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我的联选,我的责任更重

因为我的联选,我的责任更重

一、我因联名当选所以责任更重(论文文献综述)

王琼[1](2021)在《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法律实现》文中认为分配是劳动者享有社会发展成果的基本方式,而薪酬分配作为分配活动中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则是劳动者获取经济收入的基本方式,其不仅直接关系劳动者物质利益的实现程度,决定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基本生活的保障水平,同时公正的薪酬分配也是一个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完善的标志,是整个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这样说过:“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十八大之后,党中央就对薪酬分配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并坚持以人民为发展中心,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有效提升劳动者的薪酬水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薪酬分配制度已经确立,有序合理科学的薪酬分配秩序已经逐步形成。薪酬分配改革取得巨大成就,劳动者薪酬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发展成果共享度也日益提升。但是也要看到,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阶级矛盾逐步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各项改革已经不断深入推进,劳动者薪酬分配的方式和公正性也暴露出新问题。不同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劳动者群体之间的薪酬差距依然不合理,部分劳动者尤其是一线职工和低收入劳动者薪酬增长缓慢,劳动者对提高薪酬的需求与用人单位用工成本提升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在各生产要素的分配中劳动力要素所占比重严重不足,这些问题都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健全劳动法制度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薪酬分配法律机制。学界一直致力于关于薪酬分配问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着成绩,但是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完善和深化。一是需要拓展和夯实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理论基础。西方资本主义的分配理论、马克思主义关于分配正义的理念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有关社会分配的精华部分,并非相互对立、互不认同,相反,可以将三者相互融通、有机结合,深化和完善适应我国当代国情的薪酬分配理论体系,以指导具体薪酬分配问题的有效解决。二是需要探寻契合时代发展主题和背景的法律机制。现有研究成果多集中在经济学、管理学领域,少有从法学视角关注薪酬分配的问题,对于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问题更是涉及甚少。在我国践行全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大背景下,这方面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不仅需要经济政策的支持,更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劳动者权益,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实现薪酬分配公正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三是需要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融合,提出解决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原则和方法。这既具有完善我国新时期分配正义的理论价值,又有破解当代劳资矛盾的现实意义。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薪酬分配体系可以有效维护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底层劳动者的切身权益,保障整体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本文运用宏观与微观结合等方法,构建法学视角下的劳动者薪酬分配及其公正性问题的研究框架体系。以分配正义、矫正正义构成的哲学维度和以人权保障原则、倾斜保护劳动者原则构成的法学维度共同支撑起薪酬分配公正的理论基础。以人为本的回应、得所应得的强化、差别原则的考量和深化改革的要求这四个层面体现了薪酬分配公正法律实现的必要性。本着批判继承的原则,对中国传统分配正义思想的演进进行总结,为实现当代中国薪酬分配公正提供历史和文化经验。从薪酬分配公正的评判标准来看,经济学的评判标准主要为基尼系数和要素价格,法学的评判标准由“三个程度”构成,即劳动报酬请求权的实现程度、同工同酬的实现程度和劳动薪酬集体协商的实现程度。通过上述标准,可以基本判断出某个国家在某段时期内劳动者的薪酬分配是否公正或者趋近于公正。通过纵向比较总结出当今世界的几种薪酬分配的典型模式并对其进行分析评价。典型的薪酬分配模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瑞典的多种政策措施并用控制收入差距的模式、美国的以税收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对分配进行调节的模式和巴西的以政府公权力为主导维护分配公正的模式。这三种典型模式可以为我国劳动者薪酬分配模式的完善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为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需要完善和优化由权力保障机制、权利实现机制和社会支撑机制构成的、保障薪酬分配公正的制度体系。一是权力保障机制。通过分析权力配置的原则和结构,影响权力运行的因素,以及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困境,总结出我国权力配置的运行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薪酬分配公正的国家责任,即司法公正的型塑、薪酬分配制度的完善和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基于新冠病毒带来的变化和困顿,尝试提出疫情背景下薪酬分配公正对权力行使的新要求;二是权利实现机制。以人本理念和劳资共赢理念构建起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观,以劳资共决权、同工同酬权和劳动报酬请求权为内容,构成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实现机制。这三项权利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虽不尽相同,但各有侧重,多效并举,共同促进薪酬分配公正之实现;三是社会支撑机制。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是我国劳动法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两大社会化组织,在确保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中有其特定的角色和作用。工会代表权和维权手段的强化保障以及职工代表大会决策权和监督建议权的强化保障,是这两个社会化组织有效履行职责和充分发挥保障职能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也是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社会化支撑机制完善的关键之所在。

王哲[2](2020)在《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文中指出在民族危亡的历史背景下,国立六中的建校过程充满艰辛,是中华民族苦难历史的缩影。国立六中的建校史是一部苦难师生的流亡史,充满浓重的战时色彩。“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流亡学生纷纷涌入关内平津等地,此为流亡学生之嚆矢。迨至“七七”事变爆发后,平津陷入日军敌手,华北危急,大量中等学校学生南下流亡,迁至后方地区安置。山东部分中等学校师生在教育厅及教职员的带领下,南下迁至河南赊旗镇,成立山东省联合中学(即国立第六中学前身)。在这之后,国立六中先后落脚河南、湖北,后转经陕西,最后到达绵阳,流亡师生们在此度过余下的战时时光。国立六中的建校也是充满生机的历史,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成为学校发展的核心理念。国立六中落户四川绵阳之后,开始其战时教育新阶段。以国立六中为代表的国立中学团体确立起校务会议决策机制,学校教职员以民主协商的方式参与到国立中学的管理过程中。国立六中的教职员在战前便有密切的联系,或是求学时期的同学关系,或是任职一校或机关的同事关系,或是师生关系。教职员之间错综复杂而又密切的人际关系网络,形成一个坚实的战前山东教育界团体力量,坚守其教育宗旨。救亡与启蒙,成为国立六中教学中的两个主要特点。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看到以民族国家复兴为主流叙事的附加课程设置,以及教学过程中,教职员所强调的民族危亡意识。与此同时,启蒙课程和教育并未缺失。教员在课程中将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冶于一炉,而难解难分。学生仍然能够在贷金中保证其人格上的独立,而担负其工作后的偿还责任。贷金意在培育人才,不失国家保育人才之美意,非为养成徒劳寄生之辈。学校为保障学生享受贷金之利而与教育部几番博弈,试图为学生争取到最大的利益。学校成为保障师生利益的法团,而向国家争取最大利益。在医疗活动中,国家强调学生身体的健康,是以为国效劳为目的,强调对于学生身体的规训和使用。健康的体魄与国家的强盛结合起来,身体成为国家富强的重要保障。与国家的目的不同,国立六中教职员关注学生身体各方面,尽量保障学生的生活和健康。六中强调对于乡梓父老请托和诺言的践行,是出于一种为人父母的感同身受。国立六中教员既是学生求学路上的指路明灯,又是他们生活上的保姆。在国立六中所藏图书中,既藏有有关党化教育的着作,也收藏其他类型的着作。国立六中师生阅读世界之丰富,而这种多元开放自由的阅读条件,开阔师生眼界,有利于其自由主义品格的养成。在国立六中的校园纪念日活动中,学校当局对于南京国民政府纪念日秩序的遵循和安排,将政治纪念活动楔入学校教育秩序之中,这也是意识形态教育活动中的一部分。在国立六中的纪念实践中,校园虽然有相关的纪念活动,但与社会上的纪念相比,其纪念日数目、纪念活动范围等规模都大大缩小。教育对于政治侵入存在一定抵制,而强调其相对独立自主的自由主义教育空间。此外,从党团冲突和学生参军等问题上看到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往往夹杂在党团、民族大义问题之中。教育支配党团和党团支配教育之间的冲突,学生往往成为这些冲突的牺牲品而被推到前台,其背后是行政当局与党团代表之间的利益博弈。抗战时期,中学生是参军的主力,而研究一直受到忽略。与以往对于抗战时期学生参军的颂扬不同,从国立六中学生参军活动中看到,参军成为部分贫穷学生的出路所在,有助于纾解其所面对的困境。国立六中的生存和发展与地方社会密切相关,国立六中在遵照国家政策而带动地方教育复兴的同时,也在服务地方社会的互动中寻求生存空间。国立六中因其国立身份,既是地方教育发展的引擎,又成为拦阻与地方社会融合的隔断。国立六中一定程度上挑战了地方社会原有的自治秩序,而呼求新的管理方式的出现。在一些经济利益上,国立六中与地方社会产生角逐。面对民族国家要求与自身秉持的自由主义教育之间的冲突,国立六中是民族危机下孕育出的产物,但在其内核仍然是自由主义的教育理念。国立六中面对强势国家意志的管制,并没有展开激烈的对抗,而是将国家的意志创造性的转化成其发展的资源和凭借。民族主义的确进入国立六中,但已不再是原有的状态,而是得到消解。战前,山东教育界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而培育起一批秉持自由主义教育理念的教职员群体,这一群体成为战时国立六中教职员群体的基干力量。在国立六中教职员的保育之下,自由主义之花并未夭折,反得欣欣向荣之象。国立六中在抗战时期培育几千名学生,有很多学生成长为各行业的优秀人才,为海峡两岸的发展和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刘静[3](2020)在《晚清皇嗣与大礼议之争》文中认为同治十三年,清朝第十位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去世,无子嗣位。慈禧太后违背礼制,扶持醇亲王奕譞长子载湉继嗣咸丰皇帝,承继大统。从此,清朝因皇嗣问题,陷入一系列的争端之中。同治皇帝死后不为其立嗣,同治的皇后在后宫名分尴尬,清穆宗、清德宗升祔太庙的昭穆次序,光绪帝本生父及监国摄政王的名分待遇,己亥建储牵扯出的大阿哥名分等问题,均引发了晚清时期激烈的大礼议之争。每一次礼仪问题发生时,朝廷总能通过集议的方式,暂时解决。不过,举朝上下对问题的讨论,并不会随之消失,自第一次立嗣光绪至第三次立嗣宣统,像同治后嗣的问题是贯穿其中的,并且由于立嗣溥儁而愈加复杂化,持续地引发着朝野的议论。礼是用来维系国家统治秩序的标准。当这种无形的制约遭到破坏或者产生变化的时候,清王朝的各阶层,都对其做出了反应,展开了激烈地讨论和争议,甚至是外国列强也参与其中。在内外各种势力的作用之下,礼仪问题最终被解决,它背后的各种政治文化关系的勾连也逐渐显现出来。

宋红玉[4](2019)在《田桐研究》文中提出田桐(1879-1930),字梓琴,笔名恨海,别号玄玄居士,晚年署江介散人,湖北蕲春人,中国同盟会发起人之一、辛亥元勋、国民党元老、杰出报人、南社早期社员。睹晚清山河破碎,列强猖厥,民族危难,田桐始与同窗宋教仁等倡言排满,东渡日本追随孙中山左右,参与发起成立中国同盟会,兼任要职,鞍前马后,锲而不舍,成为其得力助手。田桐胆识过人,才略出众,是着名的“水牛将军”、阳夏保卫战中的功臣、反袁淮军中的重要幕僚、中华革命军湖北地区的领导者、护法战争和北伐战争中重要的党务工作者。田桐参与创办、主编多种报刊杂志,早期以“恨海”之名撰文呼号,鼓舞启蒙,与保皇党、立宪派针锋相对,不遗余力揭露清政府立宪骗局。他还积极译编着述,高度肯定青年的价值,深切呼唤时代英雄,追慕伟人大业;他援引社会心理学,剖析革命党徒的心理,生成权威的革命首领,拱卫孙中山的绝对领导地位;他参详哲学精义,兼重道德伦理,追溯社会文明的发生与发展,强调人格精神与人生理想的巨大助推作用,倡行社会改良。田桐晚年寓居上海,主笔《太平杂志》,畅抒抱负,追忆革命,凝聚他半生心血的太平策倾囊以出,涵括国家制度建设、民生问题和思想劝讽,全面而深入;《革命闲话》随忆随录,所历所闻娓娓道来,一代民主革命精英的事迹得以保存,颇具史料价值;《扶桑诗话》是田桐两次旅日经历的宝贵结晶,以中国传统的“诗话”形式,辑录了大量幕末、明治时期着名政治家、学者名儒、维新志士的汉诗,以及部分华人旅日的经历与诗歌、中日诗歌交流的事例、日本的风物民俗等,是窥见日本政治、文化风貌的重要窗口,更是中日文学、文化交流的重要文献。田桐本身也成为两国文学、文化交流的载体,一方面,他对日本汉诗家及汉诗的择取是他某种思想与要求的委婉表达;另一方面,他有意无意地对这些诗歌的简评反映出他主“气味”“意致”的诗学观。田桐在大半生的奔波辗转中留下了为数不少的行役游历、送别怀人、感事抒怀、题赠唱和之作,呈现了风雨兼程的革命生涯,沿途风物的壮美多姿和志友亲朋间的真挚情感是他重要的心理慰藉,因而不时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矢志不渝的革命追求。革命文学团体南社活动于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张力的历史时期,作为南社早期社员,田桐参加活动和出席雅集的次数有限,虽然不处于核心位置,但他在南社后期的唐宋诗争事件中力斥内讧行为,坚决支持和维护柳亚子的领导地位,表现出社员应有的责任担当和大局观。

张勇丽[5](2019)在《清末民初新闻人英敛之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旨在以英敛之满族下层旗人、天主教徒和着名新闻人的三重身份特征,全面梳理英敛之的新闻实践活动,剖析新闻人英敛之与法国天主教势力、旗人英敛之与清末社会政治之间的关系,客观全面认识在“天主教徒”和“满族人”等身份交织影响下的“新闻人”英敛之的新闻活动及其新闻思想在当时中国尤其是北方新闻业中的影响及历史贡献。内容主要涉及英敛之人生道路转折研究、新闻活动研究、与天主教、清末政治和辛亥革命之关系研究、新闻思想研究等方面,在结语中对英敛之的历史地位作了归纳性阐释。第一部分探讨英敛之人生道路的三次转折:从底层的满族人成为信奉天主教的满族人,又从信奉天主教的满族人成为信奉天主教的满族报人,再从声名显赫的“舆论娇子”成为离世脱俗的“隐士”。三次人生转折与时代、社会和人物个性、人物出身、人物信仰紧密交织在一起,对英敛之的新闻活动和新闻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满族下层旗人的出身、生性好道的个性使其一直追寻挽回世道人心的办法,并因此与“博爱合群”的天主教结缘。成为天主教徒对英敛之一生影响重大;通过《益闻录》等天主教报刊开始涉足新闻界。甲午战争和庚子事变使英敛之意识到变法自强的重要性,决意通过办报继续戊戌政变后一度中断的变法事业,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创办《大公报》的新闻活动和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文章第二部分探讨英敛之的新闻实践活动。选取清王朝政治改革的早、中、晚三个阶段,系统梳理了英敛之创办和主持《大公报》期间在“拒俄运动”、“抵制美约运动”和“四川保路运动”中的态度和变化,呈现英敛之爱国主义和满族主义情绪的交织、矛盾和抉择。隐退之后英敛之的新闻活动着重于借助报刊宣扬天主教、为天主教辩诬和推动天主教中国化运动以及募捐赈灾等公益慈善事业。通过对英敛之新闻实践活动的梳理,可以发现其以一生报刊实践践行着“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公”的报刊理想和人生信条。文章第三部分首先探讨了英敛之与清末政治(清末新政、君主立宪及君主)之关系。研究了英敛之推动清廷“预备立宪”以巩固清王朝统治而进行的舆论宣传,详细梳理了英敛之对清王朝统治从充满希望到逐渐失望的态度演变过程。认为英敛之虽对亲贵专政不满,但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仍为保存清廷统治、实行君主立宪政体摇旗呐喊,表现浓郁的宗族情结。在“族”“国”二选一困境中,英敛之顺应时势接受共和政体以保存国家,展现了宗族情绪和爱国主义双重价值夹缝中报人英敛之的矛盾、挣扎和最终选择,肯定了英敛之的爱国情怀。其次考察了英敛之与法国在华天主教势力(包括法国天主教和法国领事馆)的关系及其演变。考察了创办《大公报》时期英敛之对法国天主教势力的巧妙借助、《大公报》创刊初期双方短暂的“蜜月期”、报纸出版后不久英敛之即陷入与法国天主教势力的纠集矛盾,以及最后彻底摆脱法国天主教势力控制的详细过程,展示了晚清报人在清朝统治集团和洋人势力双重压力为实现“言论救国”的报刊理想经历的曲折和艰难。最后研究英敛之与辛亥革命及共和之关系,考察了英敛之对辛亥革命和民主政权的关系和态度变化,呈现了英敛之在辛亥首义爆发到中华民国宣告成立这一阶段态度的转变过程,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第四部分是对英敛之新闻思想的研究。提出了英敛之新闻思想有三个来源的观点,以之为主线从新闻功能观、新闻自由观、新闻本体论、新闻编辑思想等方面探讨英敛之富有特色的新闻思想,归纳出英敛之以“政治救亡、延续朝廷”为核心的新闻实践;以“服务社会、引导民众为先”的新闻独立精神;以“仁爱合群、改造人心”为办报宗旨的新闻追求等新闻思想特征。通过对英敛之人生经历、新闻活动、新闻思想的全面梳理,本文认为《大公报》创始人英敛之是一个在外敌侵略面前主张自强兴国的爱国新闻人;是一个在封建专制环境下推进君主立宪的进步新闻人;也是一个迷惘无奈借助天主教“聚心育民”的宗教新闻人;更是一个在氏族情感上忠于清廷但未逆民主共和大势的明智新闻人,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应具有相应的历史地位。

李艳红[6](2018)在《民国时期左舜生的社会与政治活动研究》文中指出左舜生是中国青年党的重要领导人,与曾琦、李璜被称为中国青年党“曾、左、李”三驾马车。他作为民国知名的政治活动家、社会活动家和学者,对民国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受革命史研究范式影响,对左舜生研究重视不够,缺乏系统研究。本文以时间为轴,以政治和社会活动为纬,对民国时期左舜生的社会实践、政治活动及其思想主张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并将左舜生的学术活动穿插于本文的各章节之中,力求还原一个真实的左舜生,拓展与深化民国人物研究。出生于1893年的左舜生,成长在一个典型的耕读之家。早年所受的家庭教育、私塾教育、新式学校教育、教会学校教育,以及近代湖湘文化的熏陶,都影响到了他的治学风格和个性思想。他作为典型的湖湘人物,处在新旧思想激烈交锋的时代,积极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选择了国家主义的政治信仰,终身追求民主自由,难脱书生议政的本色。左舜生以难得的历史机缘参与少年中国学会的社团活动及学会机关刊物《少年中国》的编辑工作,在少年中国学会中担任评议部主任,热心处理学会成员间的各种事务,充当学会的联络中枢。他发表对于“小组织”问题、家庭教育等热点问题的主张和见解,并参与学会的主义之争、会员能否参与政治活动等问题的论战,并逐渐确立了自己的政治信仰。其组织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书刊编辑与发行能力、学术研究能力,以及社会地位等都得到了提升,并积累了相当的社会资源,为后来的社会活动尤其是政治活动奠定了基础。左舜生在中华书局从事新书出版工作十余年,出版发行了“新文化丛书”、“教育丛书”、“少年中国学会丛书”等系列丛书,为中华书局和他个人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为新文化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以中华书局编译所新书部为中心,出版了系列国家主义理论着作,为中国青年党国家主义理论传播提供便利,也为其个人的政治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受聘中华书局期间,他开始了中国近代史学术研究,收集整理史料,出版史学着作。在中国青年党早期活动中,左舜生承担了青年党“舆论造党”、党义传播和干部培训等重任。左舜生长期担任青年党宣传部长,负责党务宣传、联络与组织工作,先后参与《中华教育界》《醒狮周报》《铲共半月刊》《民声周报》《申江日报》等报刊的创办或编辑工作,鼓吹反共抗俄,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创建知行学院以培养青年党党政干部,并在复旦大学、大夏大学从事中国近代史教学。在左舜生所创办的系列报刊中,《醒狮周报》是中国青年党的机关刊物,也是影响最大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份杂志。他在发表了系列论文,宣传反共反苏和鼓吹国家主义,也发文反对西方列强对华的军事、经济与文化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反对教会教育,主张收回教育权,主张平等外交等。他参与共青两党论战,发表系列时评,为国家主义张目,反对阶级斗争,反对共产主义。九一八事变后,左舜生全身心投入抗战救国活动,支持十九路军抗战,北上游说张学良、吴佩孚出兵抗日未果;创办报刊(《国论月刊》《国论半月刊》《国光旬刊》),宣传抗战救国。他整顿青年党党务,与黄郛交谊,居间引领中国青年党其他领导人上庐山与蒋介石会面,促成国青两党共同合作抗日。西安事变后,左舜生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做出了颇为准确的预测,凸显其敏锐的政治洞察力。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左舜生担任国防参议员以及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多次以在野党身份提出议案,主张抗战救国,鼓吹民主宪政。他参与皖南事变善后调处,参与筹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担任民盟秘书长,居间调和国共关系。在此期间,左舜生投身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和第二次宪政运动,竭力倡导抗战建国与民主宪政。抗战胜利后,左舜生关注战后局势,积极参与国共调停,力争和平建国,反对国共内战。在国共调停失败之际,他向“右”转,退出民盟,率领中国青年党参加制宪国大,参加政府改组,出任农林部长,实现了从在野到当政、从问政到从政的身份转换。但随着民国政局的剧变,左舜生的从政生涯昙花一现,实际上仅充当了国民党的“政治花瓶”,难以实现其书生“干政”的政治理想。纵观民国时期左舜生的社会与政治活动,考察其思想主张,他具有典型的时代性与民族性特征,兼具报人、学者、社会活动家、政治家(后来演变成政客)等多重身份,具有多面性,融进步与反动、激进与保守、反蒋与拥蒋于一体,是一个复杂多变、多重矛盾的集合体。评价左舜生的社会实践与政治活动,必须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既不能因左舜生秉持反共抗俄的国家主义信条与社会实践而彻底否定他一些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功绩,也不能因左舜生在教育救国、学术救国以及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主张抗战建国、民主宪政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而忽略他一些反动错误的思想行径。面对左舜生的功与过、是与非、激进与保守、进步与倒退,我们必须予以客观公正地评价。

郭景川[7](2018)在《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指明作为知识精英的民国教育家,在近代中国教育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近代以降,中国面临巨大的民族危机和社会转型,诸多有识之士把教育视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社会改造的妙药良方,怀着“教育救国”之理想积极从事教育实践活动。他们通过地缘、学缘、志缘等关系,构建教育交往网络,与同时代的教育家通力合作、互相扶持,共同推进民国教育的现代化变革,形成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靓丽的教育现象——教育家群生现象。受史学的生活转向之影响,教育史研究领域不断被拓展,对这些活跃在民国教育舞台上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研究便是亟需进一步开拓的领域之一。依据交往行为理论和共同体理论,运用微观史学及多学科视角,以民国时期教育家的日记、书信、函电、着述、回忆录、照片等一手史料为基础,从地缘交往、学缘交往、志缘交往三个纬度对民国时期教育家之间的教育交往活动进行微观分析和深度描述,对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活动特点、影响因素、基本成效等进行概括和省思。从中可以看到:在20世纪前期知识分子大放异彩的舞台上,民国教育家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具有双向交互作用的人际交往。通过交往,不仅影响他人,自身亦积累起丰厚的社会资本和符号资本,职业身份得到认同、教育思想不断发展、精神生活得以充盈,而且逐渐形成相对稳固的学术共同体,迈向社群生活。如此,研究既可把人物置于教育历史的中心,还原逼近真实的民国教育家教育活动的“原生态”场景,从中探寻教育家教育生活的历史轨迹,进而丰富和拓展民国教育史研究领域,而且对促进当前学人之间的教育交流与互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部分,主要论及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回顾梳理了学界研究现状,对核心概念、研究时限、理论参照、方法选择等作出说明,以为全文的构思与写作奠定基础。第一章“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从政治环境、经济形态、社会生态等角度阐释了民国教育家生存的时空环境和交往活动的社会背景,从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与教育家个人理想信念的视角考察了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外部驱动和内在动机,从西方教育理论的传入、欧美教育家的联袂来华、留学教育的快速推进、大量教育官员的出国考察等方面分析了近代西学东渐历史潮流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和作用。第二章“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通过梳理民国时期教育家籍贯的地理分布情况及院校分布情况,探明民国教育家之间所存在的地缘交往关系。从结交同乡、依靠同乡、互相扶持等几个方面,来展现民国教育家以同乡情结为纽带构建地缘交往网络进行交往互助的基本过程与模式,在此基础上分析教育家以地缘缔结人际联系、进行教育互动的利弊得失。第三章“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分析、探讨民国肇建后留学教育的兴起与民国教育家学缘交往活动勃兴的内在关联,考察了教育家与具有学缘关系的师长、同学、同事之间的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呈现教育家学缘交往时的心态与场景,概括了教育家学缘交往的主要特征。第四章“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阐述了教育家因一致或相似的教育志向、学术趣味等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个体之间的交往互动,以及因共同体志趣而结成会社团体的内部教育家之间的交往互动情况,并总结了个体间互动与群体性互动各自的特点与效用。第五章“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以教育家陈鹤琴为个案,分别从其与师长、同辈学人、学生晚辈的交往三个纬度,呈现陈鹤琴与该三大交往群体互动的微观细节和活动场景,其中详细考察了以《儿童教育》和中华儿童教育社为平台构建志缘交往网络的路径以及通过举办年会所进行的群体性互动,分析了陈鹤琴在志缘交往网络中的中心度,总结了陈鹤琴不同交往类型的主要特征和异同,意在探讨民国时期教育家通过志缘交往实现自身人生价值、构建学术共同体的有益经验。第六章“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对全面抗战爆发前教育家之间的交往活动进行反思与总结,概括了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总体特点、影响因素和基本成效,以期逐步深化对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一般规律与作用、影响的体认,以为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历史经验。

董丽琼[8](2017)在《政治现代性的地方成长及其困境 ——以二十世纪上半叶温州学生群体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温州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自我认知、角色追求及实践行动,揭示其与政治现代性的地方成长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清末民初,科举停废与教育维新推动温州本地读书人实现过渡与转化。从旧式科举士人到出国留学生,从新式学堂学生到在外就读的大学生,借助教育体制改革和新文化运动,实现代际更迭和新旧嬗递,同时塑造出地方社会的政治、文化新格局。进入1920年代,随着学制改革提供的契机,地方中等教育发展逐步完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各种新式传播媒体广泛应用,学生刊物亦蓬勃出现,学生不仅在文本和话语中表达出明确的角色定位,而且在以学生运动为主的集体政治实践中构建出一个“身份群体”。除了内部塑造以外,学生也接受了政府和政党的外部规训。抗战时期,受民族主义鼓舞的温州学生积极投入到各种爱国救亡实践中,既有直接从军的报效祖国行为,也有通过各种艺术形式参与抗战宣传,然而勇敢牺牲之外,亦有迟疑退让的惧敌心态,以及在不同党派之间的政治选择,这正是学生政治行动主义的多元表现。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和地方教育界试图从一个失序的社会中恢复和重建教育的独立性,却对于学生中因日益不满和党派影响等因素叠加而造成不断出现的学潮无可奈何。这些学潮涉及国家、地方、校园政治等诸多方面,还有学生出于维护自身利益的基本立场,暴露出的是对国民政府的无限失望。二十世纪上半叶温州学生群体对政治现代性的追求及实践,揭示出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及民族主义情感,但因受制于年龄、心理层次及特殊时代背景等诸多因素,在当前成长阶段并不能完全转化成更深层次的理论性思考和造成更为广泛的现实影响,这也许是政治现代性成长过程中的困境。

郭川[9](2017)在《抗战大后方公教人员日常生活及心态嬗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教人员”是对政府公务员和学校教职员的统称,在民国社会,公教人员是一个精英阶层,公务员是政府的执政基础,保证政府的正常运作;教职员则是政府的“智库”,为政府提供智力支持。公教人员又是一个中间阶层,是政府和民众的联接纽带,在思想领域起着控制、教化和引领“民心”的作用。因此,公教人员对于现代社会的政治、文化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公教人员,内迁比例非常之高,不论从自身阶层来看,还是从整个内迁移民来看都是如此。更重要的是,公教人员是政府和国民抗战到底的精神支柱,公教人员的心态变化和由此引发的群体行为,对于战后中国历史的走向以及该阶层的历史进程,都是不容忽视的。抗日战争使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被卷入了一场现代化战争。整个战争期间,除了军事压力是迫在眉睫的威胁之外,国民政府坚持长期抗战面临的最大问题即是财政问题,面对内忧外患,国民政府由于生产能力和自救能力的不足,只能以滥发纸币的方式来饮鸩止渴,由此带来的必然后果就是恶性通货膨胀,进而引发物价不可遏制的飞涨,最终导致国民生活陷入困境,这既是一种连锁反应,也是一种恶性循环。在通货膨胀中受影响最大的是公教人员阶层,由于恪守传统“士人”“谋道不谋食”的生活准则,这一阶层往往缺乏自我谋生能力,战争的暴发又剥夺了他们额外的经济来源,因此,在抗战时期,公教人员只能完全依赖政府薪金生活。在大后方的特定历史时空中,随着物价飞涨的愈演愈烈,公教人员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真正沦入了“十儒九丐”的地步。更重要的是,随着公教人员经济地位的滑落,自身尚且难保,更遑论成为民众的精神领袖。战时社会“士农工商”传统秩序的本末倒置,公教人员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同时滑落,使马斯洛所说人的“生理、安全、爱、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五种基本需要无一得到满足。这无疑击穿公教人员作为现代“士人”能够安贫乐道的底线,进而由物质的“不够”产生精神的“不平”,公教人员的群体心态也经历了对国民政府由拥护到离心,直至对立的嬗变。大后方公教人员的心态嬗变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一、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过渡期(1937-1939)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最为富庶的沿海地区迅速沦陷,使国民政府的收入骤减,所幸的是,中国是一个农业国,影响物价的最主要因素是粮食而非工业品,1937年、1938年,大后方连续两年粮食丰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物价的上涨。对于初到大后方的公教人员来说,还有着法币对地方货币的兑换优势以及中央人对地方人的心理优势,更重要的是,公教人员普遍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传统道义感所裹挟,也为“抗日救亡”的民族情绪所激励,这时公教人员普遍呈现“亢奋心态”,在行动上则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随着日军攻势的加强,大后方与华东各省、印度支那的联系被切断,同时大批难民涌入大后方,使外援减少而内耗加大。此时的公教人员,生活水准下降,战局的不利,也使公教人员开始认识到战争的持续性和艰巨性,前期的亢奋心态开始冷却,代之以“沮丧心态”,在行动上则表现为开始消极怠工。总的来说,这一阶段公教人员心态基本上处于由“亢奋”——“沮丧”的“过渡期”。二、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量变期(1940-1941)1940年,宜昌的陷落,使大后方运输的咽喉——长江航道被扼制,继之滇湎、滇越公路中断,大后方的物资匮乏情况进一步加剧,使该年成为中国通货膨胀的拐点,面对突如其来、势头汹涌的物价上涨,公教人员普遍出现“焦虑心态”,在行动上则开始出现要求加薪、“跳槽”等自发性群体行动;1941年,大后方开始出现绝粮,社会也随之发生动荡,公教人员对抗战前途开始感到悲观,普遍出现“迷惘心态”,只能寄希望于战争的提前结束,此期公教人员在行动上出现了自觉性的群体行动,开始有组织地逐级上书要求改善待遇。由于此期的物价上涨大都与日军对大后方的“疲劳轰炸”相伴随,大后方物价问题被军事压力暂时掩盖,公教人员的关注焦点得到转移,虽然不满情绪开始萌生,但却在同仇敌忾中自我压抑,总之,这一阶段公教人员心态处于“焦虑”——“迷惘”的“量变期”。三、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转折期(1942-1943)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孤岛”消失,香港沦陷,大后方的海上走私渠道被彻底堵死,通往苏联的沙漠公路和通往印度的“驼峰航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大后方的物资需求,恶性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日军将几乎全部的海、空军力量都转投到太平洋战场,再也无力对大后方实施成规模的轰炸,日军陆军的攻击重点也转向抗日民主根据地,大后方暂时得以相安无事。军事压力的减轻,反而使大后方前一时期得到遮蔽的物价问题凸显无遗,国民政府对物价的管控乏力再也难辞其咎。1942年,随着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节节推进,公教人员对战争的提前结束已不抱希望,普遍呈现“苦闷心态”,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开始暴发,群体性行动开始升级;1943年,国民政府限价政策的失败,使公教人员的心态由前期的量化积累来到质变转折点,公教人员开始出现对政府执政能力的“置疑心态”,群体性行动也越来越频繁,并且开始直接针对政府的越级上书,基层单位再也无力对此加以掌控。所谓“民无信不立”,至此,蒋介石已经基本上失去了民心。综合起来看,该阶段公教人员的心态处于由量变向质变的“转折期”。四、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质变期(1944-1945)1944年,大后方在工业生产能力下降的同时,粮食却获得丰收,大后方物价曾一度回落,但此时公教人员已不堪重负,普遍表现出一种“苦撑心态”,豫湘桂战役的惨败,彻底显露了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终于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公教人员在行动上开始公开发表不满言论,甚至并公开对政府进行抨击;1945年,随着日军进攻的恢复,大后方物价又开始疯涨,与盟国的凯歌高奏对照悬殊的社会现实,使公教人员普遍呈现出“绝望心态”,突如其来的抗战胜利在他们眼中也不过是“惨胜”而已,胜利的短暂狂欢难掩对政府、前途的绝望,公教人员在行动上出现了对政府的群体性叛逆,满腹牢骚已经转化为要求政府改革乃至革命的要求,总体而言,无论是“苦撑”还是“绝望”,都已发生质变,这一阶段的公教人员心态可以用“质变期”来概括。抗战大后方公教人员的心态嬗变导致了两方面的后果:一方面,公教人员的心态嬗变导致了精英阶层与政府的疏离。经过八年抗战,公教人员的左翼旗帜鲜明地站到了政府的对立面,右翼则感到心灰意冷,甚至对政府产生“恨铁不成钢”的抱怨,作为大多数的中间派则对政府采取漠然视之的态度。此时的国民政府在政治、经济各个方面都是百孔千疮,作为执政基础和思想精英的公教人员,出于绝望而对政府采取置身事外的态度,已然使政府无法正常运作,更何况还日益为政府的对立面所吸引和凝聚。体制内精英阶层的瓦解,无疑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此后中国历史的走向。另一方面,公教人员的心态嬗变使之成为“脱序人”——即脱离了当时主流社会秩序的人。抗战期间,由于公教人员经济地位的下降,国民普遍对该阶层丧失敬畏之心,进而至于产生蔑视,该阶层的精英地位日益向边缘化滑落。更重要的是,公教人员生活的窘境使之不得不采取有伤体面,以及有违于传统道德规范,甚至铤而走险的谋生手段,这使得公教人员在进行内省时自惭形秽,自我认同的失落使公教人员开始缺乏自信,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甚至对一惯坚守的信仰出现动摇;总之,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的双重失落,使公教人员最终由吸附在体制内的精英阶层成为流离于体制外的“脱序人”,这使中国知识分子的“失落”成为势在必然的事。

徐锦庚[10](2017)在《大器晚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引子百花园里摘蟠桃2013年盛夏,京西宾馆绿树掩映,花团锦簇。6月15日下午,三楼第一会议室。当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在这里召开。会议室右侧,垂着一面银幕;左侧,吊着一只花篮;正中,悬挂一条横幅,上面写着: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优秀作品(2007.7-2012.6)颁奖典礼。氛围既俭朴又庄重。这个5年一度的奖项,是中国传记文学创作的最高奖。在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中,传记文

二、我因联名当选所以责任更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因联名当选所以责任更重(论文提纲范文)

(1)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法律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论文的基本框架
    四、研究方法
    五、预期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薪酬分配公正及其法律实现的理论阐述
    第一节 薪酬分配公正的概念阐释
        一、薪酬概念的理论阐析
        二、劳动者概念的理论阐析
        三、公正概念的理论阐析
    第二节 薪酬分配公正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维度
        二、法律维度
    第三节 薪酬分配公正法律实现的现实必要性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回应
        二、得所应得的强化
        三、差别原则的考量
        四、现实国情的呼唤
    第四节 中国传统分配公正理论的历史演进
        一、传统分配公正思想的演进
        二、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第二章 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评判标准
    第一节 经济学的评判标准
        一、基尼系数
        二、要素价格理论
    第二节 法学的评判维度
        一、劳动报酬请求权的实现程度
        二、同工同酬的实现程度
        三、劳动薪酬集体协商的实现程度
第三章 薪酬分配公正法律实现的模式借鉴
    第一节 当代薪酬分配法律实现的典型模式
        一、市场与政府共同作用型——瑞典
        二、市场主导型——美国
        三、政府主导型——巴西
    第二节 对当代中国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借鉴意义
        一、劳动者权益的保护应与时俱进
        二、破除阻碍市场机制运行的壁垒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归位
        四、建立公平且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
        五、完善薪酬配套政策体系
第四章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力保障机制
    第一节 权力配置基本要义
        一、权力配置原则
        二、权力配置结构
        三、影响权力运行的因素
        四、实现薪酬分配公正过程中的权力运行困境
    第二节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国家责任
        一、司法公正的型塑
        二、薪酬分配制度的完善
        三、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
    第三节 疫情下薪酬分配公正与政府权力行使
        一、政府权力在疫情保障中的行使方式
        二、疫情背景下的薪酬分配
        三、薪酬分配公正对权力行使的新要求
第五章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实现机制
    第一节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观
        一、人本理念下的权利观
        二、劳资共赢理念下的权利观
    第二节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权利支撑
        一、群体公正的实现——劳资共决权
        二、个体公正的实现——同工同酬权
        三、现实公正的实现——劳动报酬请求权
第六章 实现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社会支撑机制
    第一节 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中工会角色定位及其实现
        一、工会的角色定位
        二、工会在薪酬分配中的作用
        三、工会的代表权保障
        四、工会的维权手段保障
    第二节 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中职工代表大会角色定位及其实现
        一、职工代表大会的角色定位
        二、职工代表大会在薪酬分配中的职能
        三、职工代表大会的决策权保障
        四、职工代表大会的监督建议权的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本文框架、创新点及不足
第一章 民族危机与联校自保:行政运作探析
    第一节 国立六中流亡简史
    第二节 国立中学校务会议研究
    第三节 国立六中行政办事人员考察
    第四节 国立六中德阳分校裁并问题研究
    小结
第二章 民族情感与教育团体:教职员关系网络研究
    第一节 同乡: 国立六中教职员的地缘关系
    第二节 同学: 国立六中教员间关系之一
    第三节 同事/师生: 国立六中教员间关系之二
    第四节 同事/师生: 国立六中教员与职员关系
    小结
第三章 启蒙与救亡: 国立六中教学主题探析
    第一节 国立六中教科书荒及其应对
    第二节 启蒙教育: 国立六中的人文和科学教育
    第三节 救亡教育: 国立六中的战时教育色彩
    小结
第四章 贷金、卫生、阅读: 生活史视野下的国立六中师生
    第一节 国家扶持与人格独立: 贷金与学生生活
    第二节 为国保育与视若己出: 国立六中师生健康
    第三节 党化教育与自由阅读: 国立六中阅读世界
    小结
第五章 政治意志与教育实践: 以党团冲突和校园纪念为例
    第一节 党团冲突与教育统合: “校党团合一
    第二节 国立六中的中共组织力量
    第三节 国家纪念与教育秩序: 校园中的纪念日
    小结
第六章 报效国家与纾解困境: 国立六中参军问题研究
    第一节 抗战时期关于青年学生从军问题的讨论
    第二节 “从军运动”前的学生参军情况
    第三节 从军运动的兴起及发展
    第四节 从军运动的余音
    小结
第七章 国家襁褓与地方引擎: 国立六中与地方社会
    第一节 政策管道与文化代表: 地方中的“国家”和“大学”
    第二节 地方引擎: 国立六中与地方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挟校自重: 与地方社会的冲突
    小结
结语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交缠下的战时教育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晚清皇嗣与大礼议之争(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资料来源和文章构思
第一章 光绪继位所引发的大礼议之争
    第一节、同治皇后及后嗣的争议
    第二节、穆宗帝后升祔大礼议
    第三节、围绕皇帝本生父的各种争议
    小结
第二章 己亥建储所引发的中外关注
    第一节、戊戌政变后的废帝图谋及国内外反应
    第二节、己亥建储
    第三节、大阿哥的废黜
    小结
第三章 溥仪继位所引起的礼仪争议
    第一节、关于立嗣溥仪的争议
    第二节、有关光绪和慈禧葬祭的争议
    第三节、监国摄政王载沣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田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思路
第一章 生平与时代
    第一节 田桐的青少年时代(1897-1903)
    第二节 田桐的革命时代(1904-1927)
    第三节 田桐的晚年时代(1928-1930)
第二章 田桐的政论文
    第一节 揭发立宪骗局
    第二节 取资模范的英雄观
    第三节 革命首领的生成论
    第四节 安邦定国的太平策
    第五节 政论文的特点
第三章 田桐的诗
    第一节 少年游仙诗
    第二节 行佚游历诗
    第三节 送别怀人诗
    第四节 题赠唱和诗
第四章 田桐的话体文
    第一节 《扶桑诗话》与诗学观
    第二节 《革命闲话》的文献价值
第五章 田桐的译编作品
    第一节 《亡国惨记》
    第二节 《亡国泪》与《南国记》
    第三节 《伦理通论》
    第四节 《人生问题》
结语
附录一 《田桐集》补遗
附录二 田桐身后评
附录三 田桐年谱简编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清末民初新闻人英敛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现状述评
        一、英敛之的生平与经历研究
        二、英敛之的新闻思想研究
        三、英敛之的新闻活动研究
        四、相关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拓展的空间
    第三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及不足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点
        三、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英敛之人生道路转折与社会环境
    第一节 从下层满族人成为信奉天主教的满族人
        一、家世并不显赫的满洲旗人
        二、历经艰辛后信奉天主教
        三、英敛之放弃儒释道皈依天主教的原因与影响
    第二节 从信奉天主教的满族人成为信奉天主教的满族报人
        一、与皇室“淑”女联姻
        二、恐因言获罪远避滇越
        三、庚子奇祸无完卵
        四、友人出资邀办报
    第三节 从名声显赫的“言论骄子”成为出世离俗的“隐士”
        一、民国初创与英敛之退隐
        二、英敛之退隐原因探析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英敛之的新闻实践活动研究
    第一节 报人生涯的开端
        一、诗文投稿《益闻录》初涉新闻界
        二、通过“提问”与《格致新报》初识
        三、撰写“论说”在维新报刊发声
    第二节 新闻生涯的峰巅:《大公报》十年
        一、《大公报》创办前天津的新闻环境
        二、英敛之创设《大公报》对社会关系的“借助”
        三、英敛之时期《大公报》与社会运动
    第三节 退隐后借助新闻媒介的有关活动
        一、提倡创办天主教报刊
        二、利用《大公报》宣传天主教
        三、在报刊发声为天主教辩诬
        四、撰文鼓吹天主教“中国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英敛之与天主教关系研究
    第一节 创办《大公报》中对法国在华天主教势力的借助
        一、筹创《大公报》时期对天主教的“借助”
        二、天主教“多方”助力英敛之创设《大公报》动因剖析
    第二节 与法人在华天主教势力的短暂“蜜月期”
        一、在“教案”报道中“护教”
        二、宣扬天主教教义引导中国旧风俗改良
    第三节 与法国在华天主教势力的“抵牾纠结”期
        一、天主教对英敛之及《大公报》的“两手”
        二、英敛之对抗天主教的“两手”
    第四节 摆脱法国在华天主教势力对《大公报》的干预
        一、拒俄运动成为英敛之“亲日疏法”的导火索
        二、日俄战争期间《大公报》的舆论立场及馆址迁移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英敛之与清末政治研究
    第一节 英敛之与“清末新政”关系之研究
        一、主张改革社会政治生态
        二、致力开智化俗为推行新政奠定民智基础
    第二节 英敛之与“预备立宪”关系之研究
        一、《大公报》呼吁“预备立宪”的言论
        二、英敛之支持、监督清廷推行预备立宪的言论
        三、推动社会改革以适应“预备立宪”
    第三节 英敛之与清朝“君主”关系之研究
        一、真诚称颂“英明果敢”的光绪帝
        二、遵循前朝遗诏支持摄政王辅政
        三、失望于摄政王任用亲贵的辅政举措
        四、默认隆裕太后降“退位”旨以保国家和平统一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英敛之与辛亥革命关系研究
    第一节 促成辛亥革命的三重势力
        一、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是辛亥革命的发动者兼领导者
        二、立宪派是辛亥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辅助力量
        三、西方列强是辛亥革命取得胜利的间接推动力量
    第二节 英敛之对辛亥首义及共和态度之演变
        一、为清廷维稳献计做最后呐喊
        二、对武昌起义和革命党人的态度发生变化
        三、关注君主民主立宪政体之解决
    第三节 英敛之对创设民国和南北和议态度的变化
        一、指责革命军在议和期间选举临时大总统是“行共和专制”
        二、批评孙(中山)推袁(世凯)继任大总统是“私相授受”
        三、批评朝廷与民军和谈拉锯是“各谋私利”
        四、顺应民心大势认同共和政体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英敛之的新闻思想研究
    第一节 英敛之新闻思想的三个来源
        一、传统士人“修齐治平”理想的现代化转换
        二、西方资产阶级新闻理念的影响
        三、天主教“仁爱合群”观念的糅合
    第二节 英敛之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英敛之关于“新闻功能”的思想
        二、英敛之关于“新闻自由”的思想
        三、英敛之关于“新闻本体”的思想
        四、英敛之的报刊编辑思想
    第三节 英敛之新闻思想的主要特征
        一、以“政治救亡、延续朝廷”为核心的新闻实践宗旨
        二、以“服务社会、引导民众为先”的新闻独立精神
        三、以“仁爱合群、改造人心”为办报宗旨的新闻追求
    本章小结
结语
    一、在列强侵略面前主张自强兴国的爱国新闻人
    二、在封建君主制度下推进君主立宪的进步新闻人
    三、迷惘无奈借助天主教“聚心育民”的宗教新闻人
    四、在氏族情感上忠于清廷但未逆大势的明智新闻人
附录·英敛之新闻活动日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6)民国时期左舜生的社会与政治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左舜生研究的学术史回顾
    二、左舜生研究的特征与不足
    三、研究框架与主要创新点
    四、从论政到从政,政治生涯昙花一现
第一章 早年左舜生的家庭与教育
    第一节 家庭生活与教育
        一、家庭生活
        二、家庭教育
    第二节 所受的学校教育
        一、初等教育
        二、中等教育
        三、高等教育
        四、赴法游学
    第三节 湖湘文化对左舜生的熏陶
        一、对湖湘故土的依恋
        二、梳理湖湘文化和湖湘人物
        三、湖湘文化对左舜生的影响
    小结
第二章 左舜生加入少年中国学会
    第一节 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及其任职
        一、入会的时间与原因考辨
        二、在少年中国学会的任职
    第二节 左舜生主办《少年中国》
        一、《少年中国》的经营活动概述
        二、对《少年中国》月刊困难的处置
    第三节 参与少年中国学会的思想论争
        一、对小组织问题讨论
        二、重视家庭教育
        三、参与少年中国学会主义之争
        四、关于会员能否参加政治活动的争议
    小结
第三章 左舜生在中华书局的活动及影响
    第一节 入职中华书局
        一、加入中华书局
        二、在中华书局的任职
        三、短暂游学与去职
    第二节 在中华书局的出版活动
        一、出版“新文化丛书”
        二、出版“少年中国学会丛书”
        三、负责中华书局编译所新书部
    第三节 中华书局对左舜生的影响
        一、提供事业平台
        二、奠定从政与学术研究的基础
    小结
第四章 左舜生参与中国青年党的早期活动
    第一节 参与中国青年党的“舆论造党”
        一、“舆论造党”
        二、加入中国青年党情形
    第二节 参与中国青年党早期党务活动
        一、参与青年党的早期党际联合与会务
        二、积极宣传国家主义
        三、创办知行学院培养青年党干部
    小结
第五章 左舜生主办《醒狮周报》
    第一节 参与《醒狮周报》的创办
        一、创办报刊的缘起
        二、参与创办《醒狮周报》
    第二节 反对列强侵略的言行
        一、反对列强经济掠夺与武力侵略
        二、参与反教会教育运动
    第三节 反共、反党化教育的政治主张
        一、反对共产主义
        二、批判国民党党化教育政策
    第四节 与《醒狮周报》的互动
        一、办刊经营“大获成功”
        二、成为国家主义的宣传阵地
        三、参与共青两党论战
    小结
第六章 左舜生的抗战活动及其政治主张
    第一节 对九一八事变的态度
        一、事变前预测中日战争
        二、事变后青年党人的基本主张
    第二节 参与“一·二八”淞沪抗战
        一、声援十九路军抗战
        二、北上劝说张、吴抗日
    第三节 抗日救国的主张与策略
        一、主张积极抗日救国
        二、争取中间抗战力量
        三、赴日考察
    第四节 在西安事变前后
        一、事变前关注中日关系
        二、事变中的活动与态度
        三、事变和平解决后的活动
    第五节 重整抗战时期中国青年党党务
        一、致力于中国青年党党务整顿
        二、开启国、青两党合作
        三、党内两条政治路线斗争
    第六节 从庐山谈话会到国、青两党合作的确定
        一、庐山谈话会前后
        二、支持“八一三”抗战及国防参议会
        三、国、青两党合作确定
    第七节 评议陶德曼调停和汪精卫叛国投敌案
        一、评议陶德曼调停
        二、评议汪精卫叛国投敌案
    小结
第七章 抗战时期左舜生参加民主宪政运动
    第一节 参加第一届国民参政会
        一、参加第一届前三次国民参政会
        二、参加第一届四次国民参政会
    第二节 参加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
        一、参加宪政期成会
        二、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失败
    第三节 筹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一、参与皖南事变的善后调处
        二、参与创办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第四节 参加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初期活动
        一、参加第二届国民参政会
        二、参加第二次民主宪政运动
    小结
第八章 国共内战时期左舜生的活动与转向
    第一节 致力于战后和平建国
        一、访问延安
        二、出席第四届国民参政会第一次会议
        三、评议重庆谈判
    第二节 转向国民党阵营
        一、主张战后对日和解
        二、出席中国青年党第十、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三、退出中国民主同盟
    第三节 从政治协商会议到最后一次国共调停
        一、拒绝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二、参与最后一次国共调停
    第四节 从制宪国大到选举风波
        一、参加制宪国大
        二、参加改组政府
        三、出任农林部长
        四、选举风波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后记

(7)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价值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理论参照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内外驱动:民国教育家交往互动的背景与动因
    第一节 民国时期动荡的国家和社会
        一、政治背景:复杂动荡的政治环境
        二、经济背景:萧条落后的经济状况
        三、社会背景:紊乱失调的乡村社会
    第二节 民族危机与个人理想的双重作用
        一、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的冲击
        二、教育家人生理想信念的驱动
    第三节 西学东渐之风的鼓荡带动
        一、西方教育理论的导入
        二、欧美教育精英的访华
        三、出洋留学活动的勃兴
        四、官员的出国教育考察
第二章 地缘交往:以同乡情结为纽带的交往互助活动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之籍贯分布
        一、民国教育家籍贯的整体分布:以江浙两湖为渊薮
        二、民国教育家籍贯的院校分布:以国立大学为重点
    第二节 教育家的地缘关系及其交往
        一、结交同乡:教育交往活动的初始网络构建
        二、依靠同乡:个人进步与教育发展的助推器
        三、相互扶持:-民族危亡背景下的患难与共
    第三节 教育家地缘交往之利弊得失
        一、地缘交往之利:易于建立信任度较高的人际关系
        二、地缘交往之弊:容易形成势力膨胀的教育帮派
第三章 学缘交往:以学业学术为追求的交往成长活动
    第一节 留学教育与教育家学缘交往的勃兴
        一、留学之风的强劲吹起
        二、留学教育精英的崛起与学缘认同
    第二节 教育家的学缘关系及其交往活动
        一、师生交往活动:“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二、同窗学友之谊:“有匪君子,如切如磋”
        三、同事交往活动:“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第三节 学缘交往的特点及评价
        一、广而持久,有情有谊
        二、阶段存在,或延或断
        三、彼此独立,和而不同
第四章 志缘交往:以共同志趣为基础的交往互动活动
    第一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个体间交往
        一、教育交往活动之缘起与展开
        二、对交往双方及教育事业的影响
    第二节 基于共同志趣的群体性交往
        一、联合发起:社团创办的集体力量
        二、社团年会:多方互动的时空场域
        三、诗与远方:交往互动的意义生成
第五章 个案呈现:陈鹤琴教育交往活动掠影
    第一节 陈鹤琴与师长的交往及其特点
        一、大学师长:厚爱与熏染
        二、哥大师长:感召和互助
    第二节 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网络的构建
        一、求其友声:中华儿童教育社与交往网络之构建
        二、精神领袖:在中华儿童教育社中的角色和地位
        三、国际展现:交往网络在国际舞台上的向外拖延
        四、陈鹤琴与同辈学人交往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提携与厚爱:陈鹤琴与学生晚辈的交谊
        一、校园活动中增进师生了解
        二、业余交往中联络师生感情
        三、携手教育中升华师生情谊
第六章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历史省思
    第一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的主要方式
        一、书信往来
        二、学术交流
        三、工作交往
        四、社团活动
    第二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特点
        一、交往活动的多样化
        二、基于志缘交往的相对持久性
        三、教育交往网络的向外延展性
        四、由地缘交往向志缘交往转变
    第三节 民国教育家交往活动的影响因素
        一、距离的远近是影响教育家交往的重要因素
        二、个人专长的互补性影响交往活动向外拓延
        三、交往活动受政治局势等外部因素影响较大
    第四节 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的成效
        一、从制度到实践,推进民国教育现代化变革
        二、从青涩到成熟,促进民国教育家自我生成
        三、迈向社群生活,推动教育学术共同体形成
        四、谱写真情华章,为后世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政治现代性的地方成长及其困境 ——以二十世纪上半叶温州学生群体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学术史回顾
    第二节 问题和思路
    第三节 资料与内容
第一章 清末民初温州新知识群的联合与嬗递(1901-1920)
    第一节 清末教育与政治革新:早期留日学生与本地开明士绅的联合
    第二节 新文化运动在温州:当地文士与在外大学生的相互呼应
    第三节 新式学生及其风潮:从新旧纠葛、地方纷争到爱国救亡
    小结
第二章 中学生群体的身份塑造与政治实践(1920-1935)
    第一节 中学校的三足鼎立局面
    第二节 学生身份群体的自我塑造
    第三节 政府与社会的外部规训
    第四节 共产党影响下的政治选择
    小结
第三章 抗日战争中的学生政治行动主义(1935-1945)
    第一节 战前学潮中的学生思想状态
    第二节 夹缝中的战时青年“联合战线”
    第三节 战时宣传与“艺术运动”
    第四节 空间转移与战时学生心态
    第五节 主动与被动之间的从军选择
    小结
第四章 战后复员中教育独立与政治化的两难(1945-1949)
    第一节 战后地方教育复员与谋求教育独立的尝试
    第二节 共产党的持续影响与国民党的无效防范
    第三节 内战期间多重政治影响下的学潮
    小结
结语
    一、学生与政治的互动历程/机制
    二、比较视野中的学生政治
    三、政治现代性的最终依归?
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9)抗战大后方公教人员日常生活及心态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的界定
        1、抗战大后方
        2、公教人员
        3、日常生活
        4、心态
        5、嬗变
    二、选题依据
        1、选题意义
        2、研究现状
        3、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日常生活概述
    第一节 衣食住行
        一、衣不蔽体
        二、食不果腹
        三、住不安居
        四、行步维艰
    第二节 生老病死
        一、生不能养
        二、老不能孝
        三、病不能医
        四、死不能葬
第二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过渡期(1937-1939)
    第一节 1937年—1938 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一、大后方的“物价天堂”(1937-1938 年)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亢奋心态(1937-1938 年)
        1、对自我的深刻反省
        2、对领袖的狂热崇拜
        3、对胜利的盲目信心
        三、积极投身于救亡运动(1937-1938 年)
    第二节 1939年的大后方物价与公教人员心态
        一、大后方物价开始飞涨(1939 年)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沮丧心态(1939 年)
        三、公教人员开始消极怠工(1939 年)
第三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量变期(1940-1941)
    第一节 1940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一、大后方通货膨胀的转折点(1940 年)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焦虑心态(1940 年)
        1、对难以为生的焦虑
        2、对物价失控的焦虑
        3、对党国前途的焦虑
        三、公教人员的自发性群体行动(1940 年)
        1、要求改善待遇
        2、“跳槽”行为的蔓延
    第二节 1941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一、大后方开始出现绝粮(1941 年)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迷惘心态(1941 年)
        1、对“身世将安托”的迷惘
        2、对“社会在动”的担忧
        三、公教人员的自觉性群体行动(1941 年)
        1、高校教职员向学校的群体性上书
        2、“平价大案”中公教人员的兔死狐悲
第四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转折期(1942-1943)
    第一节 1942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一、大后方通货膨胀的严重化(1942 年)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苦闷心态(1942 年)
        1、对战争提前结束不再抱希望
        2、对政府不满情绪的出现
        三、公教人员群体行动的升级(1942 年)
        1、“跳槽”行为的普遍化
        2、“朱森事件”中公教人员的借题发挥
    第二节 1943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一、物价越限越高(1943 年)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置疑心态—转折点(1943 年)
        1、苦闷心态已达顶点
        2、对政府能力的置疑
        三、公教人员群体事件频繁(1943 年)
        1、高校教职员向政府的群体性上书
        2、公教人员对《中国之命运》的抵触
第五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的质变期(1944-1945)
    第一节 1944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一、与物价赛跑(1944 年)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苦撑心态(1944 年)
        1、谁先到达终点
        2、对政府信心的丧失
        三、公教人员对政府的群体性批评(1944 年)
        1、个人抱怨的公开化
        2、对政府批评的公开化
        3、“陶云逵事件”中公教人员的口诛笔伐
    第二节 1945年的大后方物价及公教人员心态
        一、大后方物价的“天文数字”(1945 年)
        二、大后方公教人员的绝望心态(1945 年)
        1、对经济现状的绝望
        2、对党国现状的绝望
        3、对战后前途的绝望
        三、公教人员对政府的群体性叛逆(1945 年)
        1、中间分子呼吁改革
        2、激进分子号召革命
第六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嬗变的原因
    第一节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嬗变物质原因—不够
        一、不兼职难以为生
        二、不典卖难以为生
        三、不挪借难以为生
        四、不贪腐难以为生
    第二节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嬗变的精神原因—不平
        一、不患贫而患不均
        二、不患寡而患不公
第七章 大后方公教人员心态嬗变的后果—沦为“脱序人”
    第一节 公教人员社会认同的失落
        一、遭人怜悯
        二、被人欺辱
        三、“士农工商”的倒置
    第二节 公教人员自我认同的失落
        一、君子也喻于利
        二、君子也及盗泉
        三、君子也食嗟来之食
        四、君子也有所争
        五、再也不做“读书人”
    第三节 公教人员与政府的疏离
参考书目
论文涉及人名索引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活动及成果

四、我因联名当选所以责任更重(论文参考文献)

  • [1]劳动者薪酬分配公正的法律实现[D]. 王琼. 吉林大学, 2021(01)
  • [2]国立第六中学研究(1937-1945)[D]. 王哲. 山东大学, 2020(09)
  • [3]晚清皇嗣与大礼议之争[D]. 刘静.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4]田桐研究[D]. 宋红玉. 山东大学, 2019(09)
  • [5]清末民初新闻人英敛之研究[D]. 张勇丽.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7)
  • [6]民国时期左舜生的社会与政治活动研究[D]. 李艳红.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7]互动与共进:民国时期教育家交往活动研究(1912-1937)[D]. 郭景川.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8]政治现代性的地方成长及其困境 ——以二十世纪上半叶温州学生群体为中心[D]. 董丽琼. 厦门大学, 2017(08)
  • [9]抗战大后方公教人员日常生活及心态嬗变研究[D]. 郭川. 西南大学, 2017(10)
  • [10]大器晚成[J]. 徐锦庚. 时代文学, 2017(02)

标签:;  ;  ;  ;  ;  

因为我的联选,我的责任更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