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届汉藏与语言学国际会议在美国召开

第35届汉藏与语言学国际会议在美国召开

一、第35届汉藏语暨语言学国际会议在美国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梁冠华[1](2021)在《国家话语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修辞策略》文中研究说明在国家话语体系内,探索行为体如何用语言来建构国家身份的相关热度正日渐升温。此外,国家身份的建构问题也是国际关系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人文学科研究日益呈现出注重交叉与应用研究的大趋势下,国内外学界特别是国内学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表现出以理论联系实际来解读社会现象及参与社会管理的巨大热情。尤其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情势,对国家身份建构的相关研究不仅仅是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话语研究领域的学者们对其研究亦愈发呈现出增长之势。目前,从整体来看,国家身份的话语研究内容广泛、成果丰硕,主要涵盖了在已有理论框架内对身份进行整体述评以及对其建构过程的分析。具体可细分为功能类、策略类和关系类。所用理论视角主要在批评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框架内展开,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同时,现有研究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研究思路受限,惯用一种理论阐释问题而较少涉及跨学科性的交叉研究;也有研究方式尚待破执,传统的定性研究无法完全满足科研需要,适当运用各种语料库处理方法对信息进行统计和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度。针对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论文选取国家话语范畴内的国家领导人话语,具体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外交演讲话语为研究对象,一则尝试结合语料库研究方式解析语篇所构建的中国多重国家身份;二则通过学科交叉研究拓展思维域度,以肯尼斯·伯克(Kenneth Burke)的新修辞学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并辅以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构筑了国家身份建构及其话语修辞策略的语篇分析范式。国家话语的国家身份相关研究视角广阔,论文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在宏观分析模块,具体依托的是伯克戏剧主义修辞的动机理论和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语料库研究、定性研究以及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式,从整体上回答中国国家身份“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研究发现,习近平主席的外交演讲语篇具体构建了中国作为新兴大国、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负责任大国和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大国四种国家身份。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语篇建构国家身份的根本动机一方面在于维护中国自身的发展利益、安全和主权利益以及文化利益等,另一方面亦兼具世界情怀,着力兼顾全球以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此外,语篇建构国家身份的直接动机是使国际社会各方在达成价值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理念的基础上,以行动共同体为驱动力,切实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付诸于行动。在微观分析模块,具体依托戏剧主义修辞的同一理论和抽象理论,详细回答中国国家身份“怎么样”的问题。换言之,在结构安排上,论文顺次从内容同一、形式同一和辞格同一这三个层面探究国家身份建构的内部话语机制,即修辞策略。研究发现,中国国家身份建构的内容同一策略分别包含了同情同一、对立同一和无意识同一三种实现路径。相应地,与内容同一相辅相成的形式同一策略则从规约形式、重复形式和递进形式三个方面展开。此外,在辞格同一策略内,我们发现了语篇建构国家身份的三大主体隐喻辞格,即建筑隐喻、拟人隐喻和旅程隐喻。在国际关系领域,国家身份的建构从来不是自说自话的“一言堂”,而是内在结构与外在结构共同建构的结果。其中,内在结构可视为身份的“自我”构建,相应地,外在结构即为身份的“他者”构建。因此,论文虽以西方修辞学为基石探究中国国家领导人由内在自建国家身份的话语策略机制,但并未忽略外在的他建效果。根据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调查结果所显示的中国国家形象同论文所探讨的中国国家身份“是什么”的结论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这充分说明中国国家身份的自建效果已经得到了他者的广泛认同,同时,也为该研究提供了合法性的现实理据。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在理论上,将西方修辞学与国际政治理论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建立一种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新颖分析模式,有利于丰富政治话语研究的学术资源;(2)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混合研究范式,突破了以往以一种模式进行研究的单一方法,有助于改变人们对话语研究过于主观的诘难,为政治话语的阐释增加具体的实证支撑,增强研究的信度和效度;(3)在研究视角上,将研究的焦点从传统侧重对受众的单向劝说转为开展与受众的双向认同。在语篇的分析中,我们着重讨论的是演讲者在与受众的互动中是如何合理调度相关的修辞资源来实现国家身份的有效建构;(4)在研究价值上,面对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的新局面,我们突破性地选用中国国家主席和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的外交演讲,使本项课题研究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现实意义。这既有助于增强内部的民族凝聚力,又有助于增益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推进国际话语新秩序的建构。

丁斯甘[2](2021)在《《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文中研究表明《通报》(T’oung Pao)创刊于1890年,是一份颇具影响力的专业汉学刊物,其中刊载了大量关于中国研究的论文与书评,具有很高的汉学研究价值。期刊如实反映出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沙畹、伯希和等法国着名汉学家的治学策略,是法国汉学史的缩影和真实写照。通过梳理期刊1890-1944年的论文、书评、纪事信息,对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作整体认识的尝试。文章首先重建《通报》的总体办刊背景,包括期刊19世纪法国在华活动、19世纪法国专业汉学的建立、出版技术的更新、交通运输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文章逐一分析《通报》与其前身《远东杂志》的承接关系、《通报》的期刊定位栏目设置、期刊主编对《通报》办刊的影响、《通报》的发行情况、撰稿人群体等基本情况。从研究领域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主题索引”为依据,整理《通报》自1890-1944年的各类文章,证明《通报》对汉学各领域都有涉猎,每个领域的研究程度各不相同,专业汉学不断深入又相互隔绝的特点。从研究地区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地区索引”为依据,可以发现《通报》尤为关注西域地区和西藏地区的考察与研究,刊载的文章多以文献释读为主,通过文献进而深入其他研究领域,与法国汉学发展趋势一致。《通报》积极引入了西方历史语言学、语音学、考古学、碑铭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先进研究方法,充实汉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20世纪上半期的法国专业汉学正如《通报》所显示的一样,研究涉及汉学领域各个方面,研究方法有了全新发展,法国专业汉学进入鼎盛时期并对20世纪后期的国际汉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积极使用考古发现的新材料,将碑铭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等新的研究方法引入汉学领域,积极与中国学界交往,学术自觉性不断加强,充分体现出沙畹、伯希和鲜明的个人学术特色,重点梳理沙畹与伯希和的文章、书评为法国汉学研究理清学术思路、推动法国汉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赵皎谷[3](2021)在《面向军事领域的西班牙语发音词典构建与预测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进步,以数据驱动为主要方法的自然语言处理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本文拟利用数据驱动的办法实现西班牙语词汇的发音预测,从而实现西班牙语发音词典的快速构建。在西班牙语语音合成系统和语音识别系统中,发音词典是承载词汇发音信息的重要基础资源,发音词典的标注准确性以及规模大小将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性能。从语言类型学角度看,西班牙语属于屈折型语言,依靠词形变化体现不同的人称、时态、语态、单复数以及词性等。大量的词形变化导致发音词典难以覆盖新增词汇。利用字音转换技术实现自动标注,可有效缓解发音词典集外词缺失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对西班牙语字音转换技术研究还比较匮乏,本文尝试研究西班牙语词汇发音规律,通过人工标注小型发音词典,采用数据驱动的字音转换技术,实现西班牙语发音词典的自动预测功能。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研究西班牙语词汇的发音特点,设计制定了包含44个音素的西班牙语音素集,人工标注并检查核对,构建了一个涵盖91040词条的通用型西班牙语发音词典。(2)选取特定的西班牙语军事网站,通过直接下载词表和利用python编程进行网络爬虫和筛选,构建了一个涵盖22416词条的西班牙语军事词汇集。(3)通过研究对比不同的统计模型以及神经网络模型,提出了基于字符嵌入+循环神经网络(RNN)+连接时序分类(CTC)的端到端词汇标音模型。基于该模型完成了对西班牙语军事词汇集的发音预测,其准确率达到了91.88%。(4)基于Python组件streamlit设计了基于B/S架构的西班牙语军事词汇发音预测原型系统,用于测试所建模型的架构和预测发音功能,有助于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综上,本研究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对小型西班牙语发音词典进行建模,实现了西班牙语军事词汇的发音预测,完成了发音词典的快速构建过程。

木艳娟[4](2019)在《法国纳西学史研究(1867-1965)》文中认为鸦片战争后,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主要在中国西南秘密传教。为了方便在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开展传教活动,传教士们从学习各民族的日常语言入手,逐渐扩大到记录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1867年,德斯高丹神父将11页东巴经《抠古鬼的来历2请多格神》寄回法国家中。这种罕见而又奇特的文字随即引起东方学家们的好奇和关注,并自此掀开了法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对纳西文字、语言、社会风俗收集整理和研究的序幕。法国殖民者在印度支那站稳脚跟后,妄图进一步对华渗透,陆续派出各种类型的考察团,沿湄公河-红河进入云南各地考察。沿途的自然景观、包括纳西在内的各民族风俗文化也进入探险家们的视野和记录中。与此同时,在压力之下,中法间陆续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此后法国加紧对云南各方面的控制和掠夺,不平等条约也为探险家、传教士和东方学家们深入云南考察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有力保障。用“知识”认识和处理东方事务,是法国东方学开创的先河。东方学家们认为,一些民族拥有悠久的历史、艺术和宗教传统,而他们则通过在知识层面做出“同情而明智”的努力,承担起干预这些民族发展的职责。这种优越感和所谓的使命感也被应用到对纳西历史文化的研究中。而巴克和沙畹合着的《么些研究》,成为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法国对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巅峰之作,也成为西方关于纳西研究的第一本专着。这样的成果,无疑确立了法国在西方纳西研究领域的先驱者地位。尽管国内外学者公认法国是西方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奠基者,甚至在着述中也基本都会提及这一观点,但通常只是简要提及巴克和其着作。近几年来,逐渐出现少数关于法国纳西研究的成果,主要也针对巴克和《么些研究》,而对比巴克更早的法国研究者及其研究成果则几乎无人问津了。这种研究现状与法国在西方纳西历史文化研究中的实际地位和影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说明学界在这一领域还存在一些研究空白,有待补充和完善。首先,本文将立足于全面收集1867-1965年间,法国纳西研究的专着、文章及收藏的文献、文物,包括传教士、探险家、东方学家们的游记、书信和与教会有关传教士的档案等法语原始资料。这些原始资料中,有不少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新材料。新材料的发掘,有利于弥补国内现有相关资料的不足,拓展民族文献学的研究领域和范围。其次,本文将结合法国这一时期国内外历史、政治、宗教及学术背景,尤其是其殖民扩张政策与中法关系的变化,巴黎外方传教会在川滇藏交界区域的活动,东方学的发展脉络,全面系统地重新梳理法国纳西历史文化研究成果,并依据其不同时期的特点将其分为萌芽(1867-1899)、发展(1900-1911)和兴盛(1912-1965)三个阶段。此外,本文亦将在充分收集和正确解读原始材料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对相关材料辩伪、深度阐释及活态利用,力求客观深入地展示和分析法国研究者每一时期的研究成果、特点和意义,并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理论依据,借助历史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以比较法和归纳法为主,努力将历史叙事与历史解释融为一体,重现法国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发展过程,探讨其价值及对西方各国和我国同类研究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力求从中发现新的研究热点,推动我国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

边家胜[5](2019)在《技术促进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转变研究 ——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的视角》文中指出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度运用,需要教师思考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方式和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以及教学观念的转变。信息化时代技术在学校教育中的运用,表层是技术参与,实质上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关注技术如何促进学习的有效性。在上述背景下,研究以母语为汉语学习者的日语初级句型学习为研究案例,考察其存在的偏差认知,开展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视角下技术促进偏差认知转变的研究。围绕如下三个问题展开:其一,日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存在有怎样的偏差认知?其二,在学习与共同体的视角下技术如何实现学习者的偏差认知转变?其三,通过偏差认知转变实证研究可以归纳出怎样的转变模式和机理?研究采用了实验研究法、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内容分析法等多种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针对研究问题一,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依据改进的二阶诊断测试,经过形成开放式问卷测试题、一般二阶问卷测试题和最终二阶问卷测试三个研究阶段开发了日语学习者初级句型学习偏差认知诊断工具,开发研究共涉及到的被试为185名大一日语学生。利用测试工具对日语学习者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日语学习者在初级举行学习中存在三类偏差认知:句法规则类、句法—语义类、句法—语用类;其主要成因为学习者的自文化思维干涉异文化理解。针对研究问题二,开展了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转变设计研究和教学验证活动。偏差认知转变设计研究以CTCL范式理论为指导,在构建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的基础上展开;教学验证活动以整个日语初级句型学习为例,设置两个实验班和一个参照班,围绕活用语、体、态和敬语,开展了一学期共160学时的教学实验。教学实验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教学日志和深度学生访谈,结果表明以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视角构建的偏差认知转变设计研究有效实现了学习者偏差认知转变,并且提升了学业水平以及改善了综合素质。研究认为在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视角下,技术要素的适切运用促进了学习者在日语初级句型学习中的偏差认知转变研究。技术要素为日语学习营造社会文化境脉、培育并形成学习与发展共同体学习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学习者能够通过开展情境体验式的语言交互学习活动形成日语文化思维、转变偏差认知。移动终端和学习平台打通了虚拟与现实,贯通了线上与线下,构建了良性的运用日语交流的共同体社会交互网络,形成了日语文化场景模拟;整合的网络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加强了沉浸式的句型学习环境;“虚”“实”学习空间开展难易度渐进的情境学习活动,有效减轻了认知负荷;技术联通了个体认知思维与外部世界,使学习者的学习更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针对研究问题三,首先归纳出日语学习者在初级句型学习中偏差认知的转变模式——“两段式转变模式”(Two-stage Transformation Model,TSCM),转变模式由学习环境、核心思想、实现路径、转变策略与具体转变方法构成,主张在“虚”、“实”空间先后开展由易到难两个阶段的句型学习,学习者在两个阶段的情境性的体验交互活动中,通过多次认知冲突和认知图式重构逐渐理解与日语句型相关的文化思维,实现偏差认知转变。其次,析出偏差认知转变机理—情境体验式交互实现异文化理解,阐释了机理内部要素间的逻辑关系,认为在非目的语环境下,技术的适切运用营造了开展日语句型体验式交互的日语社会文化情境,能够引发不同文化思维的认知冲突,促使学习者形成日语文化思维,实现异文化理解,转变偏差认知。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在日语初级句型学习中学习者的自文化思维起到了负迁移作用,使之形成了三类偏差认知。二是技术构建的日语学习文化境脉促进了共同体成员通过情境体验式交互活动形成日语文化思维,转变偏差认知。三是基于实证研究过程构建了“两段式转变模式”并归纳得出“情境体验式交互实现异文化理解”的偏差认知转变发生机理。

黄成龙,饶敏,高扬[6](2018)在《2016年境外藏缅语研究前沿》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对2016年境外发表的有关藏缅语语言研究方法论、语音、历史比较、形态句法、词汇语义、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应用语言学、自然语言处理等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的分析,来了解境外,尤其是港台和西方学者藏缅语研究的学术前沿和研究取向,以期帮助我国大陆学者及时了解藏缅语研究方法上和理论上的最新动态,进一步推动国内藏缅语的研究。

金蕊[7](2016)在《德国汉学的变迁与汉学家群体的更替 ——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为中心,探讨德国汉学的变迁与汉学家群体的世代更替考察德国传教士以来各代汉学家群体的形成及其特征,并尝试对其更迭变化的历史动因进行探究。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述介德国传教士汉学家所处的时代背景,剖析其与传教士汉学家群体形成的内在联系,并将该群体按照汉学家个体的治学路数、研究方向、研究成果等分为两类分别予以论述。15-16世纪的“大航海时代”,伴随着从欧洲到亚洲的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海上强国的传教士们陆续来到“新大陆”传播基督教义,为保证传教工作的顺利进行,传教士们开始观察当地风物、研学当地文化。最早有目的的对中国进行研究的来华传教士来自意大利、葡萄牙等当时的欧洲强国,而处于分裂状态的德国直到17世纪下半叶才由一位从未到过中国的传教士亚当那修斯·寇希尔根据其他传教士描述所着的《中国图说》拉开了汉学研究的序幕。这部对中国文字、风俗、宗教、思想、建筑进行介绍并配有图片的着作在欧洲人认识中国的过程中意义重大,本章着重介绍的是其文字和儒道思想两个方面的相关内容。19世纪德国国力有所增强,逐渐有传教士被派往中国,传教士汉学家群体逐渐形成。由于对华态度不同,他们的在汉学研究中的表现也存在差异,本章据此将他们分为以花之安、安保罗为代表的遵循“孔子加耶稣”传教理念的文化传教士和以郭士立、安治泰为代表的以侵略为目的的“进取型”传教士两个派别加以详细论述。第二章阐述德国第一代学院派汉学家及20世纪20年代德国第二次“中国热”的形成及其盛况,以当时德国四大汉学中心为依托,对这个汉学家群体的总体价值作了评判,对其中个体也有较为细致的描述。从1909年到1925年,汉堡、柏林、莱比锡、法兰克福四所大学先后设立了汉学教席,分别聘请福兰阁、佛尔克、孔好古、卫礼贤四位德国汉学名家执教,加上后来的海尼士等人,构成了德国第一代学院派汉学家群体。这些汉学家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民众对西方价值观产生质疑之际把中国经典及一些古代文学作品做了德语译介,引领他们走出战后的精神迷茫期,从而引发了德国第二次“中国热”。其中福兰阁治经、佛兰克治史、孔好古研究楚辞、卫礼贤作译介,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汉学研究队伍框架,其研究成果在本章均有介绍。第三章主要论述德国第二代和第三代学院派汉学家群体特征及其界限,力图厘清德国汉学家的传承。有关二战后的汉学重建工作、三大学派的形成及研究成果、中德建交后的汉学研究方向的变化等也做了评介。德国第二代学院派汉学家与第一代之间有着明显的亲缘或师承关系,二战之后他们首先承担起了汉学重建的责任,并在个人领域内均有所建树。战争造成了德国的分裂状态,也造成了两德之间汉学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东德的莱比锡学派在叶乃度的带领下研习楚辞,在民主德国相对紧张的政治氛围下仍取得丰硕成果;西德的汉堡学派、慕尼黑学派分别由傅吾康和傅海波领军作史学研究,对中国古代文学也有涉猎。在推动汉学发展、培养汉学人才方面,西德的两个学派也都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中德建交后,西德派出的来华留学生回国后成为汉学研究的生力军,成为第三代学院派汉学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的汉学研究中,他们分化为两个派别,一派以现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为研究对象的“中国学家”,另一派以顾彬、施寒微为首的汉学家们,仍然保持着对现当代文学及古代文学均有研究的传统姿态。第四章概述德国汉学传播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文学作品的译介状况,并通过对以库恩为代表的被排斥在学院大墙外的译介类汉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影响的描述,尝试给予这个群体一个公允的评价。在德国汉学发展历程中,是有译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传统的,但一般都作为研究的从属而存在,或是汉学家和汉学爱好者的兴趣之作,在库恩的小说译介出现之前,从未引起过汉学界的应有重视。库恩“编译”策略使他的中国古代小说译介大获成功,本章通过实证的方法对此做了展示。另外,本章通过对歌德、黑塞的作品以及《灰阑记》和《大地之歌》的分析,阐述了中国古代文学译介在德国文学、戏剧、音乐等方面的影响。第五章评析德国汉学家各群体形成的原因。传教士汉学家的形成原因是经济发展,国力渐强后的文化输出;第一代汉学家的形成原因是殖民需要,却在战争失败的文化低潮中焕发异彩;第二代汉学家的形成前提是二战后的汉学重建;第三代汉学家的形成原因则是中德建交、文化往来。由此可见,德国汉学家群体的形成与德国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密切相关。结语部分说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中国学者在德国汉学家的研究中所起的作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本身即有着独特的魅力,这也是其能够域外传播的原因,德国汉学家在研习期间,不时地被其中的内容所吸引,被其精神所征服。在德国汉学家的汉学研究过程中,有许多中国学者也在对其研究方向的引导、不明之处的讲授等方面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周霞[8](2005)在《中国近代佛教史学探研(1900—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有着悠久的佛教史学传统。但真正具有近代意义上的佛教史研究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当时的一流学者,如梁启超、胡适、汤用彤、陈寅恪、陈垣等,无不参与到佛教史的研究中来;加上吕澂、蒋维乔、黄忏华、李翊灼、妙舟、法尊等佛教界的僧俗学者,阵容更为庞大。他们把欧美的实证主义理论、语言学与文献学为主的历史学方法,和清代考据学传统结合起来,在佛教史研究的多个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基本上厘清了佛教初入华土至民国初年的流传概况,总结了其兴衰衍变的规律,揭示了佛教与中国社会、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对中国佛教史上的许多疑难问题进行了考辨,对历来暗昧不明的禅宗史和藏传佛教史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近代佛教史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史学和佛学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与特点,是研究中国近代史学史和学术史的一个较好的切入点。但是,对于这一专题,尚无人从整体上进行梳理、总结和评价。 本文试图以1900—1949年间的佛教史学作为研究对象,从史学史、学术史的角度,探索这一时期佛教史学兴起的背景和发展的进程,通过个案分析与综合归纳,考察有代表性的佛教史家的学术和思想,了解其文化观对其佛教史研究乃至整个现代学术所产生的影响,客观地评价他们在佛教史研究中的成就,从整体上呈现中国近代佛教史学在通史、断代史、专题史、宗派史和区域史等各方面的业绩,探索中国近代佛教史学的主要特点,为人们提供一个较为完整、清晰的学科发展全貌。在篇章结构上,本文按照佛教史学的研究领域来划分,每章叙述该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及其论着,以学者为中心来展开论述。除了绪论和结语外,全文共分为八章。 绪论部分,首先对佛教史学进行概念的界定,并对近代佛教史学的概况作一交代,接着叙述研究这一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然后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作了回顾和分析,最后介绍本文的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和篇章结构。 第一章论述中国近代佛教史学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它是近代佛教复兴思潮推动的结果,也是中国近代尤其是五四以来文化论争的产物,同时日本的佛学研究对学人们的研究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第二章阐述梁启超对佛教通史的探索。梁启超是近代佛教史学的奠基人物。1920年代初,他以进化论为指导,运用近代学术方法,先后撰写了一系列论文,标志着中国学者从事的具有近代性质的佛教史研究开始起步。他虽然没有完成一部系统的佛教史论着,但他构建了中国佛教史的基本轮廓,对佛教史上的某些重要问题进行了考证,着重研究了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为后人的研究开拓了道路,具有筚路蓝缕之功。

永巴[9](2004)在《2003年全国藏学研究论文资料要目索引(上)》文中指出

田静[10](2003)在《第35届汉藏语暨语言学国际会议》文中研究表明 第35届汉藏语暨语言学国际会议2002年11月7日至10日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举行。参加会议的共有94人,来自中国、美国、法国、英国、瑞典、澳大利亚、日本等国。报告、讨论分两组进行。A组为汉语组,分为汉语方言及汉语方言史、古代汉语的重建、汉语的语言接

二、第35届汉藏语暨语言学国际会议在美国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第35届汉藏语暨语言学国际会议在美国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国家话语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修辞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选题源起
    1.2 理论框架
    1.3 研究问题和方法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创新之处
    1.6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政治话语研究综述
        2.1.1 政治话语的界定
        2.1.2 政治话语研究述评
    2.2 国家话语研究综述
        2.2.1 国家话语相关概念
        2.2.2 国家话语研究述评
    2.3 身份研究综述
        2.3.1 身份认知初探
        2.3.2 身份的话语研究综述
    2.4 国家身份研究综述
        2.4.1 国家及国家身份认知初探
        2.4.2 国家身份的话语研究综述
    2.5 小结
第三章 戏剧主义修辞
    3.1 引言
    3.2 肯尼斯·伯克修辞思想研究概述
        3.2.1 肯尼斯·伯克新修辞学理论:传承与创新
        3.2.2 肯尼斯·伯克修辞学理论研究成果
        3.2.3 肯尼斯·伯克修辞理论对国家话语研究的意义
    3.3 修辞动机
        3.3.1 动机与行为
        3.3.2 动机与否定
        3.3.3 戏剧五位一体
    3.4 辞屏
        3.4.1 “辞屏”的概念
        3.4.2 “辞屏”的特点
    3.5 同一
        3.5.1 同一与分离
        3.5.2 同一与实质
        3.5.3 同一的方式
    3.6 国家话语、国家身份与修辞认同三元合一的研究合法性探析
    3.7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多重国家身份的建构
    4.1 引言
    4.2 中国声音
    4.3 中国身份
        4.3.1 新兴大国
        4.3.2 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4.3.3 负责任大国
        4.3.4 东方文明大国
    4.4 国家身份建构动机
        4.4.1 根本动机:利益共同体
        4.4.2 直接动机:行动共同体
    4.5 小结
第五章 国家身份建构的修辞策略之内容同一策略
    5.1 引言
    5.2 同情同一
        5.2.1 以构建“家族质”实现身份认同
        5.2.2 以构建“几何质”系紧合作纽带
        5.2.3 以构建“方向质”付诸共同实践
    5.3 对立同一
        5.3.1 世界经济增长面临困境
        5.3.2 地缘政治危机频现
        5.3.3 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5.4 无意识同一
        5.4.1 第一人称复数“我们”
        5.4.2 表达美好人格的词语
    5.5 小结
第六章 国家身份建构的修辞策略之形式同—策略
    6.1 引言
    6.2 规约形式同一:文体结构
        6.2.1 绪言:称呼与问候语
        6.2.2 关于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叙述、分类和证明
        6.2.3 基于共同利益的行动倡议叙述
        6.2.4 关于中国形势、中国道路的叙述、分类和证明
        6.2.5 中国方案、中国举措叙述
        6.2.6 结尾:致谢与祝福语
    6.3 重复形式同一:叙事
        6.3.1 叙事对主题的导引
        6.3.2 叙事构筑情感认同
    6.4 递进形式同一:修辞推论
        6.4.1 完整修辞推论
        6.4.2 省略大前提的修辞推论
        6.4.3 省略小前提的修辞推论
        6.4.4 省略结论的修辞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国家身份建构的修辞策略之辞格策略
    7.1 引言
    7.2 建筑类隐喻
        7.2.1 建筑隐喻描述
        7.2.2 建筑隐喻说明
    7.3 拟人类隐喻
        7.3.1 拟人隐喻描述
        7.3.2 拟人隐喻说明
    7.4 旅程类隐喻
        7.4.1 旅程隐喻描述
        7.4.2 旅程隐喻说明
    7.5 其他隐喻
        7.5.1 疾病类隐喻
        7.5.2 文化类隐喻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语
    8.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及研究发现
        8.1.1 主要观点:话语、互动、同一三位一体
        8.1.2 研究发现:回答中国国家身份建构“三问”
    8.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2)《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通报》创立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文化格局
        一、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活动
        二、19 世纪后期的实践性汉学家
    第二节 19 世纪法国本土的汉学格局与《通报》的创立
        一、19 世纪法国专业汉学机构和汉语教学
        二、《通报》的创立条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通报》概况
    第一节 《通报》的前身——《远东杂志》
        一、考狄的《远东杂志》概况
        二、《远东杂志》的文章梳理
        三、《远东杂志》与《通报》
    第二节 《通报》概况
        一、《通报》的关注范围
        二、《通报》的栏目设置
        三、《通报》的历任主编
        四、《通报》的发行情况
    第三节 《通报》的作者群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通报》的内容(上)——《补充索引》中的主题研究
    第一节 《通报》目录索引中的研究主题分布
        一、《通报》目录索引
        二、《通报》的主题内容与研究领域分布
        三、《通报》汉学主题分类
    第二节 《通报》的文献学研究
        一、语言比较研究
        二、碑铭及各种考古材料的使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通报》的内容(下)——《补充索引》的地区研究
    第一节 《通报》西域地区研究
        一、西域地区文章分类
        二、《通报》西域史地探险纪事
    第二节 《通报》的“Tibet”研究
        一、“Tibet”文章分类
        二、《通报》西藏探险纪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通报》的发展与20 世纪上半期的法国汉学
    第一节 《通报》汉学地位的确立
        一、《通报》的撰稿人特征
        二、《通报》的汉学定位
        三、开放的汉学交流平台
        四、《通报》的影响力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
        一、专业汉学范围的专精
        二、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入
        三、不断完善的研究方法和持续加强的学术自觉
        四、法国学界与中国学界的交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面向军事领域的西班牙语发音词典构建与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和目标
    1.3 研究意义
    1.4 论文的特色和创新
    1.5 论文结构框架
第二章 西班牙语发音词典研究
    2.1 发音词典简述
    2.2 发音词典的地位与构建方法
    2.3 词汇标音方法综述
    2.4 西班牙语的语音特征分析
        2.4.1 西班牙语发音规则
        2.4.2 设计音素集归纳的新发音规则
    2.5 西班牙语发音词典设计
        2.5.1 西班牙语发音音素集的设计
        2.5.2 西班牙语发音词典词表的构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西班牙语军事词汇的获取
    3.1 军事领域的选择原因
    3.2 军事语料的网络来源
    3.3 语料的收集与整理
        3.3.1 西班牙语军事网站的语料爬虫方法
        3.3.2 非军事网站的语料爬虫方法
        3.3.3 军事语料的清洗
    3.4 军事词汇收集的成果展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RNN的西班牙语词汇字音转换
    4.1 字音转换任务建模
    4.2 基于RNN的字音转换模型
        4.2.1 基于向量表示的字符嵌入输入层
        4.2.2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特征提取层
        4.2.3 适用于端到端训练的连接时序分类层
    4.3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4.3.1 实验数据准备
        4.3.2 模型的构建与训练
        4.3.3 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班牙语军事词汇发音预测原型系统设计
    5.1 模型构建与训练
        5.1.1 基于Word2vec的字符嵌入模型构建与训练
        5.1.2 基于keras的字音转换模型构建与训练
    5.2 发音预测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4)法国纳西学史研究(1867-196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资料来源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1867-1965年法国纳西学研究的背景
    第一节 1867-1965年的法国与世界形势
    第二节 殖民扩张和福音传播
        一、法国在亚洲的殖民扩张
        二、巴黎外方传教会在中国西南
    第三节 法国东方学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法国纳西学研究的萌芽时期(1867-1899)
    第一节 纳西语料的收集与初步研究
        一、安邺的语言记录
        二、德斯高丹神父词表的研究与意义
        三、拉古伯里的纳西语言系属关系探索
    第二节 东巴经的收集与初步研究
        一、德斯高丹神父的东巴经收集和德微理亚的展示
        二、拉古伯里、德微理亚的纳西文字研究
        三、鲍楠的东巴经收集及译注
        四、亨利·奥尔良王子的东巴经收集与译注
    第三节 族群和宗教的初步研究
        一、族称和分布
        二、族群关系
        三、宗教及其它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法国纳西学研究的发展时期(1900-1911)
    第一节 地方史料的法译及史地研究
        一、宋嘉铭与《南诏野史》
        二、苏利与《滇系》节选
        三、夏之时与《法文中国坤舆详志》与《略志》
    第二节 纳西语言文字研究
        一、鲍楠词表的研究及意义
        二、玛德罗尔与彭茂美神父词表的研究及意义
        三、高尔蒂耶的词表及意义
        四、高尔蒂耶的纳西文字研究
    第三节 纳西社会风俗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兴盛时期法国的纳西史地研究(1912-1965)
    第一节 沙畹与《线路指南》和《丽江史地注释》
        一、线路指南
        二、丽江史地注释
    第二节 沙畹与《木氏宦谱》
        一、洛克对沙畹《木氏宦谱》评述的考辩
        二、沙畹与杨慎的《木氏宦谱·序》
        三、沙畹对《木氏宦谱》的考证、评述及其启示
    第三节 沙畹与石鼓碑文
        一、研究目的及方法
        二、石鼓正面碑文考证
        三、沙畹石鼓碑刻研究的意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兴盛时期法国的纳西语言、文字研究(1912-1965)
    第一节 巴克的纳西语词表研究
        一、巴克纳西语词表概况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采样
        三、巴克的转写及对应的国际音标(IPA)
        四、巴克词表的意义
    第二节 巴克的纳西语语法研究
        一、词法
        二、句法
    第三节 巴克与劳费尔的纳西语语言系属关系研究
    第四节 普鲁斯基的纳西语研究
    第五节 巴克的文字研究
        一、巴克的东巴经收藏及译注
        二、巴克的纳西文字字典
        三、巴克纳西文字研究的价值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兴盛时期法国的纳西社会及宗教研究(1912-1965)
    第一节 巴克对纳西族地区的实地考察
    第二节 纳西族名称、分布与迁移
    第三节 纳西其它社会风俗
        一、外貌及服饰
        二、其它风俗
    第四节 纳西宗教研究
        一、多种宗教并存及影响
        二、纳西人“自己的”宗教及仪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法国纳西学研究的影响
    第一节 对法国东方学、汉学研究的影响
    第二节 对西方各国纳西学研究的影响
    第三节 对中国纳西学研究的影响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德斯高丹神父的东巴经手稿《抠古鬼的来历·请多格神》
    附录二 :国立东方语言学院图书馆部分东巴经馆藏
    附录三 :亨利·奥尔良《从东京湾到印度》中的东巴经手稿及译注
    附录四 :巴黎布朗利河岸博物馆藏巴克捐赠的纳西族文物
    附录五 :德斯高丹神父词表-维西纳西语-丽江纳西语词汇对照表
    附录六 :拉古伯里收录的吉尔捐赠给大英博物馆的么些手稿
    附录七 :德微理亚《中国安南边境》中的东巴经手稿
    附录八 :高尔蒂耶《麽些》中刊布的巴克东巴经书及纳西白描线稿
    附录九 :云南省博物馆馆藏方国瑜先生石鼓碑文拓片
    附录十 :巴克字典与方国瑜《纳西象形文字谱》的对应
    附录十一:巴克“么些人居住的中国西部”地图
致谢

(5)技术促进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转变研究 ——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实践背景
        二、理论背景
    第二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二、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相关术语说明
        一、技术
        二、偏差认知与迷思概念
    第二节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一、建构主义相关学习理论
        二、具身认知理论
        三、CTCL研究范式理论
        四、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第三节 偏差认知及其转变研究综述
        一、偏差认知及转变策略研究的兴起背景
        二、学习者偏差认知成因与特点
        三、学习者偏差认知的调查方法
        四、学习者偏差认知转变策略与教学模式研究
    第四节 总结
        一、偏差认知研究也适用于语言教学研究
        二、外语学习者偏差认知的探测方法
        三、技术促进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转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三章 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调查与分析
    第一节 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调查
        一、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调查工具选择
        二、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调查工具开发
        三、日语学习者在初级句型学习中的偏差认知调查
    第二节 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调查与分析
        一、二阶选择题诊断测试问卷统计分析标准与方法
        二、二阶选择题诊断测试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节 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类别与深层成因探析
        一、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类别
        二、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深层成因探析
第四章 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视角下的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转变设计研究
    第一节 影响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转变的因素分析
        一、二阶选择诊断测试问卷调查结果反思
        二、当前高校外语教学广泛采用的教学法
    第二节 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视角下的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转变设计思路与原则
        一、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的愿景和目标
        二、本研究中的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转变设计思路
        三、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的构建原则
    第三节 学习与发展共同体框架设计研究
        一、构建“学习与发展共同体”框架的问题视角
        二、相关案例的反思与经验借鉴
        三、“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的框架设计维度
    第四节 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视角下的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转变设计
        一、框架维度契合于学习环境的设计
        二、学习与发展共同体学习环境设计
        三、偏差认知转变和知识创生驱动设计
        四、基于低认知负荷的学习与发展共同体学习程序设计
        五、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环境下的偏差认知转变方法
第五章 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视角下实现偏差认知转变的教学实验研究
    第一节 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视角下的偏差认知转变教学实验设计
        一、教学验证实验目的
        二、实验变量及实验班级设置
        三、整体实验设计
    第二节 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视角下的偏差认知转变实验实施
        一、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视角下的偏差认知转变实验实施要求
        二、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视角下的偏差认知转变实验实施案例
    第三节 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视角下的偏差认知转变实验结果分析
        一、教学实验分析数据来源
        二、教学实验数据分析
        三、研究结论
第六章 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视角下偏差认知转变的模式与机理研究
    第一节 学习与发展共同体意义下的学习文化
        一、技术发展与学习文化
        二、学习与发展共同体意义下的学习文化
    第二节 学习与发展共同体视角下的偏差认知转变模式与机理
        一、日语学习者句型学习中的偏差认知转变模式
        二、日语学习者句型学习中的偏差认知转变机理
    第三节 本研究中的技术及其与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的关系
        一、本研究中运用的技术
        二、本研究中的技术赋能
        三、本研究中技术与发展共同体的关系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工作回顾与研究结论
        一、研究工作回顾
        二、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创新
        一、理论层面创新
        二、实践层面创新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测试内容初步划定
    附录二 テイル、可能形、被动形与使役形测试句法知识表
    附录三 开放式问卷题与测试知识点对应细目表
    附录四 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统计表
    附录五 一般二阶问卷题目与测试知识点对应细目表
    附录六 一般二阶问题调查结果统计
    附录七 二阶选择题诊断测试问卷
    附录八 二阶选择题测试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附录九 正式实验阶段实验班访谈提纲
谢辞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6)2016年境外藏缅语研究前沿(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言研究的方法论
二、语音描写与语音分析
三、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
四、形态句法研究
五、词汇和语义
六、语言学跨学科研究
七、语言的应用研究
八、自然语言处理
九、重要学术活动
十、结语

(7)德国汉学的变迁与汉学家群体的更替 ——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及研究设想
    第二节 德国汉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第三节 “德国”、“汉学家”和“群体”界说
第一章 传教士的汉学拓荒
    第一节 寇希尔和他的《中国图说》
        一、寇希尔生平
        二、德国汉学的开山之作——《中国图说》
    第二节 花之安的汉学研究
        一、西学东渐和东学西渐
        二、儒家典籍的考证和评论——《经学不厌精》
    第三节 其他传教士汉学家及其研究成果
        一、侵略背景下的“进取型”传教士
        二、“宗教宽容”信条下的文化传教士
第二章 第一代学院派汉学家的诞生——20世纪初德国的四大汉学中心
    第一节 汉堡、柏林汉学家——从外交翻译到教授的福兰阁、佛尔克
        一、福兰阁的生平
        二、福兰阁的儒学观
        三、佛尔克生平及其汉学研究历程
    第二节 莱比锡的汉学家——贾柏莲、格罗贝和孔好古
        一、东方语言学科时期
        二、汉学教席的设立
    第三节 法兰克福的汉学家——“德意志中国人”卫礼贤
        一、卫礼贤生平
        二、卫礼贤主要着述的量化分析
        三、儒家经典的翻译及儒家思想研究
        四、道家经典的翻译及研究
        五、创办期刊和其他作品
第三章 二战后汉学重建时期及新时代的汉学家
    第一节 第二代学院派汉学家的形成
        一、移居美国的卫德明和《易经》研究
        二、莱比锡汉学中心领军人物——叶乃度
        三、汉堡中心领军人物傅吾康及其主要作品
        四、慕尼黑汉学中心领军人物傅海波及其主要成果
        五、“卫礼贤之后对德国社会和文化影响最大的汉学家”——鲍吾刚
    第二节 第三代学院派汉学家
        一、顾彬和十卷本《中国文学史》
        二、施寒微及其作品
        三、其他汉学家与着作
第四章 汉学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译介及其影响
    第一节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译介
        一、《诗经》、楚辞、赋的译介
        二、其它文学体例的译介
    第二节 小说的译介和“汉学家中的浪荡子”——库恩
        一、小说译介之旅
        二、库恩生平、作品及其翻译方法
    第三节 中国古代文学译介对德国文学、戏剧及音乐艺术的影响
        一、中国古代文学译介对德国文学的影响
        二、中国古代文学对德国戏剧的影响——以《灰阑记》为例
        三、诗歌的德文译介成果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大地之歌》
第五章 德国汉学的变迁与历史动因
    第一节 早期的中国热与冷
        一、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文学带来的“中国热”
        二、东方“理想国”的幻灭
    第二节 1887-1945年汉学家的荣耀与艰辛
        一、学院派汉学的准备阶段(1887-1908)
        二、以“东方灵药”应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精神危机(1918-1932)
        三、纳粹党上台后汉学家的迁移(1933-1945)
    第三节 和平时期汉学家的追求与演变
        一、二战后汉学重建之艰辛和“冷战”期东西德汉学家的处境
        二、中德建交后汉学家的转型和坚持
结语 不甘沉默的“他者”——重新审视德国汉学视域下的东方客体
附录一:德国部分学院派汉学家师承和亲缘关系一览
附录二:1933-1945年部分德国汉学家迁移状况一览
主要参考资料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8)中国近代佛教史学探研(1900—1949)(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之回顾与分析 三、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和篇章结构 第一章
    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佛教复兴思潮之推动 二、中西文化论争的影响 三、日本佛学研究的促进 第二章
    梁启超对佛教通史的探索 一、研究佛教史的动因 二、佛教通史基本轮廓的勾勒 三、佛教史上重大问题之考证 四、佛教与中国文化关系的研究 五、研究之特点 第三章
    两部佛教通史的出现及其成就 一、蒋维乔与《中国佛教史》 二、黄忏华及其《中国佛教史》 第四章
    胡适的禅宗史研究 一、研究缘起 二、禅宗新史料的发掘 三、新研究方法之运用 四、重新探讨早期禅宗史 五、研究所引起的回应 第五章
    陈寅恪中古佛教专题史研究 一、学术渊源与治学路向 二、探讨佛教对中古政治、文化的影响 三、佛教文化与本土文化接触诸问题 四、“较乾嘉诸老,更上一层” 第六章
    汤用彤的汉唐佛教史研究 一、治学经历与学术志向 二、汉唐佛教史体系的建立 三、探索文化融合的基本规律 四、独具特色的方法论 第七章
    陈垣佛教文献与明清佛教史研究 一、研究动机与目的 二、佛教文献学研究 三、明末清初佛教史研究 四、爱国主义思想之发挥 五、研究特色与方法 第八章
    藏传佛教史研究的新局面 一、研究概况 二、李翊灼《西藏佛教史》 三、吕澂《西藏佛学原论》 四、妙舟《蒙藏佛教史》 五、法尊《西藏民族政教史》 结语 一、中国近代佛教史学的主要特点 二、不足与反思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第35届汉藏语暨语言学国际会议在美国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家话语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修辞策略[D]. 梁冠华.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D]. 丁斯甘. 兰州大学, 2021(09)
  • [3]面向军事领域的西班牙语发音词典构建与预测研究[D]. 赵皎谷.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1(04)
  • [4]法国纳西学史研究(1867-1965)[D]. 木艳娟. 西南民族大学, 2019(03)
  • [5]技术促进日语学习者偏差认知转变研究 ——学习与发展共同体的视角[D]. 边家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6)
  • [6]2016年境外藏缅语研究前沿[J]. 黄成龙,饶敏,高扬.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5)
  • [7]德国汉学的变迁与汉学家群体的更替 ——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为中心[D]. 金蕊. 武汉大学, 2016(06)
  • [8]中国近代佛教史学探研(1900—1949)[D]. 周霞. 华东师范大学, 2005(05)
  • [9]2003年全国藏学研究论文资料要目索引(上)[J]. 永巴. 中国藏学, 2004(01)
  • [10]第35届汉藏语暨语言学国际会议[J]. 田静. 方言, 2003(01)

标签:;  ;  ;  ;  ;  

第35届汉藏与语言学国际会议在美国召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