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建筑文化渊源初探

闽台建筑文化渊源初探

一、闽台建筑文化渊源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刘毅[1](2020)在《泉州传统民居文化区划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泉州是我国着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聚集了中原文化、海洋文化、闽台文化、华侨文化等多种文化类型,受此影响,泉州汇聚了多样化的民居类型,如官式大厝、番仔楼、土楼和石构民居等。从泉州传统民居的研究基础上来看,目前研究对象多以“红砖、燕尾脊”为特色的官式大厝和骑楼为主,对于其他类型民居关注较弱,研究视角多集中在民居单体或个别村落层面,结论往往具有局限性。因此,需要我们从更宏观的视角对泉州地区的传统民居类型进行概括与归纳,从而实现传统民居数据整合与基础资料的收集建设。文化地理学中的文化区相关概念为本文提供了理论支撑。文章主要有四个方面内容:(1)梳理泉州地区传统民居的历史发展演变过程;通过较为广泛细致的调研与资料收集,构建泉州地区文化地理数据库,确定六大民居文化因子;(2)梳理出泉州地区民居文化因子属性特质,从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分析民居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运用主导因子法、小流域分析、GIS等手段划分民居文化区;划分结果为中部晋江与南部沿海文化区,西部九龙江文化区与北部闽江文化区,其中包括晋江中下游与沿海流域亚区和晋江晋江上游亚区;(3)分析文化区总体特征、各文化区特征、民居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4)结合文化扩散与文化整合等地理现象,从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两大角度探索文化区分异的原因与居类型生成的影响因素。本文最后做了启发与初步展望研究,浅析邻域文化区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文化区的保护进行初步探索。通过以上系列研究,交叉运用文化区与建筑学等理论,能够充分掌握泉州的民居特色与文化地理概况,侧面折射出了历史各阶段的信息,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实现定量民居区划与建筑学科的融合、丰富了民居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上能够为泉州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阮慧玲[2](2020)在《蓝鼎元古文研究》文中指出蓝鼎元学问,纯正不杂,崇正是其一大特点。其追溯儒学源流,辨析理学学统,明确反对佛老陆王学说。崇实特质更是其事功行践一生的最好注解。做学问要秉承“道不用则虚而无寄”的道用思想,有识之士应内淑“身家性命非空谈”的修养精神,而在自己有可为、能建树的履任上更应推行“经世理物”的应用实践,这三位一体的实学思想透彻表现出其作为清初理学大家内圣外王的追求与风范。蓝鼎元的教育思想体系,以濂洛关闽之学为主体,教育学子不应以弋获科名作为求学目的,做雕章绘句之缛文与空疏无用之浮文,而应将习得学问放到广阔的社会历史领域中进行实践,以求匡世济民之实效。其教育实践包含书院及义学的倡建、创办、授课,培育学子的品行及学问,又于莅民敷政期间淳化风俗之教,以此做为解决部分社会问题的出发点,其教育思想和实践是古代教育史上值得记录的一页,既致力于学术经遒,又有功于推贤育才,是当之无愧的理学教育大家。在蓝氏的文学思想中,理学之内核是其显着特征,其教育其门生,需将理学之覃思贯注到文章之中,写文章来阐发理学要义,“理学,文章之根本;功名道德之绪余”。其于文中惯用三代典故,喻指其事,无忘道统,彬彬乎存先王礼乐之意,足可见其执着卫道的精神。其自谓“经济者,文章之大本领也”,强调文章与经济、学术与致用必须达到统一,“经济文章皆为有用实学”,实用实学为本,寓目所及所作皆是经济。“文所以载道也,必有益于天下国家,身心性命”,这便是蓝氏的文道观。道需取之于外,“沉浸于四子六经,以正其本,讲究性理先儒诸书,以清其源”;又需取之于内,在及物中求道,“非穷高极远,幽渺难行之谓,即在尔室屋漏,人伦日用之间”。其谓“文以气为主”,特指弥散在天地间、在作家胸襟磊怀吐纳的浩然正气,强调“善养浩然之气则发为文章,正大雄厚,无靡曼邪僻之习”。其于史传散文的记迹传意方面有实践心得,强调“据实直书,而善否自见”,考察现实是个前提。在修史制度观、史书体例方面皆有创见,行文常蕴春秋笔法,是一位具备史之三长并有强烈批判精神的史学学者。其部分古文,受明清小品文的影响,能从幽微处发议,叙事中含衔真理,理趣风致,咸惬流盎,是点睛与拔高之笔。其对场屋之章能够持辩证的态度,认为制义一科,在训诂上补苴罅漏,义理上融会众说;主张以古文为时文,切中时弊,立主脑合体式,其中“必有中正和平昌明驯雅之气象,匪高、匪深、匪新、匪奇,炼不造作,刻不伤气,镕经铸史,不见饾饤”,且应准以绳墨,规范并不影响创作才能的发挥;至于帖括,则为文辞之末,不可取。其平日鲜少作诗然对品鉴诗歌有独到的认识,“诗以道性情,必真挚而后工焉”,但“真”与“情”还需要有约束和统摄的力量,其于此强调的是儒家义理,“诗必有义理,惟深于道者能知之”,“道心”以义理为内容,“道心”统摄“人心”,亦统摄情与性。诗文虽词章之学,可以觇人品,验德性,人品与诗(文)品相统一的思想根源是中国美学高度强调“美”“善”相统一的特征。蓝氏着述中的记(纪)文,包括山水游记、涉台山水考察纪、斋室记、杂记、亭台楼阁修造记、书画记。记体可以自由地写物、抒情、叙事、说理,这些文体功能和审美特征在蓝文中皆有体现,有记述天地间奇景,笔墨悠长,情兴无极;有记述险恶世情,清冷荡漾,似一泓秋水;有记述生活平凡事,微处着笔,擘肌分理;有记述想象中的世界,含蓄旨远,笔力矫拔……其还别出心裁地变换叙事视角描述人物、铺设环境使人物活动和性格发展有特殊空间,借言他之笔展现自己的宏才大略……这些不得不说是蓝氏于古文书写方面的思考和创见。蓝氏着述中的论说文,博赡前史,议论宏发,虽时移世易,但其中所透析的理与义亦可深刻鉴今;其于地方建置沿革颇为用心,对黔粤闽多地的区划和地志深思细量,所议析其物土,概其人文,统筹兼顾;其诱掖后进,署以字说,内含儒家修齐治平学说,饱藏儒家立人的价值期望。其论说文一意摄之,雄快警辟,文势流走,高低错落,无牵枝蔓叶的冗沓感,在质辞关系上面把握得当,擅长剪裁材料,于架堂立柱外,亦得益于其对时空跨度极大的历史经验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的把握。蓝氏着述中的六条奏疏,有古懋自勉、言从肺腑的履历条奏;有卓识远见、裨益地方的经理台湾条奏;有擘析舟楫利涉,飞挽漕粮流通百货的畅兴海运条奏;有移风易俗,力田务农,变流徙民为恒产民的富教条奏;有益吏治民生,改变行政区划的封疆条奏。这些奏疏,都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于政事诸端陈利弊切方案,心系社稷黎庶,思安置运筹划,讲究疏谏策略,诚如旷敏本评价“一腔忠爱之忱,与笔俱飞,与墨俱流,于此见真”,亦足可见蓝氏素日砺乃锋刃,内圣外王体用兼备之学识。蓝氏着述中的序跋文,序体繁复多样,包含诗文序(诗序、文序、时文序)、颂序、赠序(饯别序、宴集序)、寿序等等。其擅从“人物品藻”的古典美学出发,揭示创作主体与他们各自的品德才性、身世际遇的必然联系。其借为闽学前贤、师长作序之契,崇正学斥异学,溯真儒薮道,倡经济文章,行文笔法,气势如虹。其颂序于润色洪业之余,巧妙融入“以我观瞻”的视角,且不忘借盛世之景论道,阐释皇极经纬之精义。其赠序既表达与友人惜别绸缪之意,并致敬爱陈忠告,甚至协以解决具体问题,指陈弊实,剀切淋漓。其寿序自觉规避夸毗谀词,树风帜淳美俗。其为他人作序,亦言己之心声,从这些序跋文中真切可见其学问、人品、志向和笔力。蓝氏着述中的书牍,绝大多数议政言事,其经略海疆,包括标本兼治、消弭海盗之策,鉥心刿目、呼吁开禁之声,深惟重虑、台湾尤殊之筹,海运要道、辟则利宜之议四个部分,可视为一个较为完整的国家海洋防卫体系,其中不乏近代化启蒙的思想意识,其独特的海洋思维与经世实功的韬晦,代表了有清一代知识分子敢于推陈纳新,着意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风范。其言多切台事,内容涵盖台湾军事部署、海疆经济的开发、移民社会的治安、文化教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睦邻共处等问题在内的筹台建言,皆是以台地重要的战略地位及独特的社会形态为治策出发点,因地制宜,可视为一个有计划有步骤的安治体系,其兹谏当局数事足见其揆时度势与谋略之长。从书牍中亦可见其奉亲至孝的情怀和对冤狱事件的审思。我们将蓝文放到清代文坛中,尝试着予以定位,并推究其影响力。清代散文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收束期(1644—1911),有部分名家、名作;有少数个性突出的流派;散文理论细致、深入、具体化。我们观蓝鼎元的散文书写,经世之思想、理学之述辩与古文显着结合,经世之文、理学之文构成蓝氏古文的主体。论道、论经济文章或者说学者之文是其特色,明清之际散文流派之争,很大一部分也导源于学术而非散文本身,言事切政与考证察补的文章是其讲求经世实学精神的必然,亦是其匡济天下的儒家学者的担当。蓝鼎元的古文创作是在时代和地域双重因素影响下展开的。蓝鼎元的着述,文体纷繁多样,内容错综复杂,与清初局部战事频仍、文人崇尚经济事功、闽粤台边疆海洋环境等外在因素相关,也与其自小接受的儒家教育、深沈多智的个性气质、经世济民的胸襟和抱负等内部因素相关。其古文形成自己独有的风貌,在闽地文坛乃至整个清代文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左攀[3](2019)在《真武信仰的渊源与流变研究》文中指出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无量祖师、披发祖师、北帝、玄帝、祖师爷、上帝公等)是唐宋以后兴起的的具有长远影响力的道教神只。他源自上古四象中的北方玄武,玄武最初是神龟,汉代以后逐步演变成龟蛇合体的形象。在世俗社会,玄武是天空星象和地上建筑的北方意象,许多景观名胜都以“玄武”命名。道教也将包括玄武在内的四象纳入自己的神灵体系,充当天界神仙、人间羽士以及冥界死者的守护者。从先秦到唐代,玄武虽有神性,但神格地位始终不高,与其说是“神灵”,不如说是“神兽”。出于对北极和北斗的好奇与想象,华夏先民认为北方星空具有神奇的力量,加之北方属水,水生万物,道教逐渐形成一以贯之的北方崇拜,创造出太一、天皇大帝、紫微大帝等代表北极和北斗的北方神灵。这些神灵地位尊贵,神通广大。经过六朝时期的积累和整合,在唐代形成一个以北方神灵为崇拜对象的北帝派。这个道派塑造了多个北帝,将北方崇拜推向高潮。大约五代时期,川蜀地区的北帝派道士以北帝派经典为蓝本创作真武专属道经,让北方玄武从四象中脱颖而出,成为以斩妖伏魔为己任的人格化北方大神将。为了证明赵宋王朝受命于天的皇权合法性,宋真宗开展了一系列造神运动,面对来自北方契丹的威胁,作为北方守护者的玄武引起了他的注意。恰好天禧二年(1018年)京师军营出现醴泉祥瑞,宋真宗抓住机会,修建祥源观,加封真武为“真武灵应真君”,让真武神格得到跨越式提升。真宗去世以后,他的子孙继续围绕“灵应”基调建构真武神格,收集整理灵验故事,编纂《真武启圣记》等经典,将真武塑造成赵宋王朝的护国之神、降妖伏魔的北方战神、祈雨禳火的水火之神、赐福禳灾的治世福神。徽宗、钦宗、宁宗、理宗不断加封真武,利用国家力量为真武修造宫观,使真武成为家喻户晓且具有灵验特征的道教尊神。大约在宋仁宗时期,道门羽士将同属北方神灵的天蓬、天猷、黑煞、真武组合成北极四圣。四圣是北极紫微大帝麾下神将,以斩妖伏魔为主要神职,同时具有治疗疾病、祈雨祈晴等功能。四圣是天心、神霄、东华、清微等雷法道派经常召请的对象,也是护佑赵宋王朝的神将,对两宋之际的皇权更迭产生了重要影响。宋高宗之母韦太后为答谢神恩,在西湖孤山建四圣延祥观,使四圣信仰显赫一时。宋朝灭亡以后,其他三圣逐渐默默无闻,天蓬甚至被丑化成猪八戒,但真武信仰反而逆势崛起,长盛不衰,究其原因,一是因为真武是北极四圣中的北方玄天上帝,北中之北的叠加效应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二是因为真武得到皇家的多次册封,在四圣观之外另有专祀;最重要的是真武灵应之名遍天下,在民间拥有长远的影响力。早期武当山佛道并存,它既是佛教法华宗、禅宗的活动基地,也是道教丹鼎派和隐修者梦寐以求的仙山。宋徽宗宣和年间,紫霄宫落成,这可能是武当山第一座供奉真武的道观。从此以后,关于真武在武当山修道、飞升的传说逐渐生成,元代武当清微派形成,武当教团的本山意识觉醒,刘道明等高道考诸古籍,采访耆老,编纂《武当福地总真集》《武当纪胜集》《玄天上帝启圣录》等道经,将真武传说一一落实到武当山的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之中。元代道士、明代皇室根据真武传说大修宫观,神话传说和神圣空间紧密结合,原本虚无缥缈的真武修道传说因为落实到具体地域而变得更加真实可信,武当山也因为真武信仰的附会而声名鹊起。明清时期,全国各地出现多处以小武当、赛武当、东、西、南、北、中武当命名的道教名山,见证了真武信仰的兴起和武当文化的传播。真武大帝的出生和修道故事,明显受到释迦摩尼传记的启发。真武被附会成无量寿佛的化身,许多寺庙也供奉真武。真武是道教重要的劝孝之神,历史上曾经出现多部以真武为主神的劝善经典,力图以真武信仰监督儒家纲常伦理的落实和执行。真武信仰反映了唐宋以来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即使在真武专属经典中,玄天上帝的神阶地位也不是太高,他只是玉皇、紫微手下的神将而已。然而其影响力并不亚于三清四御。真武信仰之所以长盛不衰,除了宋元明三代皇室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他神格多样,能够满足不同阶层、职业的信仰需求;他以“灵应真君”为名,灵应故事广为流传,顺应了人们希望通过宗教解决实际问题的功利心理。他有武当山作为具象化的神圣空间,使传说故事更显真实,吸引无数善男信女朝山进香,让真武信仰随着信众的足迹广为流传。真武是唐宋以后道教新兴神灵的代表,反映了道教神仙信仰的转型和发展趋势。

田一川[4](2019)在《浙江温岭石塘里箬村传统山海石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浙江省石塘镇广泛分布着石木结构的山海石屋建筑,其材料选用、空间构成和营造技术均不同于其他地区传统的建筑做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极具研究价值。本文采用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的研究方法,探究石塘镇山海石屋聚落与建筑的空间形态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本文首先对石塘镇历史沿革与地形演变进行了梳理,探讨了当地物质和文化因素对石塘镇山海石屋聚落形成的影响,初步了解石屋聚落的分布特征和分类并分析各自的特点。之后选取里箬村为重点研究对象,从山水格局、交通系统、空间节点三个方面分析了里箬村的空间构成,并对里箬村的村落肌理进行了分区片分析,探究石屋建筑的布局特点以及和山海地貌的关系。最后着力于里箬村的山海石屋建筑,将里箬村的山海石屋与我国东南沿海其他地区的民居建筑进行对比研究,得出里箬村的山海石屋与其他地区民居在空间和营建方面的共性和差异。本文的研究成果是对浙江东南沿海石屋研究的一次总结和补充,也对石屋后续的保护和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黄燊[5](2019)在《从宗族到乡族:闽西客家古村芷溪的聚落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芷溪是一个典型的客家传统聚落,四个姓氏在这里聚族而居,形成了七个大小不同的宗族聚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下,这些宗族聚落都有其特定的发展模式。另外,这七个聚落形成了一个共同的祭祀圈,他们通过一个八年的轮值制度举行花灯巡游仪式,敬奉共同的神明;同时芷溪过去还有各种超血缘、跨宗族的会社组织,士绅阶层通过这些会社组织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有效控制;共同的祭祀圈加上实际控制乡村的会社组织,将这七个宗族聚落联结在一起,共同建立起了一个乡族社会。本文以闽西客家古村芷溪为研究对象,在文献研究及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成果,研究芷溪这一传统聚落的动态演变过程,这其中包含两个层面,首先分析在宗族发展变迁过程中,聚落的动态演变机制,在此基础上研究芷溪这个多姓宗族聚落是如何建构起一个乡族社会的。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研究:(1)宗族溯源与聚落雏形:从文献资料和民间口述传说出发,结合姓氏肇基祖祖屋的选址及功能转变情况的研究,重新理解和建构乡村历史,从而解释现今芷溪各宗族聚居格局的形成过程。(2)宗族变迁与聚落演变:首先从宗族结构的角度,分析聚落整体空间的层次结构,发现隐含在聚落格局与肌理背后的是各宗族、各房支之间力量此消彼长的历史过程。在把握聚落整体空间格局的基础上,结合聚落的物质空间的扩张,分析家族发展各个阶段的生计模式和发展策略,从而揭示出宗族聚落的动态演变机制。(3)从宗族到乡族:分析士绅阶层如何通过各种跨宗族的会社组织,对地方公共事务实行了有效的控制,从而实现了乡族自治;发现在此过程中,各宗族的祠堂从本属于宗族的“集体空间”渐渐转变成乡族的“公共空间”,成为了乡族自治的空间载体。研究芷溪的民间信仰体系,分析其如何对社区进行了界定,进而分析信仰中的仪式,考察村民如何通过花灯巡游这一仪式活动建构起社区空间。最后结合前文,总结芷溪的各宗族如何被联结在一起,从而建立起了乡族社会。

张陆青[6](2019)在《闽南地区庙学建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闽南儒学自南朝由中原传入,勃兴于唐初,全盛于两宋,历经元、明、清的继续发展,形成中国儒学的重要分支,对闽南文化有重要的影响。闽南地区由官方主持建设的庙学建筑是儒学文化的载体,为古代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其不仅遵循了古代官方推行的庙学规制,在建筑具体形态和做法等方面又融合了闽南地方特色,展现出独特的面貌,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多样性,是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等因素,诸多闽南庙学建筑被拆除或损毁,相关研究成果较少,仍存在一定的空白和误读,无法体现闽南儒学文化和庙学建筑的价值,也给现存庙学建筑的保护与修缮造成障碍。因此,亟需对闽南地区庙学建筑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本文在查阅相关地方史志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挖掘闽南地区庙学相关内容,并结合现存十一处建筑实物的调研和部分建筑的详细测绘,从历史沿革、建筑选址与布局、建筑配置、建筑形制、祭祀及空间等方面,梳理闽南庙学的发展概况,分析庙学的选址方法,还原总体布局的形式和基本的建筑配置,总结建筑本体的特点,归纳古今庙学的祭祀方式及其相关空间,并根据闽南地区庙学建筑现状,明晰其在空间布局、工艺做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探讨古代庙学在当代的实用价值与保护措施,以期为闽南地区庙学建筑研究及遗产保护提供参考,为完善闽南地区传统建筑体系乃至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黄美意[7](2019)在《基于口述史方法的闽南溪底派大木匠师谱系研究》文中指出“溪底派”作为清末以来闻名闽台的大木匠帮。他们世代相传,建立起自己的建筑风格。时至今日对于闽南溪底派的的研究台湾方面较多,但台湾和大陆方面对溪底派的研究缺少横向联系。本文以族谱的角度切入,结合口述史的方法,从匠师族谱与师承的联系、去台匠师谱系对清末以来溪底派大木匠师的谱系进行探讨,以期与台湾现有研究进行对接,完善溪底派的研究,更好地保护传统民间建筑匠派,传承闽南传统建筑文化。1)首先,本论文整理了溪底大木匠派匠师以王氏为代表的族谱,并分析了已知匠师在族谱的分布情况,就族谱记录的信息如生卒情况及其匠师身份进行了探讨。2)其次,结合大木匠师的学艺方式,将溪底大木匠师的师承关系与族谱进行比对联系,进而推出师承关系可分为家族传艺、家庭相承和异姓学艺。主要以家族传艺为主。3)再者,收集了去台匠师及其营建活动的台湾文献方面记载,并以族谱和口述收集的资料与其进行比对,建立去台湾大木匠师的谱系。最后得出结论:溪底派大木匠师的谱系是主要以家族传艺的形式得以传承,还结合家庭相承和异姓学艺的师承形式。此外,溪底派的谱系还延伸到台湾等地区。

卓阳萍[8](2018)在《闽台传统建筑与文化渊源之间的关系》文中认为闽台自古一家亲,闽台传统建筑作为闽台文化发展的见证者,它所遗留下的文化痕迹,展示着闽台两岸之间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闽台传统建筑承载着两岸人民不可分割的血脉情,同时也汇聚着两岸不可分割的深厚情谊。

赵庆华[9](2018)在《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妈祖信仰作为中国东南沿海民间文化和海洋文化的典型代表,其在台湾的传播和发展过程揭示了闽粤先民在台湾的移民、开发的历史进程。长期以来,饱受儒家文化渲染影响的中国知识分子和士大夫,往往十分重视并强调以官方上层士大夫所推崇的儒家文化的影响力,而忽视了民间庶文化的传播及其影响。1684年以后,台湾被纳入清政府的统治管辖,官方和民间力量的交织推动,大量闽粤移民移居台湾,为妈祖信仰提供了类似大陆的土壤环境。此外,移民社会时期的台湾社会又滋生了信仰妈祖的心理需求,妈祖信仰得以在台湾地区广泛传播、发展。如今台湾妈祖信仰的传播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其发展兴盛程度甚至超过信仰源生地福建,其原因何在?我们应当回归历史的理路和脉络去追寻答案。清代是奠定台湾妈祖信仰发展的重要关键历史时期,通过人员、仪式、寺庙、组织的推动,台湾妈祖信仰得以空前发展,并与地方社会融合,成为整合地方社会人群的重要民间信仰。人员方面,清代的官员、士绅、住持僧、郊商等成为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重要携带人群;仪式方面,借由闽粤祖籍地民众及官府的祭祀仪式,民众得以通过仪式增强认同感,官员则增强使命感,增强了社会凝聚力;寺庙方面,清代台湾妈祖庙在结合清政府、台湾地方政府、地方士绅及民间社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联系纽带作用;组织方面,台湾地方社会成立各种以妈祖为祭祀主神的神明会,对于解决地方矛盾,维持地方社会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

王永志[10](2014)在《闽南、粤东、台湾庙宇屋顶装饰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庙宇乃闽、粤、台三地信仰之寄托及其庶民文化之荟萃,屋顶装饰内容与装饰形式,完整体现此三地庶民文化的时代性与地域性。藉由装饰图像的分析研究认识蕴藏于审美现象背后的审美意涵与审美规律,是美学研究向建筑历史探索和理论落实的重要贡献。本文以广泛而扎实的调研,对闽南、粤东、台湾这文化与地缘关系深厚紧密的三地庙宇屋顶装饰进行分析,藉由建筑学、文化学、图像学等跨学科领域的角度,析以功能性、文化性、地域性之论证,解读装饰图像隐藏的深层蕴意与文化象征,揭示长久以来隐匿于闽、粤、台三地庙宇屋顶,晦而未明的审美逻辑关系与理论系统。三地区庙宇高度相似的建筑布局与风格,归因于相似的自然环境与同源的文化背景,深受封建文化与礼教制度的影响,呈现于和谐有序、敬天重人、师法自然、细腻琐碎、亲海而艳彩的装饰风格。装饰体量、图样、材料与技法之差异,则导因于地域性气候、社会、物产、经济与科技发展之差异,以致于形成台湾之装饰形式、图样、体量、材料较闽粤两地更多元且丰富。经多层次之装饰解读,导引出三地文化承袭建构潜在共性、地域特性造就审美风格、以及时代发展导引审美价值的建筑审美文化特征,藉由“敬”、“畏”的态度与五行、风水的理论克服潜在恐惧,体现以海为主的文化属性,凝聚出紧密且浓烈的认同感,衍生出追高竞丽的炫耀性,并汇聚形成纳新守旧以博采兼融的审美价值。庙宇屋顶装饰呈现三地人民坚守的传统精神、追寻的生存价值,藉由从建筑美学入手之审美文化研究,是真正深入认识三地建筑、文化、社会差异,理解地域性文化当前处境与困境之手段,也是探求地域性潜在文化、建立彼此深层互动的有效方法,对庙宇屋顶装饰此重要文化资产除极需予以重视,更应投入更高度之研究与保护。

二、闽台建筑文化渊源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闽台建筑文化渊源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泉州传统民居文化区划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相关概念辨析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2.1 泉州传统民居研究
    2.2 文化区划相关研究
        2.2.1 文化地理
        2.2.2 文化区
        2.2.3 民居与文化区
    2.3 GIS在文化区中的运用
    2.4 研究现状与本文的期许
        2.4.1 研究的现状
        2.4.2 本文期许
第3章 泉州传统民居的历史演变与数据库建设
    3.1 泉州地理背景
        3.1.1 自然地理环境
        3.1.2 文化地理背景
    3.2 泉州传统民居的历史演变
        3.2.1 新石器至秦汉-原始时期
        3.2.2 两晋至隋唐-演进时期
        3.2.3 宋元至明中期-发展时期
        3.2.4 明中至清中期-衰落时期
        3.2.5 清中至民国-繁荣时期
        3.2.6 纵向-民居的发展与演变
    3.3 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3.3.1 数据库技术路线
        3.3.2 数据库构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泉州传统民居文化区划分
    4.1 区划原则与流程
        4.1.1 区划原则
        4.1.2 区划流程与区划重点
    4.2 传统民居文化区划分结果
        4.2.1 第一步:以多数原则为依据的初步划分
        4.2.2 第二步:以面邻域为原则的局部细分
        4.2.3 第三步:文化区归纳
        4.2.4 第四步:文化亚区划分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泉州传统民居文化区与民居特征研究
    5.1 文化区总体特征分析
        5.1.1 强核心——民居主导文化
        5.1.2 弱分异——民居亚文化
    5.2 中部晋江与南部沿海流域文化区
        5.2.1 文化区特征
        5.2.2 民居特征
    5.3 西部九龙江文化区
        5.3.1 文化区特征
        5.3.2 民居特征
    5.4 东北闽江文化区
        5.4.1 文化区特征
        5.4.2 民居特征
    5.5 横向-对比研究
        5.5.1 各区合院型民居比较
        5.5.2 各区围楼型民居比较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文化区分异与民居特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6.1 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6.1.1 地形的顺应
        6.1.2 水文的影响
        6.1.3 气候的适应
    6.2 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6.2.1 人文思想与朝代更迭
        6.2.2 人口变迁与文化扩散
        6.2.3 经济技术的影响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启示与结语
    7.1 相关启示
        7.1.1 文化区与邻域文化区的关系
        7.1.2 文化区视角下的保护启示
    7.2 论文总结
    7.3 创新与不足
    7.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传统民居调研信息表
附录B 传统民居基本信息调查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蓝鼎元古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蓝鼎元生平及理学、教育、文学思想
    第一节 蓝鼎元生平
        一、书香世家
        二、青少年求学时期(1690-1708)
        三、杜门耕读时期(1709-1720)
        四、参赞戎伍时期(1721-1723)
        五、拔贡入京时期(1723-1728)
        六、知邑普潮时期(1729-1733)
    第二节 蓝鼎元理学、教育思想
        一、崇“正”之学
        二、崇“实”之学
        三、书院、义学教育活动
        四、民众教育与风俗教化
    第三节 蓝鼎元文学思想
        一、理学,文章之根本
        二、经济者,文章之大本领
        三、文所以载道,必有益于天下国家
        四、善养浩然之气则发为文章
        五、平实典要的语言风格
        六、记迹传意的史传散文观
        七、从幽微处发议的理趣文
        八、对场屋之章的看法
        九、情理气的诗论
第二章 奇峻幽邃之记、纪
    第一节 山水游记
        一、山水游记之“游”
        二、心境、心志下的景语
    第二节 涉台山水考察纪
        一、事实察补,考据真伪
        二、本用实学,心系民生
        三、理趣风致,咸惬流盎
        四、雄劲可追,简净可率
        五、结庐山水,家焉之想
    第三节 斋室记
        一、遥忆涧峦,可室可斋
        二、坎凛咏怀,穷途一恸
        三、出尘之想,济世之怀
    第四节 杂记
        一、及物求道——《除庭草记》
        二、奇骇之记——《饿乡记》
        三、多个视角下的叙事——《怪尹记》
        四、借题发挥——《盘陀宜城记》
    第五节 修造记与书画器物记
        一、亭台楼阁修造记
        二、书画记
    小结
第三章 警策多慨之论、说
    第一节 不述而作,辞不胜理
    第二节 论说之“势”
    第三节 一意摄之,雄快警辟
        一、一意摄之
        二、雄快警辟
    第四节 道南学养
    第五节 诱掖后进之字说
    小结
第四章 雅驯典实之奏疏
    第一节 经国之枢机
        一、谋谟与略猷
        二、思人臣效职
    第二节 雅正
        一、形式上的“雅正”
        二、内容上的“雅正”
    第三节 主文谲谏
        一、美盛德之形容
        二、依违谲谏之策略
    小结
第五章 深醇古茂之序、跋
    第一节 铨文与叙引共纪
        一、叙引与铨文两种功能
        二、“传者转师”的意义
    第二节 诗文序
        一、诗序
        二、文序
        三、时文序
    第三节 颂序
        一、记事记象
        二、颂帝王、颂盛世
        三、与作者的联系
        四、皇极经纬,理学之论
    第四节 赠序
        一、致绸缪之意
        二、致敬爱,陈忠告
    第五节 寿序
        一、树风帜淳美俗
        二、规避夸毗谀词
    第六节 跋
        一、窥评学问与人品
        二、借他人事言心声
    小结
第六章 议政言事之书牍
    第一节 宦海沉浮
        一、竭力奉亲以尽孝行
        二、冤狱事件之起伏思量
    第二节 修史志观
        一、增修明史纲目
        二、蓝氏之三史之长
        三、显微阐幽,维持风教
    第三节 经略海疆
        一、蹈厉之志,海疆蓝图
        二、标本兼治,消弭海盗
        三、足国裕民,呼吁开禁
    第四节 筹台宗匠
        一、雷者震也,震东方也
        二、海外明珠,扼略海疆
        三、台地筑城,缓急自固
        四、兵单地广,半线作县
        五、开放渡台,积极垦辟
        六、情法相辅,治民安民
        七、怀柔铁血,徕顺和番
        八、保甲团练,守望相助
        九、振励文教,观感奋兴
        十、风动时雍,教成美俗
        十一、整饬吏治,提高效能
        十二、洞悉战事,运筹帷幄
    第五节 析县辖地
    小结
第七章 蓝鼎元古文的价值和影响
    第一节 经世之文
        一、叙事条理,录次简净
        二、议论警策,逻辑清晰
        三、阳刚雄浑,多有奇气
    第二节 理学之文
        一、理学家的古文
        二、古文家的理学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蓝鼎元年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3)真武信仰的渊源与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汉唐之际玄武意象及功能考析
    第一节 玄武溯源:四灵和四象的结合
    第二节 玄武形象:从神龟到龟蛇的转变
    第三节 世俗玄武:天空星象和地上建筑的北方意象
    第四节 道教玄武:守护人体及阳宅祖茔的北方精灵
第二章 北帝派对龟蛇玄武的人格化改造
    第一节 一以贯之的北方崇拜
    第二节 北帝神格的演变和北帝派的兴起
    第三节 五代川蜀北帝派道士与玄武的人格化
第三章 两宋时期真武神格的提升与完善
    第一节 宋真宗与真武神格的跨越式提升
    第二节 北宋中后期真武神格的丰富与发展
    第三节 南宋时期真武信仰的完善与传播
    第四节 真武专属道经出世时间蠡测
第四章 北极四圣的兴衰与真武信仰的崛起
    第一节 天蓬、天猷、黑杀神格演变考
    第二节 北极四圣组合的形成和演变
    第三节 四圣信仰与两宋皇权嬗代
    第四节 四圣的没落和真武的崛起
第五章 从佛道共存到真武独尊——真武大帝与武当山
    第一节 六朝隋唐武当山的佛教历史与法脉传承
    第二节 汉宋之际武当山的神仙传说与道教史迹
    第三节 宋末元初真武传说在武当山的落实
    第四节 从新武当山现象看真武信仰的传播
第六章 真武大帝的神格功能及其演变
    第一节 伏魔之神与护国之神
    第二节 北方之神与水火之神
    第三节 治世福神与万能之神
第七章 真武信仰的思想内涵与文化意蕴
    第一节 真武信仰与佛教之关系
    第二节 真武信仰的孝道内涵和劝善功能
    第三节 从真武经典看道教放生观
    第四节 从真武信仰看唐宋以降道教神灵信仰的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成果
后记

(4)浙江温岭石塘里箬村传统山海石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对象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对象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1.3.1 国外理论研究
        1.3.2 国内理论研究
    1.4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1.5 研究意义
    1.6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6.1 研究框架
        1.6.2 研究方法
第2章 石塘镇石屋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2.1 石塘镇历史沿革
        2.1.1 宋元至明初
        2.1.2 明清时期
        2.1.3 民国时期至今
    2.2 石塘镇石屋聚落形成的影响因素
        2.2.1 物质因素
        2.2.2 社会文化因素
    2.3 石塘镇石屋聚落的分布与分类
        2.3.1 石塘镇石屋聚落的分布特点
        2.3.2 石塘镇石屋聚落的分类及特点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里箬村传统山海村落的空间构成
    3.1 里箬村历史与文化沿革
        3.1.1 地理区位
        3.1.2 历史沿革
        3.1.3 文化民俗
    3.2 里箬村传统山海村落的空间形态构成
        3.2.1 山水格局
        3.2.2 交通系统
        3.2.3 空间节点
    3.3 里箬村传统山海村落肌理分析
        3.3.1 肌理发展的时间脉络
        3.3.2 金涯尾路段
        3.3.3 外箬路东段
        3.3.4 鹁鸪咀路段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里箬村传统山海石屋的建筑构成
    4.1 里箬村山海石屋的空间形态
        4.1.1 里箬村传统山海石屋的布局和空间特点
        4.1.2 里箬村传统山海石屋的空间尺度特点
    4.2 里箬村山海石屋的建筑构造
        4.2.1 大木构架
        4.2.2 屋顶
        4.2.3 墙体
        4.2.4 装修及细部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语
    5.1 结论
    5.2 不足和展望
附录
    附录一 四合院式石屋民居
    附录二 三合院式石屋民居
    附录三 “L”式石屋民居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作者简历

(5)从宗族到乡族:闽西客家古村芷溪的聚落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空间范畴
        1.3.3 时间范畴
        1.3.4 研究内容
    1.4 相关概念界定
    1.5 研究意义
        1.5.1 理论层面
        1.5.2 现实层面
    1.6 研究方法与步骤
    1.7 研究框架
2.芷溪村落概况
    2.1 地理区位
    2.2 村落简史
        2.2.1 历史沿革
        2.2.2 地名与宗族聚落历史
3.宗族溯源与聚落雏形
    3.1 三姓五族的开基故事与祖屋选址
        3.1.1 黄氏——种树辟茶山,拓迹莒林尾
        3.1.2 杨氏——支同一脉联两地
        3.1.3 丘氏——从“丘三千”到“官坑垅”
    3.2 开基故事与聚居格局
    3.3 祖屋与聚落雏形
        3.3.1 祖屋——“事生”与“事死”
        3.3.2 祖屋的基本形制
        3.3.3 祖屋:宗族聚落的起点
    3.4 本章小结
4.宗族变迁与聚落演变
    4.1 宗族结构下的聚落格局
        4.1.1 两姓宗族聚落的分布格局
        4.1.2 单姓宗族聚落的内部结构
    4.2 家族变迁下的聚落扩张
        4.2.1 力农起家——宗族聚落的原始积累
        4.2.2 耕读传家——宗族聚落的上升阶段
        4.2.3 经商致富——宗族聚落的鼎盛时期
    4.3 本章小结
5.从宗族到乡族——从“小集体”到“大集体”
    5.1 士绅阶层与乡族自治
    5.2 民间信仰与社区整合
        5.2.1 民间信仰对社区的界定
        5.2.2 仪式对社区空间的建构
        5.2.2.1 游花灯——村民“娱神”
        5.2.2.2 扛菩萨——神明“巡境”
    5.3 乡族社会的形成
6.结语
7.致谢
8.图目录
9.参考文献

(6)闽南地区庙学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对传统儒学文化的意义
        1.2.2 对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意义
        1.2.3 对闽南庙学遗产保护的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现状
        1.4.1 综合介绍
        1.4.2 历史沿革
        1.4.3 选址布局
        1.4.4 闽台比较
        1.4.5 其他
        1.4.6 小结
    1.5 研究目标及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1.7 收获与未尽事宜
        1.7.1 收获
        1.7.2 未尽事宜
第2章 闽南地区庙学历史沿革
    2.1 初始时期:魏晋、南北朝
    2.2 勃兴时期:隋、唐、五代
    2.3 全盛时期:宋
    2.4 相对衰弱时期:元
    2.5 继续发展时期:明、清
    2.6 小结
第3章 闽南地区庙学选址与布局
    3.1 庙学选址
        3.1.1 风水佳址
        3.1.2 因地制宜
        3.1.3 旧有建筑
        3.1.4 后期迁址
    3.2 庙学组群布局
        3.2.1 庙学组群构成
        3.2.2 庙学组群相对位置
    3.3 小结
第4章 闽南地区庙学建筑配置
    4.1 庙学前导空间
        4.1.1 下马碑
        4.1.2 万仞宫墙
        4.1.3 牌坊
        4.1.4 棂星门
        4.1.5 泮池
    4.2 大成殿组群
        4.2.1 大成门
        4.2.2 大成殿
        4.2.3 两庑
    4.3 明伦堂组群
    4.4 祠祀建筑
        4.4.1 名宦祠与乡贤祠
        4.4.2 崇圣祠
        4.4.3 其他祠祀建筑
    4.5 其他
        4.5.1 藏书建筑
        4.5.2 祈祝文运建筑
        4.5.3 敬一亭
        4.5.4 祭祀准备用房
        4.5.5 射圃
        4.5.6 办公用房
    4.6 小结
第5章 闽南地区庙学建筑形制与特点
    5.1 建筑规模
    5.2 地面、台阶
        5.2.2 台基
        5.2.3 铺装
    5.3 木构架
        5.3.1 构架类型
        5.3.2 构件特征
    5.4 墙身
        5.4.1 外墙
        5.4.2 内墙
        5.4.3 院墙
    5.5 屋顶
        5.5.1 屋顶形制
        5.5.2 屋脊形式
    5.6 装饰装修
        5.6.1 木装修
        5.6.2 油漆彩绘
        5.6.3 匾额
    5.7 小结
第6章 闽南地区庙学祭祀与空间
    6.1 庙学祭祀活动
        6.1.1 古代庙学祭祀礼仪
        6.1.2 现代文庙祭祀礼仪
    6.2 庙学建筑空间
        6.2.1“庙”建筑组群
        6.2.2“学”建筑组群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本文研究成果
        7.1.1 历史沿革
        7.1.2 选址与布局
        7.1.3 建筑配置
        7.1.4 建筑形制与特点
        7.1.5 祭祀与空间
    7.2 闽南地区庙学建筑现状及问题
        7.2.1 庙学现状
        7.2.2 存在问题
    7.3 闽南地区庙学建筑价值与保护
        7.3.1 历史文化方面
        7.3.2 建筑艺术方面
        7.3.3 社会服务方面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福建府县志辑》闽南地方庙学相关记载
附录B 福建其他地方庙学学宫图及布局简图
附录C 漳州市漳州文庙测绘图纸
附录D 厦门市同安文庙测绘图纸
个人简历

(7)基于口述史方法的闽南溪底派大木匠师谱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
        1.2.1 溪底派大木匠师
        1.2.2 溪底派大木匠师谱系
    1.3 研究现状
        1.3.1 关于口述史的研究
        1.3.2 关于溪底大木匠派的研究
        1.3.3 关于匠师谱系及师承方式的研究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及创新之处
        1.5.1 重视民间匠师系统研究
        1.5.2 利用口述史方法进行研究
第2章 溪底传统大木作历史背景
    2.1 闽南传统建筑概述
        2.1.1 闽南地理与自然环境
        2.1.2 闽南的社会与人文环境
        2.1.3 闽南与台湾的渊源
        2.1.4 闽南传统建筑类型
        2.1.5 闽南代表性营造技艺
    2.2 崇武镇溪底村背景概况
        2.2.1 历史沿革
        2.2.2 生产与物质生活
        2.2.3 民风习俗及信仰
    2.3 溪底派概况
        2.3.1 “溪底派”的词源
        2.3.2 执业方式
        2.3.3 分工协调
        2.3.4 营造范围
        2.3.5 工匠收入
        2.3.6 设计特色
    2.4 溪底派大木作发展
    2.5 溪底派的影响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溪底派大木匠师族谱
    3.1 溪底姓氏构成及变迁
    3.2 溪底王氏族谱
        3.2.1 修订与编篆
        3.2.2 房派刊头
        3.2.3 宗祠与祖厝
    3.3 已知王姓匠师
        3.2.1 族谱分布情况
        3.2.2 祖厝刊
        3.2.3 前落后刊
        3.2.4 大厅刊
        3.2.5 后落刊
    3.4 已知其他姓匠师
        3.4.1 刘姓代表匠师
        3.4.2 杨姓代表匠师
    3.5 族谱记录信息分析
        3.5.1 概况
        3.5.2 生卒情况
        3.5.3 匠师身份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溪底派大木匠师师承关系
    4.1 匠师出身
    4.2 学艺对象
        4.2.1 自然
        4.2.2 建筑
        4.2.3 书籍
        4.2.4 匠师
    4.3 学艺方式
        4.3.1 拜师学艺
        4.3.2 家业祖传
        4.3.3 参与学习
    4.4 教学方式
    4.5 溪底师承与族谱联系
        4.5.1 家族传艺
        4.5.2 家庭相承
        4.5.3 异姓学艺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溪底派去台湾大木匠师谱系
    5.1 去台湾匠师概况
    5.2 后落去台湾匠师
        5.2.1 后落四房六房去台匠师
        5.2.2 后落二房去台匠师
        5.2.3 在台作品
    5.3 前落后刊去台湾匠师
        5.3.1 台湾信息
        5.3.2 与族谱口述对照
        5.3.3 在台作品
    5.4 其他去台湾匠师
    5.5 竞技与合作
        5.5.1 对场特点
        5.5.2 台湾其他木作工匠家族匠派
        5.5.3 在台湾的对场及“四柱建造法”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溪底派大木匠师谱系特点
    6.2 溪底大木匠派的传承与保护
    6.3 后续研究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王氏已知匠师族谱总图
    附录B 溪底派代表匠师师承关系图
    附录C 溪底派匠师口述资料整理(部分)
    附录D 溪底派匠师调查表(部分)
    附录E 匠师作品汇总表
    附录F 图表目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8)闽台传统建筑与文化渊源之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闽台传统建筑分析
    (一) 反映“民间信仰”建筑模式——以关帝庙为代表
    (二) 反映“海洋文化”建筑模式——以妈祖庙为代表
    (三) 反映“佛教文化”建筑模式——以寺院为代表
二、闽台传统建筑是闽台区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一) 闽台传统建筑丰富和发展了闽台文化
    (二) 闽台传统建筑以实用性、审美性、空间性和物质性彰显闽台文化特色
三、结语

(9)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大陆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二、台湾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三、日本学界的妈祖信仰研究
    第三节 未来可能的研究问题点
        一、地方社会人群的整合问题
        二、中央与地方的连结问题
        三、妈祖信仰与华夷秩序
        四、民族国家视野之外的妈祖信仰
第二章 清代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渠道
    第一节 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移民渠道
        一、元明清时期的对台政策及移民概况
        二、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移民渠道
    第二节 妈祖信仰播迁台湾的军方渠道
        一、妈祖与施琅收复台湾
        二、妈祖与平定朱一贵起义
        三、妈祖与平定林爽文叛乱
        四、妈祖与平定蔡牵叛乱
        五、妈祖与戴潮春事件
        六、妈祖与王得禄平定海寇
    小结
第三章 清代台湾不同人群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第一节 妈祖庙管理人与妈祖信仰的传播
        一、关渡宫庙祝协助清军
        二、双慈亭住持僧安葬地方官员
        三、台南大天后宫住持僧与朱术桂
    第二节 地方官员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一、地方官员兴建、重修妈祖庙
        二、地方官员主持妈祖祭祀仪式
        三、台湾地方官员保护妈祖庙公业
        四、地方官员请求加封封号、颁赐匾额
        五、妈祖庙奉祀地方官员
    第三节 士绅、郊商与妈祖信仰的发展
        一、凤山县双慈亭的重修
        二、二林仁和宫的重修
        三、鹿港天后宫的兴建、重修
    第四节 地方官员与妈祖信仰在原住民地区的传播
        一、琅峤地区的妈祖信仰
        二、岸里社平埔族地区的妈祖信仰
    小结
第四章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信仰中心及祭祀仪式
    第一节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信仰中心
        一、郡城天后宫
        二、北港朝天宫
    第二节 清代台湾地区的妈祖祭祀风俗及祭仪
        一、信仰风俗
        二、祭祀仪式
    小结
第五章 清代台湾妈祖庙的社会功能与地方社会整合
    第一节 清代台湾妈祖庙的社会功能
        一、参与公益事业
        二、移民精神安慰
        三、同乡联系纽带
        四、教育教化民众
        五、军事战略防御
        六、处理族群纠纷
    第二节 清代台湾妈祖庙与地方社会整合
        一、清代台湾寺庙文化权力的来源及获取途径
        二、清代台湾寺庙示禁碑与地方社会治理
        三、清代台湾寺庙在地方社会发挥影响的可能性解释
    小结
第六章 清代台湾民间社会与妈祖信仰
    第一节 民间社会与清代台湾妈祖庙香资捐题
        一、乾隆初年澎湖渔民对天后祭祀的捐题
        二、乾隆年间屏东双慈宫的捐题
        三、嘉庆年间台南通济宫的捐题
        四、道光年间阿猴慈凤宫的捐题
        五、道光年间龙溪妈祖庙的捐题
        六、咸丰年间香山长佑宫的捐题
    第二节 妈祖会与清代台湾社会组织及开发
        一、妈祖会与台湾社会开发
        二、明清台湾家族社会的妈祖信仰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10)闽南、粤东、台湾庙宇屋顶装饰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现况
        1.1.1 研究起源与背景
        1.1.2 相关研究的现况与缺憾
    1.2 研究意义与研究对象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对象
    1.3 研究价值与预期目标
        1.3.1 创新与价值
        1.3.2 预期达成目标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架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架构
第二章 闽粤台文化圈的亲缘性分析
    2.1 地理条件造就相似环境
        2.1.1 地理环境倚山面海
        2.1.2 夏热多雨四时皆作
    2.2 社会背景形成特色文化
        2.2.1 移民色彩浓厚的闽南文化圈
        2.2.2 与航海关系密切的宗教信仰
        2.2.3 因经济发展演变的屋顶型态
    2.3 地域文化凸显庙宇特色
        2.3.1 闽南祀神乡土性浓厚
        2.3.2 粤东庙宇主祀神明显
        2.3.3 台湾庙宇成原乡核心
第三章 闽粤台庙宇屋顶形式及屋顶装饰
    3.1 庙宇的屋顶形式
        3.1.1 传统屋顶形式的程序化与多元化
        3.1.2 闽粤台庙宇的平面布局与屋顶形式
    3.2 屋脊的装饰
        3.2.1 正脊装饰突出显眼
        3.2.2 垂脊装饰着重纵线
        3.2.3 戗脊装饰侧面为主
        3.2.4 博脊装饰小巧简洁
        3.2.5 马背装饰以形为主
    3.3 庇面装饰
        3.3.1 庇面以瓦材、铺法与颜色为变化
        3.3.2 瓦檐据功能而巧装饰
    3.4 其他装饰
        3.4.1 围栏
        3.4.2 看牌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闽粤台庙宇屋顶装饰的形式比较
    4.1 各类型屋顶装饰分布位置比较
        4.1.1 庑殿分南北两式
        4.1.2 歇山最具装饰性
        4.1.3 硬山、悬山装饰精简特色浓
        4.1.4 其他形式屋顶繁多
    4.2 各分布位置主题、技法与体量比较
        4.2.1 闽粤屋脊装饰纯熟均衡,台湾量硕多元
        4.2.2 闽南庇面色稳质朴,粤台鲜艳质华
        4.2.3 其他装饰
    4.3 各类装饰主题图样比较
        4.3.1 颂扬类以歌颂神德
        4.3.2 祈愿类取寓意谐音
        4.3.3 驱避类藉形意厌胜
        4.3.4 教化类以图代言传
        4.3.5 装饰类寓意隐而浅
    4.4 各类制作技法材料比较
        4.4.1 泥塑为屋顶装饰基础
        4.4.2 彩绘以彩描扮演衬角
        4.4.3 剪黏塑造闽、粤、台特色
        4.4.4 陶作以细腻鲜艳闻名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闽粤台庙宇屋顶装饰的文化诠释
    5.1 流异源同的历史文化底藴
        5.1.1 以儒道思想为底藴的社会次序
        5.1.2 以天人合一为依归的生命向往
        5.1.3 以安定祥和为主导的社会价值
    5.2 大同小异的地域环境特征
        5.2.1 技法与功用反映气候类型
        5.2.2 鸟兽与花果呈现地理生态
    5.3 由同而异的时代发展现象
        5.3.1 政治型态的反映
        5.3.2 社会经济的投影
        5.3.3 科技技术的纪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闽粤台庙宇屋顶装饰蕴藏的审美文化特征
    6.1 文化承袭建构的审美共性
        6.1.1 儒道礼教与封建体制思想内化已久
        6.1.2 趋吉避凶与神格人性观念宰制信仰
    6.2 地域性造就的审美文化
        6.2.1 依海慕海的亲水性
        6.2.2 琐碎繁复的细腻性
        6.2.3 活泼艳彩的热闹性
        6.2.4 聚内排外的乡土性
        6.2.5 追高竞丽的炫耀性
    6.3 时代发展导引的审美价值
        6.3.1 允文修武以富家强族
        6.3.2 纳新守旧以博采兼融
    6.4 本章小结
结论
    结论与发现
        一.庙宇建筑形式导因于文化与环境而相似
        二.屋顶形式与装饰受礼教影响而主次分明
        三.屋顶装饰取决于面子、寓意与耐度
        四.庙宇屋顶装饰显现闽粤台三地由同而异的发展特性
        五.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导引三地审美文化
参考文献
    学术期刊论文
    学术着作
    学位论文
附录
    附件一 本研究进行田野调查清单
    附件二 2001-2011 侵袭台湾的台风
    附件三 调研过程访谈(摘录)
    附件四 闽、粤、台庙与屋顶装饰构件比较
    附件五 闽、粤、台屋顶装饰图样分类
    附件六 常见灰浆配制方法
    附件七 神明官帽种类比较
    附件八 屋顶装饰构件与技法之名词与别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闽台建筑文化渊源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泉州传统民居文化区划及影响因素研究[D]. 刘毅. 华侨大学, 2020(01)
  • [2]蓝鼎元古文研究[D]. 阮慧玲. 闽南师范大学, 2020(12)
  • [3]真武信仰的渊源与流变研究[D]. 左攀. 兰州大学, 2019(02)
  • [4]浙江温岭石塘里箬村传统山海石屋研究[D]. 田一川. 浙江大学, 2019(01)
  • [5]从宗族到乡族:闽西客家古村芷溪的聚落演变研究[D]. 黄燊.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6]闽南地区庙学建筑研究[D]. 张陆青. 华侨大学, 2019(01)
  • [7]基于口述史方法的闽南溪底派大木匠师谱系研究[D]. 黄美意. 华侨大学, 2019(01)
  • [8]闽台传统建筑与文化渊源之间的关系[J]. 卓阳萍. 中国民族博览, 2018(09)
  • [9]人员、仪式、寺庙、组织:清代妈祖信仰与台湾社会研究[D]. 赵庆华. 厦门大学, 2018(06)
  • [10]闽南、粤东、台湾庙宇屋顶装饰文化研究[D]. 王永志. 华南理工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闽台建筑文化渊源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