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与挑战——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

责任与挑战——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

一、责任与挑战——记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论文文献综述)

马彦[1](2021)在《九三学社对五四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文中研究指明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伟大的五四精神感召下,九三学社在重庆于1946年5月1日成立。自诞生之日后,爱国、民主、科学便成为了九三学社的立社之魂。70年来,九三人始终秉承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贡献着自身的学识和力量。而其披荆斩棘的奋斗进程,则是九三人对民主与科学孜孜追求的深刻写照。在新的历史时代,九三学社将坚定不移地始终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秉持立社初心,与党携手砥砺前行,在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漫漫征途中不断探索续写属于九三的新篇章。

杨宇[2](2019)在《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座谈会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参政党要有新面貌,引导广大成员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使新时代多党合作展现出勃勃生机。”①在前不久刚刚结束的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2019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一次指出要“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②,并要将此作为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中心环节。对此,我们能充分认识到新时代加强对党外人士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民主党派作为“同心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习总书记的指示和要求,新时代各民主党派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要学习中共十九大会议精神并加以贯彻和落实,不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新时代民主党派成员要将自身的思想和行动相结合,统一到中国共产党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要做到“两个维护”、加强并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深化历史传统教育,丰富政治交接时代内涵。用好政党协商这个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好“同心圆”。回望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伴随着对外开放的进程以及电子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信息的网络化和全球化致使西方各种社会思潮不断冲击着我国政治制度及政党制度,对我国的各项事业造成不同程度的消极影响,这便要求我们要提高警惕,对其不良思想及社会思潮要加以高度重视,防范其对我国意识形态及我国各民主党派产生的不良影响。深入研究及大力推进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的政治共识培育,不仅是保障社会和谐发展稳定和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如何引领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共识培育,民主党派自身如何开展其成员政治共识培育,民主党派如何达到政治共识培育的目标效果,这些都是值得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者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对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研究进行了多学科辨析,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中心,将政治学、统计学、社会学等各学科理论及方法综合运用到论文的相关研究分析中,动态研究了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理论渊源、历史沿革;认真梳理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核心内容、主要特征与基本原则;深刻总结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历史成就及经验;针对当前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状况进行了调研,利用spss 22.0社会科学统计分析软件对1400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基本把握了当前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状况及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相关状况,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当前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现实问题及成因;结合十八大、十九大的新思想新理念新精神,从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两方面深入探索了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方法策略。第一章首先对政治共识及政治共识培育等相关概念进行概述,分析了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内涵,阐明了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的发展方向和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关系。之后又对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意义进行了阐述,为论文后期展开奠定必要前提。第二章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政治共识的相关理论进行总结,还单独整理了民主党派重要人士的相关论述,突出政治共识双方面培育的重要性,为研究民主党派的政治共识做铺垫。接着将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发展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阐述了不同时期民主党派政治共识的达成。通过本章对重要理论及历史的梳理、经验的总结,将更好地为之后论述的民主党派政治共识的培育提供参考和启示,为本文提供重要支撑。第三章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到当前民主党派政治共识达成以及政治共识培育方面的现状,就目前培育的效果和成员的主流表现进行总结,接着通过统计学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出当前民主党派在政治共识方面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为后文民主党派政治共识的培育提供实践支撑。第四章分别从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两方面对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要求进行阐述,首先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了各民主党派自身对于政治共识培育的要求,其次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在政治共识培育中的内容要求和目标要求,为本文重点部分民主党派政治共识的培育确立了目标和内容,构成政治共识培育整体的重要部分。第五章、第六章为本文的核心部分,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对策措施及中国共产党如何引领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共识培育的方法策略。先从民主党派自身角度切入,提出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提出具体的对策。之后再在分析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基本原则的同时,从中国共产党的角度对其进行策略指引、调正方向。根据以上研究,最终探索出一套较为合理化、科学化、有效化的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路径。政治共识培育是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巩固和发展的一项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前进发展的需要,是应对西方国家多党制度及西方社会思潮腐蚀、影响的有效路径。民主党派政治共识的培育,关乎国家、政治及社会的和谐稳定,关乎我国政党协商民主的发展,关乎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职能的发挥。同时,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研究,也有助于确保民主党派在新时代的正确发展方向和新型参政党的建设,并能进一步增强各民主党派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挑战和冲击的自信。

李书省[3](2018)在《中国特色政党协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所称的政党协商,是指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直接进行的政治协商,是区别于政协协商的一种协商形式。政党协商作为一种在中国土生土长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政党协商最早可以追溯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协商与合作,历经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三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同我国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相伴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独特优势。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积极探索和开展政党协商实践。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党协商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中共中央于2015年正式颁布实施《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我国政党协商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与程序化。因此,研究中国特色政党协商的理论与实践,对于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政党协商这一民主形式具有中国的独特性和内生性,本文主要是从中国民主发展的内在逻辑透视政党协商在中国的基础与发展前景,而不是用西方的协商民主来透视中国的民主发展。因此,本文抛开同类题目开篇即纵论原典理论的范式,打破一般同类题目写作的套路,即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写起,再写中国人的理论思考,然后写中国人进行这样思考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最后写中国在协商民主问题上的探索的历史和现状。本文而是直接从中国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的比较优势以及政党协商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写起,充分展现了政党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一大特色。本文从逻辑与历史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全面阐释了中国特色政党协商的历史演变与理论基础、内在功能与运行机制以及存在问题与路径选择,每一部分都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党协商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本文可分为三大部分、七个篇章:第一部分为引言,独立成篇。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初衷与基本价值,界定与说明正文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回顾前人成果,确立本文创新的着力点。第二部分为正文,从第一章到第五章,从不同层面展现政党协商所具有的中国特色和独特优势。第一章题目为“政党协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一大亮点”。本章主要想先从中国政党制度写起,然后分析中国政党协商的优势和作用。即首先论述了中国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的比较优势;其次分析了政党协商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章题目为“中国特色政党协商的历史演变”。本章主要梳理了中国政党协商的历史发展脉络,把政党协商细划分为初步探索、正式形成、初步发展、恢复与创新发展以及全面发展等五个阶段。第三章题目为“中国特色政党协商的理论基础和文化基础”。本章首先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统一战线理论、政党制度理论、人民民主理论的角度分析了政党协商产生的理论基础;其次从“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三个方面分析了政党协商产生的文化基础。第四章题目为“中国特色政党协商的功能与作用”。本章归纳总结了政党协商的功能与作用:政治整合功能、决策咨询功能、推进有序政治参与功能以及民主监督与价值导向功能。第五章题目为“中国特色政党协商的运行及其完善”。本章是本文的重点。首先从政党协商的基本要素、运行程序、保障机制等方面详细阐述了政党协商的运行机制;其次分析了当前中国政党协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推进政党协商有效运行的路径选择。第三部分就是结语章。本章的论述完全是基于前面几章内容自然而出,既是总结,也是提升。这一部分主要是对中国政党协商发展的一些个人思考。

岳庆平[4](2018)在《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缅怀罗豪才老师》文中提出2018年2月12日上午,惊悉罗豪才老师仙逝,悲痛之情难以言表!回顾思考自己认识罗老师30余年来的最大感受,无疑是"道德文章"四字。可以说,撰写"道德的文章"和践行"文章的道德",全面深刻贯穿于罗老师做人做事和为学为师的一生。有人认为,文章出于道德,文章传承道德;道德为文章之骨,文章凭道德而立;道德文章内在统一于君子的精神世界。我对此是深表赞同的。所以我借用《中庸》中的"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这句话,

九三学社中央[5](2015)在《利用大数据实现政府“精准治理”》文中研究指明编者按: 近日,国务院发布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通知。在《纲要》中提到,将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显然,打造“数据强国”已成为世界众多国家的战略目标,亦是当今国际竞争的又一制高?

九三学社中央大数据课题组[6](2014)在《大数据,给政府治理带来什么?——九三学社“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调研侧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又一股技术革命理念席卷而来—大数据。海量、动态、多样的数据,如何让它具备"巨大价值",是这次被称作"颠覆性技术革命"的关键。它将带来的改变是可以预期的—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将面临巨大挑战,尤其在公共服务领域,它有效集成信息资源的能力,将会为政府管理理念和治理模式的转变,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创新空间令人神往。九三学社素以高科技人才密集着称,今年大调研题目即是"利

朱军,戴红[7](2014)在《韩启德——情系苍生 不负重托》文中研究表明2002年,继许德珩、周培源、吴阶平之后,57岁的韩启德成为九三学社中央新一届领导人。有人说,他的出任刷新了人们对以往民主党派负责人总是皓首苍颜、步履蹒跚的记忆;2006年,继李四光、周培源、钱学森、朱光亚、周光召之后,61岁的韩启德当选为中国科协主席,被誉为"从赤脚医生磨砺出的科协新掌门";2012年,韩启德再次连任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成为新时期唯一一位连任三届的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

戴红[8](2013)在《从赤脚医生到党派中央领导人——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心路历程》文中研究指明2002年,继许德珩、周培源、吴阶平之后,57岁的韩启德成为九三学社中央新一届领导人。2007年和2012年,韩启德连任九三学社中央主席,成为新时期唯一一位连任3届的民主党派领导人。"我感到肩上担子沉甸甸的,唯有夙兴夜寐,不负重托。"

新华社[9](2013)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会越走越宽广”——记习近平总书记走访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文中研究说明"来了,总书记来啦!"2012年12月25日9时10分许,两辆中巴车悄然驶进九三学社中央机关。第一辆车上,健步走下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这是过去两天在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机关频频出现的一幕——12月24日全天和25日上午,各民主党派和全国工商联分别召开全国代表大会、顺利实现新老交替仅3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声一起,轻车简从,冒着零下10多摄氏度的严寒,一一登门走访8个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看望工作人

王令仪[10](2012)在《从统一战线到公共外交 ——中国民主党派对外交往作用拓展》文中提出中国的民主党派是指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民主党派的对外交往活动历来已久,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80年代基于统一战线的角度,到90年代开始参与国家外事活动,各民主党派积极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走出去”、“请进来”,联谊交友、联络感情、沟通情况,起到了良好效果。民主党派蕴含着巨大的外交能量,随着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完善和发展,这一宝贵的政治资源应该在我国公共外交事业中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开发。依托民主党派组织,为民主党派对外交往创造条件,增大对民主党派的支持力度,让民主党派以中国合法政党(参政党)的名义有针对性的开展公共外交,完全可以对中共起到襄助作用,将我国的公共外交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二、责任与挑战——记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责任与挑战——记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论文提纲范文)

(1)九三学社对五四精神的传承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九三学社的创立与五四精神一脉相承
    (一)民主科学是九三学社创立的思想启蒙
    (二)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统一战线是九三学社确立立社宗旨的重要基石
    (三)五四伟大精神是九三学社的立社之魂
二、民主与科学构筑九三学社的核心内涵
    (一)民主与科学是五四运动的精神实质
    (二)民主与科学精神支撑九三学社发展
三、九三学社始终践行五四精神
    (一)九三学社始终将科学放在首位
    (二)九三学社力促党和国家决策民主化
四、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
    (一)同心同德助发展
    (二)铭记初心仍同行

(2)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方法、难点、创新点
        (一) 本文研究思路
        (二) 本文研究方法
        (三) 本文研究重点和难点
        (四) 本文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概述
    一、基本概念释义
        (一) 政治共识
        (二) 政治共识培育
        (三) 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内涵
    二、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意义
        (一)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需要
        (二) 保持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需要
        (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第二章 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理论资源和历史经验
    一、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理论资源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治共识培育的论述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政治共识培育的发展
        (三) 习近平关于政治共识培育的论述
        (四) 各民主党派重要人士关于政治共识培育的论述
    二、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历史经验
        (一) 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历史沿革
        (二) 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经验总结
第三章 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及培育的现状
    一、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及培育的现状调查
        (一) 调查设计
        (二) 调查统计与分析
        (三) 调研结论
    二、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及培育中的主流积极表现
        (一) 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二) 具有强烈的参政议政愿望
        (三) 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三、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及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 个别民主党派成员政治热情和凝聚力不足
        (二) 个别民主党派成员思想意识淡薄
        (三) 个别民主党派成员政治素养不足
        (四) 民主党派在政治共识培育过程中渠道较为单一
        (五) 民主党派在政治共识培育过程中载体较为单一
        (六) 中国共产党关于政治共识培育的体系有待完善
    四、新时代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及培育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 敌对势力借社会思潮影响民主党派成员政治立场
        (二) 网络负面舆论干扰民主党派成员思想意识
        (三) 部分民主党派成员政治理论学习不够
        (四) 民主党派在培育渠道拓展上重视程度不高
        (五) 民主党派在政治共识培育过程中缺乏创新精神
        (六) 中国共产党对其培育引领未跟上新时代我国政治发展需要
第四章 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要求
    一、新时代民主党派自身对政治共识培育的要求
        (一) 民主党派自身对政治共识培育的理论要求
        (二) 民主党派自身对政治共识培育的实践要求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要求
        (一)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在思想上的要求
        (二)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在目标上的要求
        (三)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在内容上的要求
        (四)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在行动上的要求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自身加强政治共识培育的对策
    一、新时代民主党派自身加强政治共识培育的方法
        (一) 从“单兵作战”到“协同配合”
        (二) 从“单向引导”到“双向互动”
        (三) 从“整体实施”到“分层突破”
        (四) “理论灌输”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二、新时代民主党派自身加强政治共识培育的途径
        (一) 准确把握新时代民主党派成员的思想特点和心理特点
        (二) 强化民主党派领导班子思想建设
        (三) 提高民主党派成员履职能力
        (四) 深化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内容
        (五) 拓展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渠道
        (六) 创新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载体
第六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引领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基本原则
        (一) 正确导向性原则
        (二) 主体性原则
        (三) 层次渗透性原则
        (四) 灌输引导原则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引领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的途径
        (一) 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
        (二) 提高执政党领导能力
        (三) 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四) 完善党际沟通机制
        (五) 加强统一战线高端智库建设
        (六) 巩固和发展政治协商制度
结语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3)中国特色政党协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界定
        (一)民主与人民民主
        (二)协商民主
        (三)政党协商与政协协商
    三、研究综述
        (一)总体概况
        (二)基本观点
        (三)研究不足
    四、创新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一)创新点
        (二)难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政党协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一大亮点
    第一节 中国政党制度与西方政党制度的比较优势
        一、中国政党制度是长期共存的政党之间的协商民主
        二、西方政党制度是两党制或多党制的竞争民主
    第二节 政党协商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政党协商贯穿于我国协商民主形成与发展的全过程
        二、政党协商在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发挥典型示范作用
        三、政党协商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形成过程中具有开创性意义
第二章 中国特色政党协商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中国政党协商的初步探索阶段(1937—1946年)
        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开创了中国政党协商的先河
        二、提出“联合政府”主张和重庆谈判是中国政党协商的初步探索
    第二节 中国政党协商的正式形成阶段(1948—1949年)
        一、中共提出的“五一”口号得到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和拥护
        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政党协商正式形成
    第三节 中国政党协商的初步发展阶段(1949—1966年)
        一、中共积极开展政党协商
        二、政党协商在曲折中发展
    第四节 中国政党协商的恢复与创新发展阶段(1978—2012年)
        一、政党协商的恢复与发展
        二、积极开展政党协商的实践
        三、推动政党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
    第五节 中国政党协商的全面发展阶段(2012—至今)
        一、中共十八大以来政党协商运行的实践
        二、中共十八大以来对政党协商的规范
第三章 中国特色政党协商的理论基础和文化基础
    第一节 中国特色政党协商的理论基础
        一、中国统一战线理论
        二、中国政党制度理论
        三、人民民主理论
    第二节 中国特色政党协商的文化基础
        一、“天下为公”思想
        二、“兼容并蓄”思想
        三、“求同存异”思想
第四章 中国特色政党协商的功能与作用
    第一节 政治整合功能
        一、实现政党整合
        二、实现意见整合
    第二节 决策咨询功能
        一、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二、为决策提供合法性
    第三节 推进有序政治参与功能
        一、政治参与功能
        二、利益表达与利益综合功能
    第四节 民主监督与价值导向功能
        一、民主监督功能
        二、教育引导与价值导向功能
第五章 中国特色政党协商的运行及其完善
    第一节 中国政党协商的运行机制
        一、政党协商的基本要素
        二、政党协商的运行程序
        三、政党协商的保障机制
    第二节 当前中国政党协商存在的问题
        一、政党协商认识有待提高
        二、政党协商能力有待加强
        三、政党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及程序化水平有待提升
    第三节 推进政党协商有效运行的路径选择
        一、提高政党协商认识水平
        二、加强政党协商能力建设
        三、提升政党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及程序化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大数据,给政府治理带来什么?——九三学社“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调研侧记(论文提纲范文)

大数据助力决策科学化, 公共服务个性化、精准化
信息要实现共享融合, 必须打破部门分割
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政府数据资源运行机制

(7)韩启德——情系苍生 不负重托(论文提纲范文)

严格训练的起步人生
“全科医生”见证难忘岁月
一篇译文重返医学殿堂
一只兔子独步创新之旅
一间斗室演绎无限创意
一个梦想———争创一流大学
一份责任肩负历史重托

(8)从赤脚医生到党派中央领导人——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心路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场重病催萌杏林新秀
一捧鸡蛋见证难忘岁月
一只兔子独步创新之旅
一间斗室演绎无限创意
一个梦想争创一流大学
一份责任肩负历史重托

(10)从统一战线到公共外交 ——中国民主党派对外交往作用拓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相关概念的界定
    选题目的和意义
    现有研究综述
    研究途径及方法
    面临的主要困难及创新之处
    文章结构安排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后民主党派对外交往传统作用定位:统一战线
    第一节 为恢复国民经济、实现过渡时期总路线服务(新中国成立至1956年)
    第二节 在曲折发展中经历考验,停滞不前(1956年—1976年)
    第三节 在对外开放、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20世纪80年代)
第二章 新时期民主党派对外交往功能延伸:参与国家外事活动
    第一节 尝试参与外事活动,开创新局面(20世纪90年代)
    第二节 进入新世纪,对外交往活动全方位展开(2005年至今)
    第三节 民主党派对外交往活动的方式和特点
        一、民主党派对外交往活动方式
        二、民主党派对外交往活动特点
    第四节 个案分析:上海地区民主党派对外交往
    小结
第三章 民主党派对外交往形式的再拓展:公共外交
    第一节 公共外交的理论框架
        一、公共外交的概念
        二、公共外交的主体、客体及目标
        三、公共外交的本质特征
        四、中国公共外交发展历史
    第二节 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外交可行性论证
        一、政治基础稳固
        二、具有独立性、非官方性和灵活性
        三、能实现对公共外交的资源供给
        四、能实现对公共外交的体制供给
        五、能实现对公共外交的监督机制供给
    第三节 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外交意义
        一、有利于扩大民主党派政治参与
        二、有利于国家形象的塑造
        三、有利于配合国家总体外交的需要
    第四节 民主党派参与公共外交途径探索
        一、得到中共的有效支持,得到制度保障
        二、明确民主党派在公共外交实践中的定位
        三、利用现有平台,丰富民主党派公共外交实践形式
        四、发挥民主党派领导人、代表性人物魅力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责任与挑战——记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论文参考文献)

  • [1]九三学社对五四精神的传承和发展[J]. 马彦. 天津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1(03)
  • [2]新时代我国民主党派政治共识培育研究[D]. 杨宇.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9(04)
  • [3]中国特色政党协商研究[D]. 李书省.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4]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缅怀罗豪才老师[J]. 岳庆平. 福建党史月刊, 2018(02)
  • [5]利用大数据实现政府“精准治理”[N]. 九三学社中央. 人民政协报, 2015
  • [6]大数据,给政府治理带来什么?——九三学社“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调研侧记[J]. 九三学社中央大数据课题组. 中国统一战线, 2014(06)
  • [7]韩启德——情系苍生 不负重托[J]. 朱军,戴红. 决策与信息, 2014(01)
  • [8]从赤脚医生到党派中央领导人——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心路历程[J]. 戴红. 中国统一战线, 2013(08)
  • [9]“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会越走越宽广”——记习近平总书记走访各民主党派中央和全国工商联[J]. 新华社. 台声, 2013(01)
  • [10]从统一战线到公共外交 ——中国民主党派对外交往作用拓展[D]. 王令仪. 复旦大学, 2012(03)

标签:;  ;  ;  ;  ;  

责任与挑战——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