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上海”——一条真假难辨的新闻

追踪“上海”——一条真假难辨的新闻

一、追踪“上海”──一条真假难辨的新闻(论文文献综述)

杨佚楠[1](202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是影响国家存亡、民族复兴的重要力量。文化发展道路的正确与否,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实现繁荣兴盛、生生不息。早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时,中国共产党就正式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进行文化建设实践后总结出的符合文化发展规律、契合人民现实需要、适合中国文化国情的正确文化发展道路。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新时代所赋予的新气象、新矛盾和新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文化建设领域始终明确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而在这个新的历史发展方位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也更加丰富而深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思想、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动力来源、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制度为保障等等都是新时代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新内涵。此外,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价值目标也变得更具世界意义,即不仅要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要以世界眼光来观照人类文明的进步。在这一过程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探索有力举措以确保多维价值目标的顺利实现。基于此,本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阐述为出发点,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脉络、价值目标、现实境况和实践举措进行了系统性研究。第一章为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论文选题的理论背景、现实背景和时代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相关研究综述以及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之处等,为深入研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奠定基础。第二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概念。从文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两个方面进行内涵界定。在对文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的阐释上,首先从中西方两个角度阐述不同文化环境中关于文化的不同理解,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进行详尽阐释。在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阐释上,首先明确了核心关键词新时代的特定含义,再对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发展道路加以表述。最后从新的历史背景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原则、战略任务和伟大目标三个方面,详细阐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具体来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原则包括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主体;坚持以当代中国国情为现实依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任务涵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为动力来源;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制度为保障;坚持以交流互鉴促进国际文化交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目标包括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继续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坚定并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第三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脉络。本章以重要历史节点为划分依据,梳理并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新中国成立前后,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中国化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建设总结出的经验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文化曲折发展的反思都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初步思考,形成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在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接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文化建设实践中完成了从最初探索到认知深化,再到正式确立的一系列过程。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面临着新的时代背景,不仅在国际国内日新月异的文化发展环境中实现了内涵上的丰富,还得出党性与人民性相统一、一元主导与多元共生相统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践行原则。第四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价值目标。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而言,其价值目标在个人、社会、国家和世界层面呈现出不同的时代追求:从个人层面来看,发展文化是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而存在;从社会层面来看,发展文化是为了提升全社会的文明程度;从国家层面来看,发展文化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世界层面来看,发展文化是为了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这四个方面的价值目标既相辅相成、又内在统一,构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价值目标体系。第五章为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现实境况。从实践成效来看,当今社会的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水平巩固提升、文化生产力水平实现大幅度跃升、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显着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日渐增强。从严峻挑战来看,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受到冲击、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失衡、网络空间中的舆论引导问题有待解决、交流互鉴中的文化安全问题亟待重视。对这些现实境况进行具体分析,能够为实践举措的探索提供明确方向。第六章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实践举措。本论文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实践举措应当有针对性的应对前文所述及的严峻挑战。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积极应对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来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通过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地位、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力量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作用;通过坚守以人民为中的发展思想、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打造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来发展以“文化强国”为导向的现代文化产业;通过打造事前正面宣传机制、事中科学引导机制、事后反思调整机制来建构并完善网络空间中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通过对内增强文化交流安全意识、对外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来确保文化交流互鉴中的开放性与安全性并重。与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相比,本论文有一定的创新之处。首先,在论文选题上具有创新之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概念一经提出,与此相关的研究可谓比比皆是。但本论文选题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研究置于新时代背景之下,在新时代的新特征、新需要和新问题之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未来的发展之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其次,在研究框架上有所创新。在谋篇布局上,本论文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价值逻辑角度出发,论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相关内容,提升了整篇文章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在研究框架上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创新。第三,在研究观点上有所创新。本论文尝试提出了一些相对新颖且符合时代需求的学术观点,如:从新中国、新时期到新时代,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化建设都为新时代坚持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个人、社会、国家、世界四个层面具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可以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地位、发展以“文化强国”为导向的国家文化产业、建构并完善网络空间中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确保文化交流互鉴中的开放性与安全性并重五个方面出发,针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面临的严峻挑战提出解决之策。然而,鉴于笔者本人的理论功底和研究视野有限,本论文仍然具有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一选题颇为宏大、内容涵盖丰富,仅用两三年时间、十余万字将其讲清说透,是比较困难的。此外,本论文选题属于典型的社会现实问题,且处于动态发展之中。但是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笔者本人虽在行文中结合了现实案例,但就自身而言很难开展具体的实证工作和调研活动,这使得针对该选题的实证研究难以充分进行,使该论文缺少一定的量化数据加以支撑,在研究结论上无可避免的稍显单薄。但从理论研究的动态发展上看,这些不足之处也恰恰印证了该主题具有强大的研究空间并为笔者未来的研究之路提供了强大动力。

刘园园[2](2021)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传播研究 ——以新冠疫情谣言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以“非典”为开端,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与其相伴而生的,是网络谣言的滋生与蔓延。在谣言面前,真相与事实被遮蔽,公众被笼罩在恐慌与焦虑之中,社会秩序与网络安全受到挑战。2019年12月以来发生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起典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这一至今尚未平息、影响极其深远的公共卫生事件中,与病毒相关的“信息疫情”持续暴发,虚假信息借助社交媒体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营造出一种高度不确定性的信息环境,引发公众的不安情绪甚至对公众健康产生危害。因此,对新冠疫情网络谣言展开系统研究,借以窥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谣言的产生与传播规律,是实现谣言有效防治、维护网络空间清朗与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本研究聚焦新冠疫情中的网络谣言,选取涵盖疫情各阶段的450条谣言信息,利用数据分析、内容分析、定性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其传播特征与传播机制进行深入探析。论文共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绪论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进行了阐述,并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网络谣言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合梳理与综述。第二章对从网络爬取的450个网络谣言的文本特征及内容展开分析,利用词频分析、语义网络分析以及内容分析方法,从谣言文本、时间分布、主题分类、关涉地域、情感态度、辟谣主体等多个维度对谣言进行细致的剖析与呈现,明晰谣言的传播特点。第三章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建立以30个案例为代表的谣言案例库,通过设置变量-构建真值表-软件运算的步骤,找寻影响新冠疫情网络谣言传播热度的条件组合路径。第四章对新冠疫情网络谣言的传播机理进行了系统解析,结合前文研究从内容、媒介、现实三个层面剖析了谣言背后的传播动因。第五章针对新冠疫情网络谣言的传播特征与传播规律,从破解受众“信息茧房”、打破微信中谣言的圈层化传播、辟谣防控共同体构建、发挥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优势等角度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网络谣言治理提出对策建议。研究发现,新冠疫情网络谣言相关议题呈现出多元与流变的特点,主题涵盖疫情发展、疫情防控、防疫知识、疫情奇闻等多方面,且随着疫情进展谣言主题也均随之变化,谣言借助情绪动员以及地缘关系突破,不断获得新的传播生命力。而谣言的高热度传播是多重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以微信为代表的强链接传播渠道是谣言高热度传播的关键因子,这一渠道中,防疫知识类谣言以及有可靠信源的诉诸恐惧类谣言更容易获得传播,这些不同条件的组合使得谣言更具传播力。

王洋[3](2020)在《新冠肺炎防控中地方政府信息类工具应用问题研究 ——以滨州市为例》文中指出2019年底,突然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向全国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提出了巨大挑战,相对于统筹、调度全国防疫工作的中央人民政府也就是国务院而言,地方政府成为应对此次由传染病引起的社会危机的主力军。此次公共卫生危机引发的“非常态”社会治理既考验地方政府应用组织性工具、管制型工具、经济诱因性工具等传统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政策工具进行政府决策、宏观调控及管理公共事务等能力,也考验政府应用信息类工具打一场阻击新冠肺炎疫情“思想战”“心理战”“信心战”的能力。本论文从政策工具视域对地方政府在特定的社会情境和政策环境之下如何善加利用“信息类工具”的治理过程进行分析、梳理和概括、总结。本论文以滨州市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信息类工具应用情况为研究对象,充分运用案例分析法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研究法,全面了解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至笔者撰文期间地方政府如何利用政务公开、新闻宣传、征求意见、信息共享等一系列信息沟通手段实现控制传染源、切断病毒传播途径、恢复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等政策意愿。结合善治理论和政策工具理论,总结分析地方政府在新冠肺炎防控这个特殊时期对信息类政策工具的应用与实践情况,并针对信息类工具应用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今后地方政府更加科学、合理、创新、高效的应用政策工具、节约社会成本提供参照,也为丰富具有中国特色的政策工具理论提供实例支持。

范丽君[4](2020)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文中研究指明1994年我国接入互联网之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产生到不断壮大,经历了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发展进程,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也同样经历了由现象到本质、由经验型到科学化的认识阶段,大致可分为管控应对阶段、主动探索阶段、深化研究阶段,并朝着学科化方向发展。虚拟实践性是开展体验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依据;交互主体性是构建主体间性教育思维的前提基础;隐蔽渗透性是运用潜隐性教育方式的重要依据。结合调查问卷结果检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其教育者封闭的教育思维、“去现实化”的教育内容、孤立的教育载体、单一的话语体系等问题,是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低实效性、少针对性的主要原因。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的接受理论提出了“走向读者”这样一个新思路,由“文本中心论”转向了“读者中心论”,是美学研究领域方法论的根本性转变。借鉴接受理论“接受者中心”、“期待视野”、“召唤结构”、“读者参与”、“审美经验”、“审美距离”、“偏离效应”等概念,对解决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价值。借鉴接受理论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二者在理念、要素、过程、环节等方面的相似性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接受理论的内在动力。针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存问题,本文借鉴接受理论构建一个包括理念创新、内容优化、载体运用、话语变革在内的创新体系,四个要素分别处于创新体系的核心层、根本层、渠道层和表象层,彼此联系、相互交织,共同发挥协同创新效应。接受理论认为读者作为接受者在文学价值结构中处于灵魂地位,是文学价值创造的直接参与者。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主观能动性、自主选择性和创新超越性。接受理论中“接受者中心”的观点启示教育者要树立以大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具有对话性、差异性和发展性。这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性的本质体现,“受众至上”的互联网思维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大学生主体意识不断增强趋势的应然选择。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要求教育者要密切关注接受主体的思想行为特点、与大学生平等对话、培养大学生主体性能力来实现。“期待视野”是读者基于自身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一种审美期待,它决定了读者对作品的接受效果。当代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是促使其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动力。教育者要充分关注大学生指引导向需求、沟通交流需求、表达自我需求,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既要符合大学生的“期待视野”,又要力求满足其“创新期待”。按照生活化、人文性、时代感的优化原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以网络“三观”教育作为基础性内容,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加强网络政治引领,创新媒介素养教育。接受理论强调读者的阅读对作品价值实现的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网络接受方式以互动性、体验性、参与感为特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运用应当遵循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举、目的性与渗透性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融合、教育性和参与性共存的原则,有效利用微博、微信、APP等“微”平台,开发推广“严肃游戏”,加快建设“慕课”、“微课”等“移动”课堂。“召唤结构”是由作家建构、由读者对未定点及空白进行确定和填充的结构机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同样需要教育者用话语体系建构起“召唤结构”。教育者要重视接受者的主观创造性,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话语偏好,灵活运用网言网语的“偏离效应”。根据网络语言“泛话语权”、“小叙事”、“可视化”的特点,按照提高话语体系的“引导力”、“渗透性”、“柔性化”的原则变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体系:掌握网络话语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拓展话语资源,精心组织话语形式,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丁艳[5](2020)在《微信公众平台辟谣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高度普及,中国网民数达到巅峰,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数已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6成,且手机网民已达8.47亿,移动互联网使用进一步深化。其中微信的表现尤为突出,2019年微信月活跃账户数为11.51亿,成为备受用户青睐的顶级流量公众平台。也正因此,微信信息的质量问题成为平台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毋庸置疑,微信平台的优势极为明显,一方面,其基于熟人圈的强关系性,使得用户对微信信息的信任度较高。另一方面,信息在微信平台传播极快,短时间内便可能几何级数的传播。但这样的优势客观上也给谣言的传播与扩散提供了便利,谣言的滋生与传播已经危及微信的信息品质,并进而影响到用户的生活品质,使得辟谣成为微信平台的当务之急。2014年,微信研发出投诉举报功能,随后运营“谣言过滤器”微信官方辟谣公众号,2015年设立了辟谣中心,2017年开发出“辟谣小助手”小程序。在5年的时间里,微信平台在治理谣言方面不断摸索,正在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辟谣机制。本文从微信谣言的主题、叙事、话语三个方面分析微信谣言的特征,如议题多元化,叙述程式化、悲情性,话语内容诉诸恐慌、假借权威、道德绑架和话语表现形式强化感染力等,同时探究微信谣言对公众生活、社会秩序、政府公信力产生的严重危害。在此基础上,以微信公众平台为研究对象,从腾讯公司、中央网信办或地方网信办、地方网信办与媒体、文化传播公司以及个人这五类辟谣主体入手展开分析,总结微信公众平台的辟谣流程、辟谣内容和辟谣方式,进而探讨微信公众平台注重专业性、可读性、互动性的辟谣特色。通过研究,发现微信辟谣还存在平台监管意识松懈、技术检测不严,平台运营中账号分类不精细、后台资源储备不足,平台惩治措施和受众媒介素养欠缺等问题,并针对性地从平台监管、运营、惩治和用户四个维度深入探讨微信辟谣的改进策略,以期为建立微信信息传播的良好秩序提供一定的借鉴。

施春兰[6](2020)在《食用农产品安全自媒体协同监管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自媒体网络时代,微信、微博以及短视频平台等各种依托于互联网发展起来的自媒体逐渐进入人们生活。“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用农产品安全问题更是备受关注。在自媒体时代背景下,网络成为舆情特别是公众表达、接收信息的重要平台,各类食用农产品安全事件、谣言频发。面对网络舆论的冲击,政府治理能力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一方面自媒体协同公众、企业等社会主体响应政府政策、传播企业文化、发展电商模式等,调动各主体共同参与监管,提升整体监管能力和绩效。另一方面,自媒体低门槛、发言自由、评论便捷等,公众参政议政热情高涨,导致负面舆情、谣言等传播速度快,舆论影响力大,对政府的网络应急、联动监管等能力要求更高,而传统的监管手段逐步失灵。食用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各环节常爆舆情,公众消费信任逐渐降低,对政府监管能力、企业经营责任提出质疑,带来负面影响。本文以食用农产品为研究对象,以协同优势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舆情传播理论等为理论基础,从我国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的现状出发,对当前食用农产品在生产到消费等环节所呈现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自媒体时代背景,按照“细化监管主体、强化监管结构、优化运行机制”的研究逻辑探讨监管模式的不足。通过对自媒体、政府、公众、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主体如何应对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的问题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重点对自媒体平台的协同监管机制做了探索。首先,从食用农产品安全事件舆情传播的特征及影响、当前政府公共管理的不足、自媒体的协同监管作用等方面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内容。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抽样数据收据等方法分析各自媒体平台的传播特征和现状,了解公众对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的言行,分析监管主体、监管结构、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及自媒体对监管所带来的正面作用和负面影响。第三,结合“僵尸肉”事件作实证案例分析,从舆情传播理论和协同优势理论出发,回顾了事件舆情演变过程,分析了舆情事件传播特征,就自媒体协同监管方向结合案例着重做了问题和原因探究。最后,提出了食用农产品安全自媒体协同监管的有效机制。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食用农产品协同监管模型,设置以公众、企业、社会组织等为主体的市场信息共享平台,和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监管平台组成的食用农产品安全专业数据库。构建以增强各社会主体认知的控制参量和建构协同监管机制的序参量互为作用关系的监管结构,控制参量包括各社会主体的利益诉求协同、信任关系共建、法律法规健全等认知协同,而序参量包括风险沟通机制、科学评估机制、市场联动机制、评价问责机制等机制协同。同时发挥自媒体大数据、信息管理、舆论引导这三方面的“协同监管”运行机制,就食用农产品安全优化监管提出进一步展望。

孙琴[7](2020)在《社交媒体时代企业网络谣言传播的应对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谣言是一种古老的信息传播现象,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企业网络谣言在社交媒体上的泛滥对现代企业产生巨大影响,是艰巨的挑战,也是企业蜕变进化的机遇。从社交媒体时代背景出发,探讨企业网络谣言在社交媒体时代所呈现的特点,并分析其对企业的影响。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企业网络谣言的应对现状,分析企业网络谣言案例的得失,总结不足之处。从中析出企业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为企业网络谣言相关的研究和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首先,研究梳理了谣言与网络谣言的定义和特点,界定了企业网络谣言的内涵。然后,以企业网络谣言传播的机理分析为逻辑起点,对其在社交媒体中所体现的特点进行系统研究。其次,研究分析企业网络谣言传播的影响。结合案例“星巴克咖啡致癌事件”与“鸿茅药酒事件”对企业网络谣言的应对现状进行探讨,发现目前企业应对网络谣言,存在意识淡薄、方法不足、外部环境不足等问题。最后,探讨企业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包括社交属性促使、经济利益驱动、社会情绪煽动三个方面。社交媒体时代,多元化的传播手段,传播主体话语权的增强,网络媒体的“放大镜”作用,让企业网络谣言的应对工作更具挑战性。在社交媒体时代,企业应对网络谣言需要强化意识管理,对企业不实信息保持高度警惕,积极面对。在应对机制上,建立企业网络谣言预警机制、企业网络谣言控制机制、企业网络谣言防范机制;与公众的互动,培养公众的责任意识与媒介素养,倡导公众理性筛选网络信息,借助“意见领袖”的影响强化辟谣工作;深化企业信息公开,要借助社交媒体及时公布信息,引进新技术手段加强信息的管控,企业联合起来,组建行业自治组织,搭建行业专业化辟谣平台和网站。

言雪依[8](2020)在《数字崇拜 ——一种后真相时代的媒介伦理问题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后真相”时代,人们往往将情感和个人信念凌驾于客观事实之上。媒介的碎片化拼接叙事、受众的情感诉求至上都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事实真相。随着大数据和智能算法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和个人都呈现出数字化生存的趋势,数字技术给媒介带来了颠覆性的变革。相较于大众传播的模糊传播,数字传播是一种高清晰的传播。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之下,数据成为客观真实的代言人,人们仿佛找到了扭转“后真相”的灵丹妙药,但是数据是否真的能够充分代表真实,并且提高受众理性判断的意识?还是会成为“后真相时代”的共谋,增强事实真相的不确定性?这些都是值得商榷的。媒介以及受众对基于大数据和智能算法技术的数字传播过分追捧,导致了数字崇拜的伦理问题。具体表现为:数字媒体真实性、客观性和公共性缺失不利于真实建构;受众信息接收窄化、信息茧房效应和囚徒困境极化态度观点输出;社会偏见和矛盾加剧,公共空间理性对话环境遭破坏。数字崇拜的媒介伦理问题使得后真相时代进一步加深,并且给后真相时代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亟需深入研究并解决。本文第一章绪论部分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和选题意义,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分析,明确了本研究对于数字化媒介时代的重要意义。第二章以数字崇拜的概念、特征等为切入口对数字崇拜的生成与后真相政治的社会基础进行了探讨。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对数字崇拜这一伦理问题的具体表现放在后真相时代背景之下进行考察。第六章分别从媒介、受众和政府三个主体提出应对后真相时代数字媒体伦理困境的策略。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对媒介相关理论和数字媒体时代伦理问题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其次是定性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数字媒体时代伦理问题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总结和整合;再者是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研究和权威数据的论证来保证研究成果的客观性。

纪亚男[9](2020)在《媒介素养视阈下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谣言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传媒,亦是新媒体时代传播较广泛的信息。大学生作为网络媒体的主力军,经常会在网络中接触到谣言。网络谣言迷惑性强、病毒式的传播扩散对大学生的认知和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作为媒介素养的一项关键指标,研究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的影响因素,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线上填写调查问卷的方式,在问卷星中共收到407份有效问卷。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数据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地阐述了谣言的定义和特点、大学生接触较多的谣言内容、大学生接触谣言的途径和接触谣言后的态度。重点研究了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的影响因素,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本文共分为6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谣言、媒介素养的定义。通过绪论部分的介绍,笔者初步了解到目前谣言的发展状况及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的研究现状,为接下来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一章主要分析了大学生接触较多的谣言内容。笔者结合各研究报告的统计结果了解到,以90后为代表的大学生是注重养生的一个群体,他们喜欢娱乐且经常在热点事件中发声。基于此,本文主要将大学生接触较多的谣言内容划分为三类,即:健康养生类、娱乐类和失实报道类。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大学生接触谣言的途径。本文主要选取以上大学生接触较多的三类谣言内容作为研究样本,研究大学生接触谣言的主要途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主要通过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或网站、线下人际交流和传统媒体接触到谣言。并且,大学生在网络中接触的谣言居多,其次为线下人际交流,再次为传统媒体。第三章主要论述了大学生接触谣言后的态度,经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接触谣言后的态度主要包括:置之不理,一扫而过;不假思索,快速转发;慎重思考,追根溯源。除此之外,第四章作为本文的研究重点,分析了影响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的因素有哪些。笔者共收集到407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问卷,经归纳整理后,根据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的变量类型与数据分布态势建立回归模型,并采用SPSS中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分析出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与大学生的学历、课外阅读的数量、是否加入辟谣群、获取信息的渠道、上网获取信息的平台、关注信息的类型等存在显着相关性。最后,笔者总结了此次研究中的不足之处,并作出研究展望。第五章主要针对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的影响因素及不同类型谣言的特点,提出了大学生提高谣言辨别能力的措施。如,提升科学素养,关注新闻时事,加强信息交流,提高阅读量等。

宋雪[10](2020)在《基于协同治理视角的灾害事件多元主体辟谣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灾害事件中,错综复杂的谣言环境使得社会弥漫着焦虑与恐惧的情绪,导致人心惶惶,干扰灾害救援与灾后重建工作,降低社会公信力,甚至使社会面临次生灾害风险。因而及时有效地进行辟谣行动在灾害事件社会治理中尤为重要。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传统公共行政时期的政府或媒体单一主体辟谣显现出辟谣速度慢、辟谣公信力低、辟谣难度大、辟谣能力弱、辟谣信息不全面等诸多问题,多元主体参与辟谣行动可以弥补这一缺失,且社会化媒体的兴起为多元主体辟谣提供了便利条件,再加上辟谣行动符合社会各个主体的利益,因此可以说多元主体参与辟谣行动势在必行。由此,本研究对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辟谣进行深入考察,通过考察灾害事件辟谣行动中的主体构成,以及多元辟谣主体的话语生产、辟谣效果,来厘清多元主体在辟谣行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而指导协同辟谣机制构建,提高辟谣信息传播效率、提升灾害事件中的辟谣行动效果,维护灾害事件中清朗的舆论空间,帮助恢复社会秩序稳定。本研究以协同治理的视角关注了多元主体的辟谣行动,拓展了以往单一辟谣主体的研究视角,同时补充完善了协同治理的研究范畴,赋予该研究领域一定的创新性。研究基于灾害事件中的原创辟谣微博文本和下方评论文本,综合运用内容分析、语料库与话语分析等研究方法,基于“谁在辟谣”——“如何辟谣”——“产生怎样的辟谣效果”的研究思路,从协同治理理论视角,剖析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如何参与辟谣行动以及生成怎样的辟谣效果问题,解析多元主体在灾害事件辟谣行动中的角色,进而提出优化协同辟谣机制的思考和建议。研究聚焦“谁在辟谣”这一问题,发现灾害事件中辟谣行动主体性质多样,政府主体、官方媒体主体、非官方媒体主体、普通个人主体、认证用户主体、企业与组织机构主体均积极参与到灾害事件辟谣行动中。从原创辟谣微博数量和辟谣微博数量的动态变化来看,政府主体是辟谣行动的核心领导者。在政府这一核心领导者的引领下,多元辟谣主体在政治认同、公共利益、主体效益、亲社会性和利他性的推动下,积极参与到灾害事件辟谣行动当中。在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如何辟谣”的问题上,研究从“辟谣对象”和“辟谣策略”两个方面展开。在辟谣对象方面,研究发现普通个人主体与认证用户主体在人为事故类灾害中更为活跃,而其他主体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灾害类型偏向;所有性质类型的辟谣主体在谣言类型上倾向性一致。在辟谣策略方面,普通个人主体多基于道德正义立场,使用情感注入策略;政府主体、企业与组织机构主体多使用澄清谣言不实之处的劝服技巧;官方媒体主体通过建立造谣传谣者与辟谣者之间的二元对立方阵,揭示造谣传谣行为的不正当性,使得辟谣信息更加具有说服力。认证用户主体多通过对已知信息的再加工,做出基于事实的推理论证;非官方媒体主体多通过引用专家论证来对辟谣信息展开详细阐释。关于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产生怎样的辟谣效果”的问题,研究从辟谣信息传播力和辟谣信息接受效果两个方面来考察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的辟谣效果。研究发现,在辟谣信息传播力方面,非官方媒体凭借其平台属性、认证用户主体凭借其庞大的粉丝基数以及适合与公众沟通的话语表达方式,而具有较强的辟谣信息传播力。在辟谣信息接受效果方面,官方媒体、非官方媒体的辟谣微博接受度最差。其中,官方媒体主体辟谣微博下方评论通过质疑的态度框架表达对官方媒体主体的不信任,并通过争夺界定谣言的话语权来否定官方媒体辟谣的合法性;非官方媒体主体辟谣微博下方评论通过愤怒情绪框架表达对非官方媒体主体的不信任,并通过真相框架要求非官方媒体主体提供更详细、全面的信息。政府主体的辟谣微博接受效果有待提高,其辟谣微博下方评论通过反讽框架与政府信息缺位框架的建构来表达对官方辟谣行动的不满。认证用户和普通个人主体的辟谣微博接受度最高,其辟谣微博下方评论通过信任的态度框架和“我们”与“他们”对立关系的建构,表达出对认证用户和普通个人主体深层次的认同。通过对灾害事件辟谣行动中“谁在辟谣”“如何辟谣”“产生了怎样的辟谣效果”等一系列问题的梳理,研究最终描绘出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的辟谣角色。政府主体是灾害事件辟谣行动中的核心力量,普通个人主体是情绪化辟谣信息传播者,认证用户主体是理智的辟谣信息传播者,官方媒体承担着辟谣信息汇聚者与谣言警示者的角色,非官方媒体承担着辟谣信息专业阐释者的角色,企业与组织机构主体扮演着辟谣信息补充者的角色。然而,在灾害事件辟谣过程中,一些问题仍然影响着辟谣效果的发挥:普通个人主体传播力度弱、缺乏辟谣动力;官方媒体主体辟谣的接受效果差、公信力不足;“后真相”语境下,真相建构困境干扰了辟谣消息传播。研究在厘清灾害事件多元主体辟谣角色的基础上,针对灾害事件中的辟谣困境,提出协同辟谣的思考和建议。研究认为:第一,依据多元主体的辟谣动力,构建协同辟谣的共同目标;第二,整合多元主体辟谣信息,完善信息资源配置;第三,依据辟谣主体角色,完善灾害事件中多元辟谣主体联动机制,从而增强灾害事件中辟谣信息传播效果,全面提高辟谣效率。

二、追踪“上海”──一条真假难辨的新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追踪“上海”──一条真假难辨的新闻(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概念
    2.1 文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相关概述
        2.1.1 文化
        2.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相关概述
        2.2.1 文化发展道路
        2.2.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第3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历史脉络
    3.1 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理论基础形成
        3.1.1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及其对中国化的启迪
        3.1.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
        3.1.3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对文化曲折发展的反思
    3.2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确立
        3.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最初探索
        3.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认知深化
        3.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正式确立
    3.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创新发展
        3.3.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面临的新时代背景
        3.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涵丰富
        3.3.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践行原则
第4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价值目标
    4.1 个人层面——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4.1.1 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4.1.2 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文化需求
        4.1.3 激发人民群众创新创造活力
    4.2 社会层面——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4.2.1 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4.2.2 提升公民道德素质与社会道德水平
    4.3 国家层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4.3.1 增强全民族文化自信
        4.3.2 培育高素质文化国民
        4.3.3 解放发展文化生产力
        4.3.4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4.4 世界层面——推动世界文明发展进步
        4.4.1 开辟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4.4.2 助力人类文明平等多样发展
        4.4.3 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文基础
第5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现实境遇
    5.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实践成效
        5.1.1 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水平巩固提升
        5.1.2 文化生产力水平实现大幅度跃升
        5.1.3 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显着提高
        5.1.4 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日渐增强
    5.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严峻挑战
        5.2.1 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地位受到冲击
        5.2.2 文化产品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失衡
        5.2.3 网络空间中的舆论引导问题有待解决
        5.2.4 交流互鉴中的文化安全问题亟待重视
第6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实践举措
    6.1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6.1.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
        6.1.2 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
        6.1.3 积极应对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态渗透
    6.2 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作用
        6.2.1 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地位
        6.2.2 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的引领力
    6.3 发展以“文化强国”为导向的国家文化产业
        6.3.1 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6.3.2 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
        6.3.3 打造现代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6.4 建构并完善网络空间中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
        6.4.1 事前正面宣传机制
        6.4.2 事中科学引导机制
        6.4.3 事后反思调整机制
    6.5 确保文化交流互鉴中的开放性与安全性并重
        6.5.1 对内增强文化交流中的安全意识
        6.5.2 对外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攻读成果
致谢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传播研究 ——以新冠疫情谣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现实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 传播学视角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研究综述
        (二) 网络谣言研究综述
        (三)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研究综述
    四、研究框架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新冠疫情网络谣言传播特征分析
    一、新冠疫情网络谣言的样本选取
    二、新冠疫情网络谣言的文本语义分析
        (一) 新冠疫情网络谣言的高频词分析
        (二) 新冠疫情网络谣言的语义网络分析
        (三) 新冠疫情网络谣言的标题特征分析
    三、新冠疫情网络谣言的内容分析
        (一) 新冠疫情网络谣言的时间分布:谣言的“滋生-蔓延-衰减-退却”周期与疫情发展进程相呼应
        (二) 新冠疫情网络谣言的主题分类:防疫类“伪科学”知识成谣言之首
        (三) 新冠疫情网络谣言关涉地域分布:以热门地区为中心辐射其他地域
        (四) 新冠疫情网络语言的情感态度分类:恐惧与愿望类诉求占主导
        (五) 新冠疫情网络谣言的辟谣主体分类:形成政府-媒体-专家-专业辟谣机构联动的强大辟谣体系
第三章 新冠疫情网络谣言传播机制研究——基于定性比较分析
    一、研究设计
        (一) 研究方法:定性比较分析
        (二) 研究思路
        (三) 新冠疫情网络谣言的案例选择
        (四) 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确定
    二、数据分析与真值表构建
        (一) 数据分析
        (二) 构建真值表
    三、结果分析
        (一) 单变量分析
        (二) 条件组合分析
        (三) 研究小结
第四章 新冠疫情网络谣言传播机理解析
    一、新冠疫情网络谣言传播的内容动因
        (一) 多元与流变的议题设置
        (二) 安全心理需求下的情绪动员
        (三) 突破地缘关系的谣言扩散与变异
    二、新冠疫情网络谣言传播的媒介动因
        (一) 以微信为代表的强链接渠道加速传播
        (二) 多种媒介组合形式丰富谣言传播形态
    三、新冠疫情网络谣言传播的现实动因
        (一) 风险社会下的公众危机意识加剧
        (二) 健康知识类谣言的认知困境加深
第五章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治理策略
    一、受众层面:提高网民信息素养,破解“信息茧房”
    二、媒介层面:完善微信平台把关效能,打破谣言的圈层化传播
    三、辟谣主体层面:提高辟谣速度,打造谣言协同防控共同体
    四、技术创新层面:发挥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优势,找寻网络谣言治理新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新冠肺炎防控中地方政府信息类工具应用问题研究 ——以滨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评价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1.3.4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1.2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1.3 信息类工具
    2.2 相关理论
        2.2.1 善治理论
        2.2.2 政策工具理论
第3章 滨州市新冠肺炎防控信息类工具应用现状
    3.1 信息类工具取得成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3.1.1 建立信息流动的“高速通道”
        3.1.2 完善疫情信息披露发布机制
        3.1.3 提升社会整体安全感
    3.2 信息类工具表现形式:多元互动与优化组合
        3.2.1 公开通报
        3.2.2 重视获取“第一手信息”
        3.2.3 参配其他政策工具
    3.3 信息类工具创新应用:综合性技术防御
第4章 滨州市新冠肺炎防控信息类工具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滨州市新冠肺炎防控信息类工具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4.1.1 缺乏统一的信息传导平台
        4.1.2 信息沟通对象“不齐全”
        4.1.3 隐私保护领域面临挑战
    4.2 滨州市新冠肺炎防控信息类工具应用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4.2.1 部门存在多头管理问题
        4.2.2 “大政府”的惯性思维
        4.2.3 欠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第5章 优化地方政府新冠肺炎防控信息类工具应用的对策建议
    5.1 构建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
        5.1.1 建立信息协调“新体制”
        5.1.2 搭建信息共享“大平台”
        5.1.3 强化后期信息“常管护”
    5.2 推动社会治理主体多元化
        5.2.1 重视培育非政府组织
        5.2.2 发挥企业的驱动作用
        5.2.3 建立积极的公民身份认同
        5.2.4 提升与媒体互动的能力
    5.3 强化公民隐私权保护力度
        5.3.1 加强隐私安全教育
        5.3.2 提升数据安全保障
        5.3.3 依法保护公民信息
        5.3.4 持续推动技术升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4)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文献综述简析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一) 理论基础
        (二) 知识借鉴
    四、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维度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阶段及成果
        (三)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特征及有效运用
        (一) 虚拟实践性:开展体验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基石
        (二) 交互主体性: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前提基础
        (三) 隐蔽渗透性:运用潜隐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重要依归
第二章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检视及归因分析
    一、教育思维封闭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 教育者对网络“新变化”认识不足
        (二) 教育者对受众维度的考量不够
    二、教育内容疏离现实降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度
        (一) 教育者缺少对大学生内在需求的研读
        (二) 教育内容对现实生活缺少解读和反思
        (三) 教育内容创新不足且同质化现象严重
    三、网络载体孤立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效度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缺少吸引力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未形成合力
        (三) 教育者网络载体运用能力有待加强
    四、话语体系单一消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感染力
        (一) 平等话语观念缺位
        (二) 话语资源单一匮乏
        (三) 话语方式恰适性不足
        (四) 话语影响力逐渐式微
第三章 接受理论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启示
    一、接受理论的创立及运用
    二、接受理论重要观点解析
        (一) “接受者中心”
        (二) “隐含的读者”
        (三) “审美经验”
        (四) “期待视野”
        (五) “召唤结构”
        (六) “读者参与”
    三、接受理论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性
        (一) 现实需求: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效果
        (二) 内在动力:二者在要素、过程等方面的相似性
    四、基于接受理论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构想
        (一)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目标
        (二)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原则
        (三)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素
第四章 视角转向:树立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一、“接受者中心”彰显出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一) 接受理论中“接受者中心”的内涵
        (二) 大学生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体性特点
        (三) “接受者中心”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二、树立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逻辑必然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交互主体性的本质体现
        (二) 确立“受众至上”互联网思维的必然要求
        (三) 顺应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趋势的应然选择
        (四) 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接受效果的逻辑起点
    三、大学生主体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实现路径
        (一) 关注大学生的多层次需求
        (二) 实现与大学生的平等对话
        (三) 强化大学生网络主体能力
第五章 内容优化:契合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视野”
    一、“期待视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的依据
        (一) 接受理论中“期待视野”的内涵及启示
        (二) 探究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期待视野”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的内在遵循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特征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原则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优化设计
        (一) 网络“三观”教育:突出主导性内容
        (二) 网络道德教育:强化根本性内容
        (三) 网络政治教育:优化主体性内容
        (四) 媒介素养教育:创新拓展性内容
第六章 载体运用: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互动”
    一、“互动参与”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着力点
        (一) 接受理论中读者参与的重要意义
        (二) 当代大学生网络接受方式的特点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内部考量
        (一)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涵
        (二)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特征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运用的实践样态
        (一) 见“微”知着——“微”平台的有效利用
        (二) 身临其“境”——严肃游戏的开发使用
        (三) “移动”课堂——网络教育平台的搭建
第七章 话语变革: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召唤结构”
    一、“召唤结构”为话语产品创设意义“空白”
        (一) 重视接受者的主观创造性
        (二) 研究大学生的网络话语偏好
        (三) 灵活运用网言网语的“偏离效应”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的内在依据
        (一) 网络语言特点
        (二) 话语变革原则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理路
        (一) 掌握网络话语传播的特点和规律
        (二) 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资源
        (三) 精心组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
        (四) 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表达方式
        (五) 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结语
附录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微信公众平台辟谣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三.研究现状
        3.1 国外研究现状
        3.2 国内研究现状
        3.2.1 关于网络谣言研究
        3.2.2 关于微信谣言的研究
    四.研究对象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微信谣言的特征与危害
    1.1 微信谣言的特征
        1.1.1 微信谣言的主题特征
        1.1.2 微信谣言的叙事特征
        1.1.3 微信谣言的话语特征
    1.2 微信谣言的危害
        1.2.1 影响公众生活
        1.2.2 扰乱市场秩序
        1.2.3 侵蚀党和政府公信力
第二章 微信公众平台的辟谣机制分析
    2.1 微信公众平台辟谣账号主体
        2.1.1 微信官方
        2.1.2 中央网信办或地方网信办
        2.1.3 地方网信办和地方媒体联合
        2.1.4 各类文化传媒、网络公司
        2.1.5 个人自发
    2.2 微信公众平台的辟谣流程
        2.2.1 采集和发现疑似谣言
        2.2.2 将疑似谣言推送给第三方机构评估
        2.2.3 辟谣主体出面辟谣
    2.3 微信公众平台的辟谣内容
    2.4 微信公众平台的辟谣方式
        2.4.1 知识科普,提前预警
        2.4.2 直接回应,击碎谣言
        2.4.3 实验验证,提升可信度
    2.5 微信公众平台的辟谣特色
        2.5.1 力求专业性
        2.5.2 强化可读性
        2.5.3 注重互动性
第三章 微信公众平台辟谣存在的问题
    3.1 平台监管层面
        3.1.1 监管意识松懈
        3.1.2 技术监测不严格
    3.2 平台运营层面
        3.2.1 辟谣账号不够精细
        3.2.2 资源储备不全
    3.3 平台惩治层面
        3.3.1 平台惩治难以落到实处
        3.3.2 缺乏针对性的惩治措施
    3.4 受众媒介素养有待提升
        3.4.1 识谣能力不够
        3.4.2 辟谣意识不强
第四章 微信公众平台辟谣的改进策略
    4.1 进一步加强平台监管
        4.1.1 完善微信平台把关效能
        4.1.2 提升谣言的防控技术
    4.2 着力细化平台运营
        4.2.1 打造品牌辟谣账号
        4.2.2 打造辟谣矩阵
    4.3 完善平台惩治机制
        4.3.1 联合法律健全微信公众平台惩治措施
        4.3.2 实施实名制,建立信用评分机制
    4.4 提升用户媒介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

(6)食用农产品安全自媒体协同监管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和不足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食用农产品安全
        2.1.2 自媒体
        2.1.3 协同治理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2 网络舆论传播理论
        2.2.3 协同优势理论
第三章 自媒体时代食用农产品监管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3.1 自媒体平台现状
        3.1.1 自媒体平台类型及特征
        3.1.2 食用农产品自媒体传播现状
    3.2 公众消费者的自媒体接触习惯调查分析
        3.2.1 问卷样本分析
        3.2.2 研究小结
    3.3 自媒体时代食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3.3.1 监管主客体
        3.3.2 监管结构
        3.3.3 运行机制
第四章 自媒体协同监管案例分析——“僵尸肉事件”
    4.1 舆情基本特征分析
        4.1.1 网络舆情演变
        4.1.2 舆情传播与特征分析
    4.2 “僵尸肉”事件自媒体协同监管实践分析
        4.2.1 忽视报道的严谨、客观及公众讨论
        4.2.2 多地开展专项整治,协同自媒体回应
        4.2.3 分化食用农产品监管责任议题,但缺乏组织性
        4.2.4 “两微一端多纸媒”的实时报道,缺乏媒体纠错机制
    4.3 “僵尸肉”事件自媒体协同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3.1 存在问题
        4.3.2 原因分析
第五章 食用农产品安全自媒体协同监管机制构建
    5.1 自媒体协同监管机制的构建
        5.1.1 食用农产品安全市场信息共享平台
        5.1.2 食用农产品监管平台
        5.1.3 食用农产品安全专业数据库
    5.2 自媒体多维协同监管策略
        5.2.1 大数据协同
        5.2.2 信息管理协同
        5.2.3 舆论引导协同
    5.3 自媒体协同监管机制的运行
        5.3.1 加强控制参量:主体多元共治观念协同
        5.3.2 增加序参量:机制多项优化协同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自媒体接触习惯调查

(7)社交媒体时代企业网络谣言传播的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标与方法
第一章 社交媒体时代企业网络谣言传播的机理分析
    第一节 企业网络谣言传播在社交媒体中的特点
        一、信息传播的高速多样
        二、信息传播的范围扩大
        三、传染力和破坏力跨越式增强
        四、信息传播的不稳定与网络失范
    第二节 企业网络谣言传播的影响
        一、引发企业公信力危机
        二、造成企业经济损失
        三、引起社会心理恐慌
        四、实现另类舆论监督
第二章 社交媒体时代企业网络谣言的应对现状
    第一节 企业应对网络谣言的意识淡薄
        一、企业缺乏风险意识
        二、企业缺乏互动意识
    第二节 企业应对网络谣言的方法不足
        一、企业网络谣言应对“重堵轻疏”
        二、企业网络谣言应对缺乏联动
        三、企业网络谣言应对滞后
    第三节 企业应对网络谣言的环境不足
        一、法律监管谣言仍待具体
        二、网络空间环境仍待建设
        三、公众媒介素养仍待提升
第三章 社交媒体时代企业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
    第一节 社交属性推动企业网络谣言传播
        一、社交化属性与传播的隐蔽性
        二、主体多元致使信息不可控
        三、多媒体手段使信息真假难辨
    第二节 经济利益驱使企业网络谣言传播
        一、公共利益与商业利益的失衡
        二、流量为王与眼球效应的滥用
    第三节 社会情绪煽动企业网络谣言传播
        一、信息不畅与先入为主心理
        二、利已主义与情绪筛选
        三、社会负面情绪的宣泄
第四章 社交媒体时代企业网络谣言的应对策略
    第一节 企业网络谣言的机制应对
        一、建立企业网络谣言应对机制
        二、健全企业网络谣言新闻发言人机制
        三、增强企业网络谣言信息处理机制
    第二节 公众的理性引导与责任意识
        一、培养责任意识与媒介素养
        二、倡导理性筛选网络信息
        三、借助“意见领袖”的影响
    第三节 推进和深化企业信息公开
        一、企业借助社交媒体及时公布信息
        二、新技术手段加强企业信息的管控
        三、搭建行业专业化辟谣平台和网站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致谢

(8)数字崇拜 ——一种后真相时代的媒介伦理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关于数字传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数字传播伦理国外研究现状
        二、数字传播伦理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定性研究
        三、案例分析法
第一章 数字崇拜的生成与后真相的社会基础
    第一节 数字崇拜作为一种媒介伦理现象释义
        一、数字崇拜
        二、后真相时代
        三、数字媒体时代的媒介伦理
    第二节 数字崇拜的生成背景
        一、文化根源:推崇理性与客观
        二、技术动因:大数据与算法技术的发展与进步
        三、社会基础:后真相政治的社会基础
    第三节 数字崇拜的主要特征
        一、媒介:工具理性至上
        二、受众:追捧与迷信大数据和智能化算法
    第四节 数字崇拜成为媒介伦理问题的深层原因
        一、客观性数据会带来假象
        二、专业把关人缺失
        三、工具理性代替价值理性
第二章 数字传播中真实性、客观性、公共性缺失带来的社会问题
    第一节 数字媒体真实性缺失导致真相模糊
        一、媒介真实性原则及其缺失表现
        二、数字传播导致真实性缺失的主要原因:
        三、“后真相时代”的表征:仿真事实
    第二节 数字媒体客观性缺失导致真相中带有偏见
        一、媒介客观性原则及其缺失表现
        二、数字传播导致客观性缺失的主要原因
        三、“后真相时代”媒介对社会偏见的塑造
    第三节 数字媒体公共性缺失导致大众无视真相
        一、媒介公共性原则及其缺失表现
        二、数字传播给媒介公共性带来困境的原因
        三、公共性缺失对“后真相时代”的影响:大众无视真相
第三章 受众信息接收窄化、“囚徒”困境极化态度观点输出
    第一节 受众囚禁于“信息茧房”,信息接收受到局限
        一、“信息茧房”及其表现
        二、数字传播加剧信息茧房的原因
        三、信息接收窄化与个体情绪偏激化
    第二节 数字化超级全景监狱:网民主体性的丧失
        一、超级全景监狱及其表现
        二、数字传播导致超级全景监狱的原因
        三、被规训的个体:主动认知能力的减弱
    第三节 算法技术黑箱对公众知情权的侵害
        一、数字传播时代公众知情权及其被侵犯的表现
        二、算法黑箱侵犯受众知情权的主要原因:
        三、“后真相时代”:被蒙蔽或真相无从获取
第四章 公共空间理性对话环境缺失与社会偏见加深
    第一节 偏见加深、阶层固化导致群体极化严重
        一、社会偏见与阶层固化及其表现
        二、数字传播加深社会偏见与阶层固化的原因
        三、社会偏见导致群体极化现象严重
    第二节 公共领域的消解与理性对话环境的破坏
        一、公共领域及其在“后真相时代”消解的表现
        二、数字传播导致公共领域消解的原因
        三、真实信息流通受阻,理性对话环境遭到破坏
第五章 数字崇拜:“后真相时代”媒介伦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第一节 媒体平台承担企业责任
        一、打开算法“黑箱”,给算法“祛魅”
        二、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第二节 增强政府对数字传播的规制
        一、加强政府监管及权威信息的发布
        二、通过算法解释权保障用户知情权
    第三节 培养受众在数字时代的媒介素养
        一、增加媒介接触的种类、增强对现实世界的感知
        二、提高媒介素养、培养批判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媒介素养视阈下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四、核心概念界定及谣言的特点
        (一)谣言
        (二)媒介素养
        (三)谣言的特点
    五、研究方法
第1章 大学生接触较多的谣言内容
    1.1 健康养生类
    1.2 娱乐类
    1.3 失实报道类
第2章 大学生接触谣言的途径
    2.1 网络
        2.1.1 微信
        2.1.2 微博
        2.1.3 新闻客户端或网站
    2.2 线下人际交流
    2.3 传统媒体
第3章 大学生接触谣言后的态度
    3.1 置之不理,一扫而过
    3.2 不假思索,快速转发
    3.3 慎重思考,追根溯源
第4章 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4.1 研究对象界定
    4.2 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的影响因素选取
        4.2.1 人口统计因素
        4.2.2 媒介使用因素
    4.3 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的定量判断
    4.4 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
    4.5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4.6 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影响因素的数据检验与分析
    4.7 研究结论
    4.8 研究不足及展望
第5章 提高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的措施
    5.1 提升科学素养,尊重客观规律
    5.2 关注新闻时事,积累社会经验
    5.3 加强信息交流,培养主动验证的习惯
    5.4 提高阅读量,掌握更全面的知识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期刊类
    (三)学位论文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论文
致谢

(10)基于协同治理视角的灾害事件多元主体辟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与研究目的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精神分析与功能主义视角的谣言研究
        二、灾害事件中的谣言研究
        三、社会化媒体中的谣言研究
        四、辟谣研究:从单一主体到多元主体协同辟谣研究
    第三节 关键概念
        一、灾害的概念界定
        二、谣言与辟谣的概念界定
    第四节 理论资源:理解多元主体辟谣行为的协同治理视角
        一、治理权威多元化的协同学理论
        二、从治理理论到协同治理理论
        三、协同辟谣的内涵厘清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与内容
        二、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灾害事件辟谣行动中的多元主体
    第一节 灾害事件中辟谣行动的主体构成
        一、作为核心主体的政府
        二、作为系统联盟成员的其他主体
    第二节 多元主体辟谣行动参与程度处于动态变化中
        一、核心主体地位增强
        二、主要主体:动态变化的表达空间
    第三节 多元主体辟谣行为动因分析
        一、政治认同的推动
        二、公共利益的驱动
        三、主体效益的刺激
        四、亲社会性和利他性
    小结
第三章 灾害事件中多元辟谣主体的话语生产
    第一节 多元主体辟谣话语中的对象类型分布
        一、多元主体辟谣话语中的灾害类型偏向
        二、多元主体辟谣话语中的谣言类型偏向
    第二节 多元主体辟谣话语中的策略倾向
        一、辟谣文本的情感注入
        二、澄清谣言的不实之处
        三、多种形态阐释辟谣信息
        四、造谣传谣者与辟谣者:辟谣文本中的二元对立
    小结
第四章 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的辟谣效果
    第一节 灾害事件中多元辟谣主体的传播效果分析
        一、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的辟谣信息传播力
        二、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的辟谣信息接受效果
    第二节 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辟谣信息接受效果的成因分析
        一、框架选择与凸显:多元框架与话语断层
        二、策略运用:情感、真相与话语权争夺
    小结
第五章 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协同辟谣路径优化
    第一节 多元主体的角色定位
        一、核心主体:中坚力量与有待加强的辟谣效果
        二、主要主体:差异化的功能定位
    第二节 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辟谣行动面临的困境
        一、普通个人传播力度弱与辟谣动力缺失
        二、官方媒体辟谣信息接受效果较差与公信力不足
        三、“后真相”时代的真相建构困境
    第三节 灾害事件中多元主体协同辟谣行动启示
        一、构建协同辟谣的共同目标
        二、完善信息资源配置
        三、完善灾害事件中多元辟谣主体联动机制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追踪“上海”──一条真假难辨的新闻(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研究[D]. 杨佚楠. 吉林大学, 2021(01)
  •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传播研究 ——以新冠疫情谣言为例[D]. 刘园园. 山东大学, 2021(12)
  • [3]新冠肺炎防控中地方政府信息类工具应用问题研究 ——以滨州市为例[D]. 王洋. 山东大学, 2020(05)
  • [4]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以接受理论为借鉴[D]. 范丽君. 山东大学, 2020(09)
  • [5]微信公众平台辟谣机制研究[D]. 丁艳. 山西大学, 2020(01)
  • [6]食用农产品安全自媒体协同监管机制研究[D]. 施春兰.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7]社交媒体时代企业网络谣言传播的应对研究[D]. 孙琴.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8]数字崇拜 ——一种后真相时代的媒介伦理问题分析[D]. 言雪依. 苏州大学, 2020(03)
  • [9]媒介素养视阈下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纪亚男. 吉林大学, 2020(08)
  • [10]基于协同治理视角的灾害事件多元主体辟谣研究[D]. 宋雪.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追踪“上海”——一条真假难辨的新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