国家的诞生、饮食结构的改变与生态环境变迁的相互关系研究,极具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热带、亚热带地区桄榔类植物,仅是地球上的一类普通物种,但被人类驯化以后却由此而发生一个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其背后正是人类社会文化演替的集中体现。具体而言,在距今一万年前左右,人类开始不再完全依赖以采集野生植物和捕获野生动物为食的狩猎采集生计类型,转而选种有限的几个物种进行驯化,以此产出粮食。桄榔类植物,也在这一时期被驯化成了粮食作物。到了距今五千年左右,以桄榔类作物产出“主食”的农业生产体系得以成形,相关的人群还以此建构出独具特色的政治形态、经济行为、宗教信仰、艺术活动、饮食习俗等文化类型。纪元前后,中国和东南亚地区的“桄榔农业民族”开始进入了国家的统治,桄榔类作物由于得不到国家的接纳和认可,从而在与其它粮食作物的争地过程中一步步隐退,最终退出了相关民族的文化利用范围。基于此,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将桄榔类物种式微的过程分为前后相互连接的三个阶段:兴起于距今一万年左右,繁盛于五千年左右,隐退始于被纳入国家统辖之后。桄榔类作物的由盛转衰的过程,正好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的农业的起源、国家的发展、航海贸易的兴起等文化演替直接关联。对该类物种式微的三个阶段探讨,分别对应文章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旨在分析和回应从第二章至第五章提出和面对的问题。第七章,则是立足于当代的生态建设和扶贫行动目标,提出桄榔类作物当代复兴的策略。通过对桄榔类物种追本溯源后,可以回应当前民族学中悬而未决的现实难题:其一,从长时段的时间序列中,以物种的盛衰为载体,澄清符号与象征的起源,及其背后权力和意义运行中相互制造的辩证关系,可望能够打通主/客体对立的“二元论”壁垒;其二,对物种盛衰过程的因果关系,作出能够被证实或证伪的解释,以此表明民族学的文化分析依然需要回归到“实证”研究的学科属性;其三、对桄榔类物种提出的当代复兴策略表明,民族学可以在当代的社会行动中贡献出学科的力量。文章的从大尺度的时空视角,检视桄榔类作物式微的历程及其原因与机制,并提出当代的复兴策略,不仅回应了当代民族学理论中争议的焦点,还期望能够对民族志的书写作出一些新的尝试,撰写出一种有新的“实验民族志”。

王文佳[8](2019)在《大型复合生态湿地的尾水净化效应及其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文中指出人工湿地是一种广泛用作二级污水处理的工程系统,可用于深度处理水体中的污染物。尽管实验室小规模的简单人工湿地已被广泛研究,但大规模、应用型的复合生态湿地及其净化过程研究仍相对较少。本文依托处理尾水的复合生态湿地(已连续运行6年,日处理尾水6万吨),重点研究各功能系统对抗生素和营养盐的去除效果及其与微生物的关系。本文通过HPLC-MS/MS在冬夏两季研究该高效复合生态湿地对尾水中抗生素和营养盐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通过16S rRNA测序技术研究其中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揭示去除抗生素和营养盐的关键细菌。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高效复合生态湿地对尾水中营养盐净化效果优良,对总氮、氨氮、总磷和 COD 的去除效率分别为 38.57%~42.79%、83.60~83.75%、56.67%~64.44%和34.77%~52.45%。出水口水质得到显着提升,达到地表V类水标准以上(除总氮指标)。在季节性对比中,夏季去除率高于冬季,这可能与夏季植物生长茂盛、微生物数量多、活性高,有助于吸收、降解污染物有关。(2)高效复合生态湿地对尾水中抗生素去除效果显着,冬夏两季喹诺酮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去除效率分别为80.42%和65.21%,60.42%和53.44%,88.82%和63.76%。除氧氟沙星和恩诺沙星外,冬季抗生素的去除率比夏季更高。具有玻璃大棚保护的高效复合生态湿地子系统比露天的子系统对抗生素的去除贡献更大,并且潜流湿地去除抗生素的效果优于表面流湿地。(3)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和特定细菌的丰度对去除抗生素和营养盐可能产生影响。Dechloromonas(脱氯单胞菌属)、Nitrospira(硝化螺旋菌属)、Gemmatimonadaceae(芽单胞菌科)、Myxococcales(粘球菌目)、Xanthomonadales(黄色单胞菌目)中的细菌可能是参与抗生素降解的关键类群。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和Parcubacteria中的某些关键类群(如Acinetobacter、Acidovorax等)可能在人工湿地营养盐去除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首次对复合生态湿地同时去除抗生素及营养盐进行了探究,并揭示了潜在的功能微生物,该结果有助于为人工湿地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王越[9](2018)在《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文中提出在全球化、快速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地域景观遭受巨大冲击,现代化的“建设性”破坏持续蔓延,自然与人工系统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城市与自然山水关系割裂,面临着严重的景观与生态危机。因此,从风景园林的综合视角出发,开展国土和区域尺度地域景观的研究迫在眉睫。通过探寻地域景观的演变规律与格局特征,学习古人处理人地关系的宝贵经验,从而为地域特征的保护与历史文脉的传承提供理论依据。鲁中北地区地处海岱地区中央,地理位置独立,河湖纵横、山峦叠嶂,农业起源较早,地域类型多样。以此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将时间界定为清末民初之前的农业社会时期。区域主要包含小清河及支流所在范围,并选择临淄、青州、济南、淄川四座具有自然及文化地域代表性的城市为例,整理地方志等古籍资料,结合舆图、军事测绘图、考古资料及实地踏查的相关资料,对传统地域景观展开分层研究,梳理城乡、城市发展与格局特征,建立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研究框架。本文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在区域尺度层面,传统地域景观由“自然本底-水利建设-农业生产-城乡营建”四层叠加,其中自然本底探讨原始自然状态下的山体、水文、植被和土壤特征;水利建设从黄河改道治理、水利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三方面探讨自然与人工结合的水利设施体系在泄洪、灌溉等方面的作用;农业生产从农业发展、灌区分布、农田类型、田制制度、作物种植和耕作技术六方面总结古人在处理土壤盐碱及土地集约化利用方面的历史经验;城乡营建梳理了自史前至清末各阶段城乡发展进程和格局演变特征,并分析聚落起源与发展的五个影响因素。在城市尺度层面,首先从城市形态演进、山水环境变迁和园林景观建设三方面梳理四座城市的发展历程,进而从“自然山水-人工体系-意象感知”三个层面研究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构成,并从山水格局的确立、城市空间的营构、水网体系的梳理、景观格局的形成和意境空间的感知五方面分层探讨其主要特征及古人营建的生态智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以水系梳理为根基,以实体空间认知与意象空间感知为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清末民初以来城乡景观的变迁,提出地域景观保护与发展展望。区域层面提出珍视土地、整体保护,区域一体、协同发展和根植自然、转移传承三方面整体保护策略;城市尺度提出山水环境的延续、空间特色的传承、城市意象的重塑、文化生态的保护四方面城市地域景观保护策略。本研究创新点在于成果创新、方法创新及思路延展,具体体现在从风景园林学的综合视角出发,结合历史地理学、人居环境学等理论,通过由区域到城市、由整体到典型的研究思路,构建了鲁中北地区区域-城市双重尺度下多层叠加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框架。该研究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空白,拓展了研究尺度,以分层研究的方法探讨传统地域景观的动态发展与格局特征,总结出传统地域景观的营建经验与生态智慧,进而提出区域-城市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策略,为国土层面地域景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段酬苍[10](2017)在《东洞庭湖越冬小天鹅行为节律与活动范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东洞庭湖越冬小天鹅(Cygnus columbianus)行为节律与活动范围。以东洞庭湖越冬期(10月到翌年3月)小天鹅为对象,综合运用遥感技术、野外调查法和卫星追踪等手段,探讨东洞庭湖环境变化以及小天鹅行为节律和活动范围变化,以便增强对小天鹅越冬行为、地理分布和活动规律等方面的了解。结果如下:越冬期东洞庭湖小天鹅生境类型分为:已收割芦苇滩地、芦苇滩地、嫩草滩地、草滩地、泥滩地、林地和水体7类。越冬期东洞庭湖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剧,优势度减少,景观形状变得复杂,景观优势类别对景观整体的控制作用减弱。越冬期东洞庭湖水位呈下降趋势,气温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野外小天鹅成体与幼体间行为差异不大。按每小时统计分析,成幼体间抖翅行为存在显着差异(P<0.05)。合并成幼体行为发现,只有理羽行为与站立行为呈正相关关系。救助小天鹅行为类型多于野外小天鹅,但社会行为较少,主要行为有觅食、理羽、站立和睡眠。取食行为有早中晚三个高峰时间段;运动行为多集中于上午;清理行为多集中于中午;静止行为多发生在下午;警戒行为常伴随于取食行为。东洞庭湖小天鹅种群越冬期栖息地主要为芦苇滩地、嫩草滩地和水体。小天鹅活动范围白天大于夜晚,清晨大于黄昏。东洞庭湖小天鹅越冬期活动范围与水位、气温、降水量均呈负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更加全面的展示了东洞庭湖越冬小天鹅越冬行为、地理分布和活动规律,同时为小天鹅的保护提供切实有效的策略。

二、Dell“收割”群集计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Dell“收割”群集计算(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机收任务分配与收运协同调度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机调度问题定义
        1.2.2 单个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机调度问题研究
        1.2.3 共同利用的多作业任务农机调度问题研究
        1.2.4 调度研究方法
        1.2.5 调度内容分类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组织架构
第二章 小麦联合收割机作业场景与方法
    2.1 收割机田内作业场景
    2.2 收割机田外转移或任务分配场景
    2.3 收割机与运粮车协同调度场景
    2.4 调度规划求解方法
        2.4.1 作业路径规划算法
        2.4.2 大量订单分配算法
        2.4.3 异构车辆协同规划算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联合收割机田内作业路径规划
    3.1 基于不规则多边形的联合收割机调度模型
    3.2 小麦联合收割机田内作业路径求解算法
        3.2.1 转弯次数求解算法
        3.2.2 最优作业角度搜索算法
    3.3 田内作业算例仿真
        3.3.1 凸多边形田内作业优化方案
        3.3.2 凹多边形田内作业优化方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联合收割机田外转移路径规划
    4.1 小麦联合收割机田外转移问题描述
        4.1.1 转移场景模式
        4.1.2 参数及变量说明
    4.2 小麦收获任务订单分配模型
    4.3 小麦联合收割机田外转移求解算法
        4.3.1 前项插入启发算法(PFIH)
        4.3.2 混合遗传算法(GA-PFIH)
        4.3.3 混合模拟退火算法(SA-PFIH)
    4.4 小麦收获任务订单算例仿真
        4.4.1 PFIH算法
        4.4.2 常规遗传算法
        4.4.3 混合遗传算法
        4.4.4 混合模拟退火算法
        4.4.5 不同订单规模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收割机与运粮车协同调度规划
    5.1 收运协同调度问题描述
        5.1.1 收运响应模式
        5.1.2 参数及变量说明
    5.2 收运协同调度模型
        5.2.1 主要目标
        5.2.2 主要约束条件
    5.3 收运协同响应求解算法
        5.3.1 解算基本原理
        5.3.2 求解过程
    5.4 收运协同响应算例分析
        5.4.1 模型运算结果
        5.4.2 影响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2)东北三省玉米收储供应链模式选择及其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可能创新之处
2 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玉米产后收储服务主体
        2.1.2 玉米收储供应链
        2.1.3 玉米收储供应链模式
    2.2 农产品供应链绩效评价理论
    2.3 效用最大化的选择理论
    2.4 供应链治理理论
    2.5 理论研究框架
    2.6 本章小结
3 东北三省以玉米产后收储服务主体为核心的收储供应链现状
    3.1 东北三省以玉米产后收储服务主体为核心的收储供应链结构
    3.2 东北三省以玉米产后收储服务主体为核心的收储供应链调查
        3.2.1 调查目的和对象
        3.2.2 问卷设计
        3.2.3 调查过程
        3.2.4 调查结果
    3.3 东北三省玉米主产区产后收储服务主体的收储功能主要提升方向
    3.4 聚焦东北三省玉米主产区收储供应链的关键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东北三省以玉米产后收储服务主体为核心的收储供应链主要模式及评价
    4.1 玉米收储供应链主要模式分类
    4.2 玉米收储供应链主要模式评价
        4.2.1 玉米收储供应链主要模式的评价指标选取
        4.2.2 玉米收储供应链主要模式的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2.3 玉米收储供应链主要模式评价结果及典型模式归纳
    4.3 相对综合最优型玉米收储供应链模式的信任和质量关键特征发现
    4.4 本章小结
5 东北三省以玉米产后收储服务主体为核心的收储供应链主要模式选择机理
    5.1 变量选择和数据获取
    5.2 东北主产区玉米收储供应链模式的多项Logit模型构建
    5.3 结果与讨论
    5.4 东北主产区玉米收储供应链模式选择的主要机理
    5.5 基于信任关系和质量投入的相对综合最优型收储供应链模式治理问题聚焦
    5.6 本章小结
6 东北三省基于信任关系和质量投入的玉米收储供应链治理机制
    6.1 引入信任关系和质量投入的相对综合最优型收储供应链模式治理结构
    6.2 基于信任关系和质量投入的玉米收储供应链治理模式假设
    6.3 基于信任关系和质量投入的收储供应链治理的机理模型构建
        6.3.1 变量说明
        6.3.2 玉米产后收储服务主体销售量和成本模型的建立
        6.3.3 基于信任关系和质量投入的收储供应链利润影响机理分析
        6.3.4 基于信任关系和质量投入的收储供应链利润影响机理结论
    6.4 基于信任和质量的收储供应链治理模式的治理机制设计
        6.4.1 玉米产后收储服务主体为核心的治理机制框架
        6.4.2 基于玉米收储供应链利益分享机制的集成治理策略
        6.4.3 基于玉米收储供应链关系协调机制的信任关系治理策略
    6.5 本章小结
7 东北三省推动玉米收储供应链治理的政策启示
    7.1 推广相对综合最优型模式的政策
    7.2 选取新型玉米产后服务中心为试点的收储供应链治理的示范项目
    7.3 依托贴息贷款项目支持产后收储服务主体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支持政策
    7.4 依托信用评价鼓励产后收储服务主体与种植户建立纵向联盟关系的政策
    7.5 注重玉米收储供应链信息系统和信用系统建设的支持政策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及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1 主产区玉米产后收储服务主体收储行为调查问卷
    附录1 -2 主产区玉米种植户收储行为调查问卷
致谢
个人简历

(3)宁乡市退耕还湿工程对植物多样性及水质净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湿地与湿地生态修复工程
        1.2.1 湿地
        1.2.2 湿地退化
        1.2.3 湿地修复
        1.2.4 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的概况
        1.2.5 湿地生态修复工程技术
    1.3 湿地植被修复与水质净化效果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图
2 退耕还湿生态修复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2.1.1 试点位置及工程规模
        2.1.2 试点区地形与地貌特征
        2.1.3 气候条件
        2.1.4 水文水质特征
        2.1.5 土地特征
        2.1.6 植被特征
        2.1.7 试点区原水质情况
    2.2 退耕还湿生态修复设计方案
        2.2.1 不同类型还湿区的概况
        2.2.2 不同类型还湿区的植物配置
3 不同退耕还湿区的植物多样性研究
    3.1 样地与方法
        3.1.1 样方构建及群落调查
        3.1.2 物种重要值
        3.1.3 植物多样性指数
        3.1.4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植物组成及变化
        3.2.2 国家级重点野生保护植物
        3.2.3 典型植物群落特征
        3.2.4 植物多样性变化
    3.3 本章小结
4 不同退耕还湿区的水质净化研究
    4.1 水样采集样点与监测方法
        4.1.1 水质指标监测
        4.1.2 污染物去除率计算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水质污染物去除率
        4.2.2 植物多样性与污染物去除率的相关性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不同退耕还湿模式湿地生态修复效果综合评价
    5.1 评价方法
    5.2 评价体系构建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指标权重
        5.3.2 不同类型湿地生态修复效果综合评价
        5.3.3 生态及景观评价
    5.4 建议
        5.4.1 合理的植物配置
        5.4.2 加强后期管理维护
6 讨论
    6.1 退耕还湿工程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6.2 退耕还湿工程对水质净化的影响
    6.3 植物多样性与水质净化的关系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有待研究的问题
附录A 退耕还湿生态修复工程宁乡试点区域内植物名录
附录B 典型植物群落照片
附录C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4)水稻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研究 ——以川渝稻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水稻生产现状
    2.水稻主要害虫生物生态学特征
        2.1 水稻螟虫
        2.1.1 水稻螟虫生物学及生态学习性
        2.1.2 耕作栽培制度与螟虫演变关系
        2.2 水稻两迁害虫
        2.2.1 稻飞虱类
        2.2.2 稻纵卷叶螟
        2.3 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
    3.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
        3.1 水稻化肥农药减量
        3.2 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
        3.2.1 物理防治
        3.2.2 化学防治
        3.2.3 生物防治
        3.2.4 应用生态工程控制水稻病虫害
引言
    1.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2.论文的研究思路及框架
第二章 不同水稻种植模式对川渝稻区二化螟越冬种群数量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1.1.1 调查时间和地点
        1.1.2 虫情资料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1.2.1 调查内容
        1.2.2 调查方法
        1.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四川稻区部分区县历年水稻插秧方式与稻田种养方式变化分析
        2.2 四川稻区部分区县历年二化螟越冬数量与分析
        2.3 插秧方式及稻田种养方式与二化螟越冬代相关分析
        2.4 重庆市螟虫越冬种类及分布
        2.5 水稻不同类型田二化螟越冬虫源分析
    3.小结和讨论
第三章 重庆秀山县水稻主要虫害发生规律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方法
        1.1.1 稻飞虱田间系统调查
        1.1.2 稻纵卷叶螟田间赶蛾调查
        1.1.3 水稻螟虫田间光诱调查
        1.2 虫情资料与气象资料
        1.3 调查时间
        1.4 调查地点
        1.5 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稻飞虱发生情况分析
        2.1.1 稻飞虱灯下发生动态分析
        2.1.2 稻飞虱田间系统调查分析
        2.1.3 稻飞虱发生规律分析
        2.2 稻纵卷叶螟发生动态分析
        2.3 二化螟灯下诱捕数量分析
        2.4 气候条件与水稻迁飞害虫发生动态分析
    3.小结和讨论
第四章 重庆稻区水稻病虫害农药减量增效示范应用
    1.材料与方法
        1.1 示范地设计方法
        1.2 病虫害调查区域及方法
        1.2.1 二化螟调查方法
        1.2.2 稻飞虱调查方法
        1.2.3 稻纵卷叶螟调查方法
        1.2.4 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调查方法
        1.2.5 农药减量效果
        1.2.6 增益效果
    2.结果与分析
        2.1 示范区用药结果与水稻病虫害的发生期
        2.2 重庆稻区水稻病虫害发生程度及防治效果
        2.2.1 重庆稻区水稻病虫害重发生区县发生程度及防治效果
        2.2.2 对水稻病虫害轻发生区县防治效果
        2.3 减量用药的减药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
    3.小结和讨论
第五章 不同肥药双减组合对水稻病虫害及产量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1.2 试验规划
        1.3 试验材料
        1.4 试验方法
        1.4.1 试验设计
        1.4.2 水肥管理
        1.4.3 产量测定
        1.5 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 施肥情况比较
        2.2 施药情况比较
        2.3 病虫害发生情况比较
        2.4 水稻主要经济性状及增产效果
    3.小结和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基于星地多源信息融合的农田土壤信息快速获取及管理分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基于光谱的土壤属性预测
        1.2.2 基于遥感的土壤属性估测
        1.2.3 农田管理分区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与数据
    2.1 研究区域及样点布设
    2.2 土壤地面数据采集及处理方法
        2.2.1 土壤光谱数据及理化性质测量
        2.2.2 土壤水分及ECa数据获取
    2.3 遥感数据的获取及预处理
        2.3.1 高分辨率数据
        2.3.2 MODIS数据
        2.3.3 哨兵卫星数据
第三章 基于近地传感融合的土壤属性预测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土壤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
        3.1.2 特征波段筛选
        3.1.3 多传感融合算法
        3.1.4 土壤光谱建模方法
        3.1.5 估测模型评价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土壤属性化学测试结果分析
        3.2.2 基于单传感器的土壤属性预测
        3.2.3 基于多传感融合的土壤属性预测
    3.3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星地融合和深度学习的土壤属性空间估测和数字制图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土壤光谱数据分析
        4.1.2 遥感数据处理及光谱指数计算
        4.1.3 土壤属性空间估测方法
        4.1.4 土壤属性空间估测评价指标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土壤原位湿样光谱转换及主成分分析
        4.2.2 多时相遥感数据分析
        4.2.3 土壤属性空间估测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和多时相融合的农田管理分区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土壤电导率空间分析
        5.1.2 土壤水分遥感估测
        5.1.3 农田管理分区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土壤电导率统计分析及空间分布
        5.2.2 土壤水分遥感估测
        5.2.3 长时间序列植被指数分析
        5.2.4 农田管理分区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6)西藏飞蝗蝗蝻群集迁移特性及其群集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蝗蝻群集迁移视频采集
    1.2 蝗蝻群运动一致性参数
    1.3 蝗蝻群集迁移模型
    1.4 数据分析和处理
2 结果和分析
    2.1 自然环境中西藏飞蝗蝗蝻运动
        2.1.1 蝗蝻群集迁移速度
        2.1.2 蝗蝻群集迁移方向
        2.1.3 不同环境蝗蝻群运动轨迹
        (1)蝗蝻群运动轨迹
        (2)蝗蝻群运动一致度
    2.2 蝗蝻集群行为的模拟
        2.2.1 SPP模型参数的确定
        2.2.2 群集迁移现象
        2.2.3 密度与序参数的变化
        2.2.4 蝗蝻群集效应
        (1)群集对迁移距离的影响
        (2)蝗蝻群对食物或有益资源的定向
        (3)先验蝗蝻对群体作用
3 讨论
    3.1 蝗蝻群集迁移观察
    3.2 西藏飞蝗蝗蝻群集效应
    3.3 西藏飞蝗的防治指标
    3.4 群集迁移的群体决策

(7)文化的演替与作物的盛衰 ——桄榔类物种式微的文化生态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与预设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时空范畴
        一、“桄榔”的界定
        二、本研究的时空范畴
    第三节 桄榔相关的前期研究
        一、关于史前桄榔类植物的研究
        二、关于历史时期内桄榔类作物演替的研究
        三、桄榔类作物的民族志研究
        四、当代开发价值的研究
    第四节 田野点选择
第二章 学理回顾:文化视角下的物种研究
    第一节 结构、象征与符号:结构主义
        一、结构主义与“烹饪三角”
        二、《利未记》的可憎之物
    第二节 生态、适应与功能:文化生态学
        一、印度圣牛的唯物论
        二、生态系统与猪
    第三节 历史、权力与意义:政治经济学与实践论
        一、实践论:以家畜与牛肉为研究对象
        二、政治经济学派笔下的作物
    第四节 本文的思路、方法与应用
        一、当代的争论
        二、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三、民族学的应用与贫困问题
第三章 作物起源与狩猎采集者的桄榔利用
    第一节 生物属性利用与文化属性利用
        一、生物属性的利用
        二、文化属性的利用
    第二节 狩猎采集者的桄榔利用
        一、丰裕与匮乏
        二、最早的桄榔文化遗址
        三、采集桄榔的“机会主义”者
    第三节 桄榔类作物的起源
        一、作物起源的神话
        二、驯化的起源
        三、驯化的操作规程
第四章 桄榔农业及其生产实践
    第一节 采集食物与生产食物
        一、野生与栽培
        二、采集食物与生产食物
    第二节 早期桄榔食物生产实践
        一、采伐与收获
        二、加工与利用
        三、栽培与管护
    第三节 桄榔农业的起源及其文化圈
        一、桄榔农业的认定
        二、桄榔农业文化的起源
        三、桄榔农业文化圈
第五章 作物的扩张与桄榔的隐退
    第一节 纪元前后的几个世纪
        一、旱作农业的推广
        二、东南亚的早期国家与农业
        三、桄榔类主粮作物延续
    第二节 从桄榔类作物向稻类作物的过渡
        一、“不敢食谷”的国王
        二、水稻的国家作物地位确立
        三、桄榔类作物主粮地位的跌落
    第三节 西方殖民扩张与作物
        一、水稻的资本化
        二、沦为救荒之物的桄榔
第六章 桄榔类作物盛衰的动因及机制
    第一节 桄榔农业起源的动力
    第二节 桄榔农业民族及其政权
        一、政权的出现及其动力
        二、桄榔农业民族的政治形态
        三、作物的力量
    第三节 桄榔农业衰落的原因
        一、主因认定
        二、国家作物的特征
        三、主粮政策的正负效应辨析
第七章 当代的复兴
    第一节 粮食安全的维护
    第二节 多样性利用
    第三节 生态维护价值
结论与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1:桄榔类植物生长环境调查报告
附录2:各族乡民对桄榔类植物的认知与利用
附录3:沧源勐来乡董棕群落伴生植物物种(简表)
附录4:个旧斗卡房镇棉花山董棕林伴生动物名录(简表)
附录5:附图

(8)大型复合生态湿地的尾水净化效应及其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人工湿地概述
        1.1.1 人工湿地的概念
        1.1.2 人工湿地的分类
    1.2 人工湿地污染物去除机理与研究进展
        1.2.1 营养盐去除机理与研究进展
        1.2.2 抗生素去除机理与研究进展
    1.3 人工湿地微生物群落及其作用机理
        1.3.1 人工湿地的微生物群落研究现状
        1.3.2 人工湿地微生物的作用机理
    1.4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复合生态湿地对尾水的净化效果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常规污染指标检测
        2.2.3 抗生素测定
        2.2.4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湿地溶解氧与水温变化
        2.3.2 湿地脱氮能力对比
        2.3.3 湿地去除磷和COD的效果
        2.3.4 冬夏两季抗生素净化效果
    2.4 讨论
        2.4.1 复合生态湿地对营养盐的净化效果
        2.4.2 复合生态湿地对抗生素的净化效果
    2.5 小结
第三章 复合生态湿地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作用机理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采样与预处理方法
        3.2.2 DNA提取,细菌16S扩增和MiSeq测序
        3.2.3 16S测序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复合生态湿地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
        3.3.2 微生物群落结构及与水体环境因子相关性
        3.3.3 各群集特异细菌种类
        3.3.4 关键细菌类群与抗生素及水质指标相关性
    3.4 讨论
        3.4.1 复合生态湿地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
        3.4.2 特异微生物与水质指标的相关性
    3.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研究结论
    4.2 研究创新点
    4.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9)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对城镇地域景观的冲击
        1.1.2. 现代化背景下历史城市的景观危机
        1.1.3.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本土文化的丧失
        1.1.4. 现代城市建设与古城保护间的矛盾
    1.2.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对象
        1.2.3. 研究时期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成果
        1.4.1. 人居环境理论相关研究
        1.4.2. 历史地理学理论相关研究
        1.4.3. 乡土景观相关研究
        1.4.4. 山水城市理论相关研究
        1.4.5.中国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1.4.6. 山东古代城市相关研究
    1.5. 相关概念解析
        1.5.1. 地域景观
        1.5.2. 地域文化景观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鲁中北地区自然与社会环境基础
    2.1. 地理区位条件
        2.1.1. 国家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1.2. 省域视野下的地理区位
    2.2. 自然环境特征
        2.2.1. 地质条件
        2.2.2. 地形地貌
        2.2.3. 气候条件
        2.2.4. 土壤条件
        2.2.5. 水系条件
    2.3 政治经济环境
    2.4 社会文化环境
    2.5 小结
3.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下的传统地域景观研究
    3.1. 自然本底
        3.1.1. 山体
        3.1.2. 水文
        3.1.3. 植被
        3.1.4. 土壤
    3.2. 水利建设
        3.2.1. 黄河改道治理与区域环境变迁
        3.2.2. 水利设施建设与河道疏浚整治
        3.2.3. 农田水利建设与灌溉农业发展
    3.3. 农业生产
        3.3.1. 农业发展
        3.3.2. 灌区分布
        3.3.3. 农田类型
        3.3.4. 田制制度
        3.3.5. 作物种植
        3.3.6.耕作技术
    3.4. 城乡营建
        3.4.1. 城乡聚落的发展历程
        3.4.2. 聚落格局的演进特征
        3.4.3. 城乡发展的驱动因素
    3.5. 小结
        3.5.1. 鲁中北地区区域尺度传统地域景观的主要特征
        3.5.2 区域城镇格局发展主要特征
4. 鲁中北地区典型历史城市的发展
    4.1. 临淄
        4.1.1. 定居——淄水之畔的文明起源
        4.1.2. 发展——西周建城与春秋盛世
        4.1.3. 衰败——都城中衰与县城新建
    4.2. 青州
        4.2.1. 定居——襟山连海的东夷“九州”
        4.2.2. 发展——“三迁四筑”的城池迁移
        4.2.3. 稳定——治所迁移与格局定型
    4.3. 济南
        4.3.1. 定居——泰山北麓的早期文明
        4.3.2. 兴城——先秦时期的城市起源
        4.3.3. 扩张——秦汉南北朝的城池扩张
        4.3.4. 发展——唐宋时期的格局变迁
        4.3.5. 兴盛——金元时期的运道开凿
        4.3.6. 稳定——明清时期的格局定型
        4.3.7. 再建——清末开埠与格局变迁
    4.4. 淄川
        4.4.1. 兴城——般水之阳的西汉筑城
        4.4.2 发展——冲坠覆隍与城池重建
        4.4.3. 稳定——宅园兴建与商贸繁荣
        4.4.4. 再建——铁路贯通与发展转变
    4.5. 四邑城市发展特征对比总结
        4.5.1. 城池选址特征对比
        4.5.2. 城池结构及位置变迁研究
        4.5.3. 城市景观风貌变迁
    4.6. 小结
5. 鲁中北地区城市尺度下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研究
    5.1. 度地:“因地制宜”的山水格局
        5.1.1. 山水关系的确立
        5.1.2. 山水秩序的确立
        5.1.3. 山水文化的影响
        5.1.4. 山水格局的营建
    5.2. 营城:“随形就势”的城市营构
        5.2.1. 城池规模
        5.2.2. 空间结构
        5.2.3. 城防体系
    5.3. 理水:“因势利导”的水系梳理
        5.3.1. 内外贯通
        5.3.2. 护卫城池
        5.3.3. 泄水防洪
        5.3.4. 便利民生
        5.3.5. 营造景观
    5.4. 塑景:“城景一体”的景观格局
        5.4.1. 造园活动
        5.4.2. 园林
        5.4.3. 风景名胜区
        5.4.4. 标志性景观建筑
        5.4.5. 景观构筑物
    5.5. 成境:“情景交融”的意境感知
        5.5.1. “八景”意象与意蕴升华
        5.5.2. 文人教化与城市精神
    5.6. 小结
        5.6.1. 城市尺度传统地域景观体系的主要特征
        5.6.2. 四座城市传统地域景观的整体特征解析
6. 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6.1. 清末民初以来传统地域景观的变迁
        6.1.1. 山水环境的改变
        6.1.2. 城乡格局的巨变
        6.1.3. 城市空间的变迁
        6.1.4. 景观意象的消隐
        6.1.5. 城市文化的嬗变
    6.2. 传统地域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展望
        6.2.1. 区域整体保护
        6.2.2. 城市景观延续
    6.3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1.1. 地理独立、独具特征的自然环境基础
        7.1.2. 多因驱动、曲折发展的城乡格局变迁
        7.1.3. 双重尺度、逐层叠加的地域景观体系
        7.1.4. 根植自然、生态高效的传统营建智慧
        7.1.5. 整体保护、区域协同的保护发展展望
    7.2. 创新点
        7.2.1. 研究内容
        7.2.2. 研究方法
    7.3. 展望
附录一: 鲁中北地区清末民初测绘图汇总
附录二: 济南七十二名泉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东洞庭湖越冬小天鹅行为节律与活动范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小天鹅概况
        1.2.2 鸟类行为节律
        1.2.3 鸟类活动范围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小天鹅越冬期东洞庭湖环境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时间
        2.2.2 土地利用类型与景观格局
        2.2.3 水位与气象
    2.3 结果与分析
        2.3.1 2014 年越冬期东洞庭湖土地利用类型及景观格局
        2.3.2 2015 年越冬期东洞庭湖土地利用类型及景观格局
        2.3.3 水位变化
        2.3.4 气温与降水量变化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东洞庭湖小天鹅越冬期行为节律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野外小天鹅行为节律研究
        3.1.2 救助小天鹅行为节律研究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野外小天鹅行为谱
        3.2.2 野外小天鹅行为节律
        3.2.3 野外越冬小天鹅种群行为相关性分析
        3.2.4 救助小天鹅形态指标与行为谱
        3.2.5 救助小天鹅行为节律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东洞庭湖越冬小天鹅活动范围与环境
    4.1 研究方法
        4.1.1 小天鹅捕捉与追踪
        4.1.2 小天鹅活动范围
        4.1.3 小天鹅活动范围水位与气象
    4.2 结果与分析
        4.2.1 越冬小天鹅主要栖息地
        4.2.2 越冬小天鹅活动范围日变化
        4.2.3 越冬小天鹅活动范围与水位
        4.2.4 越冬小天鹅活动范围与气象
    4.3 讨论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四、Dell“收割”群集计算(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机收任务分配与收运协同调度优化研究[D]. 南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2]东北三省玉米收储供应链模式选择及其治理研究[D]. 马伊茗.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1(09)
  • [3]宁乡市退耕还湿工程对植物多样性及水质净化的影响[D]. 贺依婷.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1(01)
  • [4]水稻农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研究 ——以川渝稻区为例[D]. 杜润帮. 西南大学, 2021(01)
  • [5]基于星地多源信息融合的农田土壤信息快速获取及管理分区研究[D]. 徐冬云. 浙江大学, 2020
  • [6]西藏飞蝗蝗蝻群集迁移特性及其群集效应[J]. 封传红,张梅,马利,白马吞珠,黄冲,沈丽,李庆,郭聪. 生态学报, 2020(20)
  • [7]文化的演替与作物的盛衰 ——桄榔类物种式微的文化生态史研究[D]. 耿中耀. 吉首大学, 2019(02)
  • [8]大型复合生态湿地的尾水净化效应及其微生物群落特征研究[D]. 王文佳. 浙江大学, 2019(07)
  • [9]鲁中北地区传统地域景观研究[D]. 王越.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东洞庭湖越冬小天鹅行为节律与活动范围研究[D]. 段酬苍.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0)

标签:;  ;  ;  ;  ;  

戴尔“收获”集群计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