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至隋唐洛阳市场的变迁

西周至隋唐洛阳市场的变迁

一、西周至隋唐洛阳市场的变迁(论文文献综述)

辛颖[1](2021)在《汉代乐舞戏剧形态研究》文中认为为了探讨中国古代戏剧从上古祭祀歌舞逐渐演进到“歌舞演故事”的戏剧形态的根源,前辈先贤从“戏”的文字训诂考证寻求答案,然而“戏”只是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之一。“戏”的演化路径只能代表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演进方向。上古祭祀乐舞涵养了中国古代戏剧的萌芽,而汉代乐舞则是中国古代戏剧从乐舞向“歌舞演故事”的戏剧形态演进的过渡环节。本文拟用五章展开论述。第一章讨论秦汉时期“戏”的具体含义及其表演形态。通过对“戏”字的训诂考源,发现“戏”从“戈”有演武传统;从“虍”有军事活动的性质;从“豆”袭得祭祀功能。通过近古期两周系和六国系“戏”字用例证明,“戏”是具有演武传统和祭祀功能的角抵表演。在秦汉时期,“戏”在角抵的表演形态之外,又受到上古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影响,形成诸如《蚩尤戏》《东海黄公》等角抵演故事的戏剧形态。“戏”并不是中国古代戏剧的统称,而是指具体的表演形态。在汉代,不仅角抵呈现出戏剧形态特征,汉代歌舞百戏中的一些节目也呈现出“演故事”的戏剧形态特征,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是多种“戏”的集合。第二章讨论汉代的司乐机构。“戏”只是中国古代戏剧由乐舞向戏剧演进的个案,汉代乐舞管理机构及职能调整深刻影响了汉代乐舞向戏剧形态演进的进程。汉代的司乐机构由执掌郊庙雅乐的太乐、参与制作郊祀乐舞的乐府以及执掌皇家卤簿的黄门鼓吹三部分组成。相较周秦时期的司乐机构,汉王朝一方面承袭了周秦太乐,继续由太乐执掌郊庙雅乐;另一方面扩大乐府职权,增设黄门鼓吹。具体说来,通过为乐府设置协律都尉,扩大乐府司乐的职权。乐府有采诗入乐的职能,拓展了汉代乐舞的来源和渠道。同时,汉代将边地鼓吹纳入到皇家法驾卤簿,作为仪式乐,也用于赏赐军功。汉代司乐机构及职能调整,不仅拓展了乐舞的来源渠道,汲取民间和西域歌舞;也使得汉代乐舞从礼乐阐释向娱乐观赏转变,形成乐舞的演述形态。第三章讨论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在周代礼乐制度下,诗是天子“听政”的渠道之一。沿续先秦采诗入乐的传统,在叙事参与下,汉代乐舞实现了由先秦“听政”向汉代“观政”的演述形态转变。歌、舞甚至伎艺表演构成了汉代乐舞“演”的形态,而歌辞、舞辞中的叙事内核则构成了乐舞“述”的内容。在“观政”的诉求下,“观”与“演述”形成了二维互动。汉代乐舞演述形态在留存时“演”与“述”的分离,乐舞形态留存于汉代乐舞画像石(砖)、乐舞人俑等乐舞文物中;而乐舞的歌辞、舞辞则留存于传世文献,形成后世所见的乐府诗。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极具开放性和创新性,主要体现在:通过改题创作和模仿乐府古题两种方式生成新的乐舞。第四章讨论汉代乐舞的节目组织形态。东汉时期对歌舞、角抵、总会仙倡、幻术、戏车等表演概称之为“百戏”。通过传世文献与乐舞文物的双重印证,汉代乐舞中的“百戏”在节目组织形态上呈现出节目团块结构,“百戏”实则是各类节目的集合。乐舞节目的团块结构按照同类归属的原则形成次级“类目”,最终呈现出“百戏——类目——节目”团块结构。乐舞节目的团块结构极具灵活性,可以根据表演时长和表演场地等具体要求做出相应的调整,既可以在大规模广场使用几个类目联演,也可以择取几个类目中的经典节目用于达官贵人府邸的厅堂娱乐。在乐舞、百戏中个别节目高度发达,形成经典剧目。第五章汉代经典剧目属性考辨。由于百戏节目之间以及类目团块之间的松散性,使得这个以节目为基础的团块结构不仅可以随着时间推移增减节目,还可以依据广场、园林、厅堂表演过程中随主客喜好任意配搭,经典节目反复搬演,推动汉代乐舞生成诸如《蚩尤戏》《东海黄公》《公莫舞》《优孟衣冠》等经典剧目。经典剧目的出现使得节目在命名上,摆脱以歌、舞或伎艺等以属性命名,而是以叙事内容命名。这就使后世学者误认为中国古代戏剧在秦汉时期已经出现用于搬演的成熟戏剧。客观地说,汉代经典剧目只是乐舞反复搬演的结果,剧目是汉代乐舞向戏剧形态演进的一个阶段特征。

王艺深[2](2020)在《七至八世纪唐、日陪都比较研究 ——以建置原因与城市布局为中心》文中认为陪都制是都城制度的一部分,陪都指的是在首都之外另立的辅助性都城,陪都制度是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一种政治性制度。唐代陪都类型丰富,数量较多,在唐朝文化不断输出的背景下,陪都制度不断被转播到周边国家与政权,日本即是其一。日本方面,其陪都主要存在于天武天皇与圣武天皇两位天皇在位时期,日本的主要陪都有难波京、恭仁京、紫香乐宫、保良宫与由义宫。从存在时间上来看难波京存在时间最长,前期难波宫始建于孝德天皇白雉二年(651),最初作为首都使用,天武、圣武时期均作陪都使用,直至桓武天皇延历三年(784)废止,在日本陪都中具有特殊地位。本文通过分别梳理与比较中、日陪都建置原因与城市布局,揭示了陪都制度在古代中、日两国的共通点与日本陪都建设的独特之处。本文认为,建设原因方面,日本陪都建立过程中,唐朝文化输出、国内贵族势力、日本旧有的迁都习惯影响最为显着;唐代陪都建设中,中国广阔的疆域、长期的陪都建设经验、陪都在文化融合中的前沿地位影响不容忽视。唐、日陪都在布局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认为日本都城布局中的特点绝大多数来自中国。论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三个部分。前两部分对日本、唐代陪都进行了分别论述。第一部分以日本难波京、恭仁京、紫香乐宫为主要研究对象,梳理了日本陪都制度兴起的国际、国内背景;分析了在陪都建置过程中产生影响的各方因素;并通过结合考古资料说明日本陪都的布局特点。第二部分简述了唐代陪都的建设过程、特点、影响;并以洛阳、太原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唐代陪都的建置原因与布局特色。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唐、日陪都建置原因、城市布局、结局兴废的异同,主要从唐、日陪都兴起的不同主因、不同类型与不同发展归宿;共同发展阶段与相同布局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以求揭示唐、日两国陪都制度的共性与特性。

陈静华[3](2019)在《洛阳地区出土唐代铜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铜镜很早就在中国起源,并持续发展数千年。在此过程中,铜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镜文化。唐朝社会稳定,经济繁荣,铜镜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高峰期。洛阳作为唐王朝东都,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本文拟对洛阳地区出土的唐代铜镜进行相关研究,进而揭示唐镜的文化和特色,以窥探当时社会的相关状况。结合考古出土的实物和文献资料,本文尝试对非纪年墓出土的铜镜进行分类、分期及分区研究,探索其背后的考古学信息。第一,本文在对铜镜发展历程介绍的基础之上,对唐代铜镜的总体特征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并对洛阳地区唐代铜镜的出土资料进行了分类整理。第二,对洛阳地区出土的唐代铜镜进行了类、型、式的研究,并结合纪年铜镜对以上分期进行讨论。第三,对特种工艺镜进行相关研究。第四,通过对铜镜出土地点进行统计,对该地区的铜镜作了相关的空间分析。第五,联系历史文化背景对洛阳地区出土唐代铜镜的空间分布原因进行了推测,并尝试对铜镜文化背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风尚等因素进行讨论。本文的研究对唐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然而也存在一些不足。第一,只收集了洛阳地区建国以后经过比较科学发掘出土的唐代铜镜,对于世代相传或非法盗墓出土的铜镜未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第二,由于铜镜的制作年代、使用年代、随葬年代存在的时间差很难确定,在对铜镜进行分期时会存在些许误差,使得结论的形成也会存在一定的不客观性。

曾雅洁[4](2019)在《关中—中原都城型大遗址带背景下的洛阳大遗址保护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中国作为东方文明古国,城市营建历史悠久,从区域到城市均呈现层积性和连续性的历史环境。特别是对于都城型大遗址这类规模较大的遗产,当代城乡景观往往叠加于都城遗址之上而成为一个综合的历史性城镇景观。在国土空间规划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对于整合了叠加的历史环境和城乡的现状基底的大遗址,其保护发展作为统筹遗产保护与城乡一体化协同发展的重要媒介而成为关键议题。论文以当代“关中平原城市群-黄河金三角示范区-中原城市群”构建的中部城市集群为背景,聚焦关中-中原都城型大遗址带,提出“宝鸡-咸阳-西安-渭南-运城-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一线的千里巨型古都文化长廊。通过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梳理都城叠加的大遗址历史环境,从中观-微观层面分析大遗址的空间形态和大遗址所处的城乡梯度环境,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提出综合大遗址保护和城乡国土空间优化的保护发展策略。论文首先梳理了夏宋之间3000多年关中-中原都城建置分合的演变特征和都城稳定流动的现象,分析了关中-中原从聚落遗址时代到都城遗址时代的空间、年代分布特征,聚焦分析重点都城型大遗址的历时空间分布,总结大遗址带的总体空间轴带结构,最后突出了“大长安”与“大洛阳”两大核心都城型大遗址极核,提出相离、相邻、相交、包含、覆盖五种都城空间叠加模式以及对应的新生、再生、转化、替代四种都城连续演变机制。在大遗址带的区域背景下,聚焦洛阳大遗址,分析洛阳都城型大遗址叠加的都城遗址空间形态,深入剖析山南水北的洛“阳”格局、“宅墓一体”到“城陵一体”的空间格局沿革和“分散区划”到“封闭里坊”再到“开放街巷”的空间规制沿革,总结都城型大遗址价值特征。进一步探索大遗址现状空间的梯度化城乡基底,总结自然乡村区、乡村建设区、城中村落区、一般城市区、城市核心区、特殊地区六种空间梯度分区,提出差异化的都城遗址斑块保护发展现状基底,深入剖析其与历史城镇建置演变之间的历史溯源。在此基础上,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国土空间规划背景,提出国家历史文化公园概念作为整合城乡发展的都城型大遗址创新型保护发展模式,构建大遗址与城乡居民在保护管理、展示利用、生态农业、功能产业、休闲生活、文化游憩各个层面协同融合的创新型保护发展框架策略。将其实践运用于洛阳大遗址,初步提出洛阳-偃师巨型国家历史文化公园的国土空间规划框架,针对洛阳大遗址内差异化的都城遗址斑块提出相应的保护发展策略。最后聚焦历史环境层积且连续的隋唐洛阳城大遗址斑块,通过差异化的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分区,实现差异化的都城空间格局活化和功能产业活化策略。并近一步在微观层面提出城门大道、环城城墙、历史建筑等历史功能的现代转译方法和里坊坊墙、寺庙、宅院等历史空间的景观转译方法。

陆晗昱[5](2019)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长江流域文化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历史上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是研究古代丧葬民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墓葬等信息勾勒出某一历史时期丧葬活动的面貌,分析各种丧葬现象蕴含的观念和成因,可以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传承和发展。唐代是继隋代之后的又一大一统王朝,各种丧葬活动发展充分;唐代社会继承传统、吸收外来各方面的交流因素,形成了特征鲜明的丧葬民俗。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横贯东西,流域面积广。唐代长江流域的地位至关重要,国家经济重心在唐代时移至长江流域,特别是隋唐长江文化的勃兴,使其在诸多方面独领风骚。探索唐代长江流域的丧葬习俗,能更加清晰地勾画唐代长江上、中、下游广大地区丧葬活动丰富多彩的形式面貌,分析各区域间的丧葬习俗个性和共性特征,梳理丧葬观念的发展演变。本文主要通过墓葬分析,探讨唐代长江上游的岷江地区、峡江地区,中游的荆江地区、湘江地区、赣江地区,下游的皖江地区、扬子江地区和钱塘江地区等地域的丧葬习俗。通过对各区域唐代墓葬的形制、随葬品类型和空间放置、墓葬装饰等墓葬信息内容的深入挖掘,总结唐代长江流域地域丧葬特征,并结合传世文献记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分析地域丧葬观念。在此基础上,梳理墓葬功能的演变,分析演变过程中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呈现出的共性特征。探索佛教、道教等宗教因素融入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情况,以及唐代社会丧葬礼俗互动等专题性问题。在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一章中,依次阐释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政区的沿革、社会环境的发展,以及长江流域少数民族丧葬习俗传统,分析丧葬习俗存在的生态社会环境背景。第二、三、四章是以墓葬信息数据为基础展开的地域丧葬习俗研究。将长江流域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建立唐代长江流域区域墓葬信息数据库,穷尽性地考察各区域唐墓的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放置情况以及墓葬装饰中的砌式、墓砖纹饰、棺床、龛、窗棂、装饰性结构等墓葬信息,归纳总结各项内容的地域性特征,为避免因墓葬信息有限而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最大限度地结合相关文献材料,分析地域丧葬习俗特点。第五章探索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的共性与个性问题。第一部分是在第二至四章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丧葬习俗共性特征。将唐代墓葬的丧葬功能置于墓葬的历史发展过程考察,探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历史环境与观念同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和墓葬装饰间的关系,阐述墓葬功能演变所呈现的共性特征。第二部分更为深入地探讨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研究中的个性化问题:佛教、道教因素在丧葬习俗中的反映和唐代丧葬礼俗互动问题。本文致力于以墓葬信息(1)为主要材料分析、考察断代区域性丧葬民俗,弥补了传世文献对唐代民间丧葬活动记载较少的材料缺憾,是对唐代丧葬民俗研究的重要材料支撑。本文不仅分析墓葬形制、随葬品内容,还细致考察随葬品的空间放置特点及其蕴含的丧葬观念。探讨墓葬墓壁、墓底砌式,龛的数量、形状、位置和作用等各项装饰性结构的丧葬功能,阐发墓葬信息的各个细节体现的丧葬文化与观念,联系政治、经济、文化、自然、民族、宗教等社会历史条件分析丧葬习俗的发展和功能的演变。总体而言,本文是基于丰富的考古资料展开的、视角较为独特的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系统性研究。

宫文华[6](2019)在《宴飨礼乐与古代戏剧》文中指出“宴飨礼乐”是对宴飨与礼乐结合所形成的宴飨礼仪、宴飨用乐和由“礼仪”、“用乐”所体现出来的宴飨文化的统称。宴飨文化构成其内容,而宴飨礼仪、宴飨用乐则是其形式。在中国古代社会,戏剧长期以来是作为宴飨用乐而存在的。因此,宴飨礼乐(主要是宴飨文化)对古代戏剧的发展往往具有决定和影响作用。鉴于中国古代戏剧的综合性特征和宴飨礼乐的复杂化表现,论文主要运用戏剧学、历史学、文献学、文物学、艺术学、民俗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宴飨礼乐影响下中国古代戏剧的形式特征和发展状态进行实证分析和系统梳理,以此揭示戏剧发展演变背后的内在理路和外部动因。论文分八个部分进行论述:绪论部分,提出课题,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综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的研究进展情况及其存在的欠缺环节、空白之处,进而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宴飨礼乐制度述略”,系统梳理了宴飨礼乐制度的起源、发展、转型、变迁的全过程,这一过程与戏剧的演进脉络相一致;第二章“宴飨礼仪及其用乐考”,对宴飨礼仪、宴飨用乐详加考辩,以此探讨戏剧的生成路径;第三章“宴飨礼乐的类型、特征与功能”,详细分析了宴飨礼乐的类型,其中“国”之层面的宫廷宴飨与“家”之层面的私人宴飨最值得重视,由此形成了两种演剧形式和两种戏剧形态,而宴飨礼乐的特征、功能对形成中国古代戏剧“杂”之结构特点和娱乐性的审美追求亦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四章“汉唐宴飨戏剧的形态和特征”,举例说明古代戏剧的三大来源及其特征;第五章“宋金宴飨戏剧的转型和发展”,试图梳理中国古代戏剧在宋金时期转型发展的内在理路,并揭示其动因,同时对戏剧从“宴飨演剧”向“祭祀演剧”的演进历程进行探微;第六章“元明清戏剧创作和演出的繁荣”,着意于探讨这种繁荣背后的动因,其中既有宫廷宴飨演剧的推动,亦有私人宴会演剧的助力;第七章“清代中后期戏剧的变迁”,从宫廷宴飨演剧制度演进的角度,探讨了发生在清代中后期剧坛的各种戏剧现象,比如“花雅之争”、“折子戏演出的繁荣”和“地方戏的勃兴”等。在此基础上,试图对所谓的“卢冀野之问”作出解答。中国古代戏剧的发展在整体上呈现出“三段式”的脉络,即汉唐时期的伎艺性表演、宋元明清所谓“曲的历程”和清代中后期伎艺性表演的回归。宴飨礼乐对古代戏剧的渗透无处不在,从戏剧创作、戏剧作品、戏剧演出、戏剧形态、戏剧观念到戏剧作家、戏剧演员、戏剧观众等可以说涉及戏剧的方方面面无不受到宴飨礼乐的影响。因此,一旦把宴飨礼乐影响下中国古代戏剧的发展演变历程勾勒清楚,无疑会为整个戏剧史研究注入新的血液,带来新的生机。种种事实表明:此种研究将有助于我们对戏剧本质、起源、存在方式及其美学特征的重新认知和把握,对戏剧的舞台表演实践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尤其是在“非遗”保护和表演类文化产业方兴未艾的当下,这种意义就更加凸显。

郑辰暐[7](2019)在《江南都城城市形态变迁研究 ——一种城市历史图学的研究视角》文中指出中国的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历史资源关系密不可分,在重视城市历史景观、强化文化传承的政策背景下,对中国城市史以及历史城市形态变迁的过程展开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传统城市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以及城市历史资源对城市发展的意义。本文以江南区域的古代都城苏州、南京及杭州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南京和杭州两个城市作为都城的时期,突出权力与自然环境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双重作用,对案例城市做出比较分析、特征提炼和规律总结,将江南地区所代表的中国传统空间观念及城市规划理念类型化。本文试图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一套城市历史图学的研究方法:首先将历史资料整理分为文字资料和图形资料两大类,提取其中与研究相关的历史信息,然后将历史信息定位到现代矢量地形图上,转译形成一套各个年代的城市地图,建立城市历史信息空间数据库。在此基础上,按照研究的需要将城市地图中各种要素按照点、线、面三大类进行提取,进行网络体系建构和相关计算分析,并对研究区域和城市的变迁特征和规律进行归纳总结。本文主要章节遵循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空间尺度层面展开研究。首先,宏观层面以明清时期太湖流域的“八府一州”所辖区域为研究空间范围,以史前时期至清前期为研究时间范围,对江南地区城镇总体结构变迁的过程进行了梳理,并推衍了城乡聚落、自然地貌以及人工水系之间的位置关系及关联性。发现历史时期江南地区的聚落一直处于以水道为纲的网络体系中,在建都影响下的区域聚落网络发展可以分为五个时期。中观层面以包含都城府境的腹地区域为研究空间范围,以史前时期至公元十四世纪为研究时间范围,更为详细地考察了江南都城与腹地之间的经济社会关联,关注腹地环境对建都的作用以及都城对腹地的控制和带动作用。发现公元十四世纪之前,南北政权的几次分裂为江南都城及其腹地带来了发展机遇,而在其间南北政权的统一又持续为江南地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为后续建都保留了经济基础。都城自身腹地的范围是由自然河道流域来决定的,都城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的联系主要是通过人工水系来完成的,这是政治权力因素在主导都城广域腹地范围上最重要的体现。微观层面以包含都城城郭及近郊的南京及杭州主城地区为研究空间范围,以六朝、南唐-吴越以及南宋三个时期为研究时段,针对南北政权分裂背景下的江南都城物质空间形态,对都城城廓形态、水陆交通格局、用地与设施功能布局以及权力空间分布进行了特征分析和变迁归纳。发现即使在政权迁徙、国力有限的情况下,统治者对都城形态是否符合礼制要求仍是最为重视的,江南都城作为礼法系统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最重要的职责就是象征政权的合法天授性。十四世纪以前南京和杭州的建都过程构成了后续城市建设的基础,江南都城形态的延续性不仅局限于城址叠合的物质形态表征上,更反映在核心规划理念、对微观地形的利用模式、功能整体布局关系以及与腹地城镇体系乃至江南区域之间的关联上。

妹尾达彦[8](2019)在《陪京的诞生——6—12世纪东亚复都史再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复都制,又称陪都制,指一个国家设置复数都城的制度,与单都制相对。复都制始于周代,诸都城地位平等,无核心都城和陪都的区别。到唐代,唐玄宗称洛阳为陪京,表示洛阳只是辅助长安的陪都,将核心都城和副都顺序化,形成了陪都制,北宋时陪都制固定下来。核心都城和陪都的序列化,反映了世界秩序的根源从天转向理。复都制在4—10世纪以北宋为界,从以长安、洛阳为代表的东西复都制转变为以北京、南京为代表的南北复都制。这是由游牧地区和农业地区政治权力形态来决定的。随着复都制类型转变,复都间的交通干线网络从西部内地转向东部沿海,从东西向转变为南北向。陪都制的转变体现了唐宋变革论下农牧复合型国家解体以及向近代国家的转变,这是欧亚大陆共通的历史现象。

梁克敏[9](2018)在《唐代城市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聚落形态,它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管理。唐代是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城市管理发展的重要时期。目前,学术界对唐代城市已多有研究,但对唐代城市管理的研究则局限在长安市场和治安等领域。事实上唐代城市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尚有不少领域值得探讨。从历史学的角度,深入、系统地研究唐代都城和地方城市的管理,对推进唐史研究和深化对唐代社会的认识都有重大的意义。中国城市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在夏商周三代初步形成,中经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的长期发展,至隋唐时期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并在城市管理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是唐代城市管理的历史基础。在唐代289年间,城市有了较快的发展,社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都奠定了城市管理的现实基础,并提出了城市管理的客观要求。唐代城市的管理首先表现在对城市规划的管理。唐王朝在宏观上对城市的设置和等级均有管理,形成了都城——州城——县城三级城市体系。从微观上看,唐王朝对都城、地方城市规划的决策、编制和执行过程也有较为严密的管理制度。城市生活包含着丰富的经济内容,故而经济管理在唐代城市管理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唐王朝十分重视市场管理,制定了废置市场的法令,设置了专门的管理机构,规定了市场交易的时间和地点,加强了对商品质量的监控和市场秩序的管理。在手工业方面,唐王朝加强对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的管理,设置了管理官营手工业的机构,并对工匠征调、原料供应、质量控制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对私营手工业者推行一种歧视性政策,实行匠籍制度对其进行管理,唐代私营手工业中还出现了自治性的“行”,在私营手工业的管理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对正仓、常平仓、义仓等城市仓库的管理,在仓库的设置、管理机构及查验受纳、贮藏保管和验符出给等方面都有详细的举措。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因而城市的社会管理也显得相当重要。唐代城市的社会管理包括人口、社区、治安和基础设施四个方面。城市人口管理,是对城市在籍人口户籍的编撰和管理,也包括对国内移民和入唐的外来使臣、商人、僧侣等城市流动人口的管理。城市社区管理,涉及“坊”的制度设计和实践情况、坊的管理职能及一些城市中的新罗坊、蕃坊等入唐侨民社区管理。城市治安管理,表现为对两京及地方治安管理机构的设置,唐律对危害治安行为的惩处规定,坊里团保制度的实施,宵禁制度和私藏兵器制度的推行等等。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则表现为对城门墙垣、道路桥梁、沟渠井泉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维护及运行的管理。城市不仅是一个社会物质生产的经济中心,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教育、宗教等集中的文化中心。因而唐王朝也很注意城市的文化管理。唐代城市的教育管理是以官学为主要对象。中央官学的管理包括对学生的入学、教学、生活及留学生的管理,地方城市的官学则由当地的博士等相关官员进行管理;对私学唐政府一直持鼓励包容的政策。唐代城市宗教信仰的管理者有崇玄署、祠部、州府功曹等行政机构及三纲、僧录、道门威仪等僧道官,在管理内容上则对寺观建设和僧道出家都有一定的管控,制定有处罚僧道违戒犯法行为的法令,唐政府对摩尼教、祆教和景教等外来宗教及民间信仰也有管理。生态环境对城市也有重大的影响,故唐代曾采取一些措施对城市环境进行管理。唐政府设有虞部、司农寺等相关管理机构,且颁布断屠钓禁令、建立保护区、重视城市绿化,唐律中也有维护城市公共卫生的规定。城市经常会遭受到水、旱、火等灾害及战争的破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唐政府在危机前、危机中和危机后等都采取了系列措施,确保城市有效应对各种危机,减少损失。唐代城市管理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中央集权式分级管理和城乡合一的管理体制,二是以政府为主的一元化管理主体,三是管理方法上以行政管理为主、法律的和经济的管理方法应用增多。唐代城市管理的成就主要是以人为本和以法治城管理理念的出现,重视城市的规划和经济、社会、文化以及生态环境管理,为大唐盛世的出现和城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然唐代城市管理中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从城市发展的长时段来看,唐代城市管理处于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并对今天的城市管理有一定的启示借鉴意义。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运用历史学和城市管理学的理论对唐代城市管理进行系统的研究,把地方城市管理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其二,扩大了唐代城市管理研究的范围,将城市宏观规划、文化、社会、环境管理与危机应对等纳入城市管理的范畴中。

陈筱娇[10](2018)在《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文中指出中国自古以来由多民族构成,各文化在不断的朝代更迭、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不段的冲突、融合,产生出新的艺术风格。对于中国史的研究中,在关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研究中,关于“汉化”内容的研究成果颇丰,而对于“胡化”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在全球史视野下,“汉化”固然是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但“胡化”也不容忽视,或言之“同化”更为恰当。作为外来文化,它曾经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如胡服、胡食、胡乐、胡舞、胡骑等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的研究“汉化”和“胡化”能够更客观的反映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格局与特征。所谓胡与汉并非是独立的两个民族概念,而是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的相互影响、兼并、融合、发展,在这一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新的文化体系或文化面貌,不可简单地评价为此之琼浆,彼之糟粕。事实上,两者没有贵贱之分、高低之别,仅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文化面貌。本文立足于文化研究的视角,以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边疆艺术文化为主要研究内容,对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与元代四个时期里要的文化融合时期中的边疆文化艺术现象进行研究,从政治格局、思想环境、边疆艺术现象的杂糅等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这些文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以及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反映出习俗观念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接受,求异尚乐层面对这些边疆文化的推崇,以及功利需求角度对这些边疆文化的追求。

二、西周至隋唐洛阳市场的变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周至隋唐洛阳市场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1)汉代乐舞戏剧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研究目的
    1.2 研究现状述评
        1.2.1 汉代人对“乐”和“百戏”的认知与反思
        1.2.2 汉代乐舞研究史钩沉
        1.2.3 汉代乐府的相关研究述评
        1.2.4 从乐舞文物出发的汉代乐舞研究
        1.2.5 汉代乐舞与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
    1.3 研究对象
        1.3.1 考辨“戏”的具体含义及其表演形态
        1.3.2 考察汉代乐舞的管理机构
        1.3.3 论证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
        1.3.4 分析汉代乐舞的节目组织结构
    1.4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戏”字与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
    1.1 “戏”字训诂释义
        1.1.1 例证释“戏”字
        1.1.2 部首拆分释“戏”字
    1.2 “戏”字源流释义
        1.2.1 近古期两周系“戏”字
        1.2.2 近古期六国系“戏”字
    1.3 “戏”的演武传统和祭祀功能
        1.3.1 “戏”从“戈”形成的演武传统
        1.3.2 “戏”从“虍”附加的军事含义
        1.3.3 “戏”从“豆”袭得的祭祀功能
    1.4 角抵戏与中国戏剧的早期形态
        1.4.1 商周时期的角抵演武和角抵祭祀
        1.4.2 秦汉时期的角抵娱乐
        1.4.3 从礼乐到娱乐的中国戏剧的早期形态嬗递
第二章 汉代乐舞的司乐机构
    2.1 汉代太乐及职能
        2.1.1 汉代太常职官溯源
        2.1.2 汉代太乐及职能
    2.2 汉代乐府及职能
        2.2.1 乐府建置考源
        2.2.2 乐府司乐职能的衍生
        2.2.3 汉代乐府司乐职能改革
    2.3 汉代黄门署及职能
        2.3.1 黄门职官溯源
        2.3.2 汉代黄门鼓吹及职能
第三章 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
    3.1 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
        3.1.1 “演述”形态的历史钩沉
        3.1.2 汉代乐舞的演述形态
        3.1.3 汉代乐舞演述形态的形成机制
    3.2 汉代乐舞“观”与“演”的二维互动
        3.2.1 从“听政”到“观政”的功能嬗递
        3.2.2 “观”对“演”的“述”求
        3.2.3 “观”与“演述”的制约与影响
    3.3 汉代乐舞“演述”形态与中国古代戏剧早期形态
        3.3.1 演述形态下新乐舞的生成方式
        3.3.2 “演”、“述”分离的留存方式
        3.3.3 汉代乐舞演述形态与中国古代戏剧
第四章 汉代乐舞的节目组织形态
    4.1 汉代百戏的认知钩沉
        4.1.1 学界对“百戏”的界定
        4.1.2 学界对汉代百戏的误读
    4.2 汉代百戏源流考辨
        4.2.1 汉代百戏的源流考辨
        4.2.2 汉代百戏的属性辨析
    4.3 汉代百戏的节目团块组织
        4.3.1 汉代百戏与中国古代戏剧
        4.3.2 汉代百戏的节目组织形态
第五章 汉代典型剧目属性考辨
    5.1 汉代角抵《蚩尤戏》溯源及功能考辨
        5.1.1 关于“蚩尤”的研究现状
        5.1.2 以“蚩尤”为主神的各类祭祀传统
        5.1.3 《蚩尤戏》角抵娱乐功能演进轨迹
    5.2 《公莫舞》属性考释
        5.2.1 前辈先贤对《公莫舞》属性的认识
        5.2.2 《公莫舞》的戏剧属性辨析
        5.2.3 《公莫舞》歌舞属性考释
    5.3 再论《优孟衣冠》的戏剧属性
        5.3.1 关于《优孟衣冠》性质问题的讨论
        5.3.2 《优孟衣冠》戏剧性的来源
        5.3.3 《优孟衣冠》的戏剧属性斟疑
    5.4 《东海黄公》从表演到剧目的逻辑进程及理论意义
        5.4.1 《东海黄公》剧目的属性讨论
        5.4.2 《东海黄公》从表演到剧目的逻辑进程
        5.4.3 《东海黄公》剧目形态的价值和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2)七至八世纪唐、日陪都比较研究 ——以建置原因与城市布局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相关概念界定
        1.选题缘由
        2.相关概念界定
    (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1.日文研究成果综述
        2.国内研究成果综述
        3.研究成果总结与分析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1.研究方法
        2.研究意义
一、唐代陪都的布局与建设原因
    (一)唐代陪都的建设过程、特点及影响
        1.唐代洛阳的建设过程
        2.唐代的三都制
        3.五京制与唐肃宗
        4.唐代陪都设置的特点
        5.唐代陪都的影响
    (二)唐代设立陪都的原因
        1.洛阳建立的原因
        2.太原设立的原因
        3.其他陪都设立原因
    (三)陪都布局与唐代都城制度
        1.洛阳城布局
        2.太原城布局
        3.陪都布局
二、日本陪都的建设
    (一)日本陪都建设背景
        1.7-8世纪东亚政治形势
        2.日本律令制下的首都概况
        3.唐朝都城制度与文化传播
    (二)日本陪都建设经过及原因——中国化表象下的个体原因
        1.唐朝的影响:“单纯模仿说”批判
        2.分区而治与方位设置:天武时期的陪都与都城规划
        3.政治均势与权力流转:圣武时期的陪都与政治势力变迁
        4.日本早期迁都习惯与日本都城制度
        5.水陆交通完备与都城兴建
    (三)日本陪都城市布局
        1.天武时期的陪都:难波京
        2.圣武时期的陪都:难波京、恭仁京、紫香乐宫
        3.首都陪都共有空间布局原则
        4.作为日本都城格局发展环节的陪都
三、中日陪都比较
    (一)陪都设置原因与类型对比
        1.中国都城建设中的促进交流融合因素
        2.日本陪都建设中唐风化、贵族影响
        3.类型:平衡型陪都、留都制陪都与外向型陪都
        4.“辅助”含义的确定与中日陪都制度
    (二)都城布局原则异同
        1.中轴线
        2.“洛水贯都”与“斗为帝车”
        3.三朝制
        4.宫城形制比较:双重政治核心
    (三)中日陪都的不同结局
        1.中国陪都制度的持续发展与五京制的广泛采用
        2.日本陪都的尾声:保良宫、由义宫
        3.长冈京营建与难波京废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3)洛阳地区出土唐代铜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唐代铜镜概述
    2.1 铜镜概述
    2.2 唐代铜镜的总体特征
    2.3 洛阳唐代铜镜出土概况
第三章 洛阳地区出土唐代铜镜分类研究
    3.1 洛阳地区出土唐代铜镜的分类
    3.2 特种工艺镜
第四章 洛阳地区出土唐代铜镜的分期及分区研究
    4.1 洛阳唐代纪年墓葬出土铜镜的分期
    4.2 洛阳地区出土唐代铜镜分期
    4.3 洛阳出土唐代铜镜的分区研究
    4.4 铜镜与墓葬的关系
第五章 关于洛阳地区出土唐代铜镜的几点思考
    5.1 洛阳地区出土唐代铜镜的时空分布思考
    5.2 铜镜纹饰中所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
    5.3 铜镜背后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尚
第六章 结语
图表目录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4)关中—中原都城型大遗址带背景下的洛阳大遗址保护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意义
        1.1.1 中国特色历史环境:层积而连续的古代都城群
        1.1.2 中国城建史前半段历代都城选址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
        1.1.3 区域视角下都城型历史城市群的关联性认知需要
        1.1.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大遗址保护与国土空间发展的高度融合需求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都城
        1.2.2 都城型大遗址
        1.2.3 洛阳大遗址
        1.2.4 “城叠城”的历史环境——城市之上的城市
    1.3 研究范围
        1.3.1 研究空间范围的界定
        1.3.2 研究时间范围的界定
    1.4 研究综述
        1.4.1 关中-中原地区的都城变迁及遗址分布研究
        1.4.2 洛阳都城历史和大遗址相关研究
        1.4.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大遗址保护发展研究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组织结构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关中-中原地区的都城流转
    2.1 关中-中原地理环境
    2.2 关中-中原“城叠城”的历史沿革概况
    2.3 古代文明的发祥地
    2.4 夏商周——春秋战国
        2.4.1 夏商:王畿初态,伊洛为尊
        2.4.2 西周东周:自关中东迁中原,西安丰镐二京与洛阳三代都城
        2.4.3 春秋战国:都城东迁,中原城邑扩展
    2.5 秦汉:建立长安、洛阳都城地位,末年都城二元化
        2.5.1 秦:八易都城,东进咸阳
        2.5.2 两汉:长安洛阳的典型都城地位
    2.6 魏晋南北朝:都城星罗棋布
        2.6.1 魏晋政权林立,中原洛阳为都
        2.6.2 十六国政权更迭,据关中长安要塞
        2.6.3 南北朝政权对峙,都城回归长安洛阳
    2.7 隋唐宋金:重新聚拢与回归,长安-洛阳与洛阳-开封两京制
        2.7.1 隋:大兴城与东京洛阳城
        2.7.2 唐:长安城与东都洛阳城
        2.7.3 宋金:东京开封城与西京洛阳城
    2.8 都城流转叠加的区域特征
        2.8.1 都城建置分合现象:从一元到多元
        2.8.2 稳定的都城流动现象:长安-洛阳-开封的摆动关系
第三章 关中-中原都城型大遗址带的分布特征
    3.1 千里古都文化长廊:关中-中原都城型大遗址带
        3.1.1 关中-中原不可移动文物分布概况
        3.1.2 古遗址分布概况:聚落遗址到都城遗址
        3.1.3 古墓葬分布概况:宅墓一体到城陵一体
        3.1.4 关中-中原重点都城型大遗址分布概况
    3.2 关中-中原重点都城型大遗址带的历时分布
        3.2.1 石器时代聚落文明发源地:郑州聚落集群,多组团散布
        3.2.2 夏商周-春秋战国:两线性遗址带,三集中遗址群
        3.2.3 秦汉-魏晋南北朝:长安与洛阳都城型大遗址群
        3.2.4 隋唐-宋金:两经典都城型大遗址群,开封新型都城遗址点
    3.3 关中-中原都城型大遗址带的空间格局特征
        3.3.1 空间结构:一带一区两核三线三斑块
        3.3.2 “大长安”与“大洛阳”的哑铃式东西关联格局
        3.3.3 两个都城型大遗址极核:“大长安”与“大洛阳”
        3.3.4 都城叠加的空间形态和演化机制
第四章 洛阳都城型大遗址的空间形态
    4.1 洛阳的区域性历史意义
    4.2 洛阳的历史区域屏障
        4.2.1 防御体系
        4.2.2 山水格局
    4.3 洛阳都城型大遗址“城叠城”的历史环境
        4.3.1 洛阳叠加的都城建置
        4.3.2 洛阳都城型大遗址概况
        4.3.3 洛阳叠加的都城遗址空间形态
        4.3.4 都城轴线的时空格局
        4.3.5 洛水之北-邙山之南的洛“阳”格局
        4.3.6 都城与墓葬的关系沿革:从宅墓一体到城陵一体
        4.3.7 都城空间的规制沿革:分散区划-封闭里坊-开放街巷
    4.4 洛阳都城型大遗址的城镇空间现状
        4.4.1 洛阳-偃师的城乡景观
        4.4.2 伊洛盆地内的线性廊道
    4.5 差异化的洛阳都城遗址保护发展基底
        4.5.1 城乡空间梯度分区
        4.5.2 差异化的洛阳都城遗址现状基底
        4.5.3 差异化都城遗址现状基底的历史溯源
第五章 洛阳都城型大遗址的保护发展策略
    5.1 都城型大遗址保护发展的时代新背景
        5.1.1 核心历史价值——都城空间格局规制
        5.1.2 都城型大遗址现实价值——促进新型城镇化
        5.1.3 都城型大遗址保护发展需求的特殊性
    5.2 都城型大遗址的差异化保护发展策略
        5.2.1 理念升级: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到国家历史文化公园
        5.2.2 都城型国家历史文化公园的内涵构建
        5.2.3 都城型国家历史文化公园的差异化保护发展框架
        5.2.4 差异化的都城空间格局和功能产业活化策略
        5.2.5 遗产与人共融保护-共荣发展的创新性机制
    5.3 洛阳都城型大遗址的保护发展策略应用
        5.3.1 洛阳-偃师巨型国家历史文化公园:山河一体与城乡一体
        5.3.2 洛阳都城遗址差异性的空间功能活化策略
        5.3.3 二里头遗址——郊野自然型国家历史文化公园
        5.3.4 汉魏洛阳城遗址——农业生态+郊野自然型国家历史文化公园
        5.3.5 偃师商城遗址——中央绿心+休闲生活型国家历史文化公园
第六章 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的差异化保护发展
    6.1 微观“城叠城”:隋唐洛阳城的历史环境
        6.1.1 隋唐洛阳城空间叠加沿革
        6.1.2 隋唐洛阳城功能叠加沿革
        6.1.3 隋唐洛阳城“城叠城”的综合历史价值评估
    6.2 隋唐洛阳城范围内的现状概况
        6.2.1 城乡建成环境现状梯度
        6.2.2 遗址保存状况梯度
    6.3 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保护发展空间框架
        6.3.1 保护发展总体定位
        6.3.2 运河文化框架
        6.3.3 交通结构框架
        6.3.4 都城格局框架
        6.3.5 基于历史格局的生态景观保育框架
    6.4 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的差异化保护发展策略应用
        6.4.1 国家历史文化公园保护发展分区
        6.4.2 差异化的空间功能活化模式
        6.4.3 洛北宫皇城区:梳理宫城遗迹格局,嵌入宫城中央绿心
        6.4.4 金中京城区:叠加隋唐东城和里坊格局,勾勒叠城绿环
        6.4.5 洛北里坊区:勾勒洛北里坊轮廓,打造旧城开放空间体系
        6.4.6 天街中轴区:打造“天”字轴线,凸显都城气派
        6.4.7 洛南里坊区:现代农业背景下的隋唐里坊乡村景观
    6.5 微观策略:历史功能的现代转译
        6.5.1 历史建筑的现代功能转译
        6.5.2 城门大道的现代功能转译
        6.5.3 环城城墙的现代功能转译
    6.6 微观策略:历史空间的景观转译
        6.6.1 里坊-坊墙空间的景观转译
        6.6.2 历史建筑组团空间的景观转译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成果
        7.1.1 区域视角的千里古都文化长廊:关中-中原都城型大遗址带
        7.1.2 历史地层的层积性和连续性:宏观-中观-微观的都城叠加历史环境
        7.1.3 新型城镇化的大遗址国土空间规划:洛阳-偃师巨型国家历史文化公园概念
        7.1.4 基于我国城乡建成梯度分区的大遗址空间格局和功能产业活化策略
        7.1.5 以人为本、以史为源的遗址与人共融保护-共荣发展机制
        7.1.6 历史空间功能展示的现代转译方法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唐代长江流域的生态社会环境
    第一节 唐代长江流域自然环境的演变
    第二节 唐代长江流域政区沿革
    第三节 唐代长江流域的社会环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唐代长江上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岷江地区
    第二节 峡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唐代长江中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荆江地区
    第二节 湘江地区
    第三节 赣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唐代长江下游的丧葬习俗
    第一节 皖江地区
    第二节 扬子江地区
    第三节 钱塘江地区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共性与个性问题探索
    第一节 墓葬功能的演变及所呈现的共性特征
    第二节 丧葬习俗个性化问题探索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6)宴飨礼乐与古代戏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的提出与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述要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宴飨礼乐制度述略
    第一节 礼乐的起源
    第二节 宴飨的发生与先秦宴飨礼乐制度的建立
    第三节 两汉至隋唐宴飨礼乐制度的变迁
    第四节 宋元明清宴飨礼乐制度的成熟和完善
第二章 宴飨礼仪及其用乐考
    第一节 宴飨礼仪考释
    第二节 宴飨用乐考释(一)
    第三节 宴飨用乐考释(二)
第三章 宴飨礼乐的类型、特征与功能
    第一节 宴飨礼乐的类型
    第二节 宴飨礼乐的特征
    第三节 宴飨礼乐的功能
第四章 汉唐宴飨戏剧的形态和特征
    第一节 宴飨礼乐与戏剧的发生逻辑
    第二节 汉唐戏剧之形态(一)
    第三节 汉唐戏剧之形态(二)
    第四节 汉唐戏剧的特征
第五章 宋金宴飨戏剧的转型和发展
    第一节 宋金时期宴飨演剧的转型(一)
    第二节 宋金时期宴飨演剧的转型(二)
    第三节 宋金杂剧对后世戏剧的影响
第六章 元明清宴飨戏剧创作和演出的繁荣
    第一节 宫廷宴飨演剧的发展(一)
    第二节 宫廷宴飨演剧的发展(二)
    第三节 私人宴会演剧的繁兴
    第四节 宴飨礼乐与戏剧特征
第七章 清中后期宴飨戏剧的变迁
    第一节 宫廷宴飨演剧制度的演进(一)
    第二节 宫廷宴飨演剧制度的演进(二)
    第三节 “花雅之争”及其影响再认识
    第四节 清中后期戏剧的变迁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江南都城城市形态变迁研究 ——一种城市历史图学的研究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研究缘起与政策背景
        (二)中国历史城市规划与发展背景
    二、研究对象
    三、概念辨析与界定
    四、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城市区域结构的研究方法
        (二)城市历史形态的研究方法
        (三)江南区域及中心城市历史研究
        (四)综述小结
    五、研究意义与内容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一章 江南区域聚落网络体系演变与特征分析
    1.1 江南地区发展基础—自然地理与早期文明积淀
        1.1.1 自然地理环境
        1.1.2 早期聚落群与环境利用
    1.2 江南地区聚落网络变迁
        1.2.1 秦代以后江南地区制度背景
        1.2.2 江南地区的人口与总体发展
        1.2.3 江南地区水环境变迁
        1.2.4 江南地区聚落点变迁
        1.2.5 要素网络变迁关联
    1.3 小结
第二章 江南都城腹地历史发展与特征分析
    2.1 史前地理环境变迁中的聚落分布
        2.1.1 案例城市地区一般聚落变迁
        2.1.2 史前聚落与地理要素分布特征
        2.1.3 礼,权力与早期都邑
    2.2 先秦至秦汉时期城邑变迁
        2.2.1 先秦时期
        2.2.2 秦汉时期
        2.2.3 先秦都邑设计
    2.3 六朝时期都城建康腹地发展
        2.3.1 建都政治局势及地理环境基础
        2.3.2 六朝前期人口分布与门阀士族阶层的来源
        2.3.3 水网功能与分布
        2.3.4 农业基础建设
    2.4 隋唐五代时期双都城格局形成基础
        2.4.1 隋唐时期政治制度
        2.4.2 隋唐时期城市行政区人口发展
        2.4.3 隋唐时期水利建设与农业发展
        2.4.4 五代时期南唐-吴越国形势
    2.5 南宋时期江南双都城腹地发展
        2.5.1 定都政治局势与经济基础
        2.5.2 社会结构与政治制度
        2.5.3 两都腹地发展
    2.6 小结
第三章 六朝时期江南都城形态与变迁特征分析
    3.1 六朝时期都城规模推算及形态转译
        3.1.1 都城都市规模推算
        3.1.2 都城城市形态转译
    3.2 六朝时期都城城市形态要素分类与变迁
        3.2.1 都城政治与礼制核心区布局
        3.2.2 都城水利工程建设与水陆交通格局
        3.2.3 都城居住区与名人宅园布局
        3.2.4 都城设施分类及布局
    3.3 门阀士族与六朝都城建康权力空间分布
    3.4 小结
第四章 隋唐五代时期江南双都城格局的形成与形态特征分析
    4.1 隋唐时期重点城市建设
    4.2 南京-杭州两都的首次形成——五代时期
        4.2.1 杨吴-南唐金陵城
        4.2.2 吴越西府杭州城
    4.3 小结
第五章 南宋时期江南双都城形态特征分析
    5.1 行在临安府城市形态要素分类与特征分析
        5.1.1 都城建造过程及形态转译
        5.1.2 都城水陆交通格局
        5.1.3 都城礼制核心区布局
        5.1.4 都城行政设施布局
        5.1.5 都城军事设施布局
        5.1.6 城市管理分区与居住区布局
        5.1.7 城市物资供应设施布局
        5.1.8 城市公共事业设施布局
    5.2 留都建康府城市形态要素分类与特征分析
        5.2.1 城市建造过程、形态转译与水陆交通格局
        5.2.2 行宫及政治军事核心区布局
        5.2.3 城市管理分区与居住区布局
        5.2.4 城市物资供应设施布局
        5.2.5 城市公共事业设施布局
    5.3 都城权力空间分布比较
    5.4 小结
第六章 十四世纪以前江南都城形态变迁特征归纳
    6.1 十四世纪以前南京及杭州都城结构性形态要素变迁特征
        6.1.1 城市地区水系形态与连通性变迁
        6.1.2 城廓形态构成模式与城市实际建设规模变迁
        6.1.3 都城实际建设区内水陆交通格局变迁
    6.2 十四世纪以前南京及杭州都城功能性设施分布与关联性变迁
        6.2.1 都城礼制格局下的设施布局变迁
        6.2.2 与实际使用方式或可达性相关的设施布局变迁
    6.3 十四世纪以前南京及杭州都城权力空间分布变迁
    6.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图表来源
作者简介
致谢

(8)陪京的诞生——6—12世纪东亚复都史再析(论文提纲范文)

序: 唐宋变迁和复都制
一复都制研究的现状
二 陪京的诞生
三 隋唐宋复都制变迁的特色

(9)唐代城市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二、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意义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唐代城市管理的基础
    第一节 唐代城市管理的历史基础
        一、先秦时期城市的起源与发展
        二、秦汉时期城市的发展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的发展
    第二节 唐代城市管理的现实基础
        一、隋唐时期城市的发展状况
        二、唐代的社会管理制度
    小结
第二章 唐代城市的规划管理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体系规划管理
        一、城市的建置
        二、城市等级的划分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建设规划管理
        一、都城的规划管理
        二、地方城市的规划管理
    小结
第三章 唐代城市的经济管理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市场管理
        一、市场废置的管理
        二、市场秩序的管理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手工业管理
        一、官营手工业的管理
        二、私营手工业的管理
    第三节 唐代城市的仓库管理
        一、仓库的设置
        二、仓库的管理
    小结
第四章 唐代城市的社会管理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人口管理
        一、在籍人口的管理
        二、流动人口的管理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社区管理
        一、坊的设置与管理
        二、新罗坊、蕃坊的管理
    第三节 唐代城市的治安管理
        一、城市治安的管理主体
        二、城市治安的管理制度
    第四节 唐代城市的基础设施管理
        一、城门墙垣等防御设施的管理
        二、道路桥梁等交通设施的管理
        三、沟渠井泉等水利设施的管理
    小结
第五章 唐代城市的文化管理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教育管理
        一、城市教育体系的建立
        二、学校教育的管理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宗教管理
        一、城市宗教的管理者
        二、城市宗教管理的内容
    小结
第六章 唐代城市的环境管理与危机应对
    第一节 唐代城市的环境管理
        一、城市环境的管理机构
        二、城市环境的管理制度
        三、城市卫生的管理
    第二节 唐代城市的危机应对
        一、城市灾害危机的应对
        二、城市战争危机的应对
    小结
结语
    一、唐代城市管理的主要特点
    二、唐代城市管理的成就与不足
    三、唐代城市管理的历史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阐释
        (一)研究对象
        (二)相关概念阐释
        1、“中国”
        2、“夷夏之辨”
        3、“胡”、“夷”与“汉”
        4、“胡文化”与“汉文化”
        5、“胡化”、“汉化”与“同化”
    四、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1、研究意义
        2、研究方法
第一章 “胡化”现象的揭示与史学研究价值
    一、“汉化”与“胡化”蹊径演进
    二、汉族风俗文化的形成与变迁
        1、汉族风俗的形成轨迹
        2、汉族风俗文化变迁轨迹
    三、设计史学对“胡化”现象研究的价值
第二章 历史上典型时期的“胡化”现象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格局
        二、春秋战国的文化思想环境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胡化现象
        1、胡服骑射及其影响
        2、服饰
        3、兵戈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一、南北朝时期的政治格局
        1、胡汉分治
        2、重胡抑汉
        3、胡族掌握武力
        4、以汉治汉
        5、对待其他胡族
        二、南北朝的思想建构环境
        三、南北朝时期的胡化现象
        1、服饰
        2、装饰用品
        3、佛教与石窟
        4、佛教与瓷器
        5、墓葬考古
        5、胡床
    第三节 唐代的“胡化”现象
        一、唐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二、唐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1、唐代中原佛教文化与西域佛教文化交流与融合
        2、充满悖论的服饰体系
        3、民俗审美:雍容于瑰奇并存
        4、享乐风尚催生服食风气日盛
        三、唐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1、服饰的胡化
        2、家具的胡化
        3、陶瓷及装饰纹饰的胡化
        4、建筑的胡化
        5、陶俑
        6、唐代金银器
        7、伊斯兰玻璃器
        8、乐舞的胡化
        9、胡姬与胡店
    第四节 元代的“胡化”现象
        一、元代时期的政治格局
        1、治边政策
        2、治国之策
        3、治民之策
        4、驿站制度
        二、元代时期的思想建构环境
        1、多元一体文化格局
        2、文化兼容务实政策
        3、开阔的文化视野
        三、元代时期的胡化现象
        1、瓷器烧造技艺的发展:元青花与釉里红
        2、元大都
        3、元代服装胡化
        4、织金技艺
第三章 胡化现象在物质文化层面的体现
    第一节 习俗观念对“胡化”现象的接受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婚嫁
        1、婚嫁礼俗
        2、胡汉通婚
        3、婚嫁方式
        二、唐代风俗文化
        1、唐代汉族风俗的文化环境
        2、崇佛重巫的宗教信仰
        3、风气开放的社会风俗
    第二节 求异尚乐对“胡化”现象的推崇
        1、胡乐舞
        2、胡妆
        3、胡服——马尾裙
        4、胡用品
        5、胡文化的娱乐消遣
    第三节 功利需求对“胡化”现象的追求
        1、丰富餐桌为目的的胡食
        2、满足功能性需求的胡服
        3、改变生活习性的胡床
第四章 胡化现象在社会关系领域的体现
    第一节 “胡化”现象在民族文化认同中的影响
        一、不同区域内的文化
        二、排斥与吸纳外来文化
        三、文化的融合
    第二节 “胡化”现象在社会生活呈现的影响
        一、服装的不断发展
        二、坐姿改变对器具的影响
        三、出行工具舆轿的变迁
        1、以牲畜为动力的坐乘或立乘的车舆
        2、以人力为动力的盘坐或跽坐的舆轿
        3、以人力为动力的垂足而坐的轿子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四、西周至隋唐洛阳市场的变迁(论文参考文献)

  • [1]汉代乐舞戏剧形态研究[D]. 辛颖. 西北大学, 2021(11)
  • [2]七至八世纪唐、日陪都比较研究 ——以建置原因与城市布局为中心[D]. 王艺深.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洛阳地区出土唐代铜镜研究[D]. 陈静华. 山西大学, 2019(02)
  • [4]关中—中原都城型大遗址带背景下的洛阳大遗址保护发展研究[D]. 曾雅洁. 东南大学, 2019(07)
  • [5]唐代长江流域丧葬习俗问题研究[D]. 陆晗昱. 武汉大学, 2019(08)
  • [6]宴飨礼乐与古代戏剧[D]. 宫文华.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江南都城城市形态变迁研究 ——一种城市历史图学的研究视角[D]. 郑辰暐. 东南大学, 2019(01)
  • [8]陪京的诞生——6—12世纪东亚复都史再析[J]. 妹尾达彦. 唐宋历史评论, 2019(01)
  • [9]唐代城市管理研究[D]. 梁克敏.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2)
  • [10]中国古代设计中的“胡化”与汉胡融合现象研究[D]. 陈筱娇. 南京艺术学院, 2018(02)

标签:;  ;  ;  ;  ;  

西周至隋唐洛阳市场的变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