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沉积环境和物源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解释

海洋沉积环境和物源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解释

一、海洋沉积环境和物源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释读(论文文献综述)

崔景治[1](2021)在《大连金州陆海村海洋沉积物沉积环境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海洋沉积物研究是第四纪研究的重要内容,在沉积过程中可以保存气候变化和各种地理信息,以便推测解译地质的历史演变过程。海洋沉积物的研究相较于陆地沉积物稍晚,但近些年发展迅速。陆海村位于辽东半岛南部,大连市金州区西北部。该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沉积着大量来自陆地的碎屑物质。为进一步对沉积时渤海海洋环境的演化和变迁以及物质来源进行探讨总结,解译沉积物发育特征,本次研究基于陆海村长岛两侧进行海洋钻探取得柱状沉积物样品,通过激光衍射粒度分析仪和X荧光光谱仪对该区海洋沉积物进行粒度组分、参数特征分析、常量元素和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揭示海洋沉积物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特征,对比不同海域的沉积物特征,讨论其沉积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对研究区海洋沉积物的粒度分析,具有如下特征:28组样品中除HA1-3,HA1-4为黏土质粉砂,其余均为砂质粉砂,粉砂(4-63um)为所有样品中的优势粒径组,占比达到60%,其中粗粉砂为粉砂组的优势组,约占总体的40%,黏土质含量较少;平均粒径在4.17Φ~6.41Φ之间,平均值5.215Φ,整体波动不大,但在垂向变化方面没有表现出明显规律,分选性为中等偏差,整体上呈现出随着深度增加,标准差增大,分选程度变差的变化特点,说明沉积过程中可能受到复杂多变的水动力环境和来自不同地区物源的综合影响,偏度范围在-0.09~0.88之间,平均偏度0.088,大部分呈正偏和偏正偏,尖度范围在0.98~1.86,平均值为1.18,大部分尖度大于1.11,表现为窄峰或中等程度,说明研究区的海水动力强烈,沉积环境处于高能环境中;由于28组样品的粒度频率曲线形态大体一致,可能说明沉积物具有相似的物质来源。(2)对海洋沉积物样品进行X荧光光谱检验,对沉积物金属含量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沉积物中主要含有Na2O、Mg O、Al2O3、Si O2、K2O、Ca O和Fe2O3共计7种氧化物,总量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其中Na、Mg、Al、Si、K、Ca和Fe单质的含量分别为0.8%,0.65%,8.83%,25.66%,3.22%,2.10%和5.90%,通过对比分析,其中作为矿物的主要组成元素Si和Al含量与上地壳含量相近,并出现一定的富集,Na、Mg和Ca元素发生淋失,含量发生一定淋失,同时低于渤海中东部地区和中国浅海沉积物,其中Ca元素的淋失一定程度上表明研究区海域生物活跃程度稍低,导致碳酸盐的化学沉积作用减弱。(3)对于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分析,主要包括Cr、Mn、Co、Ni、Cu、Zn和Pb七种,对其进行因子分析和地球化学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海洋沉积物物源除来自陆相沉积岩外,人类活动同样产生一定影响,同时在沉积过程中,区域气候温暖潮湿,有利于化学风化和部分活泼金属迁移过程中发生淋失;无论是常量元素还是重金属元素,都具有一定的亲陆性,表明其大部分物质来源为大陆风化碎屑。

赵思琪[2](2021)在《基于多物源指标的全新世以来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源汇过程研究》文中认为南黄海是东亚大陆边缘的半封闭陆架海,受到周边河流沉积物输入的强烈影响。然而,这些河流沉积物在南黄海尤其是在南黄海中部泥质区(CYSM)的输运和沉积模式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阐述。本论文通过对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以及南黄海中部泥质区北部西缘的YSC-10孔的AMS 14C定年、粘土矿物、元素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的测试分析,探讨了全新世以来南黄海陆源沉积物的物源和输运机制,主要成果如下:南黄海表层沉积物平均粒径的平均值为5.65Φ,粘土质粉砂是南黄海分布范围最广的沉积物类型。利用粒度端元分解模型对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进行反演,分离出了四个端元,端元1与端元2的分布基本呈相反趋势,端元2的相对含量在整体上呈现出由岸向海逐渐减少的格局,端元3和端元4的分布略有重叠,且重叠部分端元3较多。根据各端元的平面分布特征并结合现代南黄海沉积动力格局,分析可知端元1-4分别表征陆源细颗粒沉积物、陆源较粗颗粒沉积物、改造砂和残留砂。结合南黄海的水文特征可知,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物源方向有北和西南两个方向。岩芯YSC-10沉积物中粘土矿物组合主要为伊利石(68±3%),其次为绿泥石(15±2%)和高岭石(10±2%),蒙脱石(6±3%)较少。沉积物常量元素中Al2O3的含量较高,其他元素含量较低。其中Al2O3、MgO、K2O、TiO2、Fe2O3之间呈正相关,而MnO与Al2O3呈负相关。经主成分分析可知,Fl因子(45.425%)代表元素组合是K2O、P2O5、Na2O、Al2O3、MgO;F2因子(23.813%)代表元素组合为Fe2O3、TiO2;F3因子(11.316%)代表元素组合为CaO和MnO。微量元素中Ba含量最高,平均为414.92 mg/kg,其次是Rb、Zr、Sr、B、V、Zn、Cr,平均含量分别为158.18、136.19、132.36、128.6、127.89、113.57 和 100.55 mg/kg。Li、Ni、Cu 和 Pb 的平均含量在 30~80 mg/kg 之间,Y、Ga、Co、Nb、Sc、Cs、Th和As的平均含量在10~25mg/kg之间,其余微量元素含量小于5 mg/kg,甚至有些不足1 mg/kg。稀土元素(∑REE)的变化范围为172.04~199.29 mg/kg,平均为187.09 mg/kg。轻稀土(LREE)含量明显富集(平均值为169.9 mg/kg),重稀土(HREE)含量(平均值为17.46 mg/kg)丰度较低,轻重稀土分馏明显,LREE/HREE的平均值为9.72。经球粒陨石标准化后的δEu(平均值为0.66)有明显的负异常,δCe(平均值为1.01)无明显异常。经上地壳标准化后的δEu(平均值为1)和δCe(平均值为0.97)均无明显异常。87Sr/86Sr值在0.720719~0.721973之间变化,平均值为0.721425,εNd值在-12.35~-1 1.59之间变化,平均值为-12.075。结合已发表的资料,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沉积物很可能是黄河、长江和朝鲜半岛小河沉积物的混合产物,并具有明显的时间变化。8.4-6.4ka,长江沉积物和黄河沉积物可以被直接输送到南黄海中部泥质区;以黄海暖流(YSWC)为标志的现代南黄海环流体系在~6.4 ka前后形成,此时南下山东沿岸流和北上的黄海暖流在山东半岛近海海域交汇并形成海洋锋面,这些锋面会抑制沿岸流携带的黄河沉积物继续扩散进入南黄海中部泥质区,因此,在6.4-4.2 ka期间长江冲淡水输送的长江沉积物取代黄河沉积物成为南黄海中部泥质区的主要物源;4.2 ka至今,由于东亚冬季风(EAWM)的减弱,黄海暖流减弱且主轴移动,黄海冷水团(YSCWM)减弱并收缩,导致锋面减弱且向海摆动,黄河沉积物的贡献占比略有增加。因此,本研究表明南黄海沉积物的搬运机制受季风气候、海洋环流和海洋锋面的共同控制,认为海洋锋面的出现和变化在南黄海中部泥质区边缘的“源—汇”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张钰莹[3](2021)在《西北太平洋40万年来有机碳埋藏保存及古生产力演化》文中提出本论文以西北太平洋黑潮流区九州海脊北部的重力活塞柱样KPR12岩芯为研究对象,基于有孔虫放射性碳同位素测年、有孔虫稳定氧同位素记录建立了岩芯的年代框架,恢复岩芯底部年龄约40万年;重点研究了有机碳埋藏和海洋古生产力的轨道尺度变化规律及其对陆源输入和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探讨了该区古生产力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初步建立了研究区冰期-间冰期有机碳埋藏保存及其环境响应的演化模式。研究结果表明,KPR12岩芯沉积物中总有机碳(TOC)百分含量整体偏低(0.062%~0.443%,平均0.216%),碳埋藏通量介于0.82~11.74 mg/cm2/ka,与开放大洋的埋藏量相当;相对边缘海区低1~2个数量级,推测这与研究区缺乏大河直接输入巨量的陆源物质以及海区生产力相对较低有关。岩芯TOC含量与埋藏通量整体呈冰期高-间冰期低的显着旋回特征。此外,有机碳的C/N比、δ13C指示了该区有机质主要受海洋生源和陆源输入的混合贡献,以海洋生源(平均~66%)为主。研究区的陆源物质主要通过风尘和日本九州岛河流输入,同时受到黑潮强度、海平面升降等因素共同影响,冰期陆源有机质埋藏通量更高。研究区硅质生产力较低(生物硅Opal含量~1%),无明显的冰期旋回变化特征;碳酸钙(Ca CO3)和生源钡(Bio-Ba)含量指示古生产力变化明显呈间冰期高-冰期低的旋回特征,与有机碳埋藏通量以及亚洲风尘的变化规律相反,说明TOC作为海洋古生产力替代指标具有局限性,同时风尘可能对该区海洋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有限。根据Bio-Ba含量重建,显示研究区40万年来的初级生产力整体较低(冰期105mg/m2/ka,间冰期128 mg/m2/ka),这可能是由于表层营养盐浓度较低所致。同时,冰期时北太平洋中层水(NPIW)形成加强致使水体层化显着,阻碍了底部营养物质向表层输送,进而抑制了初级生产力。沉积氧化还原敏感元素(RSEs)的富集特征指示研究区底层沉积物-水界面处于相对氧化状态;但其含氧条件及陆源细颗粒物质含量具有冰期-间冰期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冰期时RSEs(V、Th、Tl、Ga等)富集程度较高,指示水界面相对偏还原,更有利于有机质的埋藏和保存。同时岩芯细粒组分与TOC呈一定的负相关,且冰期时细粒物质输入增加,可吸附更多有机质并加速其向海底沉降。反之,间冰期时水界面的溶解氧含量相对较高、细颗粒物输入减少,有机碳的埋藏通量降低。综上,研究区的TOC埋藏对气候变化具有显着的轨道尺度敏感响应,其演化规律与古生产力记录并不耦合,说明古生产力可能不是影响该岩芯TOC埋藏特征的主控因素;另外,在沉积物-水界面氧化还原条件以及细粒物质吸附和沉降等因素的共同驱动下,研究区的有机碳埋藏整体呈现“冰期碳埋藏量更高、间冰期降解作用更显着”的演化模式。

石学法,乔淑卿,杨守业,李景瑞,万世明,邹建军,熊志方,胡利民,姚政权,董林森,王昆山,刘升发,刘焱光[4](2021)在《亚洲大陆边缘沉积学研究进展(2011—2020)》文中提出近十年来,我国在亚洲大陆边缘沉积学和古海洋学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空间上,对北起拉普捷夫海、南至孟加拉湾的广大海域进行了沉积物调查取样,开展了跨纬度"源-汇"过程研究,建立了陆架第四纪高分辨率地层层序,初步揭示了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亚洲季风、海冰、海流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在不同时空尺度上对亚洲大陆边缘"源-汇"过程的基本控制作用。在南海通过国际大洋钻探获取的沉积记录,发现了低纬区水、碳循环直接响应地球轨道变化的证据,提出了低纬过程也能驱动全球气候变化的新认识。通过现场观测,揭示了台风、风暴潮、热带风暴等对陆架沉积和动力过程的影响,阐述了内孤立波、中尺度涡、等深流和浊流等在南海沉积物输运中的作用。对末次冰期以来暖池、黑潮、北太平洋中层水等的演化及其对沉积作用的影响研究也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未来亚洲大陆边缘沉积学的研究应加强现代沉积过程的长期连续观测,重视地质记录中环境演变信号的精确解译,深化数值模拟技术和海洋沉积大数据的挖掘与使用。

秦琳[5](2020)在《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北部沉积记录的陆架风化与有机碳埋藏》文中提出大陆边缘盆地是大陆风化剥蚀产物的主要沉积汇,是揭示风化-碳埋藏过程和机制的天然实验室。本研究基于南海东北部台西南盆地TWS-1和珠江口ZK20岩心沉积物的AMS14C测年、陆源物质堆积速率、粘土矿物组成和结晶学特征、粒度参数、元素地球化学和有机碳-总氮含量和稳定碳同位素等的分析,揭示了末次冰期23 ka BP以来以来台西南盆地沉积物源、硅酸盐风化和陆源有机碳埋藏的演变历史及驱动机制。通过对TWS-1站位沉积物Sr-Nd同位素组成和粘土矿物学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浅地层剖面中观测到的埋藏古河道和海底峡谷,明确了台湾是研究站位末次冰期和全新世沉积物的主要物源。基于K/Al、高岭石/伊利石和Rb/Sr等风化指标,重建了23 ka BP以来TWS-1岩心记录的源区化学风化历史,揭示冰期时化学风化强度明显高于全新世,暗示冰期低海平面时期陆架沉积物发生了再次风化。末次冰期期间,海平面与现在相比下降最大约120 m,陆架广泛暴露。南海北部地处热带,其冰期适宜的温度和降水及充分的风化时间,使得暴露陆架上的松散沉积物发生再次风化。因此,证实冰期热带陆架风化是冰期-间冰期碳循环一个被忽略的重要机制。研究站位的有机碳-总氮含量及有机碳同位素特征与潜在物源对比表明,台湾是研究区陆源有机碳的主要物源,相对海源其贡献比例约为58%,陆源物质可能主要通过海底峡谷水道和低海平面时期陆架河流输入。重建的陆源有机碳通量在末次冰消期早期(19-13 ka BP)和中全新世(7-4 ka BP)期间有两个峰值,分别约0.16 g/cm2/ky和0.09 g/cm2/ky。综合分析表明,二者分别受控于冰期低海平面时期增强的陆架风化剥蚀和全新世季风强盛期降水驱动的台湾大陆剥蚀。我们的工作暗示冰期-间冰期循环中海平面和季风分别驱动的大陆边缘有机碳埋藏可能对全球碳循环和大气CO2浓度演变有重要影响。

陈禹飞[6](2020)在《末次冰消期以来泰国湾西部沉积物的物源变迁 ——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亚洲大陆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陆源物质“源-汇”体系,大量的陆源物质从亚洲大陆输送到边缘海,进而进入太平洋和印度洋,在大陆边缘沉积形成了重要的沉积体系,记录了丰富的全球变化信息。重塑亚洲大陆边缘古环境演变史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本文对采自泰国湾及邻近海域的42站表层沉积物和T93重力沉积物岩芯(9.9261°N,100.6442°E)样品进行了Sr和Nd同位素、稀土元素以及常量元素测试,结合年代学、颜色反射率、粒度等数据资料,分析了泰国湾沉积物的分布规律、特征和搬运,讨论了末次冰消期以来泰国湾西部的物源变迁。表层沉积物87Sr/86Sr平均值为0.7241,143Nd/144Nd平均值为0.5121。87Sr/86Sr最低值为0.7109,出现在吉兰丹河河口,最高值为0.7467,出现在湄干河河口;143Nd/144Nd最低值为0.5119,出现在湄干河河口,最高值为0.5122,出现在金瓯角以西海域。研究区内87Sr/86Sr和143Nd/144Nd的分布特征近似相反,87Sr/86Sr高值分布区,143Nd/144Nd值低。根据Sr-Nd同位素特征,泰国湾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沉积区:(1)西部沉积区,包括曼谷湾和宋卡以北的泰国湾西部。87Sr/86Sr平均值为0.7279,143Nd/144Nd平均值为0.51206,沉积物主要来自湄干河。(2)西南沉积区,包括宋卡以南到吉兰丹河河口附近的泰国湾沿岸。87Sr/86Sr平均值为0.7162,143Nd/144Nd平均值为0.51211,沉积物主要来自吉兰丹河。(3)东部沉积区,位于金瓯角西侧海域。87Sr/86Sr平均为0.7231,143Nd/144Nd平均为0.51212,沉积物主要为湄公河入海物质。末次冰消期以来泰国湾沉积物的物源变迁可以从底到顶划分为4个阶段:(1)第Ⅰ阶段(14600~11700 cal.a B.P.):该阶段为低海平面时期的陆相沉积,沉积物为粘土质粉砂,Na、K、Ca等活跃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元素含量较低,Ti、Zr、Ba等含量高,表现出强烈的化学风化特征;δEu平均为0.60,(La/Yb)PAAS平均为0.92。沉积物以来自马来半岛为主,但分异程度高、成分较复杂。(2)第Ⅱ阶段(11700~8000 cal.a B.P.):该阶段为海平面快速上升的滨海沉积,沉积物主要为粘土质粉砂,粉砂组分含量开始增加,Mg和Mn元素大幅升高,Fe、Ti含量减少;δEu平均为0.58,(La/Yb)PAAS平均为0.99,物质来源主要为马来半岛。(3)第Ⅲ阶段(8000~4000 cal.a B.P.):该阶段为高海平面时期的陆架沉积,沉积物包括粉砂和粘土质粉砂,Mg、Na、Ca含量明显增多,化学风化程度减弱;δEu平均0.60,(La/Yb)PAAS平均为1.08,沉积物主要来自中南半岛。(4)第Ⅳ阶段(4000 cal.a B.P.至今):该阶段为海平面稍有下降的稳定陆架沉积,沉积物主要为粉砂,沉积物元素总体稳定,现代沉积体系基本形成;δEu平均为0.62,(La/Yb)PAAS平均为0.97。沉积物物源组成与现代趋于一致,主要来自马来半岛,其次为中南半岛。

计超[7](2020)在《南海琼东陆架海域晚全新世环境地球化学记录》文中研究表明本学位论文以中国南海北部海南岛东大陆架采集的沉积物岩芯为主要研究对象。获得的沉积柱长45cm,编号为QD2。对沉积柱的210Pb和放射性碳(14C)的年代分析并结合了地球化学分析,重建了过去1900以来年的QD2站位地球化学元素的连续变化过程。通过获得的地球化学元素、粒度、烧失量等,结合年代记录分别讨论了晚全新世南海北部陆架QD2站位的生产力变化过程和人类活动对于QD2站位重金属含量的影响。通过生物源Ba(Babio),尝试重建了研究区过去1900年的海洋生产力连续记录。结果表明海洋生产力在过去的1900年里变化明显,在中世纪暖期时生产力相对较高,而在气候相对凉爽的小冰期时生产力相对较低。海洋生产力在过去100多年增加迅速,当前Babio约为210μg/g,达到过去190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通过与气候环境记录对比,我们发现琼东上升流区海洋生产力受东亚夏季风影响显着,并与温度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在气候温暖期,东亚夏季风强度增加,引起沿岸上升流增强,使得海洋生产力提高。同样发现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人为因素导致的气候变化,可能已经对该地区的海洋生产力造成影响。除此以外,发现人为因素同样对研究区中的重金属元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重建的过去1900年中Hg的连续变化记录,结合烧失量(LOI),平均粒度(Mz),陆源的指示性元素铝(Al),稀土元素和汞(Hg),得以推断出QD2站位沉积物中的汞含量变化主要是受到大气沉降的影响。在过去的1900年中,汞的浓度和人为通量均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在过去约150年中,变化明显,人为源的汞通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平均含量23.7μg/m2/yr),通过富集因子(EF)计算发现过去150年间,人为汞通量的平均含量大约是1850年之前背景阶段的汞通量的11倍。总的来说,在公元1850年之前的大部分沉积物的汞浓度变化同区域性自然环境变化过程相一致。相比之下,可以发现,19世纪中叶以来,汞通量的快速增加过程同人类释放活动有着密切联系。自1980年代以来,人为汞通量表现出下降趋势,下降了约30μg/m2/yr,其变化过程与全球汞生产量的下降时间相一致。尽管如此,现如今的人为汞通量仍比1850年之前的自然背景阶段高出6.5倍,全球性和地区性的人类活动对于海洋Hg含量的影响依然不容忽视。通过富集因子(EF)、《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水体沉积物质量基准(ISQG)、地累积指数(Igeo)的评价发现,Cu的地累积指数则在近代达到了2~3,属于中强度污染,富集因子指示出来强富集强富集,属于沉积物质量标准的第三类水平且可能对环境生物产生负面效应,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快速富集,可能与20是世纪90年代以来,南海东南部的虾苗孵化场和虾苗繁育基地大量使用Cu的杀菌剂有关。Hg虽然处于中等富集状态,但未呈现出地累积指数的污染和生物负面效应。As、Zn、Pb元素的富集因子也都在1950年后呈现着稳步增加的变化趋势,变化受人为活动影响但都未表现污染和生物负面效应。Pb的增加可能受到城市气溶胶的影响,1928年左右的富集可能与欧洲金属加工活动和含铅汽油的使用有关,同时期南极雪坑Pb含量也增加了2-4倍。Cr主要受到自然源影响。Cd的变化具有特殊性,有待研究确定。

赵珣[8](2020)在《天津大神堂海洋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大神堂位于渤海湾内的天津市大沽区海岸。大神堂地区周围水系众多,是多条河流的交汇地带,燕山水系、太行水系和黄河每年都带来大量的陆源碎屑物质。而洋流的作用也使得该地区的物源变得十分复杂。本文通过粒度、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等方法对大神堂沉积物进行了研究,对大神堂沉积物的粒度特征、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沉积物物质来源等进行了探讨。结论如下:1、大神堂沉积物粒度特征:大神堂沉积物类型为粉砂质与泥质,以粉砂质为主要类型。沉积物的分选极好,为滨岸的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较弱,沉积环境相对稳定,潮汐、海流等对其造成的影响作用较弱。2、大神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总体来看,常、微量元素组分中,大部分元素符合元素的粒度控制规律。Mn、W、Re、Co的变化出现了异常,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生作用所导致。稀土元素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Eu、Ce异常指示出沉积物特征主要继承自源岩,分异程度较弱,化学风化作用不强。在与潜在源区对比中,常、微量和稀土元素元素沉积物组分总体上成分更接近于海河沉积物,且具有较强的陆源性。3、大神堂沉积物物源分析:大神堂沉积物主要来自于陆源物质,河北、北京、天津地区的华北地台燕山台褶带的贡献较大。源区气候条件为湿润、温暖的气候条件,随着沉积时间的变新,气温逐渐转暖。大神堂沉积物源岩的化学风化和剥蚀程度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沉积物的源岩中斜长石的含量较高,源岩具有花岗闪长岩的特征。源区构造背景为大陆岛弧构造背景。

迟光希[9](2020)在《南海南部晚中新世以来沉积物源区及古环境分析》文中提出南海南部1143站位提供了从晚中新世到全新世连续的沉积序列,该站位共分为两个岩性亚单元(Unit IA和Unit IB)。本文通过对1143站位岩芯中采集的36个沉积物样品基于元素地球化学的分析,进而探讨了沉积物的古气候,古生产力和古沉积环境的演化及物质来源,同时也建立了南海南部的东亚季风和古生产力的替代指标,与沉积物堆积速率和粘土矿物记录进行对比,重建南海南部的东亚季风在6-0.8Ma期间的演化以及讨论越南的区域抬升和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的阶段性隆升对其的影响。Fe、Al、Mg、Ca、Ti和Rb含量均较为明显的低于平均上陆壳(UCC),而Na和K含量较UCC高。除了Ca与Al呈现出显着负相关之外,Fe、K、Mg、Ti和Rb均与Al呈现出强正相关,表明它们与沉积物中的云母或粘土矿物有关。沉积物岩心中的化学蚀变指数(CIA)介于54和76之间,平均值为60,也反映了1143站位的源区为中等化学风化强度。在6-5.2Ma期间,沉积物源区化学风化作用强度较强,由于越南构造抬升使得源区物理侵蚀增强和夏季风增强共同作用使陆源物质输入增多,而夏季风强度增强驱动了的上升流活动和降雨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幅度增加使得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强和陆源营养物质输送导致了较高的古生产力。5.2-1.7Ma,沉积物源区气候变冷,导致海洋生物活动减弱,使海洋处于低生产力时期。其中,在3.6-2.6Ma,暗示东亚季风不断加强,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是对青藏高原发生阶段性快速构造隆升的响应,以及该时期的逐渐形成的北极冰盖的使得全球的海平面下降和陆源物质的输入相对增加进一步导致古生产力变高。自1.7Ma开始,对应冬季风增强,气候也变得寒冷,冬季风所带来的风尘物质输入增加,盆地内水循环逐渐增强,底部产生的营养物质能够输送到表层,表层的海洋生物光合作用增强,使得古生产力有所提高。元素地球化学和区域地质背景结合分析得出沉积物的源区构造环境为大陆岛弧,沉积物潜在物源区的源岩可能含有更多的长英质岩石成分,推测主要为花岗岩。湄公河可能是1143站位沉积物的最主要的潜在源区。

豆汝席[10](2020)在《末次冰期以来日本海西部陆坡物源演化及古气候意义》文中指出日本海是西北太平洋封闭程度最高的一个边缘海,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横跨温带和寒带两个气候带并以高“海槛”、发育季节性海冰、深层水和纹层沉积为显着特征,是研究东亚古环境和古气候演化的关键海区之一。目前日本海接受来自河流、风尘、海冰输运的陆源碎屑和火山物质。本文通过对日本海西部沉积岩心LV53-18-2的沉积学、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研究,阐述了末次冰期以来研究区沉积物的主要来源和搬运动力,分析了控制碎屑物质来源的主要因素,探讨了物源演化所指示的古气候意义。本文建立了LV53-18-2岩心3万年以来的年代地层框架,分析了393个沉积物粒度(全样)、132个主微量元素样品(<63μm)和31个Sr-Nd同位素样品(<63μm),采用主成分分析、端元分析等统计方法,重建了3万年以来日本海西部海冰、底流活动和陆源碎屑的演化历史。LV53-18-2沉积岩心的变化总体上可分为30~15 ka、15~8 ka和8~0 ka三个变化阶段。在30~15 ka,与海冰活动相关的粒度端元(40~160μm)含量及其沉积通量逐渐降低,这也与元素因子F3(Zr和Hf)含量变化相似,指示研究区海冰活动不活跃。与底流活动相关的粒径端元指标EM1(2~20μm)含量和因子F4(S和Mo)显示研究区底流活动明显受海冰活动的控制,季节性海冰高强度活动时段底流活动增强,而常年冰出现时期(HS1)水体通风明显减弱。稀土元素δEu异常介于1.0~1.2之间,表现出弱正异常,表明沉积物中可能存在年轻火山物质的贡献。化学蚀变指数(CIA)介于55~64之间,表明此时沉积物源区为弱风化。主微量元素散点图和Sr-Nd二端元混合模型(εNd介于-5.09~-4.05之间,87Sr/86Sr介于0.708164~0.711713之间)显示,沉积物组分由火山-东北沙地(科尔沁)二端元混合而成,此时段沉积物组分主要来自东北沙地(科尔沁)。在15~8 ka,研究区存在强烈海冰活动,大量IRD的沉积影响了底流指标的有效性,而因子F4(S和Mo)含量指示15 ka之后水体通风状况明显改善。δEu整体介于1.05~1.2之间,属于弱正异常,CIA介于54~58之间,指示风化程度较上一阶段明显减弱。主微量元素散点图和Sr-Nd二端元混合模型(εNd介于-4.48~-3.80之间,87Sr/86Sr介于0.707683~0.708634之间)显示此时段沉积物组分明显区别于末次冰期,沉积物中火山成分有所增加。8 ka之后,粒度和元素地球化学指标显示此时段海冰活动明显减弱,底流指标EM1和因子F4(S和Mo)含量指示5 ka之后水体通风增强至现代水平。δEu存在显着正异常(1.2~1.4),CIA介于52~57,指示沉积物风化程度很弱。主微量元素散点图和Sr-Nd二端元混合模型(εNd介于-3.16~-2.45,87Sr/86Sr介于0.706347~0.707147)显示此时段沉积物中火山物质的比重明显增加。在末次冰期晚期-冰消期早期(30~15 ka),低日射量和强盛东亚冬季风(EAWM)盛行,日本海西部海冰活动较弱,与盐析相关的底流活动也相应减弱,此时陆源碎屑主要来自强盛EAWM控制下的东北沙地(科尔沁),IRD输入量和火山物质均有限。在末次冰消期晚期-早全新世(15~8 ka),受强盛EAWM和强化东亚夏季风(EASM)的影响,大量IRD的输入显着影响了沉积物组成,此时来自东北沙地(科尔沁)的物质含量减少,海冰搬运的弱风化物质明显增多。中全新世(8 ka)以来,EAWM明显减弱,同时伴随高温对马暖流的输入,沉积物IRD含量降低。此时沉积物中东北沙地(科尔沁)物质供给显着降低,同时火山物质比重明显提高,指示日本海西部利曼寒流发育,将上游火山物质输运到研究区。3万年以来日本海西部物源主要由东北沙地粉尘、海冰搬运的近岸物质和火山物质组成,东北沙地(科尔沁)物质比重逐渐降低而火山物质贡献增加,IRD在15~8 ka具有突出贡献,海平面变化、东亚季风和对马暖流是影响日本海西部海冰、底流和物源演化的主要因素。

二、海洋沉积环境和物源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释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海洋沉积环境和物源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释读(论文提纲范文)

(1)大连金州陆海村海洋沉积物沉积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
        1.2.1 粒度研究
        1.2.2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研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样品采集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
        2.1.1 研究区位置
        2.1.2 气象水文特征
        2.1.3 地貌特征
    2.2 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
    2.3 样品采集
3 粒度特征及沉积环境
    3.1 粒度分析原理
    3.2 样品检测与计算
    3.3 沉积物粒度组分与特征
        3.3.1 沉积物粒度组成
        3.3.2 粒度参数特征
        3.3.3 沉积物粒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3.3.4 粒度频率曲线及分布特征
        3.3.5 沉积物粒度的影响因素
4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分析
    4.1 实验原理及方法
    4.2 地球化学常量元素分析
        4.2.1 常量元素含量分析
        4.2.2 沉积物常量元素与潜在物源地区对比
        4.2.3 沉积物常量元素与粒径关系
        4.2.4 沉积物常量元素相关性分析
    4.3 地球化学重金属元素分析
        4.3.1 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分析
        4.3.2 重金属相关性分析
        4.3.3 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因子分析
        4.3.4 沉积物重金属含量与潜在源区比较
    4.4 沉积物地球化学指标分析
    4.5 黄渤海沉积物粒度、元素特征对比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基于多物源指标的全新世以来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源汇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选题依据
    1.2 研究现状与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背景
    2.1 自然地理
    2.2 气象水文
    2.3 周边河流
第3章 样品与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实验方法
        3.2.1 粒度测试
        3.2.2 AMS~(14)C测年
        3.2.3 粘土矿物分析
        3.2.4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3.2.5 Sr-Nd同位素分析
第4章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4.1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
        4.1.1 传统粒度分析
        4.1.2 粒度端元分析
    4.2 南黄海表层沉积物动力机制
    4.3 小结
第5章 岩芯YSC-10年龄与沉积特征
    5.1 年龄框架
    5.2 粘土矿物组合和特征
    5.3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5.3.1 常量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5.3.2 微量地球化学元素特征
        5.3.3 稀土元素特征
    5.4 Sr-Nd同位素特征
    5.5 小结
第6章 物源分析与“源-汇”效应
    6.1 物源讨论
        6.1.1 粘土矿物物源指示
        6.1.2 地球化学元素物源指示
        6.1.3 Sr-Nd同位素物源指示
    6.2 “源-汇”过程
        6.2.1 阶段1(8.4-6.4 ka)
        6.2.2 阶段2(6.4-4.2 ka)
        6.2.3 阶段3 (4.2 ka后)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在读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在读期间参与的学术会议
在读期间获得的奖励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西北太平洋40万年来有机碳埋藏保存及古生产力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引言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进展
        0.2.1 海洋沉积有机碳埋藏记录
        0.2.2 海洋沉积有机碳的来源
        0.2.3 海洋沉积物中的风尘物质
        0.2.4 海洋古生产力演化
        0.2.5 海洋沉积有机碳埋藏保存的影响因素
    0.3 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0.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0.3.2 研究内容
        0.3.3 研究工作量
1.研究区域概况
    1.1 地质背景
    1.2 水文特征
        1.2.1 温盐特征
        1.2.2 河流输入特征
        1.2.3 洋流分布特征
        1.2.3.1 表层洋流
        1.2.3.2 深层洋流
    1.3 气候背景
2.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2 分析方法
        2.2.1 浮游有孔虫氧碳同位素值测定
        2.2.2 AMS~(14)C测年
        2.2.3 沉积物粒度分析
        2.2.4 总碳、总有机碳分析
        2.2.5 有机碳稳定同位素分析
        2.2.6 常、微量元素测试
        2.2.7 生物硅分析测试
        2.2.8 数据处理方法
3.沉积年代地层学框架
    3.1 沉积物岩性特征
    3.2 岩芯年代框架
        3.2.1 AMS~(14)C年龄
        3.2.2 氧同位素地层
    3.3 沉积速率与质量累积速率
4.有机碳沉积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4.1 有机碳含量及其埋藏通量的旋回特征
        4.1.1 沉积有机碳、氮及其稳定同位素变化特征
        4.1.2 沉积有机碳埋藏通量变化特征
    4.2 岩芯沉积有机碳来源分析
        4.2.1 沉积有机碳来源
        4.2.2 岩芯海源、陆源有机碳的变化特征
        4.2.3 冰期旋回中有机碳来源变化的影响因素
    4.3 小结
5.冰期旋回中古生产力记录及其影响因素
    5.1 古生产力指标的轨道尺度记录
    5.2 地质历史时期古生产力演化的影响因素
        5.2.1 风尘输入
        5.2.2 营养盐供应
        5.2.3 水文环境
    5.3 小结
6.西北太平洋40 万年来有机碳埋藏保存及环境指示意义
    6.1 有机碳埋藏保存的影响因素
        6.1.1 水体氧化还原环境对有机碳保存的制约
        6.1.1.1 水柱溶解氧
        6.1.1.2 沉积物-水界面氧化还原条件
        6.1.2 粘土颗粒对有机碳的吸附与沉降
    6.2 冰期旋回中有机碳埋藏保存的变化模式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6.3 小结
7.总结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4)亚洲大陆边缘沉积学研究进展(2011—2020)(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调查研究概述
2 “源-汇”过程及环境演化
    2.1 渤海、黄海和东海沉积
        2.1.1 现代三角洲和陆架沉积作用
        2.1.2 中国东部陆架“源-汇”过程
        (1)大河和山地河流的输运沉积。
        (2)中国东部陆架沉积物来源与收支平衡。
        (3)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
        2.1.3 中国东部陆架第四纪年代框架与环境演化
        (1)建立了渤海1Ma以来轨道尺度上的高分辨率年代地层框架。
        (2)建立了黄海第四纪以来年代地层格架和海平面演化历史。
        (3)揭示了黄河至少在距今88万年前就已经贯通入海。
    2.2 南海沉积与古环境
        2.2.1 南海沉积物来源与沉积作用
        2.2.2 沉积记录与气候演变
        2.2.3 泰国湾沉积“源-汇”过程和环境演化
    2.3 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沉积
        2.3.1 孟加拉湾中部沉积作用和沉积模式
        2.3.2 安达曼海沉积特征及夏季风沉积记录
    2.4 中高纬度边缘海和北极陆架沉积
        2.4.1 日本海沉积与古环境
        (1)系统阐述了末次间冰期以来日本海陆源碎屑沉积物“源-汇”过程。
        (2)揭示了轨道及千年尺度表层环流、深层水体通风和古生产力演化特征。
        (3)恢复了中新世以来日本海风尘记录与古气候演化历史。
        2.4.2 鄂霍茨克海沉积与古环境
        2.4.3 白令海沉积与古环境
        2.4.4 北极东西伯利亚陆架沉积
    2.5 亚洲大陆边缘风化剥蚀与沉积有机质输运
        2.5.1 亚洲大陆边缘风化剥蚀与构造-气候相互作用
        2.5.2 亚洲大陆边缘沉积有机质输运与埋藏
3 古海洋与古气候的沉积记录
    3.1 黑潮及其分支演化历史
    3.2 北太平洋中层水演化
    3.3 西太暖池和印尼贯穿流演化
        3.3.1 暖池沉积记录及其演化
        3.3.2 印尼贯穿流的演化
4 结语

(5)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北部沉积记录的陆架风化与有机碳埋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及地质背景
    2.2 研究区水动力特征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1.1 台西南盆地TWS-1 岩心
        3.1.2 珠江口ZK20 岩心
        3.1.3 台湾浊水溪口JRD-S岩心
    3.2 实验方法
        3.2.1 AMS~(14)C测年
        3.2.2 粘土矿物分析
        3.2.3 有机碳-总氮含量和有机碳同位素分析
        3.2.4 陆源通量分析
        3.2.5 粒度分析
        3.2.6 常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3.2.7 Sr-Nd-Pb同位素分析
第4章 结果
    4.1 AMS~(14)C测年
    4.2 粘土矿物
        4.2.1 TWS-1孔粘土矿物组成
        4.2.2 ZK20孔粘土矿物组成
        4.2.3 JRD-S孔粘土矿物组成
    4.3 常微量元素组成
        4.3.1 常量元素组成
        4.3.2 微量元素组成
    4.4 Sr-Nd-Pb同位素
    4.5 粒度
    4.6 陆源物质堆积速率
    4.7 有机碳-总氮含量和碳同位素
第5章 讨论
    5.1 末次冰期以来潜在源区物源和风化历史
        5.1.1 全新世珠江物源和风化历史
        5.1.2 末次冰期以来台湾浊水溪风化历史
    5.2 台西南盆地TWS-1 孔沉积物源
        5.2.1 粘土矿物约束物源
        5.2.2 Sr-Nd同位素约束物源
        5.2.3 台西南盆地沉积物输送方式
    5.3 末次冰期以来南海东北部陆架风化记录
    5.4 TWS-1孔陆源有机碳埋藏通量演变
        5.4.1 陆源有机碳来源
        5.4.2 陆源有机碳埋藏通量的演变及驱动机制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末次冰消期以来泰国湾西部沉积物的物源变迁 ——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泰国湾现代沉积研究
        1.2.2 泰国湾全新世古环境研究
        1.2.3 物源研究的元素地球化学方法
        1.2.4 物源研究的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与地质概况
    2.2 气象和水文概况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1.1 泰国湾及邻近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
        3.1.2 T93柱状沉积物样品
    3.2 实验方法
        3.2.1 样品准备工作
        3.2.2 常微量元素测试
        3.2.3 同位素测试
第四章 表层沉积物物源:Sr、Nd同位素证据
    4.1 表层沉积物Sr、Nd同位素分布特征
    4.2 Sr、Nd同位素组合特征
    4.3 泰国湾表层沉积物物源:Sr、Nd同位素证据
第五章 泰国湾末次冰消期以来的物源变迁
    5.1 柱状样测试结果
        5.1.1 常微量元素含量变化
        5.1.2 稀土元素含量变化
        5.1.3 Sr、Nd同位素变化
        5.1.4 因子分析:元素分类
        5.1.5 相关分析:元素间的关系
    5.2 沉积演化历史
    5.3 泰国湾物源识别指标
        5.3.1 物源识别指标的选择:化学风化约束
        5.3.2 物源识别指标:∑REE、Th、Hf
        5.3.3 物源识别指标:稀土元素指标
    5.4 末次冰消期以来泰国湾沉积物物源变迁: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5.4.1 末次冰消期低海平面时期成分复杂的陆相沉积(14640~11700 cal.a B.P.)
        5.4.2 早全新世海平面快速上升期的滨海沉积(11700~8000 cal.a B.P.)
        5.4.3 高海平面时期的陆架沉积(8000~4000 cal.a B.P.)
        5.4.4 海平面略有下降的稳定陆架沉积(4000 cal.a B.P.至今)
    5.5 末次冰消期以来泰国湾沉积物物源变迁:Sr、Nd同位素证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下一步工作
研究生期间的主要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7)南海琼东陆架海域晚全新世环境地球化学记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人类世”的现实状况
    1.2 研究意义
    1.3 选题依据
第二章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2.1 研究目标
        2.1.1 拟解决的问题
        2.1.2 预期效果
    2.2 研究内容
        2.2.1 技术路线
        2.2.2 主要工作
第三章 研究区域概况、样品采集与实验分析
    3.1 研究区概况
    3.2 样品采集
        3.2.1 QD2柱状样采集
        3.2.2 沉积柱样前处理
第四章 QD2站位沉积物样品分析测试
    4.1 粒度分析
        4.1.1 粒度测试及其指示意义
        4.1.2 QD2站位粒度变化
    4.2 烧失量分析
        4.2.1 烧失量变化及其指示意义
        4.2.2 QD2站位烧失量变化
    4.3 ICP-MS元素测定
        4.3.1 主微量元素
        4.3.2 稀土元素
        4.3.3 重金属元素
    4.4 年代学分析
第五章 QD2沉积剖面年代学
    5.1 ~(210)Pb定年原理
    5.2 ~(14)C定年原理
    5.3 QD2沉积柱年龄-深度模型和沉积速率
第六章 QD2站位过去1900年Hg沉积记录
    6.1 南海Hg沉积的研究现状
    6.2 人为Hg通量和富集因子的测定
    6.3 汞的浓度及其影响因素
    6.4 过去1900年的人为Hg沉积记录
    6.5 小结
第七章 研究区过去1900年海洋生产力记录
    7.1 古海洋生产力重建方法
    7.2 元素垂直分布特征
    7.3 基于Ba的古海洋生产力变化
    7.4 古海洋生产力的控制因素分析
    7.5 小结
第八章 重金属元素环境地球化学分析
    8.1 重金属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现状
    8.2 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8.2.1 富集因子和沉积物质量标准
        8.2.2 水体沉积物质量基准评价
        8.2.3 地质累积指数评价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8)天津大神堂海洋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物源研究现状
        1.2.3 渤海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研究区气候条件
    2.3 研究区水文状况
    2.4 研究区沉积与地质概况
第三章 样品材料与实验方法
    3.1 样品采集
    3.2 实验测试
        3.2.1 沉积物粒度测量
        3.2.2 沉积物样品常量元素测试
        3.2.3 沉积物样品微量元素测试
第四章 沉积物沉积年代与地球化学特征
    4.1 沉积物沉积年代
    4.2 沉积物粒度特征
        4.2.1 沉积物粒度参数
        4.2.2 沉积物粒度类型
    4.3 沉积物常量元素特征
        4.3.1 沉积物常量元素特征
        4.3.2 沉积物常量元素垂向变化
        4.3.3 沉积物常量元素与潜在源区比较
    4.4 沉积物微量元素特征
        4.4.1 沉积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4.2 沉积物微量元素垂向变化
        4.4.3 沉积物微量元素与潜在源区比较
    4.5 稀土元素
        4.5.1 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5.2 沉积物稀土元素垂向变化
        4.5.3 沉积物稀土元素与潜在源区比较
第五章 天津大神堂海洋沉积物元素组合关系分析
    5.1 常量元素相关性
    5.2 常微量元素聚类分析
        5.2.1 R型聚类分析
        5.2.2 Q型聚类分析
    5.3 因子分析
第六章 天津大神堂海洋沉积物物源分析
    6.1 研究区化学风化特征
    6.2 源岩属性恢复
    6.3 物源区构造背景分析
        6.3.1 常量元素构造背景分析
        6.3.2 微量元素构造背景分析
    6.4 物源区分析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南海南部晚中新世以来沉积物源区及古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案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1143站位地质概况
    2.2 年代框架
    2.3 样品分析与测试
    2.4 1143站位岩心元素地球化学
        2.4.1 常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2.4.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第三章 源区风化与古气候
    3.1 源区风化特征
    3.2 亚洲季风演化与古气候
        3.2.1 元素地球化学指标
        3.2.2 气候演化
第四章 古生产力评估
    4.1 地球化学替代指标的意义
    4.2 古生产力演化
第五章 物源分析
    5.1 源岩类型
    5.2 源区构造背景及物质来源
第六章 古沉积环境演化
    6.1 盆地水体受限程度的指示
    6.2 古氧化还原条件指标
    6.3 古沉积环境演化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末次冰期以来日本海西部陆坡物源演化及古气候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背景
    2.2 海洋学和气候特征
        2.2.1 水文和表层环流
        2.2.2 气候条件
        2.2.3 日本海特征水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和年龄模型
    3.2 实验方法
        3.2.1 粒度分析
        3.2.3 主微量元素分析
        3.2.4 Sr-Nd同位素分析
    3.3 数据处理方法
        3.3.1 主成分分析
        3.3.2 粒径端元分析
        3.3.3 可分选粉砂百分比和平均粒径计算方法
        3.3.4 质量累积速率的计算
第四章 岩心沉积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4.1 岩性特征和线性沉积速率
    4.2 沉积物粒度特征
        4.2.1 沉积物粒径-频率分布
        4.2.2 主成分分析结果
        4.2.3 端元分析结果
        4.2.4 两种分析结果的比较
    4.3 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4.3.1 常微量元素
        4.3.2 稀土元素
        4.3.3 Sr-Nd同位素
第五章 3万年以来日本海西部海冰和底流演化
    5.1 海冰和底流活动指标
        5.1.1 粒度指标
        5.1.2 元素指标
    5.2 日本海西部海冰活动变化
    5.3 日本海西部底流演化
第六章 3万年以来日本海西部陆源碎屑来源与古环境演化
    6.1 主微量元素证据
    6.2 Sr-Nd同位素的证据
    6.3 陆源碎屑来源与古环境演化历史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科研情况

四、海洋沉积环境和物源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释读(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连金州陆海村海洋沉积物沉积环境分析[D]. 崔景治.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2]基于多物源指标的全新世以来南黄海中部泥质区源汇过程研究[D]. 赵思琪. 山东大学, 2021(12)
  • [3]西北太平洋40万年来有机碳埋藏保存及古生产力演化[D]. 张钰莹.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21
  • [4]亚洲大陆边缘沉积学研究进展(2011—2020)[J]. 石学法,乔淑卿,杨守业,李景瑞,万世明,邹建军,熊志方,胡利民,姚政权,董林森,王昆山,刘升发,刘焱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21(02)
  • [5]末次冰期以来南海北部沉积记录的陆架风化与有机碳埋藏[D]. 秦琳.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6]末次冰消期以来泰国湾西部沉积物的物源变迁 ——元素和Sr、Nd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D]. 陈禹飞. 南京大学, 2020
  • [7]南海琼东陆架海域晚全新世环境地球化学记录[D]. 计超.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8]天津大神堂海洋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分析[D]. 赵珣.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11)
  • [9]南海南部晚中新世以来沉积物源区及古环境分析[D]. 迟光希.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10]末次冰期以来日本海西部陆坡物源演化及古气候意义[D]. 豆汝席.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2020

标签:;  ;  ;  ;  ;  

海洋沉积环境和物源的元素地球化学记录解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