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串行异步通信的软件方法

一种实现串行异步通信的软件方法

一、一种实现串行异步通信的软件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孟宪法[1](2020)在《海洋浮标低功耗研究及在浒苔监测上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海洋是我国领土的重要组成,拥有着十分宝贵的财富资源,占据着重要的国防战略地位和经济实用价值。海洋浮标是一种用于获取海洋气象、水文、水质、生态、动力等参数的漂浮式自动化监测平台,为海洋预报、防灾减灾、海洋经济、海上军事活动等服务,对沿海国计民生和国土安全等多方面具有重大意义。随海洋富养化情况日益加重,浒苔等海洋生物泛滥生长,已经影响到人们生活和生态环境。浒苔生长与传播与海水温度、盐度、风速、风向、海水流向等因素密切相关。论文设计一款新型的海洋浮标控制系统,按照海洋浮标国家标准要求,选取了相应的传感器完成海水温度、盐度、风速、风向、海水流向等参数数据采集;扩展了图像传感器对浮标附近海区进行图像抓取,通过浮标附近海面图像判断是否有浒苔爆发情况;扩展了GPRS远程数据传输模块,定时与岸边基站进行数据通信。论文从硬件和软件两个环节进行了降低功耗设计,在硬件设计方面上,除了选用低电压低功耗元器件以外,采用磁保持继电器对周期性供电传感器进行了供电控制,在非工作时间断电以降低系统功耗;在软件设计上,除了充分利用MCU自身功能实现低功耗外,针对数据传输模块工作功耗较大关键问题,采用霍夫曼树算法将要传输的数据压缩后再发送,缩短了数据传送时间,降低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功耗,达到降低系统功耗的目的。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验证了系统设计的正确性,有效降低了系统功耗,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王微微[2](2020)在《基于Web应用前后端融合的测试用例集演化生成研究》文中认为随着Web技术的普及与快速发展,Web应用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为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然而,由于Web应用软件数量和复杂程度的急剧上升,自身及运行环境的脆弱性,Web应用的安全性不容乐观。因此,如何减少Web应用的安全威胁,提高其安全性,是当前互联网安全面临的关键问题。软件测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安全性验证技术。但Web应用前后端分离、异步通信及事件驱动等特性,使得传统的软件安全测试方法不再适用,给Web应用安全测试带来了新的挑战。目前关于Web应用的安全测试主要集中在基于前端模型的测试和面向后端代码的测试两方面。基于前端模型的测试研究大多以模型自身状态/迁移/迁移序列为测试覆盖目标,探讨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未见模型以外的目标指导。但仅从前端模型出发而不考虑后端代码的测试用例生成,其测试用例对后端代码的覆盖率极低,难以检测Web应用后端安全漏洞。此外,目前Web应用的前端行为模型主要关注Web页面和事件,忽略了事件触发条件与页面之间的关系以及由用户事件回调或服务器消息引发的参数或DOM元素变化,难以准确、完整地表示现代Web应用,基于模型生成的测试用例难以对现代Web应用进行有效测试。面向后端代码的Web应用测试研究要么通过覆盖后端代码来提高其安全性,要么尝试向后端代码注入恶意数据来检测其是否存在漏洞。但此类方法均未考虑Web应用的前端行为,难以分析检测复杂的安全问题。此外,由于Web应用是事件驱动型程序,仅考虑后端代码的测试用例生成,其事件序列需人工构造,不利于Web应用测试用例生成的自动化。因此,从前后端两方面,探讨Web应用安全测试用例生成十分必要。另一方面,测试用例并行化生成能充分利用系统资源,提高测试生成效率。因此,探讨Web应用测试用例并行化生成是提升其生成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再者,目前的恶意数据生成方法大都基于已有的攻击向量,对新型未知漏洞的检测能力较低。因此,研究面向漏洞检测的Web应用恶意数据生成也极为重要。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安全测试用例集Memetic演化生成方法,以提高Web应用的安全性。主要工作和贡献包括以下四方面:(1)现代Web应用前端行为模型的构建及优化基于模型的测试为Web应用安全测试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文定义了一种新的Web应用前端行为模型CBM(Client-side Behavior Model),以解决现代Web应用的模型表示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用户行为轨迹表征及收集方法,以获取Web应用动态行为;在此基础上,探讨基于用户行为轨迹的CBM模型构建及优化,为基于模型的Web应用测试用例生成奠定基础。(2)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安全测试用例集Memetic演化生成测试用例生成在Web应用测试中至关重要。然而现有的测试生成研究大多仅从Web应用前端或后端生成测试用例,未考虑前后端之间的交互,导致其生成的测试用例难以有效检测复杂漏洞。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Memetic演化生成方法,即针对Web应用后端易受攻击的脆弱路径,借助于混合搜索Memetic演化算法从前端CBM模型生成测试用例,对后端脆弱路径进行检测。此外,由于CBM模型为Web应用前端行为的抽象表示,其测试用例不能直接模拟用户操作驱动Web应用执行。因此,本文提出一种面向CBM测试用例的脚本自动生成方法,将CBM测试用例自动转换为可执行测试脚本。实验结果表明,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演化生成能从前端CBM模型上自动生成测试用例覆盖后端脆弱路径,可有效地对Web应用安全漏洞进行检测。(3)Web应用测试用例集并行化演化生成将Memetic种群搜索算法应用于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生成,由于个体执行需模拟用户在浏览器上的操作,个体的串行执行会频繁启动浏览器,且个体的适应度值计算也较为耗时,测试用例生成的时间开销较大。因此,本文将种群并行化计算引入到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演化生成中,通过设计新的线程池模型及调度逻辑、并行管理多浏览器进程以及反向代理获取后端脆弱路径覆盖,实现种群个体在多浏览器上的并行执行及适应度值的并行计算。实验结果表明,并行化测试生成能更充分地利用系统资源,极大地提升了 Web应用测试用例生成效率。(4)面向漏洞检测的Web应用前端模型恶意数据生成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集演化生成旨在覆盖脆弱路径,生成的测试用例对后端安全漏洞的检测能力有限。因此,本文探讨一种基于数据挖掘与遗传算法的恶意数据生成方法,通过挖掘后端脆弱路径的漏洞特征及恶意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漏洞预测模型,为恶意数据生成提供指导;设计攻击模式,为种群初始化及遗传算子设计提供依据,使得恶意数据在进化过程中保有攻击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漏洞预测模型可有效指导恶意数据的生成,生成的恶意数据可有效检出Web应用安全漏洞。

邹田雨[3](2020)在《随钻高速数据传输电路的研制》文中研究表明随钻测井技术通过对钻井现场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能够有效的实现对地层信息的综合评价,以便合理的控制钻井眼轨迹和不断调整钻井进程。在随钻测井系统中,数据信息的传输是核心技术,对于随钻测井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约束性。为了尽可能获得更加详细的井下地质信息,随钻测井采集的井下参数种类不断增加,数据量也变得越来越大,那么在井下和地面之间的信道上的数据传输速率就必须要提高。然而,常用的随钻数据传输技术中,泥浆脉冲法的数据传输速率低,无法满足现代钻井作业的需求;电磁波传输和声波传输方法的数据传输速率同样不够快而且传输距离也较短;而钻杆存贮式传输技术不能实时传输数据。怎样解决快速性、可靠性和实时性三者的矛盾,成为突破随钻数据传输瓶颈的关键问题。国外出现的一种磁感应传输系统能有效解决问题,本文研究的就是基于磁感应传输的随钻数据传输电路。首先,论文分析了磁感应随钻数据传输理论,分析电磁感应耦合器的传输原理、等效电路模型,并依据实验室前期设计的耦合器结构制作了本文的磁感应耦合器,该耦合信道中心载频为1.35MHz。并针对本文选择的2FSK载波通信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包括2FSK的信号描述、调制原理以及解调原理的研究。这些理论构成了本篇论文研究的基础。其次,根据项目技术指标的要求设计调制器与解调器。基于STC15F2K60S2单片机与DDS芯片AD9832设计了2FSK调制器,该调制器可对用户指定的数码进行调制,也可直接对PC端输入的数字信息进行调制,可有效产生10MHz以下的品质良好的2FSK调制信号。基于Xilinx Artix-7系列FPGA与AD采集芯片AD9280设计了2FSK解调器,这种数字信号处理式解调器性能良好,能够实时处理高速A/D的数据流,解调速度与A/D的采集速度同步,实时了2FSK的实时解调。最后,进行了基于串口传输的信息同步实验,实验中2FSK的两个载频分别为1.3MHz和1.4MHz,即便如此接近的两个载频,本文设计的解调器依然可以实时解调。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随钻高速数据传输电路传输速率达到项目指标要求的57.6kbps,系统传输可以很容易实现单工和半双工通信。

张军彪[4](2020)在《随钻多极子声波测井仪主控系统设计》文中提出随着科技发展,对油气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国内外开始大量进行水平井、大斜度井的勘探和开发。在这种复杂地层,随钻测井比电缆测井更具有适应性优势。近年来,随钻测井在油气探测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有替代电缆测井的趋势。随钻多极子声波测井仪主控系统设计是我国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专项“随钻多极子电路关键技术研究”的子课题,由中海油田服务有限公司-电子科技大学电法测井联合实验室自主研发,其目的是设计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随钻多极子声波测井仪主控系统。随钻多极子声波测井仪主控系统能够完成对声波信号的采集、处理、存储以及仪器的整体控制等基本功能,同时能够实现系统通信稳定,升级维护方便,数据运算高效等关键功能。本文根据课题提出的要求,主要完成了三方面的功能设计:第一,为控制声波发射、采集的同步协调进行,需要将各系统挂接在同一总线上保证实时性,虽然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同步性和实时性,但是也带来了数据冲突的问题。针对通信系统共用总线上发生数据冲突的问题,采用了地址位多处理器通信方案,从设计原理上杜绝了数据冲突的可能性,保障了系统的通信稳定性;第二,考虑到仪器的工作环境,要能够实现通过主控系统与地面系统的通信接口完成井下仪器主控系统的远程在线升级更新功能,因此设计了一套硬件结构简单、文件传输稳定、升级更新安全的远程在线升级方法;第三,为获得精准的地层数据,要能够将大量的声波数据在DSP中根据时差提取算法进行高速运算,在极短时间内计算出高精度的时差数据,为此需要将PC端时差提取算法移植到井下仪器DSP平台上实现,并对整体代码进行了优化处理,以完成工作流程的高效运行。最后,本文通过系统联调实验验证了地址位多处理器通信设计的通信稳定性,测试了远程在线升级的实现过程,同时对比了PC和DSP端的时差计算结果,通过定时器获得了工作流程的优化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证明各模块达到功能设计要求。

李闻天[5](2018)在《远程教学实验管理平台设计和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高等教育正在不断蓬勃发展,对于实验课而言,其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也面临着不小的考验。《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程序设计》和《计算机操作系统》[1]是计算机和软件工程等专业的重要课程,但上述课程的实验教学环境却相对贫乏,而远程教学实验管理平台的出现,为这一难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该文所设计远程教学实验管理平台是基于龙芯公司的多处理器,并面向串口通信的多功能平台。该平台由多路处理器教学实验箱和一台文件系统服务器组成,并分成教师客户端和学生客户端,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屏蔽多处理器计算机实验平台的配置操作,使用图形化界面的形式操控实验箱,降低了学生使用实验箱的门槛。另一方面,该平台能够帮助管理员完成实验箱的日常管理与维护,能够帮助教师实现对学生实验过程的实时监控。实际应用表明,该实验管理平台能有效的完成各种教学任务,提高教学实验管理水平。

姜乾坤[6](2019)在《柔性电阻式触觉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皮肤是人体感知不可或缺的部分,人类利用皮肤感知复杂的外部环境,而机器人利用电子皮肤感知被接触物体的信息,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设备、新材料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电子皮肤的触觉感知的精确度和数据采集的时效性有了更高的需求。柔性电阻式触觉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为电阻式高仿生性能电子皮肤的设计提供研究基础。本文利用最新研发的柔性电阻式触觉传感器设计开发一套信号采集系统,系统可以对传感器阵列的压力信号实现高速、实时、准确的采集,并通过无线USB通信模块,将处理后的信号传送给上位机,实时显示压力的大小和分布,保存并记录相关数据。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研究当前柔性传感器、电子皮肤、信号采集系统的历史与现状,总结三者存在的不足,确定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讨论关于实现柔性电阻式触觉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电阻传感器信号采集技术、传感器阵列信号采集技术、A/D信号转换技术及异步串行通信技术等。(3)设计柔性电阻式触觉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的硬件部分。首先,进行整体设计,针对传感器阵列信号采集方法,设计两种方案:顺序扫描式信号采集和行列扫描式信号采集。其次,为两种信号采集方案进行硬件选型和电路设计,包括主控芯片的选择、传感器阵列扫描电路的设计、供电模块电路的设计、无线USB通信模块电路的设计、PCB的设计以及整体的电路的连接调试等。(4)设计柔性电阻式触觉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的软件部分。根据系统的整体思想及硬件电路的设计,开发柔性电阻式触觉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软件,包括柔性电阻式触觉传感器阵列信号采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通信模块等,以及上位机(PC机)程序设计,最终完成柔性电阻式触觉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的整体设计,并对系统进行已知电阻的测试实验。(5)设计柔性电阻式触觉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的触觉感知实验。包括柔性电阻式觉传感器重复性与灵敏度实验设计、电子皮肤压力感知实验设计、电子皮肤形变感知实验设计及电子皮肤应用感知实验设计等。本文经过上述研究、设计与实验,最终完成电子皮肤的压力触觉信号感知实验、电子皮肤形变触觉感知实验及电子皮肤的应用感知实验,验证柔性电阻式触觉传感器可以作为电子皮肤的载体,表明柔性电阻式触觉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设计的可行性,为电子皮肤的触觉感知研究提供基础,为农业机械手触觉感知研究奠定基础。

冉德纲[7](2019)在《Android平台下虚拟多串口并发通信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随着Android系统在智能控制、工业自动化、物联网等领域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设备所运行的操作系统被Android系统取代。运行Android系统的控制器与传感器之间的通信方式越来越多,其中因串行通信协议比较简单并且兼容工业仪器仪表、设备多、成本低、占用系统资源少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Android系统没有支持串行通信的相关接口,为实现简单的串行通信,目前大多数方案是通过移植Google串口源码或使用JNI技术封装系统底层接口库实现。这些方案能够实现串口设备端到端的通信,却无法满足多个设备同时通过串口与控制器通信,成为限制Android系统在物联网、自动化控制等领域广泛应用的一方面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Android系统平台下多串口并发通信方案,该方案一方面基于多路复用思想通过软硬件结合方式实现多路复用器,通过一条高速链路同时为多个低速设备提供串口服务,实现多个外接串口设备同时通信;另一方面,在Android系统端基于虚拟化思想通过软件方式虚拟出多个串口通道,为上层应用程序提供多串口服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资源受限的STM32微处理器端,为提高多串口并发通信时数据转发效率,提出最小剩余空间优先MRSF(Minimum Remaining Space First)调度算法,根据剩余缓冲区大小和等待时间长短确定任务优先级。缓冲区剩余空间越小、等待发送时间越长优先级越高,在就绪队列中的位置越靠前,优先被调度器调度。(2)针对数据接收和解析共用一个缓冲区导致数据丢失、缓冲区溢出问题,提出采用双缓冲机制将单接收缓冲区设置为两个,双缓冲区轮流用于数据的接收和处理,并设置单独的解析缓冲区将数据接收和解析工作分开,提高系统的稳定性。(3)针对Android系统没有支持串口通信相关API问题,提出在Android系统端利用Reactor事件处理模型、多线程和I/O多路复用技术构建虚拟多串口数据流分发软件,以命名管道实现虚拟多串口通道并利用JNI技术封装串口通信API,为应用层APP提供多串口服务。(4)基于STM32微处理器实现多串口物理扩展,完成裸机系统开发后移植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并进行相应的裁剪,使系统更加精简运行更加高效,提高微处理器端数据转发的实时性与稳定性。为评估与验证系统的有效性,本文在Android系统端开发了一款多串口并发测试APP,结合电脑端Uart Assist串口调试软件分别对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满足智能家居、智能售货等领域不同串口设备对数据传输准确性、实时性的要求,并且可通过软件分别独立设置每个串口外设的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奇偶校验位等串口参数,灵活方便、成本低和易于扩展新功能。

石汶奇[8](2019)在《基于NanEye 2D微型图像传感器的内窥镜成像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内窥镜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医疗观察和诊疗等领域,是现代化医院不可或缺的医疗手段。然而,我国在内窥镜领域的研发起步较晚,目前整体上仍落后于国外,大部分仍依赖国外进口。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临床上对内窥镜的使用越来越普及,医用内窥镜行业具有非常大的市场前景。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内窥镜等医疗设备的国产化,这为国内内窥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NanEye 2D微型图像传感器是德国生产性能优良的CMOS摄像芯片,由于其尺度为毫米量级,因而在泌尿内窥镜等医疗设备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因国外技术垄断,目前用户无法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设计和定制基于NanEye 2D摄像芯片的内窥镜产品。研究一款基于NanEye 2D微型图像传感器的内窥镜成像系统,对于打破国外对有关开发技术封锁,缩小国内外内窥镜领域的差距,促进我国医疗器械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Altera公司的Cyclone ⅣV EP4CE115 FPGA作为内窥镜系统主机的核心处理器和控制器,设计并实现了一款基于NanEye 2D微型图像传感器的软管内窥镜成像系统。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如下:(1)提出了动态码宽调节的过采样法,以此来恢复NanEye 2D摄像头异步通信数据,实现了图像信息的可靠传输。NanEye 2D摄像芯片采用异步通信方式,输出信号为异步串行差分的形式,其内部串行输出时钟不稳定,输出信号频率在30MHz46MHz之间抖动,信号码宽存在不确定性,接收端必须通过380MHz以上的过采样时钟对其进行接收同步和恢复。考虑到该过采样时钟频率较高,通过倍频方式实现较难,本文设计了一种动态码宽阈值调节的过采样方法,通过FPGA内的双边沿采样模块,用200MHz时钟实现了对摄像头异步信号400MHz的过采样和恢复,保证了较高的信号恢复正确率,并提取了原始拜耳格式的图像数据。(2)采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实现了图像解码及处理算法,提高了图像的实时性。NanEye 2D摄像芯片利用拜耳编码压缩视频数据,本文首先在上位机上通过C语言对拜耳解码算法和白平衡算法进行了验证,然后通过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在FPGA上实现了这两种处理算法,省去了原始图像数据向外传输和处理的环节,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3)提出了自动曝光及自动增益控制算法,大大改善了图像质量。内窥镜使用中,外部光照等环境因素变化会影响整体图像显示效果。本文通过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在FPGA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曝光时间和反向增益寄存器参数动态调节算法,使每帧图像数据有效区域像素平均值保持在理想的范围内,从而让系统最终达到较好的整体图像效果。(4)设计了HDMI协议固件,实现了FPGA直接驱动HDMI接口图像显示器,进一步减小系统体积、降低系统成本。医疗设备通常采用HDMI接口显示,系统通过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在FPGA上实现了HDMI视频传输协议,实现了FPGA直接驱动HDMI接口进行流畅的图像显示。最后,对本系统进行了关键指标测试和整机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以误码率低于0.000004%,每秒丢帧数低于4帧的效果实现连续稳定可靠的数据采集,并以40Fps44Fps的显示帧率,流畅稳定地进行250×250的彩色图像显示,系统最终整体功耗为1.1W。本设计解决了NanEye 2D微型图像传感器异步通信的数据采集这一关键问题,实现了预期的设计目标,满足了内窥镜的基本功能需求。

苑承勋[9](2019)在《基于FPGA的膜计算模型实现》文中指出作为自然计算的一个新分支,膜计算从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中,以及从器官、组织和细胞群等高级结构中抽象出计算模型,并分析其计算能力与计算效率。膜计算具有极大并行性、非确定性、分布式等特点,为信息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分布式并行模型。自膜计算提出以来,膜计算模型实现研究备受关注,除在传统计算机上用软件仿真膜系统外,膜计算硬件实现作为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中关键一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FPGA具有并行执行特性、灵活性以及可定制性等优势,非常适合膜计算模型设计。基于以上原因,本文以细胞型膜系统和组织型膜系统为例,研究膜计算模型FPGA实现方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本文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可概括如下:1、给出一种细胞型膜系统FPGA实现方法,并在其中引入一种改进的非确定性算法。首先对膜结构、对象多重集和进化规则三个膜系统基本要素进行实现;然后对极大并行性与非确定性实现,通过限定范围的随机数硬件产生方法对引入的改进非确定性算法进行FPGA实现;并通过一个细胞型膜系统在硬件实现,验证了所给出细胞型膜系统FPGA实现方法的可行性。2、给出一种组织型膜系统FPGA实现方法,并设计一种用于组织型膜系统通信交流的异步缓存器。首先对组织型膜系统多时钟模块与异步缓存器模块进行设计与实现,并进行功能测试,成功实现组织型膜系统细胞间的对象交流。然后将一个组织型膜系统在FPGA开发板上进行多时钟实现,结果表明组织型膜系统FPGA实现方法是可行并且有效的。3、采用实验方法分析影响膜计算模型FPGA实现效率的因素。通过改变细胞型膜系统的对象数量、对象种类与进化规则数目,对影响膜计算模型硬件实现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将细胞型膜系统FPGA实现耗时与仿真软件MeCoSim实现耗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FPGA上以极大并行实现膜系统加速效果明显,大大缩短消耗时间,取得了100倍以上的加速比。

赵祥[10](2019)在《异构环境下的高并发图计算加速方法》文中提出图计算能够挖掘事物之间潜在不易洞察的行为和联系,广泛应用于服务推荐、欺诈检测、风投分析、市场营销、疾病建模等领域。随着互联网等领域的发展,图数据规模爆炸增长的同时,各种图分析算法不断涌现。在图处理平台上,大量图算法并发地对共享的图结构进行处理,形成了并发图分析任务。与CPU相比,GPU具有更强的并行计算能力,因此由CPU和GPU组成的异构环境更适合大规模图处理。然而,在当前的GPU图计算系统中,并发图分析任务独立地沿着不同的路径访问共享图,由于严重的数据带宽竞争和缓存干扰,导致较高的访存计算比,降低系统吞吐率。为解决上述问题,实现了数据驱动的并发图分析任务执行机制,支持高效的并发图计算。首先,为多GPU节点建立异步通信机制,实现图算法的异步执行模型,避免同步编程模型的大量同步开销;其次,在GPU的本地计算阶段实现数据驱动的并发图分析任务执行机制,将图数据划分成大小合适的块,按照一定的顺序载入缓存中,然后触发多个相关任务并发处理,减少总的数据访问需求;最后,实现了一个图划分块调度器,最大化并发图分析任务数据访问的关联性;此外,通过给待处理的顶点赋予优先级解决异步编程模型可能导致的冗余计算问题。实验结果验证了该GPU图计算系统能够减少并发图计算任务的数据访问开销,与现有的系统Groute相比,提高了并发图分析任务的吞吐率5.26倍。

二、一种实现串行异步通信的软件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种实现串行异步通信的软件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海洋浮标低功耗研究及在浒苔监测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海洋浮标简介
        1.1.2 低功耗性能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浮标设计研发现状
    1.3 论文的内容和结构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系统硬件设计
    2.1 系统构成
    2.2 硬件总体设计
    2.3 MCU最小控制系统设计
        2.3.1 MCU选型及参数介绍
        2.3.2 MCU引脚说明
        2.3.3 FLASH电路接口设计
        2.3.4 复位电路设计
    2.4 传感器电路及接口设计
        2.4.1 传感器设计总体原则
        2.4.2 温度传感器接口设计
        2.4.3 盐度传感器接口设计
        2.4.4 风速、风向传感器接口设计
        2.4.5 电磁流向计接口设计
        2.4.6 图像传感器接口设计
    2.5 数据传输模块电路及接口设计
        2.5.1 通信模块驱动电路及接口设计
    2.6 USB通信驱动电路设计
    2.7 供电单元驱动电路设计
        2.7.1 4.2VDC降压驱动电路设计
        2.7.2 3.3VMCU降压驱动电路设计
        2.7.3 摄像头电平电压驱动电路设计
    2.8 磁保持继电器电路设计
        2.8.1 磁保持继电器选型及工作原理介绍
    2.9 电池选择与电源设计
    2.10 硬件系统防水性设计
    2.11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软件设计
    3.1 MCU程序编写
        3.1.1 程序编写原则
        3.1.2 总体设计
    3.2 软件设计的环境和语言选择
    3.3 主函数设计
    3.4 参数采集软件设计
        3.4.1 AD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3.4.2 参数采集内存单元分配和存储结构
        3.4.3 数据存储的安全性设计
    3.5 图像采集软件设计
        3.5.1 图像采集器程序设计
        3.5.2 图像采集内存单元分配和存储结构
        3.5.3 摄像头通信协议设计
    3.6 GPRS模块与阿里云通信协议设计
        3.6.1 AT指令介绍及TCP/IP协议设计
    3.7 MCU和 SIM900A串行异步通信协议设计
        3.7.1 串行异步通信程序设计
        3.7.2 串行异步通信协议设计
    3.8 软件低功耗设计
        3.8.1 霍夫曼树算法简介
        3.8.2 压缩数据发送降低功耗
    3.9 上位机软件通信协议
        3.9.1 阿里云云端服务器配置
    3.10 图接收软件总体设计
        3.10.1 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3.10.2 图像及水文数据软件设计
        3.10.3 软件工作界面
    3.11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模拟实验和功耗分析
    4.1 在实验室模拟实验
        4.1.1 实验设备
        4.1.2 实验内容
        4.1.3 实验步骤与结果
    4.2 功耗比对实验
        4.2.1 分析低功耗理论数据
        4.2.2 功耗对比实验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2)基于Web应用前后端融合的测试用例集演化生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基于Web应用前端模型的测试用例生成
        1.2.2 面向Web应用后端代码的测试用例生成
        1.2.3 基于搜索的Web应用测试用例生成
        1.2.4 基于Memetic演化算法的测试用例生成
    1.3 Web应用测试用例生成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3.1 前端模型表示问题
        1.3.2 测试用例生成质量问题
        1.3.3 测试用例生成效率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之处
    1.5 本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Web应用测试相关技术
    2.1 Web应用的模型构建及基于模型的Web应用测试
        2.1.1 Web应用的常见前端模型
        2.1.2 基于静态/动态分析的Web应用模型构建
        2.1.3 基于模型的Web应用测试用例生成
    2.2 Web应用后端代码分析技术
        2.2.1 后端代码的静态分析
        2.2.2 后端代码的动态分析
    2.3 基于搜索的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技术
        2.3.1 基于全局搜索的测试用例生成
        2.3.2 基于局部搜索的测试用例生成
        2.3.3 全局+局部的Memetic演化搜索测试用例生成
    2.4 基于全局/局部搜索的Web应用测试用例生成
    2.5 基于搜索并行化的测试用例生成技术
第三章 现代Web应用前端行为模型构建
    3.1 现代Web应用的特点
        3.1.1 现代Web应用的页面及事件构成
        3.1.2 传统用户行为轨迹表示
    3.2 现有Web应用模型表示的不足
    3.3 种现代Web应用前端行为模型定义及表示
        3.3.1 Web应用前端行为模型(CBM)定义
        3.3.2 CBM状态及迁移表示
    3.4 基于用户行为轨迹的Web应用CBM模型构建及优化框架
        3.4.1 Web应用用户行为轨迹获取及最小化
        3.4.2 基于用户行为轨迹的CBM模型构建及优化
    3.5 Web应用用户行为轨迹trace获取及最小化
        3.5.1 用户行为轨迹trace的表征
        3.5.2 trace充分性准则设计
        3.5.3 基于动态分析的trace收集
        3.5.4 基于充分性准则的trace补全及最小集生成
    3.6 基于trace的Web应用前端CBM模型构建
        3.6.1 trace的CBM状态与迁移识别
        3.6.2 Web应用CBM模型构建
    3.7 Web应用前端CBM模型的优化
        3.7.1 CBM模型等价状态与等价迁移的定义
        3.7.2 等价状态与迁移的识别及合并
        3.7.3 CBM模型优化前后的等价性证明
    3.8 CBM模型的有效性分析及验证
        3.8.1 被测程序及实验设计
        3.8.2 用户行为轨迹trace获取及最小集生成的有效性分析
        3.8.3 基于trace的CBM模型构建可行性验证
        3.8.4 CBM模型优化的有效性验证
        3.8.5 不同充分性的trace集合对CBM建模的影响分析
        3.8.6 CBM模型构建的时间开销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面向Web应用后端脆弱路径的前端CBM模型测试用例演化生成
    4.1 Web应用前端/后端测试用例生成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Web应用测试用例生成的质量问题
        4.1.2 Web应用测试用例生成的效率问题
    4.2 Web应用后端脆弱路径分析及路径集生成
        4.2.1 后端脆弱路径分析
        4.2.2 后端脆弱路径集生成
    4.3 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Memetic演化生成框架
        4.3.1 面向后端脆弱路径的前端CBM模型测试用例Memetic演化生成
        4.3.2 前端CBM测试用例的脚本生成及模拟执行
        4.3.3 后端脆弱路径覆盖信息的收集
    4.4 面向后端脆弱路径的CBM测试序列全局GA搜索演化生成
        4.4.1 CBM测试序列的个体表示
        4.4.2 基于后端脆弱路径的适应度函数设计
        4.4.3 遗传算子设计
        4.4.4 个体可行性判定
        4.4.5 种群更新策略
    4.5 CBM测试序列的输入参数局部搜索SA演化生成
        4.5.1 测试序列输入参数的初始解设置
        4.5.2 扰动策略设计
        4.5.3 基于后端脆弱路径的能量函数设计
        4.5.4 更新策略设计
    4.6 前端CBM测试用例的脚本生成及后端覆盖信息的收集
        4.6.1 CBM测试用例的脚本生成
        4.6.2 基于源码插装的后端脆弱路径覆盖信息获取
    4.7 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Memetic演化生成算法及实现
    4.8 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Memetic演化生成实验分析
        4.8.1 实验方法及参数设计
        4.8.2 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演化生成有效性评估
        4.8.3 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演化生成效率分析
        4.8.4 面向CBM测试用例的脚本生成有效性分析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并行化演化生成
    5.1 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串行演化生成效率分析
    5.2 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并行化演化生成的关键问题分析
        5.2.1 种群个体执行时间及适应度值计算时间的差异性问题
        5.2.2 多浏览器并行执行的进程复用及管理问题
        5.2.3 多线程并发执行时后端覆盖信息的收集问题
    5.3 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并行化演化生成解决方案
        5.3.1 浏览器进程协同的线程池模型及调度策略设计
        5.3.2 反向代理及URL模糊匹配设计及应用
    5.4 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并行化演化生成实现
        5.4.1 多浏览器进程并行执行及复用
        5.4.2 多线程执行时个体适应度计算
        5.4.3 Web应用测试用例并行化演化生成及复杂度分析
    5.5 前后端融合的Web应用测试用例并行化演化生成实验及结果分析
        5.5.1 被测程序及实验设计
        5.5.2 Web应用测试用例并行化演化生成的有效性分析
        5.5.3 Web应用测试用例并行化演化生成的效率分析
        5.5.4 Web应用测试用例并行化演化生成的资源占用情况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面向后端漏洞检测的Web应用前端模型恶意数据生成
    6.1 面向后端脆弱路径覆盖的Web应用测试用例集漏洞检测能力分析
    6.2 影响Web应用后端漏洞检测的关键因素分析
        6.2.1 后端脆弱路径影响漏洞检测的因素分析
        6.2.2 恶意数据影响漏洞检测的因素分析
    6.3 面向后端漏洞检测的前端CBM模型恶意数据生成框架
        6.3.1 基于后端脆弱路径及恶意数据的漏洞预测模型构建
        6.3.2 基于漏洞预测模型的前端CBM序列恶意数据生成
    6.4 基于后端脆弱路径及恶意数据的漏洞预测模型构建
        6.4.1 预测目标及相关特征的确定
        6.4.2 选型分析及预测模型度量指标的确定
        6.4.3 漏洞预测模型的构建实现
    6.5 基于漏洞预测模型的前端CBM模型恶意数据GA演化生成
        6.5.1 攻击模式设计
        6.5.2 前端CBM序列恶意数据的个体表示
        6.5.3 基于漏洞预测模型的适应度函数设计
        6.5.4 遗传算子设计
        6.5.5 种群更新策略设计
        6.5.6 CBM模型恶意数据GA演化生成算法及实现
    6.6 面向后端漏洞的CBM模型恶意数据生成实验及结果分析
        6.6.1 被测程序及实验设计
        6.6.2 漏洞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分析
        6.6.3 基于漏洞预测模型的CBM模型恶意数据GA演化生成有效性分析
        6.6.4 基于漏洞预测模型的CBM模型恶意数据GA演化生成效率分析
        6.6.5 基于漏洞预测模型的CBM模型恶意数据GA演化生成性能分析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附件

(3)随钻高速数据传输电路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随钻数据传输技术研究现状
        1.2.1 随钻数据传输常用方法
        1.2.2 Intelli Pipe智能钻杆技术
        1.2.3 磁感应随钻数据传输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现状小结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随钻高速数据传输理论简述
    2.1 引言
    2.2 电磁感应耦合传输
        2.2.1 电磁感应原理
        2.2.2 耦合器等效电路
        2.2.3 耦合器设计
        2.2.4 耦合器实物图与实测频率特性曲线
        2.2.5 耦合器在钻杆短节的连接方式
    2.3 载波通信
        2.3.1 振幅键控(ASK)
        2.3.2 相移键控(PSK)
        2.3.3 频移键控(FSK)
    2.4 技术指标与需求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调制器研制
    3.1 引言
    3.2 调制器整体方案设计
    3.3 AD9832调制原理
    3.4 调制器硬件设计
        3.4.1 调制器原理图设计
        3.4.2 调制器PCB图与实物图
    3.5 调制器软件设计
    3.6 调制器输出结果展示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解调器研制
    4.1 引言
    4.2 解调器整体方案设计
    4.3 解调器硬件设计
        4.3.1 A/D模块设计
        4.3.2 FPGA底板设计
        4.3.3 FPGA核心板介绍
    4.4 解调器软件设计
        4.4.1 解调方案设计
        4.4.2 VIVADO工程
        4.4.3 实时解调设计说明
    4.5 解调器实物图与解调结果说明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系统实验与分析
    5.1 引言
    5.2 串口传输信息同步方案
        5.2.1 串行异步通信简介
        5.2.2 串口传输同步方案设计
    5.3 实验系统简介
    5.4 基于串口传输的信息同步实验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随钻多极子声波测井仪主控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声波测井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内容
第二章 随钻多极子声波测井仪主控系统概述
    2.1 随钻多极子声波测井原理
        2.1.1 仪器总体结构介绍
        2.1.2 仪器工作原理
        2.1.3 仪器工作流程
    2.2 随钻多极子声波测井仪主控系统设计关键技术简介
        2.2.1 主控系统电路介绍
        2.2.2 地址位多处理器通信设计
        2.2.3 远程在线升级设计
        2.2.4 时差算法移植及代码优化
第三章 主控系统地址位多处理器通信
    3.1 异步串行通信理论介绍
    3.2 仪器主控系统通信方法设计及存在的问题
        3.2.1 主控系统通信协议及结构
        3.2.2 总线上的数据冲突
    3.3 标准通信帧判断程序减少数据冲突
    3.4 多处理器通信设计解决数据冲突
        3.4.1 地址位多处理器通信设计原理
        3.4.2 通信帧地址位软件设计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第四章 主控系统远程在线升级
    4.1 远程在线升级概述
        4.1.1 常用升级方式介绍
        4.1.2 远程在线升级设计重难点分析
        4.1.3 远程在线升级设计总体结构
    4.2 远程在线升级文件解析设计
        4.2.1 DSP文件及存储结构分析
        4.2.2 HEX2000 工具的应用
        4.2.3 HEX转 BIN文件软件设计
    4.3 远程在线升级软件设计与实现
        4.3.1 引导程序功能介绍
        4.3.2 BIN文件可靠性传输
        4.3.3 DSP芯片内部FLASH烧写
        4.3.4 用户程序跳转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主控系统时差算法移植及代码优化
    5.1 算法移植原理
    5.2 算法移植硬件设计
    5.3 时差算法移植设计与实现
        5.3.1 STC时差算法介绍
        5.3.2 STC时差算法移植存储设计
        5.3.3 STC时差算法移植
    5.4 代码优化
        5.4.1 代码优化需求及优化原理
        5.4.2 代码软硬件优化
    5.5 实验结果及分析
第六章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5)远程教学实验管理平台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专用术语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技术知识介绍
    2.1 Qt(Qt Software)开发环境简介
        2.1.1 Qt的简介
        2.1.2 Qt的平台支持
    2.2 实验箱硬件系统简介
    2.3 数据库及并发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RS232 的实验箱串口通信协议研究
    3.1 串口通信物理接口标准
        3.1.1 串行通信接口的基本任务
        3.1.2 串行通信接口电路的组成
        3.1.3 有关串行通信的物理标准
    3.2 串口通信协议分析
        3.2.1 异步通信协议
        3.2.2 同步通信协议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远程教学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4.1 平台需求分析
    4.2 远程教学实验管理平台系统架构设计
        4.2.1 C/S三层架构设计
        4.2.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2.3 数据库表结构
    4.3 教师客户端平台设计
    4.4 学生客户端平台设计
    4.5 远程教学实验管理平台的运行和实现
        4.5.1 实验案例
        4.5.2 系统运行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柔性电阻式触觉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触觉传感器研究现状
        1.2.2 电子皮肤研究现状
        1.2.3 采集系统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论文组织结构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关键技术的介绍
    2.1 柔性电阻式触觉传感器
        2.1.1 制作方法
        2.1.2 工作原理
    2.2 柔性电阻式触觉传感器信号采集技术
        2.2.1 电阻信号采集方法
        2.2.2 柔性电阻式触觉传感器阵列信号提取方法
    2.3 A/D信号转换技术
    2.4 通信技术原理
        2.4.1 串行异步通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柔性电阻式触觉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硬件研究与设计
    3.1 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整体方案的设计
        3.1.1 系统框架总体方案设计
        3.1.2 整体硬件的要求
        3.1.3 主控芯片的选择
    3.2 传感器阵列的研究与设计
        3.2.1 顺序扫描式传感器阵列的设计
        3.2.2 行列扫描式传感器阵列的设计
    3.3 外围电路的设计
        3.3.1 顺序扫描式阵列外围电路的设计
        3.3.2 行列扫描式阵列外围电路的设计
    3.4 A/D转换原理的研究与配置
        3.4.1 A/D转换原理及主要技术指标
        3.4.2 PIC16F1526内嵌模数转换器介绍
        3.4.3 内嵌ADC配置计算
    3.5 短距离数据传输模块的研究与设计
        3.5.1 蓝牙无线传输方案
        3.5.2 WiFi无线传输方案
        3.5.3 ZigBee传输方案
        3.5.4 USB无线2.4G传输方案
        3.5.5 数据传输方案的确定
    3.6 供电模块的研究与设计
    3.7 信号采集电路PCB的研究与设计
    3.8 数据检测的抗干扰处理电路
        3.8.1 干扰来源
        3.8.2 干扰处理
    3.9 系统整体电路设计的原理图
    3.10 硬件实验的对比分析
    3.11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柔性电阻式触觉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软件的设计
    4.1 信号采集系统软件方案
    4.2 下位机的软件的设计
        4.2.1 开发环境
        4.2.2 汇编语言的介绍
        4.2.3 信号采集程序软件设计
        4.2.4 无线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4.3 上位机(PC)软件的设计
        4.3.1 上位机软件开发环境及框架设计
        4.3.2 上位机软件功能的实现
    4.4 系统测试
    4.5 本章总结
第五章 系统感知实验与结果分析
    5.1 传感器性能检测实验
    5.2 电子皮肤压力感知实验与分析
        5.2.1 信号采集系统与柔性传感器阵列有效性测试实验
        5.2.2 已知压力对电子皮肤触感单元感知实验
        5.2.3 持续压力对电子皮肤触感单元的感知实验
    5.3 电子皮肤形变感知实验与分析
    5.4 电子皮肤应用感知实验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顺序扫描式电路原理图
    附录B: 行列扫描式电路原理图
作者简介

(7)Android平台下虚拟多串口并发通信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相关背景知识介绍
    2.1 串行通讯协议概述
        2.1.1 接口定义与连接方式
        2.1.2 异步通信与同步通信
        2.1.3 串行通信传输模式
    2.2 实时调度算法
        2.2.1 实时操作系统
        2.2.2 实时调度算法分类
    2.3 缓冲区管理技术
        2.3.1 缓冲区分类
    2.4 Android系统框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调度算法与缓冲区设计
    3.1 先来先服务FCFS调度算法
    3.2 最小剩余空间优先MRSF调度算法
    3.3 缓冲区设计
        3.3.1 单接收缓冲区存在的问题
        3.3.2 双接收缓冲区设计与实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虚拟多串口并发通信系统实现
    4.1 引言
    4.2 Android系统端软件设计
        4.2.1 多串口数据流分发软件设计与实现
        4.2.2 JNI接口设计与实现
        4.2.3 多串口服务自启动实现
    4.3 STM32微处理器端软件设计
        4.3.1 μC/OS-Ⅱ系统移植
        4.3.2 USART设备驱动设计
        4.3.2.1 驱动配置细节
        4.3.2.2 驱动程序实现
        4.3.3 应用层任务设计
        4.3.4 任务优先级反转
        4.3.4.1 任务优先级反转问题
        4.3.4.2 优先级反转解决办法
    4.4 私有通信协议
        4.4.1 私有通信协议内容
        4.4.2 基于有限状态机的协议解析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5.1 实验环境搭建
        5.1.1 硬件测试环境
        5.1.2 软件测试环境
    5.2 功能测试
    5.3 性能测试
        5.3.1 一对一场景
        5.3.2 一对多场景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8)基于NanEye 2D微型图像传感器的内窥镜成像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内窥镜及其发展历程
    1.2 国内外内窥镜发展现状及当前社会需求状况
    1.3 项目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论文的主要结构概述
第二章 系统设计方案
    2.1 内窥镜系统及其关键性能指标分析
    2.2 内窥镜成像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3 内窥镜镜头设计
        2.3.1 NanEye 2D微型图像传感器
        2.3.2 内窥镜镜头
    2.4 内窥镜系统数据采集及处理板设计
    2.5 内窥镜系统光源设计
第三章 NanEye 2D内窥镜成像系统电路设计
    3.1 硬件电路设计方案
    3.2 前端NanEye 2D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
        3.2.1 LVDS差分转单端接收电路
        3.2.2 上行配置电平转换电路
        3.2.3 NanEye摄像头电源电压DAC控制电路
    3.3 HDMI接口设计
        3.3.1 HDMI接口电路设计
        3.3.2 HDMI显示接口固件设计
    3.4 FPGA主控处理电路设计
        3.4.1 FPGA主控部分的选型
        3.4.2 外围时钟、Flash和SRAM电路
    3.5 电源设计
第四章 NanEye 2D内窥镜系统数据采集
    4.1 NanEye 2D异步通信原理分析
        4.1.1 异步通信的原理
        4.1.2 NanEye 2D数据分析及异步通信难点
        4.1.3 解决NanEye 2D异步通信问题的方案
    4.2 NanEye 2D传感器数据采集接口固件设计
        4.2.1 数据采集模块
        4.2.2 NanEye摄像头电源电压控制
        4.2.3 上行寄存器配置
第五章 图像数据处理
    5.1 拜耳解码算法及实现
        5.1.1 拜耳解码算法原理
        5.1.2 具体逻辑实现
    5.2 白平衡算法及实现
        5.2.1 白平衡算法原理
        5.2.2 具体逻辑实现
    5.3 自动曝光增益调节算法及实现
        5.3.1 自动曝光增益算法原理
        5.3.2 具体逻辑实现
第六章 系统测试
    6.1 系统主板整体电源及功耗测试
    6.2 内窥镜系统数据采集解调测试
    6.3 系统成像测试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基于FPGA的膜计算模型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工作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膜计算模型与FPGA硬件实现分析
    2.1 引言
    2.2 膜计算模型介绍
        2.2.1 膜计算起源
        2.2.2 膜计算基本定义
    2.3 膜计算模型硬件实现平台
        2.3.1 硬件实现平台FPGA体系结构
        2.3.2 膜计算模型FPGA设计流程
        2.3.3 膜计算实现实验环境
        2.3.4 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 HDL
    2.4 膜计算模型FPGA实现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细胞型膜系统FPGA实现
    3.1 引言
    3.2 细胞型膜系统实现方案
    3.3 细胞型膜系统基本要素实现
        3.3.1 膜结构及膜生成与溶解实现
        3.3.2 对象多重集实现
        3.3.3 进化规则实现
    3.4 细胞型膜系统非确定性FPGA实现
        3.4.1 非确定性算法介绍
        3.4.2 改进的非确定性算法
        3.4.3 非确定性算法硬件实现
    3.5 细胞型膜系统极大并行性FPGA实现
    3.6 细胞型膜系统FPGA实现过程
    3.7 实验及结果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组织型膜系统FPGA实现
    4.1 引言
    4.2 组织型膜系统实现方案
        4.2.1 组织型膜系统的规则表述
        4.2.2 组织型膜系统的形式表示
        4.2.3 组织型膜系统实现思路
    4.3 组织型膜系统细胞间通信实现
        4.3.1 多时钟模块
        4.3.2 异步通信缓冲模块
    4.4 组织型膜系统FPGA多时钟实现
    4.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部分原理图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10)异构环境下的高并发图计算加速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文章组织结构
2 系统架构
    2.1 图算法的编程模型
    2.2 并发任务的数据访问
    2.3 系统体系结构
    2.4 本章小结
3 并发图计算任务算法执行模型
    3.1 异步通信
    3.2 异步执行
    3.3 优先级调度
    3.4 本章小结
4 数据驱动的并发执行机制
    4.1 设计思路和算法
    4.2 图划分和存储
    4.3 图数据加载
    4.4 并发处理
    4.5 本章小结
5 测试与分析
    5.1 实验环境
    5.2 系统性能测试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期间申请的软件着作版权
附录2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项目

四、一种实现串行异步通信的软件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海洋浮标低功耗研究及在浒苔监测上的应用[D]. 孟宪法. 青岛大学, 2020(01)
  • [2]基于Web应用前后端融合的测试用例集演化生成研究[D]. 王微微. 北京化工大学, 2020(12)
  • [3]随钻高速数据传输电路的研制[D]. 邹田雨.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4]随钻多极子声波测井仪主控系统设计[D]. 张军彪.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5]远程教学实验管理平台设计和实现[D]. 李闻天.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3)
  • [6]柔性电阻式触觉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 姜乾坤.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
  • [7]Android平台下虚拟多串口并发通信的研究与实现[D]. 冉德纲.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19(04)
  • [8]基于NanEye 2D微型图像传感器的内窥镜成像系统设计[D]. 石汶奇.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基于FPGA的膜计算模型实现[D]. 苑承勋. 西南交通大学, 2019
  • [10]异构环境下的高并发图计算加速方法[D]. 赵祥.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一种实现串行异步通信的软件方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