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不缝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81例

小切口不缝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81例

一、小切口不缝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81例(论文文献综述)

葛广林,王文忠,王磊,李宏芹,彭小乐,安学斌,刘焕军[1](2021)在《无插管全麻下超小切口不缝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无插管全麻下超小切口不缝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6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儿60例作为对研究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5.00%(P <0.05)。研究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清醒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3.33%(P <0.05)。结论无插管全麻下超小切口不缝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满意且安全性高。

王惠刚[2](2019)在《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意义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小儿腹股沟疝患儿,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现代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统计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阴囊水肿)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25.40±5.20)min、(3.50±0.45)d,均短于对照组的(50.55±4.56)min、(6.50±0.65)d,观察组患儿的术中出血量为(3.20±0.15)ml,少于对照组的(7.88±0.52)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发生切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2.50%;对照组患儿术后发生切口感染5例、阴囊水肿3例,并发症发生率20.00%;观察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腹股沟疝疾病给予小切口手术治疗,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曹志清[3](2019)在《双孔腹腔镜下自制改良疝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经脐单部位双孔腹腔镜下改良疝针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大样本疗效分析。方法病例来自2003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及黄石市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腹股沟斜疝患儿,共5745例。A组4135例采用双孔腹腔镜下改良疝针鞘状突高位结扎术,B组1169例采取经脐单切口腹腔镜,C组215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D组226例采用双钩针腹腔镜手术。对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近远期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再分析经脐单部位双孔腹腔镜下改良疝针在新生儿及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最后对比改良疝针与普通疝针在经脐单部位双孔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等方法。结果5745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个月至14年。A、B、C、D各组之间的性别比率、单侧及双侧疝的构成无差异性。A组与B组比较:单侧及双侧手术时间均显着缩短(P<0.05),术后复发率显着降低(P<0.05),住院时间无差异,两组术中均未损伤髂血管、精索血管及输精管,术后无睾丸萎缩及医源性隐睾等并发症。A组与C组比较:单侧及双侧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着缩短(P<0.05),术后复发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术中均无损伤髂血管、精索血管、输精管及医源性隐睾等并发症,C组术后有2例出现同侧睾丸萎缩。A组与D组比较:单侧及双侧手术时间均显着缩短(P<0.05),术后复发率显着降低(P<0.05),术中均未损伤输精管和髂血管,术后均未发生医源性隐睾及睾丸萎缩。通过进一步提取新生儿及婴幼儿的病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手术时间A组均较其他组明显缩短(P<0.05);除住院时间A组比C组短(P<0.05),同侧复发率A组低于B组(P<0.05),对侧复发率A组低于C组(P<0.05),阴囊血肿A组低于C组(P<0.05),剩余观察指标A组与其他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过长期大样本分析发现,双孔腹腔镜下改良疝针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新生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时间更短,复发率更低,有望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巴桑拉姆[4](2017)在《传统手术与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对比》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讨腹股沟斜疝患儿接受传统手术与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08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为观察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对其进行分组,Ⅰ、Ⅱ组分别接受传统手术及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分析两组的手术处理情况及安全性。结果与Ⅰ组相比,Ⅱ组患儿在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有明显缩短,术中失血量显着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显着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小切口手术对腹股沟斜疝患儿进行治疗,手术效果较传统手术理想,且安全性相对有保障,可作为治疗疝气的一种术式。

李学刚[5](2017)在《小切口腹膜前疝囊剥离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小切口腹膜前疝囊剥离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月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72例的病历资料,利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对照组36例患儿,行传统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组36例患儿,行小切口腹膜前疝囊剥离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随访半年,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手术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采取小切口腹膜前疝囊剥离术治疗的疗效显着,具有微创、切口小、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的优点,值得推荐。

刘理平[6](2016)在《小切口不缝合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小切口不缝合手术治疗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70例腹股沟斜疝小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囊高位结扎的手术方案,观察组采用小切口不缝合手术方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率、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患儿或家属对治疗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为8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4.6±1.6)d,术后并发症4例,对照组分别为(7.2±2.3)d和17例(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或家属对治疗满意率为96.3%,对照组满意率为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不缝合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疗效佳,愈合快,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满意率高,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建伟[7](2015)在《小儿腹股沟斜疝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析小儿腹股沟斜疝运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4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传统切口手术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和复发率均较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切口小、VAS评分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以及复发率低等特点,能够明显改善患儿预后生活质量。

李永智[8](2015)在《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方法:抽取2012年9月-2014年10月大理州人民医院接诊的72例小儿腹股沟斜疝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行小切口疝囊高位结扎术,观察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次研究72例患者中经手术治疗全部治愈;37例患者出现轻度肿胀的不良反应情况,但均于35 d自动消退;无任何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用小切口的手术方法对小儿腹股沟斜疝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还具有手术时间段、创口小、恢复快、手术费用低等优点。

孙宏运[9](2014)在《小切口不缝合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小切口不缝合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58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疝囊高位结扎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不缝合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的疗效、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患儿对治疗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为84.5%,两组疗效比较P=0.008;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发生并发症的例数(百分率)分别为(4.4±1.8)d、(1.6±0.3)d、2例(3.4%);对照组分别为(7.1±2.4)d、(2.9±1.2)d、9例(15.5%),两组比较P值分别为0.000、0.000、0.027;观察组患儿治疗满意率为96.6%,对照组治疗满意率为75.9%,两组比较P=0.001。两组所有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不缝合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疗效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蒋英俊[10](2014)在《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斜疝和鞘膜积液486例体会》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斜疝和鞘膜积液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486例采用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斜疝和鞘膜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8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为15min,其中复发4例,阴囊血肿3例,伤口感染1例。结论该术式治疗小儿斜疝和鞘膜积液创伤小,手术恢复快,不留瘢痕,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二、小切口不缝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8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切口不缝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81例(论文提纲范文)

(1)无插管全麻下超小切口不缝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2.2 围术期指标
    2.3 术后并发症
3 讨论

(2)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意义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3)双孔腹腔镜下自制改良疝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基础理论及解剖
    1. 前言
    2. 腹股沟区的解剖特点
    3. 发病率及病因
    4. 病理分型
    5. 临床表现
    6. 常见的诊断方法及容易混淆的疾病
    7. 治疗方式的选择
    8. 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时机的把握
    9. 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的原因分析
    10.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创新性及可行性分析
    1. 前言
    2. 资料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安全性及优势分析
    1. 前言
    2. 临床资料与分组
    3. 手术方法和分组
    4. 观察指标
    5. 数据分析
    6. 结果
    7. 讨论
    8.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在婴幼儿腹股沟嵌顿疝中的应用
    1. 前言
    2. 临床资料与分组
    3. 手术方法
    4. 观察指标
    5. 数据分析
    6. 结果
    7. 讨论
    8.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在新生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中的应用
    1. 前言
    2. 临床资料与分组
    3. 手术方法
    4. 观察指标
    5. 数据分析
    6. 结果
    7. 讨论
    8.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改良疝针与普通疝针的对比分析
    1. 前言
    2. 临床资料与分组
    3. 手术方法
    4. 观察指标
    5. 数据分析
    6. 结果
    7. 讨论
    8.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综述—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进展
    1. 发病机制
    2. 手术方式
    3.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优势
    4.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展望
    5. 参考文献
附录
成果
致谢

(4)传统手术与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评估项目
    1.4 数据处理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5)小切口腹膜前疝囊剥离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
3 讨论

(6)小切口不缝合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3 观察指标统计并记录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对比
    2.2 2组患者满意率的对比
    2.3 2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的对比
3 讨论

(7)小儿腹股沟斜疝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对比
    2.2 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2.3 两组复发率对比
3 讨论

(8)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 术前处理
        1.2.2 术中处理
        1.2.3 术后处理
    1.3 随访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9)小切口不缝合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
    1.3 疗效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疗效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2.3 两组患儿对治疗满意率的比较
3 讨论

(10)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斜疝和鞘膜积液486例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手术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手术适应证
    3.2 该术式优点[4-5]
    3.3 并发症的预防及注意事项
    3.4 该术式在基层医院推广的意义

四、小切口不缝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8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无插管全麻下超小切口不缝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研究[J]. 葛广林,王文忠,王磊,李宏芹,彭小乐,安学斌,刘焕军. 临床医学工程, 2021(09)
  • [2]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意义观察[J]. 王惠刚.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12)
  • [3]双孔腹腔镜下自制改良疝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研究[D]. 曹志清. 南方医科大学, 2019(09)
  • [4]传统手术与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对比[J]. 巴桑拉姆.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7(85)
  • [5]小切口腹膜前疝囊剥离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J]. 李学刚. 中国处方药, 2017(05)
  • [6]小切口不缝合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分析[J]. 刘理平. 当代医学, 2016(18)
  • [7]小儿腹股沟斜疝应用小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 李建伟.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27)
  • [8]小切口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应用研究[J]. 李永智.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05)
  • [9]小切口不缝合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临床疗效分析[J]. 孙宏运.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4(20)
  • [10]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儿斜疝和鞘膜积液486例体会[J]. 蒋英俊. 当代医学, 2014(28)

标签:;  ;  ;  ;  

小切口不缝合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381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