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方式对藏中退化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不同施肥方式对藏中退化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一、不同培肥方式对西藏中部退化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娇[1](2021)在《不同施肥措施下陇中黄土高原旱作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及其土壤碳库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IPCC第六次评估启动了《全球1.5℃增暖特别报告》,强调“将全球变暖限制1.5℃而不是2℃或更高的温度”。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人类活动导致CO2等温室气体过量排放。农田土壤碳库是全球碳库中最为活跃的部分,施肥措施对其影响很大,明确不同施肥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在我国农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旱作农业主要的施肥措施是增施氮肥和有机培肥。然而,不同施肥措施对旱作玉米农田系统碳平衡和土壤碳库稳定性的影响及其形成机制缺乏深入解析,有机培肥模式对土壤碳排放的影响在区域尺度上仍不明确,以及如何从环境和经济效益角度综合评估施肥措施的效果也缺乏深入的研究。基于以上科学问题,本研究首先运用Meta方法探讨了有机培肥措施在区域尺度上对土壤CO2排放的影响及机制。其次,依托2012年设置在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区玉米农田的有机物料等氮投入培肥试验[不施肥(CK)、氮肥(NF,200 kg N hm-2)、有机肥(OM,6000 kg·hm-2)、秸秆(ST,28500 kg·hm-2)、有机肥结合氮肥(OMNF,3000 kg·hm-2+100kg·N hm-2)]和氮肥不同水平[主因素,N0(0 kg·hm-2)、N1(100 kg·hm-2)、N2(200 kg·hm-2)、N3(300 kg·hm-2)]结合不同施氮方式[副因素:基肥T1(1/3基肥+2/3拔节期肥)、T2(1/3基肥+1/3拔节期肥+1/3大喇叭口肥)]的裂区试验共2个长期定位试验,通过测定2017和2018年指标并结合2014-2018年产量数据,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CO2排放和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分析了土壤碳组分、土壤碳库稳定性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对不同施肥措施的响应,阐明了土壤碳库稳定性和土壤CO2排放的影响机制,明确了不同施肥措施的产量稳定性和生态服务价值。研究结果可为农田生态系统固碳减排、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为“化肥减量、有机肥替代”环境友好型农业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整合分析表明有机培肥措施增加了土壤CO2排放量,建议在中国北方采用无机肥+有机肥或氮肥+有机肥+缓释肥配施措施与不施肥和施无机肥相比,施用有机肥能显着提高生育期农田土壤CO2排放量;土壤CO2排放量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区域间差异不显着(P>0.05);施用鸡粪类有机肥比其他有机肥能增加土壤CO2排放量,不建议鸡粪单独大量施用;施用有机肥会显着增加灰漠土农田土壤CO2排放量;农田土壤CO2排放量与年均气温成正比、与年均降水量成反比;有机肥+无机肥、氮肥+有机肥+缓释肥配施比单施有机肥减少了农田土壤CO2排放量,氮肥+有机肥+缓释肥配施与不施肥间差异不显着(P>0.05)。2.有机培肥措施和增量施氮虽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土壤CO2排放量,却不同程度地降低了作物碳排放效率、提升了农田碳汇功能。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CO2排放通量在全年和生育期随时间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休闲期处理间差异不明显。不同培肥措施下,NF、OMNF处理的土壤CO2排放量、作物碳排放效率显着低于ST、OM处理(P<0.05),农田净碳释放量的2年均值表明,ST、NF、OMNF和OM处理均表现为碳汇,其中ST处理碳汇功能最大,OMNF次之,CK处理表现为碳源。施氮时期、施氮时期与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土壤CO2排放平均通量、排放量均无显着影响(P>0.05),土壤CO2排放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高,N2、N3处理间差异不显着(P>0.05),N2、N3处理作物碳排放效率显着低于N1、CK处理(P<0.05),农田净碳释放量的2年均值表明,N3、N2、N1处理均表现为碳汇,CK处理表现为碳源。3.有机培肥、增施氮肥可以不同程度地提升玉米农田有机碳及其组分,降低土壤碳库稳定性,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不同施肥措施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变0~30 cm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组分(土壤游离态颗粒有机碳、闭蓄态颗粒有机碳、颗粒态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其中有机培肥(OM、ST、OMNF)、增施氮肥(N2、N3)措施比CK处理提高显着(P<0.05),施氮时期、施氮时期和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土壤有机碳及其部分组分均无显着影响(P>0.05);不同施肥措施的有机碳组分均以矿质结合态有机碳为主;ST、OM处理的土壤碳库稳定性显着低于NF、CK处理(P<0.05),OMNF处理居中,相反,ST、OM和OMNF处理的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显着高于NF、CK处理(P<0.05);N2、N3处理土壤碳库稳定性显着低于N1、CK处理(P<0.05),相反,N2、N3处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显着高于N1、CK处理(P<0.05)。4.土壤碳库稳定性和土壤CO2排放的调控机制不同不同施肥措施下,环境因子对土壤碳库稳定性的总解释度为75%,影响总效应为-0.63,其中矿质结合态有机碳影响最大,正向影响土壤碳库稳定性,颗粒态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次之,负向影响土壤碳库稳定性,土壤容重、蔗糖酶影响较小,土壤温度通过作用于易氧化有机碳、蔗糖酶影响土壤碳库稳定性,土壤含水量通过作用于颗粒态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蔗糖酶影响土壤碳库稳定性;环境因子对土壤CO2排放通量的总解释度为52%,影响总效应为2.84,其中土壤温度影响最大,土壤含水量、脲酶影响较大,微生物量碳、易氧化有机碳、蔗糖酶影响较小,土壤温度通过作用于脲酶、蔗糖酶、ROOC影响土壤CO2排放通量,土壤含水量则通过作用于MBC、ROOC影响土壤CO2排放通量。5.有机培肥和增量施氮均能不同程度的影响籽粒产量稳定性和农田生态服务价值从多年籽粒产量的评估结果来看,不同培肥措施对黄土高原旱作玉米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显着的影响(P<0.05),其中OMNF、NF处理具有最高的平均籽粒产量,OMNF处理具有最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最佳的籽粒产量稳定性和增产潜力。从生态服务总价值2年均值来看,ST处理的生态服务总价值最大,OMNF处理次之,其中OMNF处理的农产品服务价值大于ST处理;施氮时期、施氮时期和施氮量的交互作用对籽粒产量无显着影响(P>0.05),氮肥不同水平下各处理平均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显着的差异(P<0.05),N2处理具有最佳的籽粒产量稳定性、增产潜力,N3处理次之。N3、N2处理的生态服务总价值差异不大,显着高于N1、CK处理(P<0.05)。综上,有机无机肥配施不仅可以显着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和碳库稳定性、降低土壤碳排放效率,提升土壤碳汇和生态服务价值,是陇中黄土高原旱作农业区玉米农田比较适宜的培肥措施;单施氮肥模式下,推荐200 kg·N hm-2和1/3基肥+2/3拔节期肥的施肥模式;在“化肥减量、有机肥替代”的背景下,更建议采用氮肥+有机肥+缓释肥配施技术。

孔德杰[2](2020)在《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秸秆还田和优化施肥措施是减少化肥施用、提升土壤质量、增强土壤碳汇功能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土壤氮素高效利用和保持农业绿色循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长期麦豆轮作土壤中碳氮元素组分变化规律以及对土壤细菌、真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季节性变化的影响,目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科研试验基地农作制度长期定位试验为依托,试验处理设置为:秸秆还田(NS:秸秆不还田、HS:秸秆半量还田、TS:秸秆全还田处理)和施肥处理(NF:不施肥、0.8TF:优化施肥、TF:传统施肥)的两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试验。采用高通量测序和冗余分析(RDA)等技术方法,研究了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小麦、大豆不同生育时期的麦豆轮作系统土壤中氮素、碳素不同组分和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等指标的季节性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为筛选节本高效、地力提升的秸秆还田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取得了如下结论:1、秸秆还田和施肥促进了长期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氮素含量的增加秸秆还田和施肥促进了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中的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提升,土壤硝态氮含量在秋季、冬季含量较高,而春季3~5月份小麦生长旺盛期含量较低。优化施肥增加了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常规施肥抑制了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在秸秆腐解初期全量还田处理土壤中铵态氮含量低于半还田处理。土壤中硝态氮含量、微生物氮含量及硝态氮占总氮的比例、微生物氮占土壤总氮的比值都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秸秆还田处理间土壤微生物氮含量有显着性差异,并且表层土壤微生物量氮大于下层土壤微生物量。9个处理组合中,0.8TF+TS处理的全氮、微生物量氮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1.06 g/kg、36.59 mg/kg,TF+TS处理铵态氮、硝态氮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2.37、15.93mg/kg。2、秸秆还田和施肥提升了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碳素含量秸秆还田和施肥增加了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中的有机碳、溶解性全碳、溶解性有机碳、无机碳和微生物碳含量。土壤无机碳占溶解性总碳的比值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微生物碳、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占土壤有机碳比值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溶解性总碳占土壤有机碳比值、溶解性无机碳含量占土壤有机碳比值随着还田量的增加而随着减少,土壤微生物量碳占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还田量的增加有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土壤中的碳氮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随着减少,土壤中微生物碳氮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与施肥处理变化趋势相反,增施秸秆导致土壤碳氮比增加,微生物碳氮比减少。9个处理组合中,TF+TS处理的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微生物碳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12.14 g/kg、95.70mg/kg,345.53mg/kg,溶解性全碳平均含量0.8TF+TS处理最高为198.90 mg/kg,溶解性无机碳平均含量0.8TF+NS处理最高为119.73 mg/kg。3、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改变了长期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土壤中细菌、真菌菌群多样性chao1指数、ACE指数、Shannon指数随着施肥量增加有减少的趋势。Simpson指数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减少。不同处理门水平上菌群数量年内动态变化表现为冬季数量最高,在小麦收获后大豆播种前最低。不同处理下土壤细菌中的变形菌门、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放线菌门是土壤中的优势菌种,平均相对丰度分别为28.06%、24.05%、13.90%、10.68%。子囊菌门是土壤真菌中的优势菌门,优化施肥降低了子囊菌门、担子菌门、接合菌门的平均相对丰度,增加了壶菌门相对丰度;常规施肥增加了子囊菌门、接合菌门、壶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了担子菌门的相对丰度。秸秆还田处理降低了子囊菌门、接合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了担子菌门相对丰度。4、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土壤氮素、碳素变化的响应RDA分析显示:土壤细菌、真菌的Simpson指数、shannon指数、ACE指数、Chao1指数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并且与无机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水分含量、全氮含量、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土壤p H值、可溶性总有机碳含量及土壤有机碳呈负相关关系。变形菌门是土壤细菌相对丰度最高的菌群,与土壤p H值极显着负相关,芽单胞菌门与土壤环境中微生物碳、氮含量呈正相关。土壤真菌中子囊菌门相对丰度最高,担子菌门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关系。分析显示:碳氮元素化学计量比、是否种植作物是影响土壤中土壤细菌、真菌门水平上的菌群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长期秸秆还田配合施肥处理对麦豆轮作下土壤碳氮含量与农田肥力提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0.8TF+TS组合处理全氮、微生物氮、溶解性碳含量最高,虽然产量比TF+TS组合处理减产了0.55%,化肥施用量却减少了20%,是一种节本增效的秸秆还田模式。本研究发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季节性变化影响不大,真菌受温度影响较大,该变化是由土壤p H值、碳氮各组分之间的比值以及地上作物长势等诸多因素相互影响造成的。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长期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土壤碳氮含量和土壤细菌、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在门水平上相对丰度的季节动态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响应关系是本研究的创新点。

张振超[3](2020)在《青藏高原典型高寒草地地上-地下的退化过程和禁牧恢复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高海拔和独特的高寒气候,青藏高原高寒生态系统非常敏感和脆弱。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高寒草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严重影响牧民的生产和生活,威胁到我国甚至整个亚洲地区的生态安全。本文通过收集历史文献数据,并在红原高寒草甸和申扎高寒草原两个站点分别选取7个典型连续退化梯度草地进行实验观测,对红原站的7个退化梯度样带进行了1年的禁牧实验,同时研究了红原地区严重沙化的草地土壤和植被特征沿自然恢复时间序列的变化情况。分别从区域和站点两个尺度探索了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和恢复演替过程,旨在为该地区草地利用、保护和适应性管理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区域尺度上,植物盖度、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土壤水分、有机碳和全氮均随着退化程度的加深呈下降趋势,而土壤容重和p H则显着上升。不论高寒草原和高寒草甸,中度和重度退化程度的土壤水分、有机碳、全氮、全磷、植被盖度和地上生物量与近似未退化草地相比均显着下降,容重显着上升(P<0.05),且退化程度越强,变化幅度越大。(2)站点尺度上,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强,植物地上生物量、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明显降低,而杂草相对于禾本科的权衡值显着上升(P<0.05)。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草地退化造成土壤水分和养分下降,粘结性变差,与禾本科和杂草植物根系等特征差异,共同决定了草地退化过程中植物群落的变化。(3)站点尺度上,土壤含水量、紧实度、有机碳、全氮、过氧化物酶和脲酶活性,以及C/N、C/P和N/P均沿着退化梯度不断下降。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草地退化导致的土壤变暖、变干加速有机碳矿化,加上难分解的杂草比例增加,很大程度导致土壤C/N、C/P和N/P的减少。(4)高寒草地退化导致植物地下生物量显着降低。从其垂直分布来看,0-10 cm深度土壤的地下生物量相对于10-30 cm土层的权衡值沿着退化梯度急剧下降,与0-10 cm土壤含水量、紧实度、有机碳、全氮和速效氮显着正相关(P<0.05)。可解释为草地退化对表层土壤性质影响比下层土壤更剧烈,随着表层土壤质量的迅速恶化,浅根系的禾本科植物比例减少,而深根系的杂草比例升高并在植被群落中占据优势。(5)红原站禁牧1年对不同退化程度的草地土壤含水量、有机碳、全氮和植物生物量均有明显提升,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容重。表明禁牧是该地区草地恢复的有效途径,可能与其丰富的降水有关。轻度退化草地禁牧1年可恢复到较为理想的状态,而退化相对严重的草地最佳禁牧时间为9年。

王毅[4](2020)在《小麦秸秆及其生物炭对山东烟区植烟潮褐土的改良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山东植烟区土壤普遍存在因外源有机碳补充缺乏和化肥过量施用导致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下降和土壤退化等问题。为改善现状,本研究开展2年田间试验,以常规施肥(CK)为对照,研究常规施肥配合小麦秸秆还田(WS)、常规施肥配施不同用量的秸秆生物炭2.25t·hm-2(FB1)和4.5 t·hm-2(FB2)对植烟土壤理化特性、活性有机碳组分、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烤烟生长发育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旨在为合理利用秸秆资源改善植烟区土壤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论有:1.秸秆粉碎还田使土壤容重降低了14%;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和平均重量直径分别增加了16.53%和42.53%,分形维数降低了5.5%;添加2.25t·hm-2和4.5 t·hm-2的秸秆生物炭,仅增加了土壤平均重量直径,增幅分别为27.76%和37.5%。2.连续秸秆粉碎还田提高了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添加4.5 t·hm-2生物炭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连续秸秆粉碎还田,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变化较小,而热水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活性有机碳分别提高了107.0%,252.4%,68.9%,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增加了73.5%;添加2.25 t·hm-2和4.5 t·hm-2生物炭,土壤总有机碳、轻组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分别提高了74.9%-115.8%,153.5%-326.2%,37.03%-143.5%,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变化较小。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能迅速响应秸秆粉碎还田或其生物炭添加后引起的土壤有机碳变化。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总有机碳相比,活性有机碳组分,特别是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多数土壤理化指标有更强的相关性。3.连续秸秆粉碎还田以及添加4.5 t·hm-2秸秆生物炭增加了OTU数和特有OTU数,提高了土壤微生物Chao1,ACE和Shannon指数,提高了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连续秸秆粉碎还田改变了土壤细菌菌群结构,提高了土壤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活性;添加生物炭改变了土壤细菌菌群结构,但对土壤酶活性影响较小;土壤总有机碳和有效钾是引起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导环境因子。4.秸秆粉碎还田当年前期抑制、后期促进烟株生长发育;连续秸秆粉碎还田促进了烟株发育,提升了烟叶产量、产值,改善了中、上部烟叶外观质量,提高了中、上部烟叶钾含量,但也增加了上部叶片的烟碱含量。生物炭处理能够改善烟株农艺性状,提高烟叶产量、产值以及中部叶片外观质量,增加中、上部烟叶钾含量,但是烟叶产量、产值以及烟叶外观质量得分均低于秸秆还田处理。5.秸秆粉碎还田处理土壤质量综合得分高于生物炭处理和常规施肥。土壤质量综合得分与烟叶产量呈极显着的正相关(R2=0.6298,P<0.01),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与烟叶产量相关性较低(R2=0.2543,P<0.01)。因此,较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法,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烟田土壤质量更具可靠性。综上,秸秆粉碎还田处理对土壤质量的提升效果更明显,且更有利于烟叶产、质量的提高;生物炭处理更有利于土壤总有机碳的固存。

闫伸[5](2020)在《生物炭对土壤碳氮循环及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江西是我国优质烟叶重要产区,主要植烟土壤为水稻土和紫色土,所产烟叶质量焦甜香突出、醇甜香明显,深受工业企业喜爱。但近年来由于大农业追求高产,化肥施用过度,引起植烟土壤质量退化、烟叶品质下降、香气量减弱等突出问题。因此,在此背景下,改良植烟土壤、提升烟叶香气量是提高江西烟叶质量的重要途径。生物炭是近年来研究的重要材料,据研究报道,土壤中施入生物炭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烟叶质量,但研究内容较为零碎,缺乏深入系统研究,且对江西的主要植烟土壤未做研究。本研究以江西水稻土和紫色土为研究对象,以生物炭为调节手段,从土壤-微生物-烟草中性致香物质三位一体的系统层面研究了生物炭对三者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壤碳、氮组分是江西植烟土壤的重要生态指标,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关系密切。对江西175个典型植烟土壤样本(水稻土 100个,紫色土 75个)理化性状及对应土壤栽培的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施用生物炭,水稻土上、中部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分别提高了 14.76%和12.02%;紫色土上、中部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分别提高了 23.18%和20.74%;对土壤理化性状主成分分析显示,土壤碳、氮环境及碳库活度是江西植烟土壤的重要生态指标,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呈显着正相关。2.施用生物炭增加了土壤碳库含量、提高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在大田条件下分析了生物炭不同用量(0 kg/hm2、5400 kg/hm2、7200 kg/hm2和10800 kg/hm2)及连续2年施用生物炭(7200 kg/hm2)对水稻土和紫色土土壤碳循环的影响。结果显示:生物炭的施用对烟草根际土壤、0-20 cm和20-40 cm 土层土壤碳库均有一定补充,尤其促进了土壤水溶性碳(DOC)和易氧化态碳(EOC)等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生物炭的施用提高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有利于土壤培肥;生物炭用量试验表明,生物炭对两种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影响不同,中高剂量更有利于水稻土 MBC含量的提升,但较高剂量生物炭反而降低紫色土MBC含量;连续施用生物炭试验结果显示对土壤碳库补充效果好于仅施用一年,但连续施用生物炭进一步促进了土壤CO2排放,加速了土壤碳库矿化。3.施用生物炭有利于补充土壤氮库、减少了土壤N2O排放,有利于土壤中氮循环相关微生物的生长。在大田条件下分析了生物炭不同用量(0 kg/hm2、5400 kg/hm2、7200 kg/hm2和10800 kg/hm2)及连续2年施用生物炭(7200 kg/hm2)对水稻土和紫色土土壤氮循环的影响。结果显示:生物炭的施用对烟草根际土壤、0-20 cm和20-40 cm 土层土壤氮库的补充产生有利影响,但生物炭降低了紫色土铵态氮含量;生物炭的施用促进了土壤MBN/IN的提高,增加了氮素的生物固持;生物炭的施用改善了参与N循环相关细菌丰度,特别是反硝化细菌丰度;生物炭的施用减少了土壤N2O的排放。4.施用生物炭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有利于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的生长。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生物炭及生物炭肥料对水稻土和紫色土微生物种群丰度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添加生物炭及生物炭肥料增加了水稻土及紫色土中微生物量,提高了土壤微生物丰富度和多样性,有效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生物炭还显着提升了土壤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丰度,如促进了芽孢杆菌属(Bacill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及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等微生物丰度的提高。5.施用生物炭增加了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通过大田和盆栽试验,研究了生物炭对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生物炭能够改善水稻土和紫色土烟叶香气成分含量,其中较高剂量生物炭更有利于水稻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提高,但在紫色土中较低用量生物炭则更有利于烟叶品质的提升;生物炭的输入提升了烟叶质体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并增加了烟叶中此类致香物质成分;生物炭输入导致了烟叶光合过程差异基因富集,这可能是烟叶质体色素含量提升的原因。6.初步明确了生物炭影响烟叶致香物质含量的作用机制。通过盆栽试验,从土壤-微生物-烟草三位一体的系统层面研究了生物炭对三者的影响。结果显示:生物炭的施用影响了土壤碳、氮环境及微生物丰度,这些因素的改变均能够影响烟叶的中性致香物质含量;通过建立偏最小二乘模型,发现施用生物炭引起烟叶致香物质含量提升的主要原因是土壤微生物的改变;土壤碳、氮环境的改变直接影响了土壤微生物生长,进而间接影响烟叶致香物质含量;在水稻土中,影响香气物质的主要微生物为伯克氏菌科(Burkholderiaceae)、新鞘脂菌属(Novosphingob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甲壳菌科(Chitinophagaceae)、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酸杆菌科(Acidobacteriaceae)、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而紫色土为鞘脂菌属(Sphingobium)、半角藻属(Haliangium)、根瘤菌科(Rhizobiaceae)、丛毛单胞菌科(Comamonadaceae)和红螺菌目(Rhodospirillales)等。

郭安宁[6](2020)在《不同土壤退化类型及其调控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机制》文中研究表明全球范围内,由于人类过度或不恰当的利用已导致土壤退化达33%。退化导致可利用的耕地、草地、林地等不断减少,影响人类的粮食安全和生存健康,降低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生态环境造成难以估量的破坏。本研究针对我国目前土壤退化的形势特点及研究存在的局限性,选取西北露天矿区土壤、南方酸性土壤和北方污灌区土壤为研究样本,分别在一定的修复措施下,探讨土壤退化及其调控对土壤和微生物的影响,阐明不同退化环境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旨在探究土壤退化的微生物指示因子,并分析其地理分布格局,以期为退化土壤的修复工作提供理论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20余年的植被恢复,西北半干旱生态脆弱区复垦各样地的pH明显降低,刺槐×油松混交林积累土壤有机质(SOM)和全氮(TN)的能力均显着高于其它样地,研究区内TN和全钾(TK)的含量极度匮乏,这将会限制土壤生产力的维持。复垦后各样地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所占比例明显降低,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所占比例显着增加。各复垦样地中,刺槐×油松和刺槐×臭椿×榆树混交林样地的细菌优势种组成及结构与原地貌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且其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水平提高最为显着。(2)南方酸性土壤pH随CaCO3施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低、中剂量的CaCO3(2.25和4.5 t·hm-2)增加了DOC和DON的含量,而高剂量的CaCO3(7.5 t·hm-2)降低了其含量。CaCO3的施加会改变土壤氮素循环进程,对土壤氮素的相互转化产生影响。中剂量CaCO3的施加促进土壤呼吸。各样地中细菌主要组成群落相似,差异主要体现在相对丰度上,施加CaCO3后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的相对丰度均有所增加,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则有所减少(p<0.05)。此外,低剂量和中等剂量CaCO3的施用提高了土壤细菌多样性。(3)北方污灌区土壤pH、有机质(SOM)、全氮(TN)、有效磷(AP)、速效钾(AK)随生物炭的施加显着增加,而有效态Cd含量随之降低,作物的种植对土壤性状无显着的影响。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土壤磷酸酶显着降低,蔗糖酶无明显变化。施加生物炭的各样地中细菌群落的优势门类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其相对丰度在各样地间存在差异,生物炭的施加显着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4)我国不同气候地理环境下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的细菌群落结构及其驱动因素呈现一定的相似性与差异性。三种退化类型中相对丰度最高的均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的相对丰度均高于调控后的各样地,而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的相对丰度则相对较低。北方污灌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细菌在各分类水平上群落组成数均高于南方酸性土壤和西北半干旱脆弱区土壤,且南方酸性土壤和北方污灌区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群落组成比例相对较为相似。三个样地中,α多样性指数组间差异明显,且北方污灌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水平最高,南方酸性土壤次之,西北半干旱脆弱区土壤最低。

张婷,张一新,向洪勇[7](2018)在《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效应及机制研究进展》文中提出农作物秸秆还田作为构建绿色、生态、可持续农业的重要举措,对提高农田土壤肥力、减少化肥施用、增加土地生产力和增强农田土壤碳汇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综述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学性质的影响,分析其中可能的微生物学、酶学、动物学机制,并指出未来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机制研究应加强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毒物质的影响,土壤微生物、酶和动物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秸秆还田培肥土壤方面的研究,旨在为开展秸秆还田培肥土壤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邓建强[8](2017)在《鄂西南土地整治区水土流失阻控及生物质炭改土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对农业增产增质问题的不断重视,国家层面上制定了以“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核心的全国土地整治规划,并指出在“十三五”期间高标准农田需再建0.27-0.40亿公顷。同时,国家烟草专卖局在国家规划的大框架下,以提高烟区生产力、改善烟农生产生活条件,保持维护良好的烟叶生态条件为目标,启动了一批基本烟田土地整治项目。然而,土地整治后土壤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等性状发生了较大改变,当年一般难以满足优质烟叶生产条件,往往需要几年的耕作与修复才能逐步恢复,且水土流失风险也有一定上升。因此,本文以鄂西南土地整治区为研究对象,在分析研究土地整治区水土流失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水土流失主要阻控机制,开展生物质炭改土效应研究,研究结果可为促进土地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研究区生产力快速恢复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本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非平稳期,通过壤中流产生水土和养分流失占总流失的30%左右,但随着时间的延长,进入平稳期后,土地整治区水土流失的方式由壤中流和地表径流共同作用逐步转变为以地表径流为主。在非平稳期,坡度与水土、养分流失量具有直线回归关系,坡度可直接提高其流失风险;当进入平稳期,存在11-14°的临界坡度,当坡度达到临界坡度时,水土和养分流失风险性将急剧增大,流失量将提高5-14倍。土地整治后,非平稳期和平稳期最大的年产沙量分别为28.35t/(ha·a)和1.07t/(ha-a),低于全国平均允许量。但随着坡度的上升,土壤养分流失风险逐步增大,坡度达到临界值时土壤氮、磷、钾年流失量分别为5.29 kg/(ha-a)、0.36 kg/(ha·a)和6.19 kg/(ha-a),较平地提高了 一个数量级。坡度接近临界值将加大土壤养分流失的风险,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阻控。(2)相比顺坡起垄,横坡和斜坡起垄均是减少水土和养分流失的有效技术措施。在非平稳期,横坡和斜坡产流量分别降低了 91.73%和51.42%,产沙量分别降低了99.53%和88.95%;在平稳期,二者的产流量分别降低了 78.64%和61.48%,产沙量分别降低了 96.38%和94.00%。横坡和斜坡起垄可降低土壤养分流失量,但对不同土壤养分阻控效果不一。在非平稳期,对氮磷钾的阻控效果为60-98%,对氮流失的阻控效果最好,而对钾相对较低;在平稳期,二者对氮的阻控效果较为稳定,约为75%左右,但对磷和钾的阻控效果不一致。在降雨少的年份,横坡和斜坡起垄对磷的阻控效果分别为81.08%和18.91%,对土壤钾阻控效果不佳;而随着降雨量的提高,对磷的阻控效果剧增至90%以上,对钾的阻控效果分别也上升到46.13%和38.09%。(3)与前期地膜相比,裸地栽培、全膜覆盖和前膜后秸秆处理在土地整治不同阶段对减少水土和养分流失效果不一。裸地栽培在非平稳期呈现出较好的阻控土壤流失的效果,分别降低产流和产沙量57.04%和85.89%,降低氮、磷和钾流失量54.92%、79.53%和68.62%。当进入平稳期后,裸地栽培在阻控水土流失方面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全膜覆盖在非平稳期可减少水土和养分流失,产流量和产沙量分别降低了54.59%和45.02%,土壤氮、磷和钾流失量分别降低了 26.80%、52.67%和79.21%,但进入平稳期,全膜覆盖反而会提高水土和养分流失的风险。相比以上两种方法,前膜后秸秆处理更具有优越性,在非平稳期产流量和产沙量分别降低了 66.64%和79.46%,土壤氮、磷和钾流失量分别降低了 64.76%、85.69%和75.86%。在平稳期,产流量和产沙量分别降低了 34.78%和63.67%,在少雨年份氮、磷和钾流失量略有上升,但在多雨年份氮、磷和钾流失量分别可降低40.54%、47.45%和20.34%。(4)生物质炭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都具有促进作用,每吨生物质炭施用到每公顷土地中可提高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全氮分别为0.30-0.36 g/kg和2.77-9.40 mg/kg。生物质炭用量为15 t/ha左右时,土壤有机碳含量较为稳定,且全氮具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生物质炭对土壤全磷影响程度较小,而对土壤全钾却有显着的降低趋势,当施用量达到30 t/ha时,降幅约为35%。生物质炭可显着提高土壤pH值0.08左右,显着降低土壤容重1.67-8.19%,提高土壤饱和导水率50%左右。生物质炭可提高0.25-0.5mm水稳性团聚体比例,但对>5mm粒径的大团聚体有具有降低作用,使得MWD有下降趋势。生物质炭通过调节土壤释水规律增强了 土壤保水性能,显着提高了 土层储水量,而高剂量的施用对萎蔫点含水量具有小幅的提高作用。生物质炭显着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氮,但对微生物量碳、C/N比和微生物商却具有降低的趋势。适量生物质炭可提高土壤细菌和真菌的生物多样性,细菌的OTUs在20-30 t/ha时出现峰值,真菌的在10-30 t/ha时出现峰值,但当用量≥30 t/ha时,生物质炭又对OTUs具有降低作用。生物质炭对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可产生影响,对细菌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具有降低作用,而放线菌门则相反,对真菌的子囊菌门具有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生物质炭对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的相对丰度具有降低作用,但对固氮菌的却有提高作用,有利于土壤固氮。适量生物炭可降低土壤有害微生物的相对丰度,但当高剂量施用可能会提高农业生产感病风险。(5)土地整治区土壤有效氮以硝态氮为主,施用生物质炭对土壤硝态氮具有降低作用,低施用量7.5 t/ha处理降低幅度高达50%左右,但随着施用量的提高,降低的作用将逐步减小。生物质炭可显着提高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着用量上升提高幅度增大,用量达到15 t/ha以上分别可提高18.32-40.43%和13.16-44.43%。生物质炭对烟株氮含量具有降低作用,对烟株的磷钾含量却有促进作用,但对不同部位影响不同。生物质炭与茎部氮含量达到极显着的负相关,与根部、上部叶和整个烟株的磷含量达到显着正相关,与根部和下部叶的钾含量达到显着性正相关,但与上部叶钾含量却为显着的负相关。生物质炭可促进烟株发育,提高烟叶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增加烟株干物质的积累,提高烟叶产量,当用量为15 t/ha时干物质累积最大、产量最高,但随着用量的上升,对产量的提高效果不断下降,且烟叶化学质量也具有类似规律。因此,高剂量施用生物质炭对烟叶产量和质量都不利,将用量控制在15 t/ha左右时效果最佳。(6)生物质炭对土壤氮净矿化(SNNM)具有抑制作用,用量达到15-30 t/ha时,抑制作用最强,抑制强度可达到70%左右。基于LS-SVM平台下的PaD敏感性分析方法,包括PaD1局部敏感性分析法和PaD2全局敏感性分析法,是一种稳定的和可靠的数据挖掘方法,可应用于非线性建模数据挖掘相关领域。应用该方法对已建的SNNM模型进行分析可知,初始氮浓度、时间和降雨量为SNNM的主控因素,而在模型中,生物质炭不能直接影响SNNM速率,但可通过与其它因素的联合互作效应大大增强对SNNM的影响程度,特别是降低初始氮对SNNM的抑制作用,改变土壤水热自我调控能力等方式间接与其它因素产生互作效应对土壤氮矿化进行影响。

余坤[9](2017)在《预处理秸秆还田的土壤改良培肥与增产效应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针对目前我国秸秆还田方式多采用粉碎后覆盖和翻压还田等形式,在秸秆资源利用方面存在诸如秸秆分解缓慢,会降低播种质量和土壤墒情,且秸秆自身营养元素不能为当季作物吸收利用;作物秸秆碳氮比较高,在分解过程中易发生与作物争氮等问题,本研究对还田秸秆进行粉碎、氨化处理,以达到增加秸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和降低秸秆C/N比的目的,于2011-2016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节水灌溉试验站通过5年的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不还田对照(CK)、秸秆覆盖(LM)、秸秆翻压还田(LP)、粉碎秸秆翻压还田(SP)、长秸秆氨化翻压还田(ALP)和粉碎秸秆氨化翻压还田(ASP)6个处理对黄土高原南部地区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特性和冬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并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不同预处理秸秆还田下土壤质量和肥力指标进行评价,以期阐明不同预处理秸秆的改土培肥与增产效应。本研究所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氨化秸秆还田(ALP和ASP处理)在短期内(2 a)能显着降低表层(0-10 cm)土壤体积质量、增加土壤孔隙度和饱和含水量,而传统秸秆还田(LM和LP处理)对表层土壤体积质量和孔隙度改善效果不明显。秸秆连续5 a还田后,各秸秆还田措施能显着降低0-20 cm土层土壤体积质量,增加土壤孔隙度和饱和含水量,其中粉碎和氨化秸秆还田改善0-10 cm土层土壤体积质量、孔隙度和饱和含水量效果均优于传统秸秆还田。与不还田对照相比,各秸秆还田处理在土壤低吸力段表现出较高的土壤持水和释水能力,其中氨化秸秆还田提高土壤持水和释水能力效果优于传统秸秆还田。各秸秆还田在中吸力段对土壤持水和释水能力的影响差异逐渐减小。秸秆还田处理主要是通过提高低吸力段有效水分含量来提高总有效水分含量,其中粉碎和氨化秸秆还田较传统秸秆还田均能有效提高土壤总有效水含量,二者结合后效果更加明显。(2)秸秆还田年限和土层深度对土壤>0.25 mm团聚体含量及其稳定性影响明显。与不还田对照相比,各秸秆还田处理能显着提高0-20 cm土层>0.25 mm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尤其是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其中,氨化秸秆还田措施提高0-20 cm土层>0.25 mm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效果优于传统秸秆还田。传统秸秆还田在短期内(还田2 a后)能显着提高0-20 cm土层机械稳定性团聚体稳定性和0-10 cm土层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氨化秸秆还田则能显着提高0-20 cm土层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在长期秸秆还田下(还田5 a后)各秸秆还田处理能显着提高0-20 cm土层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其中氨化秸秆还田效果最为显着,而秸秆长度对土壤机械稳定性和水稳性团聚体稳定性影响不明显。(3)粉碎和氨化措施均能提高还田后秸秆的分解率和土壤呼吸速率,二者结合后效果最为显着,其中SP处理秸秆残留量为52.26%,分别较LM和LP降低18.4%和8.2%;ALP处理秸秆残留量为48.79%,分别较LM和LP降低23.8%和14.3%;ASP处理残留量为42.17%,分别较LM和LP降低34.1%和25.9%。在冬小麦生长前期,土壤呼吸和秸秆分解速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而在冬小麦生长后期二者关系不明显。与不还田对照相比,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0-20 cm土层SOC和TN含量,其中氨化秸秆还田土壤SOC低于传统秸秆还田,而TN含量高于传统秸秆还田。秸秆还田处理能提高冬小麦各生育期0-20 cm土层土壤MBC、MBN、DOC和DON含量,其中氨化秸秆还田效果最为显着,而秸秆长度对提高土壤MBC、MBN、DOC和DON含量影响不明显。秸秆还田处理较不还田对照能显着提高0-20 cm土层土壤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其中氨化秸秆还田效果最为显着。(4)氨化秸秆还田处理在冬小麦生长后期能显着提高0100 cm土层的土壤蓄水量,其冬小麦生育期总耗水量显着低于传统秸秆翻压还田,而秸秆长度对土壤蓄水量和生育期总耗水量的影响不明显。秸秆还田对作物增产和水分利用效率提升的效应受年份和灌溉措施的影响。其中,氨化秸秆还田(ALP和ASP)促进了秸秆的快速分解,改善了土壤体积质量、孔隙度、饱和导水率和饱和含水量,提高了土壤大团聚体含量及其稳定性等物理特性,适宜的土壤物理特性促进了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土壤酶的活性,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增加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矿化分解,促进土壤养分循环,提高土壤肥力;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状改善后,为冬小麦提供了比较适宜的生长环境,有效增加了冬小麦有效穗数和地上部生物量,进而提高了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其5个冬小麦生长季平均产量分别较秸秆覆盖(LM)提高7.9%和11.6%,分别较秸秆翻压还田(LP)提高5.5%和9.1%,5年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LM提高7.5%和11.4%,分别较LP提高7.1%和11.0%。(5)应用因子分析法可将18个土壤指标归纳为2个主因子对土壤质量进行表征,可解释的累计方差为88.58%,各处理土壤质量排列顺序为ASP>ALP>SP>LP>LM>CK,即氨化秸秆还田在土壤质量改良方面优于其他处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系统聚类图将6个秸秆还田处理分为4类,最后得出氨化秸秆还田(ALP和ASP)土壤质量最高,传统秸秆翻压还田(LP和SP)较高,秸秆覆盖(LM)次之,不还田对照(CK)最差,与因子分析结果一致。从不同秸秆还田处理冬小麦产量效应可以得出氨化秸秆还田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这也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一致,说明利用因子分析对不同预处理秸秆还田土壤质量进行评价是可靠的。

毛亮[10](2016)在《种养结合下农田土壤养分改良与减污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我国农田土壤质量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上海郊区农田土壤也不例外,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下、养分失衡、污染物质积累、土壤盐渍化和土壤生物功能衰减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众所周知,生物资源循环下的种养结合系统(Crop-livestock system)不仅将废弃物充分利用,减少农业污染源,而且制得的有机肥料对土壤有较好的改良作用。本文以不同种养结构重心的上海崇明中新农场(养殖为主)和松江涌禾农场(种植为主)为试验基地,通过系统分析提出其各自面临的种养结合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大田定位观测和盆栽模拟改良实验,研究了种养结合模式下秸秆废弃物和畜禽粪便堆肥还田、田间耕作管理、重金属植物修复等技术对土壤的综合改良效果,旨在为上海郊区农田土壤的改良提供技术依托和实例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在崇明中新农场种养结合中,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和土壤的精细化管理是土壤改良的良好开端。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即使是在常规种植向有机种植转变的过渡阶段(12年),土壤SOC(有机碳)、TN(全氮)、AC(活跃性有机碳)和AN(碱解氮)均得到了改善,有机栽培方式较传统化学栽培的土壤有机碳在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层分别提高了90140%,33108%,和60140%。各个土壤理化性质在020 cm层和2040 cm层均表现出极显着(P<0.01)的相关关系。此外,即便是在同一栽培类型下的土壤,其理化性质也有较大的变化,体现了耕作转变过渡期土壤理化性质在空间上的不稳定性,说明在种养结合初期土壤理化性质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改良的初期阶段要更加注意土壤的养护。(2)中新农场土壤除表层的SOC和TN表现为强烈空间相关外(块金值/基台值<25%),其它土壤化学指标在农场尺度上均表现为中等空间相关(块金值/基台值在25%75%)。利用Arcgis生成农场养分空间分布图,对今后农业生产布局和精准施肥具有指导意义。区域的EC值均较高(最高2450?s cm-1),且水旱轮作的平均EC值(1100?s cm-1)低于旱地耕作(1250?s cm-1),说明在滨海盐碱土地区进行有机栽培时要特别关注土壤盐分状况,避免造成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有机肥的施用有利于改善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而在种养循环开始阶段土壤细菌多样性受耕作方式的影响大于肥料类型的影响,有机水旱轮作和有机间作有利用细菌群落多样性的改良。(3)中新农场的种养循环是以养殖为核心,通过两年运营后发现大量养殖废弃物的快速处理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加速农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在中新农场进行了农业秸秆和畜禽废弃物的生物发酵试验。通过添加秸秆降解复合菌剂JFB-1,明显提高了堆肥过程中堆体的温度(5-10℃),并缩短了一次发酵周期(1-2天),为种养循环中农业废弃物的高效处理提供了参考。由于较高的腐熟温度可以更加有效的杀死堆肥原料中的病源微生物,从而保证了堆肥的产量与品质;使用添加复合菌剂JFB-1的秸秆有机肥还田,可以更加有效的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活跃土壤酶如纤维素酶及脲酶活性,最终改良土壤养分状况。(4)与崇明中新农场的种养循环结构重心不同,上海涌禾农场的经营以种植为主,养殖部分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有机肥的需要。由于种养规模不匹配造成的养分不足和潜在环境问题一直是困扰涌禾农场的难题。本研究以养分循环为核心,利用系统动力学对种养规模进行了优化,当生猪出栏数达到1800头时,基本满足作物养分的需求,同时污染也降到最低。规模调整后通过精细培肥、田间轮作、茬口安排、污水净化、管道输送等多种技术,园区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结构得到了很大改善。此外,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最大值比改良前分别上升了52%、109%、2624%、90%,且在不同栽培类型间表现为温室蔬菜>果林≥水稻轮作。土壤pH逐渐向7靠拢,EC值(电导率)大幅降低,说明改良土壤的同时即提高了作物产量,又降低盐渍化风险;土壤重金属中Cu(铜)随栽培年限呈波动变化,Hg(汞)、As(砷)呈下降趋势,Cd(镉)、Pb(铅)、Cr(铬)含量略微上升,且所有含量都接近或低于土壤背景值,远低于土壤环境质量的三级标准上限,保障了农产品安全。通过相关分析发现,Cd、Cu、Cr、Pb的含量与有机质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Cd还与栽培年限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说明农场有机栽培中要特别注意这几种重金属的积累,从源头上严格把关。(5)针对种养结合潜在的土壤Cd、Pb积累风险,可以考虑利用植物-微生物进行联合改良。盆栽试验中,向龙葵添加真菌和柠檬酸显着提升了龙葵根的生物量,从而提高了其累积重金属的能力。与未添加相比,龙葵体内的Cd、Pb含量分别增加了2247%和13105%。在此基础上,添加微生物和螯合剂进行辅助修复,结果大多数土壤酶活性在修复后得到了改善。DCCA排序图表明,该措施对土壤酶活性的改良效果表现为脲酶≥脱氢酶>过氧化氢酶>淀粉酶>磷酸酶>蔗糖酶。这表明,柠檬酸和耐受真菌不仅提高了龙葵对Cd和Pb的累积量,而且对土壤酶活性也起到较好的改善作用。

二、不同培肥方式对西藏中部退化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培肥方式对西藏中部退化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不同施肥措施下陇中黄土高原旱作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及其土壤碳库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文献综述
        1.2.1 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的研究进展
        1.2.2 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研究进展
        1.2.3 农田生态系统有机碳组分及其碳库稳定性研究进展
        1.2.4 农田生态系统产量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研究进展
        1.2.5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田间管理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土壤样品
        2.4.2 土壤CO_2排放测定
        2.4.3 产量和生物量测定
    2.5 指标计算和统计分析
        2.5.1 区域尺度农田土壤CO_2排放
        2.5.2 土壤CO_2-C排放量
        2.5.3 碳排放效率
        2.5.4 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
        2.5.5 土壤碳库稳定性指数
        2.5.6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2.5.7 产量稳定性指数和可持续性指数
        2.5.8 水分利用效率
        2.5.9 生态服务功能
    2.6 统计分析
第三章 有机肥施用对中国北方农田土壤CO_2排放的META分析
    3.1 施用有机肥对农田土壤CO_2排放量的总体影响
    3.2 有机肥施用下农田土壤CO_2排放量影响因素分析
        3.2.1 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分析
        3.2.2 不同培肥措施对农田土壤CO_2排放量的影响
        3.2.3 不同土壤类型下施用有机肥对农田土壤CO_2排放量的影响
        3.2.4 不同气候条件对土壤CO_2排放量的影响
    3.3 小结
第四章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4.1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CO_2排放变化特征的影响
        4.1.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4.1.2 无机氮肥单施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4.2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施肥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
    5.1 不同施肥措施对农田投入碳释放量的影响
        5.1.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旱作农田投入碳释放量的影响
        5.1.2 无机氮肥单施对旱作农田投入碳释放量的影响
    5.2 不同施肥措施对旱作农田碳平衡的影响
        5.2.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旱作农田碳平衡的影响
        5.2.2 无机氮肥单施对旱作农田碳平衡
    5.3 小结
第六章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碳库稳定性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6.1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有机碳及组分的影响
        6.1.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6.1.2 无机氮肥单施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6.2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碳库稳定性的影响
        6.2.1 有机无机配施对土壤碳库稳定性的影响
        6.2.2 无机氮肥单施对土壤碳库稳定性的影响
    6.3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6.3.1 有机无机培施对土壤的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6.3.2 无机氮肥单施对土壤的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CO_2排放及土壤碳库稳定性的影响机制
    7.1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7.1.1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的影响
        7.1.2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7.2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7.2.1 有机无机配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7.2.2 无机氮肥单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7.3 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CO_2排放、土壤碳库稳定性影响机制
        7.3.1 环境因子共线性诊断
        7.3.2 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CO_2排放影响机制
        7.3.3 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碳库稳定性影响机制
    7.4 小结
第八章 不同施肥措施对产量稳定性及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8.1 不同施肥措施对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8.1.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8.1.2 无机氮肥单施对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8.2 不同施肥措施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8.2.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8.2.2 无机氮肥单施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8.3 小结
第九章 讨论与结论
    9.1 讨论
        9.1.1 有机肥措施对农田土壤CO_2排放的META分析
        9.1.2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9.1.3 不同施肥措施对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的影响
        9.1.4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碳库稳定性的影响
        9.1.5 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碳库稳定性和CO_2排放的影响机制
        9.1.6 不同施肥措施对玉米产量稳定性和农田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9.2 主要结论
    9.3 特色与创新
    9.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研究成果
导师简介

(2)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秸秆还田和施肥研究
        1.3.2 土壤氮组分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1.3.3 土壤碳组分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1.3.4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1.3.5 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碳氮组分的相互影响关系
        1.3.6 本研究的主要科学问题和研究目标
    1.4 研究内容
        1.4.1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氮组分的影响
        1.4.2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碳组分的影响
        1.4.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pH值、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1.4.4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4.5 土壤碳氮形态及变化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方法及试验设计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试验材料
    2.4 测试方法
        2.4.1 土壤全氮的测定
        2.4.2 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的测定
        2.4.3 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总碳、溶解性有机碳、无机碳的测定
        2.4.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可溶性氮的测定
        2.4.5 麦豆小区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测定
        2.4.6 土壤总DNA提取及高通量测序
        2.4.7 土壤水分的测定
    2.5 数据统计及分析方法
第三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氮素动态影响
    3.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全氮含量动态变化
        3.1.1 土壤全氮含量
        3.1.2 土壤无机氮含量
        3.1.3 土壤有机氮占比
    3.2 麦豆轮作轮作模式下的土壤铵态氮含量动态变化
        3.2.1 土壤铵态氮含量
        3.2.2 土壤中铵态氮的层化比
        3.2.3 土壤中铵态氮所占全氮比例
    3.3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硝态氮含量动态变化
        3.3.1 土壤中硝态氮含量
        3.3.2 土壤中硝态氮层化比
        3.3.3 硝态氮所占全氮比例
    3.4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氮含量动态变化
        3.4.1 土壤中微生物氮含量动态变化
        3.4.2 土壤微生物量氮层化比
        3.4.3 微生物氮占全氮含量比例
    3.5 小结
第四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素动态变化的影响
    4.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4.2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溶解性总碳动态变化
        4.2.1 土壤溶解性总碳含量动态变化
        4.2.2 溶解性总碳占土壤有机碳比例
    4.3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4.3.1 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4.3.2 溶解性有机碳占溶解性总碳的比例
        4.3.3 溶解性有机碳占土壤有机碳比例
    4.4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溶解性无机碳含量动态变化
        4.4.1 土壤无机碳动态变化
        4.4.2 土壤无机碳占溶解性总碳比例
        4.4.3 土壤无机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
        4.4.4 土壤无机碳与溶解性有机碳的比例
    4.5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动态变化
        4.5.1 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动态变化
        4.5.2 土壤微生物量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
    4.6 不同处理下土壤和微生物碳氮化学计量比
        4.6.1 土壤碳氮比
        4.6.2 土壤微生物碳氮比
    4.7 小结
第五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长期麦豆轮作土壤水分、pH值及产量的影响
    5.1 麦豆轮作模式下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5.2 麦豆轮作模式下的土壤pH值动态变化
    5.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5.4 作物产量与土壤碳氮元素的相关性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6.1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6.1.1 各处理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6.1.2 对各分类水平上细菌菌群数的影响
        6.1.3 对细菌群落门水平上多样性的影响
    6.2 麦豆轮作种植模式下的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特征
        6.2.1 各处理对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6.2.2 对各分类水平上真菌菌群数的影响
        6.2.3 对土壤真菌群落门水平上多样性的影响
    6.3 土壤细菌、真菌多样性与门水平菌群结构相关性分析
        6.3.1 土壤细菌多样性与门水平菌群群落的相关性
        6.3.2 土壤真菌多样性与门水平菌群群落的相关性
        6.3.3 土壤细菌、真菌门水平菌上群群落的相关性
    6.4 小结
第七章 土壤微生物与土壤碳氮组分关系
    7.1 土壤氮素形态及含量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2 土壤碳素形态及含量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3 土壤碳氮元素化学计量比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7.4 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碳氮养分环境的关系
    7.5 土壤细菌、真菌与土壤碳氮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7.5.1 土壤细菌菌群结构与土壤碳氮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7.5.2 土壤真菌菌群结构与土壤碳氮养分的相关性分析
    7.6 小结
第八章 讨论、结论与创新点
    8.1 讨论
        8.1.1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对土壤各形态氮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8.1.2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对土壤各形态碳素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8.1.3 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8.1.4 土壤碳氮组分对细菌、真菌门分类水平菌群结构的影响
    8.2 结论
        8.2.1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提升了麦豆轮作下土壤氮素含量
        8.2.2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提升了麦豆轮作下土壤碳素含量
        8.2.3 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影响了土壤微生物菌群结构
        8.2.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对土壤氮素、碳素变化趋势的响应
    8.3 创新性
    8.4 本研究不足及下一步展望
        8.4.1 研究不足
        8.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青藏高原典型高寒草地地上-地下的退化过程和禁牧恢复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资助项目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草地退化
        1.2.2 草地恢复
        1.2.3 土壤的演化机制
        1.2.4 植被的演化机制
        1.2.5 杂草的适应机制
    1.3 存在主要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
        2.1.4 气候
        2.1.5 土壤
        2.1.6 植被
    2.2 红原站概况
    2.3 申扎站概况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3.1 研究目的及内容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的选择与布设
        3.2.2 样地调查及指标测定
        3.2.3 历史文献数据收集
    3.3 数据分析
        3.3.1 物种多样性计算
        3.3.2 权衡量化计算
        3.3.4 SEM结构方程模型
        3.3.5 Meta分析
        3.3.6 FP-Growth算法
        3.3.7 生态系统多功能性指数计算
    3.4 技术路线
4 典型高寒草地的地上退化过程
    4.1 植物特征在区域尺度上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4.1.1 不同退化程度草地植物特征的变化规律
        4.1.2 Meta分析不同类型草地植物对退化程度的响应
        4.1.3 基于FP-Growth算法的不同类型和退化程度草地的植物特征变化
        4.1.4 退化草地植被和土壤性质在区域尺度的相互关系
    4.2 植物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4.2.1 土壤和植物因子与退化梯度关系冗余分析
        4.2.2 植物地上生物量和物种丰富度随退化梯度变化规律
    4.3 植被功能群结构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4.3.1 禾本科和杂草根系特征差异
        4.3.2 不同植被功能群随退化梯度变化规律
        4.3.3 杂草权衡值与土壤性质和物种丰富度的关系
    4.4 植物地下生物量分布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4.4.1 地下生物量在不同深度土壤分布沿退化梯度变化规律
        4.4.2 植物地下生物量与土壤性质及植被群落组成的关系
    4.5 讨论
        4.5.1 草地退化对物种丰富度的影响
        4.5.2 植物根系特征影响植物功能群结构变化
        4.5.3 杂草对退化草地的潜在生态作用
        4.5.4 土壤条件变化影响植物地下生物量分布
    4.6 小结
5 典型高寒草地的地下退化过程
    5.1 土壤理化性质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5.1.1 不同退化程度草地土壤性质在区域尺度的变化规律
        5.1.2 Meta分析不同类型草地土壤对退化程度的响应
        5.1.3 基于FP-Growth算法的不同类型和退化程度草地的土壤性质变化
        5.1.4 土壤理化性质在站点尺度沿退化梯度的变化规律
    5.2 土壤酶活性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5.2.1 土壤酶活性沿退化梯度的变化
        5.2.2 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的关系
    5.3 土壤化学计量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5.3.1 土壤碳氮磷耦合对草地退化程度的响应
        5.3.2 土壤化学计量沿退化梯度变化规律
        5.3.3 土壤化学计量与土壤物理性质和植物群落特征相关关系
        5.3.4 土壤物理性质和植被群落特征对土壤化学计量的影响
    5.4 讨论
        5.4.1 草地退化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5.4.2 草地退化对酶活性的影响
        5.4.3 土壤物理性质对土壤化学计量的影响
        5.4.4 植物特征对土壤化学计量的影响
    5.5 小结
6 禁牧对典型高寒草地的恢复效果
    6.1 短期禁牧对典型高寒草地的影响
        6.1.1 短期禁牧对高寒草地植被的影响
        6.1.2 短期禁牧对高寒草地土壤的影响
        6.1.3 土壤理化性质和植被特征的关系
    6.2 不同禁牧时间对典型高寒草地的恢复效果
        6.2.1 典型高寒草地植物生产力和群落结构随禁牧时间序列的变化
        6.2.2 典型高寒草地土壤随禁牧时间序列的变化
        6.2.3 典型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功能随禁牧时间序列的变化
        6.2.4 典型高寒草地禁牧过程中土壤和植被指标的相互关系
    6.3 讨论
        6.3.1 短期禁牧对典型高寒草地植被特征的影响
        6.3.2 短期禁牧对典型高寒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6.3.3 高寒草地植被和土壤随禁牧时间序列的变化
        6.3.4 禁牧在降雨丰富地区典型高寒草地的应用探讨
    6.4 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小麦秸秆及其生物炭对山东烟区植烟潮褐土的改良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质量关键指标
        1.2.2 秸秆还田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1.2.3 秸秆还田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1.2.4 秸秆还田应用推广的局限性
        1.2.5 生物炭的基本性质及推广应用潜力
        1.2.6 生物炭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1.2.7 生物炭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1.3 本研究切入点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与测定
        2.3.1 土壤物理性状及土壤团聚体分布的测定
        2.3.2 土壤化学特性的检测
        2.3.3 土壤有机碳组分的测定
        2.3.4 土壤酶活性及细菌群落的测定
        2.3.5 烟株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烟叶品质的测定
        2.3.6 土壤质量得分计算
    2.4 数据处理
第三章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3.1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对土壤容重和田间持水量的影响
        3.1.1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施用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1.2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施用对烟田土壤田间持水量的影响
    3.2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3.2.1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对水稳性团聚体分布特征的影响
        3.2.2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对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的影响
        3.2.3 水稳性团聚体比例与MWD、GMD、R_(0.25)和D的相关性分析
    3.3 讨论
        3.3.1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施用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3.3.2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施用对土壤团聚体分布和稳定性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化学特性的影响
    4.1 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4.1.1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施用后土壤总有机碳的变化
        4.1.2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施用后土壤全氮的动态变化
        4.1.3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施用后土壤有效养分、pH和CEC的动态变化
    4.2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4.2.1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施用后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的动态变化
        4.2.2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施用对有机碳活性组分/总有机碳的影响
        4.2.3 有机碳组分间的相关性
        4.2.4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施用后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动态变化
        4.2.5 土壤碳库组分与土壤理化指标的相关性
    4.3 讨论
        4.3.1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施用对烟田土壤主要养分因子的影响
        4.3.2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施用对烟田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4.3.3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施用对烟田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对土壤细菌群落、酶活性的影响
    5.1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施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2 细菌物种组成分析
        5.2.1 土壤细菌的物种Venn图分析
        5.2.2 土壤细菌的α多样性分析
        5.2.3 土壤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与土壤有机碳组分的相关性分析
        5.2.4 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分析
    5.3 土壤细菌的群落组成分析
        5.3.1 主成分PCoA分析
        5.3.2 UPGMA聚类分析
    5.4 影响植烟土壤细菌群落的因子分析
    5.5 讨论
        5.5.1 秸秆和秸秆生物炭施用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5.2 秸秆和秸秆生物炭施用对土壤细菌多样性的影响
    5.6 小结
第六章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对烤烟生长发育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6.1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施用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6.1.1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施用对烤烟农艺性状的影响
        6.1.2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施用对烤烟抗病性的影响
        6.1.3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施用对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6.2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施用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6.2.1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施用对烤烟外观质量的影响
        6.2.2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施用对烤烟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
    6.3 讨论
        6.3.1 施用秸秆及秸秆生物炭对烤烟生长发育及烟叶产量的影响
        6.3.2 施用秸秆及秸秆生物炭对烤烟品质的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秸秆及秸秆生物炭对烟田土壤质量的综合评价
    7.1 指标的选取
    7.2 主成分分析过程
    7.3 讨论
        7.3.1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与烟叶产量的关系
        7.3.2 土壤质量综合评分与烟叶产量的关系
    7.4 小结
第八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8.1 全文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生物炭对土壤碳氮循环及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缩略语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生物炭与土壤质量
        2.1 生物炭对土壤物理特性的影响
        2.2 生物炭对土壤化学特性的影响
        2.3 生物炭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3 生物炭与温室气体排放
        3.1 土壤CO_2排放
        3.2 土壤N_2O排放
    4 生物炭与烟草生长
    5 根际细菌对作物的影响
    6 研究目的和意义
    7 研究目标和内容
        7.1 研究目标
        7.2 研究内容
        7.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生物炭对植烟土壤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研究
    1 前言
    2 材料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样品检测及计算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生物炭对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3.2 添加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指标的影响
        3.3 土壤理化指标与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关系
    4 讨论
    5 小结
第三章 生物炭对植烟土壤碳循环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检测及计算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生物炭用量对植烟土壤碳循环的影响
        3.2 连续施用生物炭对植烟土壤碳循环的影响
    4 讨论
    5 结论
第四章 生物炭对植烟土壤氮循环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检测及计算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生物炭用量对植烟土壤氮库的影响
        3.2 连续施用生物炭对植烟土壤氮循环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五章 生物炭施用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采集
        2.4 样品检测及计算
        2.5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生物炭输入对植烟土壤碳、氮组分的影响
        3.2 生物炭输入对植烟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3.3 生物炭输入对植烟土壤关键细菌丰度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六章 生物炭施用对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检测及计算
        2.4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施用生物炭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
        3.2 生物炭施用对烟草叶片代谢过程的影响
    4 讨论
    5 小结
第七章 生物炭输入对土壤-微生物-烟叶香气三位一体研究
    1 前言
    2 材料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样品检测及计算
        2.4 样品检测及计算
    3 结果
        3.1 土壤碳氮环境、微生物和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共线(co-occurrence)分析
        3.2 偏最小二乘算法(PLS - PM)揭示影响烟叶中性致香物质的主要因子
        3.3 冗余分析(RDA)进一步筛选影响烟叶致香物质的关键微生物
    4 讨论
    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1 结论
    2 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6)不同土壤退化类型及其调控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退化研究进展
        1.2.2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概况
        1.2.3 矿区退化土壤及复垦的微生物研究
        1.2.4 酸化土壤及调控的微生物研究
        1.2.5 重金属污染土壤及修复的微生物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2 理论基础与微生物的研究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人类发展观的转变
        2.1.2 恢复生态学理论
        2.1.3 生态系统平衡原理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5 微生物生物地理学
        2.1.6 生态位理论和中性理论
    2.2 研究方法
        2.2.1 土壤DNA的提取
        2.2.2 PCR扩增和高通量测序
        2.2.3 OTU聚类与分类学分析
        2.2.4 群落组成分析
        2.2.5 Alpha多样性分析
        2.2.6 环境因子关联分析
3 露天矿开采及不同模式复垦对土壤及微生物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区概况
        3.1.2 样地设计
        3.1.3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3.1.4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理化性质的特征
        3.2.2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养分含量的特征
        3.2.3 土壤性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2.4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分析
        3.2.5 土壤微生物群落的α多样性分析
        3.2.6 矿区关键细菌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3.3 讨论
        3.3.1 不同复垦模式土壤养分的变化
        3.3.2 不同复垦模式微生物特征的变化
    本章小结
4 酸化土壤及碳酸钙的施加对土壤及微生物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研究区概况
        4.1.2 样地设计
        4.1.3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4.1.4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不同CaCO_3施加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2.2 不同CaCO_3施加量对土壤氮循环的影响
        4.2.3 不同CaCO_3施加量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4.2.4 不同CaCO_3施加量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4.2.5 不同CaCO_3施加量对土壤细菌群落α多样性的影响
        4.2.6 酸化土壤关键细菌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4.3 讨论
        4.3.1 CaCO_3施加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3.2 CaCO_3施加对土壤氮循环的影响
        4.3.3 CaCO_3施加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4.3.4 CaCO_3施加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本章小结
5 重金属污染土壤及生物炭的施加对土壤及微生物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研究区概况
        5.1.2 样地设计
        5.1.3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5.1.4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土壤p H及 Cd含量的变化
        5.2.2 土壤养分特征的变化
        5.2.3 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变化
        5.2.4 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
        5.2.5 土壤细菌群落α多样性的变化
        5.2.6 重金属污染区关键细菌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5.3 讨论
        5.3.1 生物炭对土壤pH及 Cd含量的影响
        5.3.2 生物炭对土壤养分特征的影响
        5.3.3 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
        5.3.4 生物炭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本章小结
6 不同退化类型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6.1 结果与分析
        6.1.1 不同分类水平下各样地菌群结构组成
        6.1.2 微生物群落在门水平的组成分析
        6.1.3 微生物群落在纲水平的组成分析
        6.1.4 不同退化类型菌群OTU分析
        6.1.5 不同退化类型土壤微生物丰富度与多样性分析
    6.2 讨论
        6.2.1 不同退化类型微生物群落共性及差异性分析
        6.2.2 影响不同退化类型土壤微生物差异的环境驱动因素
        6.2.3 微生物的生态功能
        6.2.4 微生物群落的地理分布格局研究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之处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7)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效应及机制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秸秆还田对土壤的培肥效应研究
    1.1 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1.2 秸秆还田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1.3 秸秆还田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1.3.1 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3.2 秸秆还田对土壤酶的影响
        1.3.3 秸秆还田对土壤动物的影响
2 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可能机制
    2.1 微生物学机制
    2.2 酶学机制
    2.3 动物学机制
    2.4 三者生态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
3 研究展望

(8)鄂西南土地整治区水土流失阻控及生物质炭改土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土地整治及其土壤问题
    1.3 水土流失及其影响因素
        1.3.1 降雨
        1.3.2 地形
        1.3.3 土壤
        1.3.4 作物
    1.4 水土流失阻控技术及应用
    1.5 生物质炭改良土壤研究及应用
        1.5.1 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1.5.2 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1.5.3 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1.5.4 对作物的影响
    1.6 用于农业评价的敏感性分析技术
    1.7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1.7.1 目的意义
        1.7.2 主要研究内容
    1.8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供试材料
    2.3 试验设计
        2.3.1 土地整治区水土流失特征及其阻控技术研究
        2.3.2 生物质炭改土效应研究
    2.4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2.4.1 径流小区水样的采集与分析
        2.4.2 生物质炭小区土样-作物的采集与分析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土地整治区水土流失及其养分损失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整治后时间对水土流失和养分损失的影响
        3.3.2 土地整治对水土流失的影响
        3.3.3 土地整治对土壤养分损失的影响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地整治区水土流失和养分损失阻控技术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起垄方向
        4.3.2 不同覆盖措施
    4.4 讨论
        4.4.1 起垄方向对水土流失的阻控效果
        4.4.2 覆盖措施对土壤养分流失的阻控效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地整治区生物质炭土壤改土培肥
    5.1 引言
    5.2 试验与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土壤化学性状
        5.3.2 土壤物理性状
        5.3.3 土壤微生物性状
    5.4 讨论
        5.4.1 生物质炭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5.4.2 生物质炭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5.4.3 生物质炭对土壤微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土地整治区生物质炭对土壤养分供应及植物吸收的影响
    6.1 引言
    6.2 试验材料与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对土壤氮磷钾供应特征的影响
        6.3.2 对烟株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6.3.3 对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6.3.4 对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生物质炭对土壤氮素净矿化的影响及敏感性分析
    7.1 引言
    7.2 试验材料与方法
        7.2.1 建模方法与原理
        7.2.2 模拟性能评价指标
        7.2.3 建模分析平台
    7.3 结果与分析
        7.3.1 土地整治区生物质炭对SNNM的影响
        7.3.2 生物质炭对SNNM影响的敏感性分析
    7.4 讨论
        7.4.1 生物质炭对SNNM的影响
        7.4.2 算法验证
        7.4.3 影响SNNM的影响因素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全文结论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情况

(9)预处理秸秆还田的土壤改良培肥与增产效应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秸秆还田方式
        1.2.2 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1.2.3 秸秆还田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1.2.4 秸秆还田对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1.2.5 秸秆还田对作物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1.2.6 秸秆还田腐解问题研究
        1.2.7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气象条件简介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1 土壤体积质量、饱和导水率与饱和含水量
        2.4.2 土壤持水和释水性
        2.4.3 土壤团聚体
        2.4.4 土壤有机碳和全氮
        2.4.5 秸秆腐解特征
        2.4.6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可溶性有机碳氮和土壤酶
        2.4.7 土壤呼吸
        2.4.8 农田土壤水分
        2.4.9 冬小麦生长和产量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5.1 数据计算
        2.5.2 统计分析
第三章 预处理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3.1 预处理秸秆还田对土壤体积质量、饱和导水率及含水率的影响
        3.1.1 预处理秸秆还田对土壤体积质量的影响
        3.1.2 预处理秸秆对土壤饱和导水率的影响
        3.1.3 预处理秸秆还田对土壤饱和含水率的影响
    3.2 预处理秸秆对土壤持水释水特性的影响
        3.2.1 预处理秸秆还田对土壤持水能力的影响
        3.2.2 各处理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拟合参数分析
        3.2.3 预处理秸秆还田对土壤释水能力的影响
        3.2.4 预处理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有效性的影响
        3.2.5 土壤体积质量对土壤持水释水能力的影响
    3.3 讨论与小结
        3.3.1 讨论
        3.3.2 小结
第四章 预处理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4.1 预处理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粒级分布的影响
        4.1.1 预处理秸秆还田对机械稳定性土壤团聚体粒级分布的影响
        4.1.2 预处理秸秆还田对水稳性团聚体粒级分布的影响
    4.2 预处理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4.2.1 大团聚体(R_(0.25))含量
        4.2.2 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及几何平均直径(GMD)
        4.2.3 团聚体分形维数(F_D)
        4.2.4 土壤团聚体各评价指标分析
    4.3 讨论与小结
        4.3.1 讨论
        4.3.2 小结
第五章 预处理秸秆还田对土壤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影响
    5.1 预处理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5.1.1 预处理秸秆还田对耕层土壤有机碳(SOC)和全氮(TN)的影响
        5.1.2 预处理秸秆还田对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5.1.3 预处理秸秆还田对活性有机碳、氮的影响
    5.2 预处理秸秆还田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5.2.1 预处理秸秆的分解特征分析
        5.2.2 预处理秸秆还田对土壤呼吸的影响
        5.2.3 预处理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5.3 土壤不同形态碳氮与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呼吸的关系
    5.4 讨论与小结
        5.4.1 讨论
        5.4.2 小结
第六章 预处理秸秆还田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
    6.1 预处理秸秆还田对冬小麦生长季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6.1.1 土壤蓄水量的时间变化特征
        6.1.2 冬小麦生育期水分平衡分析
    6.2 预处理秸秆还田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2.1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地上部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6.2.2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
        6.2.3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6.3 讨论与小结
        6.3.1 讨论
        6.3.2 小结
第七章 预处理秸秆还田对改良土壤质量效应的综合评价
    7.1 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
    7.2 土壤质量评价方法的选择
        7.2.1 土壤质量的因子分析
        7.2.2 土壤质量的得分与排名
        7.2.3 土壤质量的聚类分析
        7.2.4 土壤质量评价结果与农田生产力的关系
    7.3 讨论与小结
        7.3.1 讨论
        7.3.2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种养结合下农田土壤养分改良与减污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土壤退化
        1.1.1 全球土壤退化概况
        1.1.2 上海农田土壤退化的形成及表现
    1.2 循环农业的发展以及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1.2.1 国内外生物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
        1.2.2 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发展方向
        1.2.3 种养结合农业的类型和发展
        1.2.4 种养结合对农业土壤环境的影响
    1.3 种养结合模式下的土壤改良方法与机制
        1.3.1 种养结合模式下土壤改良的前提
        1.3.2 有机堆肥对土壤养分、生物功能和污染物的改良
        1.3.3 有机栽培中耕作制度对土壤生态环境的改善
        1.3.4 有机栽培中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改良
        1.3.5 有机肥潜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微生物减污技术
        1.3.6 精准施肥和地理信息化技术在土壤维护中的运用
第二章 研究意义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意义
    2.2 主要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种养结合下的土壤养分改良—以上海崇明中新农场为例(养殖为主)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中新农场种养循环概况
        3.2.2 土壤样品采集及分析
        3.2.3 地统计模型
        3.2.4 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测定
        3.2.5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中新农场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3.3.2 不同种植方式下的细菌菌落多样性
        3.3.3 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相关性统计分析
    3.4 讨论
        3.4.1 不同农业栽培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4.2 土壤理化性质的空间变异特征
        3.4.3 土壤细菌DNA相似性和群落多样性的变化
    3.5 小结
第四章 复合菌剂在加快废弃物堆肥中的应用及其对土壤养分的改良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正交设计优化菌种配比及秸秆腐熟复合菌剂JFB-1 的制备
        4.2.3 水稻、芦笋秸秆堆肥方法
        4.2.4 不同秸秆堆肥对土壤改良的盆栽试验
        4.2.5 指标测定与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秸秆腐熟复合菌剂JFB-1 的构建
        4.3.2 水稻、芦笋秸秆堆肥的温度变化
        4.3.3 秸秆堆肥的理化指标
        4.3.4 添加秸秆堆肥对青菜生物量的影响
        4.3.5 添加秸秆堆肥对土壤碳氮养分含量的影响
        4.3.6 添加秸秆堆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4 讨论
        4.4.1 微生物复合菌剂对堆肥的作用
        4.4.2 不同秸秆堆肥特点以及对土壤的改良效果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养分需求的种养系统优化以及土壤维护—以上海涌禾农场为例(种植为主)
    5.1 引言
    5.2 研究区域与方法
        5.2.1 涌禾农场种养殖相结合概况
        5.2.2 系统分析方法
        5.2.3 农场土壤的综合改良措施
        5.2.4 农场土壤样品的采集和测试
        5.2.5 土壤样品的数据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农场潜在土壤退化问题的关键顶点赋权分析
        5.3.2 年际间不同类型土壤的微生物种群数量变化
        5.3.3 年际间不同类型土壤的理化性质变化
        5.3.4 年际间不同类型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变化
        5.3.5 土壤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分析
    5.4 讨论
        5.4.1 基于养分需求的种养循环系统优化
        5.4.2 农场实际运营中的土壤改良与减污
    5.5 小结
第六章 种养结合潜在重金属风险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微生物的分离纯化和生物学鉴定
        6.2.2 盆栽试验及土壤植物样品的采集
        6.2.3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6.2.4 改进的生态毒理效应
        6.2.5 统计分析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植物生长和Cd、Pb的累积
        6.3.2 各种修复方式下的土壤酶活性变化
        6.3.3 不同修复措施与土壤酶活性的降趋势对应分析
    6.4 讨论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四、不同培肥方式对西藏中部退化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不同施肥措施下陇中黄土高原旱作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碳平衡及其土壤碳库稳定性研究[D]. 王晓娇.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2]秸秆还田和施肥对麦豆轮作土壤碳氮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 孔德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3]青藏高原典型高寒草地地上-地下的退化过程和禁牧恢复效果研究[D]. 张振超. 北京林业大学, 2020
  • [4]小麦秸秆及其生物炭对山东烟区植烟潮褐土的改良效应研究[D]. 王毅.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5]生物炭对土壤碳氮循环及烟叶中性致香物质影响机制研究[D]. 闫伸.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5)
  • [6]不同土壤退化类型及其调控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机制[D]. 郭安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效应及机制研究进展[J]. 张婷,张一新,向洪勇. 江苏农业科学, 2018(03)
  • [8]鄂西南土地整治区水土流失阻控及生物质炭改土效应研究[D]. 邓建强.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9]预处理秸秆还田的土壤改良培肥与增产效应及机制研究[D]. 余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10]种养结合下农田土壤养分改良与减污应用[D]. 毛亮.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不同施肥方式对藏中退化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