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探究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探究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一、问题探究法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孙桂娟[1](2021)在《基于图像的初中生物学问题情境创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宇[2](2021)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讲授法改进研究》文中指出

仓玥[3](2021)在《基于劳动教育理念的高中生物翻转课堂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文丽云[4](2021)在《问题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景区导游实务》教学中的优化及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景区导游实务》作为中职学校导游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理论和实践上规范了景区导游人员需要掌握的基础技能,该课程将教学目标定位为:掌握合格导游员应具备的条件和素质;能独立开展导游服务,具备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能独立应对旅游中的突发事件和游客的特殊需求等。问题导向教学法作为“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本研究在分析问题导向教学法已有研究的不足和可借鉴优势的基础上,实地通过教师学生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调研了两所学校《景区导游实务》问题导向教学法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经过调查发现,虽然在实践教学中问题导向教学法运用的比较频繁,但是在教学法的实际应用存在问题设计的灵活性不足、问题解决流程缺乏系统性、教学评价表的设置与景区导游人员的服务标准不符合、学生的课堂有效参与度不高、对问题的总结与延伸不足等问题。根据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社会互赖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分析了问题导向教学法各环节的重要性,并最终界定了本文教学法优化之后的教学流程。紧接着根据教学最优化理论,结合学情、教学内容等方面分析PBL在《景区导游实务》教学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为接下来的优化方案设计和优化行动研究奠定基础。针对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本研究从教学法的应用原则和优化路径初步设计了优化的方案。本研究结合问题导向教学法自主性、循序渐进性、启发引导性、协作性等原则对教学课前、课中、课后各环节进行优化路径的设计。为了全方位检验教学优化路径的有效性,展开了三轮行动研究,针对每轮行动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根据学生问卷的数据分析,结合访谈结果以及学生的测试分数分析发现,优化后的PBL在提问环节更加灵活合理,更符合中职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环节更能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有效性,进而有效的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评价环节更加契合岗位职责要求,能更有效的对接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研究证明经过优化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目前PBL教学存在的问题。

顾娆[5](2020)在《高中生物学学习动机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曲阜市高中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教育改革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理念,这就意味着在生物学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动机的培养。影响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的众多因素中,动机占据核心位置,决定着学习目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同时影响着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因此,从学习动机的角度进行研究,以此优化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势在必行。本研究在基于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高中生物学学习动机现状展开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有效的策略和方法,将提出的培养策略应用到教学案例中,初步检验提出的培养策略的实施效果。旨在于深化新课改理念,指导教师教学,提升学生生物学核心素养。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实验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等。论文首先简述问题的提出,然后对学习动机的理论基础进行阐述。以理论研究为基础,选取曲阜市两所高中的部分学生和老师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发现当前高中生物学学习动机整体水平一般,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生缺乏生物学学习兴趣,内部动机不足;学生意志力薄弱,未掌握内化外部动机的方法;生物学的切身性不明确,目的性教育有待加强;易受外部因素影响,学习环境有待改善;学生自信心不足,归因能力有待培养。接着根据现状调查结果并结合相关理论,提出培养策略:提高生物学的重视程度,激发内部动机;适度使用奖惩,引导内化外部动机;明确生物学学习目标,加强目的性教育;注重生物学学习环境创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提高成功期望。本研究在教学设计中融入动机因素并开展教学实践,学生动机水平和学习成绩均有提高,实验结果表明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对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具有促进作用,初步验证培养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最后对本研究进行全面的总结,阐明本研究的结论及对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启示,并反思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薄三敏[6](2020)在《新高考背景下山东省历史科选考现状分析与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以济宁市为例》文中指出高考是关系民生的一件大事,每一次高考改革都牵动人心。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于1952年建立起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1966年到1977年高考中断,1977年10月得以恢复,从1977年高考正式恢复至今它已经历了大小30余次改革。教育要想继续向前发展,就必须依靠改革。2014年9月3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我国将再次实施高考改革,改革涉及高考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考试科目以及招生录取机制。山东省作为第二批高考改革试点省份已于2017年正式开始实行改革。此次新高考改革给高中学校的设施、师资、管理等方面带来了巨大挑战,尤其是给学生选科和历史、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和物理等学科的教学带来了挑战。为研究新高考背景下山东省历史科选考现状与该背景下高中历史的教学策略,以济宁市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济宁市三所普通高中共计650名选考历史科的学生和9名一线历史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师生基本信息、各学校选科实施程度、师生对新高考政策的了解、各校选科指导、学生选考历史科的原因以及新高考改革之后高中历史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据学生问卷、学生访谈提纲和教师访谈提纲可知新高考背景下济宁市历史科选考和针对选考历史科学生的历史教学存在一些问题。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师生对新高考政策了解不深入,选科指导不完善,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未来从事职业的意愿出现偏差以及历史教师的教学内容固定化、教学方法单一化、教学评价方式传统化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分别需要深化教师群体、学生全体对新高考政策的理解,要从“善用选科指导书籍”和“为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来完善选科指导,要“提升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同感”以逐渐改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从事职业的意愿出现偏差的现象,历史教师要率先“革新教学思想”,“适当增加乡土历史资源完善教学内容”、“自觉探索在历史课堂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及“灵活使用表现性评价方式”对应对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学存在的教学内容固定化、教学方法单一化、教学评价方式传统化等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通过对济宁市三所普通高中2017级、2018级选考历史科学生选考历史科所出现的问题和历史教师针对选考历史科学生教学所表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并设计和实践适用新高考背景下历史教学的教学案例,希望可为今后济宁市乃至山东省其他地市选科,选科后历史教学的改进提供借鉴。

李金桃[7](2020)在《基于生物课型教学培养高中生科学思维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对于人才的追求从未停歇,其他国家和地区逐步开始应对21世纪人才培养问题时,我国教育也必须跟上国际社会的教育热点议题。素质教育逐渐向着均衡的方向发展,但空间上存在不均匀问题,也出现学生素质发展不全面的现状。新课改背景下总结21世纪以来我国进行课改的宝贵经验,结合未来国家发展需要,提出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是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献研究,梳理科学思维和课型的相关理论基础和实践对比,借助文献资料整理出科学思维培养的五个维度,编制出学生问卷和教师问卷。通过问卷调查法,达到调查学生科学思维能力以及五个维度,如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变化情况;了解一线高中生物教师对课型的认知程度及新课改态度,调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现状以及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阻碍。构建生物新授课课型教学流程。选取前测结果中无明显差异的两个班作为实验对象,一班为实验班,使用生物新授课课型教学;一班为对照班,使用传统教学。完成教学实践后,分派科学思维能力问卷和测试试卷给实验班和对照班再次进行调查。SPSS检测结果表明:(1)配对样本T检验实验班后测与前测后,得出实验班科学思维的五个维度的P值均小于0.050,说明采取课型教学的实验班学生的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与前测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实验班的四个维度的后测结果优于前测,实验班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的五个维度在生物新授课课型教学中都得到培养。(2)独立性样本T检验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后测结果,得出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和创造性思维这四个维度的P值均小于0.050,而批判性思维P值为0.696>0.050;说明实验班在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和创造性思维这四个维度后测结果与对照班具有显着性差异并优于对照班,但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批判性思维得分接近,生物课型教学与传统生物教学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上作用相近。(3)从对照班后测与前测的检验结果显示,只有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这两个维度具有显着性差异、且优于前测,说明传统教学中,对照班的学生这两个维度得到了培养和发展。由此总结出结论:生物新授课课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比传统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和创造性思维;同时,传统教学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模型与建模能力。

杨利苹[8](2020)在《农村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法制教育的调查及实践 ——以习水县同民镇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如今,环境问题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国作为法治国家,在保护环境方面正不断的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青少年作为新时代的主人,更应培养其环境法制意识,懂得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环境权利。而生物学科中蕴藏丰富的环境法制内容,因此笔者期望通过对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法制内容进行实践研究,为农村初中生物教师提供可操作的途径、策略。第一部分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环境法制教育研究现状,并对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了梳理,确定了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整理了本研究的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三部分对习水县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法制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出现状情况。第四部分首先梳理了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教材中的环境法律法规内容,然后提出了在农村初中生物学科中渗透环境法制教育的策略并展示部分案例,选取了同民镇中学两个平行班(2班和4班)的学生进行环境法制教育的教学渗透实践,在实验班(2班)的生物教学中有意识的渗透环境法制教育,对照班(4班)按照常规手段进行教学,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对前后测结果分析表明:七4班环境法制观P=0.605>0.05,差异性不显着,说明七4班在实践前后环境法制观没有明显改变。七2班环境法制观P=0<0.05,差异性显着,说明七2班在实践前后环境法制观有明显提升,即在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法制教育是可行的。最后,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提出农村初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环境法制教育的建议,并指出本论文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孙嘉欣[9](2020)在《《再别康桥》教学研究》文中提出现代诗歌继承与发展了古典诗歌,并在此基础上用白话文进行创作,以表情达意的一种新形式的诗歌。语言高度凝练、节奏鲜明、丰富的意象选择和不乏美感的意境构成了现代诗歌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独特魅力,使之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其蕴含的高度文学艺术价值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并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再别康桥》作为现代诗歌和徐志摩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其蕴含的情感意蕴和外在的语言艺术对当代学生的诗歌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都有很大的助益。此外,其自八十年代之后就成为了语文教材的宠儿,一直被当做是现代诗歌的经典篇目选入多册教材,可见其教学价值不亚于其文学价值。因此,本文选择了《再别康桥》进行专门的教学研究,从目前《再别康桥》的教学现状、文学界和教育界三个方面出发,尝试着对《再别康桥》的教学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了解,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理论提出自己的教学建议,并落实于实践。本文一共含有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在正文中分为四个章节,力求为广大的一线教师教学提供相关建议,帮助一线教师进行更有效的教学。论文的基本结构如下:绪论部分主要包括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综述和研究方法三个方面。第一章笔者对所收集到的教学案例进行全面分析,关注了《再别康桥》教学中教师在诗歌主题探讨、审美教学落实、学生主动性程度和朗读指导落实的差别,得出大部分教师分别在这四个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即:忽视主题探讨、忽视审美教育、忽视学生主动性、忽视朗读指导。针对问题的存在,笔者从考试制度的束缚、现代诗歌体裁特殊和教学界不能及时吸收学界研究成果三个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第二章笔者从主题意蕴、美学价值、艺术形式三个方面总结了学界对《再别康桥》的研究成果,并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总结了教育界对《再别康桥》的研究成果,最后对二者进行了对比,重点强调二者在研究内容上的差异。对比下,笔者发现了二者在侧重点和研究深度上的不同及教育界会对学界进行借鉴。除此之外,笔者从借鉴内容的认可度、学生的接受程度和教学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三个方面总结了自己对比后的感悟,重点探讨教学界在借鉴文学界研究成果时需要注意的规范。第三章主要阐述了笔者对于《再别康桥》教学的相关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教学准备:全面把握课堂;知人论世:理解诗歌的基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丰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动性;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共五个方面的建议。这五方面的建议既包括教师的教学心理和教学准备,有包括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力求为一线教师提供可借鉴的建议。第四章笔者在前几章的基础之上,进行了自己的教学实践以及实践后的反思。教学实践包括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两个部分,其中教学过程笔者分为“巧妙导入,激发兴趣”“朗读指导,整体感知”“结合想象,朗读为辅”“比较阅读,感受意境”“改写创作,品读鉴赏”“合作讨论,个性解读”以及“拓展深化,结束教学”共七个小过程。在教学实践之后,笔者进行了教学实践反思,总结了自己的实践成效和实践不足。

王舒婷[10](2020)在《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高中生物交互式课件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信息化是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而教育信息化的实现依赖于新型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技术。教育信息化不仅对教师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推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教学课件已无法满足当前信息化的要求,真正的实现信息化与教学相结合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重中之重。Articulate Storyline3这一新型课件制作软件满足了信息化教学的交互性要求,操作简单直观,交互性强大,满足随时随地的学习需求。本研究利用文献研究法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阐明了当前对交互式课件及Articulate Storyline的研究现状,明确当前存在所制课件的交互性差,与教学内容结合不够深入以及实用性差等问题,并根据研究的不足确定了本研究的方向。在对Articulate Storyline3的下载安装流程及软件界面进行了详尽介绍后,提出了利用该软件设计课件的交互性、艺术性、科学性、实用性原则及相关的制作流程。然后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负荷理论和交互式教学理论,在相关原则的指导下,精选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中三个章节的内容作为教学案例,通过资料收集和准备,进行了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3的教学设计、脚本制作及课件制作。在对课件进行了初步审定后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在分析学生的成绩的基础上对一线教师进行了访谈并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利用Articulate Storyline3制作的交互式课件在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学框架等方面存在积极意义。在对学生成绩的分析中,虽然两组实验班成绩均优于对照班,但由于实施内容有限,实施条件受限等多因素导致实验班的优势并不显着。因此,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3制作的交互式课件受到了一线教师及学生的认可和接受,并在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构建生物学框架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不仅验证了交互式课件较传统课件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学知识框架等方面存在显着优势,同时,总结出了一套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3的交互式课件制作流程,为一线教师提供了制作交互式课件的范例。

二、问题探究法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问题探究法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4)问题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景区导游实务》教学中的优化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旅游产业发展对旅游人才的能力和素质提出新要求
        2.传统问题导向教学法在旅游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
        3.对问题导向教学法的应用优化是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有益尝试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3.研究现状评述
    (四)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1.研究的主要内容
        2.研究拟采用的方法
    (五)研究技术路线
二、相关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1.PBL
        2.《景区导游实务》
    (二)理论基础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社会互赖理论
        3.最近发展区理论
        4.教学最优化理论
三、《景区导游实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教学现状调查
        1.调查问卷、访谈设计
        2.调研结果分析
    (二)PBL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问题设计灵活性不足
        2.问题解决流程缺乏系统性
        3.教学评价表的内容设计与景区导游服务标准不符合
        4.学生的有效参与度不高
        5.教师对问题总结与拓展引导不足
    (三)PBL在《景区导游实务》教学中优化的必要性分析
        1.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PBL在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明显
        3.中职学校学生学习特点
    (四)《景区导游实务》教学中PBL优化的可行性分析
        1.师生对PBL教学的接受度较高,且具有优化PBL的愿望
        2.教师具有较高的提问素养
        3.《景区导游实务》课程内容适合PBL教学
        4.学校能提供相应的教育教学设施
四、PBL在《景区导游实务》教学中的优化方案设计
    (一)PBL在《景区导游实务》教学优化设计的原则及依据
        1.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循序渐进和启发引导的原则
        2.以教学目标和岗位职责要求为依托,坚持协作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原则
    (二)PBL的教学流程设计
    (三)PBL在《景区导游实务》教学中的优化路径
        1.课前环节
        2.课中环节
        3.课后环节
五、PBL在《景区导游实务》教学中的教学优化实践
    (一)教学优化行动研究方案
        1.优化目的
        2.实践对象
        3.行动研究课程内容分析
        4.实践步骤与效果评价
        5.行动研究方案整体思路图
    (二)PBL在《景区导游实务》教学中的行动研究
        1.第一轮行动研究
        2.第二轮行动研究
        3.第三轮行动研究
        4.实践效果分析
    (三)行动研究效果分析
        1.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2.学生成绩结果分析
        3.师生访谈结果分析
        4.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六、研究结果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PBL优化路径总结
    (三)研究反思与展望
        1.研究反思
        2.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高中生物学学习动机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曲阜市高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学习动机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动机
        二、学习动机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分类
    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作用
    第四节 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
    第五节 学习动机理论基础
        一、自我效能理论
        二、归因理论
        三、奥苏贝尔的动机理论
        四、ARCS动机设计模式
第三章 高中生生物学学习动机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目的
    第二节 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
    第三节 调查实施
        一、问卷编制
        二、问卷信度和效度的检验
        三、问卷调查
    第四节 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问卷调查结果
        二、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三、访谈结果及分析
    第五节 调查结论
        一、总体情况
        二、存在问题
第四章 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学习动机的培养策略
    第一节 提高对生物学的重视程度,激发内部动机
        一、明确生物学的价值,增强认知内驱力
        二、提供积极的替代性经验,提高自我效能感
    第二节 适度使用奖惩,引导内化外部动机
        一、体验成功经历,激发自我提高内驱力
        二、改进评价机制,提高附属内驱力
        三、引导学生内化外部动机,增强内部动机的形成
    第三节 明确生物学学习目标,加强目的性教育
        一、增强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二、注重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培养,满足学生自身需要
    第四节 注重生物学学习环境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一、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激发学生交往动机
        二、优化生物教学课堂,营造良好课堂环境
        三、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生物学专业素养
    第五节 引导学生正确归因,提高成功期望
        一、明确归因理论,学会积极归因
        二、正确分析结果,避免消极归因
第五章 融入学习动机因素的高中生物学教学案例及实践
    第一节 教学案例设计
        一、新授课——《DNA的结构》
        二、复习课——《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第二节 教学实践
        一、实践目的与假设
        二、实践对象的选择与变量控制
        三、实践材料
        四、实践设计与实施
        五、实践结果及分析
第六章 结论及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对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启示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之处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新高考背景下山东省历史科选考现状分析与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以济宁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新高考与山东省高中选科制的实施
    (一)新高考改革方案的提出
    (二)山东省新高考改革内容与选科制的实施
二、新高考背景下济宁市历史科选考现状调查
    (一)调查方法与过程
    (二)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三、新高考背景下济宁市高中历史科选考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
    (一)存在问题
    (二)问题原因
    (三)改进建议
四、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与案例分析
    (一)乡土资源融入历史教学的教学实践与案例分析
    (二)综合运用多种历史教学方法的教学实践与案例分析
    (三)灵活运用表现性评价的教学实践与案例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基于生物课型教学培养高中生科学思维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际竞争激烈,国家发展需要
        1.1.2 教育改革新要求,学生成才新要素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进展
        1.4.1 国内外“科学思维培养”研究综述
        1.4.2 国内外“课型”研究综述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概念界定
        2.1.1 思维
        2.1.2 科学思维的内涵
        2.1.3 生物学科中的科学思维
    2.2 科学思维的培养方法
        2.2.1 归纳与概括
        2.2.2 演绎与推理
        2.2.3 模型与建模
        2.2.4 批判性思维
        2.2.5 创造性思维
    2.3 课型
    2.4 理论基础
        2.4.1 建构主义理论
        2.4.2 多元智能理论
        2.4.3 发现学习理论
    2.5 研究方法
        2.5.1 文献研究法
        2.5.2 调查研究法
        2.5.3 教学实践法
    2.6 研究思路
第三章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科学思维培养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现状调查
        3.3.1 学生问卷编制
        3.3.2 问卷科学性与可靠性分析
        3.3.3 实验前测分析
    3.4 高中生物教师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现状调查
        3.4.1 调查目的
        3.4.2 教师问卷编制
        3.4.3 教师问卷结果与分析
第四章 生物课型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实践研究
    4.1 前期教学分析
    4.2 思维型课堂
    4.3 构建新授课课型教学流程
    4.4 教学实践过程
        4.4.1 教学课前准备
        4.4.2 教学实施过程
    4.5 教学案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4.5.1 教材分析
        4.5.2 学情分析
        4.5.3 教学目标
        4.5.4 教学重难点
        4.5.5 实验班教学过程
        4.5.6 对照班教学过程
    4.6 教学对比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实践研究后测
    5.2 考试结果与分析
        5.2.1 学生考试成绩描述性分析
        5.2.2 学生考试成绩差异性分析
    5.3 学生科学思维问卷结果与分析
        5.3.1 科学思维能力及五个维度描述性分析
        5.3.2 科学思维能力及五个维度差异性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实验班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6.1.2 实验班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上优于对照班
        6.1.3 教师问卷调查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生物学科学习过程中高中生科学思维素养水平的调査问卷
附录2 高中生物教师对课型和科学思维培养应用现状的调查问卷
附录3 教学案例——《细胞的生活环境》
附录4 教学案例——《通过激素的调节(第一课时)》
附录5 通过激素的调节(第一课时)学案
附录6 2018 学年第二学期学业水平调研测试高一年级生物试卷
附录7 广东华侨中学2019学年高二级生物(选考)科试题
致谢

(8)农村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法制教育的调查及实践 ——以习水县同民镇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相关概念和理论
        1.2.2 国外环境法制教育现状
        1.2.3 国内环境法制教育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2 研究思路及方法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检索
        2.2.2 问卷调查
        2.2.3 实践研究法
        2.2.4 数据分析法
3 农村初中渗透环境法制教育的调查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范围及对象
    3.3 问卷设计
    3.4 问卷发放与回收
    3.5 教师问卷结果及分析
        3.5.1 农村初中生物教师基本信息
        3.5.2 学校开展环境法制教育情况
    3.6 学生问卷结果及分析
        3.6.1 学生基本信息
        3.6.2 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及环境法制意识。
        3.6.3 学生环保行为及环境法制观点
        3.6.4 学生环境法律知识了解情况
        3.6.5 学生获得环境法律知识的来源。
    3.7 调查结论及建议
4 农村初中生物渗透环境法制教育的实践研究
    4.1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教材渗透环境法制教育的内容分析
        4.1.1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环境法制教育的内容分析
        4.1.2 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下环境法制教育的内容分析
        4.1.3 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环境法制教育的内容分析
        4.1.4 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下环境法制教育的内容分析
    4.2 生物学科中渗透环境法制教育的策略
        4.2.1 通过生物课堂教学渗透环境法制教育
        4.2.2 通过生物学实验渗透环境法制教育
        4.2.3 通过生物习题渗透环境法制教育
        4.2.4 通过生物课外实践活动渗透环境法制教育
        4.2.5 通过开展生物专题讲座渗透环境法制教育
    4.3 教学设计案例
        4.3.1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教学设计
        4.3.2 《保护野生动物》专题教学设计
    4.4 实践教学结果及分析
        4.4.1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前测结果分析
        4.4.2 对照班前测和后测的结果分析
        4.4.3 实验班和对照班环境法制观后测结果分析
        4.4.4 实验班前测和后测的结果分析
        4.4.5 实验班获取环境法律教育途径的前测与后测比较
5 研究结论及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建议
        5.2.1 学校层面
        5.2.2 教师层面
6 研究不足展望
参考文献
农村初中生物教师渗透环境法制教育现状调查问卷(附录1)
初中生环境法制观调查问卷(附录2前测)
初中生环境法制观调查问卷(附录3后测)
致谢

(9)《再别康桥》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再别康桥》在徐志摩作品中的地位
        (二)《再别康桥》在教材中的地位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关于《再别康桥》本身的研究
        (二)《再别康桥》的教学案例研究
        (三)与《再别康桥》有关的现代诗歌教学研究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行动研究法
        (三)案例分析法
第一章 《再别康桥》教学现状分析
    一、《再别康桥》教学现状分析
        (一)忽视主题探讨
        (二)忽视审美教育
        (三)忽视学生主动性
        (四)忽视朗读指导
    二、《再别康桥》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考试制度的束缚
        (二)现代诗歌体裁特殊
        (三)教育界不能及时吸收学界研究成果
第二章 学界和教育界《再别康桥》研究及对比
    一、学界的研究成果
        (一)《再别康桥》的主题意蕴
        (二)《再别康桥》的美学价值
        (三)《再别康桥》的艺术形式
    二、教育界的研究成果
        (一)《再别康桥》的教学内容
        (二)《再别康桥》的教学方法
    三、二者对比下的发现与感悟
        (一)对比下的发现
        (二)对比后的感悟
第三章 《再别康桥》教学建议
    一、做好教学准备:全面把握课堂
        (一)调整教学心态,重视诗歌教学
        (二)和谐师生关系,构建民主课堂
        (三)丰富知识储备,提高教学能力
    二、知人论世:全面理解诗歌
        (一)介绍现代诗歌常识
        (二)引入诗歌创作背景
        (三)关注古典意象新用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一)合理运用语言,描绘情境
        (二)巧借助多媒体,营造情境
        (三)利用生活经验,体会情境
    四、丰富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动性
        (一)指导朗读,感受诗歌情感
        (二)以诗解诗,课堂教学深化
        (三)以写促读:课堂教学延伸
    五、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一)关注学界,及时更新内容
        (二)解读意象,体验丰富情感
        (三)品味语言,感受创作手法
第四章 《再别康桥》教学实践探索
    一、《再别康桥》教学实践
        (一)教学设计思路
        (二)实践教学过程
    二、《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一)教学实践的成效
        (二)教学实践的不足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着
致谢

(10)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高中生物交互式课件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
        (二)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
        (三)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
        (四)学生学习的需求
        (五)Articulate Storyline3 的优势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Articulate Storyline3
        (二)交互式课件
    二、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认知负荷理论
        (三)交互式教学理论
第三章 Articulate Storyline3 软件简介
    一、软件下载与安装
        (一)下载解压安装包
        (二)根据安装说明安装软件
    二、Articulate Storyline3 软件界面介绍
        (一)标题栏
        (二)菜单栏
        (三)视图区和响应式播放区
        (四)场景窗格和编辑区
        (五)触发器和幻灯片层
        (六)时间轴、状态和备注
        (七)状态栏
第四章 交互式课件的设计与制作
    一、交互式课件设计原则
        (一)交互性原则
        (二)艺术性原则
        (三)科学性原则
        (四)实用性原则
    二、互动式课件设计制作流程
        (一)选择设计内容
        (二)进行教学设计
        (三)撰写课件脚本
        (四)收集资源素材
        (五)制作课件
        (六)评价与修改
    三、教学设计
    四、脚本制作
    五、课件制作
        (一)素材收集及处理
        (二)课件制作
    六、课件的审定与修改
第五章 交互式课件的实践及应用效果分析
    一、交互式课件的应用
    二、问卷调查及结果分析
        (一)客观题
        (二)主观题
    三、教师访谈反馈
    四、教学效果定量分析
        (一)一组成绩分析
        (二)二组成绩分析
        (三)结论
        (四)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3 的课件制作及实施建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一、成果总结
        (一)理论成果
        (二)实践成果
    二、不足与展望
        (一)不足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附录Ⅱ
附录Ⅲ
附录Ⅳ
附录Ⅴ
致谢

四、问题探究法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图像的初中生物学问题情境创设研究[D]. 孙桂娟. 鲁东大学, 2021
  • [2]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讲授法改进研究[D]. 王宇. 阜阳师范大学, 2021
  • [3]基于劳动教育理念的高中生物翻转课堂设计与研究[D]. 仓玥. 阜阳师范大学, 2021
  • [4]问题导向教学法在中职《景区导游实务》教学中的优化及实践研究[D]. 文丽云.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1)
  • [5]高中生物学学习动机现状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 ——以曲阜市高中为例[D]. 顾娆.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新高考背景下山东省历史科选考现状分析与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以济宁市为例[D]. 薄三敏.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基于生物课型教学培养高中生科学思维的实践研究[D]. 李金桃. 广州大学, 2020(02)
  • [8]农村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法制教育的调查及实践 ——以习水县同民镇中学为例[D]. 杨利苹.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9]《再别康桥》教学研究[D]. 孙嘉欣.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10]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高中生物交互式课件设计研究[D]. 王舒婷.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标签:;  ;  ;  ;  

问题探究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