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话语的意义与境界

文学话语的意义与境界

一、文学言说的意指与境界(论文文献综述)

吕芳[1](2020)在《儒学“关键词”英译研究 ——以《孔子诗论》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尝试为《孔子诗论》“仁”以贯之的“关键词”寻获可能的最佳译词。先前儒学关键词的英译研究尚未触及《孔子诗论》关键词英译的本质,它们的跨文化翻译,因局限于西方译论历史中的“译意”倾向,其思想内涵在译入语中并未得到充分展现。因此,本文转化视角,站在中华民族的文化立场,以源语思源语的方式,重新审视《孔子诗论》核心语汇的语际翻译问题。与传统的探究模式不同的是:我们通过此一文本“关键词”的英译及与之相关的儒家典籍的不同译文的分析对比,意在为该出土文献的枢纽性表达寻找较为适宜的传译方式,并提取出此一翻译背后的基本原理:儒家之“仁”,寄望它能以其自身力量,为儒学经典的跨文化英译及翻译研究的基础理论层面的探究提供新的思想助益。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首先简要概括整体研究思路,包括选题原因、研究问题及研究对象等;进而,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以前研究的得失,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此外,我们也对研究意义、思路及结构予以介绍。第二章是对西方翻译理论历史“译意”观的追溯,指出这一翻译思想之于儒家典籍英译的重要影响。研究显示,语文学派侧重翻译实践,如何忠实、对等地在译入语中传达原文的意义是其关注焦点,“直译”与“意译”之争成为此一时期翻译理论家的主要议题;语言学派考察的是如何通过微观分析探讨语言各个层级的“对等”问题;文化学派批评语言学派囿于语言的机械转换,将文化、政治、历史等等因素引入理论探讨,反对统一的意义,将翻译视为一种意义的创造性活动。但不可否认,译者对原文的“改写”或“操纵”最终仍落实于语言层面的意义传递;解构学派意在颠覆原文中心主义,强调译者主体地位的张扬,主张终极意义的不在场,然而,寻求意义的流动性及不确定性,却可能使翻译研究陷入虚无主义的境地。总的来说,西方译论历史的爬梳可见,“译意”在西方翻译理论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这一翻译观的照应下,我们的典籍英译多以西方现成的抽象语言直接替换原文中动态化、生命化的核心语汇,使其丰厚的思想内涵在另一种语言及文化之中难以彰显。第三章关注的是西方翻译理论观照下以《孔子诗论》为中心的儒学“关键词”英译中存在的“译意”问题以及我们的反思。本文认为,“关键词”蕴含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精髓与思想精义,以它们为切入点更能说明典籍翻译中的有关问题。在此之前,我们首需抽取出《孔子诗论》中的“关键词”,为达至这一目的,我们的论述:一、对孔门《诗》学产生的历史时代及其文化背景略作说明;二、通过《论语》中夫子评《诗》的相关言论,揭示背后“仁”以贯之的指导思想;进而,三、在《孔子诗论》三条评《诗》脉络的梳理中,发现:这一夫子之“仁”亦隐含其中;由此,四、我们遴选出该典籍文本中以“仁”置基的关键语汇;五、通过它们的英译研究,可以看出:根植于西方译论历史研究中的“译意”思想严重影响着《孔子诗论》中这些枢纽性表达的英译,这一翻译观在中国文论及儒家典籍的语际处理中同样显现。如此,西方的翻译理论或已应对无方,思想的转化成为历史必然,中华文化的思想资源或能以其自身魅力在译界研究领域中发挥作用。第四章主要探讨《孔子诗论》以儒家之“仁”为纲领之思的四个层级“关键词”的英译,分为:第一层级“仁”、“文”、“志”;第二层级“天”、“命”、“德”;第三层级,“性”、“礼”、“心”及第四层级“诚”与“信”。具体做法为,笔者借鉴其他儒家典籍文本与之相关的译文,通过对比、比较的方式,为《孔子诗论》上述思想语汇寻获可能的最为合宜的译词,从中抽取出翻译背后的“仁”学思想,用来指导儒学典籍的英译。本文认为,儒家之“仁”以“仁者爱人”的心与心的沟通所带来的“生之意”(对生命的尊重、呵护与回归),走向化育流行、变动不已的宇宙万物一体之仁的生命贯通,以“生生”之态回归自身。此一儒家“仁”思在跨文化译解之时,表现为:一、让“人(仁)道本身作为语言说话”;易言之,让蕴含仁思的语言直面自身“言说自我”;二、要求我们以自仁而来的那种思想或意义引导对儒学关键词的解释,意在回到仁本身;三、凡如此回归的,都可视为可行的,因为它们凸显的是动态化的生命。依此,“仁”、“德”、“性”、“诚”等关键词的翻译,将不再是抽象的概念化语言,而是理应回到儒家之“仁”所要求的“生生”样态,即:man-manning(ren仁),virtue[looking straight into the heart and then acting](de德),cultivating heart and mind(xing性),word-becoming(cheng诚),如是,方能切近夫子之教的微言大义。须要说明,儒家之“仁”的跨文化意义尚处于研究的起始阶段,有关理论的深入应用需假以时日。第五章:归纳本文要点,指出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与建议。本文最终的结论是:《孔子诗论》中的“关键词”在儒家“仁”思的观照下,将不再囿于抽象语言的意义替换,而是转化为动态化、生命化的思想转渡,如此,儒学关键词方可在另一种语言及文化中重新焕发生机活力。此外,此一课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深度与广度还有待提升。但以之为参照,后续探究的主要方向包括:一、进一步完善儒家之“仁”用于译论研究的相关思考;二、在这一“仁”学思想的观照下,可将有关理论深入运用于其他儒家典籍的跨文化翻译之中。

周爱勇[2](2020)在《“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文中指出风景书写是作家思考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最重视风景书写的当属废名。废名风景叙事的核心是表达其独特的审美理想,作者对“美”怀有宗教般虔诚的信仰,对“美”的推崇如同“朝圣”。废名推崇的“美”包括自然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文化之美等等美好事物,而他呈现这一切神圣之美时不可或缺、极度倚重的就是风景书写。风景叙事之于废名,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非此不可的表达。惟此,论文选择从风景叙事角度对废名小说进行深入研究。全文分为上下两篇,除去绪论、结语共有六章。绪论主要梳理国内外风景叙事研究现状及废名小说研究中有关风景叙事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论题,概括出论文的创新之处。上篇题为“美的‘三位一体’与风景叙事”,主要涉及“美”的形象问题,为第一、二、三章,分别从儿童、女性、自然三个角度深入,透视废名通过风景叙事表达“美的‘三位一体’”审美观念,即儿童的纯真之美、女性的人性之美与自然的风景之美合一的审美理想。下篇题为“审美自觉与风景叙事”,主要涉及“美”的塑造问题,为第四、五、六章,探讨废名文体观、语言观、艺术观与风景书写的关系。结语总结本文重要观点,指出废名小说风景叙事在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价值意义。各章主要内容及观点简述如下:第一章题为“儿童之美与风景叙事”,论述废名审美理想如何通过“风景儿童化”表达。废名小说的儿童之美常与风景之美、女性之美并存,表现出和谐共生的景象。废名小说的风景儿童化叙事,通过风景陌生化、风景去道德化等,表现儿童眼中之景的“纯真新奇之美”,让人重拾自然与人性的美好。为凸显儿童眼中风景之奇特,废名小说中出现“视角越界”等违背叙事常规的现象。废名风景儿童化叙事往往给读者带去愉悦、轻松与暖意,但有些作品也会让人感到伤感、沉重与寒意,短篇代表作《桃园》便呈现出这样的“哀伤之美”。第二章题为“女性之美与风景叙事”,论述废名如何通过“女性风景化”叙事表达其审美理想。女性风景化叙事是废名小说表达的重要方式,主要表现为将女性自然化、物化、诗画化和神圣化。在乡土题材小说中,废名多采用女性自然化的风景叙事,通过女性之美与风景之美的融合讴歌乡土之美;在都市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则多采用女性物化的风景叙事,通过女性之美的坍塌、风景之美在都市的隐匿,讽刺都市之恶。女性之美和风景之美的合一,是废名审美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将女性“诗画化”的风景叙事手法,营造女性与风景一体、人事与意境合一的“诗意世界”。废名还将女性之美提升到宗教高度,通过女性神圣化风景叙事,建构由圣洁女性与纯净风景合成的“人间圣境”,作为人生苦难的诗意救赎和世俗人生的审美超度。废名的女性风景化叙事,体现了女性崇拜思想。第三章题为“自然之美与风景叙事”,主要探讨小说中的风景叙事如何表达废名的自然观、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死观。废名认为自然世界是客观的物象存在,人类的情感意识投射其上,自然世界才能被感知和生发出意义。基于这种带有唯心色彩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废名小说通过风景书写,体现出境由心生、人生如梦的人生观,流露出追求内在真实与心灵之美的唯美倾向。为表达渴求美之永恒的“乌托邦”愿望,废名小说推崇静止时间观,在生死观上体现出歌颂死亡、以死亡来凝固留存美的极致唯美倾向。第四章题为“文体自觉与风景叙事”,主要探讨废名小说文体观如何通过风景叙事来表达。废名认为“人生的意义本来不在牠的故事,在于渲染这故事的手法”,他的小说文体观是“要有文辞没有意思”,所以与文辞密切相关的风景描写就成为他文体实验中最为倚重的手段。废名被公认的小说诗化、散文化文体特征,其实是频繁使用风景比拟、风景象征、风景想象、风景典故等媒介营造意境和叙述故事的结果。大量风景书写的加入,淡化了小说情节,松散了叙事结构,冲击了传统小说讲故事方式,打破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文体界线,体现出废名的小说文体创新与自觉,也反映出古典文学对废名现代小说创作的重要影响。第五章题为“语言自觉与风景叙事”,探讨的是废名语言文字观和风景叙事的关系。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同时语言文字又有“言不及意”“言不尽意”的局限性,面对这种困境,废名小说通过风景叙事这种极具包容度和申延性的方式进行突围。其具体描写模式体现为:意欲言说——无法言说——风景出场“立像以尽言”——人景合一“得意而忘言”。废名小说语言还呈现出文白夹杂、汉英杂陈的文字形态,这不仅是求学经历和创作个性的外在显露,也是作者表达策略的自主选择。而当这种杂陈的语言形态用于风景叙事时,则往往是作者“澄明自由”心境的率性流露。废名对文字极为苛求,不仅要精炼而且要精美,对自己的小说反复修改,从篇章句段的增删到字词标点的调整,无不体现“求美增美”的追求。这种修改过程,在小说的风景书写中得到最集中的体现。第六章题为“艺术自觉与风景叙事”,探讨废名的艺术观如何通过风景叙事表达。对于艺术追求的真善美,废名认为应追求情感之“真”而非事实之“真”,而“美”的感情一定是“真”的和“善”的,由此他的艺术观和道德观就统一在“美”之上。面对“真而不美、美而不真”的困境,废名倡导用想象构筑艺术的“白日梦”去弥补,所以作者小说中的风景更多的是由当下风景引发的想象风景(“心景”)。这种独特的“心景”,体现出废名追求主观真实之想象之美、情感之美的艺术观。面对“善而不美、美而不善”的困境,废名借用“投身饲虎”典故,表达愿为美而献身,阐明自己“趋美从善”的审美取向和道德选择。在废名小说中,隐晦的思想、细腻的情感、抽象的理念、复杂的心理活动,大多借助风景书写来表现,对废名而言,几乎是无风景不小说的。废名小说的风景叙事,已成为废名独特文体的重要标识。从风景叙事这个窗口透视,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废名小说的独特价值和蕴含其中的丰富内涵。

王晓燕[3](2020)在《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修辞重构研究》文中提出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自1958年出版,其后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历经作家雪克四次修改,为当代文学史留下五个版本,呈现了数十万字的异文语料,这是珍贵的文献资源。现有研究有很多重要的成果,绪论第一节分类描述了此类研究的价值。但与本文考察对象直接相关的版本研究存在待开发空间:其一,从版本研究的共同要求观察,《战斗的青春》同类研究的版本意识相对匮乏、版本指向比较模糊、版本依据时见错漏。其二,从红色经典版本变动的区别特征观察,《战斗的青春》同类研究相对忽略了政治修辞>艺术修辞的文献事实。本文拟对同类研究的不足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以《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为研究对象,采取线性对比的方式,依次将1958版/1960版、1960版/1961版、1961版/1962版、1962版/1978版进行对比,穷尽性地统计版本变动内容。依据后版相对于前版“重构了什么——怎样重构——为什么重构”的逻辑路径,立足五个版本的精细对勘,将其置于广义修辞学“两个主体(表达者—接受者)、三个层面(话语建构—文本建构—人的精神建构)”的理论框架,考察《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的修辞重构特点、修辞成因及话语生态。以小说标题“战斗”关联的战争叙事、“青春”关涉的性爱叙事,以及统摄两者的阶级叙事为关注点,聚焦阶级叙事、战争叙事、性爱叙事等不同版本变动主题,参照版本增扩、删减、置换和增删置换的复合形态,分析版本变动篇幅、变动趋势、修改意图等因素。研究发现:增扩主要分布在阶级叙事和战争叙事的修辞重构中,部分分散于性爱叙事的修辞重构;置换和删减在阶级、战争和性爱叙事的重构中分布相对平均;增删置换的复合形态相对集中在战争叙事中正反群像的形象重构以及性爱叙事中的角色位移和修辞重构。研究认为:《战斗的青春》版本修改本质上是特定意识形态规约下对前版本的一种修辞重构,是一个故事的不同讲法,重构了不同的文本呈现形式,隐含着人的存在方式的修辞信息。据此勾勒相应的叙事变动路径,综合语义分析和修辞考察,分析作家个人讲故事的方式和接受群体听故事的审美期待之间的缝隙,比如受接受者的阅读取向影响,不同版本中许凤三姐妹经历了[+牺牲]→[-牺牲]→[+牺牲]的修辞重构,这里有作家主动或被动的自我调适,个人与时代的互动、及其契合主流意识形态和文艺体制的修辞加工,从中挖掘文学想象和政治想象复杂纠葛中的历史文化信息,尝试将无序分布于不同版本的碎片信息转化为有序的再阐释资源。虽然以今天的眼光看,《战斗的青春》不同版本的修辞重构可能有同质性大于异质性的总体倾向,革命的纯粹性可能部分地遮盖人的复杂性,但那是时代需要的精神能量,是影响同时代人并激发后人追溯的红色基因。当年艺术之“我”融会于政治之“我”的文学生产和产品再加工,仍是考察红色经典版本重构待开发的话语场。希望本文区别于现有研究的分析,能够为修辞学—文学研究互相拓展跨界学术生产、构建更为开放的学科形象和学科生态,探索一种可能性。

张路[4](2020)在《符号学视角下日本动画符号系统建构与受众消费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1980年12月中央电视台引进黑白版《铁臂阿童木》以来,日本动画在中国已走过40年的路程。不局限于中国的动画文化产业生产领域,日本动画同样以跨文化的方式深刻影响了我国的大众文化空间。与以国别进行区分的广义“日本生产的动画”相区别,本文讨论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形成稳定的表征、惯性的叙事结构与固定的媒介应用范式性的日本动画类型。在此基础上,借鉴结构主义影像与叙事的相关手法,本研究深入动画的表征与叙事结构中,尝试进行具有逻辑性的日本动画符号体系的建构工作。尽管当代商业动画的表现形式离不开对电影的模仿,但与实拍影像符号的指涉结构不同,动画符号有着现实非实存的虚拟本质。因此,在对动画的图像符码与运动符码的考察中,我们一方面遵循美术的造型机理,强调图像符号构成中“质”与“型”的组合作用;另一方面从日本动画的多平面机构的生产性特质出发,构建出动画中绝对运动与相对运动叠加下运动意素的意义结构。以此为基础,本文对日本动画符号系统的探讨进入了修辞与叙事的层面。首先即是“知觉符号”与辨识下的“风格符号”起到媒介的唤醒与艺术统觉功能,其次则是“修辞符号”中由像似、指示、规约与消解产生的意义阐释,最后我们同样注意到动画中意义被暂时搁置的情况,并将其划归为“无意识”符号的范畴。在意义动力的整体宏观框架外,符号表征后关联的叙事性同样是本文关注的重点。在此,笔者将日本动画的叙事符号分为“角色”与“场景”两方面进行探讨:日本动画中的角色形象不但以符号方式完成了辨识与身体指涉,其中更有着审美和之于叙事意义的“语言性”,以“拟人化”与“角色关系”等叙事类别为例,角色构成与叙事框架呈现出对应结构的规律性关系。对于动画中的场景空间来说,除却在顺应知觉前提下对时间、空间与抽象化修辞等之于叙事环境完整性的必要符号手段,多平面下的场景与角色又呈现出日本动画媒介意义生产的结构特征:首先,场景与角色的多层面有机结合造就了场景与角色互文的“多平面蒙太奇”意义空间;其次,在如今以现实感为参照、追寻作画精细的动画潮流“虚拟角色”与“实写场景”的结合下,产生了如“扩展现实”般的“贴近”与“替代”的意指实践。在本文的后半部,笔者对媒介性的符号生产、形式后的意义空间以及符号本身对受众行为的塑造等符用议题做以考察。日本动画的媒介融合(Media-Mix)特征是研究中无法回避的话题,其媒介融合叙事自二战时期便展现出雏形,并逐渐由文本的媒介融合发展为以世界观和角色为核心的内容生产机制。同时,受众消费中所出现的后设性同人文化也是媒介融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不仅营造了受众意义再阐释的“氛围”,更起到了影响原作文本方向的“晴雨表”与培养动画后备人员的“生力军”作用。与叙事结构中的“角色”与“场景”相匹配,笔者同样选择了“角色”与“世界观”两个方向对日本动画的符号消费进行关注。首先,通过既有的多模态研究与语义分析并涉及受众的观看规律,本文认为“眼睛”是日本动画角色中“主语的器官”;同样,缘于“眼睛”的高语境内涵与作为角色图像“刺点”的属性,受众得以产生虚拟角色的共情;进而,由于日本动画角色本身的“符号——身体”二义性,受众在观看当代一些动画作品时,不但身陷于剧情中叙事主体激发的故事世界,同样出现了零聚焦式“主人公化”的后设性选择。当代日本动画的角色构成不但凝缩着“物语消费论”式的叙事碎片,随着21世纪后“萌元素”的集中消费现象,“数据库消费”理论之下的符号公共阐释效力成为了角色意义超文本的关键所在。而对于“萌元素”本身的消费动机来说,“萌”的审美形式不止限于幼小化社会思维与可爱审美情趣的延伸,其本质是由角色“身体——符号”二义性所造成的、受众主体欲望需求的显性表达。在动画的“世界观”方向上,笔者对动画世界的“现实主义”问题进行了探讨。不同于“动画·漫画的现实主义”中由“自然主义”式观察原点决定的现实观与“半透明现实主义”的语言现实性本位外,本文在媒介性的考察后提出了基于“主观——客观真实”考察的“混合现实”意指的动画现实主义论点。此后,本文以异文化受众的日本动画消费方式为考察对象,从符号角度对动画的跨文化传播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相关结论或可对跨文化传播这一整体命题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截止于此,“日本动画的符号”与“受众消费”研究主要观点的陈述告一段落。在论文的最后,笔者对日本动画中存在的“只有结构”的同质化、“符号与身体二义性”引发的社会病态行为以及“媒介融合”操作方式造成的市场透支等日本动画困局进行了批判,之于中国动画当下的形势与发展前景可能做出对动画从业者的理性呼吁以及政策性的建议。

刘新敖[5](2019)在《时空观念与清代诗学的演进》文中研究表明人是时空中的存在物。人们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探寻、追索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方式,并以此来处理社会生活,投射到社会秩序之中,这成为古代社会思想的重要背景。这种人类文明之思,最终积淀为文化传统,融入艺术活动之中,中国古代诗学正是产生和发展于这种思想背景之中。中国古代的诗道、诗艺、诗评,无不与时空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切关联:首先,人们逐渐在时空的感性体验中确认自身的存在,并把日常经验中对时空的理解上升到了抽象层面,直接影响着中国哲学和审美意识的发生、延续。其次,诗学的时空本体,使古代诗学理论话语的表达,在想象与构思、文本结构组织和语言或范畴等方面,也表现为时空的形态。再次,古代诗论以时空意识作为方法的理论思维方式,形成了特定的表达时空意蕴的范畴。在这些体现作为中国文化本根意义的时空观而存在的范畴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作为物理空间秩序在社会心理领域实现象征和转换的“兴”,作为社会心理秩序由艺术结构来呈现的“意境”,以及体现对自然、社会和审美时间理解的“神韵”,在时空思维影响下,中国古代的诗学范畴,基本都围绕物理时空的体察、社会历史伦理时空的建构和审美时空的体验而展开。因此,本文拟选取一个特定历史时期诗学的发展,来管窥时空观念影响下,诗学的传承发展以及其理论形态的表现。无疑,清代诗学为这种研究提供了较好的样本。一方面,从诗家主体的角度来看,清代诗家所面临的思想文化和政治环境,及其所提供的样本,更具参照,可以清晰的观照诗家作为主体与社会和主流价值的距离,并进而呈现诗歌的位置感;另一方面清代诗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诗学传统的总结期,也是现代诗学的启蒙时期,在这一承上启下的历史阶段,发掘诗学传承的逻辑脉络,无疑更具价值;此外,清代诗论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本和理论资源,足够为本选题的研究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本文力图从时间蕴藉和空间形象感的角度出发,从明末清初的王夫之、清代初年的王士祯、清代中期的袁枚以及清末民初的王国维所标举的诗学范畴中,寻找其内在的逻辑理路,从诗学产生的外部思想文化环境与诗之主体之间的关系和距离,从诗学内部分析时空意识对其理论构建的作用。王夫之是清初诗学的代表。船山标举“现量”,通过整体化、生命化的创作,表现时间蕴藉和空间感觉。初清而入鼎盛的王士祯,标举“神韵”,时间与人生情思合一,谓之“神”;在空间感中展现诗境、宇宙本体同一,谓之“韵”,在时间与空间的各种组合方式中,在“人—诗—宇宙”的融合过程中,“神韵”天成。袁枚的“性灵”说,成长于乾隆以来思想解放的复兴之中之中。“性灵”是主体较社会之“远”,是与自然妙同,在大自然中感受时间之妙,在形象空间中感受审美之境。盛世之后,帝国日薄西山,彼时的王国维标举“境界”,其“隔”与“不隔”、“无我之境”、“赤子之心”等,交织着主体的生命空间、历史时间意识、艺术的审美空间等等诸多命题,将传统诗学得以传承和创造。概而言之,清代诗学的时空观念呈现了清代诗学演进的特点:从思想基础来说,清代诗学上承儒家的社会理念,在社会秩序中重新规范了诗学与社会政治的位置,更为谨慎地追求个体与社会秩序的复归,是在传承美学精神的基础上,重建社会、思想学术文化环境以及艺术个体追求的协同统一发展,是对传统人生伦理与秩序规范的新的阐发;从主体条件来说,清代诗家主体意识觉醒,使清代“诗”家更为敏感地注重诗歌及诗话写作与学术文化的距离,追求心理感悟的时空形式,尤其在清中叶以后,主体的觉醒胜过以往,诗艺及其审美意味的追求因而也更具有主体性的思辨意味;从诗学的理论形态来看,诗话写作仍以时空意识为逻辑基础,呈现出时空化的审美形态,诗论也就逐渐呈现出现代哲理与诗学审美形态融合的新趋势,体现出新旧交替、转换的时代特征。

王琦[6](2019)在《让-吕克·南希的书写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让-吕克·南希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其着述涉及领域包括宗教、政治、伦理、艺术等,主题包括意义、存在、书写、身体、共同体、不确定性以及全球化等重要问题,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解构的理论领域和实践范围。在意义的世界化、书写的触感化、存在论的重构等方面,南希的思想正产生着越来越深远的世界性影响。南希也将共在、身体、触感、艺术等思想,融入到对书写的思考之中,扩展了书写理论的研究论域,具有极大的学术价值。本文以南希书写思想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思想渊源、哲学基础、主要命题、理论内涵等,发掘其对于建构中国特色书写话语体系的学术意义。本文以南希书写思想为研究对象,深入剖析其思想渊源、哲学基础、主要命题、理论内涵等,发掘其对于建构中国特色书写话语体系的学术意义。本文依次对南希所理解的书写问题的缘起、书写的本质、书写的特征、书写的艺术形式等做出辩证的理论把握,进而充分挖掘南希书写思想的学术价值。除绪论外,论文主体部分主要包括五章,依次回答书写问题的缘起、书写的本质、书写的特征、书写的艺术形式、南希书写思想的意义和局限等五个理论问题。绪论在简要论述南希哲学主要命题的基础上,阐释本文的选题意义;综述南希思想、书写思想以及南希书写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主要创新点。第一章传统与超越:南希书写思想的缘起。本章历史地叙述书写思想的传统,揭示南希书写思想的逻辑起点,阐发南希书写思想的哲学基础,从思想渊源、逻辑起点和哲学基础三个层面分析南希书写思想的问题意识。从柏拉图开始的形而上学将书写作为语言(尤其是语音)的派生物,其作用仅在于避免遗忘,因而总是处于次要和从属地位。直到德里达等人开启“书写革命”,书写才被认为是真理和意义得以生发的本原。南希的书写思想就奠基在这个思想传统之上。南希对书写的思考是以意义为逻辑起点、以共在为哲学基础的,其意义理论是在意义普遍失落或悬置之后展开的哲学思考。他将意义发展为包括意义、方向和感受在内的多重概念,把书写作为重建意义世界、避免堕入虚无主义深渊的重要途径。南希的书写范畴并不仅仅指涉着作为某种活动的行为,也不仅仅涉及某种文字或书面的艺术或风格,而是直接与意义相关,与对意义的生存论思考相关,书写因而与我们、世界、意义三者构成了共生同构的关系。同时,南希发展了海德格尔的共在和共同此在概念,把存在理解为始终是“存在—于—共通”之中的独一多样存在。书写就是对独一多样存在的意义的敞开,是不断朝向边界、突破域外的意义的外展、间隔和延异,共在赋予了书写以浓厚的存在论色彩。在这个意义上,南希的书写之思,也可以说是一种存在论。第二章书写与意义:南希论书写的本质。本章紧密结合南希的意义理论和共在思想,阐发南希关于书写之本质的思想。以意义为逻辑起点,南希把书写的本质理解为意义的共同显现。从共在概念出发,南希在我们、世界和意义之间建立起共生同构的关系,“共”成了意义乃至一切存在的根本方式。南希将意义的发生理解为独一多样存在如其本然的自我显现,书写就是这种共同显现的主要方式。南希发展出“外铭写”这个新的概念来解释书写的本质。外铭写即意义的溢出自身,即是说书写始终是意义起源的可能性条件,而且始终是“向着那里到来”的未完成性。书写因此摆脱了意指或表象的限制,它始终使意义不断朝向自身之外展露,不断向着在场发生,这表明书写或意义永远不会走向终结。这种书写思想体现了南希浓郁的现实伦理关怀。书写不只是表达或溢出意义,它也能创造意义,但这是一种独特的“从无创造”。南希用无—物、无意义和创造来解释这个“无”,认为“无”标识了独一多样存在本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并使意义永远面向未来敞开。通过对福楼拜小说《圣安东的诱惑》的分析,南希认为,除了对空无的敞开之外,书写根本上一无所示。因此,南希所理解的书写在本质上是意义的共同显现、外铭写和意义的空无敞开,是对意义的生存论解释。第三章非实在性与触感化:南希论书写的特征。本章紧密结合南希的身体思想和触感理论,阐发南希关于书写的特征的认识。自德里达和罗兰·巴特之后,作为书写主体的“作者”已经被置于“死亡”的地位。南希放弃了“作者”这个范畴转而探讨身体作为书写主体的可能,从而从身体维度对书写的特征进行了生存论分析。在形而上学传统那里,身体和书写一样被贬抑成不被重视的非实在之物。南希在身体现象学的基础上,将身体作为哲学思考的中心议题之一,进而发现了书写的非实在性和触感化特征。他认为书写本质上是对非实在性场域的打开,是对身体的触及,而且与阅读的触感化密切相关。因为书写始终发生于界限之上,在身体的触感中建构了一个意义的非实在性场域,突破和超越了内在性的绝对限制,因而它对意义的共同显现具有某种非实在性特征。同时,书写又始终与感受密切相关。而对于南希来说,触感是更为根本的感官机制,因为它是身体得以外展的可能性条件,触感或者身体的触及构成了世界意义的起点。正是在触感的维度上,书写与阅读既处于共同存在的状态之中,又具有彼此分享和相互外展的特性。书写因而总是触感化的意义的共同显现,因而总具有触感化的特征。通过对书写非实在性和触感化特征的思考,南希实际上凸显了书写概念中的身体维度,更深层次地深化了书写的存在论意义。第四章文学与绘画:南希论书写的艺术形式。本章紧密结合南希关于艺术的理论,阐释和分析南希对书写形式的思考。除了常见的作为艺术样式的文学书写之外,南希将书写宽泛地理解为一切生成意义或外展自身的行为,绘画因而也被南希理解为特殊形式的书写。就文学而言,南希将共在思想和共同体理论整合进对文学书写的理解之中。在他看来,“文学共通体”首先是以神话的方式存在的,但是现代社会的意义危机已经彰显出神话被打断的基本事实。这不是说文学书写已经不存在了,而是说“文学共通体”只能以一种“非功效”的方式进行运作,文学书写只能在共通或共在的意义上得到理解。南希还将书写作为意义的共同显现的思想,用在对基督教绘画的分析之中。在他的理解中,绘画作为留下痕迹的行为和表达意义的载体,是一种凝结着身体触感的外铭写,即意义向着自身之外的溢出。在绘画这种触感化书写中,可见与不可见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自身的内在性之中向着一个“在外的彼在”无限地外展,也就是南希所理解的基督教绘画的真理。南希还发现,书写范畴可以实现对艺术的多样性等基本命题的重构,为我们重识艺术自主性和艺术终结论提供了新的启示。第五章意义与局限:南希书写思想的评价。本章主要回答的是南希书写思想对于今天的理论和实践有怎样的学术意义,其理论局限何在。本章从总体上概括南希书写思想的基本特征和核心理念,分析南希书写思想在理念、话语和批评三个维度上的文论借鉴意义,挖掘其对于中国特色书写话语体系建构的学术价值,总结南希书写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南希的书写首先是建立在他者和关系维度上的,与它相关的共在、身体、外铭写、触感或共通体等概念,都强调朝向外部的无限敞开,以外展、沟通和分享为基本特征。这决定了南希的书写思想实质上是一种生存论思想。南希书写思想对人类中心主义、同一化、本质主义的批判,对共在、独一性、外展、分享等概念的强调,以及对他者维度的重视等,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可以推动生态美学、生态文论、生态批评的建设和发展。南希对书写的非实在性和触感化特征的揭示,敞开了书写作为意义的共同显现的无尽可能性,使我们可以从意义和身体的角度,重新理解并建构中国特色的书写话语体系。但是,将共在、分享、触感、身体乃至西方话语的普遍主义倾向等维度,融入书写范畴之中,在扩大书写话语的致思范围、将书写提升至生存论的高度的同时,也有将书写范畴泛化或乌托邦化、使书写范畴脱离日常经验的理论缺陷。通过对南希书写思想的传统渊源、逻辑起点和哲学基础的揭示,本文将南希哲学的基本命题与书写范畴整合起来,并以发掘其对于构建中国特色书写话语体系的理论意义为现实旨归,从而从理论上回答了书写何由、何谓书写、谁在书写、何种书写、书写何为等问题,对南希所理解的书写问题的起源、书写的本质、书写的特征、书写的形式等做出辩证的理论把握,一定程度上构建了南希书写思想的理论体系。

张绍时[7](2019)在《先秦“象”范畴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体系中,“象”是一个蕴含文化观念、哲学思想、审美特质的范畴,它跨越了哲学、美学、文学、天文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对汉语思维方式、言说方式乃至社会价值体系均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象”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范畴,与其孕育、发生最为关键的先秦时期有着紧密关联。“象”是构建先秦思想文化系谱的一个基本符号,从日常生活的器物之象到祭祀活动的祭器、乐舞之象,从天文学的日月星辰之天象到医学的藏象、脉象,从巫卜文化中的龟筮之象到宗法文化的制度之象,“象”涉及到先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多个方面,它是一个包含思想价值、精神品格、民族意识的概念。“象”又是关涉到先秦人们思维模式的一个重要范畴,象思维和象喻言说在先秦时期得到广泛运用,经过思想家的理论阐释,形成了以“象”为思维纽结,以天地人互通为平台的整体运思模式。“象”范畴虽然在先秦的知识系谱形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但是学界对“象”范畴在先秦时期的孕育发生、历史演化、内涵特征及其与象思维的关联、对后世文化的影响等方面缺乏系统研究。有必要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范畴研究与文化研究相结合、微观分析与宏观把握相结合,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研究方法对先秦“象”范畴进行全面整理、系统研究。在充分掌握文献的基础上,厘清“象”范畴的孕育、发生、发展过程,梳理各家学派对“象”范畴的论述,探析“象”范畴的内涵、特征、功能,彰显“象”范畴所包含的民族思维模式,探讨“象”范畴对后世文化的影响。这有着多方面的意义:有助于把握先秦的文化观念、思维方式和话语表达方式,有助于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内涵,有助于把握中华文艺美学的特征与精神,有助于中西文化及文论的比较研究。“象”字丰富的含义为“象”范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甲骨文中“象”有动物名、氏族名或人名、乐舞名三义。周代“象”字含义主要沿着动物义、神圣义、视觉义发展。“象”又转化为动词,具有效法、相似之义。在“象”的字义发展及转化过程中,其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成为关系到周代礼乐文化的一个重要范畴。先秦思想家的理论总结直接促使了“象”范畴的发生,推动了“象”范畴的发展。《老子》提出“无物之象”“其中有象”“大象无形”等一系列命题,最先将“象”提升为一个哲学范畴。《易传》提出的“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制器尚象”等命题分别阐释了易象的发生、目的和功能,建立了比较系统的象论思想。《乐记》将“象”引入到艺术领域,“气以成象”“声者,乐之象也”“乐者,所以象德也”等命题关涉到乐象的发生、形态和功能,“象”在乐中相应地具有本体、媒介、功能等多重意义。先秦思想家较少对“象”范畴进行直接地理论界定,“象”范畴的内涵、特征、功能是在与其他范畴的关联与比较中凸显出来的。从内涵来看,“象”与“物”“形”“名”“文”密切相关而又有所区别。“象”源于古人对宇宙自然、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效法,它是物象世界与观念世界相互交融的产物。“象”既保留了自然物象的感性形态,又包含了主体观念之象的超自然、超实体特征,是一个具有丰富意蕴的文化符号。从特征来看,“象”与“气”密切相关而具有直观性,与“道”密切相关而具有形上性,是心物交融的产物而具有主客交融性。从功能来看,“象”是先秦思想家尽意的一种重要方式,他们广泛地运用象喻方式阐释自己的理论主张。“象”之所以成为先秦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与它所包含的思维模式密切相关。“象”源于先民的尚象意识,先民的采集渔猎活动、龟卜占筮活动以及图腾符号、象形字等都体现出这一本源性的尚象思维模式。象思维以“观物取象”为起点,以“取象比类”方式展开,以“立象尽意”为目的,以象征、比类、联想、暗示等方式把握和表述未知的世界。象思维是物象世界与观念世界相浑融的一种思维模式,具有形象性、直觉性、整体性特征。先秦象思维的广泛运用从潜在层面促进了“象”范畴的发生,“象”范畴的发生、发展与广泛运用又是象思维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先秦思想家对“象”范畴的讨论以及象思维的广泛运用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影响。以文艺美学为例,这表现在三个层面:从话语层面来看,中国古代文艺美学衍生出意象、兴象、气象、境象等一系列次生范畴,在唐代形成了成熟的审美意象论,由“象内”“象外”之论进而发展成为艺术意境论;从思维与言说层面来看,先秦时期形成的象思维方式和象喻言说方式,对古典文艺美学的象思维及象喻言说有着重要影响,形成了偏重于直觉感悟与象喻妙譬的理论品格;从文化精神层面来看,先秦“象”范畴与象思维对古代艺术的超越精神、生命精神、诗性精神都有着重要影响。总而言之,“象”具有原始具象、认知中介和本体意义等多重内蕴,它在先秦思想文化演进与知识系谱生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象”与龟卜、占筮相结合,确立了它作为沟通天地人的中介。“象”在春秋战国思想家的阐释中完成了理论层面的超越。老子的“大象”论将“象”提升到哲学层面,确立了其形而上的本体意义。儒家将“象”与伦理道德相关联,确立了“以象比德”的政教传统。凡此种种体现了原始“尚象”意识到象思维的转化。先秦“象”范畴和象思维对重视形象性、审美性的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刘芳[8](2019)在《后现代反讽形态研究》文中认为反讽是西方文化中的重要概念。最初是作为修辞学概念出现的,在古典时期主要有佯装无知、苏格拉底式反讽、罗马式反讽三种含义。在19世纪上中叶被德国浪漫派拓展为一种艺术创作原则后,逐渐被马克思、克尔凯郭尔等人引入政治经济学批判或哲学思考中,其论域和内涵不断扩大或演变。进入后现代社会之后,反讽逐渐从文艺向文化领域拓殖,在影像文化、大众文化甚至日常生活领域当中都可以看到其身影。可以说,反讽作为一种广义上的修辞哲学,折射着当代人的生存状况、思维视角、自我认知,甚至成为一种颠覆性的批判力量,而不能仅仅被视是一种修辞格。后现代被称为“反讽的时代”。后现代文化或艺术都深深打上了反讽的烙印。理解后现代反讽成为理解后现代文化与艺术的最重要的切入口、突破口之一。研究它,其意义不可谓不大。现有的研究状况表明:相互龃龉、岐义丛生的各种关于后现代的描述或研究,尚未将后现代反讽这种修辞哲学有效引入其中从而对后现代文化及其现象进行精准把脉;学界对古典反讽到后现代反讽的演化过程至今并未作出相对清晰的谱系勾勒;在后现代反讽中,反讽的主体(施讽者)与客体(受讽者)二者之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尚未得到学理上的清理。更为重要的是,晚期资本主义的幻象图景同后现代反讽之间有着怎样的深刻关联?后现代语境下“物”对“人”的反讽这种普遍的社会现实应当如何揭示?“后现代反讽”中蕴涵着的有关无产阶级解放的新的重要思想应当如何挖掘?诸如此类的重要问题尚未得到更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因此,对后现代反讽作概念上的探源,通过清理古典反讽到后现代反讽的发展之路,在归纳后现代反讽基本形态的基础上对后现代反讽的本质、特征进行深入探究就成为本论文的重要任务。本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一是对“反讽”和“后现代反讽”两个关键性概念的内涵作了剖析。通过深入的概念厘析,得出的结论是:反讽并非真理本身,而是对真理的追求过程。二是对后现代反讽理论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概括,发现他们的理论要义大多来自对古典反讽和现代反讽的改写;三是清理了相关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后现代反讽与反讽之间的镜像关系。第一章为“后现代反讽概念探源”。主要论述后现代反讽的起源、内蕴与演变三个问题。其中,第一节通过对《云》《会饮》《申辩》等文本的细读揭示了反讽概念的最初含义,意在找到它同后现代反讽的区别与联系。第二节着重剖析了后现代反讽的基本内涵,并从语言游戏和内在使命的角度将后现代反讽分为“后-反讽”与“后反讽”两种,在比较了它们二者之间的内在差异的基础上对后现代反讽的独特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解码与编码是后现代反讽的书写方式,它在解构与建构之间建立起内在的平衡机制。第三节考察了古典反讽到后现代反讽演化的总体路径,认为它们经历“神→人→物→物神”的演变,其中,后现代反讽是从“物”到“物神”的过渡,“物神”意味着物的符号化。上述考察主要是借助具体实例即幻象文类的演化而展开的,最后又从内涵与实质的角度对“反讽”到“后现代反讽”的演化进行了理论总结。由于反讽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概念,因此笔者始终将“反讽”和“后现代反讽”概念作为动态的概念谱系而非静态的概念形态进行研究。第二章为“主体反讽:新无产阶级反讽”。主要是对齐泽克及其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的批判性解读。分为三个部分:一、概念的分析,主要是对“阶级”与“新无产阶级”两个概念的对比分析。二、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编码分析。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编码的主要概念和方法均来自于齐泽克。笔者是以齐泽克“真实界-幻象界-符号界”三元组理论作为理论武器对齐泽克的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进行了重新编码。它们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真实界’之反讽思想编码”“’幻象界’之反讽思想编码”与“’符号界’之反讽思想编码”。三、是关于齐泽克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的批判。第三章为“客体反讽:物的反讽”。其中,第一节探讨了“幻象”与欲望及欲望图景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幻象”同权力之间的内在关系。第二节,对作为一种柔性权力的“幻象”的产生机制作了剖析,并由此分析了后现代反讽家的重要使命即打破物的“幻象”。这一章的主要观点:“物的反讽”其实是“物神的反讽”,从“物”到“物神”的转化是因“物”背后“幻象”的支撑;当“物”的使用价值超越物的幻象价值和符号价值,“物”便转化为“物神”;“物对人的反讽”实际上是建立于物的幻象图景基础之上的;“幻象图景”本质上是人的欲望图景;从古典时期的“神话”到消费时代“物的神话”,人类从原始丛林转入了“物的丛林”之中,人对物、科技的想象替代了人对于自然的想象;进入后现代,人通过对物和科技的“神化”创造了新的幻象,反映在日常生活中便是物神对人的反讽;这种反讽也反映在各种幻象文类中;新的幻象意识形态体现于人与自身、私人与公共、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等关系的模态中;后现代反讽研究旨在揭示这种新模态背后的逻辑叙事,以及如何令无产阶级摆脱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幻象的束缚。第四章为“认识论反讽:镜像反讽”。它主要包括“镜像:’自我’与’镜像自我’的反讽关系”,“’魔镜’与’后视镜’:镜像反讽二重面相”,“镜像反讽的三组关系”三个部分。本章的核心观点是:进入后现代社会以后,经济、文化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经济因素越来越限制了人的想象,人的幻象又往往是关于商品经济的幻象,在此意义上,“认识你自己”成为了后现代反讽关注的新问题。“镜像反讽”也揭示了新无产阶级所面临的“内在的革命”的问题,即一种自身与内在幻象的斗争和革命成为新无产阶级获得自身解放的重要任务。结语部分为“’反’与’返’ 一一关于后现代反讽的批判”。在结语中,论文对本论题的研究作出一些总结,主要是:反讽总是存在对立面,存在一种对照关系;后现代反讽的理论织体极为丰富;后现代反讽有着不同于古典反讽和现代反讽的新的理论内涵、呈现类型及基本特征;后现代反讽呈现出的时代新面相正是物的人化与人的物化;后现代反讽凸现的问题(如个体与公共关系问题、后现代反讽文化与艺术中的“奇观”问题、后现代“幻象”的祛魅问题等)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反讽的总体演化历程(即古典反讽→现代反讽→后现代反讽)进行了合乎历史发展事实的概括,首次较为清晰地描述了后现代反讽的演进之路。二、从形态学的角度描述、形构了后现代反讽的独特形态,首次提出了“后现代反讽”的三种基本类型(即主体反讽、客体反讽和认识论反讽),对每一种类型的本质、基本特征都作了深入的剖析。三、比较系统地挖掘了后现代反讽家齐泽克、让·波德里亚等人的反讽思想。比如,齐泽克的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让·波德里亚的客体反讽(即物对人的反讽),都是此前学界很少触及的。四、对后现代反讽家相关理论进行了互文性阐释,将其纳入至后现代反讽研究的整体框架之中,对“再描述”“双重编码”“分身”等重要概念及其内涵进行了清理,并将之整合到具体的后现代反讽实例分析之中。五、以理论剖析与文艺实例解读相结合的方式对后现代反讽的文化面相及其内蕴的批判性力量作了较为全面的揭示,为当代文化与文艺批评实践提供了一种反讽批评(或批判)的独特视角。

郑夜白[9](2019)在《余华小说的隐喻创作研究》文中提出余华作为当代先锋作家的代表人物广泛地受到学者和读者的关注。对其创作和作品的评论存在许多矛盾的现象和问题。首先余华创作是否是从先锋转变到现实主义,这个转变是转型还是回归,先锋派究竟是形式上的还是内容上的;其次,余华及作品解读截然对立的两种声音,即肯定声音和批评声音;第三,在余华的作品和创作观念中,真实及真理都表现出明显的悖谬。正是对余华文学创作研究的纷繁、混乱现象促成了隐喻解读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合法性。论文首先梳理并界定隐喻概念。隐喻分为本质不同的修辞学隐喻和诗学隐喻两种。修辞学隐喻是语词的借用,是一种修辞方式。诗学隐喻不是借用,而是语词、句子及篇章文本让事物浮现在眼前的摹仿。在名义上界定诗学隐喻的概念为:语词被借去的使用。“语词被借去使用”的含义是指语词离开字面的意义,去表达另外的意义;或者说某种意义采用间接的方式表达。诗人通过某种相似性机制创制了隐喻词新的意义。论文在诗学隐喻的视域下对余华小说及其创作进行研究。其次,论文阐释余华创作观念的形成、内容、特点。一般认为余华的小说创作分为两个阶段,即90年代前时期创作和90年代后时期创作。余华在前一时期的创作理念表现为述说内在真实、虚伪形式以及寓居世界方式的隐喻;后一时期的隐喻创作观念表现为隐喻形式上由自由隐喻变为自身隐喻,叙事方式改为正面书写,内容上由观照现实向观照生命深化。由此,其前一时期的创作在形式上具有不确定的语言,叙事结构破坏常理和放弃现实事实框架、叙事时间的现在性和遵循世界结构性的特征;在叙事方式上具有主观强硬叙事,客观真实的主观表达,黑冷叙事风格的特征;在文本内容上具有否定常识真实,建构内在真实,蕴含悲情和关怀的特征。而在后一时期的创作则表现为叙事的诚实,文本的生命长度和现实宽度的现实生活表象,内容具有书写生命、存在和存在的社会性的特点。余华小说90年代前时期的隐喻在语句方面主要表现为对乌托邦和伦常乖舛等悖理现实的指认,对非真实世界结构的拟人化描写,文学世界结构的故事化道说,刑罚与和平两种世界图式的个案性草描,现实历史结构的典型性构造,真实世界逻辑结构的现实性呈现,荒谬世界乱象的先锋展现等。90年代前时期小说的文意主要表现揭露常理悖谬中的乌托邦图景,对反犹主义现象的揭露和嘲讽,对暴力和疯狂的反思等。余华小说90年代后时期的短篇小说的隐喻语句方面有关于其文学创作的隐喻;有关于对待世界中阴谋结构的不同方式和命运的隐喻;有关于致人迷失的世界虚幻之物的隐喻;有关于世界之结构的基底力量以及暴力世界的现实表现的隐喻等。长篇小说的语句隐喻主要表现为《活着》中的活着的道说和《许三观卖血记》中的生命亏全的再现,《兄弟》所呈现的文化缺失的图景和《第七天》中生命非常态状态的诚挚刻画。长篇小说文意主要是关于生命的隐喻,其表现为《活着》中的生命本是之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中的生命之实是,《兄弟》所呈现的生命的文化属性和《第七天》中生命的社会属性。余华小说在语词方面,从隐喻的相似性原则指称余华所意谓的事实,包括符号学的相似性、字义学的相似性、图式性的相似性。符号学的相似性即用另一个相似的语词指称和这个语词没有任何关系的对象,只有符号整体形象的某种相似性,而无实际的相似性。字义学的相似性是指运用符号的惯常意义去指称对象,它是一种在字义偏离意义上的语词运用,因此形成了语词隐喻。图示性的相似性认为语言有一种图像性,即阅读某一个语词,除了会意识到它的指称物和概念外,还会有一种意象图式在头脑中建立。这个没有意指和意象的语词的图式,其区别于原初意义,是一种语词的隐喻用法,它表述了一种不同于该语词符号学和语义学内容的新的东西。最后余华小说隐喻研究的意义在于当排除诸种扰乱的声音,仔细聆听余华隐喻创作的道说之时,文学文本、艺术本质以及艺术家之是就会自行道说而现身在场。余华的小说是隐喻,可知文学文本之是为事实的隐喻。文本文意是一种形而上学的隐喻。其根据在于文意本身的形而上学性,其是存在的道说并具有真理性。而亚里士多德所言的悲剧的净化正是通过非真理领会真理的具体方式。可见艺术本质之是为真理之美者。余华的隐喻创作是因为余华的隐喻者本质。在教化方面,有视域融合的世界视域,有命运和天命的生存视域,有功到自然成的艺术技巧;在作为艺术家的本质方面,他能倾听良知的呼唤,本真的倾听大道的语言,能够作诗而诗意地栖居。因而艺术家之是则为诗意地栖居者。

赵晟[10](2019)在《作为媒介的身体 ——儒道身体交往观的系统考察》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复兴中华文化热潮的兴起,以促传播学本土化为目标的华夏传播学蓬勃发展。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将交往的身体视为研究对象,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思想作为研究内容,以建立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人的系统的身体交往观为研究目标。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试图将中国文化与西方经典传播学的研究范式进行对话。本文首先关注了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考察他们以“涤除玄览”的内向传播方式为基础,所建构的“有无相生”的身体交往观。然后考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讨论他们“修身明德”的内向传播方式,以及儒家以形塑“德性身体”为目标的身体交往观。总结了儒道两家在具体实现途径上有所区别,却在终极的目标与理想上不约而同的对身体交往的思考和观念。接着,文章重新发现了在内向修身的身体交往过程中起着“把关人”作用的“明德之道”,以及自我认知式的“明德自得”在身体交往中所发挥的作用。因此,将身体交往分成了内向修身与外向表达两个部分进行分别考察。从身体的各个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和综合了嗅味觉的“气”的概念入手,探讨了儒道的身体交往场域中的内向修身部分。并从身体形象表达的各个面向包括“面子”、服饰与动作上切入,详细地分析并讨论了儒道的身体交往场域中的外向表达部分。最后总结出深受儒道传统思想影响下的中国人所普遍具备的,由内而外又贯通合一的,内向修身与外向表达相结合的,循环往复的身体交往观。进而在探讨了这种身体交往观可能存在的失范与越轨后,借以观照当今的人们的生活实践,以期古为今用。

二、文学言说的意指与境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学言说的意指与境界(论文提纲范文)

(1)儒学“关键词”英译研究 ——以《孔子诗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对象
    1.4 文献综述
        1.4.1 《孔子诗论》英译研究国、内外现状
        1.4.2 《诗大序》“关键词”英译研究国、内外现状
        1.4.3 中国文论“关键词”国内、外英译研究现状
        1.4.4 四书“关键词”国内、外英译研究现状
    1.5 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1.5.1 研究意义
        1.5.2 创新之处
    1.6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1.6.1 研究思路
        1.6.2 论文结构及内容
第二章 西方翻译理论历史中的“译意”观
    2.1 导言
    2.2 西方翻译理论史发展阶段的划分
    2.3 语文学派——传统译论研究
    2.4 语言学转向——翻译科学派的开启
    2.5 “文化转向”下的“先锋”——文化学派
    2.6 “文化转向”下的“强劲”力量——解构主义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孔子诗论》“关键词”英译中的“译意”倾向反思
    3.1 导言
    3.2 《诗》与孔子论《诗》
    3.3 《论语》——孔子论《诗》之滥觞
    3.4 “仁”以见义——《孔子诗论》的论诗特点
        3.4.1 王者:参天地之“仁”人:第一简之“提纲”之论
        3.4.2 以“关键词”为逻辑引线的“仁”思脉络
        3.4.3 《关雎》七篇《诗》评之“仁”思
    3.5 夫子之“仁”观照下《孔子诗论》“关键词”的界定
    3.6 《孔子诗论》“关键词”英译中的“译意”倾向及其反思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孔子诗论》“关键词”英译研究
    4.1 导言
    4.2 回归“仁”道”:翻译理论的中华文化转向
        4.2.1 “仁者爱人”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
        4.2.2 儒家之“仁”的“生生”样态
    4.3 “合内外之道也”:第一层级“关键词”的跨文化译解
        4.3.1 “天人合一”之“仁”
        4.3.2 夫子之“文”
        4.3.3 诗以言“志”
    4.4 “执两用中,互生互成”:第二层级“关键词”的跨文化译解
        4.4.1 主宰之“天”
        4.4.2 天降之“命”
        4.4.3 观心之“德”
    4.5 “阴阳反转,生生变易”:第三层级“关键词”的跨文化译解
        4.5.1 培心之“性”
        4.5.2 礼乐之“礼”
        4.5.3 思、感之“心”
    4.6 “自我回归的‘参/三’的境界”:第四层级“关键词”的跨文化译解
        4.6.1 以言“诚”(成)之
        4.6.2 言以立“信”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孔子诗论图版
附录(二) 《孔子诗论》释文1
附录(三) 《孔子诗论》英译文(一)
附录(四) 《孔子诗论》英译文(二)
附录(五) 海德格尔“存在”视角下的“思想翻译”
已发表论文
致谢

(2)“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学(小说) 风景研究概述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文学(小说)风景研究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小说)风景研究
    二、废名小说(风景)研究概述
        (一) 中国现代文学时期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二) 新中国成立后至新时期前的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三) 新时期以来的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三、论题的提出与创新之处
        (一) 论题的提出
        (二) 论文创新之处
上篇 “美的‘三位一体’”与风景叙事
    第一章 儿童之美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儿童风景化与“纯真新奇之美”
        一、“童恋三部曲”与追求“纯真之美”
        (一) “童恋三部曲”:《柚子》、《初恋》、《鹧鸪》
        (二) “发乎情止乎礼”的叙事模式
        二、风景的“陌生化”、“去道德化”与追求“新奇之美”
        (一) 风景的“陌生化”
        (二) 风景的“去道德化”
        (三) 儿童视角与“视角越界”
        第二节 儿童风景化与“哀伤之美”
        一、孤独恐惧之情与“以风景为家”
        (一) “桃园两个日头”与内心寒冷孤独
        (二) “橘树之梦”:渴望打破乏爱生活的美梦
        (三) “茅屋大概不该有”:生活之爱与精神之爱的双重缺失
        (四) “桃子好吃”与隔膜误解
        二、风景叙事的诗意化、反讽性与“桃园之美”
        (一) 未被发现的“心病”与“美”的损毁者
        (二) “哀伤之美”与复杂的风景叙事特征
    第二章 女性之美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桃源之景”与“风景的阴暗面”
        一、女性自然化风景叙事与乡土“桃源之景”
        (一) “桃源三部曲”与人性之美的赞歌
        (二) 女性自然化与乡土之美的赞歌
        二、女性物化风景叙事与都市“风景的阴暗面”
        (一) 风景反讽与都市小说的女性物化
        (二) “风景道德化”与以城市为背景的小说
        三、赞“美”刺“丑”—审美理想的殊途同归
        第二节 “诗意世界”与“人间圣境”
        一、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与“诗意世界”
        (一) 早期小说的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
        (二) 以《桥》为代表的中期小说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
        二、女性神圣化风景叙事与“人间圣境”
        (一) 女性崇拜与“美即宗教”:从人道主义到唯美主义
        (二) 女性之美:人生苦难的诗意救赎和世俗人生的审美超度
    第三章 自然之美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自然之美是心灵之美的折射
        一、追求心灵之美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一) “画图上的相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唯心自然观
        (二) “最美的自然,还是人类的情感”:追求内在真实与心灵之美的人生观
        二、追求心灵之真的世界观
        (一) “世界正同一个人的记忆一般大小”—世界即记忆
        (二) “真善美三个字都是神”—“世界原不是虚空的”
        第二节 渴求美之永恒与死亡审美化
        一、“雨中山果落”:因赏美而欣赏死亡
        (一) 废名早期小说的死亡问题—作为人生主题的表现方式
        (二) 《枣》和《墓》—因赏美而欣赏死亡
        二、“我所想像之死盖就是一个想像”:因惜美而想象死亡
        (一) 《桥》上卷下篇的死亡审美化
        (二) 《莫须有先生传》的死亡审美化
        三、“世间一副最美之面目”:因存美而向往死亡
        (一) “做人类的坟墓”—凝固诗意生活之美
        (二) “细竹之睡”—“世间一副最美之面目”
        (三) “投身饲虎”—以身“殉美”
        (四) “春天无今昔”—渴求时间静止与美之永恒
下篇 审美自觉与风景叙事
    第四章 文体自觉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以风景叙事为媒介的文体实验
        一、风景、故事与典故—中外文体之辨
        (一) 中外文学异同的整体认知与自我定位
        (二) 中外文学风景书写异同的认知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二、小说文体内部的实验与创新
        (一) 早期小说:风景结构文本与风景人物化
        (二) 以《莫须有先生传》为代表的中期小说:风景反讽与文体创新
        三、跨文体的小说文体实验与创新
        (一) 《去乡》、《花炮》:诗化、散文化、戏剧化
        (二) 《桥》上卷上篇:“要有文辞没有意思”与小说散文化
        第二节 “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一、中国“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一) 《桥》上卷的“风景典故”运用
        (二) 《桥》下卷的“风景典故”运用
        (三) 《桥》“风景典故”运用的统计分析
        二、外国“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一) 外国小说、诗歌、戏剧中的风景典故运用
        (二) 外国风景典故运用背后的“风景”
    第五章 语言自觉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语言的困境与突围—“言意之辨”的具象化
        一、“言不及意”与“言不尽意”的语言困境
        (一) “言能及意”“由言及意”与“言不及意”“言不尽意”
        (二) 人物无法言说与叙述者“代言”
        (三) 从“踌躇满志”到“很是疲倦”:“言意之辨”思考的深化
        二、“立像以尽意”与“得意忘言”的语言突围
        (一) 《桥》的语言突围
        (二) 《莫须有先生传》的语言突围
        第二节 语言文字形态的杂陈—“亦庄亦谐”的无碍之境
        一、文白夹杂—“澄明自由”心境的自然流露
        (一) 文白夹杂与风景典故的运用
        (二) 文白夹杂与“庄”“谐”艺术效果
        二、汉英杂陈—讽刺与抒情的强化表达
        (一) 早期小说的汉英杂陈:情节讲述
        (二) 中期小说的汉英杂陈:反讽与抒情
        (三) 后期小说的汉英杂陈:事实陈述
        第三节 语言文字的修改—“求美增美”的极致追求
        一、以《竹林的故事》集为代表的早期小说风景描写修改
        二、以《桥》为代表的中期小说风景描写修改
        (一) 文本意境的营造
        (二) 思想情感之美、心境之美和想象之美的凸显
        (三) 小说叙述视角的甄选
        (四) 标点符号的修改
    第六章 艺术自觉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想象之美与现实之真
        一、“时景”(现时之景)与“心景”(想象之景)
        二、“想像的雨不湿人”:从局部到整体的“心景”运用
        (一) 《清明》:“心景”的章内运用
        (二) 《今天下雨》:“心景”的整章运用
        (三) 《桥》上卷下篇:“心景”的整篇运用
        三、小说文本内外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一) 小说文本内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二) 小说文本外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第二节 情感之美与道德之善
        一、爱情叙事与风景叙事的“交响曲”
        (一) 早期小说:情感与道德的和谐相生
        (二) 中期小说:情感与道德博弈后的再度和谐
        二、艺术与道德关系之思的小说文本内表达:人物的艺术自觉
        (一) 《莫须有先生传》中人物的艺术自觉
        (二) 《桥》中人物的艺术自觉
结语
附录:废名小说创作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修辞重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重要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战斗的青春》:文本和版本研究(1959—2020)
        一、文本研究
        二、文本研究的一个特别类型:版本研究
    第二节 现有研究的局限
        一、文本研究不足
        二、版本研究缺失
    第三节 本文选题意义、拟探讨的问题、主要理论资源、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选题意义
        二、拟探讨的问题
        三、主要理论资源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战斗的青春》版本状况和相关说明
    第一节 雪克与《战斗的青春》及五个版本
        一、雪克与《战斗的青春》创作和修改
        二、《战斗的青春》版本依据和版本变动情况
    第二节 本文写作的相关问题说明
        一、版本变动数量统计规则和分类原则
        二、本文写作的相关说明
        (一)关于词语变动、句子变动、段落变动的界限区分
        (二)关于“增扩”“置换”“删减”混杂出现的归类
        (三)正文自述系统和引述系统
        (四)脚注和引例标注说明
        (五)符号说明
        (六)繁简字说明
第二章 《战斗的青春》阶级叙事的修辞重构
    第一节 重构更明确的阶级界限
        一、增扩[+阶级出身]
        二、增扩[+阶级界限]
    第二节 重构更强化的阶级对立
        一、置换[+隐忍 -抗争]→[-隐忍 +抗争]
        二、增扩和置换[+个人恩怨 -阶级仇恨]→[-个人恩怨 +阶级仇恨]
    第三节 重构阶级角色的话语空间
        一、删减反面角色话语权
        二、增扩阶级教谕话语
    小结
第三章 《战斗的青春》战争叙事的修辞重构
    第一节 英雄群像的修辞重构
        一、置换和删减英雄群像主体[-次要人物 +主要人物 -领导个体+领导集体]
        二、增删置换英雄群像生理形象[+雄化+正向强化]
        三、增扩和置换英雄群像精神成长[+忠诚+善言+读书]
        四、增扩和删减英雄群像行为特征[+警觉+善战-负向]
        五、增扩和置换英雄群像人际关系[+亲情+互助+感召力]
    第二节 反面群像的修辞重构
        一、增扩和置换反面群像形体样态[+动物化]
        二、增删置换反面群像生物本能[+攻击本能+食色本能]
        三、增扩和删减反面群像人际关系[+黑化]
    第三节 两个向度:重构文本修辞风格
        一、置换和增扩[+乐观性]
        二、置换和删减[-悲剧性]
    小结
第四章 《战斗的青春》性爱叙事的修辞重构
    第一节 修辞重构的性爱叙事:“不变”的规约和“变”的路径
        一、性爱分配“不变”的规约:语义分析和修辞策略
        二、性爱分配“变”的路径:语义分析和修辞重构
    第二节 许凤—胡文玉:角色关系与角色位移
        一、增扩许凤—革命者胡文玉[+革命]→[-性+爱]
        二、置换许凤—公开叛徒身份的胡文玉[-革命]→[-性+恨]
        三、增删置换许凤—未公开叛徒身份的胡文玉[-革命]→[-性-爱]
        四、增删置换的复合形态:角色位移与文本建构
        五、参照对比:胡文玉—小鸾[+性-爱]程度浅→程度深
    第三节 许凤—李铁:性爱克制与修辞重构
        一、删减[-性爱之感]
        二、置换[+政治引导]
        三、参照对比:江丽—李铁[-性 +爱]→[-性 -爱]
    小结
结语 本文主要观点、创新点、主要不足
附录1 本文图表索引
附录2 版本比对汇总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符号学视角下日本动画符号系统建构与受众消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框架
第一章 延承与比较:动画符号建构的理论探索
    一、概述:符号研究视角下的影像
        (一)运动影像符号研究的历史梳理
        (二)电影符号建构的代表性学说
    二、视觉表征:动画与电影的比较
        (一)现代动画视觉表达与对电影的模仿
        (二)动画对电影形式的超越
    三、日本动画符号系统的基础建构
        (一)日本动画的符码特征与概念框定
        (二)动画符号的虚拟与现实
        (三)日本动画图像的三层分节
        (四)日本动画运动的三层分节
第二章 当代日本动画符号体系建构
    一、认知过程视点下的符号系统
        (一)作为获意起始的知觉符号
        (二)再现抽象集合的风格符号
        (三)唤醒“不在场”的修辞符号
        (四)意义被搁置的无意识符号
    二、日本动画的叙事符号系统:角色
        (一)角色设定的结构分层
        (二)图像与内面:角色意素的“语言”结构
        (三)角色与叙事建构
    三、日本动画的叙事符号系统:场景空间
        (一)位置标出符号
        (二)时间标出符号
        (三)场景抽象修辞符号
    四、角色——场景空间的结构论
        (一)角色——场景空间组合下的多平面蒙太奇
        (二)媒介间的虚拟角色与写实风景
第三章 从符号建构到受众消费
    一、媒介融合下的日本动画
        (一)媒介融合的符号脉络
        (二)媒介融合的现实向度
        (三)媒介融合下的后设内容生产
    二、角色消费:由身体到符号
        (一)角色的情感认知与“视点”
        (二)角色的消费:从物语消费到数据库
        (三)“萌”的符号应用与审美现象
    三、认识“世界”:日本动画的虚幻与现实
        (一)“动画·漫画的现实主义”与“半透明的现实主义”
        (二)符号研究的动画现实主义再阐释
    四、日本动画跨文化传播的符号认知与策略
        (一)“错位”的符号认知:跨文化审美的起点
        (二)叙事的情感手段:指示性下的符号动力
        (三)“共同解释”与意义再生产
第四章 日本动画的批判与中国文化创意的启示
    一、文化工业视角下日本动画的文本与媒介批评
        (一)过分“结构化”的日本动画
        (二)“符号与身体”二义性的迷思
        (三)媒介融合下的市场透支
    二、由“符号”到“权力”:国产动画创新的启示
        (一)国产动画的符号创新
        (二)展望未来:国产创意话语权的建立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5)时空观念与清代诗学的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现状述评
        一、课题的提出
        二、研究现状述评
    第二节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及研究方法
        一、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二、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的基本结构与创新点
        一、本文的基本结构
        二、本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 时空观与诗学时空观的形成
    第一节 诗学的时空依据:时空观与诗道
        一、经验的时空: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秩序
        二、抽象的时空:从人生体验到文化本根
        三、审美的时空:从宇宙之思到诗学之道
    第二节 诗学的时空形态:时空观与诗艺
        一、时空心理与诗学想象
        二、时空超越与诗学构思
        三、时空结构与诗学文本
    第三节 诗学的时空范畴:时空观与诗论
        一、兴的源起:空间秩序的内在转换
        二、意境的形成:社会时空的艺术呈现
        三、韵味的把玩:诗学理解的时空历程
第二章 时空观与清代诗学时空观的形成
    第一节 清代诗学展开的时代背景
        一、清代诗学展开的历史背景
        二、清代诗学展开的学术之风
    第二节 清代诗学展开的理论路径
        一、清代诗学的理论路径
        二、清代诗学的理论特质
    第三节 清代诗学的发生及其时空观念的生成
        一、对于明代诗学的批判和反思
        二、清代诗学的重建
        三、清代诗学时空观的形成
第三章 时空观与艺术思维:王夫之“现量”说
    第一节 王夫之及其诗学研究探源
        一、船山诗学的家学渊源
        二、船山诗学的研究探源
    第二节 “现量”:时空化的思维特征
        一、心目即会:时空化的构思方式
        二、通天尽人之怀:时空化的创造方式
    第三节 “气”“势”与“景”“意”:时空化的形象思维
        一、“气”:形象思维的本体特征
        二、“势”:形象思维的外在特征
        三、“景”:艺术境界时空转换的依据
        四、“意”:时空之境的统领
第四章 时空观与风格形成:王士祯的“神韵”说
    第一节 “神韵”批评论的理论渊源
        一、“神韵”的主体条件
        二、“神韵”的历史源流
    第二节 “神韵”时空意识的形成
        一、“味”外空间的探寻
        二、“象”中时间的体味
        三、心理机制的形成
    第三节 “神韵”时空蕴藉的凸显
        一、“神韵”的风格形成
        二、“神韵”的风格显现
        三、“神韵”的风格旨归
第五章 时空观与真情抒写:袁枚的“性灵”说
    第一节 “立世”与“立言”:文化坐标的找寻
        一、盛世和晦暗中立世的近与远
        二、勃兴和压抑下思想的破与立
    第二节 “真”与“情”:主体的时空存在
        一、“性灵”之辨:主体生存的诗意境界
        二、“性灵”之真:主体与社会张力形成的驱动
        三、“性灵”之情:主体与社会张力空间的充盈
    第三节 “味”与“天籁”:艺境和生存的时空延展
        一、“味”:审美时空的韵味余长
        二、“天籁”:自由妙境的生成
第六章 时空观与审美意蕴:王国维的“境界”说
    第一节 “赤子之心”的生命伦理空间
        一、“赤子之心”的悲剧人生历程
        二、“身”与“欲”的身份张力
    第二节 “隔”与“不隔”的诗学时空形式
        一、“境界”时空形式的基本内涵
        二、“境界”时空形式的主体维度
        三、“境界”时空形式的内外结构
    第三节 “有我”到“无我”的审美人生至境
        一、艺术和人生境界之“道”的本源
        二、艺术和人生境界的主体之美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让-吕克·南希的书写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南希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二)书写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南希书写思想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第一章 传统与超越:南希书写思想的缘起
    第一节 从替补到延异:书写思想的传统
        一、传统形而上学中语音对书写的贬抑
        二、德里达对语音中心主义的解构
    第二节 意义:南希书写思想的逻辑起点
        一、意义作为思想的基本问题
        二、意义的悬置与南希的重构
    第三节 共在:南希书写思想的哲学基础
        一、从此在到共在:海德格尔的启示
        二、存在既是独一又是多样的
    小结
第二章 书写与意义:南希论书写的本质
    第一节 意义的共同显现:书写的本质
        一、意义、我们、世界的共生同构
        二、书写即意义的共同显现
    第二节 外铭写:书写如何表达意义
        一、外铭写与意义的溢出
        二、外铭写与意义的未完成性
    第三节 从无创造:书写如何创造意义
        一、书写的悖论与意义的从无创造
        二、从视像到书写:意义的空无敞开
    小结
第三章 非实在性与触感化:南希论书写的特征
    第一节 书写“主体”的难题与可能
        一、作者之死和作品的诞生
        二、身体作为书写“主体”的可能
    第二节 书写的非实在性特征
        一、本己的身体和身体的外展
        二、作为非实在性场域的书写
    第三节 书写的触感化特征
        一、触觉作为身体的根本觉
        二、书写是对身体的触及
        三、书写的触感化与阅读的触感化
    小结
第四章 文学与绘画:南希论书写的艺术形式
    第一节 文学书写的打断与分联
        一、神话书写的被打断
        二、文学共通体的非功效
        三、文学共通体的沟通与分联
    第二节 绘画书写的意义空间
        一、书写与基督教的触感神学
        二、基督教绘画中的圣母书写
    第三节 书写对艺术基本问题的重构
        一、存在的独一多样与被外展的艺术
        二、艺术多样性本质的思想传统
        三、触觉之于艺术多样性本质的意义
    小结
第五章 意义与局限:南希书写思想的评价
    第一节 外展和共通:南希书写思想的核心理念
        一、外展:南希书写思想的未来指向
        二、共通:南希书写思想的生态旨归
    第二节 话语和批评:南希书写思想的文论意义
        一、话语:南希书写思想的理论启示
        二、批评:南希书写思想的实践意义
    第三节 思想的限度:南希书写思想的局限
        一、共在与分享的理想色彩
        二、触感与外展的经验色彩
        三、西方话语的普遍主义倾向
    小结
结语:重新敞开书写思想的未来
参考文献
附录 :南希研究资料汇编
致谢

(7)先秦“象”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及评析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象”字义的发生与演变
    第一节 殷商和西周早期“象”字含义考论
        一、作为动物名
        三、作为乐舞名
        二、作为氏族名或人名
    第二节 西周中期以后“象”字名词义考论
        一、“象”之动物义
        二、“象”之神圣义
        三、“象”之视觉义
    第三节 西周中期以后“象”字动词义考论
        一、“象”之效法义
        二、“象”之相似义
        三、“象”之象征义
第二章 “象”范畴的发生与发展
    第一节 道家论“象”
        一、《老子》论“象”与“大象”
        二、《庄子》论“象”与“象罔”
        三、《鹖冠子》论“象”与“名物”
    第二节 《易传》论“象”
        一、“象”的多重含义
        二、“观物取象”
        三、“立象以尽意”
        四、“制器尚象”
    第三节 《乐记》论“象”
        一、“气以成象”
        二、“声者,乐之象也”
        三、“乐以象德”
    第四节 其他文献论“象”
        一、《鬼谷子》论“象”
        二、《黄帝内经》论“象”
        三、《管子》《荀子》论“象”
第三章 “象”范畴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第一节 “象”与“物”“形”
        一、“象”与“物”
        二、“象”与“形”
    第二节 “象”与“名”“文”
        一、“象”与“名”
        二、“象”与“文”
    第三节 “象”的特征
        一、直观性
        二、形上性
        三、主客交融性
    第四节 “象”的功能
        一、“六经”之以象尽意
        二、儒家之以象比德
        三、道家之以象喻道
        四、兵墨法诸家之以象言理
第四章 “象”范畴与象思维
    第一节 先民的尚象意识与象思维
        一、先民实践活动的观象意识
        二、图腾符号的想象与象征
        三、汉字造字的尚象思维
        四、原始思维中的尚象意识
    第二节 象思维的过程与特征
        一、象思维的过程
        二、象思维的特征
    第三节 先秦文献中的象思维与“象”范畴
        一、《周易》的“取象”与“立象”
        二、老庄对“道”的体悟与“象”的营构
        三、《黄帝内经》“以象测藏”的运用与“藏象”论
        四、其他文献中的象思维与“象”范畴
第五章 先秦“象”范畴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
    第一节 “象”范畴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话语形态
        一、“象”从哲学范畴向文艺美学范畴的演变
        二、“象”从“象外”到“境”的发展
    第二节 “象”范畴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
        一、“象”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思维方式
        二、“象”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言说方式
        三、象思维和象喻言说的优势与局限
    第三节 “象”范畴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精神
        一、“象”与文艺美学的超越精神
        二、“象”与文艺美学的生命精神
        三、“象”与文艺美学的诗性精神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先秦文献“象”字语句辑录
附录二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后现代反讽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反讽”概念概述
    二、后现代反讽相关理论概述
    三、“反讽”研究概述
    四、后现代反讽形态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五、论文的现实意义、创新点和主要内容与观点概述
第一章 后现代反讽概念探源
    第一节 苏格拉底式反讽的三重内涵
        一、阿里斯托芬《云》中的反讽叙事
        二、柏拉图《会饮》与《申辩》中的苏格拉底式反讽
        三、《申辩》中的苏格拉底式反讽
    第二节 后现代反讽的基本内涵
        一、“后-反讽”与“后反讽”
        二、“后”的概念分析
        三、“后现代反讽”的解码方式
    第三节 从“反讽”到“后-反讽”:反讽的演化
        一、从幻象文类的演化看反讽的发展
        二、从“反讽”到“后现代反讽”:内涵与实质
第二章 主体反讽:新无产阶级反讽
    第一节 “新无产阶级”概念分析
        一、“阶级”的变迁:从马克思到后现代
        二、何谓“新无产阶级”
    第二节 “新无产阶级反讽”的编码方式
        一、漏洞的修复
        二、系统的升级和革新
        三、消解性的抵抗
        四、狂欢中的自我放逐
    第三节 齐泽克“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析评
        一、齐泽克的“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的内在理路
        二、齐泽克的“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的基本特征
        三、齐泽克的“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的启示
第三章 客体反讽:物对人的反讽
    第一节 “幻象”与“物的反讽”
        一、“物对人的反讽”:内涵与外延分析
        二、“幻象”与“欲望图景”:内在机制与类型分析
    第二节 幻象:一种柔性的权力
        一、幻象产生的内在机制与相关问题分析
        二、后现代反讽家的使命:打破物的幻象
        三、“幻象”的实质
第四章 认识论反讽:镜像反讽
    第一节 镜像:“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反讽关系
        一、“想象中的自我”与“自我”二者之间的对话机制
        二、“想象中的自我”的产生——以《S\Z》为例
    第二节 “魔镜”与“后视镜”:镜像反讽的二重面相
        一、作为“魔镜”的后现代反讽
        二、作为“后视镜”的后现代反讽
    第三节 镜像反讽的三组关系阐释
        一、“真实界-幻象界”之间的反讽镜像
        二、“真实界-符号界”之间的镜像关系
        三、“真实界-现实界”之间的镜像关系
结语:“反”与“返”——关于后现代反讽的批判
    一、反讽总是存在对立面,存在一种对照关系
    二、后现代反讽的理论织体极为丰富
    三、后现代反讽有不同于古典反讽和现代反讽的新的理论内涵、呈现类型及基本特征
    四、后现代反讽呈现出的时代新面相正是:物的人化与人的物化
    五、后现代反讽凸现的问题域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9)余华小说的隐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余华创作从“先锋”到“现实主义”转变的矛盾说辞
        1.1.2 余华文学研究中相对缺少的诗学隐喻理论角度
    1.2 研究现状
        1.2.1 余华及作品解读截然对立的分歧现象和问题
        1.2.2 余华小说的存在主义特征
        1.2.3 余华自己创作观念中呈现的真实和虚假等的二重性现象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余华创作问题隐喻理论研究路径的可能性和合法性
        1.3.2 余华创作问题隐喻理论研究路径的具体思路、方法及结构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立论的基础:诗学隐喻的概念解读、发展脉络及界定
    2.1 混绕抑或明晰:亚里士多德诗学隐喻和修辞学隐喻的原初分野
        2.1.1 同名异谓:亚里士多德修辞学隐喻和诗学隐喻的概念
        2.1.2 借与非借:亚里士多德修辞学与诗学隐喻概念之异质
    2.2 承接与拓展:诗学隐喻理论的演变脉络
        2.2.1 摹仿说的变体:古典诗学隐喻
        2.2.2 话语的意义:现代诗学隐喻
        2.2.3 现实的指称:当代诗学隐喻
        2.2.4 辩证的话语,形而上的指向:诗学隐喻的当下识认
    2.3 看作与指称:诗学隐喻的实质
        2.3.1 隐喻的实质:话语的表达
        2.3.2 看作:诗学隐喻表达的方式
        2.3.3 指称:诗学隐喻之显现
        2.3.4 摹仿:诗学隐喻的界定
第3章 虚伪的形式:余华90年代前的隐喻创作理念
    3.1 顿悟与自觉:余华90年代前隐喻创作理念的出现过程
        3.1.1 求索与积蓄:川端康成的影响与隐喻创作的疏离
        3.1.2 邂逅与顿悟:与卡夫卡的重逢与隐喻的发现
        3.1.3 确立与体现:隐喻观念的自觉与隐喻创作的绽放
    3.2 形式的虚伪:余华90年代前隐喻创作理念的具体形态
        3.2.1 虚伪中的真实:述说内在真实的文学
        3.2.2 真实外的虚伪:具有虚伪形式的文本
        3.2.3 真实和虚伪之间:寓居世界方式的隐喻
    3.3 颠覆与重构:余华90年代前隐喻创作的特征
        3.3.1 悲悯中的否定与建构:隐喻文本的叙事内容特征
        3.3.2 颠覆中的遵循:隐喻创作的叙事形式特征
        3.3.3 主观与黑冷:隐喻创作的叙事风格特征
第4章 生命深度的正面书写:余华90年代后的隐喻创作理念
    4.1 发展与深入:余华90年代后隐喻创作理念的进路
        4.1.1 叙事方式的丰富和端正:阅读对余华隐喻创作发展的影响
        4.1.2 艺术本质的确认:音乐对余华隐喻创作发展的影响
        4.1.3 社会和人性的凝结:社会和余华自身对其隐喻创作发展的影响
    4.2 生命自身的隐喻:余华90年代后隐喻创作理念的具体形态
        4.2.1 自由到自身:隐喻形式的改变
        4.2.2 正面、现实与真实:直接的叙事形式
        4.2.3 现实到生命:隐喻内容的深化
    4.3 诚实不绕的生命书写:余华90年代后隐喻创作的特征
        4.3.1 准确和单纯:作品叙事的诚实
        4.3.2 生命长度和现实宽度:文本的结构特点
        4.3.3 生命及其本质:文本的内容特点
第5章 虚假中的真实:余华90年代前小说的隐喻
    5.1 颠覆与建构:余华90年代前时期小说文本的隐喻所指
        5.1.1 悖理现实的指认:虚伪形式中的颠覆
        5.1.2 世界结构的颠覆与建构:虚伪形式中的建构
        5.1.3 现实性的呈现:现实历史结构和真实世界逻辑结构
    5.2 真理的反面:余华90年代前创作时期小说文意的喻旨
        5.2.1 乌托邦:常理悖谬图景中的揭露
        5.2.2 权力批判:嘲讽现象中的揭示
        5.2.3 对暴力和疯狂世界的反思批判
第6章 表象背后的本质:余华90年代后小说的隐喻
    6.1 现实还是应是:余华90年代后时期小说文本的隐喻所指
        6.1.1 表象之后:余华90年代后时期中短篇小说的隐喻所指
        6.1.2 活着及其亏欠:余华1990年代长篇小说的生命隐喻
        6.1.3 文化性和社会性:余华新世纪长篇小说的存在隐喻
    6.2 本真的生命存在:余华90年代后时期小说文意的喻旨
        6.2.1 人之本是:《活着》文意喻指人的有限历史性存在
        6.2.2 生命之实是:《许三观卖血记》文意的喻指
        6.2.3 人之应是:《兄弟》喻旨为人的文化存在
        6.2.4 向死而生的自由:《第七天》喻旨为人的存在之是
第7章 语义更新和现实所指:余华小说的语词隐喻
    7.1 创造的相似性:余华小说隐喻语词的创制
        7.1.1 指称的改变:符号学相似的隐喻语词
        7.1.2 偏离的意谓:语义学相似的隐喻语词
        7.1.3 意象的呈现:图式相似的隐喻语词
    7.2 自由联想的命名:余华90年代前时期语词隐喻的表现
        7.2.1 义素和符素的牵扯:符号学的隐喻语词构成及表达
        7.2.2 文化勾连:语义学的隐喻语词构成及表达
        7.2.3 情景联想:图像性的隐喻语词构成及表达
    7.3 深层意义的开掘:余华90年代后时期语词隐喻的形式和意义
        7.3.1 历史的本义:利用字源学的意义构建隐喻
        7.3.2 内在的本义:挖掘语义学的意义开展隐喻
        7.3.3 精神的本义:延伸文化学的意义进行隐喻
第8章 隐喻、道说与诗意栖居:余华小说隐喻研究的意蕴
    8.1 文本即隐喻:余华小说隐喻分析的启示
        8.1.1 诗学隐喻:余华小说的创作本质
        8.1.2 事实的隐喻:文学本文之是
    8.2 文意即道说:余华隐喻创作给当下文学重申的文学标准
        8.2.1 形而上学性:文本文意
        8.2.2 存在的道说:文意的形而上学
        8.2.3 真理:文意的存在道说
        8.2.4 悲剧的净化:文学领会真理的途径
        8.2.5 余华通过悲剧性叙事指称真理
        8.2.6 真理之美者:文学的本质
    8.3 诗意地栖居:余华对作家本性的指认
        8.3.1 并非天才:作家余华的成长
        8.3.2 隐喻的渊源:余华的作家本质
        8.3.3 诗意地栖居:作家的本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10)作为媒介的身体 ——儒道身体交往观的系统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对话与问题
        1.2.1. 概念界定
        1.2.2. 对话的线索
        1.2.3. 身体传播研究的文献综述
        1.2.4. 研究问题与现实意义
    1.3. 框架与思路
        1.3.1. 理论框架
        1.3.2. 方法自觉
2. 身体交往观视域下的道家思想
    2.1. “涤除玄览”:道家身体交往观下的内向传播
    2.2. “含德赤子”:道家身体交往观下的人际交流
        2.2.1 柔弱、处下、不争:身体交往观下的人际交流法则
        2.2.2. 虚己无我:身体交往观下的人际出发点
    2.3. “爱民治国”:道家身体交往观下的组织沟通
    2.4. “独与天地相往来”:道家身体交往观下的大众仪式传播
    2.5. “持大象,天下往”:道家身体交往观下的跨文化交流
    2.6. “知子守母”:道家身体交往观下的天人传播
    2.7. 小结:有无相生的道家身体交往观
3. 身体交往观视域下的儒家思想
    3.1. 身体交往的修身与内向传播
        3.1.1. “心之役”——身体感官的感知
        3.1.2. “诚于中”——意义与情感的生发
        3.1.3. “形于外”——关系的确定与表达
        3.1.4. “明德把关”——儒家身体交往的三角模型
        3.1.5. “修身明德”儒家身体交往之基石
    3.2. 身体交往的展演与外向传播
        3.2.1. 望之俨然的身体——仪式的大众传播
        3.2.2. 即之也温的身体——坐而论道的群体传播
        3.2.3. 听其言也厉的身体——学而时习之的人际交往
    3.3. 小结:“明明德”之德性身体的儒家身体交往观
4. 儒道的身体交往场域中的内向修身
    4.1. 视觉内向传播视域下的儒道明德修身智慧
        4.1.1. 虚室生白的明德之光——“看见得”的视觉世界
        4.1.2. 名实相交而生义——“看而见之”的内向传播过程
        4.1.3. 于明德有得方为得——“见而得之”的内向传播效果
        4.1.4. 小结
    4.2. 朝闻道,夕死可矣——听觉的内化感知与聚合力量
        4.2.1. 不同于“看见得”的“听与闻”
        4.2.2. “共鸣”的聚合作用
        4.2.3. 小结
    4.3. 作为媒介的身体之“气”
        4.3.1. 中国经典语境下的“气”
        4.3.2. “气”的通感属性
        4.3.3. “舌者心之官”——嗅觉与味觉的“气”
        4.3.4. “反为之动”的身体之心志与情感
        4.3.5. 小结
5. 儒道的身体交往场域中的外向表达
    5.1. 由内而外的身体表达
        5.1.1. 表情与面子——身体的被动呈现
        5.1.2. 体貌与服饰——身体的主动表达
        5.1.3. 动作与舞蹈——身体的自我涵化
        5.1.4. 小结
    5.2. 身体语言与谎言表演
        5.2.1. 告知式的语言
        5.2.2. 谎言的表演
        5.2.3. 小结
6. 总结与启示
    6.1. 现实的关照
    6.2. 研究的启示
参考文献

四、文学言说的意指与境界(论文参考文献)

  • [1]儒学“关键词”英译研究 ——以《孔子诗论》为中心[D]. 吕芳. 南京大学, 2020(09)
  • [2]“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D]. 周爱勇.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3]红色经典《战斗的青春》五个版本修辞重构研究[D]. 王晓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4]符号学视角下日本动画符号系统建构与受众消费研究[D]. 张路. 吉林大学, 2020(08)
  • [5]时空观念与清代诗学的演进[D]. 刘新敖.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4)
  • [6]让-吕克·南希的书写思想研究[D]. 王琦. 西南大学, 2019(05)
  • [7]先秦“象”范畴研究[D]. 张绍时.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后现代反讽形态研究[D]. 刘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余华小说的隐喻创作研究[D]. 郑夜白. 辽宁大学, 2019(01)
  • [10]作为媒介的身体 ——儒道身体交往观的系统考察[D]. 赵晟. 厦门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文学话语的意义与境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