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镜,画境,灵性世界

心灵之镜,画境,灵性世界

一、心镜、画境,性灵的世界(论文文献综述)

王杨[1](2020)在《韩国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文学的关联研究》文中指出罗末丽初是韩国历史上向中国学习的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韩国汉诗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进入到真正发展的历史转折期。在这一历史时期,以崔致远、崔承佑、崔匡裕、朴仁范为首的留唐新生代诗人为中心,开放性文化意识为主导,积极汲取中国文学的精华,为韩国汉诗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罗末丽初的诗人们饱受中国文化滋养和熏陶的同时,以异国留学的宝贵经历极大丰富了他们汉诗创作题材,拓宽了汉诗创作空间和视野,在艺术表现方面也取得了斐然的艺术成就。直到1170年武臣政变为止,都是由他们或他们的后裔来主宰诗坛。罗末丽初汉诗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诗体、格式、格律、形态、风格等各个方面都表现出非常相近或相似的特点,呈现出新的社会趋向和审美追求。罗末丽初汉诗成了韩国汉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韩国汉诗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罗末丽初汉诗的梳理,可以发现与新罗末期以前的汉诗相比,罗末丽初汉诗整体上,无论是诗歌体裁、艺术水平还是创作手法都有了质的飞跃,韩国汉诗方能算得上进入了真正的发展轨道。曾经以贵族为中心零星的汉诗创作,也被以崔致远、崔承佑等新生代作家为代表的汉诗作家层所代替。而且不难发现他们几乎具有共同的诗风,从新罗末期的汉诗鼻祖崔致远到高丽初期的郑知常都久沐唐风,诗风虽都以晚唐风为主,又不乏带有六朝锦色的初唐风、清丽豪逸的盛唐风,这种文风一直持续到了金富轼,他的汉诗逐渐背离美在情辞以韵取胜的唐诗风,而是走向美在气骨以意胜的宋诗风,这种唐宋融合的诗风也预示着韩国汉诗结束了一个“亲唐”时代,又开启了一个“慕苏黄”时代。因此,笔者将罗末丽初汉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具体阐述与中国文学之间的关联,进而阐明其价值和意义。基于整体观,本文将焦点锁定在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文学的关联上,从具有代表性的崔致远、崔匡裕等十余位诗人的汉诗作品文本出发,综合运用社会文化学、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源泉学研究、传播学研究以及接受美学等研究方法,采用综合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以微观角度切入,在作品中寻求作家心知、理性与风格的发展趋势,去寻找思想的、感情的和艺术等种种不同的丝缕,进而阐明罗末丽初汉诗是如何接受并汲取中国文学精华,以自己的新感情和新经验,赋予新的汉诗文学形式和艺术生命,藉以发现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各时期的文学的各种关联,确定其在韩国汉诗文学史上的历史地位。为此,本文从罗末丽初中韩关系和汉诗的发展变化、汉诗的思想意识与儒佛道的关系、汉诗中的中国历史人物与典故、汉诗的艺术表现与唐代诗学等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明了研究的意义和目的,通过梳理与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特点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确定了本文的研究范围和写作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为罗末丽初中韩关系和汉诗的发展变化。主要对罗末丽初社会历史文化和中国文化流入以及罗末丽初汉诗的发展概况与动因进行了分析。罗末丽初时期中韩关系在古代东北亚复杂多变的局势下,经历了冷淡、缓和之后,又逐渐恢复了频繁的交流。随着中国文化东渐与传播,罗末丽初时期的统治者们不断地效仿唐朝,并实行科举制度和汉文教育等外在原因和罗末丽初社会出现的强化王权、骨品制等内在因素皆推动和刺激了一大批优秀的诗人们崛起,为韩国汉诗文学注入了新的生机,推动了汉诗的发展。第三章着重分析了罗末丽初汉诗主题意蕴与儒释道的关系。罗末丽初的诗人们既有儒家积极入仕的执着,又有道家退则独善其身的洒脱,更有佛家逃世的圆融。在儒家“忠孝”、“信”、“勇”的思想熏陶下,在开放性文化意识和民族意识的驱赶下,诗人们汲取儒家积极入仕、济世安民的精神,汉诗作品中流露出忠君爱国的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的民本思想。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心愿与残酷的现实激烈的碰撞过程中,激发了诗人们的人格独立意识,在汉诗作品中表现出高蹈遗世的人文情怀和超凡脱俗的理想境界。在渐悟佛道之后,诗人们重新审视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朝着生命意识高度升华的方向发展,汉诗作品中又呈现出回归清净无染的禅心和空灵幽静的超然心境。第四章以罗末丽初汉诗中所出现的中国历史人物与典故为切入点,从微观领域考察汉诗与中国文学之间的各种关联。具体考证汉诗中出现的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等中国历史人物,还有各种典故以及诗歌中引用的中国作家的诗句、辞藻等,甚至具体到从某一个作品的某一个句子、某个词汇的来源中来寻找中国文化有关的内容和中国文化因子,从而解读它在整体汉诗中的作用和意义,从多个侧面揭示罗末丽初汉诗和中国文学之间的多层次关系。第五章聚焦在罗末丽初汉诗的艺术表现与唐代诗学的关联上,以审美意象、意境美学、艺术特征三个角度进行探讨分析罗末丽初汉诗对唐代诗学的接受与借鉴。探讨其汉诗与初唐诗风、盛唐之音、晚唐诗风间的相关因素;从意境之美、意象之美、辞藻之美出发,揭示罗末丽初汉诗脱胎于唐诗的关系;从统摄和综合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了解罗末丽初的诗人们受唐代诗学、社会氛围熏陶后的思想理念与创作风格,从而挖掘他们新的审美需求,使汉诗展现出独具魅力的艺术风貌。本文作为罗末丽初汉诗的首次整体的、全面的、系统的、综合性的研究,在对罗末丽初时期整体性的研究非常稀少的情况下具有开拓性意义。通过对罗末丽初汉诗的整体研究,为确定其在韩国汉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历史意义做一些基础性的贡献,同时为今后更好的整理韩国汉文学发展史提供一定的帮助,也为中韩两国文学交流提供历史养料。

王廷法[2](2020)在《明季巴蜀第一禅僧:聚云吹万广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聚云吹万禅师(1582-1639),讳广真,俗姓李,僰道宜宾(今四川省宜宾市)人,对明末巴蜀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万历四十一年(1613)七月,吹万广真礼月明联池禅师出家受具,后游吴、越、闽、粤,还蜀后驻锡忠州聚云禅院。崇祯十二年(1639)七月去世,世寿五十八,僧腊二十七。吹万广真着述宏富,有《一贯别传》《古音王传》《恣夏草》《说乐正论》《文字禅那》《偏说九辩》《心经诠注》《居士颂》等二十多种。现存《聚云吹万真禅师语录》三卷,《吹万禅师语录》二十卷,《一贯别传》四卷,《古音王传》一卷,《释教三字经》一卷。《释教三字经》在禅林流传甚广。释至善《行状》、田华国《吹万禅师塔铭》、释自融《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释性统《续灯正统》载其生平事迹。吹万禅师一生足迹遍布四川、湖南、湖北、江苏、福建、广东等地,游方多处,于潇湘湖东禅院、巴台禅院、宝峰山云来禅院、兴龙禅寺、忠州聚云禅院等处开堂说法,开创了聚云禅派,中兴明末巴蜀佛教。吹万禅师的方外之交与其游方经历密不可分,形成了主要以“潇湘湖东禅院——平都地藏院——金陵之行——破山禅系——聚云禅系”为线索的几个交游中心。吹万禅师不同时期的游方、住持经历,见证其弘扬禅法的起伏,最终成为明季巴蜀一代宗师。吹万的方内之交多为抗清忠义之士,与忠州世家大族高、田二氏及马千乘、马祥麟、秦良玉等忠义之士互有往来。吹万广真身处明末动乱之际,援儒入释,保有忠义菩提的救世情怀,受到诸多忠义之士的钦仰。吹万禅师的禅学思想会通三教,思想来源广博,现存着作《一贯别传》保存了吹万禅师的主要禅学思想,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道德经》《南华经》《文始真经》等道教典籍及《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等多种佛经予以禅学解读,遵循三教“一贯传心”之旨,以一“心”会通三教,将儒家仁者心德、玄宗无为之道与释家空性相论,以三教合一的圆融之道宣畅居士佛教。吹万广真继承大慧宗杲看话禅的参悟之道,倡导“外净内禅”,在禅宗内部则倡“五宗兼备”,认为参禅一法贵在真参实悟,宣畅寻常日用的平常心之禅道。吹万广真传世着作除了保留吹万禅师上堂说法的语录之外,涉及诗、词、歌、赋、记、引、序、传及小说等多种文体,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吹万诗歌不但具有禅意、禅趣、禅理,亦与明末时局相关,体现了隐逸与忠义的双重主题,并体现了明代“真情”“真诗”的诗歌风貌。吹万禅师所撰佛化神魔小说《古音王传》是禅林小说的突出代表,不但蕴含深刻的禅理,启悟学人证禅,同时汲取明代小说的创作元素,以“奇”“幻”的叙事机制宣畅禅旨,是禅林小说的成熟之作,并在后世禅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吹万广真的文学思想承其“真参实悟”的参禅之法,认为“诗家法即禅家法”,并结合明末禅林现状,持动态的诗学观念,融合明代谢榛“兴、趣、意、理”的四格说,提出诗歌应具“大丈夫相”,表现出亦儒亦释的双重性,在出世、入世之间寻求平衡,体现了一代高僧大德的忠义菩提心。

李娜[3](2018)在《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文中指出本研究是基于文学本位的跨学科研究,在细读唐代诗文总集、别集的基础上,结合考古资料、史书、政书、类书、方志、佛藏、道藏等文献,通过检索梳理、综合归纳,以文史图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分析在唐代文学中留有大量印记的十一种外来代表植物的书写境况,探究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关系,同时以此为窗口审视唐人对待外来植物的态度、接受心理,唐时外来植物融入中国本土文化的图景,乃至唐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状况。具体从以下方面展开:绪论部分,叙述选题缘起,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尚需拓展的空间、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论文开展的分论点与方向,对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研究的价值等作出阐述。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是论文的研究重点,以外来植物沿丝路传入的路径,将其分为陆上与海上两类,又另辟佛教外来植物专章,选取胡麻、蒲萄、石榴、苜蓿、芜菁、甘蔗、刺桐、木绵、娑罗、菩提、贝多等作为个案,在细读文本,辨析正名、异名、冠名、错认现象的基础上,分析十一种外来植物在唐代文学中的呈现境况,并附加因错认、冠名的七叶树、多罗、海石榴等三种外来植物,解析其在唐代文学中出现的位置、并联搭配的物象、使用的情境,分析其在初盛中晚不同时期的文学中的变化特点,全面细致地还原并绘出外来植物进入唐代文学的真实图景。第四章在此前个案研究的基础上,从宏观角度对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关系展开探究,并得出以下结论:二者有着密切深入的双向互馈关系,一方面,丝路外来植物文化作为背景影响着创作者的认知,而外来植物在中国本土的生长状态则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影响着创作者的视野、情感与心灵,激发其创作灵感,成为其创作的源泉,作为其表现对象与素材,丰富其内容、思想与情感,与它物及融入的诗人情感共构出唐诗别样的意境,让唐诗充溢着一种鲜活的异域情韵。另一方面,外来植物在唐代的生长情境与生态景观,其被人们接受的程度、心理,其累积的衣食住行医药文化,均藉由唐代文学生动地展现出来,同时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亦对外来植物作以本土化的选择与模塑,赋予其诗意化的美名,如诗如画的中国化气韵,中国化的风韵,从而让其更丰富、灵动,更具美感,具有了包容中外、兼容二美的文化内蕴。当丝路外来植物遭遇唐代文学尤其是唐诗,它不仅被再现着,也被表现着,唐代文学创作者会通过亲见后的直观描写再现眼前物,也会将个体的情感、认知注入其中,甚至通过文献载录想象着这种来自异域并未亲见的事物,还会在追忆中为其涂抹上朦胧唯美的色彩,于是当外来植物遭遇唐代文学后,也不再是原来的样子,而是在唐人眼中、心目中辗转后的样子,从而别具风采,焕发出别样的光华。可以说唐诗与丝路外来植物在特定时空下的相遇,交汇时即绽放出动人的光芒,当唐人遇见丝路外来植物,凝视中激发了创作的火花与灵感,丝路外来植物装点着唐代文学的风景,而唐代文学也充实着丝路外来植物的意蕴,使其不仅是过去的文化载体也是当时的文化承载者,不再是无意识的物而是有生命有情感的被人格化的物,不仅是异域的、外国人的也是唐代本土的、唐人的,不仅是个体的也是卓具代表性的,是与唐代的天空、阳光、风雨,唐代的人与物关联的,增添了更丰富文化内蕴的诗意的精灵。论文能独辟蹊径,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唐代文学中的11种外来植物书写细节作以分析,包括其在唐诗中的位置,搭配、对仗、连接等物象组合与对接,构成的诗境与意蕴等,并以此分析其在唐诗中的具体作用,唐人对其的本土化重塑,乃至文化间的交流与互融的具体方式与呈现情境。阐释唐人选用特定外来植物异名,以外来植物冠名之名入唐代文学等现象,亦进一步分析其中所透露的外来植物在唐代的生长、被唐人接受的态度、心理、中西方文化交流意蕴等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关系作出系统、细化分析,令研究时现闪光点与创新点。

殷飞[4](2018)在《“景泰十才子”研究》文中指出“景泰十才子”出现在文学的低谷、诗意的江南,他们具有诗书画辩才。他们并非止于十人,而是达到了十三人之多。他们志在隐逸,雅喜吟咏,以诗自豪。他们以诗为契机进行结社、雅集、唱和,追求高雅的生活品位。他们生于江南,对江南的景观和文化心生眷恋,作诗歌之,其诗中的世界满是江南的山水、园林、寺观,江南的诗意、画意、禅意。他们天赋雅趣,以高雅脱俗和洁身自好为美,又喜山水,爱登游,向往仙佛之境。他们的诗风异中有同,同于丽与豪,丽是清丽,豪是豪迈。他们以诗竞秀,各展才华,相互欣赏而又争诗才争辩才。他们把诗艺和题材都延伸到更广远的领域,在时变时显示了豪健,在闲居时显示了从容。他们以才华为诗,以性情为诗。他们变“台阁体”的平正典丽为轻巧清逸,变粉饰太平为抒写性情,给诗坛吹进一丝清风。他们自觉向民间文学学习,重文辞,抒写个人性情,表达隐逸情操,而且更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也向唐诗学习,且不止于盛唐,而是扩展到整个唐代。他们与公安派分处于明前期、明后期,站在历史的两端遥相呼应,只是“十才子”既被当时的“三杨”掩盖,又被后来的前后“七子”掩盖,既受到馆阁之风覆压,又受到复古之风覆压,他们的光彩便如昙花一现,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了。

徐莹[5](2018)在《黄云鹄诗歌研究》文中指出黄云鹄是晚清着名学者,现代学者黄侃之父,他在诗歌以及散文创作方面有很大的成就。黄云鹄写诗不主一格,兼采众家,又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他研习《楚辞》与《文选》,作诗力主性情,讲究文藻,以气韵胜。其次,黄云鹄与当时桐城派大家交往密切,桐城派讲究“义法”,重视义理、道德、学问,推崇雅洁;黄云鹄为黄庭坚后裔,又师从方濬颐,方濬颐喜读杜、韩、苏三家诗。因此,黄云鹄在诗歌创作上有接近宋诗的倾向。黄云鹄有意兼采唐宋,是近代唐宋诗派之先驱。他忧国忧民,继承了杜甫诗史精神,反映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忧民之思。写山水田园,记叙日常生活、出游即景、亲情人伦,各具特色。友朋交游之作,情真意切。咏史怀古之作,细腻深沉。提出了“真性情”说,遵循儒家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教观,又能关心民生疾苦,抒写诗人怀抱,诗歌中正平和、高古雅健。诗学汉魏又兼采唐宋遗风,长于抒情状物、寄情寓意,形成了清秀俊丽、凄寒瘦硬的风格特征。

陈晓唐[6](2016)在《建筑师使用后评价方法及在博物馆的实践》文中提出针对国内建筑设计中偏离实用、理性的现象,吴硕贤在2009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报告中特别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建筑界出现的一些严峻状况:过于强调建筑的外在形式,忽视了内在性能。建筑物建成后是否实用?建筑的使用状况是否令人满意?建筑的使用者最有发言权。建筑师使用后评价(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简称POE)即是实现“向使用者学习”的理性途径。在有关建筑师POE的问卷访谈中,国内数家权威建筑师团队(包括:何镜堂团队、崔恺团队、刘家琨团队、李兴钢团队)纷纷认为:建筑师POE与建筑创作关系密切,同时可以减缓当前国内建筑早衰的严峻状况;开展建筑师POE很重要、很迫切,但当前国内此领域的研究与应用较为不足。本论文即是针对上述问题,在吴硕贤的使用后评价理论基础上,通过与上述权威建筑师团队密切合作,对建筑师POE进行的一次理论充实、方法改进及实践应用的系统研究。建筑师POE的本质核心是关于使用者对建筑物使用感受的研究。在本论文的理论、方法部分,首先运用建筑学发展前沿中与建筑师POE本质暗合的建筑感官体验理论对建筑师POE进行了理论充实与方法改进。包括:建筑体验理论、环境知觉理论、现象学方法、知觉现象学等理论。使建筑师POE相比研究型POE或业主发起、主导的POE,具有了与建筑师核心创作业务密切相关的独特性。同时,本论文还在国内建筑师POE研究中,率先系统地引入了循证设计(Evidence-Based Design,EBD)。通过创造性地梳理、强化“建筑师POE累积循证设计实证库”的途径,使循证设计这一在欧美已发展十余年的理性设计方法成为改进我国建筑设计实践的有源之水;同时,使建筑师POE不仅成为对建成项目进行设计验证的反馈闭环环节,更成为建筑师核心创作业务的有效支持工具。本论文后半部分侧重于建筑师POE在博物馆领域的实践应用研究。包括:对博物馆相关理论与状况的梳理,与合作建筑师团队共同对其创作的博物馆及其他二十余座博物馆进行建筑师POE的论述,及针对调研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的相关分析与理论总结。建筑师POE在博物馆的实践创建出如下成果:针对建筑策划与创作环节,通过建筑师POE进行博物馆循证设计所需实证的积累,初步搭建起国内首个博物馆循证设计“实证库”框架,以改进未来新博物馆项目的建筑创作;针对建筑使用环节,通过建筑师POE进行博物馆建筑使用说明书编制及博物馆建设所需实例的积累,初步搭建起博物馆使用问题“实例库”框架,以促进博物馆建筑的健康使用。总之,随着建筑师POE理论的充实与方法的改进,其教育、推广工作将可逐渐展开。更多的建筑师POE实践可以在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广大建筑类别中逐渐搭建起实用型的循证设计“实证库”,促进循证设计的发展。国内的建筑设计由此可以回归实用、理性,在汲取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实现进化式的创新。同时,更多的建筑师POE实践也可以促进包括博物馆在内的广大建筑更加健康地使用。

王弘远[7](2016)在《袁枚园林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从三个方面的问题入手,对袁枚的园林批评加以阐释。具体做法是通过解读袁枚及其友人的诗文作品,分析其园林批评的关注重心与核心观点。第一章探讨人与园的关系。首先分析的是,在袁枚看来,拥有一座园林意味着什么。财产意义上的占有,不断地经营与居游体验上享有构成他所理解的人园关系的三个层次。袁枚尤其重视园林经营层次,并指出园林经营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在过程。其次,袁枚接受园林批评的传统观念,强调人园双方关系的重心在人,也就是所谓的“园以人重”。但是,这不意味园林可以被随意设计规划或营造建设,而是在建造者肩上放下重担,建造者身负自然与历史赋予的双重使命,故须殚精竭虑,开显山水盛境。再次,解读到访过随园的诸友人的相关诗文,显露袁枚如何在具体的园林活动中,实践了上述理念。第二章转而讨论袁枚的园林要素批评。与同时代的诸多园林相比,镜子与玻璃窗的使用使得袁枚的私人园林独树一帜,与众不同。而他对镜子与玻璃功能的具体阐释,分明突出了园林中物性材料在构建文人园林诗性气氛中的价值,因此选择其作为要素批评分析的首要内容。接下来分析的另外一项重要的园林诗性气氛营造要素,是古物与收藏品,二者是袁枚随园的得意之物,也是园主的心血倾注之所在。进一步来看,文人园林的诗意与情致需要文人交际活动地不断投入,而园中的花木承担了文人交际的部分意义,对此的分析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园林花木远非当下的静态风景。第三章由随园名称的“随”义出发,分析袁枚园林批评中的时间问题。袁枚将自己的园林起名“随园”,表征着他对时间问题的哲学立场,其中包含了对园林时间性问题的思考。概括地说,随园之“随”:一则源出于“随之时义大”的经典话语,二则推演出“随之时义通乎死生昼夜”的哲理感悟。它不仅是现实中某一特定园林的名称,体现着随园的独特内涵,更是关乎园林艺术时间性哲思的精辟总结。我们将二者分解为袁枚园林时间问题思考的两个层次:将前者理解为园林对宇宙内在节奏、韵律的契合,此是园林之能沟通“天”、“人”的关键;将后者解释为园主对园林乃至人生在时间迁变中幻化本性的体悟及其应对策略。最后,本文提出,应该对园林艺术在清代艺术史中的地位给予高度评价,对此有历史现实与理论推演的双重原因。因而,袁枚的园林批评不应被忽视,对之进行研究有望突破艺术批评的陈规,开拓艺术批评史的研究空间,并对当下的一系列园林活动提供参照。

花敏洁[8](2016)在《审美心胸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审美心胸”最早见于叶朗着的《中国美学史大纲》,书中把审美心胸定义为是一种超脱利害观念的空明心境,是审美主体进行审美观照和审美创造的一个前提,是一个精神条件。我们可以把审美心胸理解为审美主体在进行审美活动时,内心的一种空灵和宁静的心里条件。我国古代美学中常用“胸臆”“胸襟”“胸次”或“胸中”这些词来指人的精神心理状态和内在素质,都强调了在进入审美状态之前,审美上体需要排除外在的干扰,进入清静、清明的审美心境。中国古代美学中的审美心胸理论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审美心胸理论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虚静,超脱,空明,物化和神游。老子“涤除玄鉴”“致虚极,守静笃”的理论可以看作审美心胸理论的起源点,而庄子关于“心斋”“坐忘”的理论则可以看作是审美心胸理论的真正发现。审美心胸理论在历史流变过程中,经历了唐、宋、元、明、清时期的绘画、书法、人格素养及文艺理论的不断传承和创新,其内蕴得到了丰富的发展与充实,但其核心思想仍然与老庄的文艺美学思想息息相关。“忘”“闲”和“游”的文化实践既是审美心胸的实现途径,也是审美心胸对当代文化及日常生活的影响意义所在。西方美学中的审美态度理论和中国美学中的审美心胸理论,在审美体的心理方面有着相类似的地方,因此,可以将参照西方的审美态度理论,在比较的视野中审视审美心胸理论,便于更清晰的了解它的文化特色。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审美心胸的理论渊源、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历史流变,审美心胸在日常审美生活中的文化实践和结论部分对于西方美学中的审美态度理论的延伸对比。

赵春修[9](2015)在《隐隐行人过雪山 ——《雪山行旅图》意象研究》文中指出“行旅”题材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长河中被无数的文人墨客反复地咏绘,留下了无数不朽的华美诗章与传世经典名画。在中国绘画史上, “行旅图”是历代山水画家经常描绘的题材之一,“雪山行旅”作为中国山水画重要艺术母题,同样为历代的名家反复描绘,本文纵向梳理了《雪山行旅图》这一艺术母题,分析典型个案,采取文献研究、作品形式分析、中国画技法分析和比较的研究方法,对其艺术母题的成因,以及其所蕴含的意象进行探索与研究。《雪山行旅图》多以高峻渺远来烘托行路之难,以繁复的内容来表现荒寒肃杀和冷寂无奈,呈现给我们的是白雪无瑕的净境、虚静空灵的静境。画家将行旅安置于冰封雪冻的酷寒环境中,在其中探寻生命的意义,用艺术的笔墨诠释他们对生命存在状态的思考。生命也是一场旅行,雪山行旅途中的各种艰辛与无奈,同样映射着画家们内心潜藏的生命忧患意识。通过对中国传统画史上几幅具有代表性的《雪山行旅图》的梳理,有助于我们深刻认识和发掘传统在当代的现实意义,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画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内在机制,帮助我们厘清中国山水画当代发展的方向。

李文兴[10](2015)在《晚清诗僧寄禅研究》文中提出诗僧研究作为佛禅与文学关系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近些年已取得斐然的成就,尤其以晚唐五代、明末清初这两个阶段的诗僧研究最为显着,但对晚清至民初诗僧的关注却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选取晚清诗僧的标志性人物寄禅(八指头陀)作为系统研究的对象,试图填补目前晚清民初诗僧研究的不足。寄禅一生都与佛禅和诗歌结下了难解之缘。他幼失怙恃,感念于尘世无常,遂慨然出家,曾于佛前燃两指示佛,因自号八指头陀。先后任七大寺院住持,守护法度,弘倡佛法,振兴佛门,终成高僧大德,最终亦为佛教利益献身;自悟作诗并与诗友往来唱和,诗禅互融,自成风格,数量颇丰,时诗坛巨擘多有褒扬之辞。因此,以《晚清诗僧寄禅研究》为题对寄禅的佛禅思想和诗歌艺术作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旨在为晚清民初诗僧研究提供一个典型案例,并梳理诗僧创作的历史脉络。绪论部分首先说明选题的缘起,指出寄禅作为晚清佛教界的领袖和诗坛的重要成员,对佛禅与诗歌都充满了高度的真诚,其佛禅思想和诗歌艺术均有极大的研究空间。其次回顾了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认为虽有同期诗人的评价及当代学人的论述,但大多简略而微观,系统或宏观的研究非常少见,因此对寄禅作整体的宏观研究非常必要。最后说明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范畴。第一章:寄禅的人生经历与诗歌交游。首先通过文献的比对,确定寄禅出家的时间。其次厘清寄禅与湖湘诗派、“同光体”诗人、中晚唐诗派等不同派别或文学团体之间广泛而友好的交游关系,并管窥在唐宋诗之争的背景下晚清的诗坛格局和文学风貌。第二章:寄禅的佛禅思想及流变。以寄禅主要生活经历发生转折、文学风格出现显着变化的时间段作为思想形成和转变的节点,将其佛禅思想的流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光绪十四年之前,其出世思想逐步形成,佛禅思想逐渐深化;第二阶段为光绪十五年至光绪二十四年,其出世思想和入世思想陷入纠结;第三阶段为光绪二十五年之后,其佛禅观念逐步淡化、入世思想开始形成。从出世到纠结再到入世,其佛禅思想的变化饱含了沉痛而浓烈的家国情怀和人生悲苦。第三章:寄禅的诗歌类型及审美特征。为避免重复已有的研究,主要分析四类诗歌。一是体现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圆融印合的山水田园诗,其审美特征为自然清丽、空寂旷淡、含蓄天成、我梵一如。二是体现佛禅映照和人格意趣的咏梅诗,作为寄禅最具个性特色的代表性作品,其审美特征为禅意通透、意趣盎然,其“清而不冷”、“幽而不怨”、“孤而不独”、“淡而不枯”的咏梅诗特色,是寄禅诗情、禅思、人性杂糅融汇的结果。三是体现佛禅生命意识和人生况味的哀悼诗,这部分作品历来无人论及。其中,哀悼禅友的诗歌体现了探寻“本性”、追逐“自心”的生命意识,超越生死、“明心见性”的终极观念和“生死自知”、“来去自如”的生死观;哀悼诗友的诗歌体现了情同骨肉、断手断足的人情真性之伤;哀悼官员的诗歌体现了尘世之念和社会意识、参与意识的流痕。他的至真性情渗透到哀悼诗中,呈现出了鲜明的个性特征,从整体上体现了他的慈悲心怀、社会意识和世俗倾向。四是体现佛禅修为与艺术修养、个性才情融合的题画诗,这部分作品极少有人论及。其中,山水类题画诗表达了活泼愉悦的林泉之恋、洒脱忘机的禅隐之悦;怀旧、感事类题画诗抒发怀旧、感时、伤世的悲戚愁苦;自题自画诗体现自在洒脱、生死淡然的人生志趣;佛禅故事类题画诗诠释随缘任运、自性本觉的佛禅旨趣。最后简略分析了寄禅的抒怀诗。第四章:僧诗源流下的寄禅诗歌艺术特色。首先确定本文采用的“诗僧”与“僧诗”两个概念,并梳理诗僧创作的历史脉络,推断出以寄禅为核心并引领的诗僧创作第三次高峰的结论。其次以“月”和“影”两意象为例分析对僧诗典型意象的继承与开拓,以“月”喻永恒存在之佛旨与禅法,以“月”喻宁静澄澈之自性与禅心,以“月”喻天然自得之意境与理事圆融之禅境;以“影”塑造意象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以“影”抒发孤寂寥落的心态,以“影”喻示不落言筌、自性清净的禅悟。“月”、“影”意象展现了寄禅强烈的生命意识、丰富的情感体验和佛禅体验,是对僧诗意象的开掘与创造。再次分析对僧诗清雅诗风传统的继承,对应其佛禅思想流变的三个阶段,将其诗风划分为清丽、清闲与清瘦的早期诗风,清苦与清寒的中期诗风,清寂与清旷的晚期诗风三个较为明显的层级,综合而言,寄禅的诗风仍延续僧诗“清雅”主流,有盛唐之清丽,又有晚唐之荒寒。最后通过寄禅论诗的《唐宋诗别说》分析他尊唐抑宋的诗歌理论,梳理出对僧诗创作理论和湖湘派诗论的继承,从一个侧面展示晚清诗坛流派纷争,诗体变革暗流涌动的局面。几点体会和感受:一、通过论述寄禅的佛禅思想和诗歌艺术,意欲明确寄禅所引领的第三次诗僧创作高峰,确立他在文学史和佛禅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并通过其文学活动的辐射较为宏观地俯察晚清民初的诗坛格局,力图填补晚清民初诗歌研究的某些空白。二、从佛禅的角度,选取佛禅与诗歌融合密切的山水诗、咏梅诗、哀悼诗、题画诗来分析寄禅诗歌的审美特征,不取既往研究所依重的禅理诗和爱国诗,尤其对哀悼诗和题画诗的研究是以往僧诗研究的空白,可视为本文的创新,能够为今后诗僧文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三、在以往所作的个体研究、群体研究和断代研究的基础上,从僧诗源流的历史脉络中考察寄禅对僧诗创作的继承与创新,将会增加结论的严密性和可靠性,丰富诗僧文学研究的方法。

二、心镜、画境,性灵的世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镜、画境,性灵的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1)韩国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文学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
第二章 罗末丽初中韩关系和汉诗的发展变化
    第一节 罗末丽初社会文化和中国文化的流入
        一、罗末丽初时期的韩国社会现状
        二、中国文化东渐与传播
    第二节 罗末丽初汉诗发展
        一、新罗前韩国汉诗的发展
        二、新罗新生代作家的汉诗创作
        三、高丽初期汉诗作家的创作
    第三节 罗末丽初汉诗发展的动因
        一、文化交流和汉诗创作
        二、教育制度和汉文教育
第三章 罗末丽初汉诗主题意蕴与儒释道的关系
    第一节 积极入世与儒家思想
        一、人格风范和忠君爱国
        二、民本思想与忧国忧民
    第二节 独立意识与道家思想
        一、高蹈遗世与人文情怀
        二、超凡豁达与理想境界
    第三节 生命意识与佛教思想
        一、清净无染与禅心
        二、空灵幽静与超然心境
第四章 罗末丽初汉诗中的中国历史人物与典故
    第一节 罗末丽初汉诗中的中国历史人物
        一、千古帝王和将相
        二、万世文人与逸士
        三、其他中国人物
    第二节 罗末丽初汉诗中的中国典故
        一、点石成金事典的妙用
        二、以故为新语典的活用
第五章 罗末丽初汉诗的艺术表现与唐代诗学
    第一节 审美意象与唐诗意象的接受
        一、自然意象和审美情感
        二、人文意象和审美情感
    第二节 意境美学与唐诗意境的构建
        一、春色与唐风
        二、秋思与唐韵
        三、冬雪与唐音
    第三节 艺术特征对唐代诗学的借鉴
        一、艺术风格与唐诗风格的模仿
        二、艺术手法与唐诗艺术手法的化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明季巴蜀第一禅僧:聚云吹万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吹万广真生平考证
    第一节 生平考述——明末巴蜀佛教第一人
        一、夙结佛缘,出家受具(1582—1616)
        二、游方时期(1617—1624)
        三、住持忠州聚云禅院时期(1624—1638)
    第二节 吹万广真交游考述及影响
        一、吹万禅师的方外之交
        二、吹万禅师的方内之交
    第三节 吹万广真《释教三字经》《示谶说》与明清“二道悟”之诤
        一、吹万禅师《释教三字经》与天皇道悟
        二、吹万禅师《示谶说》与马祖“五宗”说
第二章 吹万广真思想研究:三教合一与居士佛教的倡导
    第一节 思想渊源
        一、吹万思想的形成时期
        二、吹万禅师思想着述
        三、《一贯别传》与三教会通
    第二节 吹万禅师《一贯别传》思想研究:儒宗
        一、《易经》:天地之心与如来之藏
        二、《学》《庸》:性觉妙明与明德同一
        三、《论语》:天下归仁与正法眼藏
        四、《孟子》:孺子之心与本来面目
    第三节 吹万禅师《一贯别传》思想研究:玄宗
        一、《道德经》:无为与空性
        二、《南华经》:佛道归一
        三、《文始真经》:无得与无相
    第四节 吹万禅师《一贯别传》思想研究:释宗
        一、《心经》:般若空观与无位真人
        二、《金刚经》:云何应住与自识本心
        三、《弥陀经》:一心不乱与理事相融
        四、《四十二章经》:“命在呼吸之间”与“不可须臾离道”
        五、《佛说维摩诘经》:不二法门与曹溪指月
        六、《楞伽经》:出佛身血与无明烦恼
        七、《圆觉经》:圆无不觉与万物一府
        八、《楞严经》:妙真如性与性外无物
        九、《法华经》:开权显实与声色言语
        十、《华严经》:一真法界与寻常日用
第三章 吹万广真的禅法及文学思想
    第一节 吹万广真对临济禅法的革新与重构
        一、从大慧宗杲“看话头”到吹万广真以儒、释、道之言为话头的变革
        二、吹万广真“外净内禅”与晚明“禅净合一”模式的变革
        三、从汉月法藏“○相”至吹万禅师“五宗兼备”
        四、吹万禅师对“寻常日用”与“真参实悟”的诠释
        五、吹万禅法之旨归:平常心与佛祖相传之心
    第二节 吹万广真文学思想研究:历史视域中的“文字禅”
        一、吹万广真对文字禅的继承与反拨:文字禅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
        二、吹万禅师的动态诗学观
        三、吹万广真的诗学主张:亦禅亦儒的双重性
第四章 吹万诗歌研究——真情与真诗:明诗本位论的一个尝试
    第一节 明代禅林偈与诗的合流及其功用的泛化
        一、偈与诗的合流
        二、偈颂在明代禅林中功用的泛化
        三、《吹万禅师语录》中偈与诗的合流
    第二节 吹万广真诗歌体裁研究
        一、五绝:丈室不增,诸天不减
        二、七绝:游戏三昧
        三、律诗:写禅林事,发世外情
    第三节 隐逸与忠义:吹万广真诗歌的创作题材
        一、僧俗交往诗
        二、山居诗
        三、怀古与抒情感怀
    第四节 吹万的诗歌风貌及其诗学意义——真诗:浪漫主义的素朴表达
        一、禅悦:浪漫主义的素朴表达
        二、物像观照与情感映射:禅林与世俗双重衰落的气象
        三、意境的营造:清寒意境的突破与“苦吟式”作诗法的转变
        四、“响”:从“真情”到“大丈夫相”
第五章 吹万广真《古音王传》研究
    第一节 佛化神魔小说《古音王传》的创作成因及其影响
        一、小说与禅的关系转变
        二、僧人创作小说的发端及发展状况
        三、创作原因蠡测
        四、吹万《古音王传》之影响
    第二节 《古音王传》的禅学指归——张伯端《悟真篇》对吹万禅师的影响与秤叟居士对《古音》的阐发
        一、张伯端《悟真篇》对吹万禅师的影响
        二、秤叟居士对《古音王传》的阐发
    第三节 《古音王传》“奇”“幻”的叙事机制
        一、创作渊源
        二、叙事伦理:佛门善恶观与因果报应说
        三、叙事结构:以双层结构为经,重叠式结构为纬
        四、叙事风格:详赡、奇幻与讽刺
结论
附录:吹万广真年谱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价值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丝路学相关研究综述
        (二)植物学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1.概念界定
        2.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内容和目标
        1.研究思路
        2.主要内容
        3.研究目标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外来印记与本土融汇:陆上丝路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第一节 日常与传奇、修道与隐逸代表物:唐代文学的胡麻书写
        一、唐代文学所涉胡麻修道、饮食渊源
        二、日常与传奇、修道与隐逸生活代表物:唐代文学的胡麻书写…
        (一)碑铭中的修道象征符号:唐文的胡麻单一书写
        (二)服食传奇、语言比类与地方小吃:笔记小说的胡麻多样书写…
        (三)道教或隐逸象征、饮食与生态:唐诗的胡麻多元重塑
        1.绵延江南的胡麻花开
        2.叙及日常的胡麻饭食
        3.作为象征的胡麻符号
        4.寺院繁盛生长的胡麻
        5.和合相思比兴与民俗象征语义
        结论
    第二节 仙化、日常化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蒲萄书写
        一、唐代文学蒲萄书写众多且极富创造力的原因
        二、传奇与日常、转引与新创、语用延伸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蒲萄多元书写
        (一)排名榜与仙化故事:唐人笔记的蒲萄多样化叙述
        (二)史事转引、日常生活、类比与意蕴附加:唐文的蒲萄书写……
        1.蒲萄类比、衬托之用
        2.视作祥瑞的蒲萄图景叙述
        3.作为典故的史事转引
        4.蒲萄衣食住行之用
        5.附加的蒲萄象征意蕴
        6.太庙祭祀的珍稀贡品
        7.蒲萄的西域生长图景
        (三)生态与日常、它物类比与意蕴附加:唐诗的蒲萄本土模塑…
        1.蒲萄生态图景铺绘
        2.他物吟咏的映衬、联想与托物言志意蕴附加
        3.融入日用的蒲萄物象
        4.用作喻体的葡萄
        结论
    第三节 外来承袭与本土新创:唐代文学的石榴书写
        一、唐代文学石榴书写的客观生态境况与文化背景
        1.石榴的外来音译名、本土化异名及冠名它物之名
        2.石榴的引入与生长空间蔓延
        3.石榴的文化意蕴
        4.唐代类书石榴事类
        二、承袭与新创:唐代文学的石榴多样书写
        (一)从背景到中心、从日常到幻化、意蕴附加:唐代笔记、小说的石榴多元书写
        1.作为背景点缀的石榴叙写
        2.作为叙事中心的石榴书写
        (二)专咏、点缀或冠名:唐文的石榴本土化书写
        1.承袭与偶创、本体退隐与社会意蕴附加:专咏中的石榴叙写…
        2.人间石榴裙、仙界石榴与测咏石榴逸事:唐文中的石榴点缀…
        3.以石榴冠名的山石榴叙写
        (三)冠名之咏、本体铺绘与日常书写:唐代诗词的石榴多元书写…
        1.以石榴之名:唐诗中的石榴冠名现象及其文化交流意蕴……
        (1)唐诗中的山石榴
        (2)唐诗中的海石榴
        (3)以石榴冠名的原因与文化交流意蕴
        2.生态图景、日常之用、意蕴附加:唐诗的石榴多元书写……
        (1)石楠花与石榴花异文辨析
        (2)唐诗的石榴专咏
        ①榴锦、红榴别称
        ②石榴与它物并构的生态图景
        ③唐诗中的石榴组接
        ④石榴的意蕴附加
        ⑤石榴、石榴红之比及其意蕴
        ⑥石榴裙、石榴酒、石榴羹
        结论
    第四节 生态、日常与文化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苜蓿书写
        一、生态、日常与文化内蕴附加:唐代笔记的苜蓿多重情境书写……
        二、简略点及与深隐内蕴:唐代碑志传主生平中的苜蓿影迹
        三、苜蓿天马组合与苜蓿饭的象征意蕴:唐诗的苜蓿多元书写
        1.苜蓿与天马、榴花共构的生态图景及文化意蕴
        2.多愁的或艰辛的苜蓿:融入叠加文化的苜蓿意象
        结论
    第五节 外来退隐与本土凸显:唐代文学的芜菁书写
        一、唐代文学芜菁书写的叠加意蕴背景溯源
        1.芜菁的传入与蔓延
        2.芜菁的本土化异名
        3.葑菲之采比喻与本土文化意蕴附加
        二、典故承袭、饮食之用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芜菁书写
        (一)语用延伸、意蕴附加与饮食之用:唐代笔记的芜菁叙写
        (二)葑菲之采的承袭:唐文的芜菁单一书写
        (三)外来印记的退隐与本土意蕴的凸显:唐诗的芜菁书写
        1.承袭《诗经》的葑菲之采比喻
        2.芜菁花开、戴芜菁民风与迎春花之比
        3.种芜菁典故及固化象征意蕴
        4.芜菁之喻的语用延伸
        5.种芜菁之典的饮食之用
        6.葑的茭白与葑田之指
        结论
第二章 美的发现、诗意重塑与本土意蕴附加:海上丝路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第一节 诗意重塑、日常之用与意蕴附加:唐诗的木绵书写
        一、瘴花之称、南地风物代表与生态图景铺绘
        1.遥想中的南地代表风物与生态情境描绘
        2.亲见的惊艳与木绵生态情境铺绘
        二、木绵絮填充的保暖品与木绵花刺绣
        1.昆仑儿的木绵裘
        2.融入中土生活的木绵印记
        (1)日常生活的木绵褥
        (2)刺绣中的木绵元素
        (3)生活中的木绵衣
        结论
    第二节 发现的惊艳与风物代表:唐代文学的刺桐书写
        一、形色细描与各地形态辨析:唐代笔记的刺桐书写
        二、诗意极写、灵境虚设与代表风物意蕴附加:唐诗的刺桐书写…
        1.刺桐形色、生态的诗意呈现
        (1)专咏的刺桐生态情境实况极写与灵境想象
        (2)点及诗作的岭南生态情境一隅与南国风物代表
        2.亲见或遥想的惊艳:南国路与南国的风物代表
        结论
    第三节 意蕴附加、日常之用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甘蔗书写
        一、唐代文学甘蔗书写的叠加文化意蕴溯源
        二、生态与日常、意蕴附加与语用延伸:唐代文学的甘蔗书写
        (一)珍馐佳果与甘蔗汁功用:唐代笔记的甘蔗点及
        (二)化之自我的社会意蕴与佛教意蕴附加:唐文的甘蔗书写
        (三)生态与日常、意蕴附加与语用延伸:唐诗的甘蔗多元书写……
        1.南方风物标志与生态图景呈现
        2.甘甜美味、消食解酒的蔗浆饮、蔗浆饭
        3.南方的蔗糖交易
        4.典故的引入与习练射箭技艺的标的物
        5.语用的延伸:以甘蔗为比
        结论
第三章 外来宗教印记与本土意蕴附加:佛教代表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第一节 佛教意蕴印记与本土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菩提树书写
        一、唐代文学菩提树书写的叠加文化背景
        1.从毕钵罗树到道树、不起树:菩提树的诸多异名及意蕴……
        (1)音译的菩提树异名与意译的树王、不起树
        (2)菩提树的道树之称
        2.被误认的贝多树(思惟树)、娑罗树
        二、外来佛教印记与象征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菩提树书写
        (一)佛典与史书的拼接、剪贴:唐代笔记的菩提树书写
        (二)外来佛教故事转引与夸说类比、代指象征新创:唐文的菩提树书写
        1.唐文中的菩提树
        2.唐文中的道树
        (三)唐诗中的菩提树(附非其果实的菩提子)
        1.唐诗中的觉树
        2.唐诗中的菩提树
        3.唐诗中的菩提
        4.唐诗中的道树
        5.唐诗中的菩提子
        结论
    第二节 佛教文化印记、本土之名选择与意蕴附加:唐代文学的娑罗树书写
        一、唐代文学娑罗树书写的叠加佛教文化意蕴背景
        (一)与唐代文学相关的娑罗树别称释义与误称辨析
        1.高远林、坚林之称
        2.娑罗双树(双林)之名
        3.鹤林(鹤树)之称
        4.娑罗的七叶树之误
        (1)七叶树与娑罗之误源流考
        (2)唐诗中的七叶树
        (二)历代叠加的“娑罗树”佛教文化意蕴
        1.“娑罗树”的佛教象征意蕴
        2.“娑罗树”下的佛教事迹与演绎传奇
        3.祥瑞演绎中的娑罗幻象与生态图景
        4.娑罗树的佛教法事之用
        5.娑罗树的佛教奥义类比
        二、外来意蕴承袭、异名选择与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娑罗书写…
        (一)转引与拼接:唐人笔记的娑罗生态图景叙写
        (二)从“娑罗”到“双树”“双林”“鹤树”“鹤林”:唐诗的“娑罗”异名选择与书写
        1.唐诗中的娑罗
        2.唐诗中的“双树”“双林”
        3.唐诗中的“宝树”
        4.唐诗中的鹤树与鹤林
        (三)双树、鹤林之名选择与佛教意蕴附加:唐文的娑罗树书写…
        1.生态情境描绘与本土儒家内蕴汇入:唐文中的娑罗
        2.佛事追忆、佛教代指与象征意蕴:唐文中的双树
        3.佛事追忆、佛教代指与象征意蕴:唐文中的双林
        4.佛事追忆、鹤林寺之名与代指象征:唐文中的鹤林
        5.唐文中的鹤树及其对仗物象
        6.唐文中的坚林(坚固林)及其对仗物象
        (四)唐代诗文选择鹤树、双树、坚林之名的原因
        结论
    第三节 三花、贝叶的选择与象征意蕴:唐代文学的贝多树书写
        一、历代累积的贝多文化意蕴与生态书写
        (一)贝多的迁移与域外生长记录
        (二)贝多的本土生态图景书写
        (三)贝多异名辨析
        1.贝多即贝叶棕之辨
        2.贝多的三花之称
        3.贝多的菩提之误与“六年树”“佛树”之称
        4.贝多的多罗树、贝多罗之误与多罗即贝叶棕
        二、生态情境与贝叶经的象征符号意蕴:唐代文学的贝多书写……
        (一)形色书写与语用延伸:唐代笔记的贝多书写
        1.贝多本体的详说与三种树木总称之说
        2.从它比到以贝多为比
        (二)佛境营造、佛境代指与三花题咏:唐诗的贝多书写
        1.贝多、三花的异名选择与意蕴附加:唐诗的贝多书写
        (1)专题吟咏的贝多树生态图景书写
        (2)佛教生活典型物象与佛境塑造象征符号
        (3)贝叶+经(书、纸)或翻(写)+贝叶结构中的贝多经符号意蕴
        ①贝多经与它物对仗、联结共构的禅境
        ②僧人形象塑造的典型情境:翻写贝叶经
        ③翻看贝叶的佛门皈依与佛经代指
        ④教鹦鹉贝叶的相思传递与寂寥心境
        (4)语用的延伸:贝多之比与代称、象征
        2.唐诗的三花题咏
        3.唐诗的多罗书写
        (三)三花、贝叶、贝多、贝树之名与佛典代称:唐文的贝多书写…
        1.唐文中的贝叶
        (1)贝叶与外来佛教事物之对
        (2)贝叶与中国本土物象之对
        (3)贝叶之文与碑石刻文之比
        2.唐文中的三花
        3.唐文中的贝多
        4.唐文中的贝树
        结论
第四章 外来与本土的交融: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
    第一节 农业文明时代的外来植物与文学溯源
    第二节 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的双向互馈
        一、外来元素的新奇烛照:丝路外来植物对唐代文学的影响
        (一)作者视野的扩大与异域元素、内容的融入
        (二)异域元素的汇入与新意境的生成
        (三)新语汇与喻它或它喻等新喻体的融入
        (四)从亲见、遥想到追忆感怀:帝国繁华或零落的情感寄托……
        二、本土选择与再造: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模塑
        (一)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本土化选择与再造
        1.本土化异名的选择
        2.本土化诗意美名的再造
        3.如诗如画的气韵贯注
        4.与物合一后人格化情韵的模塑
        (二)唐代文学对丝路外来植物的象征意蕴赋予
        1.帝国、都市繁华的象征物
        2.地方风物代表的象征意蕴
        3.宗教文化的代表符号意蕴
        4.儒家伦理的象征意蕴附加
        (三)唐代文学对外来植物的仙化、传奇化重塑
        三、庄周梦蝶的迷惑:唐代文学与外来植物的交互影响
        1.外来植物融入中国本土的生态全景勾勒或铺绘
        2.衣食、医药文化的反映与丰富
    结论
参考文献
插图索引
表格索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4)“景泰十才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现状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十才子”的产生
    第一节 产生土壤:文学的低谷、诗意的江南
    第二节 产生资质:诗书画辩才
    第三节 产生规模:十人以上
第二章 “十才子”的志趣
    第一节 志在隐逸
    第二节 雅喜吟咏
    第三节 以诗自豪
第三章 “十才子”的活动
    第一节 结社
    第二节 雅集
    第三节 唱和
第四章 “十才子”的审美——对江南景观的描绘
    第一节 山水
        一、吴越山水之恋——秀美的江南
        二、平湖烟渚——淡远的意境
        三、小桥流水——清幽的格调
    第二节 园林
        一、精巧别致的造园艺术——山水、花木、雪月、建筑
        二、日常生活的园林意境——诗、书、画、琴、酒、茶
        三、怡情养性的空间修行——清、纯、素、淡、雅、贞
    第三节 寺观
        一、忘怀人间的极乐体验——趋向仙佛
        二、芬芳园林的神圣庄严——梵音挣土
        三、澹烟清风的逍遥无为——壶中日月
第五章 “十才子”的审美——对江南文化的抒写
    第一节 情景相生的江南诗意
        一、天赋雅趣——诗在心中
        二、触景生情——诗在景中
    第二节 诗画相融的江南画意
        一、以画写真——诗中有画
        二、以真写画——画中有诗
    第三节 动静相宜的江南禅意
        一、心如止水——宁静淡泊
        二、乘兴往返——惬意自得
第六章 “十才子”竞秀——诗风纷呈
    第一节 “十才子”之首:刘溥、汤胤绩
        一、刘溥诗风
        1. “初喜西昆,晚益奇纵”
        2. “短章既舂容,长篇亦跌荡”
        二、汤胤绩诗风
        1. “诗豪迈奇崛”
        2. 香奁体“不减李商隐”
        3. 词“颇清润入格”
    第二节 同株并秀:三苏、二蒋
        一、苏平诗风
        1. “古韵悠悠”
        2. “和平娴雅”
        二、苏正诗风
        1. “根据艺实,丽则不靡”
        2. “古诗似汉魏,律诗如盛唐”
        三、苏直诗风
        1. 诗境荒僻
        2. 文字简古
        四、蒋主孝诗风
        1. “不失唐人格调”
        2. 酒与剑的气迈
        3. 野人与鹤的幽绝
        五、蒋主忠诗风
        1. “词旨清逸,致为可诵”
        2. 别有余味
    第三节 其余六子
        一、沈愚诗风
        1. “清美圆熟”
        2. “乐府犹高”
        二、王淮诗风
        1. 自然速成
        2. “造语奇丽”
        三、王贞庆诗风
        1. 饶有思致
        2. 以景衬情
        四、徐震诗风
        1. “缛丽鲜新,语皆可诵”
        2. “以雄浑沉实为高”
        五、晏铎诗风
        1. 读不尽的“花月春江十四楼”
        2. “温柔典丽”
        六、邹亮诗风
        1.“才思藻丽”
        2. “笔意疏秀入古”
第七章 “十才子”的文学地位
    第一节 “三杨”之后:诗写个人
        一、学西昆
        二、超西昆
        三、弃西昆
    第二节 “三袁”之先:诗写性情
        一、写真趣
        二、语清美
        三、调轻逸
    第三节 “七子”之先:诗学唐人
        一、拟唐音
        二、倡唐调
        三、得唐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景泰十才子”小传
附录二 “景泰十才子”现存文集概述
附录三 “景泰十才子”存世零散诗文收录情况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5)黄云鹄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黄云鹄生平研究
    第一节 书香世家,厚德载物—身世研究
        一、山谷之后,遗德犹存
        二、幼年失怙,赖母抚养
        三、兄弟相依,读书评文
    第二节 恪尽职守,尽心竭诚—仕宦研究
        一、身虱京曹,言事外放
        二、出守四川,秉公执法
        三、忧心民事,晚年归乡
    第三节 以心相许,不拘行迹—交游研究
        一、京师唱和
        二、蜀地交游
        三、江汉酬答
第二章 黄云鹄的诗学主张
    第一节 推崇《楚辞》,雅好《文选》
        一、师法屈原,心摹选体
        二、诗主性情,极于哀艳
        三、文以韵胜,纵横离奇
    第二节 取法宋人,追摹江西
        一、沉酣经史,神明于法
        二、规摹江西,近取宋派
        三、推崇雅洁,追求醇正
    第三节 兼取唐宋,自成格局
        一、以文藻阐性情
        二、以宋意入唐格
第三章 黄云鹄诗歌的题材意蕴
    第一节 跌宕沉郁的忧国忧民之作
        一、壮怀天下,心忧家国
        二、关注民生,同情百姓疾苦
    第二节 清新自然的山水田园之作
        一、山水风光—写幽寂辽远之心境
        二、日常生活—状闲适从容之情态
        三、亲情人伦—摹感人肺腑之至情
    第三节 情真意切的友朋交游之作
        一、清新雅致的唱和诗
        二、深情厚谊的赠答诗
        三、真挚感人的送别诗
    第四节 细腻深沉的咏史怀古之作
        一、咏史
        二、怀古
第四章 黄云鹄诗歌的艺术成就
    第一节 高古雅健、平静淡远的艺术风格
        一、清真雅正,高古雅健
        二、闲趣入诗,宁静淡远
    第二节 状物抒怀、寄情寓意的表现手法
        一、意象的运用
        二、典故的运用
    第三节 清秀俊丽、凄寒瘦硬的艺术境界
        一、诗法自然
        二、诗为心镜
余论 黄云鹄与蕲春黄氏之学术
结语 近代唐宋诗派先驱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6)建筑师使用后评价方法及在博物馆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动机
        1.1.2 研究意义
    1.2 过去研究的状况和本研究的特点
        1.2.1 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与知识空白
        1.2.2 本研究的特点与预期结果
    1.3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步骤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建筑师POE理论的充实研究
    2.1 POE的发展状况
        2.1.1 POE的产生及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2.1.2 POE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2.1.3 当前国外、国内主要的POE类别
        2.1.4 当前国外、国内主要的POE方法
    2.2 建筑师POE及其意义
        2.2.1 建筑师参与POE及建筑回访
        2.2.2 建筑师POE的定义
        2.2.3 建筑师POE的意义
    2.3 建筑感官体验理论对建筑师POE理论的充实
        2.3.1 建筑感官体验理论对建筑师POE理论充实的必要性
        2.3.2 建筑体验理论
        2.3.3 环境知觉理论
        2.3.4 现象学方法
        2.3.5 知觉现象学
        2.3.6 本研究中的建筑感官体验理论体系
    2.4 循证设计理论对建筑师POE理论的充实
        2.4.1 循证设计的发展状况
        2.4.2 建筑师POE与循证设计相结合的发展前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师POE方法的改进研究
    3.1 对建筑师POE目标、态度与类别的修正
        3.1.1 建筑师POE的目标
        3.1.2 基于肯定式的建筑师POE态度
        3.1.3 建筑师POE的视角
        3.1.4 建筑师POE类别
    3.2. 建筑师POE调研方法的改进研究
        3.2.1 建筑师POE调研方法的改进原则
        3.2.2 改进后的建筑师POE调研方法
    3.3 建筑师POE分析方法的改进研究
        3.3.1 循证设计“实证库”的建立原则
        3.3.2 循证设计“实证库”的发展愿景
    3.4 改进后的建筑师POE工作指引
        3.4.1 调查式建筑师POE工作指引
        3.4.2 陈述式建筑师POE工作指引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建筑师POE在博物馆的实践综述
    4.1 合作建筑师团队及其对建筑师POE问卷的回复
        4.1.1 合作建筑师团队及其博物馆作品
        4.1.2 合作建筑师团队对建筑师POE问卷的回复
    4.2 博物馆相关理论与状况的梳理
        4.2.1 多次修正的博物馆定义
        4.2.2 博物馆学与新博物馆学
        4.2.3 从“博物馆疲劳”到“自发自得”的学习体验
        4.2.4 关于博物馆公共性的理念与现状
        4.2.5 关于博物馆评价的状况
    4.3 建筑师POE在博物馆实践的研究旨趣
        4.3.1 基于建筑师POE目标与关注视角的研究旨趣
        4.3.2 基于肯定式视角的研究旨趣
        4.3.3 基于博物馆建筑发展新动向的研究旨趣
    4.4 建筑师POE在博物馆的实践概述
        4.4.1 调查式建筑师POE在博物馆的实践概述
        4.4.2 陈述式建筑师POE在博物馆的实践概述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建筑师POE在钱学森图书馆暨博物馆的实践
    5.1 钱馆调查式建筑师POE的设计回顾
        5.1.1 钱馆设计前期面临的设计问题
        5.1.2 需要设计验证的问题
    5.2 钱馆调查式建筑师POE计划
        5.2.1 钱馆调查式建筑师POE的目标、态度及视角
        5.2.2 钱馆调查式建筑师POE运用的理论方法
        5.2.3 钱馆调查式建筑师POE的调研准备
    5.3 钱馆调查式建筑师POE的调研实施
        5.3.1 钱馆调查式建筑师POE的初步调研
        5.3.2 钱馆调查式建筑师POE的重点调研
    5.4 建筑感官体验式观察法在钱馆的应用举例
    5.5 钱馆调查式建筑师POE的思考总结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博物馆循证设计“实证库”框架
    6.1 博物馆外部环境模式
        6.1.1 遗址环境中的本土性与整体性模式
        6.1.2 自然生态环境中的和谐性模式
        6.1.3 自然山水环境中的有机融合模式
        6.1.4 与城市公交环境系统有机联系的模式
        6.1.5 历史风貌环境中的继承与发展模式
        6.1.6 环境场所历史变迁的记忆模式
    6.2 博物馆入口空间模式
        6.2.1 下沉式入口序列模式
        6.2.2 景观式入口序列模式
        6.2.3 入口公共空间的层次化模式
        6.2.4 入口开放空间的自成系统模式
        6.2.5 入口接待厅的见微知着模式
    6.3 博物馆室内展陈空间模式
        6.3.1 博物馆展陈单元节奏化的空间序列模式
        6.3.2 博物馆展陈空间尺度的变化模式
        6.3.3 博物馆自然式展陈空间模式
        6.3.4 博物馆场景式展陈之遗迹与复原空间模式
        6.3.5 博物馆场景式展陈之还原历史场景空间模式
        6.3.6 博物馆场景式展陈之写意模拟历史场景空间模式
        6.3.7 博物馆场景式展陈之写实模拟历史场景空间模式
    6.4 博物馆建筑主题表达模式
        6.4.1 博物馆主题抽象化的表现模式
        6.4.2 历史遗址区博物馆建筑主题的表达模式
        6.4.3 自然生态环境区博物馆建筑形象的表达模式
        6.4.4 触动内心的博物馆建筑体验模式
        6.4.5 具有触觉感知的博物馆建筑表现模式
    6.5 博物馆教育传播空间模式
        6.5.1 博物馆互动参与的空间模式
        6.5.2 博物馆全景式放映的空间模式
        6.5.3 博物馆教育空间之室内一角模式
        6.5.4 博物馆教育空间之活动大厅模式
        6.5.5 博物馆教育空间之专用教室模式
    6.6 博物馆与商业交织的空间模式
        6.6.1 博物馆商业空间之休闲时光模式
        6.6.2 博物馆商业空间之专业培训模式
        6.6.3 博物馆商业空间之体验式营销模式
        6.6.4 文创商业中的临展型博物馆空间模式
        6.6.5 艺术主题商业中的博物馆空间模式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博物馆使用问题“实例库”框架
    7.1 建筑早衰的重要性问题的实例分析
        7.1.1 错误使用问题的实例分析
        7.1.2 随意改动问题的实例分析
        7.1.3 快速老化问题的实例分析
        7.1.4 被弃用问题的实例分析
    7.2 用户体验的一般性问题的实例分析
        7.2.1 参观者在陈列展览区体验的一般性问题的实例分析
        7.2.2 参观者在教育区体验的一般性问题的实例分析
        7.2.3 参观者在公众服务区体验的一般性问题的实例分析
        7.2.4 管理者体验的一般性问题的实例分析
    7.3 本章小结
结论
    1 当前国内博物馆使用状况的总结
    2 本研究的创新成果
    3 本研究的应用前景
    4 本研究的局限与今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D. 学位论文
    J. 学术期刊文献
    M. 学术着作
    S. 国家规范
    N. 报纸文章
    Z. 网络资料
附录
    附录1 上海钱馆(全程联合模式建筑师POE)“参观者调查表”
    附录2 上海钱馆(全程联合模式建筑师POE)“管理者调查表”
    附录3 殷墟博物馆(受托——委托模式建筑师POE)“参观者调查表”
    附录4 殷墟博物馆(受托——委托模式建筑师POE)“管理者调查表”
    附录5 展品与成人参观者身体空间关系的建筑师POE
    附录6 展品与儿童参观者身体空间关系的建筑师POE
    附录7 参观者在陈列区身体运动强度的建筑师POE
    附录8 展品与参观者身体时间关系的建筑师POE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袁枚园林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三、论文思路与结构
第一章 人与园的关系
    一、拥有园林的意味
    二、园以人重
    三、他人对园林与主人关系的见证与思考
第二章 园林中的物与气氛
    一、袁枚的“镜癖”——镜子及玻璃窗在园林中的功能
    二、园境诗性“气氛”的营造与古物的收藏
    三、文人交游空间中的园林花木
第三章 “随之时义”——园林中的时间问题
    一、“随之时义大”——园林对宇宙节奏的契合
    二、“随之时义通乎死生”——园林幻化、人生迁变及应对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审美心胸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审美心胸理论的渊源
    (一) 老子“涤除玄鉴”——审美心胸理论之源
    (二) 《管子》四篇——先秦审美心胸理论的过渡
    (三) 庄子“心斋” “坐忘”——审美心胸理论的真正发现
    (四) 孔子的“仁者胸次”——美善合一的审美心胸
二、审美心胸理论的流变
    (一) 魏晋士人“任自然”的审美心胸
    (二) 唐宋书画美学的审美心胸论
    (三) 明清之际的“童心” “真心”或“赤子之心”
三、审美心胸理论的文化实践
    (一) 忘:审美的超越途径
    (二) 闲:诗意的栖居
    (三) 游:自由的审美境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隐隐行人过雪山 ——《雪山行旅图》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雪山行旅图》艺术母题的形成
    第一节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画中的行旅
        一“江湖有歧路,漂转叹萍踪”——漂泊江湖的羁旅诗
        二“砚池洒墨应多思,写向寒烟夕照中”——咫尺天涯的行旅图
    第二节 “冻鸡未报家林晓,隐隐行人过雪山”——特定情境下的行旅
第二章 历代经典《雪山行旅图》解读
    第一节 那些经典的《雪山行旅图》
        一 五代荆浩《雪山行旅图》
        二 南宋刘松年《雪山行旅图》
        三 元代姚廷美《雪山行旅图》
        四 明代诸家《雪山行旅图》
        五 清代章声《雪山行旅图》
    第二节 驴背上的乡愁
    第三节 青山遮不住的归途
第三章 行走在冰天雪地的意象
    第一节 高峻渺远:悠悠乎与颢气俱,洋洋乎与造物者游
    第二节 荒寒冷寂:欲寄荒寒无善画,赖传悲壮有能琴
    第三节 净:一片冰心在玉壶
    第四节 静:身心尘外远,岁月坐中长
    第五节 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第六节 兴:意兴催发,生命激荡
    第七节 人生如寄: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10)晚清诗僧寄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
    第二节 学界的研究状况
        一、 寄禅诗文集的整理出版情况
        二、 近人对寄禅的评价情况
        三、 今人论着中的研究情况
        四、 论文研究情况
    第三节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范畴
第一章 寄禅的人生经历和诗歌交游
    第一节 寄禅出家的时间
    第二节 寄禅的诗歌交游考
        一、 与四明诗社的交游
        二、 与四明酬唱集团的交游
        三、 与湖湘诗派的交游
        四、 与中晚唐诗派的交游
        五、 与“同光体”诗人的交游
第二章 寄禅的佛禅思想及流变
    第一节 出世思想的形成和佛禅思想的深化(光绪十四年前)
        一、 “心地本无尘可扫,花香唯有蝶来分”——对随缘任运、自性本觉的认识
        二、 “风流回首余青冢,始信从来色是空”——对色空观的认识
        三、 “不许微尘生净土,欲移定石坐禅天”——禅净双修中的净土思想
    第二节 出世与入世思想的纠结(光绪十五年至光绪二十四年)
        一、 “禅心本无住,何事欲沾衣”——自性本觉与尘俗牵羁的矛盾纠结
        二、 “天上人间尽惆怅,与师惟有证无生”——天地两难的无奈窘境
    第三节 佛禅观念的淡化和入世思想的形成(光绪二十五年后)
        一、 “我虽学佛未忘世,公乃悲天更悯人”——济世救民的家国情怀
        二、 “象法久云灭,我生何太迟。一花开已落,五叶愿重芳”——兴学卫教的自我救赎和佛教改革的探索之路
第三章 寄禅的诗歌类型及审美特征
    第一节 内心世界与外部宇宙的圆融印合——寄禅的山水田园诗及其审美特征
        一、 “流水半江月,松风万壑琴”——自然清丽
        二、 “落叶下枯树,微阳生暝愁”——空寂旷淡
        三、 “岁岁雁南渡,年年水北流”——含蓄天成
        四、 “春风不到处,枯树自生花”——我梵一如、浑然通透
    第二节 佛禅映照与人格意趣的融合——寄禅的咏梅诗及其审美特征
        一、 “本来无色相,何处解横斜”——白梅之禅意
        二、 “三冬无暖气,一悟见春心”——诗禅之顿悟
        三、 “意中微有雪,花外欲无春”——白梅之神气、正气与灵气
    第三节 佛禅生命意识与人生况味的融合——寄禅的哀悼诗及其审美特征
        一、 “多情最是江头月,夜静依然照讲堂”——佛禅生命意识的超越:禅友之哀悼
        二、 “一种情怀同骨肉,那堪中道忽分离”——泣血呕肝的人情真性之伤:诗友之哀悼
        三、 “功罪一时原难定,春秋千古岂能私”——尘世之念与社会意识的流痕:官员之哀悼
    第四节 佛禅修为与艺术修养、个性才情的融合——寄禅的题画诗及其审美特征
        一、 “遥望图画里,别有好林泉”——山水类题画诗
        二、 “披图意凄恻,不觉泪沾裳”——怀旧、感事类题画诗
        三、 “虚空击碎浑无事,大地何曾有一尘”——自画自题诗
第四章 僧诗源流下寄禅诗歌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僧诗创作的源流梳理——僧诗创作的三次高峰
    第二节 对僧诗典型佛禅意象的继承与开拓
        一、 “此心不动随来去,一月千江普映圆”——“月”意象解析
        1、月喻佛法
        2、月喻禅心
        3、月喻天然自得之意境与理事圆融之禅境
        二、 “黄昏独坐谁为伴,月借梅花瘦影来”——“影”意象解析
        1、清幽淡逸的静态美和飘逸灵动的动态美
        2、寥落心态的“影”射
        3、以“影”喻“相”,禅悟的媒介
    第三节 对僧诗清雅诗风传统的继承
        一、 清闲与清瘦的早期诗风(同治十二年至光绪十四年)
        二、 清苦与清寒的中期诗风(光绪十五年至光绪二十四年)
        三、 清寂与清旷的晚期诗风(光绪二十五年之后)
    第四节 对僧诗理论的继承——《唐宋诗别说》辨析
        一、 从诗歌的音乐性对唐宋诗予以比较
        二、 从诗风、格调、气韵等整体特征对唐宋诗予以区别
        三、 对诗歌“不可言传”的“景外之致”的讲求
        四、 对诗歌韵律的认识和对诗歌革新的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心镜、画境,性灵的世界(论文参考文献)

  • [1]韩国罗末丽初汉诗与中国文学的关联研究[D]. 王杨. 吉林大学, 2020(08)
  • [2]明季巴蜀第一禅僧:聚云吹万广真研究[D]. 王廷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3]丝路外来植物与唐代文学 ——以11种代表植物为重心的考察[D]. 李娜. 西北大学, 2018(01)
  • [4]“景泰十才子”研究[D]. 殷飞.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2)
  • [5]黄云鹄诗歌研究[D]. 徐莹.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6]建筑师使用后评价方法及在博物馆的实践[D]. 陈晓唐.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7]袁枚园林批评研究[D]. 王弘远. 山东大学, 2016(02)
  • [8]审美心胸理论研究[D]. 花敏洁. 西北民族大学, 2016(03)
  • [9]隐隐行人过雪山 ——《雪山行旅图》意象研究[D]. 赵春修.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5(12)
  • [10]晚清诗僧寄禅研究[D]. 李文兴. 吉林大学, 2015(08)

标签:;  ;  ;  ;  ;  

心灵之镜,画境,灵性世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