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雀异黄素对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金雀异黄素对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一、染料木素对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史晨旭,杜佳蓉,吴威,刘莲萱,杨关林,张会永[1](2021)在《葛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葛根为临床常用中药,具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的功效,广泛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科疾病、癌症、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近几十年来,诸多学者已从葛根中分离鉴定出100余个化合物,包括黄酮、三萜、香豆素、有机酸等类成分。葛根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保肝、抗肿瘤、神经保护、心脏保护、改善胰岛素抵抗、抗炎、抗氧化等。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对葛根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葛根今后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徐小净[2](2019)在《荸荠皮和浒苔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抗菌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具有优良药用价值的可食用植物是一类重要的生物资源,在我国的应用历史悠久。对其化学成分和营养成分的研究对充分开发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莎草科荸荠属植物荸荠(HHeleocharis dulcis(Burm.f.)Trin)皮和绿藻门石莼科植物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era)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分离手段从荸荠果皮和浒苔两种植物中分离得到了 28个化合物,通过现代波谱学手段(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结合它们的理化性质,鉴定了全部28个化合物的结构。其中从荸荠皮中分离得到了 20个化合物:β-谷甾醇(B1)、16-三十一酮(B2)、白桦酯酸(B3)、β-胡萝卜苷(B4)、pheno1,2,4-bis(1,1-dimethylethyl)-,1,1’,1"-phosphite(B5)、(3ββ)-Lup-20(29)-ene-3,30-diol(B6)、肉桂酸(B7)、桦木醇(B8)、阿魏酸(B9)、n-tetratriacont-20,23-dienoic acid(B10)、对香豆酸(B11)、山奈酚(B12)、槲皮素(B13)、绿原酸(B14)、17-33 ketones(B15)、咖啡酸(B16)、芦丁(B17)、香豆素(B18)、对羟基苯甲酸(B19)、正丁基-β-D-呋喃果糖苷(B20)。从浒苔中分离得到了 8个化合物:β-谷甾醇(H1)、α-生育酚(H2)、对羟基苯甲酸乙酯(H3)、2’-脱氧尿嘧啶核苷(H4)、腺嘌呤(H5)、棕榈酸(H6)、balansenateⅡ(H7)、反式植醇(H8)。其中 B2、B5、B6、B8、B10、B15、B20、H3、H4、H6、H7、H8为首次从这两种植物中分离得到。MTT法肿瘤细胞增殖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B15对MGC-803、SKOV3、T24细胞均显示出良好的抑制能力,其IC50值分别达到20.02、25.65、10.20 μM,抑制能力均强于阳性对照5-Fu。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AO/EB染色、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检测、Western blot蛋白印记分析和ROS测定等一系列生化实验结果证明B15可以特异性诱导T24凋亡,提高细胞内ROS的水平,引起线粒体跨膜电位下降,并确定凋亡通路为线粒体途径。本文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同时研究了部分化合物的抗菌能力,结果表明,受试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MIC(μg/mL)值在32~128之间;B12、B16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较强,其MIC(μg/mL)值分别为16、32;B14、B16、B19、H2、H4、H8对枯草芽孢杆菌抑制作用较强,其MIC(μg/mL)值分别为32、32、32、32、16、32;对绿脓杆菌抑制作用较强的有B3、B9、B12、B16、H2、H3,其MIC(μg/mL)值分别为 32、32、32、16、16、32。论文还研究了荸荠皮的营养成分,研究发现荸荠皮含有丰富的粗纤维、多种矿物元素以及多种氨基酸。论文对荸荠皮和浒苔的化学成分研究,丰富了可食用植物在天然药物研究中的范畴,减少了资源浪费与生态环境污染,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可食用植物的药用价值与保健作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张洪[3](2018)在《芩黄合剂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评价及初步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背景恶性淋巴瘤的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已经成为最常见的十大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常规治疗方法存在免疫抑制等毒副作用及药物耐药的缺点。我们需要寻找不同于常规方法,更为安全、有效、经济的药物来预防和治疗恶性淋巴瘤并提高患者的预后和改善生活质量。前期研究发现中药小复方芩黄合剂联合常规治疗可以提高初发中高危DLBCL的近期疗效,更早取得完全缓解,减轻了化疗毒副反应。芩黄合剂的主要成分即为汉黄芩素等黄酮类化合物,当前大量研究表明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可以通过诱导凋亡和自噬抑制肿瘤细胞。本研究主要从调节免疫和提高生活质量角度评价芩黄合剂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并从凋亡和自噬的角度探讨部分黄酮类化合物对淋巴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与机制。目的1.观察芩黄合剂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影响。2.探讨汉黄芩素、木犀草素、水飞蓟素对淋巴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1.根据真实世界研究方法由患者自愿选择入组,收集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治疗或随访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化疗或随访期间服用芩黄合剂。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化疗和随访期间不服用芩黄合剂。观察期为6个月,全部患者到达研究终点后比较两组患者卡氏评分(Kanofsky score,KPS)、生活质量评分(EORTC-QLQ-C30)、外周血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水平。2.CCK-8检测汉黄芩素、木犀草素、水飞蓟素、山柰酚、槲皮素、染料木素、对淋巴瘤SUDHL-4细胞增殖的影响,测算IC50值。AnnexinV/PI双染法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发生情况,荧光探针DCFH-DA结合流式细胞术进行活性氧检测,使用抗氧化剂NAC验证ROS的杀伤作用。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Cytochrome c、Bax、Bcl-2、LC3A、LC3B、Beclin1、SQSTM1/p62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共收集有效病例222例,观察组74例,其中20例处于化疗期,54例处于随访期;对照组148例,其中87例处于化疗期,61例处于随访期。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好转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EORTC-QLQ-C30)评分中观察组治疗后疲乏、便秘、腹泻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躯体、情绪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水平、CD4+水平、CD4+/CD8+比值、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gM)、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补体C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汉黄芩素、木犀草素、水飞蓟素均可以抑制SUDHL-4细胞增殖,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25、50、100μM的汉黄芩素、木犀草素可以诱导SUDHL-4细胞凋亡,汉黄芩素组凋亡率分别为(8.43±0.57%)、(17.90±1.40%)、(35.07±1.72%),木犀草素组凋亡率分别为(15.93±0.82%)、(23.67±1.49%)、(24.20±1.8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50、100μM的水飞蓟素不能诱导SUDHL-4细胞凋亡,水飞蓟素组凋亡率分别为(3.89±0.62%)、(3.38±0.39%)、(3.49±0.6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黄芩素可以诱导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累积,木犀草素没有诱导ROS累积的作用。汉黄芩素、木犀草素作用于SUDHL-4细胞均可上调cleaved PARP、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8、cleaved caspase9、Cytochrome c、Bax的表达水平,下调Bcl-2的表达水平及Bcl-2/Bax的比值。水飞蓟素作用于SUDHL-4细胞可以上调Beclin-1的表达,下调SQSTM1/p62的表达及LC3A/LC3B的比值。结论1.芩黄合剂能有效地改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2.汉黄芩素、木犀草素、水飞蓟素均可抑制SUDHL-4细胞增殖,汉黄芩素可以诱导SUDHL-4细胞内ROS积聚,汉黄芩素、木犀草素诱导SUDHL-4细胞凋亡,水飞蓟素诱导SUDHL-4细胞自噬。

张庆贺[4](2018)在《槐角和莲子心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认为论文对槐角和莲子心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槐角的活性成分槐属双苷进行了生物学评价。利用液质联用技术鉴定了槐角中131种、莲子心中100种化学成分,二者主要成分分别为黄酮类化合物和生物碱类化合物;随后研究了槐角总黄酮和莲子心总生物碱的制备工艺,考察了槐角中黄酮抗骨质疏松生物活性和莲子心总生物碱调血脂的生物活性;系统开展了槐角中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分离并鉴定了51个单体化合物,并对含量高、溶解性好、具较强抗骨质疏松作用的异黄酮类化合物——槐属双苷进行了安全性和主要药动学性质评价。主要取得了以下创新性成果:1.首次应用UPLC-Q/TOF-MS技术结合UNIFI天然产物新信息平台,分析与鉴定两种药材的化学成分。槐角中共鉴定了131种成分,包括黄酮81种(19个异黄酮、37个黄酮醇、19个黄酮、3个二氢异黄酮、2个二氢黄酮醇以及2个花青素)、三萜皂苷18种、苷类7种、甾体5种、糖和蒽醌各2种、酚等其它类化合物15种,其中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莲子心中共鉴定了100种成分,包括生物碱35种、黄酮类34种、糖类4种、苷类5种、甾体3种、酚酸类2种、核苷酸等其他类17种等,生物碱和黄酮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2.确定了高含量的槐角总黄酮和莲子心总生物碱的制备工艺。采用单因素考察结合响应面法优化确定了槐角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3.5 h、料液比1:8(g/mL),继而利用萃取和大孔吸附树脂进行精制,所得槐角总黄酮中总黄酮含量达70%以上;莲子心乙醇提取液经正己烷萃取除杂后,调节溶液pH值为3以除去酸不溶性物质,继而调节溶液pH值为9-10,使生物碱部分沉淀析出,二氯甲烷反复萃取,浓缩后,经乙醇/水反复重结晶后得莲子心总生物碱,其生物碱含量达80%以上。3.从槐角中分离、鉴定了51个单体化合物,其中30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药材中分离鉴定,11个化合物为首次从槐属植物中分离鉴定。利用反复正、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以及半制备液相,分得58个成分,利用理化性质、MS和NMR解析,鉴定了其中的51个化合物:染料木素(1)、染料木苷(2)、槐角苷(3)、槐属双苷(4)、染料木素-7,4’-双葡萄糖苷(5)、鹰嘴豆芽素A(6)、鹰嘴豆芽素A-7-O-β-D-葡萄糖苷(7)、香豌豆苷(8)、红车轴草素(9)、樱黄素(10)、鸢尾黄素(11)、鸢尾苷(12)、芒柄花素(13)、芒柄花苷(14)、大豆苷元(15)、大豆苷(16)、葛根素(17)、3’-甲基香豌豆酚(18)、2’-羟基鹰嘴豆芽素A(19)、木豆素(20)、山萘酚(21)、槐属黄酮苷(22)、烟花苷(23)、山萘酚-3-O-(2″-O-β-D-葡糖糖基)-β-D-芸香糖苷(24)、山萘酚-3-O-β-D-槐糖苷-7-O-α-L-鼠李糖苷(25)、α-鼠李异洋槐素(26)、杨属苷(27)、紫云英苷(28)、槲皮素(29)、槲皮素-3-O-β-D-槐糖苷(30)、芦丁(31)、槲皮苷(32)、异槲皮苷(33)、异鼠李素(34)、金丝桃苷(35)、杨梅素(36)、杨梅苷(37)、南酸枣苷(38)、柚皮素(39)、柚皮苷(40)、木犀草素(41)、芫花素(42)、芹菜素(43)、白杨素(44)、黄芩苷(45)、香叶木素(46)、黄花夹竹桃黄酮(47)、没食子酸(48)、咖啡酸(49)、咖啡酸乙酯(50)、胡萝卜苷(51)。其中化合物6、7、9、10、14、18-20、23、27、30、32、33、35-51首次从槐角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8、19、27、30、35、36、38、40、42、47、50为首次从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4.首次考察了莲子心总生物碱的调节血脂活性莲子心总生物碱可明显降低高血脂模型小鼠和大鼠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的含量,并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o)的含量。5.首次利用分子药理学技术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了槐角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外抗骨质疏松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MTT结合ALP、ARS染色法考察了化合物1、2、3、4、12、21、22、23、31、38、41、47等12个物质对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筛选出染料木素、槐角苷、槐属双苷、鸢尾苷、山萘酚、槐属黄酮苷、芦丁等7个活性化合物。研究表明,当雌激素受体被抑制后,7个化合物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作用显着降低。分子对接结果也表明,7个化合物与雌激素β受体活性口袋中的氨基酸残基形成稳定的氢键,二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空间及电性互补。故综合推断槐属双苷等7个化合物可能是通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产生类雌激素样作用,从而起到抗骨质疏松的作用。6.首次研究了槐属双苷抗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作用。结果表明,槐属双苷具有明显的抑制模型大鼠体重增加、升高模型大鼠血清Ca、Mg、P含量、提高骨密度(BMD)和骨负荷能力的作用。7.首次开展了灌胃给予槐属双苷的小鼠急性毒性、大鼠主要药代动力学等生物性质的评价。灌胃给予槐属双苷的小鼠的最大耐受剂量为2.0 g/kg,说明其安全性较好。槐属双苷在大鼠体内具有线性动力学特征:Cmax和AUC与剂量呈线性关系,达峰时间(Tmax)约为6 h,消除半衰期(T1/2)约为8 h,消除率(CL)约为8.7 L/h/kg,提示其在大鼠体内达峰时间较长,消除较缓慢;绝对生物利用度约19%;血浆蛋白结合率50.7%;体内主要代谢途径为脱糖基化形成单糖苷或苷元,继而再发生脱糖基化、脱双糖基化、甲基化、氢化、硫酸化、磷酸化、乙酰基化和氨基酸化等I相、II相代谢。综上,本文对中药材槐角和莲子心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为阐明二者的化学组成以及扩大其药用范围提供了科学数据与理论依据。

郭鸿[5](2017)在《uPAs与急性白血病相关性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考察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系统(uPAs)在白血病患者、正常成人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探讨uPAs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研究uPA抑制剂阿米洛利及uPA受体衍生肽(RERF肽)对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影响和对K562/ADM细胞阿霉素耐药性的逆转作用及其机制。方法:1)临床试验:收集86例白血病患者和26例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对其血浆可溶性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suPAR)表达水平进行检测;86例白血病患者和7例骨髓正常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uPAR)的表达;采用ROC工作曲线评价suPAR对白血病分型的影响。2)细胞实验:选取对数生长期细胞;使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suPAR表达水平;通过流式细胞术对uPAR的表达量进行检测;通过MTT法研究RERF肽和阿米洛利对K562细胞、HL-60细胞和K562/ADM细胞的毒性作用;采用PCR技术检测RERF肽和阿米洛利处理后的白血病细胞中uPAs及增殖凋亡等相关基因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RERF肽和阿米洛利处理后的白血病细胞中uPAs和P-gp等蛋白的表达。结果:1)白血病患者组suPAR表达水平为(3.53±1.15)ng/ml,而健康对照组为(2.27±0.36)n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白血病患者组uPAR平均表达率为36.2%(9.3%-63.7%),骨髓正常组为18%(1.2%-2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OC工作曲线显示白血病患者suPAR水平对于急性白血病分型有一定的区分价值。2)在HL-60细胞、K562细胞、K562/ADM细胞中均有uPAR的表达,且与K562细胞相比,多药耐药K562/ADM细胞的uPAR表达显着增加。3)阿米洛利可明显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过程,其作用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组间差异具有显着性;10-3 mol/L阿米洛利处理24 h后的K562细胞中uPA、uPAR、MMP-9、PAI、caspase 3、c-myc和P53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阿米洛利处理48 h后,uPAs、MMP-9和c-myc蛋白在K562细胞内的合成量显着减少(P<0.05)。4)阿霉素(ADM)对耐药细胞作用24 h、48 h和72 h的IC50分别为(88.96±0.34)、(42.21±0.19)和(26.00±0.12)ug/ml,ADM与非细胞毒性剂量的阿米洛利(10-9 mol/L)共同作用24 h、48 h和72 h,耐药细胞的IC50分别降低至(77.75±0.29)、(25.16±0.17)和(17.52±0.13)ug/ml,其逆转倍数分别为1.14倍、1.68倍和1.48倍。阿米洛利抑制uPA、uPAR、MMP-9等uPAs相关基因的表达,下调caspase 3、MDR1、c-myc和P65 mRNA的表达。10-10 mol/L、10-9 mol/L和10-8 mol/L阿米洛利可浓度依赖性影响uPA、uPAR、MMP-9、P-gp蛋白的表达。5)非毒性剂量RERF肽(10-7 mol/L)和阿霉素联合处理K562/ADM细胞48h,其uPA、uPAR和MDR1 mRNA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且uPA、uPAR和p-gp的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1)suPAR表达可能是白血病分型的有效生物标志物,uPAR高表达与白血病患者化疗敏感性有关,suPAR和uPAR共表达可以更好的预测白血病患者化疗敏感性。2)与HL-60细胞、K562细胞相比,K562/ADM耐药细胞表面uPAR表达增加,uPAR可能与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及耐药相关。3)阿米洛利可明显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过程,呈时效和量效性,抑制作用可能与uPA、uPAR、MMP-9和c-myc mRNA和蛋白表达量降低有关。4)阿米洛利可通过uPA/uPAR途径干扰凋亡、影响c-myc、P65、caspase 3和MDR1基因,从而逆转白血病耐药。5)RERF肽可能通过uPA/uPAR途径影响MDR1基因,可降低P-gp的表达,从而逆转白血病耐药。

李博[6](2017)在《鹰嘴豆中鹰嘴豆芽素A、刺芒柄花素、染料木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降糖活性筛选研究》文中提出研究目的:鹰嘴豆(Cicer aretinum L.)又名桃尔豆、鸡心豆、鸡豆等,为豆科鹰嘴豆属植物,是维吾尔医常用中药。鹰嘴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肿瘤、保护心血管、促成骨生成等多种药理作用。研究表明鹰嘴豆中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血糖活性,鹰嘴豆中主要含有鹰嘴豆芽素A、刺芒柄花素、染料木素异黄酮类化学成分,其中染料木素降血糖活性报道较多。但这些异黄酮类单体化合物的降血糖活性不是很明显,为了提高单体化合物的降血糖活性,本文根据有机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结构修饰,并对修饰衍生物进行降血糖活性筛选研究,为今后研究开发治疗糖尿病的新药奠定物质结构基础。研究方法:本文首先查阅国内外文献,对鹰嘴豆芽素A、刺芒柄花素、染料木素的结构修饰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共引用79篇参考文献。本实验室之前对鹰嘴豆芽素A、刺芒柄花素、染料木素进行了结构修饰研究,结果发现对异黄酮的酚羟基进行结构修饰能够提高其药物活性。实验部分从改善异黄酮溶解性、提高异黄酮靶向性出发,对鹰嘴豆芽素A、刺芒柄花素、染料木素分别进行异丁酰化反应、苯磺酰化反应、4-溴丁酰化反应、异丁基化反应、正丁酰化反应、磷酰化反应,还与苯丙酸、对三氟甲基苯乙酸进行EDC缩合反应,与1,3-二溴丙烷、1-溴丙烷、3-溴丙烯进行醚化反应,并将刺芒柄花素与正丁胺进行曼尼希碱反应。修饰衍生物通过硅胶柱层析进行分离纯化,结构通过1H-NMR、13C-NMR、及高分辨率质谱进行结构鉴定。通过建立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对修饰衍生物进行降血糖活性筛选。通过统计学分析,筛选出具有较好降血糖活性的修饰衍生物。研究结果:通过对鹰嘴豆芽素A、刺芒柄花素、染料木素进行结构修饰,分离并鉴定出36个修饰衍生物,其中8个化合物为新化合物,确保在后续降血糖活性筛选中样品结构多样性、新颖性。利用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进行降血糖活性筛选,筛选出鹰嘴豆芽素A-7-苯磺酸酯、刺芒柄花素-7-对三氟甲基苯乙酸酯、染料木素-7-丙醚具有较好的降血糖活性的衍生物。研究结论:以鹰嘴豆芽素A、刺芒柄花素、染料木素作为先导化合物,对其进行结构修饰,获得了结构新颖的衍生物。利用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模型进行降糖活性筛选,获得了降糖活性优于母体本身的衍生物,但其活性不如阳性药二甲双胍。

杨楠,贾晓斌,张振海,孙娥,严红梅[7](2015)在《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天然产物,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具有生理活性广泛,毒副作用低的特点。近年来,其抗肿瘤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对多种常见癌症如肺癌、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肝癌、白血病、卵巢癌、胃癌等皆有显着的防治效果。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的机制主要有:抗氧化抗自由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影响细胞周期,调节免疫、抑制肿瘤新生血管、抑制环氧合酶2、抑制端粒酶活性等。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黄酮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思路。

米仁沙·牙库甫[8](2014)在《复方小艾飞蜜膏抑制胃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对新疆维吾尔医医院制剂复方小艾飞蜜膏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体内抗肿瘤活性实验、抗炎活性实验、体外抗氧化活性筛选,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开展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为该制剂二次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方法:1)采用MFC荷瘤小鼠移植瘤实验模型,以肿瘤抑制率为指标,在整体动物水平检测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的抗胃癌作用,免疫组织化学切片法考察肿瘤组织CD31、VEGF、PCNA表达。2)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模型、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模型、并检测实验动物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PGE2浓度、胸腔积液中蛋白质含量,考察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抗炎活性。3)采用MTT法,选用人胃癌细胞系BGC-823进行体外实验,分别对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部分、氯仿萃取部分、正丁醇萃取部分、水部分及从中分离出的高良姜素、胡椒碱、1,7-二苯基-5-醇-3-庚酮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4)通过测定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OH)清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铁离子还原能力等4种体外抗氧化能力测定实验,考察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部位的抗氧化能力。5)采用GC/MS分析复方小艾飞蜜膏挥发油成分,分别采用硅胶柱层析法、大孔吸附树脂柱层析法、聚酰胺柱层析法、凝胶柱色谱法分离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部分、氯仿萃取部分及正丁醇萃取部分化学成分,利用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手段鉴定化学结构。6)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以胡椒碱和高良姜素的含量及出膏率作为指标,优选提取工艺中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复方小艾飞蜜膏生物碱类及黄酮类成分的提取率的影响。结果:1)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浓度在0.034g/kg,0.068g/kg和0.136g/kg时,对荷瘤小鼠胃癌MFC移植瘤的瘤重抑制率分别为55.2%,68.4%,59.9%。免疫组化染色实验结果显示,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中剂量(0.068g/kg)、高剂量组(0.136g/kg)与模型组相比,PCNA、VEGF、CD31的表达显着下调,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低剂量组(0.034g/kg)可以有效降低CD31,PCNA的表达。2)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在0.034~0.136g/Kg剂量范围内,明显抑制二甲苯致耳肿胀和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趾肿胀,减轻肉芽肿的质量,有效降低胸膜炎大鼠胸腔渗出液中蛋白含量、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作用呈剂量依赖性。3)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部分在50μg/mL、100μg/mL、500μg/mL浓度下人胃癌细胞系BGC-823的存活率分别为55.41%、25.32%、19.9%;氯仿萃取部分在100μg/mL、500μg/mL浓度下人胃癌细胞系BGC-823的存活率分别为22.21%、21.70%;复方小艾飞蜜膏挥发油在1μg/mL、50μg/mL、100μg/mL、500μg/mL浓度下人胃癌细胞系BGC-823的存活率分别为26.91%、14.54%、15.65%、26.73%。高良姜素、胡椒碱在500μg/mL浓度下人胃癌细胞系BGC-823的存活率分别为27.42%、52.33%。4)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氯仿萃取部分及正丁醇萃取部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5)水蒸气蒸馏法得到的复方小艾飞蜜膏挥发油共鉴定出28种化合物,石油醚冷浸法得到的浸膏共鉴定出56种化合物;从其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部分分离得到了胡椒碱、胡椒次碱、N-异丁基-十三-13-(3,4-次甲二氧苯基)-2E,4E,12E-三烯酰胺、、胡萝卜苷、β-谷甾醇5个化合物、氯仿萃取部分分离得到了高良姜素、高良姜素-3-甲醚,乔松素、1,7-二苯基-5-醇-3-庚酮、1-苯基-7-(3’-甲氧基-4’-羟基)苯基-5-醇-3-庚酮、1,7-二苯基-3,5-庚二酮、1,7-二苯基-4-烯-3-庚酮等7个化合物及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了山柰酚、槲皮素2个化合物。6)优化的提取工艺为加30倍量乙醇回流提取2次,提取时间为3h,最佳提取温度为70℃。结论:1)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抑制荷瘤小鼠MFC移植瘤生长,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肿瘤组织中PCNA、VEGF、CD31的表达有关。2)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具有抗炎作用,该作用与降低血清PGE2和TNF-α含量有关。3)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石油醚萃取部分、氯仿萃取部分及挥发油、高良姜素、胡椒碱体外抑制人胃癌细胞系BGC-823增殖。4)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部位为:乙醇提取氯仿萃取部分、正丁醇萃取部分。5)复方小艾飞蜜膏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的类型为:生物碱类、黄酮类、二苯基庚烷类、挥发油类成分。6)优化的提取工艺操作简单、稳定、可行。

程亚涛[9](2014)在《川芎嗪黄酮类系列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表征》文中研究说明实验室目前主要围绕经典药对如川芎-白芷、川芎-天麻等,以有效成分川芎嗪为基本母核,利用药物拼合原理,结合药对中各个药物的活性成分作为拼合对象,已经对苯丙素类、生物碱类、菇类等中药化学成分进行了设计、合成及活性筛选。本课题首次以黄酮化合物为拼合活性单元,合成设计川芎嗪黄酮类化合物并进行了活性表征。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文献综述部分;第二章为川芎嗪黄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及合成部分;第三章为川芎嗪黄酮类化合物的活性筛选部分;第四章为川芎嗪黄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分析;第五章为结论和讨论部分。(课题来源:基于川芎系列对药的先导化合物发现研究,编号:81173519)第一章 文献综述黄酮类化合物是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在植物界分布很广,其药理活性也是多种多样,包括抗肿瘤活性、心血管系统活性、抗氧化自由基活性、抗衰老、抗炎镇痛活性。本部分主要通过查阅黄酮类化合物的相关研究文献,总结了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心血管保护、抗氧化自由基及其他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目的在于通过文献总结,为后期实验的设计合成和活性筛选提供思路。由于实验室前期工作基础,此处并未为川芎嗪另作综述。第二章 川芎嗪黄酮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在前期对黄酮类化合物文献的研究基础上,选择了目前研究效果明显且原料容易得到的木犀草素、芹菜素、黄芩素、白杨素、大豆素、漆黄素、染料木素、柚皮素、槲皮素等9种不同种类的黄酮类化合物作为拼合对象。合成思路:第一步是川芎嗪脱水后与NBS反应制备成单溴代川芎嗪中间体;第二步是将此中间体直接与原料成分结构中的官能团进行亲核取代,合成川芎嗪黄酮系列衍生物。经1H-NMR、13C-NMR、MS等谱学方法确定了 16种全新结构的化合物,其中柚皮素衍生物的C环C-O键出现了断裂,形成了查尔酮结构。第三章 川芎嗪黄酮类化合物的细胞活性筛选从文献综述中已经了解到,川芎嗪和黄酮类化合物对抗肿瘤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上具有较好的疗效,于是从细胞水平设计并探索了川芎嗪黄酮系列衍生物及原料的体外活性筛选。建立了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12)及其过氧化氢损伤模型;5种肿瘤细胞模型(HT-29、Bel-7402、HepG-2、Hela、MCF-7)以及肝星状细胞模型(HSC)分别对川芎嗪黄酮系列衍生物及原料的药理活性进行了考察。经过对几种细胞活性筛选结果分析,其中川芎嗪黄酮系列衍生物中如:CH-7、CH-10化合物的药理活性超过了相对应的黄酮化合物原料,IC50 值为(CH-7:34.17、10.85、20.84、30.26、16.47、16.94μmol L-1;CH-10:9.86、29.11、14.34、15.35、10.59、24.99 μmol.L-1)而黄酮原料中木犀草素的药理活性最为突出IC50值为(木犀草素:19.34、14.05、11.37、21.62、17.12、15.69 μmol·L-1)。第四章 川芎嗪黄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分析通过川芎嗪黄酮系列衍生物及原料的药理活性筛选,总结了黄酮化合物的活性与其结构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指导设计及合成思路。其活性与3’,4’-OH、5-OH、7-OH以及2,3位双键有关,且黄酮母核的活性顺序为:黄酮、黄酮醇>异黄酮>二氢黄酮。由于合成的川芎嗪黄酮类系列衍生物的活性并不是很完整,所以不能够具体分析衍生物的活性与其结构之间存在的关系。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本课题基于前期实验基础,利用拼合原理,合成了川芎嗪黄酮类化合物16个,其结构经 1H-NMR、13C-NMR、MS等谱学方法都得到了确定。通过采用体外细胞模型,对16种化合物进行了活性筛选,结果显示本系列衍生物中某些结构能够体现出较好的活性(如:CH-7、CH-10),但是大部分化合物的实验结果不够理想。经过对9个黄酮化合物的活性及其结构分析,发现3’,4’-OH、5-OH、7-OH以及2,3位双键的存在与其活性有关,并且黄酮母核的活性顺序为:黄酮、黄酮醇>异黄酮>二氢黄酮。因此,如何有效地利用已知活性成分进行结构拼合,且能够起到增效的目的,有待进一步研究。

方海燕,方学勤,刘元胜[10](2011)在《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学研究》文中提出细菌内毒素检查是药品一个非常重要的安全指标。特别对注射用原料药和注射用制剂药。《中国药典》2005年版尚未收载该品种。我们对3批样品进行了细菌内毒素检测,以考察该方法的可行性。1药品与试剂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黄石世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号:20100301、20100601、20100801);细菌内毒素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50601-210169);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湛

二、染料木素对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染料木素对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葛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成分
    1.1 黄酮及其苷类
    1.2 有机酸类
    1.3 三萜类及三萜皂苷类
    1.4 其他类
2 药理作用
    2.1 对心血管系统作用
        2.1.1 降压作用
        2.1.2心脏保护作用
        2.1.3 抗动脉粥样硬化(AS)作用
    2.2 抗糖尿病作用
        2.2.1 降糖作用
        2.2.2 抗糖尿病血管病变
        2.2.3抗糖尿病肾病(DN)
        2.2.4 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2.3 抗肿瘤作用
        2.3.1 影响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
        2.3.2 调节细胞周期
        2.3.3 调整相关信号分子
        2.3.4 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性及化疗敏感性
        2.3.5 抑制肿瘤细胞迁移、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和自噬
    2.4 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2.4.1 抗阿尔茨海默病(AD)作用
        2.4.2 抗帕金森(PD)作用
        2.4.3 抗抑郁作用
    2.5 对骨系统的作用
    2.6 解酒及保肝作用
    2.7 解热镇痛作用
    2.8 植物雌激素样作用
    2.9 抗氧化活性
    2.1 0 抗炎作用
    2.11其他
3 讨论

(2)荸荠皮和浒苔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抗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一览
鉴别反应一览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可食用植物中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2.1 概述
    2.2 可食用植物中具有抗肿瘤作用的活性成分
        2.2.1 多糖类
        2.2.2 黄酮类
        2.2.2.1 黄酮类单体化合物
        2.2.2.2 黄酮类混合物
        2.2.3 萜类
        2.2.3.1 单萜
        2.2.3.2 倍半萜
        2.2.3.3 二萜
        2.2.3.4 三萜
        2.2.4 生物碱类
        2.2.5 其他
    2.3 展望
第三章 荸荠皮化学成分及营养成分研究
    3.1 前言
    3.2 荸荠皮的化学成分
        3.2.1 化合物名称
        3.2.2 化合物结构
        3.2.3 化合物结构鉴定
    3.3 干燥荸荠皮的营养成分
        3.3.1 一般营养成分
        3.3.2 矿物元素含量
        3.3.3 氨基酸含量
    3.4 实验部分
        3.4.1 仪器及试剂
        3.4.2 药材
        3.4.3 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3.4.4 营养成分测定
        3.4.4.1 一般营养成分测定
        3.4.4.2 矿物元素含量测定
        3.4.4.3 氨基酸含量测定
    3.5 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及光谱数据
第四章 浒苔的化学成分研究
    4.1 前言
    4.2 浒苔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
        4.2.1 化合物名称
        4.2.2 化合物结构
        4.2.3 化合物结构鉴定
    4.3 实验部分
        4.3.1 仪器及试剂
        4.3.2 药材
        4.3.3 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4.4 化合物的物理常数及光谱数据
第五章 抗菌活性研究
    5.1 荸荠皮中部分化合物抗菌活性结果
    5.2 浒苔中部分化合物抗菌活性结果
    5.3 实验部分
        5.3.1 实验仪器与药品
        5.3.2 实验步骤
    5.4 总结及讨论
第六章 抗肿瘤活性研究
    6.1 荸荠皮中部分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
        6.1.1 抗肿瘤活性评价
        6.1.2 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细胞凋亡情况
        6.1.3 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检测T24细胞凋亡情况
        6.1.4 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荧光染色检测T24细胞凋亡情况
        6.1.5 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检测结果分析
        6.1.6 Western blot蛋白印记结果分析
        6.1.7 细胞内ROS检测结果分析
    6.2 浒苔中部分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结果
    6.3 实验部分
        6.3.1 实验仪器与药品
        6.3.2 MTT法测定抗肿瘤活性
        6.3.3 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细胞凋亡
        6.3.4 Hoechst 33258染色
        6.3.5 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荧光染色
        6.3.6 线粒体跨膜电位ΔΨm检测
        6.3.7 Western blot蛋白印记分析
        6.3.8 细胞内ROS检测
    6.4 总结及讨论
第七章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 部分化合物图谱

(3)芩黄合剂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评价及初步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绪论
    1 淋巴瘤治疗概况
        1.1 淋巴瘤西医诊治概况
        1.2 淋巴瘤中医诊治概况
    2 淋巴瘤的中医临床研究方法
    3 本课题可以借鉴的中药方剂现代研究方法
    4 淋巴瘤的中医药相关细胞层面实验研究
    5 芩黄合剂相关黄酮类化合物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或自噬的研究
    6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第二部分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方法的芩黄合剂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免疫功能的作用评价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
        1.1.2 中医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病例资料
        1.5 治疗方法
        1.5.1 常规综合方案
        1.5.2 中医治疗方案
        1.6 观察方法
        1.6.1 卡氏评分
        1.6.2 生活质量评分
        1.6.3 细胞、体液免疫及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检测
        1.6.4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检测
        1.7 随访方案
        1.8 统计方法
    2 治疗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KPS评分比较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EORTC-QLQ-C30)评分比较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指标变化比较
        2.4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指标变化比较
        2.5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相关细胞因子指标变化比较
        2.6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
    3 讨论
第三部分 部分黄酮类化合物对淋巴瘤SUDHL-4 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仪器、设备与耗材
        1.2 实验试剂与药物
        1.3 试验细胞株
    2 试验方法
        2.1 主要试剂的配制
        2.2 细胞复苏、传代、冻存
        2.3 CCK-8 细胞增殖检测
        2.4 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
        2.5 DCFH-DA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水平
        2.6 蛋白质免疫印迹
        2.7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山柰素、槲皮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木犀草素、水飞蓟素、芹菜素、染料木素对淋巴瘤SUDHL-4 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溶解度观察。
        3.2 汉黄芩素、木犀草素、水飞蓟素对淋巴瘤SUDHL-4 细胞增殖的影响及IC50 值的测算。
        3.3 汉黄芩素对SUDHL-4 细胞凋亡的影响
        3.4 木犀草素对SUDHL-4 细胞凋亡的影响
        3.5 水飞蓟素对SUDHL-4 细胞凋亡的影响
        3.6 汉黄芩素对SUDHL-4 细胞内ROS的影响
        3.7 木犀草素对SUDHL-4 细胞内ROS的影响
        3.8 汉黄芩素和NAC对 SUDHL-4 细胞内ROS的影响
        3.9 汉黄芩素对SUDHL-4 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3.10 木犀草素对SUDHL-4 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3.11 水飞蓟素对SUDHL-4 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结论与课题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医问卷表
附录二 中文版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协会生活质量调查问卷(EORTC-QLQ-C30)
附录三 不良事件报告表
附录四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4)槐角和莲子心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源于药用植物的新药研发进展
    第二节 槐属植物研究进展
        2.1 槐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2.2 槐属植物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第三节 莲子心研究进展
        3.1 莲子心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3.2 莲子心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第四节 立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槐角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第一节 全成分分析
        1.1 材料与仪器
        1.2 方法
        1.3 结果
        1.4 讨论
    第二节 总黄酮的制备
        2.1 材料与仪器
        2.2 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4 结论
    第三节 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3.1 材料与仪器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第四节 抗骨质疏松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探讨
        4.1 抗骨质疏松体外活性筛选
        4.2 槐属双苷对去卵巢大鼠引发骨质疏松的作用
    第五节 槐属双苷的生物学性质评价
        5.1 安全性评价
        5.2 药动学性质评价
        5.3 血浆蛋白结合率
        5.4 代谢(I相与II相)
第三章 莲子心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
    第一节 全成分分析
        1.1 材料与仪器
        1.2 方法
        1.3 结果
        1.4 结论
    第二节 总生物碱的制备
        2.1 材料与仪器
        2.2 方法
        2.3 结果与讨论
        2.4 结论
    第三节 降血脂作用研究
        3.1 材料与仪器
        3.2 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第四章 总结
附图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uPAs与急性白血病相关性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受体在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结果
    2.4 讨论
    2.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受体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uPA抑制剂阿米洛利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
    4.4 讨论
    4.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uPAR衍生肽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
    5.4 讨论
    5.5 结论
    参考文献
研究展望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写词与中英文对照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6)鹰嘴豆中鹰嘴豆芽素A、刺芒柄花素、染料木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降糖活性筛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鹰嘴豆芽素A、刺芒柄花素、染料木素结构修饰研究进展
        1. 鹰嘴豆芽素A衍生物结构修饰
        2. 刺芒柄花素衍生物结构修饰
        3. 染料木素衍生物结构修饰
    第二节 鹰嘴豆芽素A、刺芒柄花素、染料木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1. 鹰嘴豆芽素A的药理作用
        2. 刺芒柄花素的药理作用
        3. 染料木素的药理作用
    综述部分参考文献
第二章 鹰嘴豆芽素A、刺芒柄花素、染料木素衍生物合成
    第一节 鹰嘴豆芽素A衍生物合成
        1. 仪器、材料及试剂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节 刺芒柄花素衍生物合成
        1. 仪器、材料及试剂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节 染料木素衍生物合成
        1. 仪器、材料及试剂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鹰嘴豆芽素A、刺芒柄花素、染料木素衍生物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降糖活性筛选研究
    第一节 鹰嘴豆芽素A、刺芒柄花素、染料木素衍生物降糖活性筛选研究
        1. 仪器与材料
        2. 实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语
实验部分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黄酮化合物抗肿瘤活性
2 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机制
3 展望

(8)复方小艾飞蜜膏抑制胃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师评阅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复方小艾飞蜜膏抗胃癌活性实验研究
    实验一 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对荷瘤小鼠胃癌 MFC 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实验二 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实验三 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部分及单体化合物体外抑制人胃癌细胞系BGC-823增殖活性筛选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实验四 复方小艾飞蜜膏乙醇提取物不同萃取部分体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部分 复方小艾飞蜜膏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实验一 复方小艾飞蜜膏化学成分研究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实验二 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复方小艾飞蜜膏活性成分提取工艺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药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中药抗肿瘤作用研究简述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个人简历

(9)川芎嗪黄酮类系列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黄酮类化合物药理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前言
第二章 川芎嗪黄酮类系列衍生物的设计、合成
    第一节 川芎嗪黄酮类系列衍生物的设计
    第二节 川芎嗪黄酮类系列衍生物的合成
第三章 川芎嗪黄酮类系列衍生物的细胞活性筛选
    第一节 细胞实验模型的建立
    第二节 川芎嗪黄酮类系列衍生物的细胞活性筛选
        (一) 川芎嗪黄酮衍生物及其原料对HUVEC-12细胞的增殖活性筛选
        (二) 川芎嗪黄酮衍生物及其原料对过氧化氢(H_2O_2)损伤的HUVE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三) 川芎嗪黄酮衍生物及原料对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药理活性筛选
        (四) 川芎嗪黄酮衍生物及原料对肝癌细胞系(Bel-7402细胞)的药理活性筛选
        (五) 川芎嗪黄酮衍生物及原料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的药理活性筛选
        (六) 川芎嗪黄酮衍生物及原料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细胞)的药理活性筛选
        (七) 川芎嗪黄酮衍生物及原料对结肠癌细胞系(HT-29细胞)的药理活性筛选
        (八) 川芎嗪黄酮衍生物及原料对肝星状细胞系(HSC细胞)的药理活性筛选
第四章 构效分析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10)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药品与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鲎试剂灵敏度的复核
    2.2 样品细菌内毒素限值的确定
    2.3 样品的干扰实验
    2.4 样品中细菌内毒素的常规检查
3 讨论

四、染料木素对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葛根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史晨旭,杜佳蓉,吴威,刘莲萱,杨关林,张会永. 中国现代中药, 2021(12)
  • [2]荸荠皮和浒苔的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抗菌活性研究[D]. 徐小净. 东南大学, 2019(05)
  • [3]芩黄合剂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评价及初步机制研究[D]. 张洪.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4]槐角和莲子心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D]. 张庆贺. 吉林大学, 2018(12)
  • [5]uPAs与急性白血病相关性及其机制研究[D]. 郭鸿. 兰州大学, 2017(04)
  • [6]鹰嘴豆中鹰嘴豆芽素A、刺芒柄花素、染料木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降糖活性筛选研究[D]. 李博.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7(08)
  • [7]黄酮类化合物抗肿瘤活性及机制研究进展[J]. 杨楠,贾晓斌,张振海,孙娥,严红梅. 中国中药杂志, 2015(03)
  • [8]复方小艾飞蜜膏抑制胃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 米仁沙·牙库甫. 新疆医科大学, 2014(04)
  • [9]川芎嗪黄酮类系列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表征[D]. 程亚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4)
  • [10]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中细菌内毒素的检测方法学研究[J]. 方海燕,方学勤,刘元胜. 时珍国医国药, 2011(12)

标签:;  ;  ;  ;  ;  

金雀异黄素对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