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及留格尔农牧交错区景观特征分析

内蒙古及留格尔农牧交错区景观特征分析

一、内蒙古和林格尔农牧交错区景观特征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帅[1](2021)在《城市触媒理论下呼和浩特市新机场片区城市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机场的启动建设,呼和浩特市进入了新航空时代。新机场作为国内干线机场与区域性枢纽机场,极大地带动城市甚至区域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新机场片区则是承接并发挥新机场产生作用的空间载体,它的发展需要进行深入地规划与设计。同时近年来我国对城市设计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强调城市的地域性特色风貌,人们对精细化空间品质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城市设计成为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工具。城市触媒理论作为一种城市设计机制,强调持续适度地带动后续发展、凸显地域性等特征与新机场片区的发展和城市设计高度契合,因此本文基于城市触媒理论对呼和浩特市新机场片区进行城市设计研究,探索片区城市设计的触媒效应,使其能够充分带动城市的发展。本文系统归纳总结了机场片区发展规律、城市触媒理论以及相关的辅助理论,再通过梳理新机场片区的相关规划与实地现场调研,论证应用城市触媒理论指导新机场片区城市设计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总结出新机场片区的触媒特性,分析其具有的触媒作用,探索了新机场片区发挥触媒效应的作用机制。进而提出新机场片区触媒化的城市设计应遵循地域性、连续性与整体性原则,营造片区的场所感,提取功能、交通、建筑、景观与文化作为触媒要素,并针对各要素提出具体的触媒策略,实现触媒效应的连续性,搭建触媒效应后续引导体系,指导城市设计方案的生成。最后基于所提策略,从圈层化的功能布局、便捷的交通组织、地域性的建筑设计和舒朗大气的空间形象、不同维度的景观营造、文化延续的空间表达五个方面提出新机场片区的城市设计方案,力图将新机场片区建设成为一个现代性与地域特色兼具的草原机场片区,充分发挥触媒效应,持续地带动城市的后续发展。总之,本文以呼和浩特市新机场片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城市触媒理论进行城市设计研究,从功能、交通、建筑、景观与文化五个方面探索新机场片区城市设计的触媒策略,最终提出新机场片区城市设计方案。

朱栩辉[2](2020)在《坝上高原及华北北部山地森林植被变化及其生态功能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坝上高原及华北北部山地位于农牧交错带重要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自1999年开始实施生态治理,生态系统得到一定改善,但地区森林植被退化、草地减少等威胁因素仍然显着。因此选取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植被覆盖度(Fraction Vegetation Cover,FVC)、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三个因子,对地区森林植被变化进行分析,探究与气候要素的相关性,评估地区主要生态功能变化,为生态环境恢复和资源管理优化提供科学依据。采用CASA模型、一元线性回归、Hurst指数、偏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各因子2000-2018年时空分布特征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并通过In VEST(Integrated Valuation of Ecosystem Services and Tradeoffs)模型评估主要生态功能变化,所取得主要结论如下:(1)1990-2018年平均降水为462.28mm,总体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变化速率为10.8mm/10yr;年平均温度为8.97℃,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上升速率为0.16℃/10yr;平均风速为2.38m/s,总体呈波动下降的趋势,下降速率为0.01m/s。(2)FVC年际年平均值为57.65%,以0.89%/yr的速率呈波动上升;FVC年内分布不均,7月份达到最大值为57.52%,夏季增长最快;空间分布为由西向东逐步增加,年际增加速率为0.01/yr,呈增加趋势的面积为38.79%,减小趋势的面积为23.03%;FVC变异系数为0.32,年际变化较小;未来FVC持续增加面积占24.70%;与降水和温度的偏相关系数为0.21、-0.10,呈正相关区域面积分别占92.07%、32.84%,降水、温度和风速复相关系数解释50%的FVC变化;人类活动为促进作用的面积占62.19%,残差值变化趋势为0.004,说明人类活动有利于森林植被增加。(3)LAI年际平均值为2.63,年内7、8月份LAI值最大,占年内LAI的44.12%,夏季增长最快;LAI空间分布为由西向东逐步增加,平均增加速率为0.06/yr,呈减小趋势面积占8.59%,呈增加趋势面积占56.63%;LAI变异系数平均值为0.59,年际变化较大;未来LAI持续增加面积占39.32%;与降水和温度的偏相关系数为0.38、0.08,呈正相关区域面积占94.83%、66.12%,降水、温度和风速复相关系数解释58%LAI变化。(4)通过对CASA模型模拟结果和MODIS数据对比发现,模型模拟NPP数据结果较好,具有可靠性;NPP年平均值为367.99 g C/m2·yr,以10.74 g C/m2·yr的速率呈波动上升;年内NPP分布不均,5-9月占全年NPP总量的89.91%,年内变化主要以夏季为主。其空间分布为由西往东逐渐增加,年际增加速率为9.04g C/m2·yr,呈增加趋势的面积占95.98%;年际NPP变异系数的平均值为0.20,年际变化较小;未来NPP持续增加的区域面积占32.14%;与降水和温度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47、0.11,降水、温度和风速复相关系数解释67%的NPP变化。(5)生境质量指数增加0.04,四年年生境质量指数高和较高的区域面积变化为主,增加14.81%、减小13.36%。四年水源涵养量分别为35.90mm、44.49mm、61.94mm、58.58mm,增加了22.68mm,增加总量为34.06×108m3。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32.15t/hm2、22.91 t/hm2、22.58 t/hm2、26.11 t/hm2,土壤侵蚀量分别为4.96×108t、3.53×108t、3.48×108t、4.03×108t,土壤侵蚀量减少了18.75%。土壤保持量为4.18×108t、7.16×108t、10.09×108t、13.50×108t,土壤保持量增加了9.32×108t,单位平均土壤保持量为56.60t/hm2。

冯尚荣[3](2020)在《基于改进TOPSIS-RBF的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文中指出土地作为一切经济及社会活动发展的基础,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起到基础决定性作用。尤其在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现代化、科技不断进步的今日,不可避免出现了如环境污染、土地格局失衡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及社会发展可持续资源的利用。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通过土地生态安全的科学研究,对土地生态安全进行合理评价,进行未来的精准预测是很有价值意义的。这对于保证社会协调发展,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推进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十分重要。文章通过以环渤海经济区域桥梁,―一带一路‖沿线中心城市之一呼和浩特为研究区,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选取反映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的相关统计数据与RS技术计算得出由NDVI、WET、LST、NDSBI参数通过主成分合成的RSEI指数共30个安全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AHP)与客观熵值法及博弈论思想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基于DPSIR-EES模型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之后运用改进TOPSIS法与RSEI指数结合,针对城区与郊区的不同情况分别揭示了二者遥感生态与土地生态安全演进趋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障碍度模型对城区与郊区下的各区县土地生态安全演进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特征分类,然后利用GIS技术对呼和浩特市整体土地生态安全情况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最后利用模拟精度高的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RBF对RSEI与土地生态安全进行预测,主要成果如下:(1)2009-2018年,呼和浩特市整体生态安全值有所上升,D+指标减小而D-指标增加,安全值向正理想解贴近。其中城区在2009-2018年从0.4573上升至0.6709,安全等级从―临界级‖上升至―良好级‖,而郊区从0.3736上升至0.5804,安全等级从―风险级‖上升至―临界级‖。在整体土地生态安全发展中各指标的影响情况为消极影响因素有所减少,具体为城区在2009至2013年消极因素主要有城镇化率、化肥与农药使用等。2013至2018年消极因素主要有人口数量、地表热度等指标;郊区在2009至2013年消极因素主要有牲畜存栏数、单位GDP能耗等。在2013至2014年消极因素主要有人口数量、工业废水排放量等。而在2014至2018年消极因素主要有植被覆盖度、工业单位数等。城区与郊区的土地生态安全影响因素与情况发展有差异也有相似。主要表现为城区现代化发展更快,植被覆盖度对环境影响更大,土壤湿度更高。而郊区地表温度更高,农牧业发展更大。在准则表现中驱动力与状态准则发展不同,且土地生态安全变化中城区相较于郊区波动更大;而在压力准则以及各准则层之间的关联性中表现类似。同时可以看出自然生态情况与土地生态安全情况的发展有所不同,说明土地安全生态的发展并不能代表自然生态也与其有相同趋势。(2)2009至2018年,在各准则层对土地生态安全值障碍阻力情况中城区各准则之间差异保持基本相同。而郊区在研究年间以2014年为节点在之后驱动力与压力障碍度上升,影响和响应障碍度下降,状态障碍度于2017年开始上升。通过准则变化可知对于呼和浩特市各区县土地生态安全最重要的阻力影响为压力准则所代表的经济发展。在各指标障碍度中对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安全变化障碍度较小的指标为人均GDP、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障碍度较大指标为工业废水排放量、城镇化率等。以2009至2013年作为第一阶段,2013至2018年作为第二阶段划分各区县障碍度情况得出各城区第一阶段主要障碍度指标为工业排放、清洁能源使用率等,第二阶段主要为污水排放、城镇化率等;各郊区第一阶段主要障碍度指标为第三产业占比、拥有医疗床位数等,第二阶段主要为农牧生产污染、污水排放等。(3)在2009、2014、2018的3期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中Moran′I指数值分别为0.3322、0.1072、0.0499,说明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安全值在空间具有正相关性,由散点图得出全局土地生态安全的空间相关性正在降低。在局部空间自相关中,通过呼和浩特市2009、2014、2018年3期局部土地生态安全LISA聚集情况,得出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安全情况由城区与郊区的明显空间自相关聚集发展为聚集不显着情况,整体发展趋于均衡,各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值差异正在缩小。(4)在2019-2021年,呼和浩特市城区遥感生态情况提升至0.561后下降至0.503,仍处在―临界级‖;郊区遥感生态指数逐步从0.422提升至0.535,整体情况相较城区更为稳定。在土地生态安全值方面,城区相对保持着在0.66左右的相同状态;郊区从0.624小幅上升至0.641,在―良好级‖边界有缓慢上升趋势。整体来看未来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安全值从“临界级”向―良好级‖缓慢上升,但其值与自然生态情况依旧未达到理想程度。所以在未来发展中需针对当前所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冲突的具体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土地生态安全保护工作,以早日达到理想状态。

李洁[4](2020)在《碳中和视角下农牧交错带农户生产行为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立于自然循环基础上的农业产业,在全球的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农户作为最主要的农业生产主体,其所追求的高效益、低风险的生产目标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干扰严重,该问题在生态脆弱的农牧交错带尤为凸显。这样碳失衡的生产方式不但不利于全球2050年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也不利于农业可持续的发展,更不利于农户长久的增产增收。随着我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探寻有利于农业碳中和的生产方式势在必行。而农业碳中和实现的关键在于源头的控制与治理,源头管控的关键在于生产者行为的规范,因此,开展农户生产行为的研究对于实现农业碳中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农户生产行为作为研究对象,以微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为基础,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作为典型调研区域,从心理主观与外界客观两个角度,对有关的农业碳中和农户生产行为展开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旨在厘清农户生产行为的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并为制定促进农户实施农业碳中和生产行为的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首先,从理论角度对农户生产行为特性、生产行为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类型展开分析。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与基础理论发现,农户在生产决策过程中不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与投入成本的最小化,也会追求公平、互惠、利他与满意等目标,同时尽可能规避不确定条件下所带来的风险,因此农户是追求效用最大化与风险最小化的有限理性人,其生产行为是经过价值判断后才会采取的行动。借助计划行为理论模型、保护动机理论模型以及技术接受理论模型,结合农业碳中和的实现途径,利用生态环境演变的MA分析框架,本文构建了农业碳中和相关的农户生产行为形成机理框架,即农户生产行为的实施决定于其生产意愿,而意愿的产生则取决于两点,一是农户对于现有行为存在威胁的认知与感知程度,另一个是农户对于将要采取的生产行为所持有的行为效果、自我能力以及主观规范的评价。因此,农户行为认知、农户行为主观评价、农户生产意愿组成了心理主观因素,受到外界客观因素影响共同对农户生产行为产生作用。其次,依托于理论分析所构建的农户生产行为分析框架,本文从实证角度,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形成机理与影响因素作用路径开展验证性与探索性的分析与探讨。利用描述性统计法,对农户行为认知水平、农户行为主观评价状况、农户生产意愿以及农户行为的采纳现状作出分析,发现农户现阶段呈现出认知水平有限、主观行为评价不够积极、生产意愿较高、行为采纳水平一般的特点。利用SEM结构方程模型,对自我行为评价指标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农户生产意愿的形成机理展开研究。发现农户的行为效果评价对自我能力评价水平以及自我能力评价水平对主观规范均有积极的显着影响。农户生产意愿的形成机理与理论分析框架中的描述一致,农户的严重性与易感性认知水平,以及农户的行为效果评价、自我能力评价与主观规范对于生产意愿均有显着的积极影响,其中严重性认知影响最大。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多元层级回归法以及Logit-ISM模型,探讨了外界客观因素对农户行为认知、农户行为主观评价、农户生产意愿以及行为实施的影响状况。研究发现:农户个人特征、家庭特征以及社会特征均会对上述内容产生不同的影响;农户信息获取能力、环境责任感以及生产习惯越强,意愿向行为转化效率越高;出现农资购买困难、突发性的灾害以及农户行为评价消极三种状况时,会直接导致行为与意愿的悖离;农户较高的风险厌恶特点会阻碍农户生产行为的发生。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论,本文结合激励理论内容构建了农户行为优化的机制与体系。实证研究的结论表明,制度的缺乏与体系的不健全是造成行为采纳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利用规范性研究的方法,结合激励理论内容,提出了以激励与约束机制相结合、成本与收益均衡以及因地制宜为原则的生产行为优化机制,即内部激励机制、外部激励机制、内部约束机制与外部约束机制。依据机制内容构建了相应的技术支撑体系、农户成长培训体系以及制度与法律体系。

高艺宁[5](2019)在《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文中认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将传统生态问题与其地理空间属性相结合,采用“格局—过程—机制—可持续”的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研究范式,按照“景观动态分析—驱动机制探究—生态质量评价—安全格局构建—发展模拟选择”的研究框架,基于草地生态足迹划分分析时段,分析景观格局及其生产力动态,探究荒漠草原区景观变化的驱动机制,进而评价草原景观生态质量,构建基于生态安全的景观格局分区,模拟未来荒漠草原区在自然发展、经济驱动和生态安全3种情景下的资源配置方案,旨为草原生态保护规划和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1)研究区草地生态演变可划分为3个阶段:低度协同阶段(1987—2002年)、政策驱动阶段(2002—2009年)和快速发展阶段(2009—2016年);不同阶段变量之间的短期波动系数(-2.289、-1.082和0.495)的绝对值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降低,表明前期剧烈波动而后期变化平缓;长期趋势(0.292%、0.728%和1.355%)则随时间推移而逐步增长,反映了单位草地资源利用效率的提升,草地消耗在经济贡献中比重的下降,说明粗放式的资源利用正向生态经济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转变。(2)植被年均生产力表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1987~2016年研究区有94.23%的地区年均植被NPP总体呈动态增长趋势,平均增长约3.77g Cm-2a-1;位于东南丘陵区的乡镇植被NPP呈动态增加,而受人类活动干扰明显的乌兰花镇植被NPP呈动态减少;植被NPP与年均温度和年均降水量均呈显着正相关关系,而与年均降雨量相关系数值更高。1987~2016年,景观类型数量变化较为明显,森林景观和人工景观分布面积处于增长状态,而草地景观、荒漠景观、农田景观和水域景观面积有所减少;从动态方向上看,约有112696.3ha的草地和农田转为森林,76574.41ha荒漠转为了草地;从动态速率上看,各景观类型变化经历了“缓慢变化—持续变化—快速变化”的过程。从类型水平上看,草地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加大,农田景观与此相反,斑块增大且形态连片:研究区景观趋于破碎化、边缘效应降低、连通性相对稳定,异质性明显变化。(3)自然因素和人为扰动是景观动态的根本原因,且人为干扰的影响程度更为显着。农业生产、人口状况和经济发展是研究区农田景观、草地景观和人工景观变化的主要原因。农田景观受人口状况影响较大,草地景观则深受农业生产和人口分布的影响,人工景观随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而不断增加。受时间尺度影响,同一景观类型变化的驱动力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明显的改变且影响效果也会随之变化。(4)研究区各村域草地生态质量总体属敏感脆弱型,综合指数范围为0.003—0.765,敏感脆弱型的村域约占研究区域的82.73%,且存在北部高南部低的区域差异,表明各村域草地生态质量总体水平偏低。草地生态质量存在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相关性反映出研究区草地生态质量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与空间依赖。经济压力和环境压力对于草地生态质量的影响明显高于人口压力和资源压力。(5)不同景观累积耗费距离表面共划分为5类生态安全格局分区,即重点优化区、潜在优化区、重点关注区、生态保护区以及生态治理区。未来研究区在自然发展、经济驱动和生态优化3种情景下生态格局模拟结果表明农田、森林、水域、人工乃至荒漠景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新增农田、森林和人工景观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规模数量和空间分布。对比配置方案发现生态安全情景更符合未来发展趋势,既能保持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供给,又能考虑草原保护对生态空间的需求。

韩鑫[6](2019)在《新疆天山自然遗产地景观健康诊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世界自然遗产地是自然赋予给人类的宝藏,其特征为典型性、独特性、不可替代性和高价值性,它不仅有较大的社会、科学、环境价值,而且有其他旅游资源所无法比拟的旅游价值。开展世界自然遗产地景观健康诊断工作,研究自然遗产地景观动态变化及其景观健康状况,对促进其旅游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状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多学科理论,如景观生态学、旅游学、地理学等,遵循“景观生态学基础理论研究——研究区遥感影像分类——景观动态变化——景观健康诊断——可持续的保护性开发对策”的思路,依托多源遥感影像,从世界自然遗产地景观健康的概念、特征、基础理论及标准出发,通过影像解译,运用监督分类法、景观格局演变分析法、指标体系法、区域网格分析方法,变异系数法、Arc GIS空间插值、景观健康诊断指数等模型和方法,以新疆天山自然遗产地喀拉峻-库尔德宁区域为例,对该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景观构成、景观变化特征、景观格局演变、景观健康现状、及可持续的保护性开发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实证研究。(1)系统分析遗产地景观健康的概念、内涵、理论基础、景观生态分类、健康标准、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遗产地景观健康诊断的基本理论包括景观等级系统理论、景观异质性、景观格局、景观格局-过程、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定性标准和定量标准是世界自然遗产地景观健康的两类标准。借鉴对景观健康评价、生态健康以及其他景观健康标准的研究成果,将景观健康状况划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良好”、“较好”、“一般”、“较差”、“极差”。世界自然遗产地景观健康诊断体系由景观胁迫度、景观活力、景观恢复力、景观服务价值四部分组成。在实际操作中遵循“数据采集——景观格局动态演变分析——景观健康诊断——健康分析——景观保护性开发对策”的基本流程。(2)对新疆天山自然遗产地喀拉峻-库尔德宁区域景观变化进行了研究。从研究区景观构成、景观面积变化和景观格局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从景观结构变化的角度来看,草地类景观、针叶林景观和裸地是景观是本研究区的基质景观。从景观面积变化来看,针阔混交林景观转出面积最多,裸地景观转入面积和増幅最大,冰雪景观的减幅最大;从动态度的角度来看,各类型景观间差异较大。从景观格局变化的角度来看,景观聚集度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周长面积分维数、斑块结合度指数相对保持稳定;斑块密度、景观形状指数、景观多样性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各景观在整体景观中呈均衡化趋势分布。(3)新疆天山自然遗产地喀拉峻-库尔德宁区域的景观健康诊断是基于前人关于景观健康评价、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及其他景观健康评价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的新疆天山自然遗产地喀拉峻-库尔德宁区域景观健康诊断指标体系,使用客观赋权变异法来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对研究区网格化,计算研究区景观健康诊断均值,为了能够深入了解研究区内部景观健康空间分布状况,通过Arc GIS空间插值方法,做出研究区景观健康诊断结果图,分析新疆天山自然遗产地喀拉峻-库尔德宁区域景观健康状况。结果表明,除1977年景观健康状态较差以外,其余研究时期景观健康状态均为一般;1997至2017年间研究区景观健康状态持续升高;整体上看北部区域景观健康状况要比南部好。(4)新疆天山自然遗产地喀拉峻-库尔德宁区域可持续的保护性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基于前文景观变化分析和景观健康时空动态诊断,论文从裸地面积不断扩张、针阔混交林状态失衡、监测体系、自然遗产地突出普遍价值(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即OUV)保护压力、管理机构、宣传教育等六个方面提出研究区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措施,为实现新疆天山自然遗产地喀拉峻-库尔德宁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王考[7](2018)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耕地健康评价与分区管护研究 ——以和林格尔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土地作为人类生活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承载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同时也作为重要的政治资源,承载着国家稳定与发展。耕地作为其中重要的利用形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生产资料,保护耕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粮食安全与耕地数量和质量密切相关。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耕地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流失严重,导致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耕地肥力流失、次生盐渍化、酸雨问题、重金属超标、水土流失等土壤环境问题威胁着耕地健康,影响粮食的产量与品质。通过科学地掌控耕地的健康状况,可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的管理目标,开展耕地健康综合评价是社会需求,具有科学价值。耕地健康影响因素因区位不同存在差异,本研究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黄土丘陵水土流失典型区——和林格尔县为例,探索内蒙古生态环境脆弱区耕地健康评价。基于RS和GIS技术、景观格局指数、动态度与空间分析模型和空间变化率指数对耕地的土壤特征、景观特征和地形特征以及20a耕地功能区变化特征和演变因素进行系统研究,构建耕地健康评价体系并利用物元可拓模型评价其耕地健康水平,借鉴障碍度模型分析耕地健康的限制因素,提出主导限制因素区的耕地管护措施及健康分区的可持续利用对策。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耕地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主要分布北部平原区和黄土丘陵区,山区耕地分布很少;耕地景观存在差异,平原区耕地斑块大且集中,黄土丘陵区和山区斑块比较细碎且多,形成独特的耕地生态景观格局。(2)“三生用地”功能区的研究结果显示:20a年间耕地的生产功能空间逐渐向北部平原区和水系两岸转移,研究区耕地生态环境逐渐改善;20年间耕地生产功能空间规模呈减少趋势,仍能满足县域耕地保有量,但建设占用导致优质耕地减少,新开垦的耕地由于主要是生态用地功能区未利用土地开垦,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差,数量上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但质量的降低,导致耕地保护和质量退化之间的矛盾加深;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比较利益和政策因素成为影响其功能空间演变的主要因素。(3)借助ArcGIS10.3模型构建器分别创建矢量格式和栅格格式评价单元赋值模型,实现快速、科学与准确赋值评价单元和建立评价单元属性数据库。(4)结合研究区自然条件和土地利用特点,构建以耕地质量、耕地产能和耕地环境为分层目标的耕地健康评价体系和耕地健康标准。耕地质量因素有≥10℃积温、地形部位、田面坡度、耕层质地、有效土层厚度、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耕地产能因素有标准作物产量、田块连片度;耕地环境因素水土流失程度、盐渍化程度、耕作距离、交通便捷度、城镇影响度。(5)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运用物元可拓模型评价耕地健康水平,多种方法的综合使耕地健康评价过程实现定量化,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准确,评价结果很好表达了研究区耕地健康水平的空间差异。(6)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耕地分为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3个等级,没有极健康耕地,健康耕地占52.69%,耕地健康综合状态中等偏下;健康耕地分布在北部平原区和浑河沿岸的乡镇,亚健康耕地分布在黄土丘陵区和山区,不健康耕地零星分布在南部和东部山区;健康耕地中的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均低于亚健康耕地,仅有全氮高于亚健康耕地,但受土壤自然属性、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条件限制亚健康耕地产能并不高,耕地资源自身特性和外界环境共同影响着耕地健康水平。(7)利用障碍度模型确定各评价单元的高限制因子、中限制因子和低限制因子。以高限制因子中的第一主导限制因子和第二主导限制因子对研究区耕地健康划分主导限制因子区。健康等级的主导限制因子区分为灌溉保证率、有机质和有效磷主导限制因子区,其中有机质主导限制因子区面积最大,占健康耕地的91.97%;亚健康等级的主导限制因子区分为交通便捷度、水土流失程度、田面坡度、灌溉保证率和有效土层厚度5类主导限制因子区,其中有效土层厚度和水土流失主导限制因子区占亚健康耕地的60.73%;不健康耕地主导限制因子区分为水土流失程度、田面坡度和有效土层厚度主导限制因子区3类,耕地不健康的最主要因素是有效土层厚度和水土流失程度。(8)耕地健康管护以主导限制因子提出基于评价单元的耕地管护措施和基于健康分区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为今后在耕地健康评价的方法上提供相应的参考,也为基本农田划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和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其中,健康耕地的管护措施主要是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实施休耕轮作制度、健全农田基本设施以及旱作基本农田的综合改造;亚健康耕地管护措施主要是盐碱地改良、坡耕地改良、合理施用化肥以平衡土壤养分、增加耕作层厚度、平整坡耕地以及退耕还林还草、封坡固土;不健康耕地的管护措施主要是退耕还林还牧,在沙化及风沙土为主的山区,水利条件较好种植乔木,地形变高且沙层变厚时种灌木及牧草防风固沙,流动风沙土实行逐级围种草灌方法固定,达到乔-灌-草三者结合,逐级治理水土流失问题。

敖登高娃,李跃进,兀良哈·巴雅尔[8](2017)在《脆弱草原带农牧交错区村域尺度土地利用结构定量分析》文中认为村级规划是现行土地利用规划的延伸和完善,全面揭示村域土地利用结构特征是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该文以四子王旗中部乌兰察布丘陵区西南8个乡镇54个村(社区)组成的典型的脆弱草原带农牧交错区为研究区域,以其所辖村(社区)为分析单元,利用2013年遥感影像解译数据,运用计量地理方法和GIS技术,定量分析村域土地利用结构特征,为脆弱草原带农牧交错区村级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多样化指数平均值为0.71,所辖各村(社区)多样化指数介于00.77之间,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化程度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各村(社区)集中化指数介于-0.331之间,集中化程度总体呈现为中等偏下的状态;土地组合类型相对较丰富,半数以上的村(社区)地类组合类型以耕地-林地-牧草地为主,37%的村(社区)以耕地-林地为主,空间分布上基本形成了一个集最单一和最齐全组合类型的中心区域和以此为中心的3条南北带状分布区域及最外侧对称分布的2个地段,在这些不同区域和地段内耕地、林地和牧草地呈现出相间分布的特点;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平均值为243.05,各村(社区)综合指数值介于213.83400之间,土地利用程度总体水平较高;受地形、海拔及人类生产投入水平的影响,各类用地在各村(社区)的区位意义不尽相同,其中耕地和林地区位意义相对较突出,而对半干旱草原地区来说,牧草地区位意义并不突出。据此,脆弱草原带农牧交错区的土地利用,在完善灌丛林生态体系的同时加强牧草地保护和农田基本建设是确保草原生态安全和经济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高英,彭羽[9](2015)在《1987-2010年和林格尔县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与景观动态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1987年和2010年和林格尔县农牧交错区土地覆盖数据为基础,借助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法,对近23年的时间内和林格尔县农牧交错区的土地覆盖类型和景观格局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经过近23年时间后,和林格尔县农牧交错带整体向东北方向移动,而且面积急剧减小;(2)、用Fragstats3.4计算得出和林格尔县农牧交错区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改善、景观多样性呈下降趋势以及人类对当地土地的改造干扰程度增加.

李保杰[10](2014)在《矿区土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以徐州市贾汪矿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在给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的同时,也给矿区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破坏,从而使矿区成为资源、环境与人口矛盾相对集中显现的区域之一。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已成为解决人地矛盾、改善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也是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在煤炭资源开采、矿区土地复垦的过程中会直接、间接地改变土地利用结构和区域地球化学的本底特征,从而使区域土地利用景观结构、功能和效应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因此,深入、系统地研究矿区土地景观格局演化及其生态效应,对于保护区域生态平衡,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煤炭资源的绿色开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借鉴景观生态学中的“格局—过程—效应”这一研究命题,以我国中东部高潜水位矿区—徐州市贾汪矿区为例,以景观生态学、生态学和生态风险评价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地统计等技术,系统地研究矿区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生态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对矿区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论文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的角度对矿区、矿区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进行研究,根据生命周期理论对矿区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进行分析;在分析景观与景观格局概念的基础上对矿区景观格局变化的生态效应进行研究;最后对土地生态风险的内涵、土地生态风险对景观格局变化的响应和土地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2)以Landsat MSS、TM和OLI为数据源,在结合区域土地利用特点和现有分类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贾汪矿区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体系。在对研究区遥感影像光谱特征、纹理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了归一化植被指数、改进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归一化建筑指数、土壤亮度指数,并将上述指数作为特征向量参与到遥感影像分类中,利用BP神经网络智能分类方法对研究区4期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覆被信息提取,结果表明该分类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各年份的分类结果总体精度在0.82以上。(3)综合景观格局指数粒度效应图和信息损失评价模型,确定了贾汪矿区景观格局指数的最佳分析粒度为60m。在该粒度下,基于景观水平、景观类型水平对区域景观格局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景观水平上,2003年以前,区域景观格局在煤炭资源的开采、城市化等的驱动下,景观格局朝破碎化、异质化和连通性降低的趋势发展;2003年以后,由于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城乡统筹发展和区域连片发展等,区域景观格局朝连续化、均衡化和连通性增大的趋势发展。在景观类型水平上,耕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随时间的变化最为活跃,1983-2003年间,耕地、水域受煤炭资源开采等活动的影响,斑块趋于破碎化、连通性降低,而建设用地在城市化发展的驱动下,变得更为复杂;2003-2013年间,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呈高连通性、斑块规则化的趋势。(4)以CLUE-S模型框架为基础,利用空间自相关因子对传统的Logistics回归模型进行改进,选取政策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空间约束因素和矿产开采因素等,对贾汪矿区2013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模拟与验证。在此基础上对2023年区域趋势发展、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3种情景下的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建设用地在3种情景下均呈明显的增加趋势,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其中经济发展情景下建设用地增幅最大,生态保护用地情景下建设用地增幅最小,在生态保护情景下,林地、耕地等生态用地受到保护,建设用地的扩展速度受到抑制。(5)利用格网GIS技术,对矿区土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并与基于行政单元的ESV空间分异格局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煤炭资源的开采、城市化是导致区域ESV空间异质性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力。ESV减少区主要分布在贾汪城区、城镇和农村居民点的外围;ESV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采煤塌陷区和山地丘陵地区等。通过对比基于格网单元和基于行政单元ESV的空间差异可以看出,上述2种方法对ESV空间分异的拟合基本一致,差异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ESV系数较大的水域、林地所在的格网单元。(6)基于景观干扰度指数、脆弱度指数构建土地生态风险指数,借助空间相关分析、地统计分析等对区域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期土地生态风险全局空间相关系数均为正值,表明土地生态风险表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性;区域生态风险呈现出从中生态风险、较高生态风险向低生态风险和高生态风险转移,即生态风险格局朝两极发展;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较明显,采煤塌陷区生态风险由于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实施,生态风险有所降低,建设用地外围由于城市扩展,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成为高生态风险区;东部地区作为粮食主产区受城市化和复垦项目的影响较小,生态风险一直较低。

二、内蒙古和林格尔农牧交错区景观特征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和林格尔农牧交错区景观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触媒理论下呼和浩特市新机场片区城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新机场与和林格尔新区的建设
        1.1.2 城市设计的受重视程度日益增加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范围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
        1.5.1 触媒理论研究综述
        1.5.2 城市设计研究综述
        1.5.3 机场片区研究综述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研究
    2.1 机场片区概述
        2.1.1 机场片区相关概念
        2.1.2 机场片区空间层次划分
        2.1.3 机场片区的功能类型
        2.1.4 机场片区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
    2.2 触媒理论
        2.2.1 “城市触媒”缘起
        2.2.2 城市触媒的运作原理
        2.2.3 城市触媒的必备特征
        2.2.4 城市触媒元素的类型
    2.3 相关理论与理念
        2.3.1 地域性理论
        2.3.2 场所理论
        2.3.3 中央活力区理念
        2.3.4 TOD理论
    2.4 城市设计触媒案例分析
        2.4.1 深圳市宝安新中心区城市设计
        2.4.2 东营市黄河水城城市设计
        2.4.3 案例总结与启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机场片区触媒分析
    3.1 新机场片区基地概况
    3.2 新机场片区城市设计发挥触媒效应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3.2.1 城市触媒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3.2.2 可行性
        3.2.3 必要性
    3.3 片区概述
        3.3.1 发展机遇与上位规划
        3.3.2 片区区位与交通条件
        3.3.3 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
        3.3.4 文化艺术与景观资源
        3.3.5 历史沿革与空间环境
        3.3.6 片区现状总结
    3.4 新机场片区触媒特性分析
    3.5 新机场片区的触媒作用分析
        3.5.1 新机场片区对城市社会经济的触媒作用
        3.5.2 新机场片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触媒作用
    3.6 新机场片区城市设计发挥触媒效应机制
        3.6.1 城市触媒效应机制
        3.6.2 新机场片区触媒效应作用过程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机场片区城市设计触媒策略
    4.1 触媒原则
        4.1.1 地域性原则
        4.1.2 连续性原则
        4.1.3 整体性原则
    4.2 提取触媒要素
    4.3 触媒载体构建
        4.3.1 功能触媒策略
        4.3.2 交通触媒策略
        4.3.3 建筑触媒策略
        4.3.4 景观触媒策略
        4.3.5 文化触媒策略
    4.4 触媒反应后续引导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机场片区触媒化城市设计
    5.1 新机场片区整体结构
        5.1.1 发展定位
        5.1.2 片区整体结构
    5.2 重点地段城市设计
        5.2.1 圈层化的功能布局
        5.2.2 高效便捷的道路布局
        5.2.3 舒朗大气的空间形象与地域性的建筑设计
        5.2.4 不同维度的景观营造
        5.2.5 文化延续的空间表达
        5.2.6 搭建后续引导体系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图录
附录B 表录
个人简历
附件

(2)坝上高原及华北北部山地森林植被变化及其生态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NPP研究进展
        1.2.2 植被覆盖研究进展
        1.2.3 In VEST模型研究
    1.3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质地貌
    2.3 气候和水文条件
    2.4 土壤
    2.5 植被
    2.6 社会经济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目标
    3.2 研究内容
    3.3 技术路线
    3.4 CASA模型
        3.4.1 APAR的计算
        3.4.2 实际光能利用利用率?
    3.5 遥感数据处理
        3.5.1 遥感数据处理
        3.5.2 气象数据及预处理
        3.5.3 土地利用数据
    3.6 In VEST模型计算
        3.6.1 生境质量模型
        3.6.2 水源涵养模型
        3.6.3 土壤保持功能模型
    3.7 研究方法
        3.7.1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3.7.2 偏相关分析
        3.7.3 Hurst指数
        3.7.4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3.7.5 年际波动程度计算
        3.7.6 残差分析
4 气象因子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
    4.1 降水的时空变化规律
        4.1.1 降水时间序列变化
        4.1.2 降水空间变化特征
    4.2 温度时空变化规律
        4.2.1 温度的时间序列变化
        4.2.2 温度空间变化规律
    4.3 风速时空变化规律
        4.3.1 风速的时间序列变化
        4.3.2 风速空间变化规律
    4.4 小结
5 植被覆盖度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
    5.1 植被覆盖度时间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5.1.1 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趋势分析
        5.1.2 植被覆盖度年内变化趋势分析
        5.1.3 植被覆盖度季节变化趋势分析
    5.2 植被覆盖度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5.2.1 年均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规律
        5.2.2 季节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规律
    5.3 植被覆盖度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5.4 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的影响
    5.5 小结
6 LAI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
    6.1 LAI时间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6.1.1 LAI年际变化规律分析
        6.1.2 LAI年内变化规律分析
        6.1.3 LAI季节变化规律分析
    6.2 LAI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6.2.1 LAI年际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6.2.2 LAI季节空间变化特征分析
    6.3 LAI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6.4 小结
7 NPP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
    7.1 CASA模型验证
    7.2 区域NPP时间变化特征分析
        7.2.1 NPP年际变化规律分析
        7.2.2 NPP年内变化规律分析
        7.2.3 NPP季节变化规律分析
    7.3 区域NPP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7.3.1 年均NPP空间分布规律
        7.3.2 NPP季节空间分布规律
    7.4 NPP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7.5 小结
8 生境质量与主要生态功能分析
    8.1 生境质量分析
        8.1.1 模型参数处理
        8.1.2 生境质量分析
    8.2 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8.3 土壤保持功能分析
    8.4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3)基于改进TOPSIS-RBF的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现状
        1.3.2 土地生态安全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1.3.3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1.3.4 土地生态安全预测体系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目标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呼和浩特市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呼和浩特市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2 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结构状况
    2.3 相关数据来源
第3章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模型构建
    3.1 指标体系
        3.1.1 DPSIR指标体系概念
        3.1.2 指标选取原则
        3.1.3 指标解释
        3.1.4 指标体系构建
    3.2 指标权重确定
        3.2.1 指标数据标准化
        3.2.2 层次分析法
        3.2.3 熵值法
        3.2.4 基于博弈论思想组合赋权
    3.3 土地生态安全标准划分
    3.4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构建
        3.4.1 RSEI指数
        3.4.2 改进TOPSIS模型
        3.4.3 障碍度模型
        3.4.4 空间自相关模型
    3.5 土地生态安全预测模型构建
        3.5.1 RBF原理
        3.5.2 RBF学习模型
        3.5.3 模拟学习效果检验
第4章 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
    4.1 RSEI参数处理
        4.1.1 植被指数
        4.1.2 湿度指数
        4.1.3 地表温度
        4.1.4 干度指数
    4.2 城区与郊区改进TOPSIS评价与结果分析
        4.2.1 驱动力准则评价与结果分析
        4.2.2 压力准则评价与结果分析
        4.2.3 状态准则评价与结果分析
        4.2.4 影响准则评价与结果分析
        4.2.5 响应准则评价与结果分析
        4.2.6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结果分析
    4.3 区县级土地生态安全障碍度分析
        4.3.1 DPSIR系统土地生态安全演进特征
        4.3.2 区县土地生态安全指标障碍度分析
    4.4 市级土地生态安全空间相关性分析
        4.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4.5 神经网络预测与结果分析
        4.5.1 RBF网络学习
        4.5.2 RSEI预测及结果分析
        4.5.3 土地生态安全值预测及结果分析
    4.6 小结
第5章 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安全建议
    5.1 推进建设用地集约化及产业转型升级
    5.2 减少耕地污染与缓和畜草矛盾
    5.3 推进工业优化升级与生态恢复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碳中和视角下农牧交错带农户生产行为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农户生产行为影响农业碳平衡
        1.1.2 农业环境问题治理进入新时期
        1.1.3 特殊的农牧交错带,需要探寻相匹配的发展模式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碳中和相关研究
        1.2.2 农业与“碳”相关研究
        1.2.3 碳中和相关的农户生产行为研究
        1.2.4 农牧交错带相关研究
        1.2.5 研究进展评述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6.1 文章可能的创新
        1.6.2 文章研究的不足
    1.7 本章小结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农业碳中和
        2.1.2 农户
        2.1.3 农户生产行为
        2.1.4 农户生产意愿
        2.1.5 农牧交错带
    2.2 理论基础
        2.2.1 农户行为相关理论
        2.2.2 行为人理论
        2.2.3 行为经济理论
        2.2.4 外部性理论
        2.2.5 激励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农户生产行为模型构建与调查设计
    3.1 农业碳中和体系构建与驱动机制分析
        3.1.1 农牧交错带的碳中和体系构建
        3.1.2 碳中和农业实现的驱动因素分析
    3.2 农户生产行为理论模型构建
    3.3 碳中和农业相关的农户生产行为理论模型变量说明
    3.4 问卷设计与数据获取
        3.4.1 问卷设计流程
        3.4.2 研究区域选取与概况
        3.4.3 数据获取与样本特征
    3.5 本章小结
4 农户行为认知水平与行为主观评价研究
    4.1 农户行为认知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4.1.1 认知分类与考察
        4.1.2 农户行为认知现状分析
        4.1.3 农户行为认知水平影响因素分析
    4.2 农户行为主观评价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4.2.1 行为主观评价分类与问题设置
        4.2.2 行为主观评价现状分析
        4.2.3 行为主观评价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4.3 本章小结
5 农业碳中和相关生产意愿形成机理分析
    5.1 农户生产意愿现状分析
        5.1.1 农户生产意愿的测度方式
        5.1.2 数据的信度与效度检验
        5.1.3 农户生产意愿现状描述与分析
    5.2 影响农户生产意愿变量的选取与假说的提出
    5.3 影响农户生产意愿的实证分析
        5.3.1 变量设定与模型构建
        5.3.2 计量结果分析
        5.3.3 农户生产意愿的关键影响因素与作用路径识别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农业碳中和相关生产行为决策机制分析
    6.1 农户碳中和相关生产行为现状分析
        6.1.1 碳中和生产行为测度方式
        6.1.2 数据的信度与效度检测
        6.1.3 农户生产行为现状描述与分析
    6.2 碳中和生产意愿与行为一致性研究
        6.2.1 变量选取与假说提出
        6.2.2 实证检验与结果
    6.3 碳中和生产意愿与行为悖离研究
        6.3.1 悖离因素的变量选取与说明
        6.3.2 意愿与行为悖离的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6.4 农户风险偏好对生产行为决策影响研究
        6.4.1 农户风险偏好对生产行为影响的理论分析
        6.4.2 农户风险偏好测度
        6.4.3 实证检验与结果
    6.5 本章小结
7 农户生产行为优化机制与体系的构建
    7.1 构建农户碳中和生产优化机制的必要性
        7.1.1 宣传不到位,农户的认知水平低
        7.1.2 激励机制缺乏,农户碳中和生产意愿一般
        7.1.3 约束机制缺乏,农户逆向选择行为普遍
    7.2 优化机制建立原则
        7.2.1 激励与约束机制并重原则
        7.2.2 成本与收益均衡原则
        7.2.3 因地制宜原则
    7.3 生产行为优化机制构建
    7.4 生产行为优化体系构建
        7.4.1 技术支撑体系
        7.4.2 农户成长体系
        7.4.3 法律保障体系
    7.5 本章小结
8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1.1 农户生产行为是影响农业碳中和实现的关键因素
        8.1.2 农户行为认知与感知水平较低
        8.1.3 农户碳中和生产行为评价水平一般
        8.1.4 农户碳中和生产意愿普遍较高
        8.1.5 行为决策受到内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
        8.1.6 碳中和生产行为亟需配套的扶持政策
    8.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碳中和生产行为农户调研问卷
作者简介

(5)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
        1.2.2 荒漠草原区景观生态研究进展
        1.2.3 发展趋势及关注重点
        1.2.4 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资源条件
        2.1.3 社会经济
    2.2 数据预处理
        2.2.1 景观分类
        2.2.2 遥感数据处理
3 草地生态足迹演变特征
    3.1 研究方法
        3.1.1 草地生态足迹
        3.1.2 计量建模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非结构突变协整检验
        3.2.2 结构突变协整检验
        3.2.3 草地生态足迹模型对比
        3.2.4 草地生态足迹演变阶段特征
    3.3 讨论与小结
4 景观格局及生产力动态特征
    4.1 研究方法
        4.1.1 区域植被概况
        4.1.2 数据处理
        4.1.3 分析方法
    4.2 植被生产力动态分析
        4.2.1 植被NPP空间分布特征
        4.2.2 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
        4.2.3 植被NPP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4.3 景观结构类型的变化特征
        4.3.1 景观类型动态幅度
        4.3.2 景观类型动态方向
        4.3.3 景观类型动态速率
    4.4 景观格局的变化特征
        4.4.1 类型水平的格局变化
        4.4.2 景观水平的格局变化
    4.5 讨论与小结
5 景观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构建驱动因子的指标体系
        5.1.2 回归分析与空间模型选择
    5.2 景观变化与驱动指标空间回归过程
        5.2.1 模型构建
        5.2.2 模型拟合结果评估
    5.3 景观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5.4 讨论与小结
6 景观生态质量评价
    6.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 研究方法
        6.2.1 草地生态质量评价
        6.2.2 空间自相关分析
        6.2.3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草地生态质量的评价结果与类型划分
        6.3.2 草地生态质量空间自相关分析
        6.3.3 OLS与GWR的模型比较
        6.3.4 基于GWR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6.4 讨论与小结
7 基于生态安全的景观格局优化
    7.1 安全格局构建
        7.1.1 生态安全的识别与构建
        7.1.2 模型的选择
        7.1.3 景观格局优化途径
    7.2 生态安全格局配置分区
        7.2.1 不同生态源累积阻力表面
        7.2.2 不同生态源累积耗费距离表面
        7.2.3 不同生态源耗费阻力分区
        7.2.4 生态安全格局优化配置分区
    7.3 情景模拟方法
        7.3.1 景观适宜性指标体系选择
        7.3.2 景观适宜性图集
        7.3.3 CA-Markvo模型构建
        7.3.4 CA-Markvo模型数据处理
        7.3.5 CA-Markov模拟精度检验
    7.4 不同情景配置方案模拟结果
        7.4.1 不同情景的转移概率
        7.4.2 不同情景的配置方案
        7.4.3 不同情景配置下景观适宜性分布
        7.4.4 不同情景模拟结果
    7.5 讨论与小结
8 结论、创新与不足
    8.1 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
    8.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新疆天山自然遗产地景观健康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自然遗产地相关研究
        1.2.2 自然遗产景观生态研究
        1.2.3 景观健康诊断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关键技术
        1.4.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2.1 相关概念
        2.1.1 自然遗产
        2.1.2 景观
        2.1.3 景观健康诊断
        2.1.4 自然遗产景观健康
    2.2 基础理论
        2.2.1 等级系统理论
        2.2.2 景观异质性
        2.2.3 景观格局
        2.2.4 景观格局-过程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遥感影像预处理
    3.3 遥感影像分类与解译
        3.3.1 景观类型分类
        3.3.2 遥感影像解译与精度评价
    3.4 无人机数据处理
4 新疆天山自然遗产地景观动态变化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景观变化分析方法
        4.1.2 景观指数方法
    4.2 不同时期景观构成
        4.2.1 1977年景观构成
        4.2.2 1990年景观构成
        4.2.3 1997年景观构成
        4.2.4 2013年景观构成
        4.2.5 2017年景观构成
    4.3 景观变化特征分析
        4.3.1 景观类型构成变化
        4.3.2 景观类型面积转移
        4.3.3 景观动态度特征
    4.4 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4.4.1 景观结构格局分析
        4.4.2 类型水平景观格局动态
        4.4.3 景观水平景观格局动态
    4.5 景观生态健康状态分析
        4.5.1 针叶林景观健康状态
        4.5.2 针阔混交林景观健康状态
        4.5.3 草地类景观健康状态
        4.5.4 生物多样性与整体景观的健康状态
5 新疆天山自然遗产地景观健康诊断
    5.1 景观健康诊断体系
        5.1.1 景观健康诊断概念模型
        5.1.2 景观健康诊断体系构建
    5.2 景观健康诊断方法
        5.2.1 景观健康诊断因素层算法
        5.2.2 指标权重确定
        5.2.3 景观健康诊断等级划分
        5.2.4 综合参数评价模型
    5.3 区域景观格网化诊断
        5.3.1 评价单元
        5.3.2 ArcGIS空间插值
    5.4 景观健康诊断结果与分析
        5.4.1 不同区域景观健康诊断
        5.4.2 景观健康诊断空间插值分析
    5.5 无人机正射影像验证诊断结果
6 新疆天山自然遗产地可持续的保护性开发对策
    6.1 保护性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6.2 可持续的保护性开发对策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7)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耕地健康评价与分区管护研究 ——以和林格尔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1.2.2 耕地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 论文数据来源
2 耕地健康评价理论基础与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土壤肥力理论
        2.1.3 生态系统健康理论
        2.1.4 地理区位论
    2.2 耕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2.2.2 构建指标体系
        2.2.3 评价指标说明
    2.3 耕地健康评价方法
        2.3.1 评价单元划分方法
        2.3.2 权重确定方法
        2.3.3 物元可拓模型评价法
        2.3.4 障碍度模型分区法
    2.4 建立耕地健康标准
3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环境特征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条件
        3.1.4 土壤与植被
        3.1.5 水文地质
    3.2 社会环境特征
    3.3 农业环境特征
        3.3.1 农业发展条件
        3.3.2 农业生产环境存在问题
4 研究区耕地利用与空间功能变化特征
    4.1 不同尺度土地利用结构特征
        4.1.1 县域尺度土地利用数量结构
        4.1.2 地貌单元尺度土地利用空间结构
        4.1.3 乡域尺度土地利用空间结构
    4.2 耕地资源现状特征
        4.2.1 耕地资源利用特征
        4.2.2 耕地与土壤类型关联特征
        4.2.3 耕地景观格局分布特征
        4.2.4 耕地基于地形因素的分布特征
    4.3 耕地时空变化特征
        4.3.1 耕地时序变化分析
        4.3.2 耕地空间变化差异
    4.4 20a耕地功能区变化特征
        4.4.1 “三生用地”空间分类
        4.4.2 耕地的生产功能空间变化
        4.4.3 耕地的生产功能空间转移特征
    4.5 耕地功能区演变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因素影响
        4.5.2 社会经济因素和比较利益的影响
        4.5.3 政策因素影响
5 研究区耕地健康评价
    5.1 确定评价单元
    5.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5.2.1 耕地质量因子选取
        5.2.2 耕地产能因子选取
        5.2.3 耕地环境因子选取
        5.2.4 指标体系构建
    5.3 评价指标数据处理
        5.3.1 确定评价因子性质
        5.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5.3.3 建立单元赋值模型
        5.3.4 属性数据标准化处理
    5.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5.4.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5.4.2 模型计算及权重结果
    5.5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耕地健康评价
        5.5.1 物元可拓模型建立
        5.5.2 耕地健康分类评价
        5.5.3 耕地健康综合评价
    5.6 验证耕地健康综合评价结果
6 研究区耕地健康分区及管护研究
    6.1 障碍度测算
    6.2 耕地健康评价单元限制因子组合类型划定
    6.3 耕地健康主导限制因子重点区域划定
        6.3.1 健康耕地主导限制因子区
        6.3.2 亚健康耕地主导限制因子区
        6.3.3 不健康耕地主导限制因子区
    6.4 耕地健康分区管护措施
        6.4.1 耕地健康分区管护原则
        6.4.2 健康耕地分区管护措施
        6.4.3 亚健康耕地分区管护措施
        6.4.4 不健康耕地分区管护措施
7 基于健康角度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7.1 健康耕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7.2 亚健康耕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7.3 不健康耕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1987-2010年和林格尔县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与景观动态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区概述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3. 1农牧交错带的空间移动
    3. 2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3. 2. 1类型水平上和林格尔县农牧交错带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3. 2. 2景观水平上和林格尔县农牧交错带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4讨论

(10)矿区土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以徐州市贾汪矿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目录
图清单
表清单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矿区土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效应理论研究
    2.1 矿区生态系统
    2.2 矿区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累积效应
    2.3 矿区土地生态风险
    2.4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3.3 遥感影像分类与解译
    3.4 本章小结
4 矿区土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化分析
    4.1 矿区最佳景观分析粒度的确定
    4.2 矿区土地景观要素的数量变化
    4.3 矿区土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4.4 矿区土地利用分形特征动态变化
    4.5 本章小结
5 矿区土地景观格局演变机制及情景模拟
    5.1 矿区土地景观格局演变驱动因子的选取
    5.2 研究方法
    5.3 CLUE-S 模型的验证与模拟
    5.4 矿区土地利用情景模拟
    5.5 本章小结
6 矿区土地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效应分析
    6.1 研究方法
    6.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数量变化
    6.3 基于格网单元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
    6.4 基于行政单元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
    6.5 基于格网单元和行政单元的 ESV 空间分异的比较研究
    6.6 本章小结
7 矿区土地生态风险评价及变化研究
    7.1 研究方法
    7.2 矿区土地生态风险的空间相关关系
    7.3 矿区土地生态风险的半方差分析
    7.4 矿区土地生态风险的克里格插值与精度检验
    7.5 矿区土地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异研究
    7.6 矿区土地生态风险管理对策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主要特色与创新点
    8.3 论文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内蒙古和林格尔农牧交错区景观特征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触媒理论下呼和浩特市新机场片区城市设计研究[D]. 王帅.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2)
  • [2]坝上高原及华北北部山地森林植被变化及其生态功能分析[D]. 朱栩辉.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3]基于改进TOPSIS-RBF的呼和浩特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与预测[D]. 冯尚荣.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4]碳中和视角下农牧交错带农户生产行为研究 ——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D]. 李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5]荒漠草原区景观动态及生态格局优化研究 ——以内蒙古四子王旗为例[D]. 高艺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6]新疆天山自然遗产地景观健康诊断研究[D]. 韩鑫.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7]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耕地健康评价与分区管护研究 ——以和林格尔县为例[D]. 王考.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1)
  • [8]脆弱草原带农牧交错区村域尺度土地利用结构定量分析[J]. 敖登高娃,李跃进,兀良哈·巴雅尔. 农业工程学报, 2017(06)
  • [9]1987-2010年和林格尔县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与景观动态变化研究[J]. 高英,彭羽.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10]矿区土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以徐州市贾汪矿区为例[D]. 李保杰.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内蒙古及留格尔农牧交错区景观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