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

经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

一、透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钱璟[1](2021)在《解痉纠偏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解痉纠偏针法联合康复训练与常规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治疗该病新方法。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山西省针灸医院康复科6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住院患者分普通针刺组和解痉纠偏组,每组33例。普通针刺组选用常规针刺联合康复治疗,解痉纠偏组选用解痉纠偏针法结合康复治疗。治疗6周后,通过比较患者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Fugl-meyer评分、Barthel评分在治疗前后的变化,评估其对中风后痉挛状态的平衡障碍临床疗效,比较两组康复科的患者平衡能力、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经统计学分析,在性别方面、年龄方面、病程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2)按Berg平衡量表评分比较:医治前,将选取的2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评分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P=0.2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治后,两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高于之前(P<0.05),且解痉纠偏组Berg平衡量表评分高于普通针刺组(P<0.05)。(3)按下肢Fugl-meyer评分比较:进行医治前,将选取的2组患者Fugl-meyer评分比较,P=0.8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治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评分均高于之前(P<0.05),且解痉纠偏组Fugl-meyer评分高于普通针刺组(P<0.05)。(4)按改良Barthel评分比较:医治前,将选取的2组患者Barthel评分比较,P=0.8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医治后,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均高于之前(P<0.05),且解痉纠偏组Barthel评分高于普通针刺组(P<0.05)。(5)疗效分析比较:医治前后,解痉纠偏组患者总有效率各自分别为96.9%、普通针刺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3%,表明两种方法均可以有效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且解痉纠偏组有效率大于普通针刺组。结论(1)普通针刺组采取常规针刺联合康复训练以及解痉纠偏组采取解痉纠偏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医治均能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2)解痉纠偏针法配合康复训练医治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平衡功能效果优于采取常规针刺配合康复训练。

赵苏鑫[2](2021)在《舒筋缓痉汤熏蒸改善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采用舒筋缓痉汤对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进行熏蒸治疗,以观察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的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差异,探讨舒筋缓痉汤熏蒸治疗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临床疗效,为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治疗提供新思路,丰富中药熏蒸疗法在临床康复的应用。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受试者均予卒中后基础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予舒筋缓痉汤熏蒸治疗。每日1次,每周连续治疗6次,共治疗4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标准化评定量表分别对两组受试者的痉挛程度(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运动功能(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康复评定,记录数据,并用SPSS23.0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估2组疗效差异。结果:1.治疗后组内疗效比较:治疗4周后,两组受试者在痉挛程度(MAS)、肢体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能力(MBI)方面均有改善,与治疗前对比均差异显着,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组间疗效比较:治疗4周后,治疗组在痉挛程度(MAS)、肢体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能力(MBI)方面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整个研究过程中,未有受试者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舒筋缓痉汤熏蒸是一种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的治疗方法,可缓解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肢体痉挛,改善肢体运动功能,帮助卒中患者重建运动模式,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

李红培[3](2021)在《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痉挛性偏瘫是脑梗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尤其是上肢痉挛的康复是其中的治疗难点和重点,及时解除痉挛,恢复上肢功能是帮助患者回归社会的关键。西医康复手段疗效较单一有限,且治疗费用相对高昂,不仅会削弱患者治疗意愿,还会影响病情预后。而中医针灸“简、便、验、廉”,已为更多人所选择,其中体针“调形”治疗已十分成熟,头针则可从“脑”调神以治形,然现有的文献中鲜有关于头体针并用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以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一方面从Meta分析入手,评价针灸治疗本病的有效性及优势所在,为针灸治疗本病的可行性提供循证医学证据;另一方面,通过观察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上肢偏瘫痉挛程度、上肢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评估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方案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本病针灸治疗方案的制定开辟新思路。方法Meta分析:根据相关检索词于知网、万方、PubMed等数据库分别制定检索策略,检索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月1日的所有与“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位独立研究者严格按照流程和纳排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然后交叉核对,如有异议则由第三位独立研究者进行评判,最后提取所有纳入文献的第一作者、发表时间、样本量、干预措施、干预持续时间、结局指标、脱落情况、不良反应等数据。参照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的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对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临床研究:干预措施为神经内科基础治疗、常规康复、针刺(头穴为顶中线、瘫痪对侧顶颞前斜线,针刺时活动肢体;体穴为患侧肩髃、曲池、尺泽、内关、外关、合谷,阳经穴行提插补法,阴经穴行提插泻法),干预周期为一个月,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进行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结果Meta分析:最终纳入8篇文献(11组随机对照数据),共793例样本量(观察组394例,对照组399例)。Meta分析结果: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偏瘫痉挛程度方面:观察组改良Ashworth评分降低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Brunnstrom分期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3)上肢运动功能方面:自治疗第4周起,观察组简化Fugl 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而两组功能综合评定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4)生活质量方面:自治疗第2周起,观察组Barthel指数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而两组功能独立性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5)神经功能方面: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降低程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研究:2020年4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共收集到19例脑梗死后合并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予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干预1个月,期间所有患者未发生不良反应,无病例脱落和剔除,结果示: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上肢改良Ashworth评分均较干预前显着降低,(上肢、手)Brunnstrom分期评分、简化Fugl 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上肢动作研究量表(精细运动、粗大运动)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干预前显着升高(P<0.05)。结论Meta分析表明,与常规康复手段相比,针灸在帮助患者尽早打破异常运动模式、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更有优势;临床观察证明,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方案对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确有疗效,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患者依从性。

穆扬[4](2021)在《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次研究以长期的临床实践和经验总结为基础,选取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观察其对治疗中风上肢痉挛的有效性并与常规针刺取穴治疗相比较,以期为临床上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提供一种更优化的治疗方法。方法将70例中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在中风病常规治疗上,治疗组加以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对照组加以常规针刺。两组均每周2、4、6各治疗1次,留针40min/次,共治疗12周,在治疗后两个月进行随访。于治疗前、治疗12周末和随访期对患者MAS、FMA(上肢部分)和MBI评分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结果1.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中风类型、合并基础疾病、MAS、FMA和MBI评分等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量表评分:两组患者治疗12周末、随访期的MAS、FMA、MBI评分较治疗前比均有显着提升(P<0.01),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在治疗12周末、随访期两个时间点的MAS、FMA、MBI评分提升均好于常规针刺组(P<0.05)。说明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和常规针刺对患者三个量表方面均有改善,且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改善作用更佳。3.有效率:以患者的上肢MAS变化为标准,治疗12周后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组有效率91.42%>常规针刺组68.6%(P<0.05);随访期与治疗前相比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组有效率85.3%>常规针刺组60.7%(P<0.05)。结论1.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患者偏瘫上肢的MAS、FMA、MBI评分,但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在这三个方面的改善作用上优于常规针刺。2.对于中风上肢痉挛患者,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的有效率更优于常规针刺。3.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偏瘫上肢的改善均具有远期效果但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的远期效果可能有优于常规针刺的趋势。

谷娇娇[5](2020)在《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华佗夹脊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的临床效应》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以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华佗夹脊穴治疗此类疾病的临床疗效是否相同,并进一步探讨其理论机制,旨在对电针华佗夹脊穴的临床参数以及临床规范性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山西中医药大学第三中医院脑病科的住院病人中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位患者均符合病例筛选标准。将其随机其分为5Hz组、30Hz组及60Hz组各20例。在脑病科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分别采用5Hz、30Hz、60Hz频率电针刺激华佗夹脊穴,电流强度均为1.5mA。1次/日,留针30min,6次/周,4周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疗效体现在改良Ashworth量表、Fugl-Meyer量表、临床痉挛指数(CSI)、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PASS)以及Berg平衡量表(BBS)的评分水平上。结果:(1)三组治疗方法临床总疗效,5Hz组显效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30Hz组显效6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60Hz组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说明60Hz组疗效优于其余两组,30Hz组与5Hz组疗效无明显差别。(2)三组患者治疗后改良Ashworth、Fugl-Meyer以及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分别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3组改良Ashworth评分均有显着降低,60Hz组评分低于5Hz组及30Hz组,5Hz组与30Hz组无明显差异;3组Fugl-Meyer评分均显着增高(P<0.05),60Hz组评分高于5Hz组及30Hz组(P<0.05),30Hz组评分高于5Hz组(P<0.05);3组CSI评分均显着下降(P<0.05),60Hz组评分低于5Hz组及30Hz组(P<0.05),30Hz组评分与5Hz组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PASS)及Berg平衡量表(BBS)的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PASS以及BBS评分均显着增高(P<0.05),60Hz组评分高于5Hz组及30Hz组(P<0.05),30Hz组评分高于5Hz组(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电针刺激华佗夹脊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疗效肯定。且不同频率电针缓解痉挛效果不同,60Hz组缓解痉挛及增强平衡作用强于5Hz组及30Hz组,30Hz组的增强平衡作用强于5Hz组,尚不能证实30Hz组的缓解痉挛作用强于5Hz组。

刘娇[6](2020)在《“解痉纠偏”针法结合新Bobath技术防治中风后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解痉纠偏”针法结合新Bobath技术对中风后痉挛状态患者的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血清中γ-氨基丁酸(GABA)含量的影响,客观评价针灸结合康复技术对中风后痉挛状态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治疗中风后痉挛状态患者提供一种健康经济、安全可持续的最佳康复方案,也为技术推广制定规范化标准以进一步完善中风后痉挛状态治疗体系,提高中风病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方法本研究将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脑病康复科住院患者中符合标准的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分为A组(30例)、B组(30例)和C组(3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A组采用“解痉纠偏”针法结合新Bobath康复训练进行治疗;B组只采用“解痉纠偏”针法进行治疗;C组只采用新Bobath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日1次,周6次,3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共6周。通过比较A、B、C三组患者的痉挛程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血清中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在治疗前后评分的变化,评估其对中风后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前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2)按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比较:治疗前三组患者改良Ashworth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三组患者与治疗前改良Ashworth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组患者与B组、C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与C组治疗后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按Fugl-Meyer量表(FMA)评分比较:治疗前三组患者Fugl-Meye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三组患者与治疗前改良Ashworth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组患者与B组、C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与C组治疗后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4)按Barthel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三组患者Barthe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三组患者与治疗前Barthel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组患者与B组、C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与C组治疗后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5)按血清中γ-氨基丁酸(GABA)含量比较:治疗前三组患者GABA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三组患者与治疗前GABA含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组患者与B组、C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患者与C组治疗后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解痉纠偏”针法结合新Bobath技术和单纯采用“解痉纠偏”针法或单纯采用新Bobath技术均可改善患者的痉挛程度。(2)“解痉纠偏”针法结合新Bobath技术组疗效优于单纯采用“解痉纠偏”针法组和单纯采用新Bobath技术组。(3)“解痉纠偏”针法结合新Bobath技术能有效降低患者痉挛分级、提高运动功能水平、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增加血清中GABA含量。

郭茜茜[7](2020)在《“动留针术”治疗中风后上臂屈肌痉挛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动留针术”治疗中风后上臂屈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比较“动留针术”与“挛三针”的治疗差异,探讨中风后上臂屈肌痉挛治疗的优化方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中风后上臂屈肌痉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分为治疗组(3 0例)和对照组(30例)。在西医内科治疗和康复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动留针术”治疗,对照组予以“挛三针”治疗,两组以2周为一疗程(周末不行治疗),共治疗2个疗程。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评估表(MA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表(ADL)、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分表(FMA)评估患侧上臂肌张力情况以及对日常生活改善情况,最后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两组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差异。观察两组患者的实验室生化指标,以评估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结果:本研究共脱落1例(自行退出),最终完成59例,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29例。(1)在临床疗效评价上,两组均效果显着(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MAS等级均降低(P<0.01),“动留针术”组更优(P<0.05)。(3)治疗后两组在ADL评分均显着增加(P<0.01),但两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治疗后两组上肢FMA评分中均明显升高(P<0.01),“动留针术”组效果更显着(P<0.05)。(5)在安全性评价中,治疗组有1例出现上臂轻微疼痛,对照组有1例出现轻微恶心汗出,经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两组治疗后实验室指标无明显变化,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留针术”治疗中风后上臂屈肌痉挛疗效明显,较“挛三针”在MAS等级降低、上肢FMA评分升高方面更优,并可增加患者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江澜[8](2020)在《基于大脑双侧性联接的中风偏瘫针刺调控效应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s-fMRI)及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以大脑双侧性重塑为切入点,探究中风偏瘫患者损伤及针刺疗程介导的康复过程中大脑双侧性功能及结构的变化,阐释针刺促进脑重塑的中枢调控机制。方法:纳入梗死灶位于单侧运动通路的中风病偏瘫患者21例,并匹配健康受试者23例。予中风偏瘫患者“手足十二针”的规范化疗程干预,于单次针刺治疗后进行针感评价,于针刺疗程前后采集影像学数据并评价运动功能、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功能。应用镜像同伦功能连接(VMHC)、感兴趣区功能连接(ROI-FC)及脑白质图谱分析方法(ABA),计算脑功能及脑结构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对中风偏瘫组与健康对照组及偏瘫针刺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指标及临床评价的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结合临床量表评价影像学指标与临床运动评价的相关性。结果:1.基于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的脑功能变化与健康受试者相比,中风偏瘫患者双侧大脑同伦功能被破坏,主要在双侧小脑扁桃体、小脑下半月小叶、小脑蚓锥体、小脑山坡、海马附近区域、基底节区、丘脑、扣带回及中央旁小叶呈现减弱的镜像同伦功能连接。针刺治疗后,偏瘫上肢的运动功能改善与双侧小脑扁桃体的VMHC变化最为相关。2.基于感兴趣区的全脑功能连接分析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针刺治疗前,双侧小脑扁桃体与全脑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主要在双侧前额叶皮质、左侧后顶叶皮层、双侧扣带回及左侧的中央前回。针刺治疗后,主要在双侧前额叶皮质、双侧扣带回。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针刺治疗前,双侧小脑扁桃体与全脑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主要存在于运动相关的单侧皮质区域及皮下核团区域、双侧楔前叶、双侧中央后回、双侧颞上回及颞中回及双侧脑岛。针刺治疗后,主要存在于双侧广泛的运动相关的皮质区域及左侧皮下核团区域、双侧扣带回、双侧前额叶皮质、双侧中央后回、双侧脑岛及顶上小叶,新出现了与处理视觉、听觉信息相关的双侧脑区。通过减少与双侧小脑扁桃体发生减弱的功能连接的脑区类别与体素数目,并增加与双侧小脑扁桃体发生增强的功能连接的脑区类别与体素数目,针刺治疗可能通过改善其他脑区与双侧小脑扁桃体的连接模式,促进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重建。3.中风偏瘫患者脑白质纤维的损伤与变化针刺治疗前及治疗后,中风偏瘫患者患侧半球(病灶侧半球)镜像对称白质脑区较健侧半球(病灶对侧半球)或健康对照组存在差异的白质脑区均为皮质脊髓束、大脑脚、内囊前肢、内囊后肢、放射冠前部、上部、下部、丘脑后放射冠、矢状束、外囊、扣带束、上行纵束、额枕上束及绒毡层(P<0.05或0.01)。中风偏瘫患者较健康对照组存在差异的居中性白质脑区主要在胼胝体膝部、体部及压部(P<0.05或0.01)。白质纤维的继发性损伤广泛存在于运动系统及非运动系统,患侧半球及健侧半球。针刺治疗后,中风偏瘫患者大脑患侧、健侧镜像对称脑白质纤维及居中性脑白质纤维FA值组内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部分呈现上升趋势,大多数白质纤维的FA值仍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4.中风偏瘫患者皮质脊髓束不同层面的结构变化在皮质脊髓束(CST)走行区域的不同层面,中风偏瘫患者患侧半球CST病灶层面的FA 比值(rFA)始终最低,大小关系依次是内囊后肢rFA<大脑脚rFA<放射冠上部rFA<放射冠下部rFA<放射冠前部rFA。在远离梗死灶的大脑脚层面及放射冠层面,患侧CST均出现了继发性的损伤。针刺治疗后,CST在内囊后肢、大脑脚及放射冠层面的rFA均较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除放射冠上部rFA在治疗后表现为轻微上升趋势,其余层面的rFA均较治疗前呈下降趋势。结论:中风偏瘫后,患者大脑功能及结构的损伤均呈现双侧性泛化。脑功能与脑结构的变化均表现为损伤与重塑并行的特点,但脑功能重组发生迅速且对运动功能的重建起主要的代偿作用,脑结构重塑发生缓慢,整体以继发性损伤为主、少数纤维修复为辅。针刺能够调节双侧半球的同伦功能,可能以双侧小脑扁桃体为锚点,整合运动的准备、执行与控制,并调控躯体感觉、认知、视觉、听觉及情绪相关脑区与双侧小脑扁桃体之间的功能连接,促进偏瘫的运动康复。

邢姗姗[9](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腧穴规律研究与疗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是通过对近十年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归纳,然后对纳入文献的腧穴位置、其所属的经脉分布、所在部位、特定穴等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出现代临床研究中的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在选穴方面的规律,对其配伍规律进行分析探讨,并评价针刺对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一些经验总结和循证依据。材料与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素的方式在CNKI与维普数据库中,检索近10年中发表的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通过系统地整理和筛除,最后一共纳入110篇符合标准的文献。对文献选用的腧穴、所属经络、部位、特定穴进行归纳和统计,得到各项数据,对数据库中腧穴、所属经络、部位、特定穴进行频数频率统计分析,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标准化处理,形成适合数据分析的数据形式,采用SPSS Statistics 25.0统计软件,运用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方法对大于平均穴次的高频腧穴进行分析和归纳,采用SPSS Modeler 18.0数据挖掘软件,运用关联规则算法对腧穴配伍及其经络配伍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总结出现代文献中的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选穴及其配伍规律。从110篇文献中筛选出11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其中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的11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通过分析评价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在符合标准的110篇文献中,针刺疗法有74篇、电针疗法有8篇、灸法有6篇、温针灸疗法有11篇、火针疗法有10篇、刺血拔罐疗法有1篇。2.频数统计结果:选用的腧穴共有151个,腧穴使用总频次达1239次,大于平均穴次的穴位共有36个,占全部用穴的23.68%,全部频次的74.98%。经过统计,合谷(61)、曲池(60)、三阴交(55)、肩髃(49)、阳陵泉(45)、外关(45)、尺泽(45)、血海(40)、阴陵泉(39)、手三里(38)、内关(35)、足三里(33)、极泉(30)、照海(27)、太冲(25)这15个穴位的累计频率超过五成(50.61%),成为现代临床中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高频穴位。在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上使用频次最高的经脉为手阳明大肠经,其次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和足阳明胃经。特定穴中使用频数最多为五输穴、交会穴,其次是原穴、下合穴及八脉交会穴。部位分布中统计出腧穴选择在下肢的频率为45.36%,上肢的频率为42.45%,头颈部的频率为6.78%。3.聚类分析结果:可将36个高频腧穴分为5个聚类群:①三阴交、阴陵泉、尺泽、极泉、内关、照海、大陵、血海、梁丘、后溪、曲泽;②申脉、阳池、髀关、曲泉、天井、解溪、伏兔;③阳陵泉、足三里、合谷、曲池、肩髃、外关、悬钟、手三里、臂臑、环跳、风市、太冲、丘墟;④委中、承山、殷门、百会;⑤夹脊穴。4.因子分析结果: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高频腧穴因子分析中,组穴外关、肩髃、曲池、悬钟(绝骨)、合谷,因子贡献率最高。5.关联规则分析结果:针灸治疗中风的常用腧穴双穴位配伍中,曲池-合谷、曲池-外关、曲池-肩髃,此3对配伍频次最高。支持度>20%的腧穴配对有22组,其中置信度为100%的腧穴配对有2组:曲池与足三里、合谷;三阴交与阴陵泉、尺泽。支持度>-20%、置信度为100%的经络配对有16组。6.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评价:针刺结合疗法相较于单独用康复疗法或药物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更优。在MAS、FMA、BI、CSI四项指标的Meta分析结果中,治疗组和对照组间有统计学意义,其中FMA和BI的Meta分析结果中异质性较大,通过对这两项指标进行敏感性分析,发现合并效应量再分别剔除各项研究后仍然存在统计学意义。结 论:1.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取穴归经多是以阳经腧穴为主,其次为阴经腧穴。2.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选取腧穴中多以特定穴为主,以五腧穴和交会穴居多。3.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腧穴配伍规律以曲池与足三里、合谷为主。4.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经络配伍规律以手阳明大肠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为主。5.针刺结合疗法相较于单独用康复疗法或药物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更优。

韦斯思(Miss. Nantikarn Kearkulpeerasup)[10](2020)在《眼针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眼针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为眼针疗法的理论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选取60例确诊为脑梗死后偏瘫痉挛性来自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康复K1科的住院患者,住院时间为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眼针治疗结合康复运动疗法组(试验组)和单纯康复运动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眼针疗法,选用眼针眶外横刺法以每日治疗一次,一周5次每次留针30分钟,治疗2周为一周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采用简化Fugl-Meyer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来评定两组治疗前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改变。结果:1.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评分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改善Ashworth量表评分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眼针疗法配康复训练可以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其对于SCA的治疗上有显着效果;2.眼针疗法配康复训练在改善SCA的患者肢体挛缩畸形方面有显着效果;3.眼针疗法配康复训练在以缓解肌张力增高方面有显着效果;4.眼针疗法配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SCA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二、透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透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解痉纠偏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表
前言
临床资料
研究方法
疗效观察
讨论
结果分析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Berg 平衡量表
    附录 B 简化下肢 FMA 运动功能评分法
    附录 C Barthel 指数评分
    综述 脑卒中偏瘫痉挛临床疗效评价指标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舒筋缓痉汤熏蒸改善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表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病例来源
    2.临床资料
    3.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1.病例收集情况
    2.一般基础资料分析
    3.治疗前疗效指标分析
    4.治疗后疗效指标分析
    5.安全性指标
讨论
    1.现代医学对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相关研究
    2.祖国医学对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相关研究
    3.简析舒筋缓痉汤
    4.浅述相关量表
    5.创新点
    6.不足与展望
    7.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中风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中医研究进展
    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西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
    1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文献基本特征
        2.3 文献质量评价
        2.4 Meta分析结果
        2.5 偏倚性分析
        2.6 安全性评价
        2.7 依从性评价
    3 讨论与结论
    4 不足与展望
第二章 头体针并用联合常规康复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研究
    1 病例采集
    2 病例选择
    3 研究方法
    4 观察指标
    5 疗效判定标准
    6 统计学分析
    7 研究结果
        7.1 一般情况
        7.2 干预前后量表评分比较
        7.3 临床疗效
    8 讨论与结论
        8.1 立题依据
        8.2 干预策略
        8.3 评价手段选择
        8.4 结论
        8.5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中医学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研究概括
        1.1 中风病的历史沿革
        1.2 中医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文献记载
        1.3 中风后肢体痉挛病因病机的认识
        1.4 中医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
    2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研究
        2.1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机制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中风后肢体痉挛的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剔除、脱落和中止标准
    2 试验方案
        2.1 试验设计及盲法
        2.2 样本量估算
        2.3 治疗方案
        2.4 注意事项
        2.5 观察指标
        2.6 疗效评价标准
        2.7 针刺意外处理
        2.8 随访
        2.9 统计学处理
第三部分 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1 一般资料分析
    2 基线数据分析
    3 治疗前后疗效量表分析
    4 随访期数据分析
    5 临床疗效分析
第四部分 讨论
    1 针刺督脉治疗肢体痉挛的机理探讨
        1.1 督脉的概括
        1.2 本次临床试验督脉穴位的选择
    2 夹脊穴
    3 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分析
    4 试验结果分析
        4.1 两组患者上肢肌张力改善情况
        4.2 两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改善情况
        4.3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
        4.4 两组患者有效率的比较
    5 结论
    6 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的样本量
        6.2 受试者个体的差异性
        6.3 未进行中医辨证分型
        6.4 评价标准的选择
参考文献
综述 针刺治疗中风痉挛瘫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5)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华佗夹脊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的临床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资料
研究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B Brunnstrom分期
    附录 C 改良Ashworth分级
    附录 D 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表
    附录 E 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定标准
    附录 F 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量表(PASS)
    附录 G Berg平衡量表(BBS)
致谢
作者简介

(6)“解痉纠偏”针法结合新Bobath技术防治中风后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主要符号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改良的 Asworth 分级评定
    附表2 简化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法
    附表3 Barthel 评分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动留针术”治疗中风后上臂屈肌痉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表
引言
第一部分 资料与方法
    1.病例来源与分组
    2.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病例选择标准
        3.1 纳入标准
        3.2 排除标准
        3.3 剔除标准
        3.4 脱落标准
    4.研究方法
        4.1 研究器材规格
        4.2 基础治疗方法
        4.3 “动留针术”治疗组
        4.4 “挛三针”对照组
        4.5 观察时间
        4.6 观察指标
        4.7 疗效评定
        4.8 统计分析
        4.9 注意事项及意外情况处理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1.纳入病例的一般情况
        1.1 两组患者性别分布情况
        1.2 两组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1.3 两组患者病程分布情况
    2.两组肌张力等级比较与分析
    3.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表比较与分析
    4.两组上肢简化Fugl-Meyer量表比较与分析
    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与分析
    6.两组患者安全性观察
第三部分 讨论
    1.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中医认识
    2.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现代医学认识
    3.针刺疗法在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认识
    4.“靳三针”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认识
    5.“动留针术”治疗中风后肢体痉挛的认识
        5.1 选穴及操作认识
        5.2 临床治疗体会的认识
    6.试验结果分析
    7.试验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7.1 存在的问题
        7.2 展望
第四部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改良的Ashworth评分表
    附录B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表
    附录C 上肢简化Fugl-Meyer评分表
    附录D 临床病例观察表
综述 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8)基于大脑双侧性联接的中风偏瘫针刺调控效应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脑梗死偏瘫的运动功能康复研究现状
        1. 中西康复医学对脑梗死偏瘫的认识
        2. 脑梗死偏瘫康复现状研究
        3. 脑梗死偏瘫的运动功能康复技术的新进展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针刺治疗中风病偏瘫的概述
        1. 针刺治疗中风病偏瘫的历史源流
        2. 针刺治疗中风病偏瘫的诊疗特点及取穴规律
        3. 针刺治疗中风病偏瘫的理论流派、临床应用及其机制探索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三、基于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脑梗死偏瘫的脑效应机制的研究进展
        1. 磁共振成像技术概述
        2. 磁共振图像数据的分析方法
        3. 基于磁共振技术的脑梗死偏瘫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研究设计
        3. 神经影像采集方案
        4. 针刺疗程方案
        5. 临床信息采集
        6. 质量控制
        7. 不良事件及处理
        8. 数据处理及分析
    二、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临床信息统计结果
        3. 基于镜像同伦功能连接的中风偏瘫患者针刺效应机制的静息态fMRI结果
        4. 基于脑白质图谱分析的中风偏瘫患者针刺效应机制的DTI研究结果
    三、分析与讨论
        1. 核磁数据处理分析的方法选择与解读
        2. 研究的立论点与优势
        3. 脑梗死偏瘫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结果的分析与探讨
        4. 脑梗死偏瘫脑白质纤维变化的结构磁共振数据结果的分析与探讨
        5. 脑梗死偏瘫神经重塑中脑结构及脑功能变化的对比分析
第三部分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读期间主要成果
个人简历

(9)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腧穴规律研究与疗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中医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10)眼针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中医传统针刺治疗中风者痉挛性偏瘫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四、透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解痉纠偏针法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疗效观察[D]. 钱璟.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2]舒筋缓痉汤熏蒸改善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的临床研究[D]. 赵苏鑫.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1(09)
  • [3]针灸治疗脑梗死后上肢痉挛性偏瘫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D]. 李红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针刺督脉结合夹脊穴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疗效观察[D]. 穆扬.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不同频率电针刺激华佗夹脊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状态的临床效应[D]. 谷娇娇.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6]“解痉纠偏”针法结合新Bobath技术防治中风后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D]. 刘娇.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20(07)
  • [7]“动留针术”治疗中风后上臂屈肌痉挛的临床观察[D]. 郭茜茜.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3)
  • [8]基于大脑双侧性联接的中风偏瘫针刺调控效应机制的研究[D]. 江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基于数据挖掘的针灸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腧穴规律研究与疗效评价[D]. 邢姗姗.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10]眼针疗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D]. 韦斯思(Miss. Nantikarn Kearkulpeerasup).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经针疗法治疗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