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地开发与环境保护

河源地开发与环境保护

一、江河源地区的开发与环境保护(论文文献综述)

陈昭地[1](2020)在《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为例》文中认为我国寒地城市数量众多,每个寒地城市由于人为活动和地理情况不同所产生的生态问题也各不相同。由于现有的理论缺乏对寒地城市生态修复的专项研究,而实际的公园设计更是存在着盲目模仿、忽略气候影响以及缺少针对性的生态设计等问题。郊野公园作为寒地城市边缘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进行生态修复,保护寒地城市生态系统和进行修复展示教育与居民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本文对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方面的景观设计策略探索具有补充完善现有的理论体系、修复寒地城市的生态屏障,促进寒地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设计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寒地城市已有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在对寒地城市所面临的生态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对运用了生态修复技术的寒地城市公园和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归纳经验,提出适用于我国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方面的景观设计方法;设计方法基于每个城市所面临生态问题和地理情况的不同,因地制宜的选取气候、水系、土壤等方面的因子进行分析,应用WINAIR分析软件和GIS分析软件对设计地块进行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分,再进行后续的景观功能布局、服务设施系统和节事活动的营造;最后将探索得到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的景观设计实践,在实践中对研究进行验证和完善。文章基于寒地城市的国际化视野,以我国寒地城市中存在的生态问题为选题背景,以寒地城市中郊野公园如何进行生态修复建设为关键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建模分析等方法;以生态修复为切入点,以郊野公园为研究对象,以营造低成本、生态可持续的寒地郊野公园为目的,进行策略探索和设计实践;以提高寒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为居民提供绿色自然的户外活动空间。

付吉力根[2](2020)在《资源与规则:尕扎村社会转型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社会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进入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如何基于地方特点,结合传统与现代是乡村社会转型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选取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尕扎村,运用结构化理论,探讨了高原村落的社会转型实践。高原村落的资源稀缺性和生态多样性是社会转型的制约因素,同时也是社会转型的能动因素。发挥高原村落的能动性,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在更大的空间配置资源是社会转型的核心问题。本研究基于民族志的方法,通过为期14个月的田野调查,使用参与观察、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结合地方志、历史文献以及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从历史空间、生产空间、亲属空间、象征空间以及组织空间中的各种实践,对乡村社会转型进行了分析和阐释。在历史空间中,尕扎村经历部落制度、土司制度以及寺院体系等,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土地制度由封建贵族所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人们获得了使用土地的平等权利,社会发展有了质的飞跃。这个历史过程是地方社会进入国家整体的分配体系的过程。历史空间是当前社会转型的前提条件。在生产空间中,村民的农牧业生产围绕定居点、牧场和借牧地三个空间展开。在河谷资源有限的条件下,通过空间轮转突破资源限制,使农牧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生产空间是社会转型的物质基础。在亲属空间中,家庭结构以扩大家庭为主,通婚范围集中在河谷之内,这与当地的农牧业生产方式有密切关系。从人情往来中的礼物形式来看,哈达加礼金是最普遍的形式。礼物的货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而哈达所承载的象征意义变得更加宽泛,同时实物形式的礼物收缩在亲密的亲属之间。亲属空间是社会转型的规则基础。在象征空间中,人们通过仪式的方式,展演资源共享的规则。措哇、村落、河谷等山神祭祀的不同单位,代表着不同的资源共享和纠纷调节范围。敦巴斋会、嘛尼会则通过物的汇集和分散,调节合作与竞争的社会规范。象征空间是社会转型的文化基础。在组织空间中,借助国家实施的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契机,以旅游资源开发、环保协会、合作社为载体,在超越村落的层面上建立新的组织形式,使得村落在更广阔的领域进行资源配置和利用。环保协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成为乡村承接国家政策指导和市场机制新载体。组织空间是社会转型的制度保障。综合而言,从历史空间、生产空间、亲属空间、象征空间以及组织空间构成的整体生活空间来看,尕扎村的社会转型在传统农牧业生产和注重集体协作的基础上进行。历史空间和生产空间是社会转型的前提和基础;亲属空间和象征空间是在长期社会转型中形成的地方资源配置方式,而组织空间是村落在乡村关系网络的基础上与国家政策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形成新的资源配置方式的载体。从资源与规则的理论视角来看,乡村社会转型是资源与规则的结构化过程。在此,结构具有资源与规则的二重性,资源由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构成,而规则具有管制性和构成性。社会转型需要发挥资源的配置性和规则的构成性,也利用资源的权威性和规则的管制性。尕扎村社会转型的关键点在于当地的权威性资源与国家政策和市场机制的构成性上。当地的权威性资源是配置性资源的基础上通过长时间的规则化过程而形成的。国家政策和市场机制的构成性通过资源化过程转化为当地新的配置性资源,这一过程通过生产空间来完成。生产空间与其他空间通过资源化和规则化相互影响,其中组织空间作为最具构成性的权威性资源,更新地方的资源配置方式,形成新的权威性资源。生产空间和组织空间在乡村社会转型中作为资源与规则转化的两个重要空间,连接地方和国家/市场,成为从社会整合到系统整合的主要实践领域。总而言之,高原村落的社会转型是村落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指导下,在乡村关系网络的基础上,运用市场机制,通过资源与规则的结构化过程,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过程。

杨颖[3](2019)在《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域下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不论古今,不问东西,和谐社会是全人类皆神往的社会理想。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中国社会的重要发展目标,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然而,时代发展并非只有和谐的声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涉及诸多方面,从宏观层面的国家大局到微观层面的乡村地方都存在着和谐社会的特定主题和问题。这些问题与矛盾,形成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薄弱环节,严重阻碍了美好愿景的早日达成与实现。和谐社会的实现有赖于对社会矛盾的认识、解决和调控。在新形势下,清醒认识我国社会目前存在的社会问题,并切实稳妥地逐步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对于推进社会整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对早日实现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国民族地区的多民族交往较之以往呈现 出一些新的问题。位于青藏高原西部的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自古有“安藏必先安青”之说,不仅是藏区分裂渗透破坏活动斗争的前沿阵地,而且是阻止新疆“三股势力”向内地渗透的重要屏藩和反恐重点地区,既是国家稳藏固疆的战略要地,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在民族交往取得一定成就的基础上,也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显现出冲突及矛盾,这些冲突与矛盾及其触发的一系列问题制约了该地区民族团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影响到了边疆安全与稳定。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构与我国整体的和谐社会建构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隶属于整体,影响着整体的运作,因此之故,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促进多民族地区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中之重。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为视角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建构进行探讨,是交往理论在实践层面的一种拓展。之所以选择以交往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是由于交往理论的现实关照点与多民族的交往关系具有一定的契合度。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是基于对人的主体性的现实关照与反思的过程中所创建的,其所关注的是一种不同于传统主客体关系的互主体关系。而不同民族主体之间也应建立这样的一种平等的互主体关系。从这一意义上看,选择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作为基础对我国民族地区不同民族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具有本真价值。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为研究视域对民族交往关系进行研究,在研究思路上需要从民族间所建立的交往关系为基本研究内容;就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以文献研究法为资料搜集的主要方法,以实地观察法回归到交往活动发生的场域,对现实民族关系进行考察的方法,以综合研究法作为对现象进行学理探索与解释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从民族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关系的现实表现入手,从交往视域下对其进行审视与反思。依照以上研究思路和方法,需要首先对交往理论进行一个溯本清源的阐释。马克思和哈贝马斯是现代交往理论的杰出代表,其交往思想对于我们化解民族交往困境,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因此,通过对马克思和哈贝马斯交往思想的系统梳理,通过这两种思想的深入“对话”,汲取、借鉴其中的有益成分,形成一种融合的交往视域,即理性视域、平等视域、理解基础上的对话视域。其次,在该视域下对青海现时代的民族交往进行现实审视,在进行现实审视之前,先要将交往、民族关系、和谐社会建构的关系进行梳理,可以发现交往与民族关系及社会和谐之间保持着紧密的相互促进的紧密联系。对现实的民族间的交往关系进行审视,能够看出,不同民族之间所形成的交往关系存在理性、交互主体性及深入对话缺失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交往领域表现出来。最后,在对民族交往问题的审视之后,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提出了在新时代,我国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

付义勋[4](2019)在《三江并流区草地分布地质条件影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三江并流区地处青藏高原南缘,地质环境复杂,生态环境脆弱,草地是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草地分布研究,对认识生态环境及其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往研究主要多涉及草地退化的人为因素研究,对承载草本生长发育的地质背景较少关注,草地分布的地质背景影响机制不明的情况。本文以三江并流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9年和2017年草地遥感信息,采用GIS与RS技术,分析了岩性、土壤类型、地球化学元素、地形地貌(地势起伏度、海拔、坡度和坡向)等地质背景对草地分布的影响。初步揭示了三江并流区草地分布的地质条件影响机制,成果也为草地保护与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取得成果如下:(1)总结了三江并流区草地分布现状及变化特征2017年三江并流区(一市二州八县)草地达6385.98 km2,主要涉及德钦县、香格里拉县和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2009~2017年间三江并流区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境内草地增加幅度最大、增加速度最快;宁蒗彝族自治县和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境内草地减少幅度最大、退化速度最快。(2)地质条件对草地分布影响成土母岩不同,其形成的土壤理化性状也截然不同,进而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某一种植被类型的分布状况及生长发育情况,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岩性-土壤-植物系统来表述,即岩性不同的成土母岩,其形成的土壤不同,矿质养分含量不同,进而对植被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三江并流区草地主要发育于砂岩(石英砂岩、粉砂岩、细砂岩等)、板岩和玄武岩及花岗岩等成土母岩,其中砂岩类草地发育居多。砂岩往往具有砂状结构,主要含Si02、A1203、FeO、CaO、P205等成分,经成土作用后形成的土壤颗粒细腻、质地较软、结构松散、透气透水性好,且含植物生长所需的Ca、Fe、P等营养元素。板岩主要含SiO2、Al2O3、K2O、MgO、CaO、TFe2O3等成分,经成土作用形成的土壤,质地一般为壤土,黏粒、粉粒及砂粒含量适中,兼有黏土和砂土的优点,透气透水、保水保温性都较好,亦含K、Mg、Ca、Fe等营养元素。玄武岩主要含SiO2、K2O、Na2O、CaO、Fe203、FeO、MgO等成分,具有气孔构造,易风化,经成土作用后形成的土壤,兼具植物生长所需的K、Na、Ca、Fe、Mg等营养元素;花岗岩主要含 Si02、A1203、K2O、Na2O、CaO、FeO、Fe203、MgO等成分,可谓植物营养元素丰富。土壤类型不同,草地发育亦存在差异。三江并流区草地主要发育于燥褐土、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土、棕色针叶林土、新积土和沼泽土等土壤中。分析其原因为:这些土壤多具有透气透水性好、壤土性质佳、腐殖质聚集、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肥力好等特点,适宜草本生长。地球化学元素富集程度不同,草地发育亦有显着影响。三江并流区Au、K20、CaO与草地发育呈显着线性正相关;Co、Hg、Li、Mn、Nb、Ti、Si02与草地发育呈显着线性负相关;Bi、Cd、Pb、V、Fe203与草地发育呈显着抛物线式相关。分析其原因为:K2O、CaO中富含的K、Ca为植物生长必需营养元素,有利于植物体内光合作用、酶作用及植物组织构成等,能较好的促进草本生长。Hg、Li为毒性金属元素,强烈抑制草本生长,而Co、Mn为植物所需微量营养元素,若Co(过量)、Mn(过量)亦会抑制草本生长。Cd、Pb亦为毒性金属元素,当其富集较低时,可能会促进草本生长,但富集到一定程度时,其毒性明显抑制草本生长。V和Fe203中的Fe为植物生长所需微量营养元素,少量摄入时能促进草本生长发育,但过多将导致如K、Ca、P等营养元素失衡,抑制草本生长。Au、Bi、Nb、Ti、SiO2的富集,可能造成土壤养分、质地改变及其它营养元素失衡等,进而影响草地发育。地形地貌对草地发育影响为:大起伏山地、海拔3500(含)~5000m范围内、坡向为东坡、东南坡、南坡、西南坡等阳坡半阳坡发育显着,而坡度较地势、海拔、坡向而言,对草地发育不甚明显。分析其原因为:山区降水量较多,水热条件好,且山区人为活动影响较小,适宜耐贫瘠、耐严寒、耐干旱、抗风、抗辐射的草本植物生长。

朱旭卉[5](2018)在《我国湿地保护立法新探》文中认为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且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湿地具有蓄水防洪、净化水质、维持碳循环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强大的生态功能,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囿于人们保护湿地的意识淡薄,大面积湿地遭到严重破坏,保护湿地就成为法律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首先阐述了湿地的概念、功能及面临的问题。湿地的概念,湿地系指天然的或人工的、长久或暂时性积水,具有较强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适宜动植物生长的潮湿地带或水域,包括沼泽、泥炭地、湖泊、河流、库塘、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海水区;我国湿地面临的问题为:湿地面积萎缩、生物多样性受损、湿地污染加剧、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并论证了湿地保护立法的理论基础:公平正义理论、生态学理论和经济学理论。其次,分析了我国湿地保护立法存在的问题及论述了国外制度可资借鉴的经验。存在的问题包括:“湿地”法律概念内涵不明确和外延不统一、湿地的权属不明确、具体制度缺乏可操作性、湿地的整体功能保护制度不足、不同法律规定之间内容冲突;国外可资借鉴的经验包括:重视公众监督、湿地开发与保护并重、构建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和重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通过市场手段来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在公众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寻求平衡。最后,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的基础上,对我国湿地保护专门法进行构建,具体策略包括:确立科学的立法理念即生态价值优先保护理念;基本原则由湿地保护优先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和经济性原则构成;基本制度包括:湿地保护规划制度、湿地资源权属制度、湿地名录制度、湿地自然保护区制度、湿地生态用水保障制度和湿地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郭梦娇[6](2016)在《辽河源地区典型林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辽河源地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在系统综述国内外生态系统功能研究进展和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形成机制的基础上,结合野外样地调查、二类森林资源清查等研究区实际情况以及已有的行业标准等,从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功能的关系入手,选取改进了适合辽河源主要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标及其算法。通过了解森林水文效应、土壤理化性质、林分生物量与生产力、生物多样性等作用机理,从不同林分与同林分不同林龄两个层面,对辽河源典型林分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净化大气环境七个方面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了物质量与价值量的评估研究。旨在为该地区森林服务功能的保育、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可持续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辽河源地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为3.63亿元/a,平均单位面积上产生2.28万元/a。各项服务功能排序为固碳释氧(1.22亿元/a)>涵养水源(1.02亿元/a)>生物多样性保育(9691.01万元/a)>保育土壤(1927.56万元/a)>森林游憩(574.4万元/a)>净化大气环境(42.97万元/a),其中固碳释氧与涵养水源功能价值合计占总体价值的61.64%。(2)辽河源地区各森林类型服务功能的价值贡献,面积分布最广的油松林和桦树林最多,价值量分别为1.60亿元/a与1.40亿元/a,占总价值量的82.76%;其次为山杨林(5540.07万元/a)、华北落叶松林(1467.79万元/a)、蒙古栎林(1234.01万元/a)。对油松林而言,价值贡献由大至小依次为近熟林>中龄林>成熟林>幼龄林,价值范围从1006.06万元/a到6279.40万元/a。(3)辽河源地区各典型林分类型中,蒙古栎林虽然整体价值贡献率最低,但其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功能价值最高,为3.49万元/a,其他林分单位面积服务功能价值排序依次为山杨林(3.06万元/a)、华北落叶松林(2.70万元/a)、油松林(2.40万元/a)、桦树林(2.14万元/a);对于不同林龄的油松林,其单位面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随林龄增大而提高。

祁进玉[7](2011)在《草原生态移民与文化适应——以黄河源头流域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自从实施自然保护政策,并划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使得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的保护,有利于黄河、长江等下游地区的环境保护以及整体生态的改善。近年来,社会各界充分关注黄河源头的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对于移民群体的传统文化保护、文化传承与文化适应等问题却缺乏足够的关注。本论文侧重从政府的相关政策与法规、设立保护区的初衷以及当地政府对生态移民政策的设计思路进行深层探讨。本文尝试以应用人类学的视野来对上述种种现象加以解读,深层分析政策性的生态移民活动对移民群体的文化传承与文化适应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刘同德[8](2009)在《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藏高原素有“地球第三极”之称,是江河之源、亚洲水塔,不仅具有生态上的特殊战略地位,其生态状况直接关系到青藏高原地区乃至国家的生态安全,而且还具有地理上、国土安全、社会稳定方面的特殊战略地位,关系到高原地区乃至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得以保障,民生改善与保障机制得以建立与完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的发展模式,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实现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本文围绕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构建了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研究分析了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支持系统、社会支持系统、资源支持系统及环境支持系统(即SRED系统)建设现状,全面系统地提出了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论文主要贡献体现在:从理论模型方面,结合青藏高原特色,创造性地将PRED系统修正为SRED系统;系统地构建了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从经济政策上,首次提出青藏铁路经济带联动开发总体战略及空间模式,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从生态政策上,首次系统提出青藏高原生态补偿机制及生态试验区的建立;从国家战略上,首次提出西线“南亚大陆桥”建设问题;从制度创新方面,系统地对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制度进行了集成,实现了“多路径综合”的系统性优化升级,形成了制度集成创新。

李晓曼[9](2009)在《多民族地区构建经济社会和谐系统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从社会系统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出发,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系统,是整个国家和谐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该子系统除与大系统具有共同的特征、属性、层次外,还有自身的特点。倘若在构建全国和谐社会系统中,只强调一般而忽视“特殊”,显然这一大系统仍然还不是我们理想的和谐系统。学术界从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环境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对构建和谐社会进行了广泛研究。但从经济学视角对多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以构建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为研究对象,以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理论为指导,通过系统论方法、统计分析方法、演绎与归纳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从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现状出发,针对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所面临的区域经济差距、生态环境脆弱和社会稳定等重大问题,根据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交叉、制约以及协调促进的辩证关系,建立了由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52个三级指标构成的多民族地区构建经济社会和谐系统分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对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和谐性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并就多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王存河[10](2008)在《宗教与西部少数民族现代化》文中提出宗教与西部少数民族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它深刻地影响着西部少数民族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构成了西部少数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核。在现代化进程中,宗教的人生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可以与理性并存,而且对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能够提供某种借鉴。宗教对西部少数民族习惯法有着多方面的历史影响,在现代社会,这些内容有的与现代性相适应,有的则无法与现代性并存。宗教对西部少数民族经济生活的影响则涉及到经济伦理和经济行为包括生产行为与消费行为等方面,这些在现代化进程中,都发生了某种变化。宗教群体与宗教组织在现代化进程中也发生了适应性变化。但在现代化进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利益分配不公、少数民族政治参与还不太理想,以及宗教分裂势力、宗教危房问题、宗教法制建设等等,会影响宗教和西部少数民族的进一步发展。

二、江河源地区的开发与环境保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河源地区的开发与环境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寒地城市运动的国际化视野
        1.1.2 我国寒地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1.1.3 寒地城市中郊野公园建设的必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3 研究的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2 相关研究综述
    2.1 寒地城市
        2.1.1 寒地城市定义
        2.1.2 寒地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分类
        2.1.3 寒地城市因气候受到的影响
    2.2 郊野公园
        2.2.1 郊野公园的定义
        2.2.2 郊野公园的分类和功能特点
        2.2.3 当前郊野公园建设中的问题
    2.3 生态修复
        2.3.1 恢复生态学
        2.3.2 生态修复
        2.3.3 寒地城市生态修复
    2.4 其他理论基础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4.2 寒地人群活动行为理论
        2.4.3 寒地城市环境的宜居性理念
    2.5 小结
3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的实践基础
    3.1 寒地城市的地域性特征和发展困境
        3.1.1 自然特征
        3.1.2 产业特征
        3.1.3 人文特征
        3.1.4 寒地城市发展面临的整体困境
    3.2 郊野公园对于寒地城市发展的作用
        3.2.1 寒地城市的地域特点对郊野公园建设的有利影响
        3.2.2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建设的难点
        3.2.3 郊野公园对寒地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3.3 生态修复为寒地城市郊野公园设计提供的指导
        3.3.1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需解决的生态问题
        3.3.2 生态修复与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的关系
        3.3.3 生态修复理论在寒地城市郊野公园设计的指导与应用
    3.4 小结
4 国内外案例分析
    4.1 北京南海子郊野公园
        4.1.1 项目概况
        4.1.2 生态修复策略
        4.1.3 参考价值
    4.2 日本国营泷野铃兰丘陵公园
        4.2.1 项目概况
        4.2.2 设计分析
        4.2.3 参考价值
    4.3 哈尔滨群力公园
        4.3.1 项目概况
        4.3.2 设计目标
        4.3.3 生态修复策略
        4.3.4 参考价值
    4.4 Valld’en Joan填埋场景观恢复工程
        4.4.1 项目概况
        4.4.2 生态修复策略
        4.4.3 参考价值
    4.5 美国科罗拉多州洛基山山区景观修复项目
        4.5.1 项目概况
        4.5.2 生态修复策略
        4.5.3 案例借鉴
    4.6 阿尔卑斯山高寒生态系统修复
        4.6.1 生态系统退化原因
        4.6.2 修复措施
        4.6.3 借鉴意义
    4.7 江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修复
        4.7.1 区域概况
        4.7.2 生态问题
        4.7.3 修复措施
        4.7.4 借鉴意义
    4.8 小结
5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原则、目标与内容研究
    5.1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
        5.1.1 基于寒地自然观的人地协调设计原则
        5.1.2 基于寒地地域观的气候特色设计原则
        5.1.3 基于寒地生态观的景观可持续设计原则
    5.2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目标
        5.2.1 场地生态基底的完善
        5.2.2 防止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5.2.3 保护生物提高物种多样性
        5.2.4 打造宜居的寒地城市户外活动空间
    5.3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内容
        5.3.1 场地生态修复
        5.3.2 植被生态修复
        5.3.3 水体生态修复
        5.3.4 大气生态修复
    5.4 小结
6 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策略
    6.1 构建不同的生态功能区
        6.1.1 构建不同生态功能区的方法
        6.1.2 选取合适的生态修复评价因子
        6.1.3 基于GIS的生态敏感性评价
        6.1.4 叠加风环境分析的生态功能区划分
    6.2 公园骨架梳理——不同斑块生态修复
        6.2.1 生态高敏感区
        6.2.2 生态中低敏感区修复
        6.2.3 生态不敏感区修复
    6.3 完善公园要素——景观基质功能与布局
        6.3.1 功能组团营造
        6.3.2 道路布局优化
        6.3.3 植物配置优化
    6.4 配套服务设施系统的营造
        6.4.1 构筑物设计
        6.4.2 游步道系统设计
        6.4.3 基础设施设计
    6.5 节事活动营造与宣传
        6.5.1 冰雪节事营造
        6.5.2 与自然教育相结合的活动营造
        6.5.3 与智慧园林相结合的活动宣传
    6.6 小结
7 项目实践——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景观设计
    7.1 项目概况
        7.1.1 区位概况
        7.1.2 上位规划
        7.1.3 城市概况
        7.1.4 周边环境
        7.1.5 场地分析
    7.2 设计愿景
        7.2.1 设计原则
        7.2.2 设计目标
        7.2.3 设计依据
    7.3 总体设计
        7.3.1 设计策略
        7.3.2 总平面图
        7.3.3 功能分区
        7.3.4 鸟瞰图
    7.4 分区设计
        7.4.1 居民运动休闲区
        7.4.2 中心观赏区
        7.4.3 森林生态保育区
        7.4.4 废弃地修复展示区
        7.4.5 荒地改造入口区
        7.4.6 深坑花园区
        7.4.7 郊野景观体验区
    7.5 专项设计
        7.5.1 寒地景观专项设计
        7.5.2 生态修复专项设计
        7.5.3 交通专项设计
        7.5.4 水系专项设计
        7.5.5 智慧专项设计
        7.5.6 节事活动专项设计
        7.5.7 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设计
    7.6 经济技术指标
        7.6.1 用地平衡表
8 总结
    8.1 研究总结
    8.2 经验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附件

(2)资源与规则:尕扎村社会转型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中国社会与社会转型
        二、高原地区与社会转型
    第三节 理论范式和重要概念
        一、结构化理论
        二、重要概念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二章 历史空间与转型实践
    第一节 村落历史
        一、尕扎村的地理方位
        二、地名传说中的村落历史
    第二节 土地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行政体系的演变
        二、土地制度的沿革
    第三节 宗教文化与河谷整合
        一、苯教文化的传统
        二、苯教和佛教文化的融合
        三、建立寺院的历史人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产空间与转型实践
    第一节 农牧业生产的政策变迁
        一、农牧业生产的政策转变
        二、改革开放后的致富事例
    第二节 农牧业生产的时空安排
        一、农牧林资源以及利用方式的变化
        二、牧业生产中的空间转换
    第三节 农牧业生产生活的转变
        一、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
        二、收入结构与生活转变
    本章小结
    本章附图
第四章 亲属空间与转型实践
    第一节 家庭结构
        一、家庭规模
        二、家庭类型
        三、亲属称谓
    第二节 婚姻与继嗣
        一、通婚范围
        二、村落内部婚姻
        三、村落外部婚姻
        四、继嗣形式
    第三节 人情往来与亲疏远近关系
        一、婚礼
        二、葬礼
        三、盖房
    第四节 口头起誓隐含的亲疏远近关系
        一、日常生活中的口头起誓
        二、问卷调查
    本章小结
    本章附图
第五章 象征空间与转型实践
    第一节 山神祭祀
        一、措哇
        二、山神祭祀
        三、山神祭祀的象征意义
    第二节 敦巴斋会
        一、敦巴斋会的早期记录
        二、敦巴斋会的主要内容
        三、敦巴斋会的象征意义
    第三节 嘛尼会
        一、嘛尼会的过程及内容
        二、嘛尼会中体现的村民关系
        三、嘛尼会的象征意义
    本章小结
    本章附图
第六章 组织空间与转型实践
    第一节 旅游资源与转型实践
        一、寺院以及年度活动
        二、转型中的寺院功能
    第二节 环保协会与转型实践
        一、参与公益活动
        二、自行成立环保协会
        三、村民对环保协会的态度
    第三节 国家政策与转型实践
        一、“生态文明村”建设项目与实施
        二、“三变改革”与合作社建立
    本章小结
    本章附图
结论
    一、牧村:农村与牧区之间
    二、生活空间的社会转型特点
    三、乡村社会转型与制度改革
    四、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3)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域下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关于交往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学者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研究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及创新
    五、选择青海为例的缘由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演进概述
    第一节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
        一、马克思对交往概念的界定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历史考察
        三、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特征
    第二节 哈贝马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一、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构建与形成
        二、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现实价值
    第三节 马克思和哈贝马斯两种交往理论的比较
        一、两种交往理论立论基础的比较
        二、关于交往动力的比较
        三、关于交往的历史发展的比较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域——一种融合的视域
        一、理性的视域
        二、平等的视域
        三、理解基础上的对话视域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与和谐社会及其内生关系
    第一节 交往与和谐社会
        一、交往与和谐的关系辨析
        二、交往之于和谐社会
        三、民族地区交往问题对社会和谐的影响
        四、民族地区交往问题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
        五、社会和谐对民族地区发展的作用
    第二节 解决民族交往问题对和谐社会建构的意义
        一、从现实需要看促进民族交往的意义
        二、从作用机制看促进民族交往的意义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与和谐社会建构的内生关系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哲学基础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实践关照
        三、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对交往理论的内在诉求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域下青海民族交往的现实审视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民族交往的成就
        一、新型民族关系下的民族交往不断深化
        二、经济层面上的民族交往不断加强
        三、文化层面上的民族交往不断得到发展
        四、民族交往在社会层面上不断深入
    第二节 当代青海民族交往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交往
        二、政治交往
        三、文化交往
        四、社会交往
        五、民族交往的单一性与复杂性
    第三节 交往视域下青海民族问题的现实审视
        一、理性意识的缺失
        二、交互主体性的缺失
        三、深入对话的缺失
第四章 影响青海民族交往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影响青海多民族交往的经济因素
        一、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滞后
        二、发展差距与利益分配问题
        三、国家建设项目同自治地方群众利益之间的矛盾问题
    第二节 影响青海多民族交往的政治因素
        一、民族政策的实施与落实
        二、民族利益诉求缺乏理性化的沟通渠道
    第三节 影响青海多民族交往的文化因素
        一、现代主流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二、宗教差异对交往的影响
        三、流动人口产生的文化碰撞
    第四节 影响青海多民族交往的社会因素
        一、恐怖主义造成的威胁
        二、城市化进程导致民族结构发生变化
        三、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诚信问题
        四、交往媒介的异化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多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
    第一节 多要素奠基与合理驱动
        一、和谐社会构建的物质基础
        二、和谐社会构建的政治基础
        三、和谐社会构建的文化基础
        四、和谐社会构建的社会基础
    第二节 构建民族交往共生体
        一、建立民族共生的共同交往规范
        二、创造民族共生的日常交往场域
        三、共塑民族共生的交往文化生态
        四、夯实民族共生的交往虚拟环境
    第三节 培育民族交往理性
        一、主体平等的交往意识
        二、相互理解的交往意识
        三、包容他者的交往意识
        四、相互尊重的交往意识
    第四节 推动民族利益表达基础的公平正义的实现
        一、建立并完善利益引导机制
        二、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
        三、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4)三江并流区草地分布地质条件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质条件基本内涵
        1.2.2 地质背景与植被(草地)关系研究
        1.2.3 草地研究现状
    1.3 问题的提出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1.5.1 草地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
        1.5.2 草地分布地质条件影响分析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研究区范围
        2.1.2 自然环境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交通
        2.2.2 人口
        2.2.3 经济
第三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环境地质特征
    3.1 地球动力学背景
    3.2 地质背景
        3.2.1 地层岩性
        3.2.2 构造
        3.2.3 岩浆岩
    3.3 环境地质
        3.3.1 地形地貌
        3.3.2 土壤类型
        3.3.3 地球化学特征
第四章 草地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
    4.1 草地定义
    4.2 数据源
    4.3 草地遥感解译标志建立
    4.4 草地空间分布现状
    4.5 草地动态变化特征
        4.5.1 草地数量变化
        4.5.2 草地变化的速度和趋势
        4.5.3 草地变化区域差异
    4.6 小结
第五章 草地分布地质条件影响
    5.1 气候与植被带
    5.2 岩性对草地发育影响
    5.3 土壤类型对草地发育影响
    5.4 地球化学元素富集程度对草地发育影响
    5.5 地形地貌对草地发育影响
    5.6 小结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2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5)我国湿地保护立法新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我国湿地保护概述
    1.1 湿地的概念
    1.2 湿地的功能
        1.2.1 湿地生态功能
        1.2.1.1 湿地是水量的调节器
        1.2.1.2 纳垢消污
        1.2.1.3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神”
        1.2.1.4 护岸先锋
        1.2.1.5 调节局部小气候
        1.2.2 湿地社会功能
        1.2.2.1 旅游天堂
        1.2.2.2 科研与教育
        1.2.3 湿地经济功能
        1.2.3.1 高产能手
        1.2.3.2 能源基地
        1.2.3.3 交通干道
    1.3 我国湿地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3.1 湿地面积萎缩
        1.3.2 生物多样性受损
        1.3.3 湿地污染加剧,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湿地保护立法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2.1 理论基础
        2.1.1 公平正义理论
        2.1.2 生态学理论
        2.1.3 经济学理论
    2.2 现实意义
        2.2.1 保护湿地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2.2.2 有利于湿地合理开发与利用
        2.2.3 促进湿地管理体制更合理
        2.2.4 完备湿地保护法律体系
        2.2.5 促进《湿地公约》履行
第三章 我国湿地保护立法存在的问题
    3.1 “湿地”法律概念内涵不明确、外延不统一
    3.2 湿地的权属不明确
    3.3 具体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3.4 湿地的整体功能保护制度不足
    3.5 不同法律规定之间内容冲突
第四章 典型国家湿地保护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
    4.1 典型国家湿地保护法律制度
        4.1.1 美国湿地保护法律制度
        4.1.2 英国湿地保护法律制度
        4.1.3 日本湿地保护法律制度
    4.2 典型国家湿地保护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4.2.1 重视公众监督
        4.2.2 湿地开发与保护并重
        4.2.3 构建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和重视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4.2.4 通过市场手段来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
        4.2.5 在公众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寻求平衡
第五章 我国湿地保护专门立法的构建
    5.1 确立湿地生态价值优先保护的立法理念
    5.2 确立明确的基本原则
        5.2.1 湿地保护优先原则
        5.2.2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5.2.3 经济性原则
    5.3 构建体系完整的基本制度
        5.3.1 湿地保护规划制度
        5.3.2 湿地资源权属制度
        5.3.3 湿地名录制度
        5.3.4 湿地自然保护区制度
        5.3.5 湿地生态用水保障制度
        5.3.6 湿地生态保护红线制度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6)辽河源地区典型林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现状
        1.2.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评估的概念与发展历程
        1.2.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指标作用机理
        1.4.1. 涵养水源功能
        1.4.2. 保育土壤功能
        1.4.3. 固碳释氧功能
        1.4.4. 积累营养物质功能
        1.4.5. 生物多样性保护
        1.4.6. 净化大气环境功能
        1.4.7. 森林游憩功能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质地貌
        2.1.3. 气候特征
        2.1.4. 水文条件
        2.1.5. 土壤
    2.2. 森林资源现况
    2.3. 社会经济情况
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
        3.1.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方法综述及作用机理分析
        3.1.2. 辽河源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算法改进
        3.1.3. 辽河源典型林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估算
    3.2. 研究方法
        3.2.1. 外业调查
        3.2.1.1. 标准地设置
        3.2.1.2. 植被调查
        3.2.1.3. 土壤调查
        3.2.1.4. 水文调查
        3.2.2.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算法改进
        3.2.2.1. 指标选取原则
        3.2.2.2. 指标选取及算法改进
        3.2.3. 数据来源及处理
        3.2.4. 改进后计算方法
        3.2.4.1. 涵养水源功能
        3.2.4.2. 保育土壤功能
        3.2.4.3. 固碳释氧功能
        3.2.4.6.净化大气环境功能
        3.2.4.7. 森林游憩功能
        3.2.5. 本研究拟采取的技术路线
4. 辽河源典型林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4.1. 涵养水源功能
        4.1.1. 典型林分水文过程分析
        4.1.1.1. 降雨特征
        4.1.1.2. 林冠截留能力分析
        4.1.1.3. 凋落物层持水性能分析
        4.1.1.4. 土壤层持水性能分析
        4.1.2. 涵养水源功能物质量评估
        4.1.3. 涵养水源功能价值评估
    4.2. 保育土壤功能
        4.2.1. 典型林分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4.2.2. 保育土壤物质量分析
        4.2.3. 保育土壤功能价值评估
    4.3. 固碳释氧功能
        4.3.1. 不同林分类型植被与土壤固碳能力分析
        4.3.2. 固碳释氧功能价值评估
    4.4. 积累营养物质功能
        4.4.1. 不同林分积累氮磷钾情况分析
        4.4.2. 积累营养物质功能价值评估
    4.5.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
        4.5.1. 不同林分主要物种组成分析
        4.5.2. 生物多样性保育功能价值评估
    4.6. 净化大气环境功能
    4.7. 森林游憩功能
    4.8. 辽河源典型林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和展望
        5.2.1. 讨论
        5.2.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7)草原生态移民与文化适应——以黄河源头流域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一、调查地的背景
    (一) 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二) 气候条件、水资源
    (三) 人口情况
    (四) 研究方法
二、草原生态保护与生态移民
    (一) 调查地的生态环境现状
    (二) 黄河源头流域的“生态移民”工程
三、生态移民与文化适应
    (一) 对生态移民“异地搬迁安置”模式的质疑
    (二) 生态移民与文化适应的两难
    (三) 城镇化与移民群体的文化适应困境
四、结语

(8)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及目的
        1.2.1 选题意义
        1.2.2 选题目的
    1.3 研究范围与方法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内容
        1.4.1 技术路线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贡献与创新
        1.5.1 研究贡献
        1.5.2 研究创新
第二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及述评
    2.1 可持续发展
        2.1.1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2.1.2 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2.1.3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1.4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2.1.5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和要求
    2.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述评
        2.2.1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研究
        2.2.2 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型的研究
        2.2.3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研究
        2.2.4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
        2.2.5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
        2.2.6 关于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问题
        2.2.7 关于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制度创新问题研究
        2.2.8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第三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
    3.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结构模式
        3.1.1 对区域PRED 系统的修正
        3.1.2 青藏高原区域系统协调发展结构模式
        3.1.3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结构模式
    3.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测量模型
        3.2.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度模型
        3.2.2 SRED 系统各因子对可持续度CSD 的作用
        3.2.3 区域SRED 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判据
    3.3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3.3.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
        3.3.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支持能力分析
    3.4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与原则
        3.4.1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两条主线
        3.4.2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主题
        3.4.3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原则
第四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经济支持系统
    4.1 青藏高原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最低的地区
        4.1.1 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
        4.1.2 青藏高原区域发展成本分析
    4.2 青藏高原生态功能区划与区域经济布局
        4.2.1 青藏高原生态功能区划分类
        4.2.2 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发展布局
    4.3 青藏铁路经济带联动开发布局
        4.3.1 联动开发总体战略构想
        4.3.2 联动开发空间模式
        4.3.3 不同经济区产业发展方向
    4.4 青藏高原区域产业结构与调整优化
        4.4.1 青藏高原区域产业结构特点与存在问题
        4.4.2 青藏高原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思路
    4.5 青藏高原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模式选择
        4.5.1 青藏高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4.5.2 青藏高原特色经济发展模式
        4.5.3 青藏高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第五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社会支持系统
    5.1 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5.1.1 科技创新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强大动力
        5.1.2 青藏高原地区区域科技能力建设状况分析
        5.1.3 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5.1.4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路径选择
    5.2 青藏高原区域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5.2.1 青藏高原人口发展状况及特点
        5.2.2 青藏高原区域人口对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5.2.3 青藏高原区域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5.3 青藏高原区域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5.3.1 青藏高原区域社会稳定度分析
        5.3.2 青藏高原地区社会稳定影响因素分析
        5.3.3 青藏高原区域社会和谐调控与稳定
第六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资源支持系统
    6.1 青藏高原区域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6.1.1 青藏高原区域水资源特点
        6.1.2 青藏高原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6.1.3 青藏高原区域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6.2 青藏高原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6.2.1 青藏高原土地利用结构
        6.2.2 青藏高原地区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6.2.3 青藏高原土地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6.3 青藏高原区域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6.3.1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区划
        6.3.2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6.3.3 青藏高原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第七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支持系统
    7.1 青藏高原自然生态环境特点与生态价值
        7.1.1 高原生态环境敏感而脆弱
        7.1.2 高原生态环境变化影响的区域广阔
        7.1.3 高原是世界重要的生物资源宝库
        7.1.4 高原生态环境价值巨大
    7.2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支持能力评价分析
        7.2.1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压力
        7.2.2 青藏高原环境水平
        7.2.3 青藏高原生态水平
        7.2.4 青藏高原抗逆水平
    7.3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状况及成因分析
        7.3.1 青藏高原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7.3.2 影响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恶化的因素分析
    7.4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7.4.1 将青藏高原列为国家生态安全实验区
        7.4.2 引入市场机制,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7.4.3 青藏高原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第八章 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
    8.1 法律保障体系
        8.1.1 制定《青藏高原区域生态环境保护法》
        8.1.2 制定《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法》
        8.1.3 制定青藏高原区域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办法
    8.2 生态产业发展政策
        8.2.1 制定青藏高原区域生态产业发展指导目录
        8.2.2 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加强政策引导
    8.3 环境经济政策体系
        8.3.1 财政支持政策
        8.3.2 税费约束政策
        8.3.3 绿色信贷政策
        8.3.4 环境资源价格政策
        8.3.5 绿色环境核算政策
    8.4 生态保护政策
        8.4.1 制定国家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恢复和建设整体规划
        8.4.2 进一步完善退耕(牧)还林(草)政策
        8.4.3 完善草地产权
        8.4.4 实施生态移民
    8.5 科技创新支持政策
        8.5.1 建立促进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的长效发展机制
        8.5.2 设立国家青藏高原区域科技创新基金
        8.5.3 实施全国科技支援青藏高原地区的政策
    8.6 教育发展支持政策
        8.6.1 “教育优先发展区”政策
        8.6.2 义务教育政策
        8.6.3 高等教育政策
        8.6.4 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政策
        8.6.5 实施多元文化课程政策
    8.7 社会保障政策
        8.7.1 城镇社会保障制度
        8.7.2 农牧区社会保障制度
    8.8 对口支援政策
        8.8.1 深刻认识新时期“全国援藏”的重大意义
        8.8.2 将“全国援藏”覆盖整个藏区
        8.8.3 制定和落实青海等藏区对口支援实施方案
    8.9 架设“南亚大陆桥”,建设青藏国际大通道
        8.9.1 西线“南亚大陆桥”的提出
        8.9.2 连接中印,架设南亚大陆桥地缘政治意义十分突出
        8.9.3 架设“南亚大陆桥”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国家战略
        8.9.4 “南亚大陆桥”是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1.1 青藏高原区域SRED 系统能力总体最低
        9.1.2 外部支持是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9.1.3 社会发展滞后严重制约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
        9.1.4 必须尽快建立青藏高原区域生态补偿机制
        9.1.5 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原则
    9.2 研究展望
        9.2.1 研究的局限性
        9.2.2 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9)多民族地区构建经济社会和谐系统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1.1.1 选题意义
        1.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1.2 研究现状
第二章 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2.1 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2.1.1 工业化水平
        2.1.2 产业结构
        2.1.3 就业结构
    2.2 多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水平
        2.2.1 生活水平
        2.2.2 基础设施
        2.2.3 科技事业
        2.2.4 贫困问题
    2.3 多民族地区资源与环境现状
        2.3.1 资源状况
        2.3.2 环境生态
第三章 多民族地区构建经济社会和谐系统面临的重大问题
    3.1 区域经济差异
        3.1.1 静态差距
        3.1.2 动态差距
    3.2 生态环境脆弱
        3.2.1 植被退化
        3.2.2 土地荒漠化
        3.2.3 水资源短缺
        3.2.4 环境污染
        3.2.5 开发过度
    3.3 社会稳定问题
        3.3.1 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3.3.2 社会发展的特殊性
        3.3.3 文化发展的特殊性
        3.3.4 宗教信仰的特殊性
第四章 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4.1 指标体系的建立
        4.1.1 指标体系设立的原则
        4.1.2 指标体系评价的对象
        4.1.3 指标体系评价目的
        4.1.4 指标选取
        4.1.5 指标体系框架
    4.2 权重及评价标准的设定
        4.2.1 权重的设定
        4.2.2 评价标准的设定及评分方法
第五章 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系统评价和分析
    5.1 多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评价
        5.1.1 经济发展水平
        5.1.2 经济发展质量
        5.1.3 经济调控能力
        5.1.4 经济发展潜力
    5.2 多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评价
        5.2.1 科技教育
        5.2.2 文体卫生
        5.2.3 社会保障
        5.2.4 城乡差距
        5.2.5 人口结构
        5.2.6 社会公正
    5.3 多民族地区资源环境保护评价
        5.3.1 生态质量
        5.3.2 资源环境水平
        5.3.3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5.3.4 资源重复利用水平
    5.4 评价结果分析
第六章 多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和谐的理论基础
    6.1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6.1.1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
        6.1.2 区域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启示
    6.2 生态补偿机制理论
        6.2.1 生态补偿及机制的理论基础
        6.2.2 国外环境及生态补偿机制
        6.2.3 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6.2.4 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的启示
    6.3 人力资本理论
        6.3.1 人力资本思想的渊源
        6.3.2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观点
        6.3.3 人力资本理论的新发展
        6.3.4 人力资本理论的启示
第七章 多民族地区构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政策建议
    7.1 以人为本——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和谐的核心理念
        7.1.1 科学发展观
        7.1.2 和谐利益观
        7.1.3 构建经济社会和谐的原则
    7.2 缩小地区经济差异——构建多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7.2.1 发展模式创新
        7.2.2 财政转移支付
        7.2.3 资源配置与资源转换
        7.2.4 税制改进
    7.3 保护生态——多民族地区构建经济社会和谐的前提条件
        7.3.1 生态补偿
        7.3.2 生态移民
        7.3.3 生态保护
    7.4 社会事业优先发展——多民族地区构建经济社会和谐的价值取向
        7.4.1 投资于各族人民健康,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7.4.2 教育优先,提高人口整体素质
        7.4.3 减缓和消除贫困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宗教与西部少数民族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西部少数民族现代化
    二、相关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西部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基本情况
    第一节 宗教自身被信仰的内在原因
        一、宗教对“人”的基本看法
        二、宗教对理想人生的设计
        三、宗教的入世性
        四、理想的行为
    第二节 西部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现状
        一、信仰的多样性
        二、信仰的民族性
        三、信仰的复杂性
        四、信仰程度的差异性
        五、信仰的两种趋势:淡化与强化并存
    第三节 变化中的宗教
        一、世俗化
        二、多元化
        三、个人化
        四、开放化
        五、网络化
第二章 宗教价值观的变迁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第一节 人生价值观的多元化趋势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佛教人生价值观
        二、现代化进程中的伊斯兰教人生价值观
    第二节 宗教价值观与理性的并存
        一、科技理性、经济理性的弊病
        二、信仰的原因以及对信仰者的回报
        三、宗教信仰选择中的理性
    第三节 宗教价值观与现代化的调适
        一、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
        二、简约节制的生活方式与享乐主义
        三、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科学的努力及宗教生态伦理的可能贡献
第三章 宗教对西部少数民族社会行为的调控作用及其限度
    第一节 宗教对西部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历史影响
        一、宗教中的行为规范及其与习惯法的一般关系
        二、西部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历史延续性及其精神基础
        三、西部少数民族习惯法中的宗教因素
    第二节 西部少数民族习惯法中宗教因素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一、民族习惯法中宗教因素与现代性关系的评估
        二、少数民族习惯法向现代民族立法的发展:以单行条例为例
    第三节 纠纷解决中宗教与国家司法的关系
        一、宗教对纠纷的预防作用
        二、宗教人物在纠纷解决中的作用和影响
        三、民族习惯法内容中的宗教因素对于纠纷解决的影响
第四章 宗教经济伦理对西部少数民族经济生活的现实影响
    第一节 伊斯兰教经济伦理与穆斯林的经济行为
        一、“前定”与勤奋劳动、义与利相统一的财富观念
        二、多业并举的产业观
        三、交易伦理与穆斯林商业行为
        四、消费伦理与穆斯林消费行为
        五、维护私有财产与社会公平
    第二节 佛教经济伦理与西部少数民族经济生活
        一、第一产业的现代化与市场化
        二、艰难发展的第二产业
        三、第三产业的发展
        四、经济消费
第五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宗教群体与宗教组织
    第一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宗教与家庭
        一、婚姻与宗教信仰
        二、生育观念与宗教信仰
        三、居住格局、家庭结构对宗教信仰的影响
        四、家庭的宗教活动
    第二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佛教寺院
        一、寺院内部的组织与管理
        二、发展经济自养事业
        三、寺院教育的现代适应
        四、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清真寺
        一、清真寺内部的组织与管理
        二、清真寺的经济
        三、经堂教育的现代适应
        四、传统的继承与对时代变迁的适应:卧尔兹
        五、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四、江河源地区的开发与环境保护(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为例[D]. 陈昭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2]资源与规则:尕扎村社会转型实践研究[D]. 付吉力根.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3]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域下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D]. 杨颖.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4]三江并流区草地分布地质条件影响分析[D]. 付义勋. 云南大学, 2019(03)
  • [5]我国湿地保护立法新探[D]. 朱旭卉. 河北地质大学, 2018(09)
  • [6]辽河源地区典型林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研究[D]. 郭梦娇. 北京林业大学, 2016(09)
  • [7]草原生态移民与文化适应——以黄河源头流域为个案[J]. 祁进玉. 青海民族研究, 2011(01)
  • [8]青藏高原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D]. 刘同德. 天津大学, 2009(12)
  • [9]多民族地区构建经济社会和谐系统评价研究[D]. 李晓曼. 新疆大学, 2009(12)
  • [10]宗教与西部少数民族现代化[D]. 王存河. 兰州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河源地开发与环境保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