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与责任——论张恨水的文化心态

休闲与责任——论张恨水的文化心态

一、消闲与责任——论张恨水创作的文化心态(论文文献综述)

郎轶男[1](2018)在《张恨水文化立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被现代文学史拒之门外渐渐发展到获得一席之地,张恨水的文学史地位虽然已经得到一定的肯定,但是就张恨水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而言,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学界习惯于把张恨水纳入新旧、雅俗、中外二元对立的格局下探讨他与新文学的关系。长期以来,对其文化立场的挖掘和整体把握做得尚且不够,而这个方面的探究将有助于正确评价张恨水的历史地位。张恨水小说故事类型中的二元对立元素隐含着他对中西文化的价值判断,在中与西的冲突中,他多采取的是“扬中贬西”的态度,但对西方文化也并非一味地排斥,而是有所择取。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本位,以西方文化为辅佐的。在雅俗方面,除了因选择市民文化而表现出明显“俗”的一面以外,他在小说里还显示出一些传统文化人的高雅情趣。他的俗是普遍的、表面的,他的雅是少量的、不经意显露的。关于文化变革,他并非完全守旧,他主张渐变,反对激变。在他自己的实践中则体现为根据实际自觉调整自己的写作,他其实是自始至终在变化着的。从接受主体的能动性入手,可以发现在二元对立中张恨水对于自己显露的较少的文化方面有抵抗、拒绝和压制的姿态,这背后隐含着他文化选择的内在原则。在中西文化选择上,他坚持以中为主,以西为辅。这种态度源自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对“媚西”风气的拒绝,这种姿态体现的是自主原则。在雅俗文化方面,他重视市民受众的需求,尽力加以满足,而压抑自己传统文人的雅兴,这基于他文化选择的广泛原则。在文化革新观念上,他赞成渐变,反对超越性的激变,这主要是考虑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民众的接受能力,体现的是现实原则。在分析了张恨水的文化态度和产生的原因后,回到历史现场,将张恨水置于当时各文学群体流派间考察,可以发现张恨水的文化立场独具特色。他的文化立场与时代潮流是协调的,因此,相比其他流派他更能适应后来的民族战争环境。他与通俗文学之间的共性最大,这种共性的物质基础是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他的文化立场中包含着对市民读者的重视,他充当了市民的写手,他的作品是代言体的。

董胜[2](2018)在《张恨水小说中佛教文化原型研究》文中提出张恨水是现代通俗文学大师,他所创作的通俗文学作品妇孺皆知,受众极多。其中既有怡情养性的社会言情题材,也有抒发报国情怀的抗战题材;形式上小说、散文、报刊评论等应有尽有,体现了其创作的多元和丰富性。张恨水的创作和生活中均体现了我国传统儒释道思想的精髓,尤其以佛教的影响尤为重要。在其创作的作品中存在很多佛教文化原型,本文引用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范畴,辅以现代西方叙事学理论和中国的传统神话传说,结合宗教的本质学说,以佛教文化原型为切入点,结合其作品重点阐述了张恨水其人及其作品中的佛教思想和教义原型,从而印证其创作动机和理论依据,进一步揭露出其生活信念和处事原则,从单纯的文本结构和情节分析中剥离出其深层的宗教文化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张恨水本人以及作品在文学界的地位和魅力。对于张恨水文本中的佛教文化原型,本文试从四个方面来论述。盂兰盆会是张恨水言情叙事的苦难原型:佛教中类似于蛛儿与芝草的爱情故事,包含了贪嗔痴的苦情叙事模式,这在张恨水的言情叙事中反复出现,要想得到圆满就必须领悟佛教中的禁欲持戒以达到禅定获得大智慧,从而达到圆满。莲花是张恨水人性书写的慈悲原型:莲花是佛教中的经典法相,她代表了佛法的慈悲也是女性的代表,包括佛教的妙法莲花象征,莲花夫人和锁骨菩萨的善恶代表。金刚杵是张恨水抗战文学的护法原型:佛教中的金刚护法、金刚杵、金刚菩提、金刚经的原型考释,在张恨水抗战文学中有集中的表现,佛教中无遮大会的文化原型,斗战胜佛的象征也是张恨水抗战的重要标志。渡河是张恨水讽刺小说的禅定原型:佛教中忘川河、黄泉路、三生石、孟婆汤、彼岸花等原型,是张恨水历经社会动荡,沉静思考人生后的精神升华,包括渡与不渡的隐喻,是张恨水对人性和社会的再认识和重新思考。张恨水的创作成功之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人物的塑造和情节安排,而佛教人物和教义原型的再现正是这些人物形成的内在精神动力,研究张恨水现象,他对佛教文化原型的批评运用,是其作品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向玲霜[3](2016)在《重庆码头文化视野下的战时文学探析 ——以外来作家路翎、张恨水、老舍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码头是长江流域各大城市繁荣、发展壮大的基础,是城市发展的一大明显地理优势。而重庆,作为长江中上游的交通枢纽,码头建立后,更加发挥便利的交通运输作用,在重庆地域打上了码头文化的深刻烙印。尤其是抗战时期,大批外来作家涌入重庆,他们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码头文化的渗入不同程度地影响作家创作。长久以来,研究者们主要认为现代文学观念传播的轨迹是从沿海至内陆,内陆受沿海的影响逐渐开放。忽略地是,内陆并不完全封闭。通过码头进行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本土文化直接面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形成一种开放、杂糅的文化形态。这成为码头文化的一大特点。而本文论述码头文化,以重庆抗战时期为例,外来作家逃难至此,重庆码头文化的特质,原始的、野性的、强力的、坚韧的本土码头文化与作家们外来文化进行交融、碰撞,给码头文化注入了新鲜的活力。码头文化特征已经融入作家们的作品中,潜移默化地使作家们的创作有了发展和突破。本论文绪论主要梳理关于码头文化的研究现状以及论文的研究意义与主要内容。正文部分分为四个章节,主要从码头及码头文化的视野着眼,路翎、张恨水、老舍这三个外来作家的创作为典型,分述码头文化与他们创作之间的关联。第一章,从整体上论述重庆码头及码头文化的发展,从古至今,码头文化的品格传承在重庆人民身上。抗战时期,外来文人与码头漂泊相遇,并且定义本文论述的重庆码头文化的内涵。第二章,路翎从青少年时期来到重庆,以一个流浪者的身份及观察视角接触码头文化。码头文化伴其成长,并融入创作风格中。第三章,张恨水是一个言情小说大家,在码头文化影响下,由缠绵的才子佳人式到江湖的、辛辣地讽刺式的转变。第四章,老舍在进入重庆以前,其京味文学创作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而老舍在重庆书写北京文化,也不自觉地打上了码头文化的印记。在码头文化的视野下审视北京文化。结语总括全文,码头文化对三个典型作家的创作影响各不相同。在码头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的情况下,路翎的前期风格形成;张恨水创作产生转变;老舍以坚韧的、原始的力反思北京文化,各有侧重。从这三个典型作家管窥码头文化与外来作家文化的交流碰撞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曾娟[4](2015)在《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现代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鸳鸯蝴蝶派”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学与文化现象。这是一个庞大、繁复的群体,其创作涵盖小说、散文、旧体诗词、戏剧、电影等多方面,尤以数量多、影响大的小说创作扬名文坛。由于新文学家的批判、排挤以及长期以来的偏见,鸳鸯蝴蝶派不被主流文学接纳,甚至被视为现代小说中的“逆流”而被排除在“现代文学”之外。然而,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民国“文学场”,鸳蝴派的真实面貌逐渐呈现。他们的作品并非完全守旧,也同样富含“现代性”。这种“现代性”的发生既不是学界普遍认定的“外发型”论,也不是少数学者提出的“内生型”论,而是三股力量——现代生产机制、域外小说和传统文学综合作用的结果。一方面,职业作家的生产、现代传媒的传播、市民读者的接受构成鸳鸯蝴蝶派小说外在的现代生产机制,形成于清末民初上海的都会环境。它推动文学由私人领域进入公共领域,促使鸳蝴作家重新思考并建立作者——文本——读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报刊媒介对鸳蝴派小说现代性的发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鸳鸯蝴蝶派作家在翻译域外小说的过程中,自觉地吸收外国文艺的优长,融会贯通到自己的小说创作中,使小说在某些方面具备一些现代形态。同时,传统人文主义思想、传统文体和古典小说传统在其中发挥潜在的影响。鸳蝴派小说的现代性是本土/西方、民族/世界、传统/现代相融合而产生的。这三股力量一起开启了鸳蝴派小说现代性的众多法门。首先是主题方面。随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传入中国,鸳蝴派作家对爱情、婚姻的关注与思考凸显“人”的意识的觉醒。从民初言情小说到二三十年代的社会言情小说,爱情形态由纯洁的情转向世俗的爱,体现鸳蝴作家的文化价值观的转变。他们以个性解放思想贯穿其中,反思传统婚恋观。无论是青年男女对爱情自由与自主婚姻的向往与追求,抑或家长对子女婚恋的态度,都有别于传统言情小说的书写模式。他们的言情主题在继承古代小说言情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超越,对五四婚恋小说、张爱玲的小说创作及港台言情小说等有着积极影响。城市主题是鸳蝴派小说的现代形态之一。鸳蝴派的发展与上海、北京、天津三座现代化都市息息相关,鸳蝴派作家也成为比较早地关注与描写现代都市风貌、开展都市写作的第一代作家。他们把不同都市生活的现代性体验以文字的形式幻化为不同城市的表情,体现了鸳蝴文人矛盾、复杂的都市文化心理。这一类写作对于当代都市小说的写作具有启示意义。其次是艺术层面。不同于新小说家改良群治的“工具论”,鸳蝴派主张“兴味”,强调小说的娱情功能的同时也不放弃追求艺术审美性,实现了对“工具论”的救偏补弊。他们通过转化文学传统、学习西方小说的表现技巧,既保存了古代小说传统,又有了一些新变。他们首创日记体、书信体小说,并将对话体、独语体引入短篇小说创作,对长篇章回小说进行改写使其表现出区别于传统章回体的现代色彩。叙事模式方面,鸳蝴派小说突破全知全能叙事视角、“线性”叙事时间、以情节为中心的叙事结构和大团圆结局,提倡语言的白话化,实现小说艺术的现代转型。这些成功或不成功的试验体现了鸳蝴作家求新求变的现代意识,也为新文学家的艺术变革准备了条件。鸳鸯蝴蝶派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外国文学的优长,随时代发展具有一些现代新质。在中国现代文学历史进程中,它连接起晚清文学与新文学,起到过渡与桥梁的作用,推动了中国小说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型。它是中国现代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现代性发展更是中国文学现代性构建不容忽视的途径。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鸳蝴派小说从未断流,在当代它以另一种形式在港台地区得以延续,并对当代文坛发挥着某种潜在的作用。其中的一些文学现象(都市情感剧的热播、小说的影视改编)或文学形态(网络小说、微小说)都可以找到与鸳蝴派文学的渊源,而且,鸳蝴派小说现代性发展过程中的得失也可以为当代文坛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薛熹祯(Sul Hee Jung)[5](2014)在《现代与传统视域中的雅俗之辨 ——鲁迅和张恨水》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鲁迅和张恨水为论述核心,希望通过对两人经历、作品的比较与阐释,来重新审视新文化运动以来新文学阵营和通俗文学阵营在中国现代化中所起到的作用,并尝试探讨两种不同类型的知识分子对救国救亡、改良社会的探索。论文共有6个章节,分别从鲁迅与张恨水的个人经历、文学创作、文学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与女性形象、作品所具有的乡土情结以及作品的叙事结构等问题出发,将作为新文化运动以来新文学创作的集大成者——鲁迅与通俗文学创作大家——张恨水作一个全面深入的比较分析。第一章与第二章比较详细地叙述了鲁迅和张恨水在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之前的人生经历与文化背景,初步论述了两人在文学创作中在其所在文学阵营中的共性与个性和不同的创作意图,并尝试探讨形成这两种不同类型知识分子的可能原因。第三章在前文论述两者创作观念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鲁迅与张恨水文学作品的结构、语言和行文风格,从而分析形成雅俗文学之间差异的原因,进而重新考察两种文学作品对社会的不同影响。第四章则集中论述了两者在文学作品中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将以鲁迅为代表的一般意义上的现代知识分子与其笔下所描写的知识分子和以张恨水为代表的这种由社会变迁所产生的所谓“半新半旧”的知识分子及其笔下的人物放在一起分析,尝试论述中国近代以来知识分子所具有的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接受启蒙,反对传统与传统丧失,落入虚无,从而审视新文学与通俗文学在社会现代化中的不同作用。第五章集中论述鲁迅与张恨水在文学创作上对乡土社会的描述,区分了鲁迅与张恨水对农村的不同认识和不同的乡土情结,并试图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重新认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文学与通俗文学对农民的个性及文化人格变化的不同态度,从而进一步审视新文学与通俗文学在现代社会的启蒙的方式和影响。第六章以鲁迅和张恨水所塑造的女性形象为核心,阐述新文化运动中作为解放核心的女性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挣扎是如何体现在新文学与通俗文学之中的。而这两种不同的体现,恰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在推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不协调的问题,这种不协调在新文学中造成了女性未来的不确定性,在通俗文学中则变成了对传统的依依不舍。然而,毕竟现代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所以,尽管两种文学采用的方式不同,但都在试图探索解决女性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反映出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文学走上了截然不同甚至被认为是“势不两立”的两种发展模式——新文学和通俗文学。两种文学对启蒙和传统的态度有着天然的差异,通俗文学缅怀传统,对新社会疑窦重重,而新文学则倾向于对传统的批判,对变革中的新社会充满着期待,这些差异在不同作家的文本中通过各种文学形式表现出来。新文学和通俗文学之间存在的这些差异历来为文学研究者所青睐,受到广泛关注,并直接造成了新文学和通俗文学研究中影响巨大的雅俗之辨。本文选取了新文学和通俗文学阵营中两位文学巨擘——鲁迅和张恨水,从文学文本出发,多角度、多方位地探讨现代和传统视域下的雅俗之争,从而尝试探索解读新文学和通俗文学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这正是本文的研究价值所在。

王娜[6](2012)在《论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中的市民意识》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恨水被誉为“通俗文学大师”和“章回体小说大家”,目前学界将其创作大致划为4个时期:1919年以前为其习作期;1920年到1935年是其成名期;1935年至1949年是他创作的成熟期;1949年至1967年由于张恨水的身体受疾病困扰,其创作开始进入衰退期。通读他每个时期的作品,就不难发现他的作品主要是以社会言情小说为主,其中《春明外史》、《啼笑因缘》、《金粉世家》、《欢喜冤家》(又名《天河配》)等均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在成熟期他的作品主要是以爱国抗战为主要题材,但也不乏优秀的社会言情作品,如《如此江山》、《艺术之宫》、《北雁南飞》、《夜深沉》、《秦淮世家》、《丹凤街》、《纸醉金迷》等,其中《纸醉金迷》虽是以抗战期间陪都重庆的社会现实为背景,但取材依然是以小市民的物欲为主要内容。通读上述社会言情小说,可以看出作者始终是站在小市民的立场上,描写他们的世俗生活,并代表他们表达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看法。市民意识是一种文化品位或是文化心态,因此笔者就从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中的市民意识这一角度入手,去深入分析了张恨水与市民文学的关系、市民意识在其作品中的体现以及市民意识在文学史上的价值。第一章是张恨水与市民读者,首先,分析张恨水的创作选材主要是通过社会、言情两个方向,体察了普通市民的生活甘苦,深切同情他们微末而又实际的生活要求。其次,分析了市民对文本的选择,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没有精英文学的知识分子那般高深,阅读倾向于趣味性,并且在意社会规范,注重人伦道德,加之张恨水本人是一介平民才子,因此他作品的特点能满足广大市民读者的口味,作者和读者完成了一次双向选择。第二章为本论文的重点,主要是展现出作品中体现出的种种市民意识。首先,由人物形象开始讨论,张恨水笔下的人物有类化倾向,尤其是多种市民形象,因此笔者将市民形象大致分为了:多情才子、薄命红颜、侠义之士、财迷老者四类,他们足以代表张恨水的作品中各类市民形象。其次,进一步挖掘出市民们种种价值观,主要是选择了尚金的婚恋观,尚俗的生活观和避世的佛学观。最后,考虑到张恨水虽是一名文人,但确切地说,他更是一名平民作家,因此将张恨水与市民读者的审美心理放在了一起进行探讨,着重分析了他们对作品的审美直觉与审美距离的两种审美经验。第三章主要是分析张恨水的作品中市民意识在现代文学史上的意义。他的社会言情小说展示给读者的大致是一幅20世纪上半叶城市市民生活的真实画卷,但是他并没有单纯的写实,而是把握住了那个时代广大读者的阅读能力,在作品中给他们带来娱乐、消遣的同时也在平实的低姿态的叙述人生、社会中对他们进行了一次次的启蒙,并且张恨水作为一名旧式才子,当新文化运动排山倒海地扑面而来时,他自觉地担当起对章回小说的保留大任。更可贵的是他并没有一味地守旧,而是在保留了章回体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提升,以适应时代的进步,或许这仅是出于作为一名旧式文人的良知,但在文学史上却留下了重要的一页。在结语中,分析了作品中对市民意识的描写给张恨水带来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双重成功,这种宝贵的经验对当代文坛依然有借鉴价值。张恨水深入体察了市民的生活困境,并将自己的热情熔于这种人生行为方式之中,与市民打成一片,因而其精神血脉息息相通,张恨水笔下流出的故事真切地体现出普通小人物的生活真相和人生悲剧,并以普通市民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展示出他对生活的关照和理解。

梁朝伟[7](2011)在《张恨水与现代通俗文学品格的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们过去总是一厢情愿的把通俗文学作品当作新文学作品来阅读、来研究,并用评价新文学的那一套理论体系来评价通俗文学,使我们的研究误入歧途很多年。当我们拨开历史的迷雾,完全有理由相信:与新文学(严肃文学)一样,通俗文学也是有其自身品格的。通俗文学本身也有雅俗之分、高下之别。长期以来,我们对于通俗文学的研究之所以不得其要领,就是忽视了通俗文学品格的存在这一事实。实际上,通俗文学和新文学是五四时期中国文学的两翼,它们所走的是两条道路,执行的是两套标准。和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学作家不同,张恨水的每一次进步与飞跃,都代表了通俗文学的每一次进步与飞跃,而并非是对新文学的追赶与靠拢。在新文学研究领域,我们的理论体系已经十分完备。而在通俗文学研究领域,真正的通俗文学理论零零星星,屈指可数。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我们甚至套用新文学的理论体系来研究通俗文学作品。之所以说张恨水向新文学靠拢,并因此认为他在创作上的突破是因为向新文学靠拢而实现的跨越,实际上表明了我们在通俗文学理论批评上的重大缺陷与无奈选择。面对这种状况,本文试图通过对张恨水长篇通俗小说作品的研究和梳理,来窥探通俗文学创作和传播的自身规律。通过对通俗文学品格的总结和归纳,来探讨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品格的形成过程和张恨水对建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品格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

孙晓超[8](2010)在《张恨水小说文士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张恨水(1895.5.18-1967.2.15),原名张心远。1914年,他给汉口某小报投稿时取南唐后主李煜《乌夜啼》词中“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句中的“恨水”二字作为笔名,逐渐被广大读者认可。“他在五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为读者留下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总字数近两千万言,此外还有大量文艺性散文和新闻性散文,再加上三千首左右的诗词和个别戏剧、电影剧本。据估算其全部创作在三千万言以上。”1他的小说如《金粉世家》、《啼笑因缘》、《满江红》、《夜深沉》、《现代青年》、《美人恩》等也被搬上了银幕,深受大众的喜爱。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中国传统文化也受到了一定冲击,在文学方面出现了很多变化。张恨水生活在中国社会转型的时代,现代性与保守性的相互冲突与融合在他的身上得到了集中展示。张恨水将这些特性毫无保留的注入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尤其是文士形象身上。张恨水笔下的文士形象,大都接受过系统的封建教育,传统观念在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同时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在他们身上体现出过渡时期所独有的半新半旧的时代特色。然而过去关于张恨水小说中文士形象的研究一直少有人关注,偶有零星的论着提及该问题,但也多作为张恨水小说形象研究的一个侧面或者个案进行研究,论述不够系统深入,而且很少能联系中国文学史上文士形象的发展演变进行整体研究,因此对该论题的研究力度和深度都有待加强。本文将张恨水小说中的文士形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运用点面结合、比较分析等方法,力图揭示这一形象群体的特征和意义,以期进一步推进张恨水以及近现代文学的研究。本文将文士形象作为研究对象,全文共分为六部分:引言部分简单介绍张恨水其人及其作品,对张恨水小说中的文士形象进行界定,说明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第一章在参考有关古代文士资料的基础上,对古代文士以及叙事文学作品中文士形象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从整体上把握文士及文士形象的演变过程。第二章在阅读小说文本的基础上,对张恨水小说中的文士形象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并分析其主要特征。第三章从时代影响、作者品行际遇方面追寻张恨水小说文士形象形成的社会背景和原因,并挖掘其背后隐含的深层意蕴。第四章通过分析张恨水小说文士形象塑造的思想艺术,及其与《儒林外史》、《围城》中文士形象的纵向比较,归纳张恨水对古代文学创作传统的继承和创新,总结张恨水小说文士形象的特性。结语部分总结张恨水小说文士形象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谭红艳[9](2010)在《论张恨水对才子佳人小说的继承和发展》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张恨水可谓是家喻户晓的通俗文学作家。他的作品一时成了大家热捧的对象。他的一百多部小说基本上都延续了传统文化中的才子佳人模式。此文将以张恨水的绝大部分才子佳人小说为立足点,通过对作品的分析来探讨张恨水对才子佳人这一模式的的继承和演变。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引言:论述选题的依据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第一:论述张恨水“才子佳人”小说情节的演化,张恨水基本上继承了传统文学中的“才子佳人”小说的情节模式,但是他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所改变,即我们所说的演化。第二:论述张恨水“才子佳人”小说主角的蜕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才子佳人也具有新的时代特征。张恨水的才子佳人也不例外。第三:论述张恨水“才子佳人”小说模式的重构,张恨水别出心裁地创作出了“社会言情小说”,他把社会新闻和男女爱情结合在起,使爱情故事具有了社会意义。结语:通过对张恨水这些作品的分析,我们得知,历久不衰的文学样式在这位文学大家的重新打造下,散发出非同寻常的光彩,张恨水创造出了现代文学中的奇迹。

项婕,罗璐[10](2008)在《曲折前进中的回望——近五年现代小说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文学史上,小说无疑是受众面最广,影响最大,也是最能体现现代文学的历史、社会包容力的文体。小说研究无论在其研究成果、数量、水平,还是研究的视野等方面,都大大超越了其他文体研究。本文从五个方面对近五年没有停息的小说研究进行梳理,辨析出这一时期研究的思路、内容、方法、不足以及前景。

二、消闲与责任——论张恨水创作的文化心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消闲与责任——论张恨水创作的文化心态(论文提纲范文)

(1)张恨水文化立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现状概述
    三、问题的提出及解决途径
第一章 张恨水复杂且调和的文化态度
    第一节 中西二元对立
    第二节 俗雅兼容并蓄
    第三节 新旧杂糅渐变
第二章 张恨水文化选择的原则
    第一节 自主原则
    第二节 广泛原则
    第三节 现实原则
第三章 张恨水文化立场的特质
    第一节 文化立场的独特性
    第二节 文化立场背后的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2)张恨水小说中佛教文化原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张恨水作品中的宗教文化
    二、张恨水作品中的原型批评
第一章 人间佛教:张恨水的宗教信仰
    第一节 张恨水生平经历与佛教的关系
    第二节 九华山、天柱山佛教文化对张恨水的影响
    第三节 张恨水其人及作品中的儒道面孔佛家心
第二章 盂兰盆会:张恨水言情叙事的苦难原型
    第一节 蛛儿与芝草:半新半旧的恋爱母题
    第二节 贪嗔痴:苦情叙事模式
    第三节 节欲:红尘救赎法门
    第四节 悲凉的圆满结局
第三章 莲花:张恨水人性书写的慈悲原型
    第一节 妙法莲华与浊世子宫
    第二节 女性善观:从鹿母莲花夫人到锁骨菩萨
    第三节 男人的阿尼玛平衡系统
    第四节 慈航普度:杨杏园式启示意象
第四章 金刚杵:张恨水抗战文学的护法原型
    第一节 金刚护法原型考释
    第二节 无遮大会:大丈夫投笔从戎
    第三节 伏魔咒:《大悲咒》传奇叙述模式
    第四节 斗战胜佛的象征:低眉与怒目
第五章 回头是岸:张恨水讽刺小说的禅定原型
    第一节 论忘川河风景
    第二节 渡与不渡的隐喻
    第三节 尘归尘:空皮囊结构原型
    第四节 筏喻:放下过河的姑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后记

(3)重庆码头文化视野下的战时文学探析 ——以外来作家路翎、张恨水、老舍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重庆码头与码头文化
    第一节 回溯重庆开埠与码头的发展
    第二节 文人与码头
    第三节 重庆码头文化的内涵
第二章 码头文化与路翎创作风格的形成
    第一节 路翎生活环境与创作的关系
    第二节 码头上的意象——纤夫、船夫形象
    第三节 鲜活的“码头性格”群像
    第四节 码头文化的杂糅性:外来的流浪者与本土文化的冲突
    第五节 路翎前期基本创作风格
第三章 码头文化与张恨水创作风格的转变
    第一节 码头文化精神力行者——坚韧的轿夫与挑夫
    第二节 张恨水小说码头文化的江湖色彩与漂泊气息
    第三节 张恨水创作风格的转变
第四章 码头文化视野下的《四世同堂》与《鼓书艺人》
    第一节 老舍在重庆码头的漂泊生活与文艺活动
    第二节 原始的力对北京文化的反思
    第三节 《鼓书艺人》——北京文化与码头文化的杂糅与交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4)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现代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相关概念的辨析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现代性发生
    第一节 现代生产机制的推动
        一、都市化与生产机制
        二、报刊媒介与现代性
    第二节 域外小说的启迪
        一、域外小说的译介
        二、鸳蝴派作家的翻译活动
    第三节 传统文学的影响
        一、传统人文主义思想
        二、传统文体
        三、“史传”与“诗骚”传统
        四、“兴味”传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主题现代性
    第一节 爱情与婚姻的现代性诉求
        一、情之形态:从纯洁的情到世俗的爱
        二、新型婚恋观:凸显自由、平等意识
        三、肯定个体生命意志和独立人格
    第二节 现代都市的文学书写
        一、鸳蝴派作家的都市生活体验
        二、鸳蝴派小说的都市书写
        三、鸳蝴派作家的都市文化心理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鸳鸯蝴蝶派小说艺术的现代转型
    第一节 审美创作观:兴味
        一、“兴味”小说观的形成
        二、“兴味”小说观的内容
        三、“兴味”追求的现代性意义
    第二节 文体的现代性
        一、现代短篇小说的崛起
        二、传统章回体的现代改写
    第三节 叙事模式的现代性
        一、突破全知叙事视角
        二、突破“线性”叙事时间
        三、突破“情节中心”叙事结构
        四、由文言走向新白话的叙事语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现代性与当代文学
    第一节 传播现代性与当代通俗小说
        一、鸳鸯蝴蝶派作家与电影
        二、“小说+电影”模式
        三、当代通俗小说的影视传播
    第二节 类型化生产与新媒体文学
        一、鸳蝴派小说商品化生产与新媒体文学
        二、鸳蝴派小说类型化与新媒体文学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现代与传统视域中的雅俗之辨 ——鲁迅和张恨水(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1、中韩两国鲁迅研究
        2、中韩两国张恨水研究
        3、雅俗文学研究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鲁迅与张恨水:新旧文化变迁中知识分子的心态
    第一节 旧式家族的背叛者与驯良者:差异与同构
    第二节 在变革社会中知识分子文化判断的成因
第二章 启蒙与记录:文学史上两种创作
    第一节 “为人生”与“叙述人生”:雅俗何以越界
    第二节 思想启蒙与文化反思:不同文化判断下的历史责任
第三章 创作观念差异下迥然不同的艺术风格
    第一节 深邃的启蒙与白描的画卷:新式短篇小说与传统长篇章回体
    第二节 新旧文学的创作分歧:在改革与继承中的雅俗白话文创作
    第三节 雅与俗作为风格:语言质感的差异化策略
第四章 严肃启蒙与传统通俗:中国知识分子在现代化中的两种选择
    第一节 知识分子精神上的两种分歧:现代启蒙与虚无的传统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人生歧途:清醒的孤独者与泥潭中的挣扎者
第五章 批判与缅怀:两者乡土情结差异的探源
    第一节 新旧文学的叙事矛盾:“死去”的农村与“淳朴”的农村
    第二节 批判与缅怀:作为知识分子精神支柱的故乡
第六章 批判的女性解放与解放女性的批判的殊途同归
    第一节 雅俗文学对女性解放的不同关注
    第二节 雅俗文学中对现代女性的不同认识
    第三节 身体想象中的女性解放
结语
参考文献
    一、基本文献
    二、研究着作
    三、相关论文
后记

(6)论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中的市民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张恨水与市民读者
    一、 张恨水对市民文学的题材选择
        (一) 社会
        (二) 言情
    二、 读者的文本选择
        (一) 在趣味中调解人生
        (二) 对简单书写的追求
        (三) 保守的思想
第二章 市民意识在作品中的体现
    一、 市民形象
        (一) 多情才子
        (二) 薄命红颜
        (三) 侠义之士
        (四) 财迷老者
    二、 市民的价值取向
        (一) 尚金的婚恋观
        (二) 尚俗的生活观
        (三) 避世的佛学观
    三、 市民的美感经验
        (一) 审美直觉
        (二) 审美距离
第三章 市民意识的文学史价值
    一、 完整的市民生活画卷
    二、 低姿态的启蒙
    三、 对旧文学的保留与提升
        (一) 对章回体小说的改良
        (二) 反团圆的悲剧结局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后记与致谢

(7)张恨水与现代通俗文学品格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立诚——通俗文学存在之基
    一、“立诚”成为张恨水小说创作追求的由来和背景
    二、张恨水小说的“立诚”品格
    三、“立诚”作为通俗文学品格的意义
第二章、先锋——通俗文学生存之貌
    一、形式的先锋性
    二、思想内容的先锋性
    三、“先锋”迫使通俗文学“跟上时代”
第三章、市场化——通俗文学发展之路
    一、作为商品的文学生产
    二、现代传播手段的培育与运用
    三、“市场化”对通俗文学发展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张恨水小说文士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古代文士及文士形象演变
    一、古代文士的演变
    二、古代小说中的文士形象
第二章 张恨水小说文士形象类型及特征
    一、依附,放弃独立
    二、独立,放弃依附
    三、在依附与独立之间徘徊
第三章 张恨水小说文士形象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原因
    一、社会转型的影响
    二、作者品行际遇的影响
第四章 张恨水小说文士形象塑造的思想和艺术
    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二、独具特色的形象特征
    三、形象塑造的补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9)论张恨水对才子佳人小说的继承和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情节的续变
    1.1 "一见钟情"的相见模式的延续
    1.2 "历经磨难"的发展模式的续变
    1.3 "及第团圆"的结局模式的演变
2.主角的蜕变
    2.1 才子佳人具备的特征
    2.2 "佳人"变化细微
    2.3 "才子"变化悬殊
3.模式的重构
    3.1 雅俗共赏的双极律结构
    3.2 语言上的通俗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曲折前进中的回望——近五年现代小说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仍在继续的重读
二、更受欢迎的通俗
三、广阔的西方理论
四、没有结束的结尾

四、消闲与责任——论张恨水创作的文化心态(论文参考文献)

  • [1]张恨水文化立场研究[D]. 郎轶男. 陕西理工大学, 2018(07)
  • [2]张恨水小说中佛教文化原型研究[D]. 董胜. 苏州大学, 2018(01)
  • [3]重庆码头文化视野下的战时文学探析 ——以外来作家路翎、张恨水、老舍为例[D]. 向玲霜. 西南大学, 2016(02)
  • [4]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现代性研究[D]. 曾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9)
  • [5]现代与传统视域中的雅俗之辨 ——鲁迅和张恨水[D]. 薛熹祯(Sul Hee Jung). 北京大学, 2014(07)
  • [6]论张恨水社会言情小说中的市民意识[D]. 王娜. 云南民族大学, 2012(03)
  • [7]张恨水与现代通俗文学品格的建构[D]. 梁朝伟. 广西师范学院, 2011(10)
  • [8]张恨水小说文士形象研究[D]. 孙晓超. 济南大学, 2010(04)
  • [9]论张恨水对才子佳人小说的继承和发展[D]. 谭红艳. 湖南师范大学, 2010(10)
  • [10]曲折前进中的回望——近五年现代小说研究述评[J]. 项婕,罗璐.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10)

标签:;  ;  ;  ;  ;  

休闲与责任——论张恨水的文化心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