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网络——邂逅LOM新技术

新一代网络——邂逅LOM新技术

一、网络新生代——遭遇LOM新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周高琴[1](2021)在《数字化时代地方文化的传播力建构研究——以梅州客家文化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以梅州客家文化为典型代表,解析数字化时代地方文化的传播力现状。立足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和传播客体这几个方面,阐释数字技术给地方文化传播带来的契机与挑战,并提出其传播力建构的新路径:对内整合不同类型传播主体的传播力,对外建立多层次的平台合作机制,以创新优质文化为共识框架,加强与传播客体尤其是网生代的互动。

朱烨[2](2020)在《纸上毕业季——助设计“后浪”奔腾“入海”》文中提出每年的毕业季总是免不了遗憾,但疫情之下的毕业季,遗憾则显得格外多。对于各个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毕业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心心念念多年的毕业设计得不到充分的展示。目前针对疫情的影响,国家也陆续为大学毕业生完成最后的毕业和就业清扫障碍,同时也相应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号召。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尽最大努力弥补毕业生的遗憾,本刊推出纸上毕业季——集优秀毕业论文以及毕业设计效果图特刊,使各位优秀的毕业

陈诚[3](2020)在《地市级电视媒体融合实践研究 ——以“苏州广电”为研究对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媒体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传统主流媒体的转型实践日益向纵深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电视媒体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机遇。一方面,随着技术和资本等力量的入场,媒介生态环境发生巨大改变,传统电视媒体的渠道资源和内容优势被不断冲击,信息垄断格局一去不返;另一方面,国家出于维护主流舆论阵地、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需要,成为传统电视媒体的坚实后盾,为其提供了政策上的红利以及资源上的倾斜。传统电视媒体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话语权如何重构、5G时代的到来其内涵外延如何重新定义等等问题,成为学界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地市级电视媒体作为我国媒体融合进程中的重要一环,具有承上启下的中间节点作用,但随着县级融媒体中心成为重要的基层传播组织,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建设,逐渐和省级媒体一道对其形成双重挤压之势。出于生存发展的需要,地市级电视媒体的转型实践只能背水一战,寻求突围。苏州广电总台凭借良好的资源优势和长远规划,较早开始了媒体融合实践,近年来在各类评审中均斩获了不俗的佳绩,逐渐坐稳了城市台的龙头位置,其案例具有标杆性的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本文以当下我国所推行的媒体融合战略为研究背景,具体以苏州广电总台的转型实践为研究对象,从地方媒体与政府、受众之间两个维度,深入梳理城市电视台转型存在的共性问题、苏州广电总台媒体融合实践探索的成果与困境、聚焦剖析地市级电视媒体在融合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如何解决,总结其机制创新、技术支撑、多种经营、准确定位等破壁手段,以期为地市级电视媒体融合创新提供参考。在此基础上,笔者尝试着提出了关于内容生产、技术建设、人才培养、产业经营等方面的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地级电视媒体的进一步融合探索有所助益。

邓亚荣[4](2020)在《面向儿童虚拟社区平台的莞香文化叙事设计研究》文中指出在新媒体科技当道的时代,如何运用互联网技术和平台去讲述莞香历史文化,让传统莞香文化融合于现代科技而得到更广泛地传播,是本课题研究的初衷。从建构主义的文化教育框架出发,探讨面向儿童虚拟社区平台的莞香文化叙事设计方法,总结出一套具体的面向儿童虚拟社区平台的传统文化叙事设计方法与策略,为今后儿童虚拟社区平台的传统文化叙事研究提供参考意义和经验价值。本研究是从理论分析向实践研究展开,共分为三个阶段“理论基础-基于用户特征的设计策略建构-设计实践”。在理论基础阶段,从儿童建构主义理论入手,通过文献研究梳理儿童建构主义理论的三个要点元素:文化情景、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其次,从心流沉浸理论和玛丽-劳尔·瑞安的数字时代叙事沉浸理论出发,确定面向儿童虚拟社区平台实现文化叙事沉浸的设计方向。再以霍夫斯塔的文化分层-洋葱理论及庞朴的文化结构层次理论为基础,对儿童虚拟社区叙事文化进行层级分析,最终,以丹斯模式的螺旋模式双向传播理论达到儿童虚拟社区平台叙事文化的双向循环互动传播。在基于用户特征的设计策略建构阶段,通过DSD卡片的理论分析及半结构化访谈、追踪观察等定性研究对小学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叙事需求及学习方式等进行分析调研。由此基于理论分析及儿童的需求现状,提出以儿童用户特征及文化层级分析为前提,以叙事情景创设、主体协作会话和叙事意义建构为建构框架的面向儿童虚拟社区平台的叙事设计策略。在设计实践阶段,首先运用社区叙事文化分层理论对莞香文化特征进行层级分析及提取,通过实地调研东莞沉香文化场所和展览,以及面向儿童进行东莞沉香文化传播现状的定量分析,得出从外层的莞香情境呈现入手,通过中层的莞香技艺特征,去传承最核心的莞香精神和文化价值,为面向儿童虚拟社区平台的莞香文化叙事设计实践提供叙事文化内容。最后在设计实践中,完成面向儿童虚拟社区平台的莞香文化传播《莞香童园》H5。《莞香童园》基于叙事建构策略和莞香文化特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莞香文化叙事情境创设部分、儿童互动协作体验部分以及莞香文化叙事意义建构部分。并进行了第二次东莞沉香文化传播效果测试,通过前后问卷的独立样本检验数据得出,《莞香童园》的设计实践能影响儿童参与莞香文化活动意愿以及对莞香文化的兴趣程度。儿童作为新媒体时代的原住民,以互联网为工具,将传统文化重新包装再现,让传统文化打破地理地域的局限,在虚拟世界中实现更全面的传承与推广。面向儿童虚拟社区平台的莞香文化叙事设计研究的结果可以为儿童虚拟社区的运行和发展提供建议和指南的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莞香文化传播的有效性,运用新的技术,完成更有时效的传承。

张天祥[5](2020)在《社会融合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的手机媒体使用》文中认为城市传播环境的急剧变化和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使手机媒体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新生代农民工的城乡流动恰好搭上了手机媒体迅速发展的列车,他们在精神文化、人际交往、工作生活、心绪情感等方面难免会受到影响。具有丰富多元传播内容的手机媒体成为新生代农民工适应城市社会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的有力工具,但手机媒体中的不良信息也会对他们树立正确观念造成消极影响。手机媒体的交互性和及时性有力地助推了新生代农民工巩固和发展社会关系,但虚拟社交的过度享受会对他们现实的社会交往带来不利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已不再将农村作为自我认知的归宿,手机媒体的内容能够为他们的心理认同提供助力,但也会对他们的自我认知造成阻碍。因此厘清手机媒体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影响,研究如何规避手机媒体的不合理使用对新生代农民工的负面影响,并最大化发挥手机媒体的积极作用,对促进他们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意义。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在此基础上对“社会融合”、“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手机媒体”四个核心要素进行了概念界定,并总结国内外学者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及手机媒体使用的观点及研究进展,为本研究的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设计、研究的实施以及数据的信度效度检验等研究过程,并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手机媒体使用情况与社会融合情况进行客观呈现。另外笔者使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人口统计学特征、手机媒体使用情况、社会融合状况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第二章对手机媒体使用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情况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口背景因素与其社会融合情况具有一定关联性,手机媒体的使用情况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进程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第三章利用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进一步总结和归纳手机媒体使用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探索如何规避不合理的手机使用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消极作用,发挥手机媒体使用对其社会融合的积极功效。第四章在前文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探讨引导新生代农民工正确合理使用手机媒体的有效策略,并试图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政府、媒介及其他组织四个层面,思考发挥手机媒体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积极作用的具体措施。结论部分对研究的发现与结果进行了总结,并指出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赵丹阳[6](2019)在《信息、表达与行动:基于技术赋权视野下的新生代农民工智能手机使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城镇化进程推动城乡人口加速流动,新生代农民工正在逐渐代替老一代农民工成为劳务市场的中坚力量。本文基于“国家—社会”宏观视野、技术赋权现实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媒介生态学的研究,从传播学的赋权理论发展以及技术冲击下国家与社会格局变革的现实出发,从信息—表达—行动三个维度来描述和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技术赋权生态图景。首先,论文总结了新生代农民工智能手机使用的四个特征:手机接触时间的断裂性与仪式性,交流与获取信息动机的使用偏好,以及用微信与QQ维护已有关系的使用惯习。并将该群体智能手机使用与社会背景进行交叉分析,发现男女性新生代农民工比男性更偏爱使用微博,男性相比女性更偏爱新闻客户端和贴吧。城市户口的调研对象更偏爱微博和新闻客户端。通过对比不同学历,发现初中学历的新生代农民工比小学及以下学历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更偏爱微信这一新社交媒介。高中学历的新生代农民工在上网时更追求满足信息需求、生活服务需求以及学习需求。高中学历的调研对象更喜欢使用微博和QQ。此外,80后比90后更注重获取社会信息、90后比00后更加在意信息获取,这与他们进入社会的时间长短有关。发现80后比90后更喜爱使用微信、新闻弹窗和百度搜索,90后比80后倾向于使用微博和QQ。90后调研对象更倾向于使用微信和新闻弹窗,而00后的人对QQ更加偏爱。其次,论文分别对信息维度、表达维度和行动维度进行了描述性分析,将信息层划分为信息获取与判断能力两个层面;表达层划分为表达的可能性和符号抗争两方面;行动层表现为互动机制和加入群两方面。在信息赋权层面,发现新生代农民工信息获取存在四个特性:随意性获取、习惯性获取、质疑性获取、被动性获取。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判断能力较低;在表达赋权层面,调研对象拥有了表达渠道,通过长期观察一个微信群发现智能手机上的社交媒体尤其是微信已然成为权力布施和形塑的新场域,小视频、表情包等符号形式成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弱者的新武器,微信群中弥散着隐藏的话语;在行动赋权层面,发现男性农民工比女性农民工更爱发表评论,80后比90后新生代农民工更倾向于选择在微博、新闻客户端、贴吧发言以及在QQ群或微信群发表意见,同样80后农民工录短视频和进行直播的行为更显着。该群体通过微信群寻求安全感、归属感和认同感。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媒介使用以及技术赋权状况是传播学研究实现媒介救援和媒介扶贫的可行路径,以社会问题为导向是社会科学的应有之义。从整体上看,论文将信息—表达—行动进行分层探讨,重点论述了新生代农民工是否通过智能手机使用实现了信息赋权、表达赋权和行动赋权问题,以及探索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实现技术赋权的因素。在文中运用了部分访谈内容,虽然无法代表总体样本,但是依然能从新生代农民工的话语中看到技术赋权的力量。

郑满宁[7](2019)在《短视频时代Vlog的价值、困境与创新》文中研究表明Vlog(video blog,视频博客)从本质上讲具有非虚构、人格化、松圈主义社交与制造"生活神话"四个价值要素。研究从技术、表达、变现与用户等四方面对其能否成为短视频"下一个风口"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Vlog紧跟技术迭代升级的同时应叠加创意、内容发布应以区隔度强为抓手、应重视头部Vlogger(video blogger,视频博客博主)的品牌辐射效应并围绕"95后"社交松圈打造内容。

姚金秋[8](2019)在《二次元群体互动仪式研究 ——基于“萌战”活动的分析》文中提出本文主要以我国目前现存的青年亚文化群体中的二次元群体为研究对象,以二次元群体典型的互动活动“萌战”为例,对二次元群体的生存状态、互动机制进行理性化探索。近年来,随着90后、00后等网络新生代逐渐步入社会,Acfun、Bilibili、二次元网络游戏、弹幕、漫展等概念兴起,二次元青年亚文化也逐渐流行起来。斯图亚特·霍尔曾说,青年亚文化是社会本质的反映,在如今这个新媒体时代,青年亚文化常常成为文化研究的焦点,学界对青年亚文化的关注度在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研究二次元群体在当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关注二次元亚文化群体的交流互动机制,发掘二次元亚文化对于经济、文化繁荣的意义是一个有趣且值得研究的课题。在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启发下,本文采用文本分析法、深度访谈法深入探究这一群体互动背后的社会学和传播学理论与实践机制。本文将重点讨论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二次元群体互动仪式的构成机制,二是二次元群体通过萌战互动仪式所产生的群体互动结果探讨。本文以这两个问题为出发点,在文章的主体部分,采用文本分析对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构成条件、核心因素、互动结果进行梳理,探讨其在二次元群体互动中的可行性。通过对二次元群体互动仪式的前提条件、发生机制、互动过程和互动特征进行梳理,深入探讨在此互动仪式中产生的情感能量、道德与合法性、群体团结、共同符号等方面的互动结果。为了从微观层面进一步分析二次元群体的萌战互动仪式的特征与效果,本文在第三章采用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在对二次元人群特征、风格特征和萌战本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研究假设:1.二次元群体在萌战中以“羁绊”和“有爱”为主的情感能量产生了异化;2.萌战促进和加深了二次元的群体归属感;3.二次元群体在萌战中创造了新的神圣物——共同符号;4.商业资本的加入助推了萌战粉丝的疯狂;5.二次元群体在萌战互动中实现了自我呈现与创造。在对以上二次元群体在萌战互动仪式分析的基础上,理性探讨二次元群体在萌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二次元存在主义”与个体的自我确证,二次元群体团结的价值与影响,群体情感能量的唤起与异化,群体象征符号的摧毁与建构,道德与合法性等问题,辩证看待以萌战为代表的二次元群体互动活动所带来的结果,以此纵观二次元人群的生存状态、情感体验、文化身份和资本交换。

刘娜[9](2018)在《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进入到网络社会时代。随着社会生活网络化的日渐深入,传统的现实社会空间发生了分化,突出表现为:在现实社会之外,分化出了网络社会。在网络社会中,其生成逻辑——人与人的交往并未缺场,而是以虚拟人际交往的形式呈现,并对现实社会的交往方式及现实社会的交往形态发挥着影响,日益凸显出重大的实践价值与研究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对大学生的虚拟人际交往加以引导,是关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与发展的重大课题。其内在蕴含的学理基础和应用指向,不仅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切入点,更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成长,不仅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目的的实现,更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本研究从近年来中国跃升为世界网络大国的时代背景出发,抓住中国社会网络化进程中,大学生群体的人际交往方式从“现实—虚拟”的转换所引发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将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问题导向法和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展开研究,借鉴了网络社会学、网络心理学、人际交往理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等研究成果,以“思想认识问题—交往行为问题—载体建构问题”三个问题为研究的问题视域,从“问题提出—问题探因—应对策略”的逻辑展开研究,以期从整体上全面、客观地考察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问题,从而提出一个与当下虚拟社会相契合的、与开展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教育相适应的“思想—行为—载体”的分析框架和应对体系。对于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的现状与问题,研究既纵向地分析其形成的内在原因,也横向地阐释其重大的现实关联;既有中外相关理论发展轨迹的梳理,也格外注重虚拟人际交往引发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问题,以期在考察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问题的总体现状和突出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应对策略。除第一章绪论外,本研究共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即论文的第二章。主要界定了虚拟人际交往概念内涵。对交往、虚拟及虚拟人际交往的内涵,进行了多维诠释和理论梳理,进一步分析了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的生成依据和特点。最后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视角,阐释了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问题研究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提出了“思想—行为—载体”的研究视域。第二部分,即论文的第三章。主要考察了应对虚拟人际交往问题的思想来源,分别从理论指导、思想借鉴、文化基础的维度,对虚拟人际交往的思想来源进行了回顾。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理论指导的维度,对马克思的交往理论和中国共产党对交往问题的理论发展进行了梳理,明确了分析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问题的立场和观点;二是从“洋为中用”的思想借鉴维度,对现代西方交往理论中的若干代表性理论观点进行了借鉴;三是从“古为今用”的文化基础维度,对中国古代交往思想中蕴含的宝贵文化遗产进行了整理。第三部分,即论文的第四章—第六章。本部分是论文的重点。论文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分别针对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的“思想问题—行为问题—载体问题”三个问题视域展开讨论,并按照“问题提出—原因分析—策略应对”的思路,聚焦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的思想问题、行为问题、载体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应对策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中的思想问题与应对。对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中的思想问题,例如:个体价值取向与主流价值观的矛盾、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断裂、大学生话语意识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矛盾,从思想政治教育交往主体性、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断裂、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有效性不足的角度,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注重科学有效引领社会思潮、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型的应对策略。二是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中的行为问题与应对。对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中的行为问题,例如:网络暴力、网络成瘾和网络从众行为,从现实人格与虚拟人格的冲突、自我认同危机、自律与他律冲突的角度,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开展交往教育、努力拓展生活世界的应对策略。三是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中的载体问题与应对。对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的载体问题,例如:“红色网站”吸引力弱化、网络平台监管能力不足、思政队伍自媒体建设不完善,从“红色网站”发展内涵质量不足、网络安全治理体系尚不完善、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队伍人才匮乏的角度,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加强和改进“红色网站”建设、开展网络安全综合治理、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队伍建设的应对策略。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生作为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和社会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也是我国由“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转型进程中,关涉中国网络空间治理成效的重要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问题的回应与破解,积极教育引导大学生实现现实人际交往与虚拟人际交往的“虚实和谐”,不仅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必然出路,亦将对实现高等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助推党的十九大关于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设计,提供积极借鉴与有益参考。

胡蕊丹[10](2016)在《社会支持网络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影响研究 ——以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为例》文中提出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随着时间的推进,农民工群体内部产生了较大的分化。依据代际和自身特征的不同,学术界将其划分为第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情况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因此,本文试图从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的视角对新生代农民工当前的就业情况进行研究。第四部分研究设计中,本文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收集一手资料,并用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在问卷对象的选择上,本文以最先联系到的十余名新生代农民工为基础,采用受访者推动抽样(RDS)方法来抽取新生代农民工的样本。在访谈对象的选择上,本文在该十余名新生代农民工中选择了六名进行个案深度访谈。第五部分、第六部分是本文主体,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研究在整体性与个体性社会支持网络之间,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受何种社会支持网络的影响更多,原因是什么;整体性社会支持网络在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时发挥着何种作用,不同支持主体间的区别是什么;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过程中个体性社会支持网络的规模、构成、趋同性和异质性如何;为优化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状况,对于研究中发现的问题,可以选择怎样的解决路径等等。研究的结果和结论有:1、与第一代农民工就业情况大相径庭,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过程中更多依赖于整体性社会支持网络;2、新生代农民工对政府提供的就业支持知悉度不足是阻碍其获得就业支持的重要因素;3、当前环境下,个体性社会支持网络是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有益补充;4、整体性社会支持网络中,不同的支持平台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的就业支持内容不同;5、新生代农民工较低的就业满意度不在于求职难,而在于其较高的就业期望与较低的技能学历、较为单薄的个体性社会支持网络之间的矛盾,在于他们想要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与不知如何自我提升之间的矛盾。因此本文特别建议,应以政府为主导为新生代农民工构建职业发展的路径。

二、网络新生代——遭遇LOM新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网络新生代——遭遇LOM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化时代地方文化的传播力建构研究——以梅州客家文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数字化时代客家文化传播的新格局
三、数字化时代客家文化传播力的解构与重构
    (一)传播主体的扩展:从主流机构到草根阶层,形成了专业化与社会化的分野
    (二)传播渠道的拓宽:从信道通道到融合传播,生成了流动多变的传播形态
    (三)传播内容的多样:从整齐单一到多元喧哗,带来内容竞争的“大变局”
    (四)传播客体的转向:从被动接受到趋于平等,影响文化传播的“最后一公里”
四、数字化时代地方文化传播力构建的路径
    (一)传播主体:调整“专业性”与“社会化”的平衡,形成多元协同的“合力”
    (二)传播渠道:建立多层次的平台合作机制,寻求均衡平等的传播架构
    (三)传播内容:在建构优质内容的共识框架下,塑造富有特色的“地方符号”
    (四)传播客体:重视与目标对象的互动传播,激活网络用户的节点价值
五、结语

(2)纸上毕业季——助设计“后浪”奔腾“入海”(论文提纲范文)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
大连工业大学服装学院
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
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
辅仁大学织品服装学院
广东白云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广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服装学院
湖北美术学院
济南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江汉大学设计学院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江西服装学院
鲁美·文化国际服装学院
鲁迅美术学院
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
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设计艺术学院
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厦门理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
天津工业大学艺术学院
天津美术学院产品设计学院
天津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
西安工程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西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中英时尚设计学院
浙江科技学院服装学院
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中华女子学院艺术学院
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3)地市级电视媒体融合实践研究 ——以“苏州广电”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背景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价值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价值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现状述评
    第五节 论文框架、创新与不足
        一、论文框架
        二、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地市级电视媒体融合的共性问题
    第一节 市场竞争加剧,经济效益持续下滑
        一、互联网商业平台对传统电视媒体冲击不断
        二、传统经营方式难以为继,收入呈断崖式下跌
    第二节 政策红利不足,缺乏经营弹性
        一、政策引领不足,未能形成有效合力
        二、事企分离难落实
        三、考核评估体系亟待更新
    第三节 发展空间受限,人才流失加剧
        一、待遇缺乏竞争力
        二、缺乏明晰的人才上升机制
        三、在职人员认同感降低
    第四节 资金技术匮乏,依赖财政支持
        一、资金匮乏,技术落地难
        二、融合程度高度依赖财政扶持
第三章 苏州广电媒体融合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优化顶层设计,明确移动优先
        一、明确移动优先战略,打造新媒体矩阵
        二、改进人才培养方式
    第二节 技术赋能内容生产,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一、融媒技术加持内容生产
        二、传播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第三节 细化产业布局,深耕垂直领域
        一、布局文化产业,调整营收结构
        二、试水金融领域,积极推动企业上市
        三、深耕垂直领域,打造优质IP
    第四节 探索建设性新闻模式,弘扬社会主流价值
        一、与学界深度合作,探索建设性新闻
        二、发挥引领作用,培育社会良好风气
第四章 苏州广电媒体融合实践的瓶颈
    第一节 经营瓶颈:传统媒体市场遇冷成趋势,爬坡阻力大
        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突围难度大
        二、与市场接轨能力有待加强,新媒体变现尚有空间
    第二节 生产瓶颈:故事离真正讲好还有多远
        一、新闻资源开发限制较多
        二、吸引年轻用户力度不够
    第三节 人才瓶颈:人才流失问题难以根治
        一、采编人员的压力与日俱增
        二、人才难留的原因多元
    第四节 平台瓶颈:进一步做大影响力难突破
        一、新媒体平台布局有待完善
        二、智库建设机制有待进一步创新
第五章 地市级电视媒体融合实践的思考
    第一节 深耕内容,发挥关键节点作用
        一、新闻要兼具“点头”“点击率”
        二、构建主流舆论话语体系,推进社会治理建设
    第二节 把握机遇,以技术红利完善服务
        一、以技术创新优化用户体验
        二、以技术创新拓宽政务服务
    第三节 以人为本,注重队伍建设
        一、强调分工,培养专业型人才
        二、释放机构活力,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第四节 开放合作边界,探索多元经营
        一、依托资源优势,推动跨界合作
        二、注重垂直开发,寻求产业拓展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对苏州广电总台员工的访谈提纲(半结构化)
致谢

(4)面向儿童虚拟社区平台的莞香文化叙事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儿童虚拟社区的衍生与发展
        1.1.2 数字媒体时代的叙事演进
        1.1.3 传统莞香文化的传播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2.1 国内外儿童虚拟社区现状分析
        1.2.2 国内外交互叙事的现状分析
        1.2.3 国内外莞香传统文化传播现状分析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3.3 社会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路径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调查访谈法
        1.4.3 案例实证法
        1.4.4 路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儿童虚拟社区平台建构主义
        2.1.1 建构主义理论概述
        2.1.2 文化情境创设
        2.1.3 主体协作会话
        2.1.4 叙事意义建构
    2.2 儿童虚拟社区文化叙事沉浸
        2.2.1 心流沉浸
        2.2.2 叙事沉浸
        2.2.3 儿童虚拟社区文化叙事沉浸
    2.3 社区叙事文化分层
    2.4 双向传播理论
第三章 面向儿童虚拟社区平台的叙事设计策略
    3.1 儿童用户特征分析
        3.1.1 儿童群体特征分析
        3.1.2 儿童叙事需求分析
        3.1.3 相关群体实地调研
    3.2 儿童虚拟社区的叙事文化分层
    3.3 面向儿童虚拟社区平台的叙事建构策略
        3.3.1 叙事情境创设
        3.3.2 主体协作会话
        3.3.3 叙事意义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莞香文化特征层级分析及提取
    4.1 东莞莞香文化概述
        4.1.1 文化特征
        4.1.2 实地调研
    4.2 面向儿童的莞香文化传播现状定量分析
        4.2.1 调研问卷设计
        4.2.2 调研群体
        4.2.3 调研定量分析
        4.2.4 调研结论
    4.3 莞香文化特征层级分析及提取
        4.3.1 外层: 莞香情境呈现
        4.3.2 中层:莞香技艺特征
        4.3.3 内层:莞香文化价值
第五章 面向儿童虚拟社区平台的莞香文化叙事设计
    5.1 面向儿童虚拟社区的莞香文化叙事设计目标
    5.2 《莞香童园》儿童虚拟社区文化叙事设计实践
        5.2.1 莞香文化叙事情境创设
        5.2.2 儿童互动协作体验
        5.2.3 莞香文化叙事意义建构
    5.3 运用《莞香童园》传播莞香文化的有效度测试
        5.3.1 调研问卷设计与制作
        5.3.2 调研群体
        5.3.3 调研数据分析
        5.3.4 调研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附录A

(5)社会融合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的手机媒体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与趋势
    四、研究方法、创新点及难点
第一章 新生代农民工的手机媒体使用及其社会融合状况的调查
    第一节 调查的设计
        一、研究对象的选取
        二、研究指标体系的设计
        三、问卷内容及访谈提纲的设计
    第二节 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一、性别与受教育情况分布
        二、年龄与婚姻情况分布
        三、月平均收入分布与到现居城市的时间
    第三节 新生代农民工的手机媒体使用现状
        一、接触和使用动机
        二、接触和使用行为
        三、接触和使用习惯
        四、接触和使用态度
    第四节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情况
        一、文化融合
        二、关系融合
        三、心理融合
第二章 手机媒体使用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相关性分析
    第一节 人口背景因素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相关性分析
        一、性别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相关性分析
        二、年龄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相关性分析
        三、婚姻状况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相关性分析
        四、受教育程度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相关性分析
        五、月均收入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相关性分析
        六、到现居城市的时间与社会融合的相关性分析
        七、小结
    第二节 手机媒体使用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相关性分析
        一、手机媒体使用与文化融合的相关性分析
        二、手机媒体使用与关系融合的相关性分析
        三、手机媒体使用与心理融合的相关性分析
        四、小结
    第三节 人口背景因素、手机媒体使用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多元回归分析
        一、人口背景因素、手机媒体使用与文化融合的多元回归分析
        二、人口背景因素、手机媒体使用与关系融合的多元回归分析
        三、人口背景因素、手机媒体使用与心理融合的多元回归分析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手机媒体使用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影响
    第一节 手机媒体使用对文化融合的影响
        一、提供替代体验,满足休闲生活的空缺
        二、赋权闲暇时光,提升自我效能
        三、打破信息壁垒,提升信息素养
        四、虚假低俗信息侵蚀,阻碍正确观念形成
        五、加剧文化“孤岛效应”,阻碍主流文化认同
    第二节 手机媒体对关系融合的影响
        一、成为乡土纽带,寻求亲情支持
        二、成为交往渠道,开拓社会关系
        三、满足婚恋需求,构建浪漫关系
        四、过度依赖虚拟社交,弱化现实交际能力
        五、异化对话功能,阻碍有效沟通
    第三节 手机媒体对心理融合的影响
        一、树立自身认知,塑造积极形象
        二、建构城市想象,加强身份认同
        三、“镜中我”失实,阻碍自我认知
        四、舆论控制失衡,引发信任危机
第四章 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合理使用手机媒体的路径
    第一节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路径
        一、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对信息的认知能力
        二、培养网络媒介素养,增进自身综合素质
    第二节 政府路径
        一、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二、加强手机媒体平台监管,营造良好的媒介环境
        三、用私信的形式发布服务信息,鼓励对信息的反馈
    第三节 媒介路径
        一、加强内容监管,注重内部自律
        二、发挥技术优势,设计人性化应用
        三、多种媒介合力,开辟互动通道
    第四节 其他路径
        一、手机媒体联结工会事务,激发新生代农民工参与意识
        二、降低手机上网费用,提高手机媒体使用积极性
        三、开展社区活动或培训,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需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信息、表达与行动:基于技术赋权视野下的新生代农民工智能手机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理论依据
        1.2.1 研究现状
        1.2.2 理论依据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思路
        1.3.5 搭建知识模型和研究框架图
        1.3.6 创新之处
        1.3.7 调研地选取和调研对象基本特征描述分析
2 新生代农民工智能手机使用与特征分析
    2.1 新生代农民工智能手机使用特征
        2.1.1 媒介接触时间:断裂与仪式凸显
        2.1.2 手机使用目的:交流与获取信息增强
        2.1.3 APP偏好:社交媒体为主导
        2.1.4 维护已有关系:微信与QQ强盛
    2.2 新生代农民工智能手机使用多元分析
3 信息:新生代农民工智能手机信息获取行为与赋权
    3.1 新生代农民工手机信息获取与社会背景的交叉分析
    3.2 四种信息获取行为框架
        3.2.1 随意性获取:信息阅读的广泛性
        3.2.2 习惯性获取:信息获取的被动性
        3.2.3 质疑性获取:认知态度的消极性
        3.2.4 被动性获取:关注方式的随意性
    3.3 信息获取过程的城市融入效力
        3.3.1 推拉效应
        3.3.2 适应效应
        3.3.3 补偿效应
    3.4 信息获取过程中的延伸与异化
        3.4.1 消遣型信息获取下的安全与归属
        3.4.2 模仿型惯习下的城市适应
        3.4.3 景观型符号下的赋权
        3.4.4 视觉型传播下的幻象
4 表达:新生代农民工智能手机表达行为与赋权
    4.1 新生代农民工表达现状描述
        4.1.1 表达渠道的多元化
        4.1.2 表达对象的熟人圈子化
        4.1.3 表达话题的狭窄化
        4.1.4 表达认知的无力化
    4.2 符号景观的权力与抗争
        4.2.1 媒介维权意识的呈现与表达
        4.2.2 权力的布展与形塑
        4.2.3 微信群的支配与反抗
5 行动:新生代农民工行动能力与赋权
    5.1 新媒介平台的互动机制
        5.1.1 新媒介平台互动机制的数据呈现
        5.1.2 新沟通系统中的互动行为
    5.2 微信群的链接与建构
        5.2.1 微信群的建立与勾连
        5.2.2 微信群的归属与认同
    5.3 维权行为的取向与分化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6.1 新生代农民工的智能手机使用
    6.2 新生代农民工智能手机使用与技术赋权
        6.2.1 智能手机使用与信息赋权
        6.2.2 智能手机使用与表达赋权
        6.2.3 智能手机使用与行动赋权
    6.3 研究不足之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7)短视频时代Vlog的价值、困境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Vlog的四个价值要素
    1. 朴素的非虚构
    2. 鲜明的人格化
    3. 松圈主义社交与镜像认同
    4. 制造“生活神话”与仪式感
二、短视频发展下半场?——Vlog的发展困境
    1. 技术困境:专业性强、内容生产成本高
    2. 表达困境:表达艺术独特,难以工业化复制
    3. 变现困境:盈利模式未明,仍在探索阶段
    4. 用户困境:靠平台流量强推
三、Vlog未来发展的创新策略
    1. 技术迭代升级需与创意产生叠加效应
    2. 内容以区隔度为抓手,以价值诉求为核心
    3. 营销发挥头部Vlogger明星“带货力”,注重尾部Vlogger良好生态培育
    4. 用户沉淀紧跟“95后”社交特征,围绕松圈打造内容
四、结语

(8)二次元群体互动仪式研究 ——基于“萌战”活动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关键概念与文献综述
        (一)关键概念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本文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一)文本分析法
        (二)深度访谈法
第一章 二次元群体描述及萌战概况
    一、二次元人群的群体特征
        (一)自然属性
        (二)社会属性
    二、二次元亚文化的风格特征
        (一)服装、音乐、言谈、社交风格
        (二)拼贴:二次元亚文化风格的显着特征
    三、二次元萌战的历史概况
        (一)萌战的起源
        (二)萌战的发展
        (三)萌战的意义
第二章 二次元群体在萌战中的互动仪式分析
    一、构成互动仪式的前提条件
        (一)身体在场和虚拟在场
        (二)对局外人的限制
        (三)共同关注的焦点
        (四)聚焦共同的情感
    二、萌战互动仪式的发生机制
        (一)群体团结感的形成
        (二)情感能量的聚集
        (三)群体的共同符号
        (四)群体道德感的生成
    三、萌战互动仪式的过程分析
        (一)“萌战”群体与二次元文本的互动
        (二)“萌战”阵营内部的群体互动
        (三)“萌战”阵营之间的群体互动
    四、萌战互动仪式的特点
        (一)线上拉票与线下应援两种情境并存
        (二)萌战群体阵营互动的冲突性情境
        (三)“粉丝经济”推动萌战群体互动
        (四)萌战粉丝类群的排他性
第三章 二次元个体参与萌战互动仪式的深度访谈
    一、研究假设
    二、深度访谈内容
        (一)选取访谈对象
        (二)访谈对象信息
    三、访谈成果的总结
        (一)参加萌战的初衷:二次元同好的精神狂欢
        (二)领袖的作用:群体团结的引导者和维护者
        (三)共同符号的变迁:旧符号的改编与新符号的产生
        (四)资本的加入:激化战斗,助推粉丝“疯狂”
        (五)另类的展演:娱乐中的自我呈现与创造
第四章 二次元群体参与萌战互动仪式的结果探讨
    一、“二次元存在主义”与萌战中个体的自我确证
    二、萌战互动对二次元群体团结的价值与影响
    三、萌战互动对二次元群体情感能量的唤起与异化
    四、萌战互动中二次元群体共同符号的生成与重建
    五、萌战互动过程中的道德与合法性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9)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目的
        1.1.2 选题意义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文献分析法
        1.3.2 问题导向法
        1.3.3 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
    1.4 创新之处
第2章 虚拟人际交往概述
    2.1 交往的基本内涵
        2.1.1 交往是人的存在方式
        2.1.2 交往是人的基本需求
        2.1.3 交往是一个历史的过程
    2.2 虚拟的多维诠释
        2.2.1 信息技术视域中的虚拟
        2.2.2 哲学视域中的虚拟
        2.2.3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中的虚拟
    2.3 虚拟人际交往的解读
        2.3.1 虚拟人际交往的概念界定
        2.3.2 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的生成解读
        2.3.3 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的特点
    2.4 虚拟人际交往研究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研究视域
        2.4.1 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课题
        2.4.2 虚拟人际交往研究的思想政治教育视域
第3章 思想政治教育应对虚拟人际交往的思想来源
    3.1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是理论指导
        3.1.1 马克思关于人际交往的理论观点
        3.1.2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发展
    3.2 西方现代交往理论是思想借鉴
        3.2.1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
        3.2.2 戈夫曼的戏剧行为理论
        3.2.3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
        3.2.4 西方现代交往理论的启示
    3.3 中国古代交往思想是文化基础
        3.3.1 “仁礼相济”的儒家交往思想
        3.3.2 “道法自然”的道家交往思想
        3.3.3 “兼爱非攻”的墨家交往思想
        3.3.4 中国古代交往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4章 虚拟人际交往中的思想认识问题与应对
    4.1 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中的思想认识问题
        4.1.1 个体价值取向与主流价值观的矛盾
        4.1.2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断裂
        4.1.3 大学生话语意识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矛盾
    4.2 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中思想认识问题探因
        4.2.1 交往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不足
        4.2.2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断裂
        4.2.3 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有效性不足
    4.3 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中思想认识问题的应对
        4.3.1 注重科学有效引领社会思潮
        4.3.2 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
        4.3.3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型
第5章 虚拟人际交往中的交往行为问题与应对
    5.1 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中的交往行为问题
        5.1.1 网络暴力
        5.1.2 网络依赖
        5.1.3 网络从众行为
    5.2 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中的交往行为问题探因
        5.2.1 现实人格与虚拟人格的冲突
        5.2.2 自我认同危机
        5.2.3 自律与他律的冲突
    5.3 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行为问题的应对
        5.3.1 开展网络媒介素养教育
        5.3.2 开展交往文化教育
        5.3.3 努力拓展生活世界
第6章 虚拟人际交往的载体建构问题与应对
    6.1 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的载体建构问题
        6.1.1 “红色网站”吸引力弱化
        6.1.2 网络平台监管能力不足
        6.1.3 思政队伍自媒体建设不完善
    6.2 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的载体建构问题探因
        6.2.1 “红色网站”内涵发展质量不足
        6.2.2 网络安全治理体系尚不完善
        6.2.3 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人才匮乏
    6.3 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载体构建的应对
        6.3.1 加强和改进“红色网站”建设
        6.3.2 开展网络安全综合治理
        6.3.3 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队伍建设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社会支持网络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影响研究 ——以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选题缘由
    (一)选题背景
    (二)问题提出
二、概念界定
    (一)新生代农民工
    (二)社会支持
    (三)社会支持网络
三、文献综述
    (一)农民工就业
        1、国外研究
        2、国内研究
    (二)社会支持网络
        1、社会网络理论
        2、社会支持网络的实证研究
        3、社会支持网络的测量
    (三)社会支持网络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
    (四)研究意义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框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样本概况
        1、样本的基本构成
        2、样本的就业满意度
五、社会支持网络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影响
    (一)整体性社会支持网络
        1、政府就业部门
        2、市场职业中介
        3、学校和培训机构
        4、本章小结
    (二)个体性社会支持网络
        1、个体性社会支持网络的规模
        2、个体性社会支持网络的趋同性
        3、个体性社会支持网络的异质性
        4、个体性社会支持网络的关系构成
        5、本章小结
六、结论与思考
    (一)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时主要依赖整体性社会支持网络
    (二)新生代农民工对政府提供的就业支持不够知情
    (三)个体性社会支持网络是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的有益补充
    (四)新生代农民工可根据需求选择不同的就业支持平台
    (五)新生代农民工较低的就业满意度不在于求职难
    (六)应以政府为主导为新生代农民工构建职业发展的路径
    (七)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四、网络新生代——遭遇LOM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化时代地方文化的传播力建构研究——以梅州客家文化为例[J]. 周高琴. 嘉应学院学报, 2021(02)
  • [2]纸上毕业季——助设计“后浪”奔腾“入海”[J]. 朱烨. 服装设计师, 2020(07)
  • [3]地市级电视媒体融合实践研究 ——以“苏州广电”为研究对象[D]. 陈诚. 苏州大学, 2020(03)
  • [4]面向儿童虚拟社区平台的莞香文化叙事设计研究[D]. 邓亚荣.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5]社会融合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的手机媒体使用[D]. 张天祥.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6]信息、表达与行动:基于技术赋权视野下的新生代农民工智能手机使用研究[D]. 赵丹阳. 江西师范大学, 2019(10)
  • [7]短视频时代Vlog的价值、困境与创新[J]. 郑满宁. 中国出版, 2019(19)
  • [8]二次元群体互动仪式研究 ——基于“萌战”活动的分析[D]. 姚金秋. 西南大学, 2019(12)
  • [9]大学生虚拟人际交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研究[D]. 刘娜. 辽宁大学, 2018(02)
  • [10]社会支持网络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影响研究 ——以重庆市新生代农民工为例[D]. 胡蕊丹. 西南大学, 2016(12)

标签:;  ;  ;  ;  ;  

新一代网络——邂逅LOM新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