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与回归——论林白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逃离与回归——论林白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一、逃离与回归——论林白对精神家园的追求(论文文献综述)

张怡萱[1](2020)在《林白小说个人型叙述权威建构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在国内的译介与传播,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涌现出一批新的女性作家,以独具特色的个人化写作和细腻的女性视角,成为九十年代文坛一道亮丽风景线。林白作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女作家之一,其创作多以第一人称“我”进行叙事,描写女性身体、情欲与同性关系,在神秘色彩和热带异域氛围中展现女性所独有的精神与情感体验,在被男权话语遮蔽的文学创作中开辟出另一条女性文学之路。目前对林白小说的研究更多立足于现象研究,将其作为一种女性主义文学现象进行分析与评价,总结其写作内容、写作意象和写作效果,试图分析出这一现象折射出的社会思潮,对其文学技巧、叙事手法的探讨则相对较少。本文将从女性主义叙事学视角出发,在对林白小说进行叙事学文本分析的前提下,探寻林白小说中个人型叙述权威何以建立的问题,以期发现对林白文本研究的新角度。无论学界有怎样的争议,林白在八九十年代的小说创作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参与到中国女性文学的建构历程中。在这一过程中,林白为文本中女性叙述权威的建立做出了贡献,在故事层面,突破以往写作的禁忌,以镜像、身体和另一种性别结构建立起女性在文本中的栖身空间。镜像是自我认知,是女性写作的基础,在镜中认识自我,产生性别自觉;身体是女性写作的途径,女性写作者以血代墨,冲破束缚;对性别结构的重置是作出反抗,是女性写作在文本上的结果,它颠覆了性别话语。在建立了女性可供栖身和发声的镜像之屋之后,林白拥有了叙述的基础,得以在话语层面开始掌控叙述。通过同故事叙述、视角的转换和元叙述,林白在话语层面掌控了叙述节奏和价值判断,建立起写作风格。同故事叙述以时间优势对叙述逻辑进行裁剪与拼贴,人称转换以拉开心理距离的方式加深了叙述者评价的客观性,而元叙述在构建叙述者行为可信性的同时,也解构了文本生产的神圣性,叙述者由此牢牢掌控了叙述,在解构了原有逻辑的同时建立起新的写作风格。从叙述权威构建的角度来看,林白早期的作品建立起了个人型叙述声音,强调女性经验和个人意识,具有较为鲜明的性别立场和开创性,在故事和话语的层面都提供了建构叙述权威的可行策略。虽然这一策略在后续实践中走向困境,林白也尝试进行转型,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毕竟是一种在文本内部取得了成功的尝试,为中国女性文学的写作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刘玄德[2](2020)在《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城乡书写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世纪之初至今,中国社会结构在不断起伏中趋于稳定。在这一过程中,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关系也经历了曲折的发展。新世纪乡土小说的创作很大程度上依托城乡关系的变化,围绕着流动于城乡之间的不同群体形成多种城乡书写模式。本文对新世纪以来乡土小说中的城乡书写模式进行分类概括、分析,从不同的城乡书写模式中探求城乡关系的衍变在乡土小说中形成的影响。文章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部分首先指出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城乡关系书写模式的特征及意义。其次,简要分析不同时期乡土文学中对城乡关系的叙述方式,梳理现当代文学中城乡书写模式的发展脉络。最后,概括新世纪乡土小说中不同城乡书写模式的特征,明确新世纪以来城乡书写模式发展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并引入有关城乡书写模式的研究综述,阐释本文的研究思路、目的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以“进城”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一节主要分析作家在创作中选择“进城”模式的动因,并且根据作家笔下进城群体的不同动机进行分类,指出作家创作背后的文化意识和思想动态。根据叙述对象的群体性变化,指出进城群体的观念变化在文本中表现为:从“物质求生”到“精神入城”的意识转变。第二节从作家的创作观念入手,以城乡二元对立背景下的“城优乡劣”观念为主要分析方向。通过分析文本中城市人对进城者的态度以及进城者自我的认知定位,分析“城优乡劣”作为一种城乡意识形态在作家创作观念和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产生的影响。第三节就“进城”模式所形成的美学价值进行探讨。通过分析作家在“进城”模式下对进城者命运的呈现以及对城乡矛盾的挖掘与探究,提出在乡土小说中的“进城”模式中形成了悲剧性的美学特征。第二章以“返乡”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一节针对“返乡”模式的形成以及作家的创作观念等问题进行分析,主要立足于返乡群体不同的价值选择,围绕“逃离城市”与“精神返乡”两种不同的返乡方式分析“返乡”模式背后的文学和社会因素。第二节从文本叙述方式的视角切入。根据“返乡”模式在城乡二元对立姿态下对乡土社会的侧重,指出作家对诗意乡土的叙述具有“理想化”的主观倾向。第三节针对“返乡”模式所体现的劳动美学的审美特征,指出作家在“返乡”模式下对诗意乡土的重现和对乡土传统劳作方式的重视等叙述方式,在文本中表现为艺术审美层面上对劳动美学的想象性建构。第三章以“漂泊于城乡”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一节根据“漂泊于城乡”模式中群体性的往返,指出文本中形成了“进不去的城”和“回不去的乡”两种不同的叙述空间,并以此为基础呈现漂泊者在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失根引起的情感波动和精神异变。第二节从作家叙述视角着手。指出作家自我身份确认的焦虑,在作品中表现为漂泊者对自身身份的寻找,并逐渐变为“城市里的乡下人”或“乡村中的城市人”这一尴尬身份。第三节从“漂泊于城乡”模式中抽象出双重困境下的“新乡愁”的审美概念。围绕漂泊者在城乡间的往返中表现出的“恋乡”与“弃乡”共存的矛盾状态,指出文本中形成的双重困境下的“新乡愁”这一美学特征。第四章以“城乡融合”模式为主要研究对象。第一节根据作家创作倾向的转变和创作意识的显现,指出“城乡融合”作为新的城乡书写模式已经逐渐形成规模,并从现代化进程下的城乡关系出发,对乡土现代化过程中新的城乡关系在文本中形成的“城乡融合”模式进行概述与论证。第二节提出二元对立的城乡关系在“城乡融合”模式中已经逐渐为多元共存的城乡关系所替代。作家创作观念的转变在文本中表现为:对乡土现代化发展的叙述由表层的空间改造深入到城乡文化和人们意识的转型。第三节根据“城乡融合”模式对乡土传统的挖掘与再现,提出新的书写模式在艺术层面对以往表现城乡关系的乡土小说审美单一化、同质化等问题的纠偏,并在承接乡土小说传统美学的同时进行了新的探索与尝试,为乡土小说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结语部分总述文章研究主旨,再次表述文章核心观点,展示论证结果,指出新世纪以来乡土小说中不同城乡书写模式表现出的内在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乡土小说未来的发展提出设想和展望。

邱丹[3](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研究指明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魏霞[4](2020)在《文学地理学视域下新时期以来壮族女性作家小说研究》文中提出广西,岭南之地,地处西南边陲,崇山峻岭与左右江交错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别致地域特色的桂地文学。自新时期,壮族女性作家在此浮出地表进行小说创作,她们就站在双重边缘的位置,冷静地书写下凝结着生活场域特色的文本,刻下或隐或显的地理痕迹。论文试图以文学地理学为切入点,以“新时期以来”为时间点,对广西壮族女性作家的小说进行一个整体研究,深入探讨其小说文本与地理空间互动呈现出的文学现象与文学意义。本论文主要分四章由文学地理学视角具体探讨壮族女性作家创作的小说文本。第一章分析自然地理环境与壮族女性作家小说的互动。作家们在桂地自然山水的滋养下成长,这些自然环境的地理基因同时促进了小说文本的生发。她们撷取真实的桂地空间融进文学创作,经由想象的点染,形成了别致的题材择取与小说风格。第二章具体分析了壮族女性作家小说中人文地理空间的建构,即语言地理、风俗景观、民族性格。在这些要素的加持之下,小说文本中的文学空间进一步得到鲜明的呈现,地方感不断增强,人文气息愈发浓厚。构建在一二两章的基础之上,第三章则选取小说文本中出现的重要地理意象,由实体性地理意象与虚拟性地理意象两类深入探讨其内涵。实体性地理意象沾染了桂地湿热的物候,植物在具体空间的排列组合中烙印下原乡的意识,而虚拟性地理意象则带有空间的隐喻,暗含不同的意味。第四章指出文学地理学视域下壮族女性作家小说体现出的文学价值并对其写作进行反思,壮族女性作家所书写的小说,承载了本民族的成长记忆,又丰富了文学地理版图。但作家们在一定程度上过于拘泥原有的生活地理空间,呈现出封闭的一面。应从文化心理与扩散空间两方面入手,突破原有的小说创作瓶颈,更好地坚守地域而前行。在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陈述新时期以来壮族女性作家小说与地理的互动,同时提出壮族女性作家应在坚持地域与民族书写的前提下,构建文化多元心理格局,从而使小说更好地扩散,丰富文学地理版图。

马腾飞[5](2020)在《未竟的解放之旅 ——林白小说中“文学女青年”形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林白笔下的“文学女青年”形象切入林白女性主义创作的研究,是林白研究中最具阐释空间的角度之一。在对林白小说女性人物形象的研究中,往往是将其看作是静止的、脱离了具体历史语境而存在的自足个体,并将其概念化男权社会的叛逆者,使得林白的女性主义创作在文学史中的地位过于单一、扁平。因此,本论文将“文学女青年”置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中,还原其身上蕴含着的历史感与时代性,考察“文学女青年”在社会化的过程的角色冲突与选择,进而探究林白女性主义观念变化的原因。本论文分为三章,以“文学女青年”的生命历程中的不同阶段进行阐释。第一章论述文学女青年的精神前史。林白笔下的文学女青年在童年时期深受女英雄影响:首先探讨女英雄影响下的文学女青年的性别气质与角色期望;其次分析文学女青年成长为女英雄的受阻原因;最后分析“文学女青年”性别意识的觉醒与个人化写作的联系。第二章论述文学女青年浪漫化的爱情与林白的互文性写作,林白笔下的文学女青年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首先分析浪漫化的爱情中蕴含的不平等的性别结构;其次分析林白解构爱情的叙事策略——互文性写作。第三章论述文学女青年“出走”之后又回归家庭的原因与启示。林白笔下的文学女青年深受改革开放时期走南闯北的社会风气的影响:首先分析文学女青年“出走”这一行为背后的建构女性新身份的动机与失败的原因;其次分析文学女青年母性觉醒的原因及其矛盾的母性;最后分析文学女青年回归家庭的原因与意义。

刘婧婧[6](2019)在《新世纪女性小说的超性别写作研究》文中认为在新世纪,后现代主义文化语境无处不在,新自由主义经济导致的全球化无孔不入,商业与消费文化霸权垄断了人们的思维与生活方式,西方的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也进入到一个蛰伏期,这些因素都导致处于新世纪的大陆女性文学特别是女性小说创作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在全球化的视野与背景之下,便可看到这种转变的可能甚至是必然。这种性别意识上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的小说创作的转变可以将其称之为“超性别写作”。“超性别写作”就是基于普遍的女性性别意识同时又能超越于这种性别意识的女性写作。“超性别写作”使众多的女作家不再拘囿于对男权的反抗与斗争以及寻找女性自我历史的一个面向的世界,女作家的创作开始从一元到多元,从自我到社会,从向内到向外。在尚未能改变现存社会性别秩序的前提下,这成为女性写作的重要策略与可能途径。新世纪超性别写作中的历史叙事以长篇居多,是女性小说写作自我深入发展的必然。面对历史怀抱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审慎地选择自己的叙事话语,并始终保持对历史的清醒态度与怀疑精神,新世纪女性话语的历史叙述逐步靠近女性存在的真相,获得了对女性历史的多种解读与阐释。这主要包括三个面向的内容:家族历史叙事、个人成长叙事与后革命历史叙事。家族叙事的女性小说不再拘囿于对女性家族历史的单向叙事,而呈现出对更加广阔的社会历史与人生的全面解读,比如对于战争背景下乡土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对于历史起源中的民间器物的追溯与描写,对于边地少数民族隐秘生活的再现等。个人成长叙事依然延续了1990年代女性个人成长小说的写作轨迹,但对于历史中女性成长的描写更多呈现为僭越男性历史而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女性自我主体的确认以及自我身份的认同。后革命历史叙事表达了新世纪女性作家对于20世纪战争以及政治历史的全新解读,尽管女性依然是历史叙述的主要视角,但作品所关注与辐射的历史维度加大,显示出对以男性为主的社会政治历史的还原与辨析。新世纪超性别写作的乡土叙事在农村不断被城市化与城镇化的现实境况之中获得了言说变动中的乡村情境与农民生活的权利与机遇。由于乡土在不同的地域与不同的作家视野中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与多面性,将其分为四个部分进行阐释:口述实录体、打工生涯、寄居生活以及当代乡村史诗。口述实录体作为非虚构小说的一种,是女性小说对当下农村劳动力流失、经济凋敝、贫富分化加剧、文化意识淡漠等各种现实问题的真实记录与全景再现,是新世纪女性小说写作摒弃个体女性色彩而呈现最为客观理性的现实主义文本。打工生涯与寄居生活,这两个部分的描写,展示了当下社会城市与乡村互动流通的真实境况以及乡土中人在不同文化碰撞辩驳中的艰难生存。基于女性主体与女性视角同时又能展现较为开阔的现实生活是这一部分写作的基本特点。当代乡村史诗是女性作家表达自我的历史意识与文化立场,批判乡土终结与时代流弊的乡土寓言,透露出女性的悲悯情怀与人文追求。新世纪超性别写作的都市叙事对于都市文化与现代文明表现出更加理性与审慎的描写态度。都市文化裹挟现代消费社会的物欲生存方式以不可抵挡之势重构了现代人的基本生活方式与思维理念,女性写作也不可避免被沾染或笼罩上颓靡的都市气息。浸淫于其中又欲超脱出都市思维的女性都市小说可以分为如下三种类型:女性物欲书写、女性知识者的成长故事以及都市小人物的生存。女性物欲书写描写了女性在都市中的沉沦与反抗。都市将性别商品化,女性在压抑与扭曲的环境中如何自省与成长是这部分的主题,这是都市小说最普泛也最具有延展性的主题诉说。女性知识者的成长小说是女性都市小说中最富有思想深度与艺术成就的一部分,它表明了女性作家在面对都市时的文学表达仍然以女性叙事为主的写作事实。对于都市中底层小人物生存境况的描写与刻画,是女性都市小说中最富有性别超越性的内容,也为都市小说写作指出了一条可兹借鉴的通途。当然相较于历史叙事与乡土叙事,必须承认,对于都市女性小说叙事的划分与研究还远远不够,这也与都市文学本身描写主题、内容以及相应价值判断多元复杂的现实情况密不可分。总之,新世纪女性小说创作在不悖于女性意识与女性生存的基础上,表达了对于更加广阔的社会人生的关注与阐释。在不断阐释与解读外在世界的过程中获得了对于女性生存的更加深刻的认知以及对于性别意识更加清醒的体会与思考。“超性别写作”为女性小说带来了广阔的写作前景,当然同时也会削弱女性整体意义上对于男权社会的批判与警惕。

王岩[7](2019)在《论1990年代女性私语化小说中的自恋倾向》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当代女性文学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间发生了一种变化。如果说80年代的女性文学创作与社会现实还比较接近的话,90年代盛行的女性私语化小说散发着的则是浓浓的自恋气息。作家们常常回避社会和历史,在封闭的空间内自我关注、自我诉说、自我体认、自我肯定。这种自恋倾向的出现有其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也有女性文学自身发展的内在原因。自恋常常伴随着镜像之恋、同性之恋、自虐等现象出现,但作家们的经验与记忆不同,自恋呈现的内涵也会不同。从审美角度看,以个人记忆和经验为基础的自传体方式是作家自我表现和自我拯救的叙事策略,个人型叙事声音彰显着女性自我的话语权威,而空间化的叙述世界则是人物形象的最佳表征。自恋是“认识你自己”的必经之路,它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纯粹化的世界,因此,它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同时自恋也令女性写作陷入了复杂的困境。所以,作家们在对自我认同进行文化建构时,需要同时托起自省的羽翼。只有在认同与反思的平衡中,女性才能突破自我,走出困境,从而飞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去书写女性的生命本相,实现以个人经验来观照全人类的创作理想。·本论文除导言和结语外,主要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第一部分深入文本内容,在总结自恋发生的背景后,首先从生本能——自恋和死本能——自虐两个方面分析自恋在文本中所呈现的共性特征。同时以陈染、林白和徐小斌为例,在共性中发掘自恋的个性特征。第二部分切入审美形式,从自传体叙事方式、个人化叙事声音、空间化叙述世界三个方面分析自恋文本的叙述呈现问题。通过前两部分的论述,从而挖掘出自恋的深度内涵和原本诉求。第三部分进入分析评价,分析自恋创作的意义、自恋创作的困境,并在肯定和反思的基础上,寻找超越困境的路径。

程瑞[8](2019)在《“逃离”与“回归” ——笛安小说主题研究》文中指出笛安作为“80后”写作的代表人物之一,创作出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获得了学界和市场的双重认可。笛安创作所取得的成绩与小说的主题传达密切相关,在笛安的小说中,始终或隐或显地包含着“逃离”与“回归”这一主题,在这一主题的关照下,笛安展示出了八零后独特的成长经历,写出了一代人青春的迷茫和成长过程中的阵痛,并揭示出八零后成长阵痛的成因,表现出“80后”写作者对时代和个人成长经验的深刻思考。本文以笛安小说的“逃离”与“回归”主题为研究对象,以文本细读为基础,分析“逃离”与“回归”主题的文本呈现、成因、意义及局限。论文包括4个部分。第1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对象和意义,分析了学界对笛安及其创作的研究现状,确定了研究方法,并对论文涉及到的“逃离”与“回归”、焦虑、乡愁进行内涵阐释。第2章是整个论文的基石,是论文可以成立的文本依据。这一章主要分析笛安小说“逃离”与“回归”主题的文本呈现。第1节从对现实困境的逃离和对精神困境的逃离两个方面分析笛安小说中“逃离”主题的呈现,指出小说人物的逃离只能暂时逃避困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2节从对现实的回归和对自我的回归两个方面分析笛安小说中“回归”主题的呈现,指出小说人物的回归展示出青年人直面成长之痛的努力。逃避现实不能解决问题,只有直面困境,才能与生活达成和解,才能实现自我救赎。第3章从时代语境和个人经历两方面分析笛安关注“逃离”与“回归”主题的原因。第1节从外在的时代语境出发,指出时代大环境下弥漫的焦虑情绪和“城市乡愁”为小说中人物的逃离与回归提供了外在的社会依据;第2节从内在的个人经历出发,指出笛安对故乡的认知和成长中的疼痛体验为小说中人物的逃离与回归提供了内在的行动依据。时代语境和个人经历共同作用,促成了“逃离”与“回归”主题的最终呈现。第4章归纳总结笛安小说的“逃离”与“回归”主题的意义和局限。第1节从文学意义和现实意义两个角度总结“逃离”与“回归”主题的意义。文学意义主要体现在对中国文学史中“逃离”与“回归”主题的继承、对“离去——归来——再离去”叙述模式的化用、对城市文学的启示三个方面;现实意义表现在对社会问题的暴露和对八零后心理蜕变的展示两个方面。第2节总结“逃离”与“回归”主题存在的局限,指出基于个人经历的创作方式,对生活理解过于片面、狭隘,缺乏现实指导意义是“逃离”与“回归”主题存在的局限。不可否认,笛安的创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相较于郭敬明、春树等“80后”写作者将写作重心放在个人情感、情绪的渲染上,笛安对“逃离”与“回归”主题的关注与书写,展示出了更大的写作格局。笛安将视野从“小我”转向“大我”,开始审视时代大背景下八零后整个群体成长的心路历程,显示出了代言一代人青春的野心。

何爽[9](2019)在《论林白小说中女性自我建构的流变》文中研究指明作为当代文坛上曾备受争议的“私人化写作”、“女性主义写作”的代表作家,林白在前期的创作中注重对女性自身欲望和内心私密体验的描述,这一时期她笔下的女性人物完全拒斥外部社会和现实生活,渴望从男权社会和主流话语世界中逃离,从而建构出一个仅有女性自己的封闭的私人空间。但随着私人化写作逐渐沦入素材的重复和被商业社会消费的困境,林白作品中的女性也在“逃离”中“落网”。不过林白的写作并非一成不变,随着《万物花开》《妇女闲聊录》等作品的完成,她小说的气象突然开阔起来,虽仍关注属于女性独特的经验和感受,但已经面向日常生活敞开,并向着底层世界深入探究。之前小说中那些神秘妖娆、自怜自艾的女人摇身一变成为了一群开朗活泼、粗犷自然的农村妇女,她们面对苦难人生嬉笑怒骂、无所顾忌,热情地拥抱世界、拥抱生活。在林白新近创作的两部长篇小说《致一九七五》和《北去来辞》里,这些女性形象变得更有理性和智性。小说中出现了一群善于回望和反思的女性知识分子,她们已经从幽闭的女性空间走出,并和热情奔放的农村妇女们一起携手迈进了广阔的现实生活。林白创作中的这些转变最鲜明地集中于女性的自我建构上。作为一位关注女性个体的作家,如何塑造女性形象,如何书写自我,如何建构女性等都是林白所关注的问题。本文以林白的小说文本为中心,以作品中女性自我建构的变化为切入点,从话语方式、女性形象和女性自我主体意识这三个方面的变化来论证林白小说创作所体现出来的独特内涵。论文第一部分从前期作品中“私语”的出现,到转型期“日常话语”的敞开,再到上述两种话语的交汇,来对林白小说话语方式的变化过程进行梳理;第二部分由女主人公主体意识、家庭职业身份及与其他人物的关系这三方面的转变展开对林白小说中女性形象变化的研究;最后一个部分通过八十年代文学背景及社会环境对作家创作的影响、作者突破自传式书写的过程以及“超性别”和“私语化”的交融这三个层次对林白小说中女性自我主体意识的变化进行深化阐释。

朱汶娟[10](2019)在《论铁凝小说的困境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新时期创作以来,铁凝秉持着对生活“大老实”的态度,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发掘着那些被历史时代话语遮蔽的生命经验。每一次创作都能引起文坛的强烈反响与热切关注。纵观其创作,无论是其对历史文化变化的书写,还是对现实生活的刻画,对人的生存困境与精神状态的探寻始终贯穿其中,而她也借此发出对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的冷静审视与理性反思。铁凝并没有从人生细碎而持久的磨难中走向绝望,相反,她以对生命的信心与爱挖掘生活的希望和人性的善,试图以此超越困境。本文将运用文本细读、性别研究等方法,结合社会学、心理学理论,从历史与现代两个维度,分四个部分对铁凝的困境书写进行系统规整和研究。第一章,历史因袭下的精神困境。探讨铁凝笔下个体在历史文化禁锢下遭遇的精神困境。具体有女性对男权性别规约的无意继承与无力反抗;文化重负下非主体性人格的形成;历史创伤下个体成长的断裂。第二章,现代文明冲击下的精神危机。城市“异乡者”的身份焦虑、异化关系中心灵沟通的阻隔、物化观念下生存意义的丧失,这些都是铁凝笔下个体在现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精神困顿,也是其对现代发展的思考。第三章,困境的突围。对人性的完善与对生活的坚守是铁凝给出的突破困境之路。具体有以自我审视与忏悔来突围、以坚韧善良的品质超越、以日常生活实现温情救赎。第四章,铁凝困境书写的动机与意义。在动机方面,又具体分为铁凝的童年创伤与乡土记忆,作家创作理念的发展与对时代的反思。铁凝困境写书的意义有对人的生存价值的质询和理想人格的当代探求。本文将铁凝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性系统,通过对不同困境形态的考察,以及个体与历史文化时代间关系纠葛的理顺,来探讨铁凝小说所呈现的复杂多样的人性情状与生存景象,并从其意蕴丰富的困境书写中寻译出其所蕴含的时代反思与人性理想,从而确定其在当代文学中所具有的独特价值意义。

二、逃离与回归——论林白对精神家园的追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逃离与回归——论林白对精神家园的追求(论文提纲范文)

(1)林白小说个人型叙述权威建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故事:构建女性空间与女性气质
    第一节 镜像隐喻——女性自我认知
    第二节 身体叙事——女性发出声音
    第三节 性别颠覆——女性作出反抗
第二章 话语:掌控叙述权威
    第一节 同故事叙述——干预与控制
    第二节 人称转换——游离与逃避
    第三节 元叙述——虚构与分离
第三章 文本之外:叙事困境与转型
    第一节 叙事困境与叙事风险
    第二节 叙事转型中的变与不变
结语
参考文献

(2)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城乡书写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二、概念的释义
    三、乡土文学中城乡书写模式研究综述
    四、论文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 向城而生:“乡下人进城”的“亚主流”叙述
    第一节 “物质求生”与“精神入城”的观念转变
    第二节 “城优乡劣”意识下的偏见
    第三节 悲剧性的审美建构
第二章 由城返乡:“理想化”的返乡书写
    第一节 从“逃离城市”到“精神返乡”
    第二节 诗意乡土的“理想化”呈现
    第三节 劳动美学的想象性重构
第三章 漂泊于城乡:双重失根下的城乡往返
    第一节 “进不去的城”与“回不了的乡”
    第二节 城乡视角下的身份焦虑
    第三节 双重困境下的“新乡愁”
第四章 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的书写趋向
    第一节 乡土现代化趋势下的城乡融合
    第二节 “二元”转向“多元”的创作观念
    第三节 乡土美学的纠偏与新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4)文学地理学视域下新时期以来壮族女性作家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价值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价值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新时期以来壮族女性作家小说的研究现状
        二、文学地理学理论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自然地理环境与壮族女性作家小说的互动
    第一节 文本生发的地理基因
        一、山川河流
        二、中越边陲
    第二节 小说题材的择取
        一、“岛”中女性群体的凸现
        二、农耕文化下乡土情结的描述
        三、城镇中关注底层的书写
    第三节 小说风格的地理特性
        一、边缘塑就的民间立场
        二、现实与迷幻
        三、清淡哀伤之风
第二章 壮族女性作家小说中人文地理空间的建构
    第一节 语言地理的呈现
        一、桂地方言土语
        二、壮族民间歌谣
    第二节 多彩的风俗景观
        一、歌圩中的婚俗景观
        二、多元民间信仰景观
    第三节 地域民族性格勾勒
        一、善良淳朴
        二、隐忍坚韧
第三章 壮族女性作家小说中的地理意象
    第一节 原乡的烙印:实体性地理意象
        一、植物意象
        二、区域意象
    第二节 空间的隐喻:虚拟性地理意象
        一、村寨
        二、城市
第四章 壮族女性作家小说对文学地理的贡献与反思
    第一节 贡献:百花齐放
        一、丰富少数民族文学地理版图
        二、承载民族记忆
    第二节 反思:继续前行
        一、构建文化多元心理
        二、拓展小说扩散空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未竟的解放之旅 ——林白小说中“文学女青年”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文学女青年的精神前史:革命女英雄
    第一节 革命女英雄影响下的性别气质与角色期望
    第二节 成长受阻的革命少女
    第三节 女性觉醒与个人化写作
第二章 文学女青年的爱情
    第一节 浪漫化的爱情与女性的自我物化
    第二节 解构爱情的叙事策略
第三章 文学女青年的“出走”与“回来”
    第一节 “出走”——身份建构的一种方式
    第二节 矛盾的母性
    第三节 “返回这个世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新世纪女性小说的超性别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女性小说与新世纪风格转向
    第一节 后现代语境下西方女性文学批评的转变
    第二节 新世纪中国女性小说的创作转变
        一、20世纪女性小说发展历史梳理
        二、新世纪女性小说的超性别写作概述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超性别写作之历史想象与历史重构
    第一节 女性历史:从自我的寻找与命名到无名之辈的默默生存
    第二节 女性家族叙事
        一、传统文化历史的再现:《笨花》
        二、地域文明历史的进化:《天香》
        三、边地民族文化的反思:《额尔古纳河右岸》
    第三节 女性成长叙事
        一、突出重围的女性传奇人生:《水在时间之下》与《上海王》
        二、被抛弃女性的浪漫悲歌:《春香》
        三、被禁锢女性的决绝反抗:《南方有令秧》
    第四节 女性后革命历史叙事
        一、历史漩涡中的生命沉淀:《第九个寡妇》与《小姨多鹤》
        二、历史延宕后的生命求索:《茧》
第三章 超性别写作之乡土的回归、终结与再出发
    第一节 女性乡土:从宏大的家国建构到碎片化的底层人生
    第二节 真实的女性表达:口述实录体
        一、低于大地的飞翔:《妇女闲聊录》
        二、理性的忧郁的乡愁:《中国在梁庄》与《出梁庄记》
        三、聚焦死亡主题:《生死十日谈》
    第三节 底层的女性书写:打工生涯
        一、唱响小人物的哀歌:《世界上所有的夜晚》
        二、打工妹的悲喜人生:《北妹》与《时间少女》
        三、乡土世界的最后一个马车夫:《吉宽的马车》
    第四节 边缘化的女性生存:寄居他乡
        一、日常生活的伦理叙事:《上种红菱下种藕》
        二、小人物的故事与大城市的面影:《富萍》
        三、个人性的乡土记忆:《一个人的微湖闸》
    第五节 最广阔的女性视野:当代乡村史诗
        一、地方志的另类书写:《上塘书》
        二、直面现实的苦难:《群山之巅》
        三、乡村家族历史的记录:《野蛮生长》
第四章 超性别写作之都市的突围与陷落
    第一节 女性都市:从抵抗物质欲望到寻求精神救赎
    第二节 直面都市的女性物欲书写
        一、无法抽离的欲望陷阱:《怀念小龙女》
        二、突入都市的女性悲剧:《水乳》
        三、60后作家的“青年”与“中年”:《爱你两周半》
    第三节 直面自我的女性知识者的成长故事
        一、女性历史修辞的可能:《北去来辞》
        二、“我”在哪里失去了你:《春天的二十二个夜晚》
        三、依然存在的男权批判:《所以》
    第四节 直面底层的对都市文明的反思
        一、对现代文明的个体式想象:《匿名》
        二、小市民的精神救赎:《托尔斯泰围巾》
        三、底层女性的理想微光:《万箭穿心》
第五章 结语:超性别写作的可能与局限
    第一节 超性别写作的文本意义
    第二节 超性别写作的困境与局限
注释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目录
致谢

(7)论1990年代女性私语化小说中的自恋倾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私语化”创作概况
    (二) 论文选题研究综述
    (三) 研究方法、思路及意义
    (四) 相关概念界定和简释
一 自恋的发生及其文本特征
    (一) 自恋发生的文学情境
    (二) 自恋的共性特征
    (三) 自恋的个性特征
二 自恋文本的叙述呈现
    (一) 自传体叙事方式
    (二) 个人化叙事声音
    (三) 空间化叙述世界
三 自恋创作之评价
    (一) 自恋创作的意义
    (二) 自恋创作的困境
    (三) 超越困境的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8)“逃离”与“回归” ——笛安小说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相关问题阐释
第2章 笛安小说中的“逃离”与“回归”主题呈现
    2.1 “逃离”主题的呈现
        2.1.1 对现实困境的逃离
        2.1.2 对精神困境的逃离
    2.2 “回归”主题的呈现
        2.2.1 对现实的回归
        2.2.2 对自我的回归
第3章 “逃离”与“回归”主题溯源
    3.1 时代语境
        3.1.1 时代焦虑与“逃离”主题
        3.1.2 “城市乡愁”与“回归”主题
    3.2 个人经历
        3.2.1 故乡认知和“逃离”与“回归”主题
        3.2.2 成长之痛和“逃离”与“回归”主题
第4章 “逃离”与“回归”主题的意义和局限
    4.1 “逃离”与“回归”主题的意义
        4.1.1 文学意义
        4.1.2 现实意义
    4.2 “逃离”与“回归”主题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笛安简介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9)论林白小说中女性自我建构的流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林白小说的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意义
一、林白小说话语方式的变化
    (一)“私语”的呈现
    (二)“日常话语”的敞开
    (三)两种话语的“交相汇融”
二、林白小说女性形象的变化
    (一)女主人公主体意识:从“自我”走向“万物”
    (二)家庭、职业身份:由“模糊”变成“清晰”
    (三)与他人的关系:将“对抗”化为“共存”
三、林白小说女性自我主体意识的变化
    (一)80年代“向内转”影响下的主体言说
    (二)冲破“自怜”式的成长
    (三)“超性别”和“私语化”的“协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论铁凝小说的困境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 历史因袭下的精神困境
    第一节 性别规约下的无意继承与无力反抗
    第二节 群体观念中的个体消隐
    第三节 “创伤”里的断裂成长
第二章 现代文明冲击下的精神危机
    第一节 “城市异乡者”的身份焦虑
    第二节 异化“关系”中心灵沟通的阻隔
    第三节 物化观念下生存意义的丧失
第三章 困境的突围
    第一节 以自我审视与忏悔实现突围
    第二节 以坚韧善良的秉性进行超越
    第三节 以日常生活实现温情救赎
第四章 铁凝困境书写的动因及意义
    第一节 生活的馈赠——童年阴影与乡土记忆
    第二节 时代影响下的艺术理念
    第三节 铁凝困境书写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逃离与回归——论林白对精神家园的追求(论文参考文献)

  • [1]林白小说个人型叙述权威建构策略研究[D]. 张怡萱. 南京大学, 2020(04)
  • [2]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城乡书写模式研究[D]. 刘玄德.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 [3]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4]文学地理学视域下新时期以来壮族女性作家小说研究[D]. 魏霞.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5]未竟的解放之旅 ——林白小说中“文学女青年”形象研究[D]. 马腾飞.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6]新世纪女性小说的超性别写作研究[D]. 刘婧婧.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7]论1990年代女性私语化小说中的自恋倾向[D]. 王岩. 云南大学, 2019(03)
  • [8]“逃离”与“回归” ——笛安小说主题研究[D]. 程瑞.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1)
  • [9]论林白小说中女性自我建构的流变[D]. 何爽.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 [10]论铁凝小说的困境书写[D]. 朱汶娟. 湖南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逃离与回归——论林白对精神家园的追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