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建设要处理好新旧关系

小城镇建设要处理好新旧关系

一、小城镇建设要处理好改旧与建新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朱晓军[1](2022)在《中国农民城》文中研究表明2019年9月,浙江龙港市正式挂牌成立,实现了从中国第一座"农民城"到全国首个"镇改市"的历史性跨越。朱晓军将目光聚焦于这座奇迹之城,历时两年,对龙港"造城者"群体进行了深入采访与书写。从一路带领龙港发展的陈定模、李其铁,到进城创业一心创造财富的陈智慧、杨恩柱……《中国农民城》用一个个人物揭开龙港成长之谜,在呈现个体命运的同时,尽显龙港在历史发展中的风起云涌。朱晓军用朴素的创作风格和真诚的叙事力量谱写了龙港传奇,细致而宏观,轻盈而厚重,龙港这座城在他笔下发出了别样光芒。

洪琪[2](2021)在《县区实施“土地增减挂”政策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临沂市河东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需求与农村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农村建设用地利用率低、村民生活条件亟待改善的现实需求也同样存在。随着2004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提出:“鼓励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土地增减挂”政策应运而生。2006年4月在全国开展的5个试点省(市)中,山东是试点面积最大的一个,而首批试点中河东又是其中之一,可以说河东区十多年开展“土地增减挂”是整个省的一个缩影,甚至是整个国家的缩影,尽管有许多专家、学者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和研究,但讨论和研究更关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可行性分析,模型操作等等,而对现实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制约瓶颈,尤其是对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等价值以及农民“被上楼”、权益受到侵犯、拆迁补偿标准低、土地复垦质量不高、指标供给滞后等问题研究得不够充分,针对临沂市河东区开展“土地增减挂”工作出现的一些困难问题,本文进行了全面的梳理、研究,希望提出切实可行、管用高效的解决措施,从而加快推进“土地增减挂”这项工作的科学推进。县区实施“土地增减挂”政策的困境与对策研究通过对政策出台背景、近年学界研究成果的梳理,明确了“土地增减挂”政策研究的总体方向。本文利用级差地租理论、土地供给和需求理论和土地规模经营和集约利用理论,对河东区实施“土地增减挂”政策实施的主要做法进行了研究,总结出河东区在拆迁补偿、还建社区、回迁入住、土地复垦、配套服务等环节的推动措施。同时,根据“土地增减挂”实施的具体情况,本文构建了政府主导、市场主导和村集体主导的三种“土地增减挂”实施模型,并分析了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在此基础上,结合河东区实施“土地增减挂”的具体实践,本文给出了“一主两辅”的“土地增减挂”实施的理论模型,设计了“土地增减挂”实施的最佳路径。对照这一理论模型,本文对河东区实施“土地增减挂”过程中遇到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提升“土地增减挂”实施质量的几点对策。最后,本文对下一阶段县区统筹做好城乡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考。

许入丹[3](2021)在《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1年开始,基于中央对于统筹城乡发展以促进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陕西省考虑全省省情,展开了重点示范镇建设,旨在对统筹城乡发展进行探索与实践,并为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探索经验与提供示范。随着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相继提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成为中国城乡发展的重要引擎,实现城乡融合成为当前阶段的重点,陕西省针对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的相关战略目标也围绕新的国家要求进行了一定调整,以促进实现城乡融合为当前阶段的核心目标,本质上也是对城乡关系的进一步实践。经过多年的政策扶持,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城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经取得初步阶段性成就,但其实际建设发展成效如何,是否符合相关政策的预定目标,程度如何,还需要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客观评价。研究主要内容包括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与发展目标研究、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构建以及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践三部分。首先,基于重点示范镇这一特定类型的研究对象,从陕西省相关政策层面梳理出政府的施政目标,即公共政策的预定目标,包括直接建设目标和综合发展目标两大层次,并通过理论研究和目标分解的方式分别对公共政策目标进行学理转译和解译,以明确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的核心目标体系,进一步构建出本次评价的评价标准。其次,基于双层次的预定目标导向双层次的评价内容,并围绕公共政策作用于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的机理确定评价技术路线,提出从纵向比较和横向对比两个维度建立综合评价的评价逻辑,展开双层次评价,创新评价模式。接着,从动态增量和静态衡量的要求创新因子形式,同时对相关的指标因子类型进行研究,得到最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类评价方法进行比选,选择符合本文研究目的和评价过程的评价方法,最终构建出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的综合评价模型。继而,通过对评价所需的各项因子信息的收集、处理、计算,对不同重点示范镇分别展开评价。基于调查分析和综合比较的方式对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结果及其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明确不同城镇多年来建设成效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可以得出不同重点示范镇的建设发展状态,从实践效果进一步反馈到认识论,推导出本文的研究结论。研究表明,从直接建设成效来看,重点示范镇的建设空间格局基本明确,城镇综合服务功能逐渐完善,已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但各单项系统成效普遍不均衡,政策落实不稳定性高。且各镇总体评价结果指数表明,目前公共政策投入重点示范镇的效能呈现出一定规律,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镇在接受相同的政策投入后建设成效一般更加明显,政策投入的效能更高;从综合发展成效来看,要素集聚、服务品质、生态宜居方面成效较好,但部分镇仍存在“人”“地”集聚不均衡、镇村融合不深、就业效能不高、体制机制改革不充分和城镇建设发展依赖性较大等问题;总体来看,公共政策对城镇建设实施层面的引导效果更明显而镇村协同促进城乡一体的效能还需加强。通过评价研究的结果反馈,可以检验陕西省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相关公共政策的实施成效,并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准确把握当前阶段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特征,为十四五时期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为陕西省整体小城镇建设发展提供实践经验与科学引导。

门壮[4](2021)在《就地城镇化背景下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界限逐渐淡化的条件下,以往的城镇功能要素和活动逐渐向乡村聚集,部分经济发达地区或乡村呈现就地城镇化趋势,而新型农村社区则成为就地城镇化的手段之一。高陵区是关中地区就地城镇化的试点地区,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快速生硬的剥离居民传统生产与生活方式,导致村民对传统街巷空间特质的需求得不到传承,精神层面有所缺失。社区聚落空间类型逐渐多样化,但街巷空间的营造出现缺失。宏观街巷网络空间的组织混乱,街巷空间形态尺度不合理,街巷传统交往空间的缺失,以及对传统血缘、地缘关系的忽视。通过本文研究,以期探索出一个能够保留传统记忆、寄托村民情感,体现时代精神的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营造方法,并为高陵区绿色宜居性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营造提供参考思路。在传统乡村聚落中,除了疏导交通的需求,街巷空间的尺度规模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村民日常居住活动的重要空间要素需求。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进行结构分类,从街巷网络—交通组织—交往空间三个层次进行系统分类研究。首先,对高陵区传统乡村街巷空间的尺度规模和街巷空间交往特质进行本底研究;其次,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现有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概况和街巷空间进行研究,梳理其在街巷空间营造上的问题;最后,借鉴传统街巷空间营造策略并结合就地城镇化发展趋势,提出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优化策略和营造模式。论文结论如下:(1)街巷网络空间布局的演变式发展建设,现阶段就地城镇化建设初期阶段的棋盘格栅式路网模式——就地中期格栅环通路网模式——就地城镇化后期的尽端路宜居社区路网模式;(2)交通组织结构的层级划分,在街巷空间尺度上对社区主干道、支路、巷道、宅前小路进行系统设计。倡导步行,通过“共享街道”组织“人行优先的”交通组织策略;(3)注重邻里交往的街巷、宅前空间营造。

陈晓茜[5](2020)在《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 ——以温州市周壤镇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意义深远,但是传统的城镇化路径是不可持续的,所以需要探索一条新型城镇化路径。坚持“以人为本”,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以新的思维、新的方式和新的手段谋求经济社会的稳定持续发展,以往大拆大整那种简单粗暴的改造治理模式使地方丧失了许多资源,割裂了传统风貌的延续和生态资源的保护,导致城镇化建设“千镇一面”,没有特色,没有生机。如何建设新型城镇化,既能满足居民的现代化生活需求,又能使得乡镇的经济得以复兴,传统文化、风貌得以继承,是本论文所探索和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建立在对温州市周壤镇的实地调查基础上,运用有机更新理论,探讨周壤镇新型城镇化路径,论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及评价,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介绍了核心概念“新型城镇化”并对有机更新理论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提出有机更新理论是一种动态的、循序渐进的改造思维,也为温州市周壤镇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为后文的有机更新在新型城镇化的适用性研究、具体的策略构建和实践操作提供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通过对周壤镇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面临的困难及原因分析和总结。结合有机更新理论,进一步深化对实施新型城镇化路径的认识,依托现有存在的客观条件,有效整合各种优势资源,指出周壤镇新型城镇化路径必须遵循的整体性、适宜性、渐进性、延续性、可持续性更新的措施体系。第四部分包括第五章,通过对国外发达国家英国和美国的新型城镇化的研究总结经验,给我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所启示,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第五部分包括第六章,是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周壤镇新型城镇化路径优化的策略研究,从实践上为周壤镇开展新型城镇化提供切合实际的策略,对推动温州市周壤镇新型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走有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既要看得见发展,又要留得住乡愁之路。最后为结语,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未来工作的展望。本文的研究对乡镇新型城镇化路径构建了一个相对较完整的策略体系,希望能为其他类似乡镇的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贾凯[6](2020)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农民安置满意度分析 ——以济南市莱芜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对农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随着城镇化和乡村工业化的发展,城镇人口不断增加,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长,无论是城镇建设还是乡村工业化都不可避免的要占用土地,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可解决城市缺地、农村缺钱的问题,成为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整合农村土地资源、增加耕地面积的一个有效途径。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不仅是为了节余用地指标,农民生产生活质量的提升更是应有之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最主要的内容是对农村居民点土地的整理和对农民的安置。因此,作为最主要的利益相关者,项目区农民安置的满意程度,是评价增减挂钩政策成效的重要内容。为分析增减挂钩农民安置满意度,本文首先将济南市莱芜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的土地整理模式归纳为城中村改造、拆旧建新、塌陷区整体搬迁三种类型;从该区已完成增减挂钩的村居中每种类型选取2个代表性村庄共6个样点,进行实地走访并按照一定的人口比例问卷调查300户农民;利用综合评价法建立项目区农民安置满意度指标体系、计算农民安置满意度综合指数,运用TOPSIS(逼近理想解法)分析增减挂钩政策实施的效果与农民安置预期,构建障碍度模型分析增减挂钩项目区农民安置满意度障碍因素。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如下:1)确定了不同类型项目区农民安置满意度:城中村类型项目区农民安置满意度综合指数为8.569,拆旧建新类型项目区农民安置满意度综合指数为8.384,拆旧建新类型项目区农民安置满意度综合指数为8.476。农民安置满意度水平较高,研究区在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整合了土地资源,增加了耕地面积,化解了城镇化和乡村工业化带来的土地紧张的影响,总体上应予以肯定。2)明确了增减挂钩政策实施的效果与农民安置预期满足水平:城中村类型项目区的农民安置预期满足处于“优秀”水平,拆旧建新类型处于“良好”水平,塌陷区整体搬迁类型处于“优秀”水平。对项目区农民的安置,农民安置预期满意度水平较高,总体上符合农民预期。3)找出了影响增减挂钩项目区农民安置满意度的主要障碍因子:项目区的配套设施建设、邻里之间的关系、对本村居开展城乡土地增减挂钩了解和支持程度、闲暇时期参加的娱乐活动丰富程度、村居“两委”办事水平与效率、家庭年收入等是影响满意度的主要障碍因子,并从经济、政策实施、居住舒适度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原因进行了分析。4)提出了提升农民安置满意度的建议措施:从政府、村集体和村民自身三个维度提出针对性措施,希望在今后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过程中,有关部门可以进行相应的关注和调整。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本文从农民安置满意度的角度分析了济南市莱芜区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效果,探讨了农民安置满意度水平,有助于呼吁政策实施者更加关注农民个体,有利于增减挂钩政策发挥出更大效能,也可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有效参考。

谭丽婷[7](2020)在《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北京城镇化已经进入了从追求速度到追求品质的转变。长期以来,受到城乡二元制度的影响,农村的集体土地始终无法直接与市场进行流通,只能通过土地征用的方式变为国有土地。为了有效释放农村集体土地的价值,北京市组织编制乡镇统筹利用集体产业用地试点实施方案,促进北京集体产业用地减量提质,提高集体产业用地利用效益,保障农民长远利益。论文的研究重点内容主要有两个,其一是构建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其二是基于集体产业用地统筹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对评价体系进行应用。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运用文献归纳法构建出评价体系要素的预选表格,然后运用专家咨询法对评价体系指标要素进行筛选,最终确定了评价指标要素及其含义。评价体系的应用主要是基于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的研究成果和重点研究对象的实施方案,优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要素的权重,并对试点乡镇的实施方案进行打分,总结现阶段实施方案的问题并提出改善建议。论文的创新性成果是初步建立关于集体建设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弥补了我国现有的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方法的不足。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共分为目标层5个指标要素,准侧层12个指标要素,指标层26个指标要素,包含了土地利用状况、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社会效益、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和土地管理绩效五个方面的内容。在评价体系应用过程中,总结出了集体产业用地统筹利用实施方案的不足之处,例如未形成从上至下、分级传导、修正反馈的规划编制机制;现状人口数据细化程度不够;对土地利用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注重程度不足等问题。对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进行研究,促进了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更加完善,促进了集体产业用地统筹利用实施方案编制方法不断提升,促进了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的土地利用效益得到有效提升。

朱浩[8](2020)在《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结合点,对于拉动地区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意义。特色小镇有多种类型划分,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是其中一种。广西是少数民族自治区,除了壮族,还有瑶族、京族、侗族、苗族、彝族、仫佬族等众多少数民族聚居于此,因而在广西研究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是符合广西区情的。可以说,对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的研究是符合时代发展背景且具有现实意义的。我国的特色小镇培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针对特色小镇培育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2018年8月,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关于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机制的通知,明确指出了要规范纠偏机制,确保特色小镇的培育数量服从于质量,淘汰变形走样异化的特色小镇,筛选具有良好产业发展前景的典型案例,树立标杆,推动特色小镇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比浙江等东部发达省份,广西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占优势,但是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民族地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可以成为广西推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基于这样的理论出发点,本文选取了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养生养老小镇、东兴市江平京族海洋特色小镇、马山县古零攀岩特色体育小镇、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月柿小镇作为主要的田野考察点,采用田野调查和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以这些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作为切入点,分析这些地区的特色产业开发现状,对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认清差距,进而探索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的缘由及研究意义,对当前国内外的研究进行了简单梳理,明确了论文的研究方法,并对特色小镇、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这三个概念进行了解析。第二章介绍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发展的态势,从发展目标和建设意义两个方面分析了特色小镇对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罗列了当前广西特色小镇的创建数量,印证了广西特色小镇的兴起。通过特色小镇的建设进展和分布特征概括了当前广西特色小镇的发展状况,并依据聚居的民族、主导的产业、旅游产业的地位对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进行类型划分,以便认清不同特色小镇的资源特色和产业特色。第三章对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养生养老小镇、东兴市江平京族海洋特色小镇、马山县古零攀岩特色体育小镇、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月柿小镇四个典型案例逐个进行了解读,分析这四个建设的建设成效和发展模式,总结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和鲜明少数民族特色的优势,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可依托这些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第四章阐述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聚焦,即明确了特色小镇应以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率、优化经济发展结构、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引领新动力培育、打造环境友好型经济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同时以生态维度、产业维度、创新维度、传承维度作为评价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尺度,指出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生态资源利用不充分,生态保护易受忽视;产品结构相对较单一,产业基础不够完善;创新型人才数量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民族文化挖掘不深入,文化传承需要加强。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是因为:地方对特色小镇的理解不透彻、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限制、特色小镇艰涩和存在同质化现象、特色小镇质量评价机制不够完善、距离实现“产城融合仍存在差距”。第五章提出了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对策:首先,坚持优化服务,政府科学引导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其次,坚持规范发展,五大理念保障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再次,坚持产业立镇,优势产业驱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最后,坚持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支撑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侯旭娇[9](2020)在《三原县中心城区居住空间演变及其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居住空间作为城市中最基础与最重要的功能空间,与城市中各项功能空间具有强烈的联动发展关系,城市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居住空间合理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在当前我国城市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时期,城市发展急需转向以品质提升为主的内涵式发展阶段,对居住空间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城市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三原县中心城区居住空间为研究对象,在明确居住空间发展包含的丰富内涵与相关基础理论之后,首先,通过对城市发展历程的研究,划定居住空间发展变化的阶段,在此基础上,通过定性与定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包括居住空间拓展变化、居住空间构成类型变化、居住空间关联要素变化在内的三大类要素演变情况分析,明晰了居住空间在拓展规模、拓展形态、拓展模式等方面表现出的拓展特征、居住空间在各个阶段的构成类型以及组织方式等变化特征、以人群分布结构、相关功能空间、配建设施以及对居住空间控制引导为主的关联要素演变特征,全面解析了三原县中心城区居住空间的发展变化历程。其次,分析了多年来对于三原县中心城区居住空间发展变化起到影响作用的外部调控与引导和内部诱导与制约因素,并探析了居住空间在发展演变历程中表现出的问题。最后,通过剖析新的背景与机遇、新的发展发展动向、新的发展理念以及先发展城市居住空间发展的经验教训,以三原县居住空间表现出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新动态为导向,提出了包括居住空间的拓展引导、居住与人口发展的匹配、适宜方式下的更新、混合住区下的人口融合、与相关功能空间的协调以及居住空间设施的合理配给在内的居住空间发展策略,以期为三原县未来居住空间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为城市发展走向良性循环以及建设和谐人居助益。

阮智杰[10](2020)在《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北京乡镇统筹空间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积极推进,集体建设用地逐渐成为城乡发展的重要后备空间,政府也更加重视镇村地区的存量空间治理问题。北京乡镇统筹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下简称“乡镇统筹”)是存量空间治理的重要方式,也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探索,它聚焦了城乡制度的二元差异,在农村产权体制改革、城乡发展体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由于忽视对制度成本的研究,乡镇统筹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影响空间治理的成效,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首先,论文梳理了我国集体建设用地规划和乡镇统筹等相关研究,指出当前研究鲜有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乡镇统筹系统性的制度研究仍然不足,因此确立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和研究切入点。其次,基于乡镇统筹的历史回溯,用制度变迁理论解释“诱制性-强制性”变迁过程,指出制度变迁过程存在的路径依赖,因而形成了制度成本。通过阐述乡镇统筹对空间治理的作用路径,说明制度成本阻碍了空间治理成效。再次,通过北京市D镇的案例考察,详细分析制度运行的问题,提炼乡镇统筹存在的共性问题,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制度成本。一方面,用博弈关系理论分析人的利益协调的问题。另一方面,用交易费用理论分析制度响应能力不足的问题。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乡镇统筹空间治理的建议,其中包括对乡镇统筹本身的思路调整和创新方向,以及对空间规划体系在规划制定、实施、管理、监督等方面的改进提升建议,并讨论了相关的政策配套。

二、小城镇建设要处理好改旧与建新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城镇建设要处理好改旧与建新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农民城(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第一章苍凉方岩下
    1
    2
    3
    4
第二章江南垟的“猴子”
    1
    2
    3
    4
    5
第三章九人班底
    1
    2
    3
    4
    5
第四章对岸是天堂
    1
    2
    3
    4
第五章让百姓都知道
    1
    2
    3
    4
第六章穷而强悍的陈家堡
    1
    2
    3
    4
    5
第七章挑战的最终是自己
    1
    2
    3
第八章屋顶的钟楼
    1
    2
    3
第九章先干起来再说
    1
    2
第十章退地风波
    1
    2
    3
第十一章由波谷到波峰
    1
    2
    3
    4
第十二章十万引擎推动下
    1
    2
    3
第十三章落地就要生根
    1
    2
    3
第十四章飞起来的翘头鸟
    1
    2
    3
第十五章连出两张错牌
    1
    2
    3
    4
第十六章龙港是艘船
    1
    2
    3
尾声

(2)县区实施“土地增减挂”政策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临沂市河东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2.理论基础
二、河东区实施“土地增减挂”的主要做法
    (一)拆迁补偿
        1.一户一宅拆迁补偿方案
        2.一户多宅迁拆补偿方案
    (二)还建社区
    (三)回迁入住
    (四)土地复垦
    (五)配套服务
三、县区“土地增减挂”实施的理论模型
    (一)按照主导主体差别划分出的三种模型
        1.政府主导“土地增减挂”实施模型
        2.市场主导“土地增减挂”实施模型
        3.村集体主导的“土地增减挂”实施模型
    (二)县区“一主两辅”的“土地增减挂”实施的理论模型
        1.村集体主体作用发挥
        2.市场辅助作用发挥
        3.政府辅助作用发挥
四、县区实施“土地增减挂”的困境分析
    (一)实施过程中来自群众的阻力较大
        1.群众对政策理解不到位
        2.公众监督机制缺失
    (二)工程推进中资金短缺问题较为突出
        1.资金筹集难度大
        2.其他筹措资金渠道狭窄
    (三)后续工作跟进不到位
        1.群众拆迁补偿不到位
        2.基础配套设施存在短板
        3.复垦质量标准不高
五、提升县区“土地增减挂”实施质量的对策
    (一)加强宣传引导争取群众理解支持
        1.加大宣传力度
        2.丰富宣传措施
    (二)坚持公开公正和谐拆迁
    (三)切实维护广大群众权益
        1.避免损害农民利益
        2.提高农民利益保障
        3.有序推进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创新
    (四)创新模式化解资金瓶颈
        1.依托区城投集团建立融资平台
        2.探索使用市场模式进行“挂钩”工作运作
    (五)高标准建设新型示范社区
    (六)强化增减挂过程的监管审计
        1.严格资金监管
        2.确保工程质量
        3.严把复垦标准
六、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概念释义
    1.2 研究对象选择
        1.2.1 重点示范镇建设情况
        1.2.2 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关于小城镇相关理论的研究
        1.3.2 关于城镇评价的相关研究
        1.3.3 关于陕西省小城镇的相关研究
        1.3.4 研究述评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与发展目标研究
    2.1 城镇概况
    2.2 相关政策分析与预定目标解读
        2.2.1 预定目标
        2.2.2 实施机制
        2.2.3 考核内容
        2.2.4 激励机制
    2.3 政策目标的理论内涵解析
        2.3.1 空间与人口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2 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3 社会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4 环境融合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5 创新制度供给视角下的城乡关系
        2.3.6 各系统相互作用下的城乡关系
    2.4 目标体系搭建与评价标准构建
        2.4.1 构建思路
        2.4.2 目标体系
        2.4.3 评价标准
    2.5 本章小结
3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模型构建
    3.1 评价机制与评价逻辑
        3.1.1 评价机制
        3.1.2 评价逻辑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2.1 指标构成思考
        3.2.2 指标选取原则
        3.2.3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因子确定
        3.2.4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因子确定
        3.2.5 建设发展成效评价指标体系
    3.3 评价模型构建
        3.3.1 评价方法选择
        3.3.2 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3.3.3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模型权系数
        3.3.4 基于多因素加权综合计分法评价直接建设成效
        3.3.5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综合发展成效
    3.4 本章小结
4 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实践
    4.1 数据获取与处理
        4.1.1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整理
        4.1.2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指标数据获取与整理
    4.2 直接建设成效评价
        4.2.1 建立指标层次结构
        4.2.2 确定因子权系数
        4.2.3 评价计算与结果
        4.2.4 评价结果分析
    4.3 综合发展成效评价
        4.3.1 评价因素
        4.3.2 评语等级
        4.3.3 确定因子权系数
        4.3.4 计算隶属度
        4.3.5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4.3.6 一级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4.3.7 二级模糊评价结果分析
    4.4 双层次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4.4.1 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
        4.4.2 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不足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政策建议
        5.2.1 更新政策扶持机制,统筹安排全省小城镇建设发展
        5.2.2 统筹镇域镇村建设,进一步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5.2.3 立足特色产业发展,有效发挥城镇的就业承载作用
        5.2.4 以人口集聚为核心,深化城镇综合承载和服务效能
        5.2.5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城镇实现高效能治理
        5.2.6 完善政策实施保障,切实增强政策落地的有效执行
    5.3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一、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实践项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表一: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
    附表二: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因子信息数据汇总表(2018 年)
    附表三: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直接建设成效评价数据处理记录表
    附表四:陕西省重点示范镇综合发展成效评价各镇指标隶属度
    附表五: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历年政策文件梳理
致谢

(4)就地城镇化背景下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
        1.1.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时代背景
        1.1.3 城乡统筹发展与城乡差距的现实背景
    1.2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研究的必要性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基本概念诠释
        1.4.1 就地城镇化
        1.4.2 新型农村社区
        1.4.3 街巷空间
        1.4.4 传统乡村
    1.5 研究方法与思路
    1.6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2 基础理论研究
    2.1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2.1.1 就地城镇化基本理论探究
        2.1.2 就地城镇化背景下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理论研究
        2.1.3 村落街巷空间理论研究
    2.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2.2.1 国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研究
        2.2.2 国外街巷空间设计研究
    2.3 研究现状的不足
    2.4 本章小结
3 高陵地区传统乡村街巷空间本底研究
    3.1 关中传统乡村聚落空间概况
        3.1.1 关中传统乡村分布的地域差异
        3.1.2 关中村落布局与地形地貌的关系
        3.1.3 关中传统乡村聚落规模类型及用地组织
    3.2 高陵区传统乡村街巷空间历史特性研究
        3.2.1 高陵区传统乡村街巷空间调研概况
        3.2.2 高陵区传统乡村聚落空间的历史演变
        3.2.3 高陵区传统乡村街巷空间与邻里交往
    3.3 高陵区传统乡村街巷空间营造特性研究
        3.3.1 传统乡村街巷组结构组织方法
        3.3.2 高陵区传统乡村街巷空间处理方法
        3.3.3 高陵区乡村街巷空间营造不足
    3.4 本章小结
4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建设实践研究
    4.1 调研简述
        4.1.1 调研目的与意义
        4.1.2 调研方法与内容
    4.2 高陵区就地城镇化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与建设研究
        4.2.1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就地城镇化建设研究
        4.2.2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原则
        4.2.3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4.2.4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耕作管理半径规划
        4.2.5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规
    4.3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研究
        4.3.1 高陵区鹿苑街道东樊社区街巷空间研究
        4.3.2 高陵区通远街道何村社区街巷空间研究
        4.3.3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网络空间对比分析研究
    4.4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与街巷空间营造的现状问题
        4.4.1 高陵区就地城镇化建设对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营造的影响因素
        4.4.2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营造的具体现状问题
    4.5 本章小结
5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设计研究
    5.1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设计原则与要点
        5.1.1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基本设计原则
        5.1.2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空间设计指导思想
        5.1.3 就地城镇化背景下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设计要点
    5.2 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网优化设计
        5.2.1 新型农村社区聚落空间布局方法
        5.2.2 新型农村社区有机再生的街巷网络空间模式
    5.3 新型农村社区交通组织方法
        5.3.1 新型农村社区交通组织结构优化设计
        5.3.2 新型农村社区“人行优先”交通组织方法
        5.3.3 新型农村社区停车组织设计
    5.4 新型农村社区传统邻里交往空间设计
        5.4.1 社区街巷邻里交往空间设计
        5.4.2 宅前邻里交往空间设计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录
    附录1: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相关资料
    附录2: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村情概况调查表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 ——以温州市周壤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5 创新之处及存在的不足
        1.5.1 论文的创新
        1.5.2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
    2.1 核心概念
        2.1.1 新型城镇化
    2.2 有机更新理论的基本内容
        2.2.1 有机更新理论的要点
        2.2.2 有机更新理论的应用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温州市周壤镇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及面临的困难
    3.1 温州市周壤镇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状
        3.1.1 温州市周壤镇新型城镇化基本概况
        3.1.2 温州市周壤镇新型城镇化路径特点
        3.1.3 温州市周壤镇新型城镇化有利条件
    3.2 温州市周壤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3.2.1 规划设计落后,基础建设慢,区域空间布局混乱
        3.2.2 城镇发展缓慢,辐射带动弱,普遍同质无特色
        3.2.3 城镇管理滞后,秩序混乱,缺乏长效管理机制
        3.2.4 文化记忆不强,人文环境差,群众缺乏归属感
        3.2.5 城镇优质资源不足,配套服务差,利益不均等
    3.3 将有机更新理论引入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
        3.3.1 有机更新与传统更新模式下城镇化路径的差异
        3.3.2 有机更新与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的联系
        3.3.3 有机更新理论指导下新型城镇化路径的选择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温州市周壤镇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困难的原因分析
    4.1 传统观念制约
    4.2 体制机制制约
    4.3 资源要素制约
        4.3.1 土地紧张
        4.3.2 资金短缺
        4.3.3 人才流失
    4.4 路径依赖制约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国外新型城镇化的经验及其启示
    5.1 国外新型城镇化的经验
        5.1.1 英国新型城镇化经验
        5.1.2 美国新型城镇化经验
    5.2 国外新型城镇化的启示
        5.2.1 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关系
        5.2.2 选择适宜路径缩小城乡差距
        5.2.3 鼓励多种社会力量参与
        5.2.4 建设科学城镇规划体系
        5.2.5 注重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5.2.6 注重环境和资源的保护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有机更新视角下周壤镇新型城镇化路径优化的对策建议
    6.1 保持城镇肌理,实现有机的整体性发展
        6.1.1 有机保护空间布局
        6.1.2 有机完善规划体系
        6.1.3 有机优化功能结构
    6.2 塑造城镇特色,实现有机的适宜性发展
        6.2.1 打造宜居新环境
        6.2.2 打造城镇新面貌
        6.2.3 打造有效新载体
    6.3 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有机的渐进性发展
        6.3.1 建立完善的法律规章制度
        6.3.2 完善新型城镇化相关政策
        6.3.3 确立长效的城镇管理原则
    6.4 继承城镇风格,实现有机的延续性发展
        6.4.1 维护绿色原生态格局,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交融
        6.4.2 注重历史价值,实现与现代有机结合
        6.4.3 传承乡情风貌,延续传统文化记忆
        6.4.4 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科教文卫事业
    6.5 兼顾质量和公益,实现有机的可持续性发展
        6.5.1 贯彻绿色可持续更新理念
        6.5.2 以产业培育促乡村振兴
        6.5.3 增加公共服务新供给
        6.5.4 多元主体打造共建共享新模式
    6.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致谢

(6)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农民安置满意度分析 ——以济南市莱芜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2 相关理论与研究方法
    2.1 相关概念
        2.1.1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2.1.2 增减挂钩土地整理模式
        2.1.3 满意度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2.2.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3 社会比较理论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研究法
        2.3.2 问卷调查和访谈法
        2.3.3 综合评价法
        2.3.4 逼近理想解法
        2.3.5 障碍因素分析法
    2.4 技术路线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莱芜区增减挂钩实施情况概述
        3.1.2 典型村选取及情况简述
    3.2 问卷设计及数据分析
        3.2.1 问卷设计及调查
        3.2.2 样本概况
4 增减挂钩项目区农民安置满意度分析
    4.1 农民安置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4.2 农民安置满意度评价体系的构建及综合评价
    4.3 农民安置预期满足水平分析
    4.4 农民安置满意度障碍因素分析
        4.4.1 经济方面
        4.4.2 政策实施方面
        4.4.3 居住舒适度方面
        4.4.4 社会关系方面
5 提升增减挂钩项目区农民安置满意度的政策建议
    5.1 坚持政府主导地位,注重整体规划布局
    5.2 发挥集体纽带作用,加强经济示范带动
    5.3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6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农民满意度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致谢

(7)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时代背景
        1.1.3 首都要求
    1.2 选题缘由与研究优势
        1.2.1 国内集体建设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相关研究较少
        1.2.2 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研究存在不足
        1.2.3 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作为支撑
    1.3 研究框架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工业大院
        1.4.2 集体产业用地
        1.4.3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1.4.4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
        1.4.5 层次分析法
        1.4.6 集体产业用地统筹利用实施方案
    1.5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意义
    1.7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
        1.7.1 研究创新点
        1.7.2 研究难点
第2章 基础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基础理论研究
        2.1.1 土地利用效益理论
        2.1.2 土地报酬递减理论
        2.1.3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2.1.4 系统论和协同论
        2.1.5 人地关系理论
    2.2 国内外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发展综述
        2.2.1 国外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发展综述
        2.2.2 国内土地利用效益评价的发展综述
    2.3 国内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
        2.3.1 国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
        2.3.2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
    2.4 现有研究不足和空白
        2.4.1 土地利用效益的评价对象不够完善
        2.4.2 土地利用效益的评价内容不够全面
        2.4.3 土地利用效益的评价管理不够完整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的基本认识
    3.1 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的发展历程
        3.1.1 发展形成期(1980年-2000年)
        3.1.2 快速发展期(2000年-2002年)
        3.1.3 发展整顿期(2003年至今)
    3.2 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的总体特征
        3.2.1 规划后用地布局更集中、建设强度更强
        3.2.2 发展条件普遍较好、实施进程普遍较慢
        3.2.3 实施项目以“集体租赁房”居多
    3.3 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的发展模式
        3.3.1 全区统筹发展模式
        3.3.2 全镇统筹发展模式
    3.4 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的问题梳理
        3.4.1 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现状问题梳理
        3.4.2 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规划问题梳理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的构建
    4.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1.1 全面性原则
        4.1.2 动态性原则
        4.1.3 可比性和可代表性原则
        4.1.4 可操作性原则
    4.2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4.3 评价体系指标要素来源
        4.3.1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要素
        4.3.2 国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要素
        4.3.3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要素
        4.3.4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展要求
        4.3.5 《集体产业用地统筹利用实施方案》编制内容
    4.4 评价体系指标要素的预选
        4.4.1 一级指标要素的预选
        4.4.2 二级指标要素的预选
        4.4.3 三级指标要素的预选
    4.5 基于专家咨询法的评价体系指标要素筛选
        4.5.1 指标筛选原理
        4.5.2 专家评价过程
    4.6 评价体系指标要素的确定及其含义
        4.6.1 一级指标要素及其含义
        4.6.2 二级指标要素及其含义
        4.6.3 三级指标要素及其含义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应用
    5.1 实施方案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5.2 实施方案评价体系指标要素来源
        5.2.1 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
        5.2.2 集体产业用地统筹利用试点实施方案规划内容
    5.3 实施方案评价体系指标要素的确定及其含义
        5.3.1 一级指标要素及其含义
        5.3.2 二级指标要素及其含义
        5.3.3 三级指标要素及其含义
    5.4 确定指标要素权重
    5.5 实施方案评价体系应用及结果分析
        5.5.1 评价对象G镇的情况
        5.5.2 评价对象C镇的情况
        5.5.3 评价对象D镇的情况
        5.5.4 最终评价情况及结果分析
        5.5.5 《集体产业用地统筹利用试点实施方案》规划改善建议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集体产业用地统筹利用实施方案规划编制优化案例
    6.1 规划编制优化思路
    6.2 规划设计范围
    6.3 基本概况及现存问题
        6.3.1 马驹桥镇基本概况
        6.3.2 东部地区现存问题
    6.4 规划产业定位
    6.5 规划设计方案
        6.5.1 用地指标
        6.5.2 用地布局
        6.5.3 产业发展目标
    6.6 规划实施路径及时序
    6.7 资金测算
        6.7.1 成本测算
        6.7.2 收入测算
        6.7.3 收益分红测算
    6.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专家及专业人士基本情况表
    附录B:集体产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遴选专家打分表
    附录C:图纸目录
    附录D:表格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田野调查法
        (三)案例分析法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特色小镇
        (二)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
        (三)高质量发展
第二章 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发展的态势研判
    一、广西特色小镇概况
        (一)发展目标
        (二)创建数量
        (三)建设意义
    二、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建设进展
        (一)建设进展
        (二)分布特征
    三、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的类型划分
        (一)依据聚居的民族进行划分
        (二)依据主导的产业进行划分
        (三)依据旅游的产业地位进行划分
第三章 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典型案例解读
    一、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养生养老小镇
        (一)四大优势助力小镇培育
        (二)建立了康养产业五大支撑体系
        (三)“瑶族文化+康养旅游”的发展模式
    二、东兴市江平京族海洋特色小镇
        (一)具有边海民族特色的“中国最美村镇”
        (二)建设滨海宜居小镇
        (三)“京族文化+休闲旅游”的发展模式
    三、马山县古零攀岩特色体育小镇
        (一)支撑小镇建设的特色资源
        (二)体育赛事驱动小镇的发展
        (三)“壮族文化+体育旅游”的发展模式
    四、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月柿小镇
        (一)“百镇建设”工程助力小镇培育
        (二)建设“中国月柿之乡”
        (三)“瑶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
第四章 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聚焦
    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
        (一)推动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率
        (三)优化经济发展的结构
        (四)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五)创新引领新动力培育
        (六)打造环境友好型经济
    二、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对标高质量发展
        (一)生态资源利用不充分,生态保护易受忽视
        (二)产品结构相对较单一,产业基础不够完善
        (三)创新型人才数量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四)民族文化挖掘不深入,文化传承需要加强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地方对特色小镇的理解不透彻
        (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限制
        (三)特色小镇建设存在同质化现象
        (四)特色小镇质量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五)距离实现“产城融合”仍存在差距
第五章 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一、坚持优化服务,政府科学引导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一)完善专项政策体系
        (二)强化小镇顶层设计
        (三)健全发展长效机制
        (四)科学指导建设规划
        (五)正确处理“双向互动”
    二、坚持规范发展,五大理念保障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一)创新理念塑造特色业态
        (二)协调理念营造和谐氛围
        (三)绿色理念推动生态建设
        (四)开放理念创建包容环境
        (五)共享理念打造交流平台
    三、坚持产业立镇,优势产业驱动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一)依托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
        (二)运营特色产业,构建服务平台
        (三)突出产业特色,促进文旅融合
        (四)坚持人本导向,引导产城融合
    四、坚持民族特色,民族文化支撑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
        (一)尊重民族地区现有形态,理性拆旧建新
        (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拒绝盲目搬袭
        (三)挖掘民族地区乡土文化,锻铸文化内核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9)三原县中心城区居住空间演变及其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居住空间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1.1.2 城市发展面临转型
        1.1.3 三原县自身特点面临侵蚀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概念辨析
        1.3.1 研究对象
        1.3.2 概念辨析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居住空间发展相关理论
        2.1.1 国外研究动态
        2.1.2 国内研究动态
        2.1.3 小结
    2.2 城市形态演变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基本规律
        2.2.1 城市形态演变的基本规律
        2.2.2 城市空间发展的基本理论
    2.3 其他相关理论基础
    2.4 本章小结
3 三原县中心城区居住空间演变及其特征
    3.1 城市发展历程
        3.1.1 古代及近代三原
        3.1.2 建国后-1970
        3.1.3 1970-2002
        3.1.4 2002-2019
    3.2 居住空间拓展演变及特征
        3.2.1 居住空间扩展数量变化
        3.2.2 居住空间扩展形态变化
        3.2.3 居住空间拓展模式变化
        3.2.4 小结
    3.3 居住空间构成类型演变及特征
        3.3.1 居住空间构成类型划分
        3.3.2 建国以前
        3.3.3 建国后-1970年
        3.3.4 1970-2002
        3.3.5 2000-2010
        3.3.6 2010-2019
        3.3.7 小结
    3.4 居住空间关联要素演变及特征
        3.4.1 居住人群分布结构演变特征
        3.4.2 居住空间与相关功能空间关联性演变特征
        3.4.3 居住空间配建设施演变特征
        3.4.4 居住空间增长的引导控制演变特征
        3.4.5 小结
    3.5 本章小结
4 三原县中心城区居住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与发展导向
    4.1 居住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
        4.1.1 外部调控与引导因素
        4.1.2 内部诱导与制约因素
    4.2 居住空间演变的问题
        4.2.1 居住空间人地发展不匹配
        4.2.2 居住空间发展忽视更新
        4.2.3 居住空间分异现象显现
        4.2.4 居住空间整体品质不佳
        4.2.5 居住空间与相关功能空间不协调
        4.2.6 居住空间配建设施不匹配
    4.3 居住空间未来发展导向
        4.3.1 新的发展背景与机遇:居住空间发展注入新活力
        4.3.2 新的城市发展动向:居住空间发展面临新协调
        4.3.3 新的发展理念:居住空间发展急需新突破
    4.4 未来发展需吸取的经验教训
        4.4.1 居住空间发展的一般历程
        4.4.2 居住空间演变出现的共性问题及对三原发展的启示
    4.5 本章小结
5 三原县中心城区居住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5.1 进行新形势下居住空间拓展引导
        5.1.1 拓展方向的引导
        5.1.2 拓展模式的转变
    5.2 构建和谐的人地匹配关系
        5.2.1 客观确定城市人口规模
        5.2.2 居住用地有序供给下的人地匹配
        5.2.3 加强居住空间建设实施的监管
    5.3 进行适宜方式下的更新发展
        5.3.1 更新的模式与目标
        5.3.2 差异化更新方式引导
        5.3.3 更新时序的安排
    5.4 发展小街区、密路网下的混合住区
        5.4.1 多样化人口的混合
        5.4.2 多样化设施的配置
        5.4.3 多样化住房的供给
    5.5 增强居住空间与相关功能空间的协调性
        5.5.1 与工业空间:现状问题解决与未来发展融合
        5.5.2 与历史文化空间:控制建筑高度、协调建筑风貌
        5.5.3 与交通空间:梳理道路网,增大道路网密度
    5.6 满足居住空间设施的合理配给
        5.6.1 设施的均衡配置与提质升级
        5.6.2 绿化空间织补
        5.6.3 道路供给完善
6 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图录
    表录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附录一 2002-2010三原县新建居住空间发展信息表
    附录二 2010-2019三原县新建居住空间发展信息表
致谢

(10)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北京乡镇统筹空间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 核心概念
    1.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难点创新点
        1.5.1 研究难点
        1.5.2 研究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文献综述与主要理论
    2.1 文献综述
        2.1.1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流转与利用研究
        2.1.2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北京乡镇统筹研究
        2.1.3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政策法规演变梳理
        2.1.4 研究评述
    2.2 主要理论
        2.2.1 制度变迁及路径依赖理论
        2.2.2 博弈理论
        2.2.3 交易费用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北京乡镇统筹的历程回溯与制度安排
    3.1 北京乡镇统筹的历程回溯
        3.1.1 2014年前的自主探索
        3.1.2 2014年后的政府试点与改革
        3.1.3 探索经验的制度化修正
    3.2 北京乡镇统筹的制度安排
        3.2.1 北京乡镇统筹的主要内容
        3.2.2 北京乡镇统筹的主要阶段
    3.3 本章小节
第4章 北京乡镇统筹的制度变迁与空间作用分析
    4.1 北京乡镇统筹的制度变迁与制度成本
        4.1.1 乡镇统筹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4.1.2 制度变迁: 从诱制性变迁到强制性变迁
        4.1.3 制度成本: 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
    4.2 北京乡镇统筹对空间治理的作用路径
        4.2.1 减量提质: 首都内涵的功能结构优化
        4.2.2 地权改革: 镇村联动的土地配置优化
        4.2.3 统分结合: 集中集约的土地利用增效
    4.3 北京乡镇统筹的空间治理内涵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北京乡镇统筹的案例考察与制度成本分析
    5.1 制度运行问题: 基于北京市D镇的案例考察
        5.1.1 弹性不足的土地发展权配置方式
        5.1.2 过于单一的统筹工具和土地流转
        5.1.3 土地集体权属中的复杂利益诉求
        5.1.4 尚不健全的政策配套条件
    5.2 共性问题提炼与研究理论选择
    5.3 基于博弈关系理论的利益协调分析
        5.3.1 利益及其相关者界定
        5.3.2 博弈主体的行动逻辑和目标
        5.3.3 乡镇统筹的博弈关系分析
        5.3.4 博弈关系分析对空间治理的启示
    5.4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制度响应分析
        5.4.1 资产专用性
        5.4.2 交易不确定性
        5.4.3 交易发生的频率
        5.4.4 交易费用对空间治理的启示
    5.5 本章小节
第6章 北京乡镇统筹的空间治理建议
    6.1 创新规划统筹模式
        6.1.1 加强统筹的集中管理,稳定制度运行环境
        6.1.2 探索“分散统筹”模式,提高制度响应能力
        6.1.3 丰富统筹的用地类型,做大统筹利益总量
    6.2 健全规划编制机制
        6.2.1 对接空间规划体系,稳定各层级规划编制内容
        6.2.2 完善规划编制技术,弹性响应乡镇差异条件
        6.2.3 确立圈层管控目标,差异化引导功能品质提升
    6.3 完善规划管理体制
        6.3.1 完善规划建设管理制度,明确各层级审批主体
        6.3.2 创新用途管控制度,明确审批和实施管理办法
        6.3.3 执行产业发展全程管控,预留弹性更新路径
    6.4 拓展规划实施路径
        6.4.1 强化乡镇政府的规划管理动机
        6.4.2 加强集体建设用地的创新利用
    6.5 构建政策支撑体系
        6.5.1 土地确权和还权赋能
        6.5.2 金融支持和风险管控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小城镇建设要处理好改旧与建新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农民城[J]. 朱晓军. 江南, 2022(01)
  • [2]县区实施“土地增减挂”政策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以临沂市河东区为例[D]. 洪琪.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陕西省重点示范镇建设发展成效评价研究[D]. 许入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就地城镇化背景下高陵区新型农村社区街巷空间设计研究[D]. 门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5]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新型城镇化路径研究 ——以温州市周壤镇为例[D]. 陈晓茜.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3)
  • [6]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区农民安置满意度分析 ——以济南市莱芜区为例[D]. 贾凯. 山东农业大学, 2020(03)
  • [7]北京市集体产业用地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研究[D]. 谭丽婷.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7)
  • [8]广西民族聚居型特色小镇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D]. 朱浩.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1)
  • [9]三原县中心城区居住空间演变及其发展策略研究[D]. 侯旭娇.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10]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的北京乡镇统筹空间治理研究[D]. 阮智杰.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小城镇建设要处理好新旧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