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nQor 引领 DC/DC 转换器的新趋势

SynQor 引领 DC/DC 转换器的新趋势

一、SynQor引领DC/DC转换器新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蒲天磊[1](2020)在《气体探测器前端读出ASIC芯片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加速器的放射性束流线上开展远离稳定线核素的研究工作,特别是研制新型气体探测器测量高流强的束流径迹,用于开展高流强束流诊断和新粒子鉴别的研究工作。时间投影室(TPC)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气体探测器,它具有高精度的三维径迹探测能力,并能给出粒子的动量以及能损信息,因此近年来在实验物理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基于GEM(Gas Electron Multiplier,气体电子倍增器)的GEM-TPC相对于传统的多丝结构,在计数率、正离子反馈、位置分辨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为了能尽可能大的覆盖实验产物的相空间,大面积GEM-TPC探测器成为实验上的首选,因此对读出电子学系统提出高速、高集成度、低功耗的要求。更高的要求必然带来新技术及新方法上的重大挑战,国际上很多实验室都开发了用于探测器读出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芯片,并建立了与之相配的读出电子学系统。ASIC芯片的利用,极大简化了前端电子学的设计,减少了功耗开销和硬件支出,因此前端读出ASIC芯片的设计与研制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关键核心技术。本论文针对气体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信号特征及读出需求,开展了多通道、低噪声、高计数率、大动态范围的前端读出ASIC芯片的研究工作,并基于CMOS180nm工艺研制了多款前端读出ASIC芯片,包括已流片成功的八通道前放芯片、四通道主放芯片、四通道具有主动吸收探测器漏电流(200 n A)功能的前放芯片、和正在foundry流片制造的16通道前放主放芯片。研制成功的几款芯片已完成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上述几款芯片具有良好的积分非线性和幅度分辨;1 p C的动态范围;50 ns、100 ns及1μs三档可调的成形时间;20k/s的计数率。我们利用基于上述前放和主放芯片及数字多道(MCA8000D)组成的两套电子学系统,与TPC探测器,及55Fe源进行联合测试,相对能量分辨分别好于23%和28.2%;相同测试条件下,利用Ortec商用插件搭建的电子学系统的能量分辨测试结果为24.8%。结果表明我们研制的ASIC芯片可以满足气体探测器能量测量的需求,为下一步研制工程可用的前端读出ASIC芯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光奇[2](2020)在《基于启动过程负载特性的AGV准停控制研究》文中认为自动导引车辆(AGV),作为一种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集合体,已经在众多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在多数场合中,AGV并非单独作业,而是与其他设备配合共同完成生产或仓储任务,因此AGV与其他设备对接精度的稳定性对作业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在提高对接精度方面大多数研究是通过增加机械辅助装置、二次减速、辅以激光雷达或视觉等高精度传感器形成闭环控制等,但增加机械装置会使AGV结构变得复杂且成本增高,二次减速会影响AGV整体工作效率,采用激光雷达与视觉传感器意味着高成本与高支出。本文从实际应用出发,在磁导航AGV的经典应用案例中,对变载作业时,AGV对接精度波动大、不稳定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一系列的改进方案,在保证成本和效率的前提下,提高变载作业场合AGV重复对接精度。本文首先阐述了一种磁导航AGV经典应用案例,并对案例中影响AGV准停精度的多个因素进行了研究,经过分析,确定了三个准停影响因素,分别是RFID定位识别误差、负载改变、车轮打滑,其中负载变化为主要影响因素,负载改变会造成AGV自身惯性的变化,并最终影响AGV的停车精度。对RFID定位识别造成的误差,提出了RFID加电容式接近开关组合定位触发的方法,并设计了长条状的电容传感器检测块保证触发的稳定性与准确性。针对负载变化引起的停车误差,提出建立基于负载变化的准停关联数学模型,将负载值作为关联模型的输入对象,并计算出与之匹配的减速参数。对车轮打滑,提出聚氨酯实心轮加钢砂防打滑的方案,聚氨酯的高弹性可以保障车轮与地面的实接触,钢砂较大的摩擦系数降低了打滑现象的发生。将准停关联数学模型展开分析,首先分析模型中负载参数的测量方法,根据AGV驱动电机电气特性,负载变化会导致电机输出的驱动力矩发生改变,而驱动力矩又会导致相电流的波动,相电流又位于电机三环控制的底层,对负载变化响应速度最快,基于以上特性,提出分析驱动电机相电流数据与负载之间的数学关系,间接预测负载的方法。然后讨论了相电流采样点,经分析确定对AGV启动加速阶段相电流进行采样,并对AGV启动阶段相电流走势进行理论分析,为后续电流采样实验提供理论支撑,最后,通过Simulink对理论分析的负载、相电流变化关系进行仿真验证。设计并搭建实验平台,包括AGV基础模块、电流采样电路以及速度采样电路,采集不同负载下AGV启动阶段的相电流,经分析两者为线性关系,采用最小二乘拟合出了负载预测模型,经实验证明了使用该预测模型预测后的相对误差为3%,预测精度良好。以S型减速曲线进行速度规划,将加加速度JM作为减速参数,对不同准停初始速度、不同准停距离以及不同负载下的AGV进行实验,寻找出每种参数组合下的JM,分析JM与准停初始速度、准停距离以及负载之间的数学关系,通过MATLAB建立多元非线性关联数学模型,选取不同实验参数对该模型停车精度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可将停车精度控制在10mm之内,且重复定位精度良好。

李渤通[3](2020)在《大功率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无刷直流电机(Brushless Direct Current Motor,BLDCM)由于其高效能、噪音小、体积小、可靠性好、易于维护等优点,已经在被我们广泛地应用于生活中的各个领域。所以其控制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其中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成为了热门的研究领域。本课题在高总线电压以及大功率的应用场景下,对于无刷直流电机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进行深入研究。首先,以六步法控制方法为基础,针对传统无位置控制策略在高总线电压大功率应用场景下的不足,设计了一种新的无位置传感器检测策略,并结合理论分析,设计了底层时序逻辑以及端电压检测逻辑。其次,创造性地提出软件升频升压启动方法,针对传统三段式以及硬件升频升压启动方法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简化了硬件电路设计的复杂程度,同时增加了启动成功的概率。再次,基于本课题理论分析,应用MATLAB/Simulink对控制策略建模,并对控制逻辑及子模块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最后进行仿真实验,验证算法是否可行。最后,结合本课题应用情况,建立了硬件实验平台,并针对高总线电压大功率的情况在硬件方面做出优化,设计了端电压检测反向放电电路,最终结合底层软件平台进行了电机实际应用测试与调试,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工作性能。

李芮[4](2020)在《BIM驱动的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创新绩效影响机制 ——商业模式的中介效应与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文中认为在数字经济和服务经济的快速发展引领下,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增强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关键策略。建筑业既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又是传统行业,响应新技术、新需求、新市场的新产品和服务是企业转型升级的主流方向。数字建筑、智慧建筑、智慧工地等的快速普及,表明BIM技术是建筑业企业服务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建筑业企业建筑产品服务商的属性随着顾客需求的变化日益突出,以服务和产品创新为投入,获取高效率服务创新绩效已成为建筑业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是,现有研究尚未关注到以BIM为驱动的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及其如何影响服务创新绩效。因此,本研究将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落脚于BIM技术,以BIM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为推进建筑业企业服务创新实现的引擎,探索BIM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的影响关系。为进一步剖析BIM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的作用关系,综合考虑了建筑业企业服务创新内外部影响因素存在形态,以实现价值转换的商业模式为中介变量,以权衡企业外部环境变化的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构建了环境动态性调节下BIM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与商业模式及服务创新绩效理论模型。为检验该理论模型,本研究以中国建筑业双200强企业为调研对象,以线上线下问卷调查为数据收集方式,以结构方程模型和潜调节结构方程模型为关系检验方法,运用SPSS21.0、AMOS17.0、MPLUS7.4三大统计软件工具完成模型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BIM驱动的数字化转型对服务创新绩效产生正向显着影响;(2)商业模式在BIM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创新绩效关系间发挥43.19%的部分中介效应;(3)环境动态性对BIM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创新绩效及商业模式的影响关系后半段的调节作用显着,前半段调节作用不显着。本研究首次将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落脚于BIM,研究了BIM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检验了商业模式的中介效应及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该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1)借助BIM驱动的平台和技术资源推进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推广实施;(2)重视并均衡好商业模式、环境动态性在BIM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创新绩效关系间的作用。

宋雄[5](2020)在《用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模拟接口电路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可实现对大规模复杂系统和广域环境的实时感知,动态监控和及时反馈。因此,需要大量的传感器和嵌入控制器来实现系统的实时信号采集和精确控制。其中嵌入式控制器的核心模块包含了数字信号处理器,无线收发机和模拟接口电路。以模拟接口电路为例,其核心功能包含了对模拟、数字和射频信号等多种类型信号的处理,面临着大量的设计挑战。研究并设计低功耗、低成本、灵活和通用的模拟接口电路对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这些接口电路的关键技术,并设计了关键模块。从低功耗、低成本、灵活性和通用性等设计考虑出发,本文具体的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具有dB线性增益控制特征的大带宽可变增益放大器的研究和设计。本论文提出一种新型可变增益放大器的拓扑结构。所设计的可变增益放大器实现了大带宽和PVT鲁棒性,设计采用了电流复制技术,直接级联技术和温度补偿技术。基于所提出的拓扑结构,论文首先展示了采用电阻负载的可变增益放大器。测试结果表明,电阻负载的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控制范围为41dB,dB线性误差为0.6dB,带宽为580MHz。为了减小PVT对可变增益放大器性能的影响,论文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有源负载的可变增益放大器。该设计采用有源负载来降低工艺和供电电压对性能的影响,并通过温度补偿电路来降低温度对性能的影响。该设计技术也得到了流片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双极型晶体管的有源负载可变增益放大器增益控制范围为51dB,dB线性误差为0.65dB,带宽为740MHz。基于偏置亚阈值区MOS的有源负载可变增益放大器增益控制范围为45dB,dB线性误差为0.85dB。为了进一步减小工艺对可变增益放大器性能的影响,研究和设计了基于电流分流的有源负载可变增益放大器。基于仿真验证,该电路可以通过改变偏置电流来改变带宽。所研究的可变增益放大器都可以通过改变级联数目,来改变增益控制范围。(2)14位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电路的研究和设计。为了简化结构和降低功耗,该电路采用了上级板采样技术和劈开电容结构,优化了电容校准算法,减少了冗余电容数目。采用劈开电容结构来减少一个参考电压,从而去除了一个参考电压缓冲器,进而降低了电路的整体功耗。优化的电容校准算法是基于高段电容之间的切换产生电压误差,并通过低段电容量化电压误差,来求得高段电容的真实权重。冗余位电容的使用可以纠正高位的比较错误,同时简化电容校准算法。基于Matlab的行为级仿真表明,所采用的电容校准算法可以将SAR ADC的SFDR提升29dB,SNDR提升23dB。同时,该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采用了上级板采样,减少了开关切换的次数,进一步降低了功耗。基于Cadence IC仿真表明,所设计的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的有效位数为13.7位。(3)数字发射机中核心模块的研究和设计。本论文采用了Σ-?调制技术,实现了低功耗、小面积的射频数模转换器。论文设计并测试验证了基于Σ-?调制2位数字输出的RFDAC。测试结果表明,基于Σ-?调制2位数字输出的RFDAC存在本振泄漏和非线性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抑制本振泄漏和减少非线性,设计了基于Σ-?调制1位数字输出的RFDAC。同时,该RFDAC可以通过搭建半数字FIR滤波器减少噪声。本论文采用二维振荡器的注入锁定分频器的结构设计了多相位时钟发生器。所提出多相位时钟发生器可以通过编程的方式改变总延时从而实现分频比的编程控制。为了验证所研究的多相位时钟发生器具有可变分频比的功能,基于该结构的4/5分频器采用标准的0.18μm CMOS工艺制造。测试结果表明,该4/5分频器的工作频率范围为4.8至6.2GHz,最大功耗为0.5m W,具有可精确控制的分频比。

荣经国[6](2019)在《面向能源互联网的交直流混联系统优化运行与控制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的日益严峻,使人类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挑战,能源转型迫在眉睫。而能源互联网作为新一代能源体系,已成为推动能源转型的关键。其以电力系统为核心、各能源网络互联互通、可再生能源高效消纳以及分布式能源即插即用的架构体系对电网运行与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电网已无法适应能源互联网的发展。交直流混联的网络拓扑结构、电力电子化的单元组成形式将成为面向能源互联网新一代电力系统最为显着的两个特征。针对上述变化,本文重点从上层优化运行方法与下层控制策略两个方面研究了交直流混联系统的能量管理方法。针对上层的优化运行方法问题,从广域与区域两个层面分别构建近实时阶段的最优潮流与日前阶段的机组组合两个时间尺度的优化模型,保证系统经济高效运行;针对下层控制策略问题,分别研究了适用于不同场景的两种能量路由器拓扑以及相应的控制策略,保障局域子网系统的安全稳定。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为实现广域范围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区域能源网络的互联互通,研究了面向广域能源网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最优潮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向量估计粒子群算法的多目标最优潮流优化方法。首先建立分层控制和优化体系,换流站级采用斜率控制以稳定直流电压及平衡有功功率,系统级考虑线损和电压不平衡度建立最优潮流优化模型。在兼顾系统稳定和功率平衡等约束的同时,加入换流站N-1约束,通过对系统进行潮流优化得到换流站控制目标参考值,最终实现系统的优化运行。针对等式约束和不等式约束条件处理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调整罚函数的方法以提高算法的收敛性。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2)为实现区域能源网内灵活互动资源的充分挖掘并提高系统运行经济性,研究了考虑高比例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与风电接入的交直流混联系统机组组合优化策略。针对高比例EV接入电网时,常规量化模型难以解决大规模决策变量导致的运算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一种由下至上的方法来描述集群EV的灵活性。首先,计及车主行为及EV电池的物理特性,通过刻画功率、电能边界建立单位EV功率可行域模型。然后,对边界进行闵氏求和建立一种虚拟电池模型用于表征集群EV的功率可行域。最后将所提模型应用于机组组合问题,算例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表明计及EV的调度灵活性进行风/车协同参与机组组合的优化策略可有效促进风电消纳并降低系统运行成本。(3)研究适用于构建局域子网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能量路由器拓扑及其虚拟惯性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所提能量路由器的拓扑结构,并分输入级、隔离级、输出级建立数学模型。对输入级采用虚拟同步电机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功率波动时能量路由器对上级电网的冲击,增强了系统的惯性特性。然后对直流系统的惯性控制原理进行分析,并以输出级直流端口连接电动汽车为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下垂控制的虚拟惯性控制策略,通过对充放电功率的动态控制,使其能够响应直流母线电压的变化提供惯性功率支撑,提高了直流母线的电压稳定性,使局域子网内部呈现柔性。同时研究了直流端口提供辅助调频服务的控制策略。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拓扑以及控制策略的可靠性和有效性。(4)针对现有能量路由器拓扑结构的不足,在上一章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适用于多电压等级交直流系统混联的新型能量路由器。首先分析所提新型能量路由器的拓扑结构,并针对不同部分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输入级为MMC结构,对其施以虚拟同步电机控制,增强了系统惯性。隔离级由双主动全桥模块经输入串联输出串联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混联构建,实现不同电压等级交直流系统的网域互联和电气隔离。输出级功率灵活调节,使下级电网可通过能量路由器为上级电网提供功率支撑,参与其一次调频。然后,通过建立能量路由器平均值模型,研究一种适用于所提新型拓扑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在满足输出级各端口功率需求的同时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新型能量路由器拓扑及控制策略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杨家琪[7](2018)在《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及其噪声整形混合结构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模数转换器(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作为真实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接口,在航天航空、雷达、通信、测控、测量、医疗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处理的方式总是向着更高效、更准确的方向发展,对ADC性能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集成电路工艺的进步使得芯片的单位面积集成度越来越高,晶体管的工作速度越来越快,这虽然有利于设计更快的ADC,却带来了新的挑战。集成电路工艺的进步伴随着晶体管I-V特性的恶化、本征增益的缩小、供电电压的降低、栅极漏电流的增加和相对加工误差的加大。这些因素恶化了模拟电路的性能,加大了高性能ADC的设计难度。此外,相比于集成电路工艺的飞速发展,电池技术与芯片散热技术的进步相对缓慢。ADC的功耗随转换速率增加而急剧攀升,使得芯片升温,性能退化,而且也导致可靠性问题。因此,低功耗也是ADC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在各类 ADC 中,逐次逼近型(SAR,Successive-Approximation Register)ADC的模拟电路规模远小于数字电路规模,在低电压、低功耗、高速的先进工艺上更能体现出其优势,得到了广泛研究。另一方面,在应用需求的持续拉动下,传统ADC架构表现出综合性能的局限性。近几年,学术界开始寻求ADC架构的重塑,将传统的几种ADC架构各自的“特长”相结合,重新构建兼具各方面优势的混合架构。SARADC能效高、面积小、结构灵活,非常适合作为混合架构ADC的元素,与其他技术结合,以低功耗实现高性能。本文针对SARADC的转换延时与功耗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高性能低功耗SARADC IP核的实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将过采样与噪声整形技术引入SARADC,对高精度低功耗混合架构ADC的实现进行了探索。针对SARADC中数字电路规模与功耗随精度与采样率提升大幅增长的问题,本文对高速高能效逐次逼近逻辑的设计方法展开了研究。在分析了典型异步结构SARADC中逐次逼近逻辑的功耗与延时产生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用性强的“直通型”逐次逼近逻辑,优化了时序,改善了动态逻辑的功耗。此外,提出了双比较器的系统架构和一种比较器亚稳态保护电路,以进一步提升速率并降低功耗。基于所提出的电路技巧,在0.13μm CMOS工艺上实现了一个10位SARADC。测试结果显示在1.2V电源电压和65MS/s采样率下,其信号噪声失真比(SNDR)可达56.3dB,总功耗为555μW,其中数字部分仅消耗203μW。为提升单通道SAR ADC转换速率,本文针对异步SAR ADC系统时序中存在的时间冗余进行了分析。提出一种“双向试验型”高速异步SARADC架构,以每一位转换中DAC提前置位的方式,使比较器与DAC的工作时间可以产生重叠,从而缩短转换时间。采用该架构,在0.13μm CMOS工艺上完成了一款8位ADC的电路设计,通过仿真对系统进行了验证,能够达到360MS/s的采样速率。逐次逼近型ADC受限于比较器和DAC的噪声,在实现10位以上的有效位数时,面积和功耗急剧增加,不再具有高能效低成本的优势。Sigma-Delta ADC的过采样与噪声整形两项核心技术被移植到SAR ADC中,以实现更高的精度。传统的噪声整形技术一般基于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有源积分器,消耗大量静态功耗,而且随着工艺节点的推进,越来越低的电源电压给运放的设计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现有的通过无源滤波进行噪声整形的方式仍存在着时序及电路复杂度过高、鲁棒性较差的问题,难以在工艺间移植和实现产品化。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双误差反馈通路”噪声整形SARADC系统方案,不需要使用高增益的运算放大器,且噪声传递函数对开关电容电路的寄生电容不敏感,在低频处有较好的噪声抑制效果。基于0.18μm CMOS工艺实现了一款8位DAC的噪声整形SAR ADC,在1.5V电压、4倍过采样率下,实现了 5MHz的带宽和10.0-bit的有效位数。

傅剑平[8](2018)在《一款可多路并联输出buck DC-DC控制器的研究与设计》文中研究指明电源管理芯片是支撑当前便携式电子产品、精密工业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而电流模式BUCK(降压型)开关控制器高输入低输出、效率优良、响应速度快等特点迎合了当前市场的许多应用场景。然而,在当前低压、大负载电流的发展趋势下,传统的单芯片工作会导致芯片面积过大、发热严重、封装困难、器件应力过高等问题,市场的需要导致了多路并联输出技术的产生。该技术具有降低器件应力、良好的驱动大电流负载能力、方便的可扩展性等特点,因此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论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国内外作为集成电路领域重要一环的开关电源芯片发展的现状,凝练出市场的发展趋势。为解决当前低压、大电流矛盾,设计了一款可多路并联输出的芯片。全文首先分析了BUCK控制器的工作原理、调制方式、控制模式,并在仔细比较下,选择了具有良好电压线性度和环路响应的电流模式。然后详细研究了多路并联输出的核心技术,即多相交错并联技术、负载均流技术和并联芯片捕捉跟踪外部多相信号的锁相环技术。其中多相交错并联技术可以使输出电流纹波显着减小,而且在充分比较了主流的负载均流技术后,本文采用了主从负载均流的方式。同时,利用控制理论中的二阶系统响应分析了二阶、三阶电荷泵锁相环的动态特性,由于其锁相范围宽、相位差可达到零等优异性能而被本芯片设计采用。之后,利用之前的理论研究进行具体的芯片模块设计,包括为整颗芯片提供电流偏置的基准电流源,能多路并联时锁相工作又能单片工作时频率可调的锁相环。模块设计完成后,基于0.35微米的BCD工艺库,先对输出电压1.8V,输出电流7A的单芯片工作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无论是电流纹波,还是负载调整率等各项指标均满足预期。然后以两路并联输出14A电流为例搭建系统架构,仿真结果与单芯片对比发现,两路交错并联输出的设计使输出电容的频率加倍,电流、电压纹波显着减小,极大地降低了对储能元件的应力,符合最初的设计目标。

胡亮亮[9](2017)在《小型太阳能供电系统及蓄电池充电设计》文中提出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占世界第一的人口数量,可耕地面积也居世界首位,农业的发展决定我国的命脉。21世纪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其中智能灌溉的发展更是有目共睹,智能灌溉解决了以往只依赖人力物力的传统式农业耕种慢、规划不合理、对人的依赖性大等问题。不但节约水资源而且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但仅仅保证食物的产量是不够的,随之而来科学家又提出了精细农业,它的提出就是致力于保障食品安全、有机、绿色。在精细农业中,使用最广的就是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灌溉系统,它与传统的智能灌溉相比采集的数据更多,通过传到大数据库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实施精细灌溉。这就需要在很多地方设置采集点和灌溉系统,各个系统需要持续供电,而在大地中使各个采集点并网用电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所以,使用小型太阳能供电系统为智能灌溉系统进行供电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旨在解决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灌溉系统的供电系统的设计。本系统采用独立的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光电转化对系统进行供电,然后将剩余的电能储存到蓄电池中,蓄电池则在光伏功率不足时为智能灌溉系统充当后备电源。这样一来有以下几点问题需要去解决:第一,由于太阳能的利用率低,且太阳能输出功率不稳点,导致蓄电池充电的最佳时间很容易被错过。第二,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灌溉系统的供电系统无法完全利用变换后的能量,这将使太阳能的利用率再次降低,此外太阳能的本身性质与外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使蓄电池的充放电控制困难,如果没有好的充电策略会严重的破坏蓄电池的内部结构,使蓄电池提前报废。所以,提高对光伏电池板的光照强度与合理的设计充放电电路对于解决小型太阳能供电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光伏太阳能电池板进行Simulink仿真试验,验证了光照强度影响太阳能发电量,并根据一天当中太阳直射角度不同设计了双轴太阳跟踪系统,系统工作在一个三维坐标系统,通过两个电机的旋转,使得太阳能电池板能够迎着光照射的方向,从而最大限度的增加光照时间和光照强度。而后采用DC/DC实现的最大功率跟踪(MPPT)并结合三段式充电策略设计充放电控制器,避免了蓄电池因大电流引起的降低使用寿命的问题,同时由于蓄电池能够在最大功率点下进行充电,提高了蓄电池的充电速度,维持了整个系统的持久供电,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灌溉系统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范慧[10](2017)在《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安全防护及多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与全球电动汽车技术高速发展相比,我国电动汽车受限于技术原因,发展的比较缓慢。在专业研究领域尚存在诸多技术上不足与缺陷。尤其对我们将要研究的四轮毂直驱电动汽车而言,由于执行器的增加,轮毂电机四轮独立驱动(Four-Wheel-Indepedent-Dri-ve,4WID)电动汽车出现故障的几率会比传统车辆要大得多,任何情况都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我们在本文中我们对四轮毂直驱电动汽车安全防护进行研究。由于四轮毂直驱电动汽车有四个分布在两侧的执行器,所以我们利用整车控制器(Vehicle Control Unit,VCU)来协调汽车各功能组件的故障诊断和处理。本文针对电动汽车安全问题设计了电气方面以及控制管理方面的策略,针对危险工况设计了高压安全策略,分析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机械结构以及电气特点,融合模型预测理论和多模型切换控制的优势,提出了基于阶梯式广义预测控制理论的电动汽车多模型预测控制的汽车稳定性控制方案。首先简单分析了轮毂电机驱动的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结构和特点,针对这些特点设计4WID电动汽车的整车控制器架构,分析架构中整车控制的具体流程,包括整车动力分配、整车电机分配以及整车的信号传输过程,设计整车CAN通讯网络协议中信号的优先级,并且介绍基于D2P快速原型开发流程。总结整理出4WID电动汽车出现的高压安全问题,以及一些高压安全控制原则从总体上描述4WID电动汽车的高压安全控制策略。针对故障程度进行故障处理的优先级设计;根据高压安全的原则设计4WID电动汽车上电策略,并应用在4WID电动汽车高压安全系统中;研究高压绝缘方法,保证4WID电动汽车的绝缘安全,进行绝缘设计为后期的电动汽车试验做出安全防护保障。对正常工况下的电动汽车进行动力学分析并且依据动力学原理建立整车仿真模型,整车模型需要包括汽车动力学车身模型、汽车转向系统子模型、魔术轮胎子模型以及电机子模型。构建基于自适应模型和可变初值的自适应模型的电动汽车多模型预测控制的结构和算法。在模拟仿真中,以Carsim模型作为实车模型,依据实车数据设置其相关参数,并且模拟实车工况进行设置,完成Carsim和Simulink的联合仿真试验,通过仿真试验结果来验证多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的效果。并且将多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写入整车控制器中进行实车试验。

二、SynQor引领DC/DC转换器新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ynQor引领DC/DC转换器新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气体探测器前端读出ASIC芯片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1.2 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气体探测器与专用集成电路芯片
    2.1 气体探测器发展
    2.2 气体探测器的分类
        2.2.1 正比计数器
        2.2.2 多丝正比室
        2.2.3 微结构气体探测器
        2.2.4 时间投影室
    2.3 专用集成电路
        2.3.1 专用集成电路的分类
        2.3.2 核电子学中ASIC的特点
    2.4 国内外应用于GEM-TPC的 ASIC实例
        2.4.1 AGET
        2.4.2 CASAGEM
        2.4.3 SAMPA
        2.4.4 总结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读出电路理论分析
    3.1 探测器电路等效分析
        3.1.1 探测器的信号
        3.1.2 信号的极性
        3.1.3 探测器的空间分辨
        3.1.4 漏电流
        3.1.5 探测器等效电路
        3.1.6 探测器噪声
    3.2 前放电路等效分析
        3.2.1 前放电路分析
        3.2.2 前放噪声分析
    3.3 主放电路等效分析
        3.3.1 主放电路分析
        3.3.2 主放噪声性能分析
    3.4 峰保持电路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前端专用集成电路ASIC芯片的设计
    4.1 芯片设计目标及考虑
    4.2 芯片整体结构框图
    4.3 ASIC芯片设计工艺、流程、工具和仿真介绍
        4.3.1 工艺
        4.3.2 ASIC设计流程与工具
        4.3.3 ASIC芯片的设计仿真
    4.4 芯片中MOS管的参数计算方法
    4.5 前放模块电路设计
        4.5.1 电阻反馈CSA电路的设计
        4.5.2 电阻反馈CSA前放电路的仿真
        4.5.3 漏电流吸收前放OTACSA的设计
        4.5.4 漏电流结构前放OTACSA的仿真
    4.6 主放模块电路设计
        4.6.1 极零相消设计
        4.6.2 低通滤波器设计
        4.6.3 主放电路仿真结果
        4.6.4 电容放大主放shaper Cap电路的设计仿真
    4.7 其它模块电路设计
        4.7.1 峰保持电路设计
        4.7.2 甄别器设计
        4.7.3 参考源设计
        4.7.4 寄存器链路
    4.8 原理设计总结
    4.9 根据工艺优化版图设计
    4.10 单元版图设计
    4.11 芯片级版图设计及后仿真
    4.12 版图设计总结
    4.13 ASIC芯片的封装
    4.14 芯片测试PCB设计
    4.15 实验室测试
        4.15.1 静态测试
        4.15.2 线性测试
        4.15.3 噪声测试
        4.15.4 幅度分辨测试
        4.15.5 串扰测试
        4.15.6 计数率测试
        4.15.7 实验室测试总结
    4.16 探测器联合测试
        4.16.1 CSA+shaper与 MWDC探测器激光源联合测试
        4.16.2 OTACSA+shaper2与MWDC探测器激光源联合测试
        4.16.3 OTACSA+shaper2与MWDC探测器、~(55)Fe源联合测试
    4.17 与GEM-TPC及55Fe源联合测试
    4.18 Shaper与 La Br3 探头及Na22 源联合测试
    4.19 测试总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基于启动过程负载特性的AGV准停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AGV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AGV导航定位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AGV准停分析
    2.1 磁导航AGV应用分析
    2.2 AGV准停影响因素分析
        2.2.1 RFID工作原理分析
        2.2.2 RFID定位识别存在的问题
        2.2.3 AGV负载变化对准停的影响
        2.2.4 AGV车轮打滑原因分析及对准停的影响
    2.3 AGV准停影响因素解决方法分析
        2.3.1 定位方法分析
        2.3.2 基于负载变化的准停模型分析
        2.3.3 聚氨酯实心轮加钢砂防打滑方案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AGV负载测量方法及驱动电机分析仿真
    3.1 AGV负载测量方法分析
    3.2 AGV驱动电机选择及电机特性分析
        3.2.1 AGV驱动电机选择
        3.2.2 直流无刷电机特性分析
    3.3 AGV驱动电机电流与负载变化关系理论分析
        3.3.1 AGV运动过程分析
        3.3.2 驱动电机相电流采样点设置
        3.3.3 AGV相电流走势理论分析
    3.4 直流无刷电机建模与仿真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GV准停实验平台设计与搭建
    4.1 AGV准停平台技术要求及总体框架
        4.1.1 准停平台技术要求
        4.1.2 准停平台组成及总体控制方案
    4.2 AGV基础模块设计
        4.2.1 AGV主控系统设计
        4.2.2 AGV驱动模块设计
        4.2.3 AGV磁导航模块及通信设计
        4.2.4 AGV人机交互模块及通信设计
        4.2.5 定位模块选型设计
        4.2.6 AGV供电模块
        4.2.7 AGV避障模块
    4.3 AGV电流采样设计
        4.3.1 相电流采样方法分析
        4.3.2 电流采样传感器选型
        4.3.3 电流采样调制电路
    4.4 AGV速度采样方法及硬件电路设计
        4.4.1 AGV速度采样方法分析
        4.4.2 编码器通信电路设计
    4.5 实验平台实物图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准停实验设计与分析
    5.1 负载预测模型构建实验设计与分析
        5.1.1 负载预测模型构建实验准备
        5.1.2 电流采样实验
        5.1.3 电流采样实验数据分析及验证
    5.2 准停模型构建实验
        5.2.1 准停减速曲线分析
        5.2.2 准停实验设计
        5.2.3 准停模型构建
        5.2.4 准停模型验证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大功率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无刷直流电机的应用
        1.2.1 电动汽车领域
        1.2.2 家用电器领域
        1.2.3 无人机领域
    1.3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控制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2.1 控制系统结构
        2.1.1 无刷直流电机本体
        2.1.2 转子位置检测
        2.1.3 功率模块与驱动模块
    2.2 无刷直流电机工作原理
        2.2.1 六步法控制方法
        2.2.2 数学模型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无位置传感器控制策略分析
    3.1 调速方法
    3.2 反电动势位置检测方法
        3.2.1 换相点与反电动势过零点
        3.2.2 相电压法
        3.2.3 端电压法
        3.2.4 谐波影响分析
    3.3 无位置传感器启动方法
        3.3.1 转子预定位
        3.3.2 三段式启动方法
        3.3.3 升频升压启动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控制策略设计及MATLAB建模仿真
    4.1 启动策略
        4.1.1 两段式启动方法
        4.1.2 软件实现升频升压法
    4.2 反电动势过零点检测策略
        4.2.1 高低电平检测分析
        4.2.2 低电平检测位置分析
        4.2.3 单片机AD采集逻辑设计
    4.3 闭环控制策略
        4.3.1 换相续流对端电压的影响
        4.3.2 重载情况下的反电动势过零点检测策略
        4.3.3 速度闭环控制
    4.4 MATLAB仿真模型搭建
        4.4.1 六步法控制算法模块
        4.4.2 整体仿真模型
        4.4.3 仿真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及实验分析
    5.1 主控板硬件电路设计
        5.1.1 主控芯片
        5.1.2 反电动势过零点检测电路
        5.1.3 信号采集电路
        5.1.4 CAN通信电路
    5.2 功率板硬件电路设计
    5.3 实验调试与分析
        5.3.1 实验平台搭建
        5.3.2 实验波形分析
        5.3.3 实验问题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BIM驱动的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创新绩效影响机制 ——商业模式的中介效应与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技术路线图
        1.4.1 创新点
        1.4.2 技术路线
        1.4.3 实施流程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2.1 BIM驱动的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
        2.1.1 BIM 的概念
        2.1.2 BIM的数字化特征
        2.1.3 数字化转型的概念界定及测量指标
        2.1.4 BIM驱动的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概念界定及相关研究
    2.2 建筑业企业商业模式
        2.2.1 商业模式概念界定及测量
        2.2.2 建筑业企业商业模式的概念及要素组成
    2.3 建筑业企业服务创新绩效
        2.3.1 服务创新绩效的概念及测量
        2.3.2 建筑业企业服务创新绩效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
        2.3.3 商业模式与服务创新绩效研究综述
        2.3.4 BIM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与商业模式及服务创新绩效研究综述
    2.4 环境动态性
        2.4.1 环境动态性概念界定
        2.4.2 环境动态性测量指标
        2.4.3 环境动态性与商业模式及服务创新绩效研究综述
    2.5 研究述评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论证
    3.1 基础理论模型发展
        3.1.1 集群理论模型
        3.1.2 权变理论模型
        3.1.3 基础理论模型构建
    3.2 研究假设论证
        3.2.1 BIM驱动的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创新绩效的关系假设
        3.2.2 BIM驱动的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商业模式之间的关系假设
        3.2.3 建筑业企业商业模式与服务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假设
        3.2.4 商业模式的中介效应关系假设
        3.2.5 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关系假设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对象确定及数据收集途径
    4.2 问卷设计原则及质量控制机制
    4.3 变量测度
        4.3.1 BIM驱动的数字化转型评价量表
        4.3.2 商业模式测量量表
        4.3.3 服务创新绩效测量量表
        4.3.4 环境动态性测量量表
    4.4 数据分析方法
        4.4.1 信度效度分析方法
        4.4.2 中介效应分析方法
        4.4.3 调节效应分析方法
        4.4.4 潜调节结构方程模型
        4.4.5 基于潜调节结构方程模型的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程序
    4.5 问卷预调研
        4.5.1 预调研数据收集
        4.5.2 预调研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4.5.3 预调研问卷信度效度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 问卷发放回收及样本特征分析
        5.1.1 问卷发放与回收
        5.1.2 样本人口统计学特征分布
        5.1.3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5.1.4 样本正态性检验分析
    5.2 信度与效度分析
        5.2.1 信度分析
        5.2.2 效度分析
        5.2.3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5.3 潜调节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5.3.1 BIM驱动的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创新绩效关系检验
        5.3.2 商业模式的中介效应检验
        5.3.3 环境动态性调节作用检验
    5.4 结果讨论
        5.4.1 假设检验结果汇总
        5.4.2 BIM驱动的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创新绩效
        5.4.3 商业模式在BIM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创新绩效影响中有中介作用
        5.4.4 环境动态性在BIM驱动的数字化转型与商业模式对服务创新绩效影响过程后半段有调节作用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研究结论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用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模拟接口电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写、符号清单、术语表
1 绪论
    1.1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简介
        1.1.1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定义和特点
        1.1.2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应用
        1.1.3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状态
    1.2 用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中模拟接口电路的研究意义
    1.3 研究用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中模拟接口电路的挑战
    1.4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目标
    1.5 论文的章节安排
2 具有dB线性特征的大带宽可变增益放大器研究与设计
    2.1 可变增益放大器的性能
        2.1.1 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应用
        2.1.2 可变增益放大器的增益控制特性
    2.2 典型dB线性可变增益放大器的拓扑结构
        2.2.1 基于g_(m1)R_2的形式的可变增益放大器
        2.2.2 基于g_(m1)/g_(m2)的形式的可变增益放大器
        2.2.3 基于R_2/R_1的形式的可变增益放大器
        2.2.4 基于再生放大器的可变增益放大器
    2.3 实现大带宽可变增益放大器的技术分析
    2.4 基于电阻负载的可变增益电路设计
        2.4.1 基于电阻负载的可变增益放大器的拓扑分析
        2.4.2 可变增益级电路和尾电流偏置电路
        2.4.3 dB线性控制电路
        2.4.4 DC失配消除电路的设计
        2.4.5 芯片制造和测试
        2.4.6 本设计小结
    2.5 基于有源负载的可变增益电路分析和设计
        2.5.1 可变增益放大器的拓扑分析
        2.5.2 可变增益级电路和电流偏置电路
        2.5.3 dB线性控制电路
        2.5.4 温度补偿电路
        2.5.5 直流失配消除电路的设计
        2.5.6 VGA电路的性能仿真
        2.5.7 芯片制造和测试
        2.5.8 本设计小结
    2.6 基于电流分流的有源负载可变增益放大器
    2.7 性能比较和总结
    2.8 本章小结
3 14位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电路的分析设计
    3.1 模数转换器介绍
        3.1.1 模数转换器的基本性能指标
        3.1.2 ADC的基本架构
    3.2 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介绍
        3.2.1 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电路工作原理
        3.2.2 采用二进制电容数模转换器的逐次逼近算法
    3.3 高速高精度SAR ADC的关键技术
        3.3.1 采样保持电路
        3.3.2 电容阵列误差分析和校准技术分析
        3.3.3 电容阵列冗余位技术分析
        3.3.4 高速高精度比较器的分析
        3.3.5 高速数字控制电路分析
        3.3.6 参考电压缓冲器
    3.4 14位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设计
        3.4.1 整体框架
        3.4.2 电容阵列逐次逼近原理与校准原理分析
        3.4.3 比较器的设计
        3.4.4 时钟电路的设计
        3.4.5 14位逐次逼近模数转换器行为级仿真结果
    3.5 本章小结
4 数字发射机中的关键模块设计
    4.1 发射机电路的拓扑结构
        4.1.1 模拟型发射机结构
        4.1.2 数字发射机结构
    4.2 射频数模转换器
        4.2.1 RFDAC的转换单元设计
        4.2.2 Σ-?调制器的设计
    4.3 数字发射机中的多相位时钟生成器
        4.3.1 传统的注入锁定分频器
        4.3.2 二维振荡器阵列
        4.3.3 所设计的双模预分频器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和展望
    5.1 本文工作的总结
    5.2 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附录A 作者简历

(6)面向能源互联网的交直流混联系统优化运行与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能源互联网发展动态
        1.2.2 能源互联网分层架构
        1.2.3 交直流混联系统优化运行方法研究动态
        1.2.4 交直流混联系统控制方法研究动态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面向广域能源网的MMC-MTDC系统多目标最优潮流方法研究
    2.1 引言
    2.2 多端直流输电拓扑结构
    2.3 MMC-MTDC分层控制体系
        2.3.1 系统级控制
        2.3.2 站级控制
        2.3.3 阀级控制
    2.4 多目标OPF数学模型
    2.5 VEPSO算法改进
    2.6 算法性能分析与仿真验证
        2.6.1 仿真系统
        2.6.2 最优潮流计算结果
        2.6.3 换流站N-1仿真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考虑区域能源网内高比例电动汽车及风电协同参与的机组组合优化策略
    3.1 引言
    3.2 典型系统结构与运行框架
    3.3 集群EV的虚拟电池建模
        3.3.1 单位EV的可行域建模
        3.3.2 集群EV的灵活性刻画
    3.4 交直流混联能源互联网优化运行模型
        3.4.1 目标函数
        3.4.2 约束条件
    3.5 算例分析
        3.5.1 交直流混联网络算例描述
        3.5.2 优化运行结果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MMC型能量路由器建模与虚拟惯性控制策略的研究
    4.1 引言
    4.2 能量路由器的拓扑结构
        4.2.1 现有能量路由器拓扑
        4.2.2 MMC结构型能量路由器拓扑结构
    4.3 能量路由器的建模
        4.3.1 输入级MMC数学模型
        4.3.2 隔离级DAB数学模型
        4.3.3 输出级端口变换器数学模型
    4.4 能量路由器的虚拟惯性控制
        4.4.1 输入级MMC控制方法
        4.4.2 输出级交流端口控制方法
        4.4.3 输出级直流端口控制方法
        4.4.4 隔离级控制方法
    4.5 仿真验证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适用于多电压等级交直流混联系统的新型能量路由器结构及其控制策略
    5.1 引言
    5.2 新型能量路由器的拓扑结构
    5.3 能量路由器的控制方法
        5.3.1 输入级控制方法
        5.3.2 输出级控制方法
        5.3.3 隔离级控制方法
    5.4 功率协调控制
    5.5 仿真验证
        5.5.1 功率协调控制验证
        5.5.2 一次调频验证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作者简介

(7)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及其噪声整形混合结构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SAR ADC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贡献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概述
    2.1 ADC的基本概念
        2.1.1 ADC的量化噪声
        2.1.2 ADC的性能参数
        2.1.3 ADC的速度、精度与功耗
    2.2 SAR ADC的基本原理和结构组成
    2.3 跟踪保持电路
        2.3.1 采样开关的常见结构
        2.3.2 非理想分析
    2.4 DAC
        2.4.1 电容型DAC的结构和原理
        2.4.2 非理想分析
    2.5 动态比较器
        2.5.1 动态比较器的原理
        2.5.2 动态比较器的噪声
        2.5.3 动态比较器的失调
        2.5.4 动态比较器的延时和亚稳态
    2.6 逐次逼近逻辑
        2.6.1 SA逻辑的结构和原理
        2.6.2 同步SA逻辑和异步SA逻辑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异步SAR ADC中高速高能效数字逻辑的实现
    3.1 逐次逼近逻辑功耗与速度分析
        3.1.1 延时分析
        3.1.2 功耗分析
    3.2 高速高能效数字逻辑设计
        3.2.1 直通型逐次逼近逻辑
        3.2.2 自锁三态门
        3.2.3 全摆幅单次触发型DFF
    3.3 高速低功耗SAR ADC电路设计
        3.3.1 双比较器顺序切换结构
        3.3.2 开关电容DAC
        3.3.3 采样保持电路
        3.3.4 动态比较器及其亚稳态保护电路
        3.3.5 异步时钟产生电路
    3.4 芯片测试
        3.4.1 测试平台
        3.4.2 PCB设计
        3.4.3 测试结果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单通道高速SAR ADC研究与设计
    4.1 异步SAR ADC转换速率分析
    4.2 常见单通道高速SAR ADC架构
    4.3 双向试验型异步架构
        4.3.1 架构思想及原理
        4.3.2 转换速度
        4.3.3 功耗与硬件开销
        4.3.4 失配分析
    4.4 模块电路设计
        4.4.1 DAC
        4.4.2 比较器控制逻辑
        4.4.3 逐次逼近逻辑
        4.4.4 DAC开关控制逻辑
    4.5 仿真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噪声整形混合架构SAR ADC研究与设计
    5.1 过采样与噪声整形的原理
        5.1.1 过采样技术
        5.1.2 噪声整形技术与∑-△调制
    5.2 噪声整形混合架构SAR ADC建模
        5.2.1 噪声整形与SAR ADC的兼容性分析
        5.2.2 参考电压反馈模型
        5.2.3 采样反馈模型
    5.3 基于双误差反馈通路的噪声整形SAR ADC系统设计
        5.3.1 系统结构与工作过程
        5.3.2 线性模型
        5.3.3 非理想因素分析
    5.4 关键电路模块设计
        5.4.1 全差分电压缓冲器
        5.4.2 DAC和模拟相加电路
        5.4.3 四输入比较器
        5.4.4 时钟产生电路
    5.5 仿真与测试结果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8)一款可多路并联输出buck DC-DC控制器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开关电源管理芯片研究背景
    1.2 开关电源分类与发展趋势
    1.3 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BUCKDC-DC控制器基本理论
    2.1 BUCK拓扑的工作原理
        2.1.1 BUCK拓扑的工作模式
        2.1.2 变换器的调制方式
        2.1.3 变换器的控制模式
    2.2 斜坡补偿
        2.2.1 亚谐波震荡的产生原因
        2.2.2 斜坡补偿原理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芯片多路并联核心技术原理
    3.1 多相交错并联与负载均流技术
        3.1.1 多相交错并联技术原理
        3.1.2 负载均流技术原理
    3.2 电荷泵锁相环
        3.2.1 电荷泵锁相环基本原理
        3.2.2 二阶系统的时域与频域关系
        3.2.3 电荷泵锁相环动态特性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芯片内部关键模块结构设计与仿真
    4.1 电流基准源模块
        4.1.1 电流基准源模块原理分析与设计
        4.1.2 基准电流模块仿真调试结果
    4.2 锁相环模块
        4.2.1 鉴频鉴相器与电流充放电模块
        4.2.2 芯片压控振荡器前端数字逻辑Ⅰ与压控电流模块
        4.2.3 芯片内部压控振荡器模块VCO
        4.2.4 芯片内部分频器与相位选择器模块
        4.2.5 锁相环的整体仿真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整体设计与仿真
    5.1 单芯片整体设计与仿真
        5.1.1 芯片引脚功能描述
        5.1.2 单芯片仿真
    5.2 多路并联输出设计与仿真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9)小型太阳能供电系统及蓄电池充电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总体结构布局与系统关键部件分析
    2.1 光伏系统总体设计
    2.2 系统各个主要模块介绍
        2.2.1 采光控制模块
        2.2.2 能量转换电路
        2.2.3 充放电控制模块
    2.3 光伏电池原理分析
        2.3.1 光伏电池的一般描述
        2.3.2 光伏模块的数学建模
        2.3.3 光伏电池模型
        2.3.4 仿真分析
    2.4 蓄电池的原理和特性
        2.4.1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2.4.2 铅酸蓄电池的特性
    2.5 本章小结
3 光伏电池板自动跟踪与三段式充电
    3.1 控制器选择与电路设计
        3.1.1 DSP最小系统
        3.1.2 DSP开发平台
    3.2 步进电机与控制器
        3.2.1 系统控制策略与组成
        3.2.2 电机型号与原理图分析
        3.2.3 步进电机控制规则
        3.2.4 步进电机细分控制
        3.2.5 速度反馈
        3.2.6 PID调节
    3.3 三段式蓄电池充电设计
        3.3.1 电路作用
        3.3.2 电路设计
    3.4 电压转换电路
        3.4.1 升降压电路的作用
        3.4.2 BUCK-BOOST拓扑电路分析
        3.4.3 电路原理图
    3.5 光照强度传感器
    3.6 电压电流检测
        3.6.1 电流检测模块
        3.6.2 A/D转换
    3.7 本章小结
4 光伏电池板的最大功率跟踪方法设计
    4.1 DC/DC变换电路实现MPPT的原理
        4.1.1 Boost变换电路
        4.1.2 Boost电路实现光伏阵列MPPT的仿真模型
    4.2 读取光照强度
        4.2.1 IIC总线
        4.2.2 BH1750数据读取
    4.3 电流电压采样
    4.4 PWM波调制
    4.5 本章小结
5 试验结论与数据采集分析
    5.1 整套系统设计实物图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1 采样分析与充电测试
        5.2.2 光照强度实验
    5.3 DC稳压效果分析
    5.4 转动阈值的选择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安全防护及多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环境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电机驱动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1.2.2 整车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1.2.3 多模型预测切换控制方法
        1.2.3.1 非线性预测控制
        1.2.3.2 多模型控制方法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整车控制架构
    2.1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整车结构
    2.2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2.3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整车控制框架
        2.3.1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整车控制系统
        2.3.2 基于D2P的快速模型的整车控制系统搭建
        2.3.3 CAN通讯电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系统高压安全控制策略
    3.1 电动汽车高压安全系统
        3.1.1 电动汽车高压系统
        3.1.2 电动汽车高压控制策略
    3.2 电动汽车高压安全防护设计
        3.2.1 设计原则
        3.2.2 高压绝缘分析及防护
        3.2.2.1 电动汽车高压电系统绝缘分析
        3.2.2.2 电动汽车高压电系统绝缘故障状态分析
        3.2.2.3 电动汽车系统绝缘防护措施
        3.2.3 电动汽车高压电系统防护措施分析
    3.3 电动汽车高压系统安全架构软件方案设计
        3.3.1 电动汽车整车模式说明
        3.3.2 高压系统上下电模式控制策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多模型预测控制
    4.1 多模型预测控制基本原理
        4.1.1 预测控制的基本思想
        4.1.2 预测控制的基本特征
        4.1.3 多模型预测控制模型
        4.1.4 多模型预测控制自适应模型
    4.2 电动汽车系统模型
        4.2.1 二自由度车辆模型
        4.2.2 轮胎模型
        4.2.3 轮毂电机动力学子模型
        4.2.4 转向系统模型
    4.3 多模型集的建立
        4.3.1 电动汽车预测控制算法
        4.3.2 电动汽车多模型参数的辨识
        4.3.3 电动汽车多模型切换策略
第五章 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多模型预测仿真及试验
    5.1 车辆Simulink开环仿真
    5.2 Simulink与Carsim联合仿真
        5.2.1 Carsim模型与Simulink车辆模型直线工况下拟合度验证
        5.2.2 Carsim模型与Simulink车辆模型转向工况下拟合度验证
        5.2.3 双移线工况仿真
    5.3 故障工况下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多模型预测控制仿真分析
    5.4 试验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SynQor引领DC/DC转换器新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气体探测器前端读出ASIC芯片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D]. 蒲天磊.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2020(01)
  • [2]基于启动过程负载特性的AGV准停控制研究[D]. 王光奇. 济南大学, 2020(01)
  • [3]大功率无位置传感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策略研究[D]. 李渤通. 吉林大学, 2020(08)
  • [4]BIM驱动的建筑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创新绩效影响机制 ——商业模式的中介效应与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D]. 李芮. 长安大学, 2020(06)
  • [5]用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模拟接口电路设计[D]. 宋雄. 浙江大学, 2020(01)
  • [6]面向能源互联网的交直流混联系统优化运行与控制方法研究[D]. 荣经国.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7]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及其噪声整形混合结构的研究与实现[D]. 杨家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8(09)
  • [8]一款可多路并联输出buck DC-DC控制器的研究与设计[D]. 傅剑平.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 [9]小型太阳能供电系统及蓄电池充电设计[D]. 胡亮亮. 东北农业大学, 2017(05)
  • [10]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安全防护及多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研究[D]. 范慧. 东南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SynQor 引领 DC/DC 转换器的新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