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物候在生产和科学中的应用

自然物候在生产和科学中的应用

一、自然物候在生产和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星兰,苗典典,刘亚勤,王蕾[1](2020)在《探索共发现一色 理性与科学齐辉——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拓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居里夫人说:"科学的探讨与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人类在不断的探索中创新科学,在不断的发现中获得"至美",推动文明进步。各类探索者发现、揭示和掌握事物奥秘的过程,就是造福人类的过程。高中语文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三单元精选了四篇反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探索及其发现的知识性文章:有记叙自然科学领域屠呦呦及其团队迎难而上,探索医药科学,发现科学成果,造福人类,以及日裔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加来道雄童年时的奇思妙想和青少年时期的积极探索的作品;

许逸颖[2](2020)在《科技价值观的变迁与社会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人类社会发展已经历了对自然顶礼膜拜的原始文明阶段、改造自然的农业文明阶段和征服自然的工业文明阶段,当前正迈步于遵循自然的生态文明阶段。在每个社会文明发展阶段,人们的精神生产能力对社会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不断地改变着社会发展的模式。从手工时代、机械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到现今的智能化时代,每次社会发展模式的改变,都存在着科学技术变革的巨大推力。每次精神生产能力的提高在推动社会的巨大进步和发展的同时,又受到社会文明的推动而不断变革着自身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精神生产力的产品,科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科学技术整体上推动着社会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但带来福音的同时又产生了冲突和社会的负面效应。面对当前“科技与人文的价值冲突”、“科技异化”、“科技悲观主义论”等并不轻松的话题时,隐隐约约会感到迷茫和无奈。因而,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衡量科学技术所产生的社会价值,矫正科技价值观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显得尤为重要。在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中,人们对于某种需要的事物是不尽相同的,但作为评价主体的人的评价准则是统一的,即均是以有益于社会发展方向为目的。科技价值观反映了作为精神产品的科学技术与人的主体需要的关系,存在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中。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对科学技术的功能、作用和效应的不同认识和评价,形成了不同的科技价值观。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科技价值观是不同的,科技价值观受社会发展中人的主体需要的变化而有着一个变迁的过程。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科技价值观的作用下,产生巨大的社会发展推力,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类主体认识能力也随之逐步提高,对科学技术价值的认识也随之有所发展。科技价值观逐步发生变化来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不断优化、不断进步的循环性的良性发展过程,在这个良性发展过程中,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解放和社会的文明进步、人类的幸福。本论文以发展哲学、价值哲学、马克思人学的相关研究为基础,以科技价值观变迁中人的需求发展为主线,深入剖析科技价值观的变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探寻当前社会转型期中科技价值的选择,构建正确的科技价值观,把握合理的社会发展方向。全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当代审视,分析科技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第二部分,社会发展中科技价值观的变迁和影响,解析科技价值观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联系。第三部分,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审视,阐述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困境和挑战。第四部分,社会转型期对科技价值观变迁的哲学反思,深挖科技价值观变迁的哲学价值及社会转型期的理性选择。第五部分,马克思科技价值理想及其社会发展理论的现实境遇,理解马克思科技价值思想的改变、超越及价值归宿。第六部分,科技价值观重构的实践路径及社会发展的合理目标,探究新时代科技价值观重构的实践路径。结语部分科技价值观变迁与社会发展的评价和价值展望,对适应社会文明发展的科技价值观的价值标准及价值趋向进行了展望。

冯悦[3](2019)在《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祁连山地区韧性度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祁连山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特别是在西部地区,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被誉为河西地区的“母亲山”。国家、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对其生态保护与治理高度关注。近年来,多次发生的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祁连山地区环境破坏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局部有加重趋势,该问题得到各级政府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也使祁连山再度成为学术界的重点研究对象。结合近年来兴起的“韧性”理论,从复合生态系统的视角,开展祁连山地区的韧性度评价研究,弥补了当前国内区域韧性研究不足的情况,对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保护有着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祁连山地区为研究对象,以2006年和2016年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从复合生态系统视角,对祁连山地区的韧性度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在对复合生态系统韧性定义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实际,构建了由自然、经济、社会三个维度组成的祁连山复合生态系统韧性度评价体系;(2)将可拓评价方法应用到祁连山地区复合生态系统韧性度评价中,构建了祁连山地区韧性度可拓综合评价模型;(3)对祁连山2006年和2016年两期韧性度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分别从自然维度韧性、经济维度韧性、社会维度韧性和综合韧性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从自然维度韧性度来看,整体上祁连山地区韧性等级有所下降,对外界破坏的敏感性趋势增强,在空间分布上祁连山东部地区韧性度等级两期结果均高于西部地区。(2)从经济维度韧性度来看,表现为以西宁市、凉州区、玉门市为主的几个大城市经济圈的韧性明显高于其余地区,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祁连山地区经济维度韧性度差距在各地区间有缩小的趋势,整体上经济维度韧性出现大幅度好转,对外界产生干扰后的恢复能力较好。(3)从社会维度韧性度来看,主要以凉州区、西宁市及其服务辐射区韧性较高,其余地区韧性水平较低,整体上社会维度韧性度有明显提升,对外界干扰的适应能力明显增强。(4)综合韧性度上看,两期数据均表现出祁连山综合韧性度东南部地区优于西北部地区,且韧性等级从东南部向西北部出现逐渐降低的分布趋势,整体上综合韧性度有所上升,在面对系统内、外界破坏的时候能够更好的维持系统各维度之间的稳定性,并且当自然、经济、社会其中一个维度发生破坏时,其他维度能够快速做出调整来恢复和适应各种破坏,但同时也存在综合韧性度地区发展不平衡性现象。本文从复合系统视角出发,将韧性理论和方法应用到祁连山地区生态环境治理中,是对区域复合生态系统韧性度研究的初步探索和研究。构建了祁连山复合生态系统韧性评价体系,提出了可拓韧性综合评价模型,并对祁连山地区复合生态系统韧性度从自然、经济、社会以及系统综合方面进行评价计算和分析,为祁连山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了决策建议。

杨波[4](2019)在《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方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林业信息化与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林业数据获取与存储能力的不断增强,林业数据体量将持续增长,数据格式与种类也愈加多样化。基于可视化可视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和洞悉林业数据的模式和规律,解决林业生产科研中的问题,给林业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森林容易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和人为因素的破坏,而森林病虫害作为最主要的森林自然灾害,给森林资源带来严重的威胁,给林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森林病虫害数据的分析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首先,森林病虫害数据体量大、结构复杂、多层次且高维度,而且涉及时空属性,不同时间和空间粒度的分析结果千差万别。其次,数据中各属性并非完全孤立,属性间存在不同程度的联系。利用传统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难以直观地呈现数据间的联系与规律,因而从中挖掘有价值的信息非常困难。数据可视化是一种使用人类可感知的视觉符号来增强数据认知的有效方法,可以辅助数据分析者直观地观察和分析数据蕴含的规律。本文针对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中存在的问题,以交互式可视分析为研究核心,围绕森林病虫害数据建模、可视化和可视分析方案设计等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以期为森林病虫害研究与管理人员更好地管理、监测森林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指导病虫害的科学防治提供更有利的平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了一种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用于提高森林病虫害数据的数据质量。在数据清洗过程中为了比较森林病虫害文本型数据的相似性,提出了文本型数据相似性匹配算法。针对森林病虫害数据的特点,设计了可视数据清洗框架,对数据进行交互式地检测分析及清洗,实现对数据质量的有效控制。2、设计了一种聚类数据可视分析方法,其可定量评估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在各地区的相似性。在可视化绘制算法研究方面,提出了权值均分有序树图布局算法对树图进行优化以展示森林病虫害数据中的有序层次数据;提出了基于引力场的聚类边绑定算法对平行坐标进行优化以展示森林病虫害聚类数据的分布特征。基于此,提出了用于揭示各地区森林病虫害发生相似性的数据聚类可视化方案。3、基于三种模型的多视图协同可视分析方法的设计。提出了多视图协同可配置模型,其可针对相似数据分析情景模式进行配置;基于该模型针对不同的情景分析模式所包含的数据属性是否一致,设计了不同的可视分析模板对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层次关联交互模型,该模型用于指导多个具有层次性的属性进行渐进式关联交互分析;基于该模型提出了分析不同病虫害在不同地区的发生发展情况的交互式多视图协同可视分析方法。提出了多组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可以定量地描述多个自变量与单一因变量之间的多种组合构成的线性关系;基于该模型和数据流模型并结合统计学原理和可视化技术提出了多组合多元线性回归可视分析方法,针对森林病虫害病情指数与可能导致其发生的影响因素的特点展开分析研究。4、设计并实现了基于森林病虫害数据的可视分析原型系统。基于论文所提出的模型和方法,结合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的时序、地理、灾害等级、灾害种类等特征,综合考虑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发生防治情况,以及导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等数据,实现对森林病虫害的多角度综合性分析,从而提供一种快捷、方便的森林病虫害数据观察及分析工具。5、基于论文所设计实现的原型系统,针对真实的森林病虫害数据进行研究,分析病虫害数据的时空特性及多维属性间的关系,对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子进行探索,以期找到影响病虫害发生的关键因子。实施了相关用户研究和专家评估以验证上述所提模型、方法等的可用性和有效性。本文研究工作结合了数据挖掘、可视化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为解决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和利用面临的问题,探索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手段;为辅助森林病虫害研究与管理人员全面掌握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采取科学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刘建涛[5](2018)在《黄河三角洲典型地表类型遥感协同提取方法及生态环境遥感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其特珠的地理区位,长期以来,黄河三角洲地区是地理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典型区域。伴随着最近几十年的土地开发活动,黄河三角洲的地表类型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为加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开展该地区典型地表类型(植被、不透水面、水体)的提取方法及生态环境评价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近年来,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多源、多分辨率、多时相遥感数据得到了快速的增长,进而为利用遥感手段开展黄河三角洲典型地表类型信息提取和生态环境的遥感评价提供了重要基础。为此本文以机器学习和协同理论为指导,首先基于多源、多分辨率、多时相的遥感数据对黄河三角洲典型地表类型的提取展开研究;然后利用基于遥感的生态评价指数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变化状况进行评价;最后结合从遥感数据获取的各地表类型数据探讨引起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原因。本文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如下:(1)基于并行随机森林算法,构建了黄河三角洲典型植被类型的提取方法,改善了植被信息提取的精度和效率。本文基于hadoop和spark框架搭建了大数据存储计算平台,并利用从Landsat TMETM+OLI、HJ1A/1B CCD以及GF-1WFV遥感数据中提取的年内多时相的地表反射率特征、光谱指数特征、TCT特征、纹理特征构造了高维特征空间;然后依托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基于并行随机森林算法的黄河三角洲典型植被类型(冬小麦、其他旱地作物、水田作物、一般树林、柽柳灌丛、芦苇以及翅碱蓬)的提取。通过对黄河三角洲时间序列的植被提取结果进行精度评估发现,采用所提方法进行植被提取时可取得较高的精度,植被提取结果的总体平均精度达到了89.79%,平均kappa系数达到了0.8838。在计算效率方面,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本文提出的植被提取方法能较大地提高计算的效率,植被提取所花费的时间仅为使用非并行算法的1/41/5,大大减小了计算负担。(2)提出了一种将多源遥感数据协同和多机器学习算法协同相融合的不透水面提取方法,改善了黄河三角洲建设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的提取精度。在多源遥感数据协同方面,使用了夏秋季节的反射特征(Landsat TM/ETM+/OLI多光谱数据)、年内多时相的地表温度特征(Landsat TM/ETM+/TIRS热红外数据)、年内多时相的BCI特征、夏秋季节的不透水面丰度特征、年植被调节的灯光指数等特征(DMSP/OLS、Suomi NPP/VIIRS、Terra/MODIS和NOAA/AVHRR遥感数据)。在多机器学习算法协同方面使用了支持向量机、多类逻辑斯蒂回归、多层感知器等算法。通过对黄河三角洲时间序列不透水面(建设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的提取结果进行精度评估,发现该方法能够获得理想的不透水面提取效果,其总体平均精度达到了88.19%,平均kappa系数达到了0.8647,验证了该方法在提取黄河三角洲不透面时的有效性。进一步通过比较分析发现,多策略协同方法不透水面提取结果的总体精度,比单分类器提取结果的精度提高了3%4%,进一步证明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3)提出了一种随机森林分类和AWEI水体指数相协同的多类型水体提取方法,改善了黄河三角洲库塘、养殖水面、盐田等不同水体的提取精度。该方法先以夏秋季节的地表反射率特征(Landsat TM/ETM+/OLI多光谱数据)以及二阶纹理特征作为输入数据,采用随机森林算法对多水体(库塘、养殖水面、盐田)进行了初步提取;然后以Otsu’s法确定的阈值分割AWEI图像得到所有水体信息;最后通过协同两种方法,得到了最终的多水体提取结果。通过对黄河三角洲时间序列水体提取结果进行精度评估发现,在多类型水体提取中,该方法可以取得较理想的实验结果,总体平均精度达到了92.33%,平均kappa系数达到了0.9145,验证了该方法在提取黄河三角洲多类型水体时的有效性。(4)通过借助基于遥感的生态评价指数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状况进行总体分析发现,1992-2016年期间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好的区域所占比例增加了9.49%,生态环境差的区域所占比例减少了6.16%,表明黄河三角洲总体生态环境向着良性发展。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改变了地表的时空格局,深刻反映了地表生物物理参数的动态变化过程。通过对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分析发现,1987-2016年期间,耕地、不透水面、水域发生了大面积的增长,而林地、草地、滩涂、未利用地却发生了大面积的减少,这是造成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最直接因素。综上所述,本文研究成果表明,为了实现黄河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在土地开发过程中,应避免盲目砍伐开垦行为,加大力度保护好柽柳灌丛和芦苇灌丛这些对区域生态环境有正向作用的植被群落。在城市规划中,合理增加城市范围内绿化面积和水域面积的比例,使城市朝着更有利于人地协调、可持续的宜居型城市发展。

杨未[6](2017)在《生态与仪式:生态位理论视角下仪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论文选取仪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了生态与生命相关联的思路,整合了生态位理论、生命哲学理论的视角,以行为发生的情景为出发点,从个体向社会网络不断扩展,把仪式还原到人类学的语境中,还原到生态系统中,将生命哲学中“主体间性”的视角引入,研究仪式的“调和”和“杂糅”功能以及文化生态位构建。在对中西方文献中仪式研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得出结论——仪式是人类的生命行为,所有的仪式研究都是围绕生命进行的。将仪式置于生态学理论视野下进行研究,就是将仪式这一生命行为置于生态学整体观的视野,将人类学对仪式的研究进行延展,以探索生态学理论逐渐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发展。论文主要采用了生态位理论,通过梳理“生态位”概念的产生到生态位理论的形成与丰富,提出了基于三重生命的生态位理论——对于人类来说,每一个民族的生态子系统中,存在多种资源因子,也存在着多样的文化因子,必然存在一种最主要的文化因子使其成为成为某种类型;任何一个民族必然存在一个包含时空维度的生态位,它是一个包含着多种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的N维杂糅超体积,其空间生态位指向这样的含义——恰好被一个经济文化类型所占据的最后分布单位,强调其资源空间分布意义;其功能生态位则是指其在这一类型的经济文化生态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从而得出这样的结论:某一民族的生态位是指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这一民族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单元在时间、空间上的地位、作用、功能及其与相类似经济文化类型民族之间的相对关系。论文从生态学的视角提出了仪式是贯穿生命过程的行为,从生命的起源到动物的仪式化行为,试图探寻仪式生发的生态之源——动物与人类的仪式化行为都有着拟态的行为,为了生存而产生的生命行为在一个种群中反复的呈现,对于动物种群来说是一种群体性行为,而对于人类来说则是社会化的行为。从这个角度上说,可以说仪式是人类为了生存和繁衍的生态行为。论文也从生命哲学的视角去分析人类精神生活的起点,从情感体验到精神生命的形成,丰富的情感和每一个个体的不同的精神生命以及每一个民族之于这个世界中的不同的文化生态位。仪式不仅是精神生命的构造方式,也是人类精神生命编织出来的文化产品,它既是精神生命的行为方式,也是精神生命绵延的载体。论文将仪式这一文化事象纳入社会生态系统中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素和生态因子分别满足人的生物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需要,分析了自然生态因子、文化生态因子影响下的人类生态位,影响人类生态位的最重要原因是因文化生态系统的存在。文化生态系统是由影响人类生存和文化产生、演进的自然生态环境、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以及价值观念等“超机体”的N维文化生态因子构成,仪式则是伴随着人类文化演进的一个重要文化因子。既然仪式是人类的生命行为,它必定是融三重生命于一体的生态适应性行为,是人类文化生态系统的,任何仪式在一定时期必然与其他文化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文化生态系统中也必然存在仪式生态位,人具有三重生命的动物,一是生物生命,二是精神生命,三是社会生命,仪式的生发是因生物生命的需要,同时仪式也满足人的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需求,诸多的因素杂糅在一起必然形成人类生存的“N维空间的超体积”的文化生态位,因而它也是记录人类的三重生命演进的社会文本。论文最后探讨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仪式与生态的互动,通过贵州典型的案例得出仪式是可以被发明的传统,在社会生态系统中达到了三重生命相统一的生态适应,建构了生态位的才能成为传统,而只是满足于单一的物质需求的仪式即便被发明,也并不能成为传统。通过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仪式是贯穿于人的生物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的生态行为,仪式是构建“N维空间的超体积”人类生态位的重要文化因子;仪式具有“调和”和“杂糅”的功能,可以促进文化生态重建。当人们的需求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指向的就是三重生命的统一,“美好生活”就是人类的最适生态位。

程丽云[7](2017)在《赫哲族传统自然观的生态意蕴及现代审视》文中认为赫哲族世代生活在我国东北边疆,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而成的三江平原。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有人口5 354人,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历史上,赫哲族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渔猎文化,而且在认识自然、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等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目前,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而我国的环境问题也令人堪忧。为解决我国环境问题而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借鉴和反思发达国家的理论与实践,也可从我国古代先哲们的思想中汲取有益的养分。少数民族传统自然观中承载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诠释了特定时空内人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的生存智慧,经由传统向现代的创新、转换和发展,可为我国本土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输送智慧营养,也可实现我国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人与自然关系为视角研究赫哲族传统文化,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角度去把握赫哲人对自然的态度;重点阐释赫哲族传统自然观所蕴含的生态文化理念;在现代语境下,理解赫哲族传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和主要特点,并对其进行现实价值反思。除绪论、结论外,本文从以下四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人类自然观的历史演进。人类发展历史进程中产生过多种形态的自然观,不同时代形成的自然观也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实践和认识活动,乃至于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文中分别对蒙昧时代的神话自然观、古代朴素的自然观、中世纪神学自然观、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现代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进行了简要说明,并指出随着人类社会和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新的时代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必将得到进一步充实和深化。第二部分,赫哲族传统自然观的历史考察。首先,从赫哲人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素朴实用的知识体系、多元交融的文化背景等方面分析赫哲族传统自然观产生的条件。正是在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发展滞后的人文环境等条件下,赫哲先民形成了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的自然观念。其次,由于缺乏可靠的历史文献,我们只能借助于流传至今的文学作品,主要对赫哲族“口传”史诗——伊玛堪、民间故事、谚语、神话等进行深入分析,从中梳理赫哲先民对自然界的素朴认识,以及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第三部分,赫哲族传统自然观中的生态意蕴。首先,从对赫哲族的生产实践、宗教信仰、民间节庆和禁忌的分析,指出赫哲先民形成了以“人与自然和谐”、“敬畏自然”、“亲近自然”、“善待生命”等生态伦理思想,并具有生成方式的自发性、内容层面的多元性、构成基础的宗教性等特征。其次,从赫哲族神话、生活方式中可以折射出赫哲先民的生态审美智慧。赫哲族神话反映了人与自然的“依生之美”与“竞生之美”;赫哲族生活方式体现了饮食文化的生态性、住所建筑的生态美、服饰的生态审美取向,以及诗意地对待自然万物、诗意地呵护自然万物的生存方式和态度。再次,“神”的威慑及人们对“神”的畏惧,产生了赫哲族最早的生态保护意识,以树神、水神、火神名义保护森林、江河及生存环境,客观上维护了这一地区的原生态环境。最后,赫哲族传统自然观中蕴涵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适度开发与合理消费、遵循自然规律等生态价值追求。第四部分,赫哲族传统自然观的现代审视。首先,阐述赫哲族传统自然观的基本内涵。认为以“万物有灵”及“灵魂不灭”观念为核心,赫哲先民形成了独特的宇宙观、生命观、天人观,规范或指导着人们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其次,总结赫哲族传统自然观的主要特点。认为其具有自发性与朴素直观性、神圣性与实用性、有机性与整体性、民族性与地域性等特点。最后,分析赫哲族传统自然观的现实价值。以生态文明建设、赫哲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为切入点,展开讨论,认为赫哲族传统生态文化观念可以给予现代生态文明建设以启示,并促进赫哲族地区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增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赫哲族传统自然观是赫哲人在长期与自然调适过程中,形成的对自然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的认识,不仅具有民族特点,而且影响到民族的社会道德准则、风俗习惯等。因此,对赫哲族传统自然观进行系统的研究,不但具有学术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以丰富和深化对于“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和谐发展的理论研究,可以完善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体系构建,为现代生态文明和赫哲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服务。发挥赫哲族传统文化在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有利于加快“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步伐,走上共同富裕道路,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梳理和研究赫哲族传统自然观,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有助于推进中华民族文化的新发展、新繁荣,坚定文化自信。

丁宁[8](2016)在《基于长时间遥感序列的东北地区森林固碳能力历史动态》文中认为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全球碳循环、调节气候以及减缓全球变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今气候因素的变化对东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已成为生产和科研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同时该区域作为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的重点地区之一,人类活动对其森林碳/源汇功能的转变及时空格局的历史动态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选取东北地区典型森林植被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光能利用率模型来探究1982~2012年研究区典型森林植被的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动态变化,将基于多源信息复合的随机森林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结果、NDVI数据和气象数据输入模型中来模拟典型森林植被的年NPP值,进而评估典型森林植被的碳固持能力,并探究其固碳能力与各气象因子间的响应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东北地区的主要地物类型是林地、耕地和草地,其次为未利用土地,覆盖面积较少的地物类型是水体和城市及建成区。森林面积变化趋势为略增加后减少之后又略有增加,4种林型中两种针叶林面积整体趋势减少,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面积增加,是由于全球气候暖化导致针叶林生长范围缩小,阔叶林生长范围扩大;耕地面积的增加主要是由于人口的增加导致粮食需求的增加,草地的退化趋势严峻,未利用土地面积的增加则主要是由于荒地数量的增加而引起,水体在2002年面积增加最为显着,主要是由于90年代末期全球厄尔尼诺现象导致降水量急剧增加所致,城市建成区面积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城镇化水平的提高。2)黑龙江的主要地物类型为森林,该省中部两侧平原区分布着耕地、未利用土地及水体等;吉林省的中西部主要地物类型为耕地和未利用土地,而东南部则以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为主;辽宁省西部地区的主要地物类型包括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耕地、草地等,中部辽河平原上分布着耕地和城市及建成区,辽宁东部主要分布着落叶阔叶林和耕地;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区是落叶针叶林的主要分布地,其他地区主要分布着草地。19822012年东北地区各地物的空间转移矩阵结果表明各种林型主要表现为相互转化,其他地物类型主要转变为耕地,而耕地多数转变为草地。3)从单位面积固碳量来说,多年固碳量从大到小排序为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从年固碳总量来说,从大到小排序为落叶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针叶林。4种林型的年NPP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及总量基本都是2000年后高于2000年前的值,这主要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得该区域植被能更好地进行NPP生产活动。4)东北地区年NPP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南部到长白山吉林省长白山主脉范围内,值的分布范围在400600gC/(m2·a)之间,300400gC/(m2·a)间的值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和辽宁北部山地,低值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及内蒙古高原中南部,这样的分布特征主要是由于林型、气候及人为扰动等多种原因造成。各种林型多年年NPP均值空间分布受到区域土地利用/覆被的影响很大,此外气候和人类采伐等干扰活动也对NPP的空间分布产生一定的影响。5)除了常绿针叶林外,年均温、年降水量和其他3种林型年NPP值都具有相似的相关性分布特征,混交林和阔叶林都是从小兴安岭南端到长白山主脉这一区域相关性不显着,而大小兴安岭山地正相关性显着,落叶针叶林则相反;太阳辐射和上述3种林型呈现负相关性的区域都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山地。而常绿针叶林年NPP和年太阳辐射量主要表现为负相关性,纬度越高降水量和年NPP值的正相关性越强,除了小兴安岭地区温度和常绿针叶林的年NPP都表现为极强的正相关。

黄家周[9](2015)在《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同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完成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遵循恰当的路径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精神文化生产理论、文化领导权思想、文化软实力思想是我们理解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指导思想的地位,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则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我们在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设的视域,关注不同地区的“人文特点”,这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要求。广西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区,加强对该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轫期。“五四”运动前后,广西籍进步知识分子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在本地区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时期,红七军、红八军和根据地苏维埃政府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和措施,深受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牢固掌握了桂林抗战文化运动的领导权,向各阶层广泛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鼓舞了广西民族群众的抗战斗志。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广西党组织根据新的工作方针,发动群众开展反内战、反独裁,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为配合解放军南下解放广西创造了必要的舆论氛围和群众条件。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拓期。新中国成立初期,广西的文化艺术事业全面振兴,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建立体现了中共灵活运用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又一次成功实践。“文革”十年却使广西文化艺术事业惨遭破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亦历经曲折。随着拨乱反正、思想解放运动的推进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广西文化建设事业重现新的曙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呈现新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全面推进期。广西通过创建社会文化先进县工程、建设千里文化长廊工程、推进知识共享工程等活动,实现了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双学”活动的开展、“四个广西”建设理念的提出、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广西精神”的凝练、“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以及“中国梦”理念和“四个全面”思想在广西的广泛宣传,彰显了新时期广西马克思大众化的新特征。我们通过对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程的系统考察和分析,概括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六条基本路径:一是积极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活动增强其引领群众的能力;二是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三是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四是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参与马克思主义宣传的作用;五是发扬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六是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本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创新。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过程中蕴含着以下特点:首先,围绕实现群众利益需求而确定目标任务;其次,体现了鲜明的民族特点;再次,采取了多层面的保障措施;最后,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当代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选择和实现过程中依然有不少问题和制约因素,尚存在某些路径不够顺畅、不够明晰、不够完备和适用性欠强等问题,影响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成效。新时期新形势下广西仍然需要继续探索、创新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第一,大力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围绕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公平,充实民族教育的内容;从民族地区实际出发,丰富民族教育的形式。第二,改善民族地区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努力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第三,充分利用广西民族地区优秀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特别是要着力促进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提升民族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程度。第四,建立和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我们应遵循统筹兼顾的思想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健全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人才、经费和奖惩等方面的保障制度,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反馈和辅助等方面的实践机制。

李畅[10](2015)在《乡土聚落景观的场所性诠释 ——以巴渝沿江场镇为例》文中认为乡土聚落景观是乡村、乡镇范围内包含地理环境、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审美倾向的地域性文化景观。现存的巴渝沿江场镇作为乡土聚落景观的空间载体,记载了不同时期乡土聚落环境的演替过程,是巴渝“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地域性生存方式和民俗民风的集中体现。目前,三峡库区的成库和快速城镇化使巴渝沿江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巨变。除了极少的场镇和具有文物价值的乡土建筑得以迁建和保护,绝大多数乡土景观或是沉入水底、或是破败不堪,巴渝沿江场镇的乡土景观普遍呈现出空间衰败、价值失落的破碎化和断层化倾向。有鉴于此,论文以空间和体验结合的场所理论为框架,采用现象学、符号学、类型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基于乡土社会中“内在者”可意象的生存模式,将巴渝沿江场镇的乡土景观分为市井生活景观、生产劳动景观、精神信仰景观和乡土名胜景观四类。进而从“在地性”的自然系统和“在场性”的文化系统两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巴渝沿江场镇乡土景观的场所语境,涉及气候、地形地貌、集体记忆、社会层界、民俗风情等文化地理背景的时空格局演变。在对巴渝沿江场镇进行了大量的实地调研与文献梳理之后,论文认为乡土景观的场所性应由特定的空间环境和主体体验来定义。根据乡土聚落中“人与人、人与神、人与天地”的场所关联,从而划分出“生活之境、神灵之境、宇宙之境”这三类具有不同场所精神的乡土景观场所空间,分别由“水码头”、“九宫十八庙”、“八景”三种典型“文化物种”为代表。分析这几类乡土景观的源流谱系、空间类型、拓扑意象和情景体验可以发现:以“水码头”为代表的土地肌理和居住空间等市井空间是先民们满足必要生活、生产的现实场所;以“九宫十八庙”为代表的会馆、寺庙等信仰空间是先民们与神灵沟通的精神场所;而以“八景”为代表的山水空间则是先民们哲学与审美、人文和自然融合的理想场所。总结巴渝沿江场镇乡土景观的场所性研究,可以发现乡土景观场所“空间”和“意义”的呈现主要通过场域、场地和场合三个维度展开。三者之间共生共荣的耦合关联,构成了“意与象通、伦常日用”的乡土景观场所性。正如文化一样,乡土景观场所性的生成机制是一个渐进的“涵化”过程,呈现出集聚、锚固、认同和转化四个动态的生命周期。而乡土景观场所性的感知机制则是一个突显的“涌现”发生,涉及感性直觉、感性经验和意义解码相融合的主体在场,并且受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的参量影响。

二、自然物候在生产和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然物候在生产和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科技价值观的变迁与社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四、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当代审视
    第一节 科技与社会发展模式沿革
        一、手工业时代
        二、机械化时代
        三、信息化时代
        四、智能化时代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互动作用
        一、科学技术的社会化进程
        二、社会的科学技术化发展
        三、科学技术融入社会发展的当代作用
    第三节 社会转型期的科学技术实践
        一、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实践特征
        二、创新发展的科技实践路径
        三、美好生活构建的科技实践使命
第二章 社会发展中科技价值观的变迁和影响
    第一节 科技价值观的嬗变
        一、西方科技价值观的嬗变
        二、中国科技价值观的嬗变
    第二节 社会价值观对科技价值观的影响
        一、物质价值观对科技价值观的影响
        二、精神价值观对科技价值观的影响
        三、当今社会智能化生活对科技价值观的影响
    第三节 社会转型期中的科技价值观
        一、经济、政治、文化对科技价值观的合力作用
        二、科技价值观对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促进
        三、多元主体共生逻辑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影响
第三章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审视:困境与挑战
    第一节 科学技术自身的价值审视
        一、对精致性和完美性的追求
        二、对普遍性、客观性的向往
        三、工具理性的彰显和价值理性的迷失
    第二节 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价值审视
        一、正面价值——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二、负面价值——科学技术的伦理冲突导致近代文明的不可持续
    第三节 对科学技术态度的价值审视
        一、对科技乐观主义的价值审视
        二、对科技悲观主义的价值审视
        三、对唯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的价值审视
第四章 社会转型期科技价值观变迁的哲学反思
    第一节 社会转型期科技价值观变迁的反思
        一、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
        二、对人类生存方式的反思
        三、对人类精神生活的反思
        四、对社会发展方式的反思
    第二节 当代社会价值观下科技价值观变迁的反思
        一、一元价值与多元价值的反思
        二、道德价值与利益价值的反思
        三、个体归属与优良心灵秩序的反思
    第三节 社会转型期科技价值观的理性选择
        一、全球化科技时代的生存安全性
        二、价值诉求的多元化与差异化统一
        三、以后现代主义对抗现代主义
第五章 马克思科技价值理想及其社会发展理论的现实境遇
    第一节 马克思科技思想与社会发展理论的内在结构
        一、马克思的科技实践论
        二、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中的科技发展观
        三、科技实践观的当代构建与科技变革
    第二节 马克思科技价值思想与社会发展理论的生存境遇及价值归旨
        一、马克思的科技价值思想与社会发展理论的生存境遇
        二、马克思科技异化思想与社会发展价值的主体完善性
        三、马克思科技异化批判与社会发展理论的价值归旨
    第三节 马克思科技价值思想及社会发展理论的基点及归宿
        一、人的生成和自我完善:马克思科技思想与社会发展理论的逻辑起点
        二、改变人的生活世界:马克思科技思想与社会发展理论的价值归宿
        三、人的自由与解放:马克思科技思想及社会发展理论的终极目标
第六章 科技价值观重构的实践路径及社会发展的合理目标
    第一节 新时代科学技术遵循人性化发展道路
        一、科技发展中人本位境界
        二、科技伦理中人的主体性地位
        三、科技文化中的人文价值思想
    第二节 新时代科技价值观重构与社会新发展理念相一致
        一、社会发展模式的博弈
        二、科技创新的价值向度的转型
        三、科技创新的实践价值及绿色生态发展理念
    第三节 科技价值观的重构路径
        一、科技发展的社会正义性向度
        二、健康个性的生活方式的追寻
        三、科技创新的美好生活价值指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3)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祁连山地区韧性度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韧性研究进展
        1.2.2 复合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1.2.3 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和数据处理
    2.1 研究地区界定
    2.2 祁连山地区概况
        2.2.1 地理位置
        2.2.2 地质地貌
        2.2.3 气候水文
        2.2.4 土壤植被
        2.2.5 社会经济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2.3.1 遥感数据来源与处理
        2.3.2 其他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3 复合生态系统韧性度评价体系构建及指标选取
    3.1 复合生态系统韧性度评价体系构建
        3.1.1 复合生态系统
        3.1.2 复合生态系统韧性
        3.1.3 复合生态系统韧性维度分析
    3.2 祁连山地区复合生态系统韧性度指标选取的原则
    3.3 祁连山地区复合生态系统韧性度指标体系的构建
    3.4 自然维度指标计算
        3.4.1 荒漠化指数
        3.4.2 土地盐碱化指数
        3.4.3 水土流失指数
        3.4.4 水源涵养指数
        3.4.5 温湿指数
    3.5 社会经济维度指标计算
        3.5.1 社会经济数据插值方法的选取
        3.5.2 社会经济数据插值
4 祁连山地区韧性度可拓评价模型构建
    4.1 可拓学基本理论
    4.2 祁连山可拓评价模型的建立
        4.2.1 确定祁连山地区韧性度经典域与节域矩阵
        4.2.2 确定权重
        4.2.3 确定关联度函数及关联度
        4.2.4 综合关联度的计算
    4.3 祁连山地区韧性度可拓评价计算过程
        4.3.1 指标处理及阈值划分
        4.3.2 可拓评价计算过程
        4.3.3 经典域、节域和待评物元计算
        4.3.4 关联度计算
5 祁连山地区复合生态系统韧性度评价与分析
    5.1 自然维度韧性度评价
        5.1.1 自然维度韧性度时空分布和数量特征
        5.1.2 自然维度韧性度分析
    5.2 经济维度韧性度评价
        5.2.1 经济维度韧性度时空分布和数量特征
        5.2.2 经济维度韧性度分析
    5.3 社会维度韧性度评价
        5.3.1 社会维度韧性度时空分布和数量特征
        5.3.2 社会维度韧性度分析
    5.4 祁连山地区综合韧性度评价
        5.4.1 综合韧性度时空分布和数量特征
        5.4.2 综合韧性度分析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技术路线
    1.4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研究工作
    2.1 数据可视化研究现状及分析
        2.1.1 数据可视化的发展
        2.1.2 数据可视化的流程
        2.1.3 数据可视化在各领域应用现状
        2.1.4 多种数据可视化技术
        2.1.4.1 时序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2.1.4.2 时空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2.1.4.3 高维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2.1.4.4 文本数据可视化方法分析
        2.1.4.5 可视化交互技术分析
        2.1.4.6 混合可视化方法分析
    2.2 森林病虫害研究现状及分析
        2.2.1 森林病虫害发生特点和规律及预防措施
        2.2.2 森林灾害统计指标体系的研究
        2.2.3 森林病虫害监测
        2.2.4 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
        2.2.5 导致森林病虫害发生的影响因子分析
        2.2.5.1 林分结构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2.2.5.2 土壤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2.2.5.3 地貌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2.2.5.4 生物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2.2.5.5 气象因子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2.2.5.6 人为因素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2.3 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概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森林病虫害数据特征分析
    3.1 引言
    3.2 森林病虫害数据体系结构
        3.2.1 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相关数据体系结构
        3.2.2 森林病虫害发生环境相关数据体系结构
    3.3 森林病虫害数据特点分析
    3.4 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关键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森林病虫害数据的可视数据清洗方法
    4.1 引言
    4.2 数据质量与数据清洗
        4.2.1 数据质量
        4.2.1.1 数据质量的定义
        4.2.1.2 数据质量问题的分类
        4.2.1.3 数据质量问题的来源
        4.2.2 数据清洗
        4.2.2.1 数据清洗的定义
        4.2.2.2 数据清洗的原理
        4.2.2.3 常用数据清洗算法
        4.2.2.4 数据清洗的一般过程
        4.2.3 可视数据清洗
    4.3 森林病虫害数据质量问题
    4.4 森林病虫害数据清洗方案
        4.4.1 数值型数据检测与清洗方法
        4.4.2 文本型数据检测与清洗方法
        4.4.2.1 文本型数据的相似检测与清洗策略
        4.4.2.2 文本型数据的相似匹配方法
        4.4.2.2.1 Jaro-Winkler距离
        4.4.2.2.2 改进Jaro-Winkler距离
        4.4.2.2.3 改进算法数值分析
    4.5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设计思路
        4.5.1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主要功能
        4.5.2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清洗过程
        4.5.3 规则库和算法库
    4.6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设计
        4.6.1 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清洗任务需求
        4.6.2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设计原则
        4.6.3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采用的可视化技术
        4.6.3.1 数据异常检测可视化
        4.6.3.2 交互设计
    4.7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应用和效果分析
        4.7.1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应用
        4.7.1.1 错误数据可视清洗
        4.7.1.2 不完整数据可视清洗
        4.7.2 可视数据清洗方法的效果分析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森林病虫害发生数据的聚类可视分析
    5.1 引言
    5.2 权值均分有序树图布局算法研究
        5.2.1 树图简介
        5.2.2 典型树图布局算法
        5.2.3 权值均分有序树图布局算法
        5.2.3.1 算法描述
        5.2.3.2 示例说明
        5.2.4 实验评估与分析
        5.2.4.1 评价指标
        5.2.4.2 实验说明
        5.2.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5.3 基于引力场的平行坐标聚类边绑定分析方法
        5.3.1 平行坐标聚类绑定方法分析
        5.3.2 基本平行坐标绘制
        5.3.3 基于引力场的平行坐标边绑定设计
        5.3.3.1 聚类中心控制点
        5.3.3.2 簇内引力场绑定
        5.3.3.3 算法实现流程
        5.3.3.4 不透明度视觉增强设计
        5.3.4 基于引力场的平行坐标边绑定绘制
    5.4 森林病虫害发生数据聚类可视化设计
        5.4.1 数据聚类可视化需求分析
        5.4.2 数据聚类可视分析管线
        5.4.3 数据的降维与聚类
        5.4.4 数据聚类可视化技术
        5.4.5 数据聚类可视化交互设计
    5.5 案例研究
    5.6 用户反馈
        5.6.1 可视化设计
        5.6.2 可用性评价
        5.6.3 相关建议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多视图协同的可配置森林病虫害数据分析
    6.1 引言
    6.2 多视图协同的可配置模型
        6.2.1 可配置模型建模
        6.2.2 可配置模型的一致性约束
    6.3 基于多视图可配置模型的可视化设计
        6.3.1 病虫害发生防治相似场景可视需求分析
        6.3.2 病虫害发生防治相似场景可视设计方案
        6.3.2.1 可视分析管线
        6.3.2.2 多视图协同可视分析模板
        6.3.2.3 配色方案
        6.3.3 病虫害发生防治可视化技术
        6.3.3.1 病虫害发生随时间变化
        6.3.3.2 病虫害相邻年份发生面积比较
        6.3.3.3 病虫害发生严重程度随时间变化
        6.3.3.4 各地区病虫害发生随时间变化
        6.3.3.5 病虫害发生在地域上的分布
        6.3.3.5.1 Choropleth地图
        6.3.3.5.2 邮票地图
        6.3.3.6 病虫害发生地区间比较
    6.4 案例研究
        6.4.1 数据来源
        6.4.2 案例1: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6.4.2.1 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随时间变化情况分析
        6.4.2.2 某一年份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6.4.2.3 单个地区病虫害发生情况分析
        6.4.3 案例2:森林病虫害防治情况分析
        6.4.3.1 森林病虫害防治面积随时间变化情况分析
        6.4.3.2 某一年份森林病虫害防治情况分析
        6.4.3.3 单个地区病虫害防治情况分析
    6.5 用户反馈
        6.5.1 可视化设计
        6.5.2 可用性评价
        6.5.3 相关建议
    6.6 讨论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基于层次关联交互模型的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
    7.1 引言
    7.2 层次关联交互模型
        7.2.1 层次关联交互模型建模
        7.2.2 层次间的交互约束
    7.3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化设计
        7.3.1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需求分析
        7.3.2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可视化设计方案
        7.3.2.1 可视分析管线
        7.3.2.2 总体概览
        7.3.2.3 配色方案
        7.3.3 层次关联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化技术
        7.3.3.1 基于标签云的病虫害种类视图
        7.3.3.2 不同地区各等级病虫害发生分布视图
        7.3.3.2.1 基于环形堆栈图的可视化方法
        7.3.3.2.2 基于雷达图的可视化方法
        7.3.3.3 病虫害发生防治关系视图
        7.3.3.4 病虫害发生在不可标注地域的分布视图
        7.3.3.5 病虫害发生严重程度随时间变化视图
        7.3.3.6 病虫害在各地区随时间动态变化视图
        7.3.4 可视化相关辅助设计
        7.3.4.1 地区和病虫害种类选择器
        7.3.4.2 交互设计
    7.4 案例研究
        7.4.1 研究区概况
        7.4.2 数据来源
        7.4.3 案例1:病虫害发生防治总体情况分析
        7.4.4 案例2:某种病虫害发生防治总体情况分析
        7.4.5 案例3:某地区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分析
        7.4.6 案例4:某地区某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分析
    7.5 用户反馈
        7.5.1 可视化设计
        7.5.2 可用性评价
        7.5.3 相关建议
    7.6 讨论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MCMVLR模型的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分析
    8.1 引言
    8.2 多组合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8.3 基于MCMVLR模型的可视化设计
        8.3.1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化需求分析
        8.3.2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化设计方案
        8.3.2.1 可视分析管线
        8.3.2.2 数据流模型
        8.3.2.3 总体概览
        8.3.3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数据可视化技术
        8.3.3.1 数据分析模块
        8.3.3.1.1 数据集统计量表
        8.3.3.1.2 数据集分布度量
        8.3.3.1.3 属性间相关关系度量
        8.3.3.1.4 属性间相关关系评价
        8.3.3.2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块
        8.3.3.2.1 研究变量选择
        8.3.3.2.2 归一化方法选择
        8.3.3.2.3 多组合线性回归分析
        8.3.3.2.4 预测分析
        8.3.4 可视分析交互设计
    8.4 案例分析
        8.4.1 案例1:云杉矮槲寄生在天然云杉林内的发病因子分析
        8.4.2 案例2:气象因子对红脂大小蠹发生的影响分析
    8.5 用户反馈
        8.5.1 可视化设计
        8.5.2 可用性评价
        8.5.3 相关建议
    8.6 本章小结
第9章 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9.1 引言
    9.2 可视分析系统需求分析
        9.2.1 系统架构需求分析
        9.2.2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9.3 可视分析系统架构设计
        9.3.1 架构设计原则
        9.3.2 系统架构设计
        9.3.3 系统设计模式
        9.3.4 功能结构设计
    9.4 技术选型和数据获取
        9.4.1 系统开发和运行环境
        9.4.2 实现技术
        9.4.3 数据获取
        9.4.4 数据库构建
    9.5 可视分析系统实现
        9.5.1 可视数据清洗模块
        9.5.2 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可视分析模块
        9.5.2.1 森林病虫害发生和防治情况可视分析模块
        9.5.2.2 森林病虫害发生情况聚类可视分析模块
        9.5.2.3 森林病虫害发生防治关联分析模块
        9.5.3 森林病虫害影响因子可视分析模块
    9.6 本章小结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10.1 研究工作总结
    10.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黄河三角洲典型地表类型遥感协同提取方法及生态环境遥感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遥感信息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1.2.2 大数据及处理平台的发展
        1.2.3 多策略协同地表信息提取进展
        1.2.4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效应进展
        1.2.5 研究区现有研究进展
    1.3 理论框架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
    1.6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研究区介绍及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介绍
        2.1.1 自然条件概况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1.3 野外调查
    2.2 数据集介绍
    2.3 数据预处理
        2.3.1 辐射定标
        2.3.2 几何纠正
        2.3.3 大气纠正
    2.4 分类体系及样本选择方法
    2.5 小结
第3章 基于并行随机森林算法的植被提取方法
    3.1 植被提取流程
    3.2 特征提取
        3.2.1 光谱指数
        3.2.2 缨帽变换
        3.2.3 纹理特征
    3.3 植被类型提取方法
        3.3.1 大数据平台构建
        3.3.2 分类器选择
        3.3.3 随机森林原理
        3.3.4 并行随机森林算法
    3.4 结果评价
        3.4.1 分类结果
        3.4.2 各采样年份分类精度
        3.4.3 非并行算法与并行算法分类时间比较
        3.4.4 非并行算法与并行算法分类精度比较
        3.4.5 单时相与多时相分类精度比较
    3.5 小结
第4章 多策略协同的不透水面提取方法
    4.1 不透水面提取流程
    4.2 多策略协同中的模型与特征
        4.2.1 多策略协同的模型介绍
        4.2.2 多策略协同所使用的特征
    4.3 特征提取之地表温度
        4.3.1 反演方法
        4.3.2 反演流程
        4.3.3 辐射定标与亮温计算
        4.3.4 地表比辐射率估算
        4.3.5 反演结果
    4.4 特征提取之BCI、ISP、VANUI
        4.4.1 BCI特征
        4.4.2 ISP特征
        4.4.3 VANUI特征
    4.5 结果评价
        4.5.1 分类结果
        4.5.2 精度评价
        4.5.3 与单分类器比较
    4.6 小结
第5章 随机森林与AWEI指数协同的多类型水体提取方法
    5.1 多水体类型提取流程
    5.2 基于分类的水体提取
        5.2.1 分类方法及特征选择
        5.2.2 分类结果精度评价
    5.3 水体指数方法
        5.3.1 阈值的确定方法
        5.3.2 水体指数分割的结果及精度比较
    5.4 水体最终提取结果及精度评价
    5.5 小结
第6章 土地利用/覆盖时空动态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6.1 土地利用/覆盖格局分析
    6.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分析
        6.2.1 土地利用结构及其变化分析
        6.2.2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转移矩阵分析
    6.3 土地利用/覆盖类型驱动力分析
        6.3.1 自然要素
        6.3.2 社会经济要素
        6.3.3 规划和政策因素
    6.4 小结
第7章 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状况遥感评价
    7.1 生态环境遥感评价指数的构建
    7.2 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评价
        7.2.1 可视化评价
        7.2.2 定量分析
    7.3 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分析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生态与仪式:生态位理论视角下仪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选题的背景
        1.1.1 生活场域的变化
        1.1.2 仪式成为“传统的发明”
        1.1.3 仪式是人类生命的“隐密的文本”
    1.2 基于生态与生命相关联的研究思路
        1.2.1 生态位理论的视角
        1.2.2 生命哲学的视角
        1.2.3 数据化的视角
    1.3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路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路径
2 围绕生命行为的仪式研究
    2.1 西方文献中的仪式
        2.1.1 西方典籍中仪式的典型定义
        2.1.2 从仪式起源到仪式功能的研究
        2.1.3 不同视角的仪式分类
    2.2 众说纷纭的仪式研究
        2.2.1 进化论影响下的仪式研究
        2.2.2 围绕仪式的意义及目的研究
        2.2.3 以社会学视角进行的仪式研究
        2.2.4 强调功能性的仪式研究
    2.3 从生命走向生态的仪式研究
        2.3.1 不断拓展的“仪式”理论
        2.3.2 从生命出发到追求审美的仪式研究
        2.3.3 走向生态学视角下的仪式研究
3 礼仪之邦的仪式
    3.1 “礼仪之邦”的仪式表述
        3.1.1 何为“礼”“仪”
        3.1.2 “礼”“仪”之释
    3.2 “礼”“仪”源起之说
        3.2.1 “礼”从何来
        3.2.2 众说“礼”之源
    3.3 “礼”“仪”之分类
        3.3.1 基于效用之分类
        3.3.2 融入世俗生活的多样类别
    3.4 “礼”“仪”之功能
        3.4.1 通“神”之桥梁
        3.4.2 明分之效用
        3.4.3 教化之载体
4 基于三重生命的生态位理论构思
    4.1 生态位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4.1.1 不断丰富的生态位概念
        4.1.2 多维向度组成的生态位
        4.1.3 外延拓展的生态位理论
    4.2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研究框架与方法
        4.2.1 生态位理论的基本原理
        4.2.2 资源位与功能位形成的“态”与“势”
        4.2.3 N维空间的超体积的生态位
    4.3 文化生态系统中多维的仪式生态位
        4.3.1 文化生态系统
        4.3.2 文化生态系统中的生态位
        4.3.3 多维的仪式生态位
        4.3.4 杂糅的仪式生态空间
5 仪式是贯穿生命过程的生态行为
    5.1 生命的起源与地球生命系统
        5.1.1 众说生命的起源
        5.1.2 复杂的地球生命系统
        5.1.3 生命本质的一致性
        5.1.4 多样性生物的家园——贵州
    5.2 生物的生态适应行为
        5.2.1 生态因子与生态环境
        5.2.2 生命体结构与生态适应
        5.2.3 趋利避害的适应性行为
        5.2.4 多样性适应的贵州古生物和古人类
    5.3 复杂的仪式化行为
        5.3.1 基于生存的动物仪式化行为
        5.3.2 多样性的仪式化行为
        5.3.3 人类的仪式化行为
6 仪式是精神生命的展现
    6.1 多样性的人类情感与精神生命
        6.1.1 情感体验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起点
        6.1.2 复杂的情感与精神生命
    6.2 丰富的情感与精神生命的多样性
        6.2.1 人类生存需求的多层次滋生了丰富的情感
        6.2.2 生计方式的多样性形成了人类复杂的情感网络
        6.2.3 人类交往方式的多元化编织了多维的情感之网
        6.2.4 精神生命编织的多维“产品”
    6.3 仪式是精神生命的行为方式
        6.3.1 体现精神需求的仪式
        6.3.2 仪式是精神生命构造的一种方式
        6.3.3 仪式是精神生命绵延的载体
7 仪式是人类生态位的社会文本
    7.1 复杂的巨系统——社会生态系统
        7.1.1 从自然生态系统到社会生态系统
        7.1.2 多层而开放的社会生态系统
        7.1.3 复杂而稳定的社会生态系统
        7.1.4 竞争与共生的社会生态系统
    7.2 基于三重生命的人类生态位构建
        7.2.1 自然生态因子影响下的人类生态位
        7.2.2 文化生态因子影响的人类生态位
        7.2.3 社会生命与人类生态位
    7.3 仪式是书写人类生态位的文本
        7.3.1 仪式是建构人类个体生态位的重要因子
        7.3.2 仪式是构建人类群体生态位的关键因子
        7.3.3 仪式是人类生态位的可视文本
8 全球化语境下生态与仪式的互动
    8.1 仪式——被发明的传统
        8.1.1 被发明的“圣诞节”与“中国春晚”
        8.1.2 被发明的“消费仪式”
        8.1.3 旅游仪式构建绿色生态空间
    8.2 生态与仪式互动扩展旅游生态位
        8.2.1 旅游生态系统的“态”与“势”
        8.2.2 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社区面临转型
        8.2.3 错位发展扩充旅游生态位
    8.3 仪式是文化生态的重建的关键——以生态移民为例
        8.3.1 生态移民地区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空间耦合
        8.3.2 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社区面临转型
        8.3.3 用仪式重构生态移民社区文化多元的“杂糅空间”
结语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7)赫哲族传统自然观的生态意蕴及现代审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赫哲族概况
        1.1.1 赫哲族族源与族称
        1.1.2 赫哲族历史述略
    1.2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2.1 选题缘起
        1.2.2 研究意义
    1.3 赫哲族研究的国内外状况及评价
        1.3.1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2 国内外研究状况的评价
    1.4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人类自然观的历史演进
    2.1 蒙昧时代的神话自然观
        2.1.1 创世神话及人与万物的起源
        2.1.2 人与自然的关系
    2.2 古代的朴素自然观
        2.2.1 中国古代思想中的自然观
        2.2.2 古希腊思想中的自然观
    2.3 中世纪神学自然观
    2.4 近代机械论自然观
    2.5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第三章 赫哲族传统自然观的历史考察
    3.1 赫哲族传统自然观产生的条件
        3.1.1 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
        3.1.2 发展滞后的人文环境
        3.1.3 素朴实用的知识体系
        3.1.4 多元交融的文化背景
    3.2 赫哲族民间文学中的自然观
        3.2.1“口传”史诗——伊玛堪中的自然观
        3.2.2 民间故事中的自然观
        3.2.3 谚语中的自然观
        3.2.4 神话中的自然观
第四章 赫哲族传统自然观的生态意蕴
    4.1 赫哲族传统自然观所蕴涵的生态伦理思想
        4.1.1 赫哲族生产实践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4.1.2 赫哲族宗教信仰与禁忌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4.1.3 赫哲族节庆文化中的生态伦理思想
    4.2 赫哲族传统自然观所蕴涵的生态审美智慧
        4.2.1 赫哲族神话反映的生态审美意识
        4.2.2 赫哲族生活方式体现的生态审美智慧
        4.2.3 赫哲族传统自然观生态审美智慧的表现
    4.3 赫哲族传统自然观所蕴涵的生态保护理念
        4.3.1 赫哲族生态保护意识的产生
        4.3.2 赫哲族生态保护的观念及行为
    4.4 赫哲族传统自然观所蕴涵的生态价值追求
        4.4.1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图景
        4.4.2 适度开发和合理消费的生态发展理念
        4.4.3 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实践路径
第五章 赫哲族传统自然观的现代审视
    5.1 赫哲族传统自然观的基本状态
        5.1.1 宇宙观仍处于自然神论水平
        5.1.2 生命观仍处于灵魂崇拜状态
        5.1.3 天人观仍处于天人合一状态
    5.2 赫哲族传统自然观的主要特点
        5.2.1 强调自然观的神圣性与实用性
        5.2.2 强调自然观的有机性与整体性
        5.2.3 强调自然观的民族性与地域性
    5.3 赫哲族传统自然观的现实价值反思
        5.3.1 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5.3.2 对赫哲族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基于长时间遥感序列的东北地区森林固碳能力历史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归一化植被指数时间序列重建研究进展
        1.3.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方法研究进展
        1.3.3 森林固碳能力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水文气候
        2.1.3 土壤类型
    2.2 森林资源概况
        2.2.1 寒温带针叶林区
        2.2.2 温带针阔混交林区
        2.2.3 温带落叶阔叶林区
第三章 光能利用率模型构建
    3.1 确定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图
        3.1.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体系的建立
        3.1.2 分类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2 确定光合有效辐射子模型
    3.3 确定光能利用率ε子模型
        3.3.1 确定温度胁迫系数
        3.3.2 确定水分胁迫系数和最大光能转化率
第四章 东北地区典型森林植被固碳能力时空动态
    4.1 东北地区土地覆盖时空动态特征
        4.1.1 分类结果精度评价
        4.1.2 东北地区土地覆盖时间动态特征
        4.1.3 东北地区土地覆盖空间动态特征
    4.2 东北地区典型森林植被固碳能力时空动态特征
        4.2.1 NPP模拟结果验证
        4.2.2 东北地区典型森林植被固碳能力时间动态特征
        4.2.3 东北地区典型森林植被固碳能力空间动态特征
        4.2.4 东北地区典型森林植被固碳能力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选题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3 本课题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本课题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主要创新
第2章 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关系相关问题探析
    2.1 有关概念阐释
        2.1.1 文化和文化建设
        2.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1.3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路径
    2.2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2.2.1 文化与意识形态理论
        2.2.2 精神文化生产理论
        2.2.3 文化领导权思想
        2.2.4 文化软实力思想
    2.3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2.3.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2.3.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
    2.4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
        2.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2 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4.3 营造良好文化环境和氛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5 民族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相辅相成
        2.5.1 民族文化建设过程中开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2.5.2 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以民族文化建设为条件
第3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程
    3.1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1.1 广西民族地区的总体概况
        3.1.2 广西民族地区的人文特点
    3.2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的发轫期
        3.2.1 广西对“五四”运动的声援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2 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3 桂林抗战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2.4 解放战争时期广西爱国民主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3 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开拓期
        3.3.1 新中国成立开始了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征程
        3.3.2 “文革”十年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历经曲折
        3.3.3 思想大解放开启广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局面
    3.4 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全面推进期
        3.4.1 广西系列文化建设工程与转型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4.2 广西“双学”活动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桂宣传
        3.4.3 “四个广西”建设与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实践活动
        3.4.4 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学习与“桂理昕”宣传品牌的形成
        3.4.5 “广西精神”的凝练与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的提出
        3.4.6 党的十八大后广西的理论宣传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系列活动
第4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
    4.1 开展民族地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引领群众能力
        4.1.1 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广西革命和建设的始终
        4.1.2 多渠道培养民族干部增强其引领民族群众的能力
    4.2 利用有民族特点的多样化载体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4.2.1 重视有民族特点的报刊图书的宣传功能
        4.2.2 发挥民族文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过程中的作用
        4.2.3 善用传统大众媒体增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效果
        4.2.4 发挥现代传媒打造理论传播新模式的作用
    4.3 加强民族文化建设发挥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
        4.3.1 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3.2 社会主义文化在广西的发展及其功能
    4.4 发挥先进人物的示范功能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作用
        4.4.1 广西先进人物教育示范功能的发挥
        4.4.2 广西妇女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4.3 广西青年学生组织对党的宣传工作的参与作用
    4.5 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在促进民族和谐发展中的作用
        4.5.1 民族团结教育是广西革命和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
        4.5.2 新世纪新阶段广西强化民族团结教育的新举措
    4.6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推进自身实践创新
        4.6.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4.6.2 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对其他地区先进经验的学习借鉴
第5章 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主要特点
    5.1 明确的目标任务
        5.1.1 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马克思主义
        5.1.2 结合满足民族群众利益需求选择科学理论大众化的路径
    5.2 鲜明的民族特点
        5.2.1 以民族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学生为宣传重点对象
        5.2.2 以普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为重要内容
        5.2.3 运用民族文化资源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重要载体
    5.3 多层面的保障措施
        5.3.1 物质保障
        5.3.2 组织保障
        5.3.3 人力保障
        5.3.4 制度保障
    5.4 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
        5.4.1 多样化态势
        5.4.2 综合化态势
第6章 完善广西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思考
    6.1 阻碍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6.1.1 主要问题
        6.1.2 制约因素
    6.2 发展民族教育筑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基
        6.2.1 发展民族教育提升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效
        6.2.2 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并充实民族教育内容
        6.2.3 根据民族地区特点丰富民族教育形式
    6.3 改善文化民生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6.3.1 加强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6.3.2 发展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6.3.3 倡导和组织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活动
        6.3.4 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益及培育少数民族群众的主体意识
    6.4 利用优秀民族文化资源开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6.4.1 促进民族传统文化优秀因子与马克思主义相契合
        6.4.2 深入挖掘和弘扬广西红色文化
        6.4.3 广泛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
    6.5 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现的组织、制度和机制
        6.5.1 建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中心”
        6.5.2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保障制度
        6.5.3 健全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10)乡土聚落景观的场所性诠释 ——以巴渝沿江场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基本概念和范畴
        1.2.1 乡土景观的概念及相关
        1.2.2 巴渝乡土聚落的概念及相关
        1.2.3 场所性与乡土景观
        1.2.4 研究范畴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与课题定位
        1.3.1 国内外乡土聚落景观的研究进程
        1.3.2 国内外乡土聚落景观研究的多维视野
        1.3.3 巴渝乡土景观的研究历程与学术视角
        1.3.4 基于“场所性”的课题研究定位
    1.4 研究方法、理论体系和论文框架
        1.4.1 研究方法体系
        1.4.2 研究的理论体系
        1.4.3 研究的内容框架
2 意与象通的乡土景观场所性体系
    2.1 环境心理学的理论背景
        2.1.1 早期的环境心理学研究
        2.1.2 建筑学科中的环境心理学研究
        2.1.3 场论
    2.2 场所的基本概念
        2.2.1 场所
        2.2.2 场所精神
    2.3 场所的空间范式
        2.3.1 场所空间结构的知觉图式
        2.3.2 场所的空间控制特征
        2.3.3 场所的分形特征
    2.4 场所的意蕴诠释
        2.4.1 空间与特征
        2.4.2 形式与意义
        2.4.3 内部与外部
        2.4.4 时间与空间
    2.5“内在者”的乡土景观类型
        2.5.1 市井生活景观
        2.5.2 生产劳作景观
        2.5.3 精神信仰景观
        2.5.4 乡土名胜景观
    2.6 乡土景观的场所体系
        2.6.1“多属性”的乡土景观场所对象
        2.6.2“生活圈”的乡土景观场所范畴
        2.6.3“场景化”的乡土景观场所构成
3 天人相持的乡土景观场所语境
    3.1 物候:乡土景观在地的外化关联
        3.1.1 气候环境与乡土景观场所
        3.1.2 地理环境与乡土景观场所
    3.2 族群:乡土景观在场的内在关联
        3.2.1 集体记忆与乡土景观场所
        3.2.2 社会层级与乡土景观场所
    3.3 民俗风情与乡土景观场所
        3.3.1 物质生产习俗
        3.3.2 社会生活习俗
4 存在于世的乡土景观场所体验
    4.1 生活之境——以“水码头”为例
        4.1.1 巴渝沿江地区的“水码头”现象
        4.1.2“水码头”的物象要素
        4.1.3“水码头”的拓扑意象
        4.1.4 市井生活的情境体验
    4.2 神灵之境——以“九宫十八庙”为例
        4.2.1 信仰景观与“九宫十八庙”
        4.2.2“九宫十八庙”的要素及形制
        4.2.3“九宫十八庙”的意象结构
        4.2.4“人神同乐”的情境解析
    4.3 宇宙之境——以“八景”为例
        4.3.1 宇宙意识与山水形胜
        4.3.2“八景”的物象要素
        4.3.3 山水形胜的拓扑意象
        4.3.4“天人相应”的山水意趣体验
5 伦常日用的乡土景观场所性机理
    5.1 场所的理论模型
    5.2 乡土景观场所要素的适宜性解析
        5.2.1 公共的场域为导向
        5.2.2 复合的场地为途径
        5.2.3 日常的场合为核心
        5.2.4 场所与无场所
    5.3 乡土景观场所的生成机制
        5.3.1 集聚:功能的场所
        5.3.2 锚固:意象的场所
        5.3.3 认同:情感的场所
        5.3.4 转化:意义的场所
    5.4 乡土景观场所的感知机制
        5.4.1 基于身体体验的感知要素
        5.4.2 场所性感知的心理学发生机制
        5.4.3 场所感知的距离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研的相关课题

四、自然物候在生产和科学领域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探索共发现一色 理性与科学齐辉——统编教材必修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拓展[J]. 张星兰,苗典典,刘亚勤,王蕾.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20(11)
  • [2]科技价值观的变迁与社会发展[D]. 许逸颖.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3]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的祁连山地区韧性度评价[D]. 冯悦. 西北师范大学, 2019(12)
  • [4]森林病虫害数据可视分析方法研究[D]. 杨波.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5]黄河三角洲典型地表类型遥感协同提取方法及生态环境遥感评价研究[D]. 刘建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2018(04)
  • [6]生态与仪式:生态位理论视角下仪式研究[D]. 杨未. 贵州大学, 2017(05)
  • [7]赫哲族传统自然观的生态意蕴及现代审视[D]. 程丽云. 吉林大学, 2017(09)
  • [8]基于长时间遥感序列的东北地区森林固碳能力历史动态[D]. 丁宁. 延边大学, 2016(02)
  • [9]文化建设视域下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研究 ——以广西为例[D]. 黄家周. 西南交通大学, 2015(08)
  • [10]乡土聚落景观的场所性诠释 ——以巴渝沿江场镇为例[D]. 李畅. 重庆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自然物候在生产和科学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