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劳资关系看人的全面发展

从劳资关系看人的全面发展

一、从劳动和财富关系的视角理解人的全面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鹰[1](2021)在《资本逻辑语境中的数字劳动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高新技术的广泛使用,数字劳动成为当今社会新型的劳动形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依旧适用于数字劳动的研究。在我国开启“十四五”规划和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现代化征程中,发展“数字经济”,建成“数字中国”,必须科学把握数字劳动资本属性及其价值形态,创新数字劳动参与劳动市场体系建构的新业态新形式。与此同时,数字劳动者在信息技术的使用过程中应该注重信息共享原则与自我反思能力的培育,使数字技术真正成为传播自由与自我解放的工具,从而避免落入数字资本的商业陷阱之中。首先,对数字劳动及资本逻辑相关概念进行破题。对于数字劳动概念的定义,学界目前没有统一界定。探究“受众”到“数字劳动”在资本逻辑下的发展脉络。分别对资本、资本逻辑、数字劳动的发展溯源和定义进行解构和分析。资本逻辑具有两重性,具体表现在“物的增殖和人的价值的贬值”。马克思既揭露了资本的野蛮性,也充分肯定了资本的文明面。基于此,探究福克斯数字劳动理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有助于进一步论证劳动与劳动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内在关系,进而探究资本逻辑和数字劳动之间的关系。其次,大数据的到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被纳入到了数字技术的监控之中。用户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互联网社交平台分享信息和互动交流,人们通过虚拟平台与世界建立联系。然而,数字劳动者在社交媒体成瘾的同时他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充当了免费的“数字劳工”,进而引发了数字劳动的异化和剥削。探究在资本逻辑无限增殖的规律下,数字劳动剩余价值产生的实质,进一步揭露资本家是如何披着数据的外衣获取高额利润。实质上,数字劳动是资本逻辑的深化,数字劳动无论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其本质都不过是以更为隐蔽和深刻的方式榨取劳动力创造剩余价值,进一步强化对工人的利用和剥削。但当下数字技术在促进人的解放方面同样蕴涵着无限的可能,应该积极寻求人的自由解放之道。资本逻辑语境中数字劳动的研究是基于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等相关理论展开的。数字劳动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数字劳动带来的“一键式”快捷时要思考人主体意识的丧失问题。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来审视数字劳动,有助于批判资本主义否定劳动价值论的谬论,认清资本主义劳动的异化新形式。在全球化新业态背景下,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市场要素改革,研究资本逻辑语境下的数字劳动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程玮佳[2](2021)在《马克思财富哲学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总是伴随着对何谓财富,如何创造财富,财富与人的发展,财富与社会发展的哲学思考。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随着人们对于追求财富的热情日益高涨,也派生出了许多因深陷物本财富观而引发的不良社会现象。因此,如何建构以人为本的财富观成为了当今中国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马克思在其着作中充分批判继承了前人财富思想,基于历史唯物主义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财富哲学思想。梳理和探索马克思财富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并结合当下社会现实阐发马克思财富哲学思想的当代意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主体部分写作框架如下:第一章主要考察了马克思财富哲学思想的理论资源,梳理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古典哲学以及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财富思想,并深入分析了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物本财富观展开以异化劳动为核心的批判,论述了马克思基于唯物史观实现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观点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平均主义财富思想的超越。第二章立足于马克思的经典文本,论述马克思财富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主要从财富的源泉、财富的实质、财富的形态演变、财富的异化和财富的意义五个方面作了阐述,并从“财富源于人的劳动创造”、“财富是人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财富形态随社会历史发展而演变”、“财富异化的根源在于异化劳动和资本主义私有制”、“财富的终极价值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等观点出发,对马克思财富哲学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第三章阐释了马克思财富哲学思想的意义和价值。具体包括:对财富的研究超越经济学的狭隘视角,从“物的维度”、“社会关系维度”以及“主体性维度”出发,彰显财富的哲学意蕴;有助于树立以人为本的财富观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有助于消解现实生活中的财富异化现象,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并为新时代建构共享共富的发展理念提供理论基础。

孙佳宁[3](2020)在《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共同体”概念最早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真正共同体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时代,国家之间联系日益密切,但争端肆起,而人类需要的是和平自由的发展。面对人们对自由全面发展的诉求,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角度,对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进行了整体性的梳理。本文首先,对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以及理论来源进行了探究,并基于马克思的经典着作文本,对其真正共同体思想的形成脉络进行了梳理,将真正共同思想的形成分为萌芽、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其次,马克思认为,共同体最早是自然共同体,在社会发展规律的作用下逐渐发展成真正共同体。在真正共同体中私有制被消灭、旧式分工和异化消除、人的类本质得以归复,从而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这是马克思对真正共同体的描述。马克思认为,要通过社会革命和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来逐步的实现真正共同体。最后,总结了真正共同体思想的当代价值,在理论层面,丰富了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研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了思想基础,深化了人们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认识;在实践层面,可以指导我们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以及打造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徐文越[4](2020)在《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唯物史观境域》文中研究说明政治经济学批判是马克思一生从事的主要理论工作,其主要成果就是耗费几十年心血的恢宏巨着《资本论》,当然这一工作并未能完成。恩格斯准确概括了马克思一生的两大理论发现,正是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才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其中剩余价值的发现又是关键,与之并列的另一个发现就是作为历史科学的唯物史观。对于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唯物史观的关系,在传统的解读中似乎并不存在太大争议,但二者内在统一的机制与环节并未得以完全展现。而在后来的其他解读路径中,二者关系却日益呈现为“并列”,甚至是走向“对立”,并处于实质的分离之中。由此对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性质的解读也逐渐脱离开唯物史观境域,成为局限于现代学科内部对于既定事实的或实证化或观念论的批判,在根本上又囿于现代性范畴之内,使得政治经济学批判不再具有超越性和客观历史性。尽管这些解读路径可以导向激进的政治实践,并看似更符合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经验事实,但在脱离开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基础后,也就歪曲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实质和目的,使其停留于外在批判而难以深入到社会有机总体的内在关系之中,并失去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根本力度。这不仅危及对于马克思整体思想的正确理解,也往往影响到对于社会实践的指导,这也决定着对于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唯物史观境域的阐释不仅具有理论意义,同样包含着实践价值。本文主要的阐释路径就是深入到文本之中,依据文本考察证实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唯物史观共生共长、互为推进的内在关系,呈现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唯物史观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以恢复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唯物史观境域,保障其正确的批判性质。政治经济学批判在唯物史观基础上得以深入推进,同时政治经济学批判又构成唯物史观发展中的必然环节。政治经济学批判是对资产阶级社会内在结构的整体批判,在根本上也是对于政治经济学的唯物史观批判,而不是其他意义上的人本主义批判或实证学科内的技术批判。虽然唯物史观着眼于人类社会,但其作为典型解析的依然是资产阶级社会,也并不存在脱离开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纯粹唯物史观着作。唯物史观不仅在最深层为政治经济学批判奠定理论根基,更在最高处为其指引着人类解放的方向,并提供更为具体的方法论基础。作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前奏的法哲学批判,可谓是马克思自身经历的一个独特阶段,不同于未经此阶段而直接进入经济批判并确立共产主义立场的赫斯等人。马克思看似“迟缓”的这一步却是意义重大,其不仅系统清理了自身之前的理性自由观念,对遭遇到的物质利益困惑问题作出了理论反思,开出了政治批判维度;而且在引向市民社会批判的同时确立了人类解放的主题,并揭示了政治解放的限度,在理论上发现了无产阶级概念。这一切都使得马克思在思想上与当时看似同行的青年黑格尔派有了实质性差别,也决定着马克思在随后开启的经济批判在性质上并不同于包括赫斯在内的青年黑格尔派的人本主义批判。马克思在巴黎时期对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开启,是站在之前已确立的人类解放立场上对国民经济学根本前提的本质审视,通过分析阐明了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内在关联,并且借助这两个因素引出了国民经济学批判的总线索。这根本上又在于马克思对于黑格尔辩证法的创造性转化,从其精神生产史中收获了劳动辩证法,并通过感性活动原则奠定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存在论基础。对于马克思此时以异化劳动为核心展开的经济批判并不能仅仅从认识论层面或人本主义视角予以解读,而应从经济事实出发深入到本体论层面,否则便与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路径相混同起来。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自发分工为核心,阐明了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等方面的关系,草创了关于人类历史的科学即唯物史观,超越了一切市民社会科学或知性科学,从此马克思手中有了最为彻底也最为有力的批判武器,对于还未真正展开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有着深层理论奠基意义。这也在于唯物史观本身就是一种深层理论,并不是一种简单历时性的历史记叙,而是对于历史发展结构和内在矛盾运动的真正洞悉,根本揭示了社会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政治经济学并非永恒的科学,其不过是对于特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经济关系的理论反映,本身具有历史性和暂时性,对其批判并不能脱离开唯物史观所阐明的理论地基。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深刻揭示了经济范畴不过是生产的社会关系的抽象表达,集中批判了那种脱离社会关系而单纯对经济范畴进行的理性设计和改造。这不仅针对略显肤浅的蒲鲁东,也同样针对自认为处于科学水平的政治经济学家,因其已预先将资产阶级社会关系设定为天然的存在,这也在根本上与唯物史观原则相背离。这些都通过对于蒲鲁东《贫困的哲学》的批判而得以阐明,并包含了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论的第一次科学阐释。马克思到达伦敦后在经历最为集中的一次经济学研究和批判后,终于形成了其计划中的理论巨着即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第一个手稿,这其中包含着远大于后来《资本论》的理论框架,也更有利于辨析其中的理论构想。特别是其中的《导言》实际上是整个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主旨概说,同时也是对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体系的对应性批判,并阐明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科学方法。马克思此时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已生成了以社会关系为本质维度的科学的概念范畴体系,体现为包含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的“二重性”特质,这也就从内部更为深入地批判了整个政治经济学。《资本论》是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经济运动规律的科学解析,面对的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有机总体,在叙述方式上有着一种类似先验的结构形式。但同时我们却不能将《资本论》中的范畴形式完全从黑格尔意义上进行解读,包括对于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价值形式概念以及资本逻辑的解析,在根本上还是要能回溯到唯物史观那里,而不能归为某种精神统摄。唯物史观在《资本论》中始终是在场的,并有着自身的呈现方式,也并不存在资本逻辑与生产逻辑的相互分割和对立,最终对于资本逻辑统治的克服并不能脱离开物质生产活动以及由此生成的社会关系和内在矛盾的发展演进,这里展现的仍是唯物史观理论的根本意义。本文在文本考察的过程中又主要通过确立一个个思想路标,在比较研究中,辨清马克思思想上的根本超越之处。青年马克思曾与青年黑格尔派为伴,但在自身遭遇物质利益困惑并实现哲学上的变革后,又将这些曾经的思想伙伴一一超越,从中也更能辨清马克思思想的生成路径。马克思也曾与蒲鲁东交往密切,后又屡屡成为马克思的批判对象,正是在这种批判中更加澄清了唯物史观原理并坚定了科学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又长期与政治经济学家的着作打交道,特别是对古典经济学多有吸取,但最终又在根本上超越了这些理论,并通过克服这些理论固有的内在矛盾而确立起自身的经济科学。而在马克思的整个思想生成和发展过程中,黑格尔的影响又是最为根本的,并贯穿始终。本文也试图将二者思想直接衔接,强调马克思通过实现对黑格尔思想理论的创造性转化,从而促成了自身的理论发现。本文也将唯物史观看作是从黑格尔体系中挣脱出来的伟大成就,而政治经济学批判正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石,同时又包含着对黑格尔辩证方法的创造性转化,实现了对政治经济学的根本批判和超越。当然这些根本启示并不妨碍马克思对于黑格尔哲学的彻底批判,二者在性质上有着严格差别,并不能将政治经济学批判看作是黑格尔《逻辑学》的翻版,这样也就完全混淆了批判的性质。本文进而还对唯物史观的性质和方法论内涵进行了重新阐释,以此来澄清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与唯物史观关系中存在的种种误读,并真正呈现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唯物史观境域,阐明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根本上是政治经济学的唯物史观批判的理论内涵和意义。

潘虹旭[5](2019)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社会结构理论研究》文中提出社会结构理论既是马克思分析社会历史演进和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重要工具,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社会结构指资本主义社会的构成方式,社会结构具有“总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历史性与超越性相结合”、“批判性与建构性相结合”的特征。马克思将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结合起来,从方法、历史、主体、空间相统一的视角透视资本主义社会结构,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历史生成、运作过程以及必然扬弃自身的可能性,为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结构提供了合理依据。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一场从传统到现代的社会结构的转型升级,为解决转型升级期的“中国问题”,有必要深入挖掘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深刻内涵,探寻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当代价值。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是论文的基础部分,主要论述社会结构的概念和特征,为剖析马克思的社会结构理论做铺垫。第三章从社会结构与方法、社会结构与历史、社会结构与主体、社会结构与空间四个视角深入挖掘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内涵,为分析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提供理论依据。第四章论述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升级与“中国问题”,探究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现实启示。社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逻辑。社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领域的整体转型,必然会引发诸多问题,如何正确处理这些问题,关乎现代化的成败。因此,以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的社会结构转型升级为背景,深入探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呈现的社会结构理论,有利于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新的思路。

徐宁[6](2019)在《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哲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贯穿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全过程,集中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随着所有制形式的更迭所表现的共同体样态——自然共同体、资本主义虚假共同体以及未来所要建构的自由人联合体。这一思想所要解答的核心问题是人类何以创造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并以此为发展旨归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问题。相对于资本主义“虚假共同体”而言,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阶段的“自由人联合体”就是指在生产力高度发达条件下,人类具备了超越人对物的依赖性的能力使自由劳动发展成为人的需要,并在这一阶段实现了以人为目的的共同体本质。马克思考察了人类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自然共同体和资本主义虚假共同体,认为两者的历史局限性虽然各有不同,但却又共同表现为生活于其中的人的发展的片面性和不自由状态。马克思在历史发展的视阈中找到了破解共同体发展局限性的方法论原则,即从真正共同体的立意出发,扬弃资本主义虚假共同体,克服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分裂结构和资本逻辑的利己性质,以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诉求,消解国家产生的条件,走向“自由联合体”实现人的共同体本质。正文分为六章,其主要内容概述如下:本文前三章在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的统摄下,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渊源及其生成和确立予以考察,通过分析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生成逻辑、发展逻辑,揭示出马克思以“自由人联合体”的最终结论高度概括了个体与共同体关系的辩证法,其超越意义就在于突破了局部的、血缘的、民族性等的共同体形式,把其共同体思想建立在对阶级的科学分析之上。真正的共同体必然是去除了阶级压迫和国家桎梏的自由形态,摒弃了资本的虚假性和抽象性,同时也克服了人和社会的全面异化状态,恢复本真意义的真实共同体。这是一个汲取资本主义虚假共同体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经过资本的物质文明之后,扬弃资本所建立的虚假共同体,使世界历史构建在“自由人联合体”的广度与深度之上的历史发展过程。本文第四章从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人的依赖性”阶段、“物的依赖性”阶段、“自由与全面发展”阶段切入,分析马克思的共同体概念嬗变所依次对应的“自然共同体”、“资本主义虚假共同体”、“自由人联合体”三种形态,探析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涵和本质特征,并通过确定和理解马克思在不同语境下所特指的每一个共同体的概念,发现、重估和激活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时代价值。本文的第五、六章重点分析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当代价值。辨析、批判自由主义、功利主义和社群主义思潮关于共同体建构问题的核心主张,阐发人类社会进入全球化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隐去了“历史的终结”论的喧嚣在中华文明广博的包容性中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创新性发展。

高卓坤[7](2019)在《论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的中心思想是希望通过阐释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以深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并通过劳动辩证法在对资本主义批判中的应用以检验其合理性。以往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框架下科学地阐述了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规律,但它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较好地凸显人的发展规律,以及没有合理地阐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本文试图通过阐释劳动辩证法以弥补这一不足之处。劳动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劳动辩证法相关概念进行理论界定;二是阐述以劳动为核心的劳动辩证法的三重发展规律;三是劳动辩证法三重规律在批判资本主义中的具体展开和运用。首先对劳动辩证法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定。第一,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人通过劳动在改变世界过程中必然形成对象性关系,人的本质及其历史发展只能在对象性关系中才能得到理解。第二,本文的创新点之一是对劳动概念进行了结构性分析,提出了“劳动的三重结构”理论。按照马克思的抽象分析方法和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的观点看,劳动本身包含着如下三重结构:一是,从人类劳动中首先可以抽象出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等要素,这里,劳动作为实体性主体要素必然与其他要素之间建立起结构性关系,这是第一重结构。二是,从人类劳动中又可以抽象出人、劳动以及其他相关要素,这里,人作为实体性主体要素必然与劳动要素以及其他要素之间建立起结构性关系,这是第二重结构。三是,人类劳动在其现实性上又表现为社会劳动,社会劳动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因而人类社会作为实体性主体必然与社会劳动以及其他相关要素之间建立起结构性关系,这是第三重结构。劳动的上述“三重结构性关系”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统一。区分劳动的不同结构的意义在于,它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其次,本文的另一个创新点在于,由劳动的“三重结构性关系”进一步得出劳动辩证法发展规律的三重表现:即劳动本身的发展规律、人的发展规律、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劳动辩证法发展规律的三重表现也是考察人类历史发展的三重视野,它可以较全面地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尤其凸显了劳动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马克思劳动辩证法是在批判继承西方传统哲学基础上形成的,特别是在批判继承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基本内核”的基础上形成的。不仅如此,在他的中后期思想中,他重点运用了结构性分析方法来阐述社会历史规律,从而使辩证法思想得到了创新发展。当然,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形成也并非一日之功,而是在他的长期理论探索工作中逐步形成的。他的理论探索特点可以概括为“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所以马克思劳动辩证法也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具体运用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再次,马克思劳动辩证法在批判资本主义中的具体展开和运用。通过分析可见,他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分别是从劳动辩证法的三重规律上展开的。第一,从劳动本身的发展规律看,劳动发展史表现为从特殊劳动向一般劳动的发展规律。特殊劳动是指劳动能力相对落后、在财富形成中只起到特殊作用的劳动;而一般劳动是指人类劳动的完成形态即人类劳动达到充分发展状态的一种抽象表现。所以马克思运用一般人类劳动即无差别的抽象劳动来理解商品的价值,把价值定义为一般人类劳动在物中的凝结。这就超越了传统政治经济学,从而才能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拜物教秘密和剥削秘密。第二,从人的发展规律看,人的历史表现为从地域性个人或人对人的依赖状态向自由全面发展的个人的发展规律,生产、交往、消费是人的发展途径。由此来考察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即劳动力商品化、劳动异化等就是人的异化的实质。第三,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来看,人类社会形态表现为从原始的共同所有制形态到个体私有制形态再到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所有制形态的发展规律,这个发展规律是由劳动的社会组织方式即生产方式决定的,原始共有制是由原始群体劳动方式决定的,私有制是由个体劳动方式决定的,社会共同所有制是由社会化大生产决定的。按照这个规律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则资本主义社会必然陷入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而不可自拔,这一矛盾也预示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意义在于,不仅可以弥补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不足,而且还可能有利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劳动辩证法角度看,政治经济学应该成为人类解放的理论武器;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只有确立劳动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才能为自己找到实现途径和力量。

贺越[8](2018)在《马克思休闲思想探究》文中研究指明休闲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当前,对马克思休闲思想的研究除了是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的补充和深化外,还能够对休闲研究起规范引导作用,同时可以作为解决休闲发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理论武器等诸多现实意义。国内外学术界对马克思休闲思想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仍然留下许多关键的问题需要解决。例如,休闲权利的阶级性、工人的劳动力、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不同方式、休闲消费问题以及马克思休闲思想的革命性等等。在马克思的休闲思想中,休闲、个人才能、自由时间这三个概念处于中心地位,其中,休闲是指人既能够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能力,又能够自由发展自己的消费能力,因而是人占有自己全面发展了的个人才能的状态。因此,在现实中,休闲总是具有历史局限性和阶级性。马克思的休闲思想经历了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它的产生以19世纪资本主义进入机器大工业时代的欧洲社会为时代背景,以批判和继承思想家们包括诸如快乐、幸福、善、享乐、闲暇、余暇等,尤其是对劳动的观点中包含着的哲学思想为理论渊源。从它的发展来看,在其萌芽阶段,马克思通过哲学讨论,从宗教礼拜权利这一具体的权利出发,揭示了休闲权利的内涵和性质;从具体的经济事实出发,提出了要消除异化劳动对工人休闲的剥夺。在其形成阶段,由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发现,马克思从彻底上批判了休闲问题上的历史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理清了研究休闲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主张以现实的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的方式,实现平等的休闲权利。在其升华阶段,马克思系统地研究了“七种时间”,将休闲纳入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视野中,指出基本生活资料和休闲资料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的不同分配形式。消灭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这是贯穿马克思休闲思想发展理路的思想线索。对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基本内容进行研究,首先要完成研究线索从“劳动时间”向“劳动能力”的转化,“劳动能力”是更本质的线索。首先,休闲的现实基础在于劳动能力支配权的复归。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劳动能力支配权的出卖导致了劳动与自由时间相对抗,同时,只有在生产过程中,劳动与自由时间的对抗性才具有必然性。在此条件下,劳动从创造和实现自由时间的手段变成了消灭工人自由时间的手段,这就是劳动与自由时间的对抗性。因此,要实现劳动能力支配权的复归,一方面要通过无产阶级开展阶级斗争,另一方面要不断发展个人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其次,休闲的必要条件在于消费能力和个人才能的全面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的特殊过程中,消费能力和个人才能的受束缚的发展导致了休闲与自由活动相对抗,工人的“休闲”并不具有自由活动的意义,而这种受束缚的发展根源于伴随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而出现的劳动对资本的绝对从属。它同时造成工人休闲娱乐的恶劣性以及工人选择的主体被动性,因而工人的消费能力和个人才能的全面发展应该以自由选择高尚的休闲娱乐为追求。最后,休闲以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及劳动与休闲的主体和过程上的统一为理想状态,其中,劳动与休闲的关系包含了两层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进程,第一层发生在阶级社会内部,另一层则贯穿于整个社会历史过程。总之,马克思休闲思想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其扬弃性。马克思休闲思想的现实启示体现了其时代性和阶级性。从理论上看,它不仅为现阶段我国休闲研究提供理论指导,而且是休闲在现实中发展的客观规律的呈现。从实践上看,这一规律说明了保障人民群众休闲权利的合法性、提倡并培育理性休闲消费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性、运用共享发展理念发展休闲事业的必要性。

闫禹[9](2017)在《马克思财富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认为财富是人创造能力和人本质力量的确证,是人类生活的物质基础和主体性地位的体现,是人类社会存在和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关键要素。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财富问题是人们始终关注的焦点和历久弥新的话题,尤其在当代社会中,财富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我国社会财富快速积累,财富总量显着增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同时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发生了重大转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们对财富表现出从未有过的热情和关注,创造了一个崭新的财富文明,同时也衍生出了诸多财富问题,使人们的“财富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人们并没有自觉地意识到这种变化,在这个财富问题日益凸显、“财富困境”接踵而至的社会环境中,导致人们的财富观出现了种种扭曲的现象。这促使人们开始对社会中存在的财富问题和现有财富观的缺陷进行反思,并渴求一种正确指引财富创造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科学财富观的出现。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中涵盖了丰富的财富思想,并将追求人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观点贯穿始终,马克思的“人本”财富观能够为解决我国当前社会中存在的财富问题,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提供重要的科学指导和现实的理论依据。本文从财富的人性基础出发,力图通过对马克思原着中丰富的财富思想进行梳理,较为深入地解读马克思财富观产生、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根源,尽可能全面地阐释马克思财富观的基本内容,从而对马克思财富观中人的主体性地位及其作用进行比较深入的剖析,尤其是财富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十分重要的特殊地位。通过对财富与经济发展特别是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具体分析,试图为提出符合当前我国国情和社会现实的发展战略,以及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形成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提供理论依据。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探讨马克思财富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有着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本文从现实问题出发,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为依据,主要围绕马克思财富观产生的历史溯源、逻辑演进、基本内容、历史定位及其当代价值展开论述。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马克思财富观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文的内容框架、研究方法以及论文撰写的重难点与可能创新之处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主要探究马克思财富观产生及形成的历史溯源,重点从马克思财富观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主要理论来源以及对传统财富观的批判与继承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第三章深入分析了马克思财富观的逻辑演进过程,其中包括由自然财富观向经济财富观演变、由法权财富观向“人的本质”财富观演变以及由“物”的财富观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容的财富观演变三种进程。第四章系统梳理和全面阐释了马克思财富理论的基本内容,是本文的核心,本章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从不同角度定义了财富的内涵;第二部分揭示了财富的本质;第三部分对财富的来源进行分析;第四部分阐释了财富的分配问题;第五部分从劳动与人的发展角度分析了财富的衡量尺度问题;第六部分对马克思财富理论中财富与人的存在及其发展的关系进行详细的诠释。第五章深入剖析了马克思财富观的历史定位,主要从马克思财富观与分工、所有制、剩余价值学说、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历史范畴之间所存在着紧密联系角度做出分析论述。第六章着重探讨马克思财富观对于指导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马克思财富观是确立“人本”财富观的理论指南,是完善公平正义的财富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石,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锐利武器。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消除资本主义的绝对“物本”财富观,正确认识和理解“人本”财富观的科学内涵,从而建立科学财富观、彰显财富的人本价值和人文意蕴;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促进国富和民富的有机统一,维护公平正义,促进财富创造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注重满足人民群众整体需求的幸福需要和价值旨向,不断开拓社会主义文明发展道路,推动社会发展各方面相协调,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

徐海娇[10](2017)在《危机与重构:劳动教育价值研究》文中提出当今中国教育发展面临着由社会转型而生的一系列挑战,各种新问题、新现象层出不穷。劳动教育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却是一个容易受到忽视的问题。2015年8月3日,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少工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意见》的出台一方面折射出党和政府对于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严肃对待,另一方面也映射出劳动在教育场域中被弱化、软化及淡化的窘境。沉寂许久的劳动教育再度被人提起,重提劳动教育,有它新的历史文化背景语境,有它被充实了的新的内涵,有它新的现实针对性,当然也有它新的混乱和不足。价值是劳动教育的“生命之维”,探讨劳动教育价值是劳动教育摆脱自身发展困境的出路之一,是提升理论研究自觉意识的一种努力,是对新时期新语境的一种主动回应。本文由导言、正文(五章)和结语三大部分组成。导论主要从研究起源、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以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等方面做了简要陈述。第一章,理论视域:劳动及其教育向度。一方面,如何理解“劳动”概念,是探讨劳动教育的首要问题,本章首先从词源学、概念辨析对“劳动”进行形而上的省思与叩问,试图从本体论视角划定劳动教育的理论视域。另一方面,从劳动教育的概念阐释、体系及其特点揭示劳动教育的理论范畴,有助于从根本上澄清对劳动教育的各种误解,提升劳动教育的研究深度,延展劳动教育的研究空间,扩展劳动教育的研究视野。第二章,历史剪影:我国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轨迹。劳动教育本身并非一成不变的,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是社会经济形态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的缩影,是时代精神的集中展现。为实现各阶段劳动教育的目的,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劳动教育政策,而不同时期劳动教育的实施又折射出这一时期劳动教育价值重心。为直观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轨迹,本研究采用传统的对历史进程进行时序划分方法。劳动教育在雏形建立时期凸显“体能”、全面探索时期侧重“生产”、十年文革时期变成“工具”、恢复重建时期突出“技术”、改革深化时期立足“素养”。不同时期劳动教育价值重心各有侧重,勾勒劳动教育价值重心的变迁轨迹,从最根本的层面上来重新审视我国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轨迹以及此种价值取向在劳动教育实践层面的具体运行机制,试图探寻我国未来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基点和努力方向,从而推动我国劳动教育的现代转型。第三章,问题审视:劳动教育价值危机。审视当前的劳动教育,可以看到对于“劳动”概念存在种种误读,劳动教育被误读为技艺评比、误解为休闲娱乐、误用为惩罚手段,弱化为技能培训。劳动教育的种种价值畸变折射出劳动教育目的的“外在化”、内容的“知识化”、方法的“规训化”、途径的“去身体化”、环境的“去自然化”等价值症结。价值危机背后的根源在于文化困惑、制度缺位、评价失位、条件空位。第四章,理论探索:劳动教育价值重构。从可能空间、期望空间、到现实空间这一立体的认知图式出,个体作为自然存在、社会存在、未完成存在具有学会生存、学会交往、学会超越的内在需求,内在的需求划定出了人对劳动教育价值的期望空间;劳动教育作为个体积累经验、涵养公共理性的方式以及个体自我确证的媒介这一本体属性决定了劳动教育价值的可能空间;劳动教育与政治环境的制衡、与生产力的耦合以及与文化的共生等外在条件,成为制约劳动教育价值实现的现实空间。从期望空间、可能空间到现实空间探索劳动教育价值,有助于我们突破主客体关系中认知价值的思维局限,看到价值是具有通过提升人的认识和改善外在条件而不断被“开发的可能性”。第五章,面向未来:劳动教育价值何以实现。劳动教育价值生成问题是劳动教育价值的着眼点和最终归宿,是劳动教育如何贯彻到现实的教育实践的问题,这是理论者与实践者不可规避的重要问题。劳动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荡起幸福人生的重要教化方式,在实践取向上应当回归自然,贴近生活,走向身体解放,注重学生的体验,从而弥合教育世界和劳动世界的裂隙。在劳动创造中引导学生通过劳动过有尊严的幸福生活,拥有生活、开拓生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结语,劳动教育价值回归:真善美的统一。新时期,我们澄明教育场域中劳动“真”、“善”、“美”的价值意蕴,重提劳动教育,并不代表试图以劳动替代一切教化的路径,合理的劳动教育不是抹杀其他各类教育的积极性,而是与其他教化形式有机地统一起来,真正实现劳动教育“真”、“善”、“美”的内蕴价值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从劳动和财富关系的视角理解人的全面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劳动和财富关系的视角理解人的全面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资本逻辑语境中的数字劳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1.现实背景
        2.理论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四)国内外文献综述述评
        1.国内文献综述述评
        2.国外文献综述述评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研究思路
        2.研究内容
    (六)研究方法与论文创新点
        1.研究方法
        2.论文创新点
一、资本逻辑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一)资本逻辑的基本内涵
        1.资本的内涵及本质
        2.资本逻辑内涵及本质
        3.资本与资本逻辑的内在关系
    (二)资本逻辑的两重性
        1.资本逻辑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资本逻辑造成人的发展危机
        3.资本逻辑批判下的生态危机
二、“数字劳动”溯源及概念辨析
    (一)数字劳动概念溯源
        1.“受众”概念的提出
        2.“受众商品论”的理论争鸣
        3.“数字劳动”的提出和内涵
    (二)数字劳动的表现特性
        1.用户主动参与性
        2.工作模式灵活性
        3.雇佣模式非合同性
        4.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同一性
    (三)数字劳动与相关概念辨析
        1.数字劳动与非物质劳动
        2.数字劳动与物质劳动
        3.数字劳动与免费劳动
        4.数字劳动与知识劳动
        5.数字劳动与科技劳动
三、克里斯蒂安·福克斯数字劳动理论批判性理论借鉴
    (一)探究数字劳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
        1.福克斯对马克思劳动理论的所谓创建
        2.从斯麦兹的“受众商品”到福克斯“产消者商品”
        3.国外学者对福克斯数字劳动理论的批判
    (二)福克斯数字劳动思想的客观评价
        1.对福克斯数字劳动思想的合理性分析
        2.对福克斯数字劳动思想的局限性分析
        3.数字劳动的数据流只有通过精准算法才是劳动
    (三)福克斯数字劳动思想的价值意义
        1.福克斯数字劳动思想的时代价值
        2.福克斯数字劳动思想对中国发展数字经济借鉴意义
四、资本逻辑与数字劳动的关系
    (一)资本逻辑与数字劳动的联系
        1.资本逻辑中数字技术的本质
        2.资本逻辑中数字劳动的本质
        3.资本逻辑中数字资本的本质
    (二)数字劳动是对资本逻辑的深化
        1.数字劳动是当代资本积累的新模式
        2.数字劳动是剥削劳动者剩余价值的新手段
        3.数字劳动是资本和劳动力过剩的新产物
        4.共享经济是缓和数字劳动异化剥削的新途径
    (三)数字资本与新技术主义逻辑
        1.资本逻辑和数字技术逻辑具有内在合契点
        2.新技术主义是新一轮的资本剥削
五、资本逻辑语境中数字劳动剩余价值生产
    (一)资本主义时代数字劳动二重性理论
        1.数字商品的二因素
        2.数字劳动二重性分析
        3.数字劳动二重性理论是数字劳动价值论的基石
    (二)数字劳动异化的四个方面
        1.数字产品成“异已存在物”
        2.数字劳动的隐蔽性统治
        3.人的类本质的异化
        4.数字关系等级化
    (三)数字资本主义异化景观
        1.隐蔽化的意识形态入侵
        2.数字资本霸权
        3.数字拜物教
    (四)资本主义时代数字劳动剩余价值生产
        1.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理论
        2.数字劳动的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分析
        3.资本逻辑语境下数字劳动资本积累的秘密
六、数字劳动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
    (一)重构数字劳动秩序原则
        1.坚持数字劳动按贡献分配原则
        2.倡导一般数据的共享原则
        3.科学把握资本公有化
    (二)优化数字技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利用数字劳动技术进行异化治理
        2.积极探索新型数字劳动组织关系
        3.寻求人工智能时代的经济转型
        4.警惕和消解数字劳动对人的全面发展负作用
    (三)规范资本逻辑运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基础
        2.丰富的社会组织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决定因素
        3.个体人格完善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保障
        4.自我支配时间的增加是人的全面发展根本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2)马克思财富哲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财富哲学思想的理论资源
    1.1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财富思想
    1.2 德国古典哲学的财富思想
    1.3 空想社会主义的财富思想
    1.4 马克思对前人财富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第二章 马克思财富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2.1 财富源于人的劳动创造
    2.2 财富的实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2.3 财富形态随社会历史发展而演变
    2.4 财富异化的根源在于异化劳动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2.5 财富的终极价值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三章 马克思财富哲学思想的意义和价值
    3.1 彰显了财富的哲学意蕴
    3.2 有助于树立以人为本的财富观念
    3.3 为消解财富异化和破除财富幻象提供思想武器
    3.4 为新时代建构共享共富的发展理念提供理论基础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3)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2章 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形成
    2.1 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2.1.1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打破传统共同体
        2.1.2 社会矛盾的凸显和无产阶级的崛起
    2.2 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2.2.1 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共同体思想
        2.2.2 近代时期的自由共同体思想
        2.2.3 空想社会主义的未来共同体思想
    2.3 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形成的阶段
        2.3.1 真正共同体思想的萌芽阶段
        2.3.2 真正共同体思想的发展阶段
        2.3.3 真正共同体思想的完善阶段
第3章 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人类共同体的历史形态演进
        3.1.1 自然共同体
        3.1.2 抽象共同体
        3.1.3 真正共同体
    3.2 真正共同体的科学展望
        3.2.1 生产力高度发达
        3.2.2 分配方式发生变革
        3.2.3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
        3.2.4 精神文明极大提高
    3.3 真正共同体的本质分析
        3.3.1 真正的共同体的实质是自由人联合体
        3.3.2 真正共同体的价值追求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4 真正共同体实现的条件
        3.4.1 真正共同体实现的社会条件
        3.4.2 真正共同体实现的现实力量
第4章 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当代价值
    4.1 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理论价值
        4.1.1 丰富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研究
        4.1.2 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供思想基础
        4.1.3 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解
    4.2 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的实践价值
        4.2.1 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4.2.2 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缩小贫富差距
        4.2.3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4)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唯物史观境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问题与思路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分析
    三、本文研究思路
    四、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之前奏的法哲学批判
    第一节 面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
        一、承接启蒙的理性自由观
        二、遭遇物质利益的困惑
        三、对黑格尔理性哲学的怀疑与动摇
    第二节 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激进批判
        一、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的复杂性
        二、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与吸取
        三、“克罗茨纳赫笔记”中政治批判维度
    第三节 法哲学批判的成就展现与思想定位
        一、《德法年鉴》中市民社会批判转向与无产阶级概念的产生
        二、马克思的人类解放与人本主义的性质差别
        三、经由政治批判进入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三章 对黑格尔哲学的创造性转化与经济批判的开启
    第一节 费尔巴哈因素与国民经济学研究
        一、马克思对于费尔巴哈的“高估”
        二、马克思对于国民经济学的初始研习
        三、费尔巴哈与国民经济学都未在思想深层触动马克思
    第二节 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创造性转化
        一、黑格尔的绝对唯心体系与马克思的激烈批判
        二、从精神生产史向劳动辩证法的创造性转化
        三、感性活动的唯物史观定向
    第三节 哲学批判基础上的经济批判
        一、哲学批判成果与经济批判的路径
        二、作为私有财产概念本质的异化劳动
        三、通向唯物史观与重构国民经济学的线索
        四、“穆勒笔记”中的交往异化与批判成就
第四章 唯物史观的创立与经济批判的深层奠基
    第一节 作为历史科学的唯物史观
        一、对一切观念史观的颠覆
        二、对一切市民社会科学的批判与超越
        三、唯物史观创立中的自发分工、生产力与交往形式
    第二节 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内涵
        一、作为总体性理论的唯物史观
        二、唯物史观的历史性与否定性
        三、唯物史观中概念的二重性
    第三节 唯物史观对于经济批判的深层奠基
        一、深层生产结构的辩证决定
        二、社会形式的生成及其赋形作用
        三、唯物史观中的主体问题
第五章 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互为推进
    第一节 读不懂“社会关系”的蒲鲁东
        一、处处与唯物史观相对立的《贫困的哲学》
        二、蒲鲁东“构成价值”的“科学发现”
        三、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第二节 经济范畴只不过是社会关系的抽象表达
        一、作为唯物史观与政治经济学批判本质关联的社会关系
        二、对蒲鲁东经济改造理论的批判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方法论上的唯物史观澄清
    第三节 唯物史观基础上对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推进
        一、《雇佣劳动与资本》中对资产阶级社会经济关系的正面阐释
        二、《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的整体批判
第六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的成型及其结构解析
    第一节 作为整个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导言》
        一、“伦敦笔记”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的创作背景
        二、“生产一般”与作为总体的生产
        三、政治经济学方法:两种不同的“抽象”
        四、未完成的《导言》及其地位与意义
    第二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起点的确定与结构调整
        一、关乎整个批判的起点
        二、作为起点的“商品”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结构体系中的唯物史观
    第三节 政治经济学批判体系成型与唯物史观发展
        一、劳动二重性的发现
        二、剩余价值理论与资本关系的再生产
        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深入推进与唯物史观发展
    第四节 古典经济学的批判与经济科学的确立
        一、古典经济学的功绩与困境
        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对于古典经济学的具体批判
        三、经济科学的确立与唯物史观方法论基础
第七章 《资本论》的唯物史观呈现方式
    第一节 《资本论》的形式分析与实质内容
        一、《资本论》的结构与《逻辑学》的关联
        二、形式分析的客观限度
        三、唯物史观的在场性及其“上升”路线
    第二节 价值形式与社会形式
        一、价值形式与系统辩证法
        二、价值形式的唯物史观回溯
        三、实现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第三节 资本逻辑的唯物史观限度
        一、资本逻辑的思辨解读
        二、颠倒的世界及资本逻辑的限度
        三、资本逻辑与生产逻辑的问题
    第四节 《资本论》内在矛盾路径及对唯物史观的深化
        一、资本在实现价值增殖过程中的危机与矛盾
        二、《资本论》内在矛盾解析路径及其根本意义
第八章 结语:当代启示与意义
    一、彰显马克思思想的整体性与经济批判的唯物史观属性
    二、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奠定方法论基础
    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提供指导
    四、坚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沧桑正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5)《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社会结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亟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二章 《大纲》中社会结构的概念和特征
    第一节 社会结构的概念
        一、结构
        二、社会结构
        三、几个关键概念的区分
    第二节 社会结构的特征
        一、总体性与层次性相结合
        二、历史性与超越性相结合
        三、批判性与建构性相结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纲》中社会结构理论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社会结构与方法
        一、历史性的经济学批判
        二、从抽象到具体
        三、生产劳动优先
    第二节 社会结构与历史
        一、生产力结构的历史演变
        二、生产关系结构的历史演变
        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结构
    第三节 社会结构与主体
        一、劳动与资本
        二、经济关系与意识形式
        三、社会与主体
    第四节 社会结构与空间
        一、时间空间对立
        二、空间占有时间
        三、时间消灭空间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升级与“中国问题”
    第一节 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升级的成就
        一、经济结构转型凸显
        二、现代价值观念生成
        三、人的主体地位提升
    第二节 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约
        一、两种空间的博弈
        二、价值观念多元化
        三、多重风险叠加
    第三节 《大纲》中社会结构理论的启示
        一、优化生产力结构
        二、调节生产关系结构
        三、培育人的公共精神
        四、拓展社会主义发展空间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论文主旨与创新之处
        一、论文主旨
        二、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发展本体论与发展认识论统一的方法
        二、逻辑与历史辩证统一的方法
        三、交叉学科分析法
        四、史论结合的方法
第一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渊源
    第一节 亚里士多德的城邦共同体思想
    第二节 近代政治哲学关于社会契约论的主要思想
    第三节 德国古典哲学家的主要共同体思想
        一、康德“新的共同体思想”
        二、黑格尔的国家学说
        三、费尔巴哈关于人的类本质思想
    第四节 以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的共产主义学说
        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
        二、赫斯的“共同体”思想
第二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生成
    第一节 普遍意识与自我意识
    第二节 政治共同体与市民社会
    第三节 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
第三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确立
    第一节 人道的共产主义共同体
        一、异化劳动与虚幻共同体
        二、人的本质与共同体社会
    第二节 “新唯物主义”视野中的共同体
        一、实践的观点与虚幻的共同体批判
        二、世界历史思想与资本主义虚假共同体扬弃
        三、扬弃旧式分工与自由人联合体
第四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主要内涵与本质特征
    第一节 从概念的嬗变审视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内涵
        一、“人的依赖”为基础的前资本主义共同体
        二、“物的依赖为基础”的资本主义虚假共同体
        三、“自由人联合体”中大写的人
    第二节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本质特征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属人本质
        二、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价值取向
第五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西方社会思潮批判
    第一节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对自由主义的批判
        一、古典自由主义批判
        二、新自由主义批判
    第二节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一、古典功利主义批判
        二、新功利主义批判
    第三节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与社群主义
第六章 马克思共同体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实践
    第一节 “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的觉醒
    第二节 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第三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7)论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劳动辩证法概述
        1.1.1 问题的缘起:“现代性”危机中重思人的生存论境遇
        1.1.2 关于“劳动”及“劳动辩证法”的基本内涵
        1.1.3 辩证法历史演进的三种基本形式
    1.2 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1.2.1 选题来源和依据
        1.2.2 理论与现实意义
    1.3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国外研究概况
        1.3.2 国内研究概况
    1.4 研究方法、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2章 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继承和超越
    2.1 继承并吸收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2.1.1 把人理解为自己劳动的产物
        2.1.2 辩证法是以外化与扬弃的方式实现事物自身的发展
        2.1.3 辩证法是真正人的生产表现
    2.2 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超越
        2.2.1 受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影响
        2.2.2 以感性活动代替黑格尔自我意识的活动
        2.2.3 物质生产劳动是感性活动的基本样式
第3章 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形成及其理论内涵
    3.1 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形成过程
        3.1.1 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最初萌芽
        3.1.2 马克思劳动辩证法作为人类解放的理论内涵
        3.1.3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从人的自身活动角度理解劳动辩证法
        3.1.4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劳动辩证法的深化
        3.1.5 《德意志意识形态》及《资本论》等着作标志着劳动辩证法的形成
    3.2 对劳动辩证法相关概念的界定
        3.2.1 对劳动概念及其特点的界定
        3.2.2 对对象性关系和人的本质的界定
        3.2.3 对劳动三重结构的界定
    3.3 由劳动三重结构所形成的劳动辩证法的三重规律
        3.3.1 劳动自身的发展规律
        3.3.2 人自身的发展规律
        3.3.3 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
第4章 马克思劳动辩证法在批判资本主义中的具体展开和运用
    4.1 劳动发展规律的运用
        4.1.1 以一般人类劳动来理解商品的价值
        4.1.2 运用一般人类劳动观点以批判雇佣劳动
        4.1.3 通过对劳动过程的分析以揭露资本主义生产的剥削秘密
    4.2 人的发展规律的运用
        4.2.1 揭露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实质
        4.2.2 揭露了资本主义人的异化实质
        4.2.3 揭露了资本主义拜物教的实质
    4.3 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运用
        4.3.1 劳动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4.3.2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资本与劳动的矛盾
        4.3.3 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第5章 马克思劳动辩证法的理论意义
    5.1 有利于深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5.1.1 劳动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
        5.1.2 有利于深入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
        5.1.3 有利于深入理解历史发展规律
    5.2 有利于深入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价值
        5.2.1 以劳动去理解商品价值的变革意义
        5.2.2 劳动解放是人类解放的核心内容
        5.2.3 政治经济学成为人类解放的理论武器
    5.3 有利于深入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涵
        5.3.1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理想
        5.3.2 劳动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5.3.3 实现科学社会主义的途径是发展生产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8)马克思休闲思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导论
    0.1 选题的缘由及研究的意义
        0.1.1 选题的缘由
        0.1.2 研究的意义
    0.2 相关文献综述
        0.2.1 国外关于“休闲”的研究述评
        0.2.2 国外关于马克思休闲思想的研究述评
        0.2.3 国内关于“休闲”的研究述评
        0.2.4 国内关于马克思休闲思想的研究述评
    0.3 “休闲”相关概念概述
    0.4 研究的基本思路
    0.5 研究的主要方法
    0.6 创新与不足
1.马克思休闲思想的产生条件
    1.1 马克思休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1.1.1 资本家对工人工作日的延长减少了工人的自由时间
        1.1.2 资本家对工人工作强度的提高限制了工人的自由活动
        1.1.3 资本家与工人在自由时间和自由活动上的两极对立
    1.2 马克思休闲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
        1.2.1 古代思想家的休闲思想
        1.2.2 启蒙思想家的休闲思想
        1.2.3 德国古典哲学家的休闲思想
        1.2.4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休闲思想
        1.2.5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休闲思想
2.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发展理路
    2.1 马克思休闲思想的萌芽
        2.1.1 《论犹太人问题》:对关于休闲权利问题的初步关注
        2.1.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指出了异化劳动对工人休闲的剥夺
    2.2 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形成
        2.2.1 《德意志意识形态》: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的休闲
        2.2.2 《哲学的贫困》:关于休闲权利问题的新的真正科学的政治经济学转向
        2.2.3 《共产党宣言》:阐明了消灭私有制对于无产阶级休闲生活的意义
    2.3 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升华
        2.3.1 《资本论》及其手稿:从“七种时间”透视并扬弃资本主义的休闲逻辑
        2.3.2 《哥达纲领批判》:揭示出共产主义社会不同阶段下劳动与休闲的关系
3.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基本内容
    3.1 休闲的现实基础:劳动能力支配权的复归,即劳动与自由时间相统一
        3.1.1 劳动能力支配权的出卖导致了劳动与自由时间相对抗
        3.1.2 劳动能力支配权的复归需要以通过无产阶级开展阶级斗争为途径
        3.1.3 劳动能力支配权的复归离不开不断发展个人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
    3.2 休闲的必要条件:消费能力和个人才能的全面发展,即休闲与自由活动相统一
        3.2.1 消费能力和个人才能的受束缚的发展导致了休闲与自由活动相对抗
        3.2.2 消费能力和个人才能的受束缚的发展根源于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从属
        3.2.3 消费能力和个人才能的全面发展应该以自由选择高尚的休闲娱乐为追求
    3.3 休闲的理想状态: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即劳动与休闲相统一
        3.3.1 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求扬弃劳动与休闲的对抗性
        3.3.2 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求劳动主体与休闲主体相统一
        3.3.3 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求劳动过程与休闲过程相统一
4.马克思休闲思想的现实启示
    4.1 马克思休闲思想的理论启示
        4.1.1 休闲研究要紧扣住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念要求
        4.1.2 休闲研究要探索出更适合新时代生活方式的劳动与休闲相统一的形式
    4.2 马克思休闲思想的实践启示
        4.2.1 通过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保障人民群众的休闲权利及其自由时间
        4.2.2 在社会上提倡理性休闲消费文化并培育理性休闲消费价值观
        4.2.3 将共享发展理念运用到休闲事业和休闲产业的建设发展中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9)马克思财富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的内容框架及研究方法
        (一)内容框架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注释
第二章 马克思财富观的历史溯源
    一、马克思财富观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工人创造大量的社会财富
        (二)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产阶级对财富的无偿占有
        (三)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有力冲击
    二、马克思财富观形成的理论来源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财富思想
        (二)重商主义学派的财富思想
        (三)重农主义学派的财富思想
        (四)国民经济学的财富思想
        (五)古典哲学的财富思想
        (六)空想社会主义的财富思想
    三、马克思对传统财富观的批判与继承
        (一)坚持以异化劳动为核心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
        (二)坚持以对象性的活动为核心对古典经济学的超越
        (三)坚持以“人的自由自觉活动”的探索对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憧憬
    注释
第三章 马克思财富观的逻辑演进
    一、由自然财富观向经济财富观演变
        (一)自然财富观
        (二)经济财富观
    二、由法权财富观向“人的本质”财富观演变
        (一)法权财富观
        (二)“人的本质”财富观
    三、由“物”的财富观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容的财富观演变
        (一)“物”与“人”
        (二)“财富”与“人”
    注释
第四章 马克思财富观的基本内容
    一、财富的内涵
        (一)财富是具有“剩余效应”的“使用价值”
        (二)财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现实表现
        (三)财富是所有个人的发达的生产力
    二、财富的本质在于财富的主体力量的确证
    三、财富的源泉
        (一)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决定力量
        (二)劳动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
    四、财富的分配
        (一)物质生产资料的分配
        (二)剩余产品的分配
    五、财富的尺度
        (一)以劳动为尺度衡量财富
        (二)以人的发展为尺度衡量财富
    六、财富与人的存在及其发展
        (一)财富与人的存在
        (二)财富与人的发展
    注释
第五章 马克思财富观的历史定位
    一、马克思财富观与分工
        (一)分工是财富生产的动力
        (二)分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运动的中介
    二、马克思财富观与所有制
        (一)所有制是一种社会关系,而不是单纯的财产隶属关系
        (二)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财富的交换和分配
    三、马克思财富观与剩余价值学说
        (一)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机制
        (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财富增长与分配的本质
    四、马克思财富观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一)财富与人自身发展之间的历史悖论
        (二)财富增长与人的发展的统一
    注释
第六章 马克思财富观的当代价值
    一、确立“人本”财富观的理论指南
        (一)消除资本主义的绝对“物本”财富观
        (二)正确理解“人本”财富观的科学内涵
        (三)建立科学财富观、彰显财富的人本价值和人文意蕴
    二、完善公平正义的财富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石
        (一)改善民生,大力促进国富和民富的有机统一
        (二)维护公平正义,财富创造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
    三、解决新时代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锐利武器
        (一)注重满足人民群众整体需求的幸福需要和价值追求
        (二)不断开拓社会主义的文明发展道路
        (三)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各方面相协调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危机与重构:劳动教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价值危机的诉求——研究这一问题的意义
        (二)理论深化的呼唤——研究这一问题的空间
        (三)社会变革的冲击——研究这一问题的契机
        (四)成长经历的反思——研究这一问题的旨趣
    二、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劳动”的研究——为本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二)关于“教劳结合”的研究——为本研究聚焦新的起点
        (三)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为本研究开拓新的空间
    四、研究方法
    五、可能创新与局限
        (一)可能创新
        (二)存在局限
第一章 理论视域:劳动及其教育向度
    一、劳动的概念诠释
        (一)劳动的概念厘定
        (二)劳动的概念辨析
    二、劳动的理论谱系
        (一)我国劳动思想渊源
        (二)西方劳动思想渊源
        (三)马克思的劳动理论
    三、劳动教育的界定
        (一)劳动教育的概念辨析
        (二)劳动教育的概念流变
    四、劳动教育的体系、特点
        (一)劳动教育体系
        (二)劳动教育特点
第二章 历史剪影:我国劳动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
    一、雏形建设时期(1949-1956)——凸显“体能”
        (一)劳动教育的直接契机: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开展生产技术课和劳动实习
        (三)劳动教育的思想:“以俄为师”的理论底色
        (四)“体能”主导下的劳动教育——为工农服务
    二、全面探索时期(1957-1965)——侧重“生产”
        (一)劳动教育的目的:培养有文化的劳动者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课堂教学和提倡勤工俭学
        (三)劳动教育的调整——摆正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
        (四)劳动教育的思想:“本土探索”的转向
        (五)劳动教育的重点:“思想劳动两头红”
    三、十年文革时期(1966-1976)——变成“工具”
        (一)劳动教育的目的: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开门办学,上山下乡
        (三)劳动教育的重点——世界观的改造
    四、恢复重建时期(1977-1998)——突出“技术”
        (一)劳动教育的目的:为四化培养建设人才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开设劳动技术课
        (三)劳动与技术“合成”下的劳动教育
        (四)劳动教育思想——“教劳结合”的大讨论
    五、改革深化时期(1999 至今)——立足“素养”
        (一)劳动教育目的:全面发展
        (二)劳动教育的实施:列入综合实践活动
        (三)劳动教育的理论:人的回归
        (四)劳动教育的重点——劳动素养
第三章 问题审视:劳动教育价值危机
    一、劳动教育价值畸变表征
        (一)劳动教育误读为技艺评比
        (二)劳动教育误解为休闲娱乐
        (三)劳动教育误用为惩罚手段
        (四)劳动教育弱化为技能培训
    二、劳动教育价值困境症结
        (一)劳动教育目的:“外在化”
        (二)劳动教育内容:“知识化”
        (三)劳动教育方法:“规训化”
        (四)劳动教育途径:“去身体化”
        (五)劳动教育环境:“去自然化”
    三、劳动教育价值危机根源
        (一)文化困惑
        (二)制度缺位
        (三)评价失位
        (四)条件空位
第四章 理论探索:劳动教育价值重构
    一、个体的内在需求:劳动教育价值的支撑点(期望空间)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存在——学会生存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存在——学会交往
        (三)人与自身的关系——未完成存在——学会超越
    二、劳动的教育意蕴:劳动教育价值的立足点(可能空间)
        (一)认知之真——劳动教育是个体积累经验的方式
        (二)伦理之善——劳动教育是陶铸公共理性的方式
        (三)成人之美——劳动教育是个体自我确证的媒介
    三、价值的实现限度:劳动教育价值的张力(现实空间)
        (一)劳动教育与政治环境的制衡
        (二)劳动教育与生产力发展的耦合
        (三)劳动教育与文化发展的共生
第五章 面向未来:劳动教育价值何以实现
    一、劳动教育从“远离自然”走向“回归自然”
        (一)劳动教育遵循儿童的内在秩序
        (二)劳动教育挖掘自然的教育资源
    二、劳动教育从“身体规训”走向“身体解放”
        (一)整全的身体观:从离身走向具身
        (二)重建身体与知识的教育关联
        (三)关注学生生命和情感体验
    三、劳动教育从“疏离生活”走向“贴近生活”
        (一)内容上联系生活,突出其生活性
        (二)目的上观照生活,指向幸福生活
        (三)领域上覆盖生活,重视家庭与社会
    四、劳动教育从“被动接受”走向“积极体验”
        (一)重视情感的作用机制,激发体验者的活力
        (二)引导学生成为体验者,有所经历,有所运思
        (三)关注地域文化的因素,创设劳动体验之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从劳动和财富关系的视角理解人的全面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资本逻辑语境中的数字劳动研究[D]. 张海鹰.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2]马克思财富哲学思想研究[D]. 程玮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马克思真正共同体思想研究[D]. 孙佳宁. 长春理工大学, 2020(02)
  • [4]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唯物史观境域[D]. 徐文越. 上海财经大学, 2020(04)
  • [5]《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的社会结构理论研究[D]. 潘虹旭. 厦门大学, 2019(08)
  • [6]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哲学研究[D]. 徐宁.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论马克思的劳动辩证法[D]. 高卓坤. 辽宁大学, 2019(10)
  • [8]马克思休闲思想探究[D]. 贺越. 西南财经大学, 2018(02)
  • [9]马克思财富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闫禹.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05)
  • [10]危机与重构:劳动教育价值研究[D]. 徐海娇.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  ;  ;  ;  ;  

从劳资关系看人的全面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