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爆破法生产高产纸浆的发展

蒸汽爆破法生产高产纸浆的发展

一、蒸汽爆破法制高得率浆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金叶[1](2018)在《粉单竹竹青成分分析及其对SCMP制浆和返黄的影响》文中指出我国竹资源丰富,且竹纤维是较好的非木材纤维原料,以竹资源代替木材资源是解决造纸原料紧缺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高得率竹浆有难漂白、易返黄,这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粉单竹竹青成分(如蜡质、色素、甾醇、脂肪酸、甘油树脂等成分)对SCMP制浆及返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SEM观察竹青表面有一层致密的蜡质层。采用溶剂提取法提取蜡质,GC-MS分析发现竹青蜡质成分含有烃类、酸类、酚类、酮类、醛类等物质。在磺化、磨浆后,这些物质可能残留在纸浆中。在H2O2漂白过程中,消耗漂白药液,影响漂白效果。2.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竹青色素,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90%,料液比1:35g.mL-1,超声温度55℃,超声时间40min,考虑成本问题,竹青色素应提取两次,色素粗提率为3.49%,叶绿素提取率为0.39%。利用柱层析分离、NMR、FTIR分析,竹青粗提液中除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外,还含有甾醇类、脂肪酸类、甘油树脂类、芳香烃类等物质。分析竹青化学成分,竹青中含有较多的1%NaOH抽出物、苯-醇抽出物和木素,抽出物中含有O-H、C=C、C=O、N=N、C-O等基团。3.研究去除竹青前后竹子原料、SCMP浆以及漂白SCMP浆的化学成分,比较去除竹青前后SCMP浆苯-醇抽出物成分、纤维表面形态及表面元素,可知竹青在磺化、磨浆过程中,影响药液的渗透,进而影响抽出物的溶出,在漂白过程中,抽出物消耗漂白药液,影响漂白效果。4.研究去除竹青前后SCMP浆一段漂后残余H2O2浓度及pH值,发现在漂白过程中,抽出物阻止漂白药液的渗透,影响漂白效果。未去除竹青SCMP浆经过一段漂,二段漂以及苯-醇抽提后再漂白,白度分别提高了24.47 0%%ISO、34.62%ISO、25.46%ISO,去除竹青后 SCMP 浆白度分别提高了 24.91%ISO、36.40%ISO、25.06%ISO,可知去除竹青后 SCMP 浆可漂性能好,苯-醇抽出物对漂白有影响。研究去除竹青前后SCMP浆光热诱导返黄现象,去除竹青SCMP浆可漂性能好,经过二段漂后,返黄值下降大。

李锦刚[2](2018)在《中性亚钠法构树全树制浆工艺与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是野生麻类植物,桑科构树属,古名楮,又名谷桨树。构树是一种易繁殖速生的树种,构树杆、叶、皮、果、根等都可开发利用于食品、医药和造纸等领域,其环保、经济和生态价值极高。本论文以一年生野生构树资源为实验原料,采用单因素优选法、正交实验法系统的研究了中性亚钠法构树全树制浆的机理和最佳工艺条件。分析讨论了药剂用量、蒸煮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蒸煮制浆的影响,研究探讨了中性亚钠法构树全树制浆的蒸煮机理,确定了构树全树蒸煮制浆实验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中性亚钠法构树全树制浆最佳工艺条件为:亚硫酸钠用量16%,蒽醌用量0.1%,升温时间1.5h,最高温度170℃,保温时间5h,液比1:4,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中性亚钠法构树全树制浆的粗浆得率为47.41%,卡伯值为17.4。在构树全树制浆最佳工艺的基础上,研究表明:碳水化合物的降解溶出从温度升到100℃以后到达到最高温度170℃后的1h内,降解溶出占总溶出量的80.78%;对于聚戊糖的溶出规律,从开始到升温到100℃,溶出率约为11.96%,升温到170℃阶段,溶出率约为27.78%,保温170℃到蒸煮终点,溶出率约为16.18%;对于综纤维素的溶出规律,蒸煮计时开始到升温至170℃,综纤维素的溶出量约为16.87%,从保温蒸煮到蒸煮终点止,综纤维素的溶出量约为7.58%。对于木素的脱除反应历程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大量脱木素阶段:从蒸煮升温开始到最高温170℃时,构树原料中木素的脱除量约为10.9%,脱出率约为74.0%。(2)残余脱木素阶段:从蒸煮最高温170℃到蒸煮终点止,构树原料中木素的脱除量约为2.4%,脱出率约为88.9%。此外,构树全树亚硫酸钠蒽醌法制浆过程中,纤维分离点大致控制在卡伯值为20左右,此时卡伯值较低,粗浆得率为43.71%,粗渣率为0.20%。在1320 cm-11427 cm-1处反映为愈创木基上苯环上的C-H伸缩振动吸收峰;在1057 cm-11163 cm-1处推测主要为C-O(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和紫丁香基伸缩振动(木素);在1629cm-1处反映为苯环骨架(C=C)吸收峰;可见在构树中所含木质素中,可以直观表现出的是愈创木基型木质素(G型)和紫丁香基型木质素(S型)。

翟睿[3](2016)在《基于低温碱脲体系高浓凝胶化作用的木质纤维素纤维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溶液是在低温、低纤维浓度的条件下溶解纤维素制备纤维素基功能材料的溶剂,但其在中、高纤维浓度的条件下对纤维素或木质纤维素纤维性能的影响情况未见报道,因此本论文对该方向做了研究,发现该溶剂在上述条件下可使纤维素纤维发生凝胶化或溶胶化反应,也可有效润胀软化木质纤维素纤维,使纤维性能发生变化,满足制备纤维素基功能材料或制浆造纸生产的要求,本研究旨在探讨该溶剂对纤维素纤维和木质纤维素纤维的处理能力、探究利用该溶剂制备纤维素基纸质功能材料的新方法、论证该溶剂在制浆造纸生产中应用的可行性、拓宽该溶剂的适用领域,主要成果如下:(1)本论文利用该溶剂溶解漂白木材硫酸盐化学浆探究其对纤维素的溶解能力(冷冻温度或溶解温度或预处理温度-10℃,下同),发现纤维素在该溶剂中的最高溶解浓度可达12%(中等纤维浓度范畴),溶解效果好于其它碱脲体系,同时阔叶浆比针叶浆更容易溶解,且叩解度越高越有利于纤维素的溶解。(2)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溶液在高碱浓及高纤维浓度的条件下可使纤维素纤维发生溶胶化反应,使其转化为溶胶纤维,鉴于该分析结果,本论文利用该溶剂处理漂白针叶木硫酸盐化学浆,制备再生纤维素,和原纤维素纤维相比,再生纤维素纤维的聚合度、无定形区和结晶区的整体结构、晶型、热稳定性和碳骨架结构均无明显变化,且处理过程中没有引入新的官能团或纤维素衍生物,但该再生纤维素纤维呈扭结、卷曲、交织和缠绕的纤维形态,且纤维表面较为光滑,和丝光化浆的纤维形态较为类似,这也使其具有较好的松厚性能和柔软性能,但其强度性能较差。(3)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溶液在低用碱量及中等纤维浓度的条件下可使纤维素纤维发生凝胶化反应,使其转化为凝胶纤维,鉴于该分析结果,本论文利用该溶剂处理漂白阔叶木硫酸盐化学浆,改善纤维素纤维的松厚性能,制备具有较高强度的纤维素基松厚性纸质功能材料,最佳工艺条件为用碱量9%、纤维浓度15%、冷冻时间75min,和处理前纤维相比,处理后纤维成纸松厚度提高约21%,而成纸强度没有明显变化。(4)鉴于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溶液在高碱浓及中、高纤维浓度的条件下对纤维素纤维的溶胶化能力,本论文利用该溶剂处理定量滤纸,改善纤维素纤维的强度性能和抗水性能,制备高强度纤维素基纸质湿强材料,最佳工艺条件为碱浓8%、冷冻时间15min、室温洗涤固化10min,洗涤后经室温增塑并干燥后得到成纸,和滤纸原纸相比,处理后纸张湿抗张指数约为原纸的4倍,湿耐破指数约为原纸的24倍,同时处理后纸张的干抗张指数、干耐破指数及相应的湿干强比也有显着增加。(5)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溶液在低用碱量及中、高纤维浓度的条件下不能使木质纤维素纤维发生胶化反应,但可使其润胀软化,鉴于该分析结果,本论文利用该溶剂处理漂白针叶木热磨机械浆(TMP),改善木质纤维素纤维的强度性能,最佳工艺条件为用碱量8%、纤维浓度15%、冷冻时间60min,和处理前TMP相比,处理后TMP成纸抗张指数和耐破指数均提高将近一倍,同时松厚度降低约9%,但耐折度没有明显变化。(6)鉴于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溶液在低用碱量及中、高纤维浓度的条件下对木质纤维素纤维的润胀软化能力,本论文利用该溶剂处理杨木木片,改善木质纤维素纤维的磨浆性能,最佳工艺条件为用碱量8%、冷冻时间105min,而用碱量、浸渍时间和冷冻时间三个参数对磨浆性能影响的次重顺序为用碱量>冷冻时间>浸渍时间,和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APMP)这种实际生产中磨浆能耗最低的化机浆相比,在叩解度、粗浆得率及细浆得率相当时,该化机浆磨浆能耗可降低约40%。(7)利用两段H2O2漂白工艺漂白该化机浆,最佳工艺条件为一段H2O2用量2%、漂白时间30min(纤维浓度或漂白浓度20%、漂白温度75℃、碱比0.75、MgSO4 0.5%、Na2SiO32%、DTPA 0.3%),二段H2O2用量4%、漂白时间60min(纤维浓度20%、漂白温度75℃、碱比0.25、MgSO4 0.5%、Na2SiO3 3%、DTPA 0.3%),该化机浆的漂后白度可达80%,而过氧化氢用量、漂白时间和纤维浓度三个参数对漂白性能影响的次重顺序为过氧化氢用量>纤维浓度>漂白时间,和APMP相比,在叩解度相当时,该漂白化机浆具有更高的白度、成纸强度及更低的松厚度。(8)利用H2O2和Na2S2O4漂白蔗渣盘磨机械浆(RMP),最佳工艺条件为一段H2O2用量3%、漂白时间60min(纤维浓度20%、漂白温度75℃、碱比0.25、MgSO4 0.5%、Na2SiO3 3%、DTPA 0.3%),二段Na2S2O4用量1%、漂白时间45min(纤维浓度10%、漂白温度55℃、DTPA 0.5%);由于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溶液可使纤维发生润胀软化及胶化反应,而在发生上述变化的同时,纤维反应活性可以得到改善,鉴于该分析结果,本论文利用该溶剂在低用碱量及高纤维浓度的条件下处理蔗渣RMP,改善木质纤维素纤维的漂白性能,最佳工艺条件为用碱量6%、冷冻时间45min(纤维浓度20%),随后在上述最佳工艺条件下漂白,和处理前RMP相比,处理后RMP最终白度提高约21%。

何英杰[4](2015)在《太阳能混合能源在秸秆蒸汽爆破中的应用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产品加工是农业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环节。生产过程中,主要依靠煤、电和气作为能量供给来源,生产成本高,造成环境污染。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一直是困扰人们的难题,蒸汽爆破后的秸秆经过加工可以作为奶牛饲草,但是秸秆爆破所需的能源成本制约了秸秆的利用。以太阳能产生的蒸汽,可以为秸秆蒸汽爆破提供能量来源,解决了秸秆爆破和发酵加工过程中的能源问题,并大幅度降低了处理成本。太阳能是一个受天气和时间影响的非连续性能源,以特殊加工处理的牛粪为生物质燃料的锅炉作为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外的辅助蒸汽能源,弥补了太阳能的不足,保证了蒸汽全天候供应,同时可以控制加工成本。文章针对大型畜牧养殖场设计的一种太阳能-生物质燃料锅炉,该锅炉产生的蒸汽,通过对秸秆进行蒸汽爆破预处理,加工秸秆饲料,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1.以提高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集热效率为目标,设计了太阳能蒸汽系统的控制方案,基于PLC,建立了太阳能蒸汽测控系统。2.根据太阳能与生物质燃料锅炉的特性,研制了以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与锅炉的联立方法,达到了蒸汽混合系统中各部分的控制要求。完成了混合蒸汽供给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根据PLC实时采集的参数,协调了太阳能与生物质锅炉的蒸汽供给控制,实现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的最大化利用。3.研制了蒸汽换热罐。利用太阳能蒸汽混合系统,实现了对发酵装置的保温控制。4.进行了太阳能蒸汽混合系统的试验设计,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太阳能蒸汽混合系统满足要求。与燃煤锅炉进行了对比试验,产生一吨蒸汽可节省165kg煤。

黄灿军[5](2013)在《废弃生物质螺旋增压式连续闪爆过程机理及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废弃生物质中的植物纤维与塑料制备复合材料时,通常会对植物纤维进行预处理。在植物纤维各种预处理方法中,由于蒸汽爆破预处理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破坏,且生产率高,在各种方法中具有突出的优势。目前国内对植物纤维改性多采用间歇式蒸汽爆破技术,而间歇式蒸汽爆破技术的产量低,且需要附加蒸汽设备,使整机体积庞大,成本较高,从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有必要对连续式闪爆设备及其理论展开研究。单螺杆连续式闪爆设备的物料输送过程与传统单螺杆挤出机的固体输送极为相似,但单螺杆连续式闪爆设备的压缩比比单螺杆挤出机压缩比大很多。因此对于单螺杆连续式闪爆设备而言,物料不再是不可压缩,螺槽也不是展开成传统的平直螺槽,而是考虑物料的密度和速度均为变化的基础上,建立楔形螺槽的物理模型,再借鉴传统单螺杆挤出机的固体输送理论,对单螺杆连续式闪爆设备中固体生物质材料进行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建立数学模型,进一步分析物料在单螺杆连续式闪爆设备中建压和温度升高的过程。口模的设计尺寸对闪爆效果也有较大影响,同样建立了口模的环形物料输送物理模型,并对环形物料进行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建立压力数学模型,进一步分析口模水平段长度对闪爆压力的影响规律。另外通过摩擦力做功的原理建立了物料沿螺槽方向的温度数学模型,分析了喂料量、主轴转速等对闪爆温度的影响规律。在理论分析基础上,自行设计了单螺杆连续式闪爆设备,并在该设备上附加背压和温度测试模块,利用背压和旋转轴上靠近口模处温度近似观察闪爆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规律。在自行设计的单螺杆连续式闪爆设备上开展了各种实验研究,由于直接测量口模处压力非常困难,实验中利用螺杆背压近似代替闪爆压力,以观察闪爆压力的变化规律。虽然通过螺杆背压可以近似反映闪爆压力的变化,但背压测量装置结构复杂,也并非闪爆设备所必需的附加装置,因此研究了主机电流与螺杆背压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有很好一致性,则可以通过主机电流来反映闪爆压力的变化。实验中还研究了闪爆温度与物料闪爆前后含水率差值之间的关系,发现二者有很好一致性,则可以用含水率差值来反映闪爆温度的变化。通过更换具有不同直径和水平段长度的口模,测试不同尺寸条件下的闪爆压力,找出了口模尺寸对闪爆压力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实验研究了喂料量和主轴转速等工艺参数对闪爆压力和温度的影响。由于单螺杆连续式闪爆设备物料的输送能力差、产量低、混合能力差、自清洁性不好等缺点,有必要进一步开展输送能力强、产量高、混合能力强、自清洁性好的三螺杆连续式闪爆设备的研究。根据三螺杆连续式闪爆设备输送能力强的特点,建立了机筒内物料的正位移输送模型,计算出混合段、输送段、增压段等各段的―C‖形小室的体积,利用体积压缩建立压力数学模型,分析了物料在三螺杆连续式闪爆设备中建压的过程,并进一步求得该闪爆设备的产量理论计算公式。自行设计了三螺杆连续式闪爆设备,并专门设计了进料连续、均匀、喂料量可控的生物质材料计量进料装置和在线快速补水装置。在自行设计的三螺杆连续式闪爆设备上开展一系列实验,首先研究了闪爆温度与物料闪爆前后的含水率差值之间的关系,同样发现闪爆温度与含水率差值有很好的一致性;接着研究了喂料量、物料初始含水率和粒径大小等工艺参数对闪爆压力和温度的影响。在前章闪爆设备产量的理论分析基础上,进行了产量的实验测试,找出了产量与主轴转速间的关系。由于在连续式闪爆设备的压力和温度理论分析中应用到压力与密度关系的经验公式,其中涉及到一个重要参数,即物料参数,因此在最后通过实验求得了物料在常温及160℃时的物料参数,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三螺杆连续式闪爆设备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打下基础。通过对自行设计的单螺杆式、三螺杆式连续闪爆设备的研究,首次建立了连续闪爆设备内物料的压力和温度数学模型,揭示了连续闪爆过程机理及其闪爆效果,并预测了该过程中压力与温度的建立规律,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通过实验发现闪爆压力与主机电流、闪爆温度与物料闪爆前后的含水率差值有很好的一致性;口模直径减小和水平段长度增加均会增加闪爆压力,喂料量增加也可以增加闪爆压力,但会降低闪爆温度,主轴转速增加可以闪爆温度升高,但会降低闪爆压力;物料初始含水率越低,以及物料粒径越小,闪爆温度均越高。

罗清[6](2013)在《酶预处理对马尾松TMP性能和磨浆能耗的影响及机理研究》文中指出TMP具有制浆得率高、制浆废水污染负荷低,长纤维组分含量较高,成纸松厚度大,不透明度高和光散射系数大等优点。但其缺点为磨浆能耗高,制浆成本大,磨浆前纤维软化不充分,纸浆纤维挺硬,表面细纤维化程度低,纤维间结合力差。而通过生物酶预处理,可以实现降低磨浆能耗,增加纤维细纤维化程度,改善纸浆质量,为扩大TMP的应用范围打下基础。本论文以马尾松为原料,研究了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预处理对马尾松TMP性能和磨浆能耗的影响,对比分析了生物酶预处理在不同磨浆过程对马尾松TMP性能和纤维质量的影响,并对生物酶处理后纸浆湿部化学特性进行研究,通过酶处理前后纤维的零距抗张强度和内结合强度测定、纤维素结晶度测定、接触角测定、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红外光谱分析、热失重分析等手段来研究生物酶作用于马尾松TMP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预处理马尾松TMP的适宜条件为:酶用量75IU/g,温度50℃,pH5.5,时间150min。纤维素酶预处理后,纸张强度性能、松厚度和中长纤维得率都有所增加。但用量不宜超过75IU/g,否则会导致成纸的撕裂指数降低。纤维素酶预处理后,马尾松TMP磨浆能耗降低。磨浆能耗下降率随着纤维素酶用量及预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并用曲线拟合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磨浆能耗与纤维素酶用量及预处理时间的回归方程。木聚糖酶预处理适宜条件为:酶用量90IU/g,pH5.0,预处理时间150min,预处理温度50℃。木聚糖酶预处理后,纸张强度性能、松厚度和中长纤维得率都随着酶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用量不宜超过90IU/g,否则将引起撕裂指数的下降。木聚糖酶预处理后,马尾松TMP磨浆能耗降低。磨浆能耗下降率随着木聚糖酶用量及预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大。并用曲线拟合分析的方法建立磨浆能耗与木聚糖酶用量及预处理时间的回归方程。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预处理均可降低马尾松TMP纤维束含量,且木聚糖酶对降低纸浆中纤维束含量的效果更好。木聚糖酶用量120IU/g时,酶预处理在一段磨浆前纸浆中纤维束含量较之空白样降低了1.76%;酶预处理在一段磨浆与二段磨浆之间,纸浆纤维束含量较之空白样降低2.39%。筛分结果显示,100目筛网所截留的纤维总得率都随着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通过200目的细小纤维量明显降低。采用一段磨浆前酶预处理的制浆工艺,50目筛网截留长纤维及200目筛网截留短小纤维含量明显较高,而100目筛网截留中间长度纤维及通过200目筛网的细小纤维含量含量较低。采用一段磨与二段磨之间进行酶预处理时中间长度组分及短小长度纤维较多。纤维质量分析结果显示,采用一段磨浆前酶预处理的制浆工艺能获得较长的纤维平均长度。适度的纤维素酶预处理能够增加纤维长度,减少细小纤维含量,卷曲及扭结指数增加。纤维素酶酶用量为75IU/g时重均纤维长度增加了0.22mm,细小纤维含量减少了1.01%。二段磨浆前预处理,在纤维素酶用量为50IU/g时,纤维数均长度、重均及双重均长度三者都较高,此时纤维受破坏程度较小。预处理木聚糖酶用量控制非常关键,酶用量过高对纤维长度破坏严重。一段磨浆前预处理适宜酶用量高于二段磨浆前预处理,酶预处理在一段磨浆前,适宜纤维素酶用量为75IU/g,适宜木聚糖酶用量为90IU/g;二段磨浆前预处理,适宜纤维素酶用量为50IU/g,适宜木聚糖酶用量为60IU/g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预处理后进行磨浆,纸浆游离度略有上升,白水阳离子需求量明显下降,且随纤维素酶用量增加,白水阳离子需求量降低更加显着,纸浆Zeta电位随着酶用量的增加有所降低。木聚糖酶预处理后纸浆的零距抗张强度增幅较大。木聚糖酶用量60IU/g时零距抗张强度为51.8N/cm,较之未处理的纸浆增加了15.0N/cm;纤维素酶用量75IU/g时零距抗张强度为45.1N/cm,较之未处理的纸浆增加了8.3N/cm。纤维素酶用量75IU/g时,内结合强度为0.031N/cm,较之未处理的纸浆增加了0.016N/cm。木聚糖酶用量90IU/g时,内结合强度为0.028N/cm,较之未处理的纸浆增加了0.012N/cm。通过X衍射分析和热重分析可知,纤维素酶预处理使得马尾松TMP纤维素的结晶度降低,说明纤维素的结晶区受到了明显的降解。木聚糖酶预处理使得马尾松TMP纤维素的结晶度增加,木聚糖酶预处理和纤维素酶预处理可提高纤维的热稳定性。纤维素酶预处理后纤维表面接触角减小,纤维润湿性能改善。在0.2s时,50IU/g的纤维素酶预处理后纤维表面接触角为33o,未经酶预处理纤维表面接触角为42o,降低了9o。木聚糖酶用量为30IU/g和60IU/g时的接触角比未经酶处理的接触角大,当酶用量为90IU/g时,纤维润湿性能改善,在0.2s时,接触角为38o,较之未经酶预处理纤维表面接触角降低了4o。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纤维素酶预处理后,纤维压溃及纵向撕裂现象明显,内部细纤维化增大,产生丝状细小纤维,同时也有较少的纤维碎片。木聚糖酶预处理后,纤维表面有明显的碎片状剥裂,呈现为纤维表面有较多的碎片状纤维,纤维细胞壁局部变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显示,纤维素酶预处理后TMP纤维表面粗糙度下降,木聚糖酶预处理后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大。

关莹[7](2012)在《爆破预处理对竹材制浆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毛竹为研究对象,分析蒸汽爆破预处理对爆破浆料化学组分与纤维形态的影响及爆破液的性质,探讨爆破预处理的机理;采用烧碱法制浆工艺,比较分析各工艺条件的影响程度,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分析爆破预处理对制浆的影响;采用O—Q—P/O漂序,研究爆破浆的漂白性质和纸张物理性质,探索蒸汽预处理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前景。本研究还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等现代分析手段进行了微观结构的分析。结果如下:1、爆破后戊聚糖的含量明显降低,纤维素含量相对增加,木质素含量变化不大。不同的爆破条件,各成分含量的变化也不相同。2、通过红外光谱图分析,爆破预处理只是使毛竹的部分吸收峰的强度发生变化,主体化学结构没有明显变化。3、由扫描电镜图观察得知,未爆破的毛竹纤维表面很光滑,而爆破处理后表面则有裂痕和碎片。爆破后的毛竹纤维长度显着下降,并且在1.8MPa、10min时纤维长度降低幅度最大,降低率为29.75%。4、毛竹经过爆破处理后的X射线衍射峰变得更加尖锐,衍射强度明显增强,相对结晶度提高了20.63%。5、利用GC-MS技术对毛竹爆破液的乙酸乙酯萃取物分析,共鉴别出以戊二酸二乙酯为主的32种化合物。6、爆破后竹浆采用烧碱法制浆工艺,得出用碱量对卡伯值的影响最大,温度次之,保温时间影响较小;温度对得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用碱量,保温时间的影响较小。最佳工艺条件为:用碱量19%、最高蒸煮温度165℃、保温时间90min。7、与爆破后竹浆相比,在同样的温度和保温时间下,未爆破竹材在烧碱法制浆中的用碱量为26%,卡伯值却比经过爆破预处理的浆料高。8、对竹材氧脱木质素的分析得出,用碱量对卡伯值的影响最大,温度和氧压次之,保温时间影响较小;用碱量对粘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温度,再次是保温时间,氧压对粘度的影响较小。最佳工艺条件选择用碱量3%、氧压0.4MPa、温度90℃、保温时间90min。9、采用O—Q—P/O漂序漂白后,纸张的白度达到72.5%,而且各项物理强度都有所提高。

范帅尧[8](2012)在《汽爆预处理对秸秆微观结构和厌氧发酵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化石能源日渐匮乏、能源形势日益紧张的今天,人类寻找替代或辅助能源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要求显得愈加迫切。生物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由于其安全性及稳定性成为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新能源。结合我国国情,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丰富但利用水平较低,如能将其用于沼气发酵,不仅能解决当前因焚烧秸秆、滥用化肥而造成的环境污染,也能缓解能源紧张给社会带来的压力。农作物秸秆中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且三者相互盘绕结构复杂。尤其是木质素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发酵过程微生物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分解利用。因此,如要充分利用秸秆资源必须对其进行预处理,以达到破坏三者的物理结构,增加秸秆利用率的目的。目前对秸秆的预处理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种。三种预处理方法各有利弊,但目前尚未研究出集各种优势为一体、成本低、效率高且能在生产中进行推广的预处理方法。蒸汽爆破预处理已经被广大学者证明是一种有效的秸秆预处理方法。本研究将玉米秸秆进行了蒸汽爆破预处理并进行厌氧发酵试验,研究了汽爆预处理对秸秆微观结构的影响及秸秆经汽爆预处理后的厌氧发酵特性。本文较全面的反映了作者的研究情况,具体内容如下:(1)分析、测试秸秆的基本参数及汽爆预处理前后宏观、微观结构和三素的变化,研究蒸汽爆破预处理对秸秆预处理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汽爆预处理显着改变了秸秆的宏观、微观机构和三素含量。(2)对未经预处理和经汽爆预处理的秸秆进行厌氧发酵对比试验,考察其厌氧发酵特性,研究汽爆预处理对秸秆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汽爆预处理有效促进了秸秆的单位VS产气率,在汽爆压力2.5MPa,保留时间90s的预处理条件下,汽爆后干秸秆在TS=4%时达到最大单位VS产气率325.54mL/g,汽爆后青秸秆在TS=3%时达到最大单位VS产气率334.77mL/g。但是2.5Mpa和1.5Mpa的发酵结果几乎没有不同,因此,最优的汽爆压力应该选为1.5Mpa。(3)选用青秸秆和干秸秆作对比,在不同预处理条件下进行厌氧发酵试验,研究经蒸汽爆破预处理后,青秸秆和干秸秆发酵效果异同。结果表明,经汽爆预处理后,干秸秆发酵周期比青秸秆长;干秸秆产气率在汽爆压力较高(2.5MPa)时大于青秸秆,在汽爆压力较低(1.5MPa)时小于青秸秆;汽爆预处理后,干秸秆产气速率低于青秸秆。(4)对汽爆秸秆产沼气过程进行能量分析,研究其实用性、市场推广前景。结果表明,汽爆预处理后秸秆的能量转换效率大大提高,比未处理秸秆提高达15.66%,但由于汽爆过程耗能较大,使其有效输出能量减少,导致综合能量利用率较低。

罗海力[9](2011)在《蒸汽爆破棉秆纤维形态及特性研究》文中认为木质纤维原料的蒸汽爆破处理过程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其中包含着无数的化学反应和物质结构的变化。本研究通过蒸汽爆破法处理棉秆纤维,探讨处理的不同工艺参数对纤维的形态,物质的降解,转化和转移的影响,通过现代仪器分析寻找较为有利的工艺,为工业化生产无胶纤维板原料提供可行的信息。本研究的主要蒸汽爆破工艺参数有:蒸汽温度、处理时间、蒸汽爆破前棉秆原料的含水率以及综合蒸汽温度和处理时间的蒸汽爆破剧烈度。通过不同的参数配合探讨这些参数对爆破后纤维的影响。具体情况如下:在处理时间的影响方面,随处理时间的延长,爆破处理后的纤维,聚集度和纤维的细度都逐渐变小。纤维素相对结晶度上升。纤维、半纤维素得率降低,纤维素的得率没有太大的变化,木素和抽提物的含量上升。含水率的影响方面,含水率高的爆出纤维较为蓬松,而含水率较低的则密实;单个细胞的微观结构,含水率高的细胞的碎裂程度大,表面的木素复合体颗粒大;总体来看,含水率为55%的结晶度较高。在剧烈度S=4.08时,增加蒸汽温度就意味着降低处理时间,蒸汽温度越高处理时间就越短。纤维随温度变化差异不大,说明剧烈度对纤维的分离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转移后的木质素在温度较低时聚集成大团,温度较高时则比较均匀的分布在纤维的表面。相对结晶度则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在整个蒸汽爆破处理过程中,木素经历了浸润、软化、降解、爆出和重聚的过程。综合分析纤维的形态,成分,微观形态,化学官能团的变化及纤维板生产的原料的要求得出,爆破处理条件为:S=4.08,温度为210℃,处理时间为7min含水率为220%的最适合纤维的生产。

付顺鑫[10](2011)在《麦秸蒸汽爆破改性处理与制板工艺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以低质生物质材料麦秸为原料,针对麦秸灰分和抽提物含量较高,表面含有蜡状物质等不利于胶合的特点,采用物理方法对原材料进行前期改性处理,研究蒸汽爆破处理对改善麦秸原料胶合性能的机理以及蒸汽爆破处理条件对麦秸板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不同的蒸汽压力和处理时间对麦秸原料进行蒸汽爆破处理,探索最佳蒸汽爆破处理条件,分析了蒸汽爆破处理对麦秸纤维形貌特征、酸碱性、表面湿润性、化学性能以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汽爆破处理后麦秸原料的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料中大刨花所占比例减少而纤维状原料比例增加,较高的蒸汽温度和较长的处理时间能够产生更多形态更均匀的纤维状原料。SEM图像显示,蒸汽爆破处理破坏了麦秸表面光滑的表皮组织,材料表面呈现多孔状结构,增加了麦秸表面的渗透性。麦秸的酸碱性分析结果表明,未处理的麦秸材料pH值接近7,经过蒸汽爆破处理,麦秸的pH值和酸性缓冲容量均显着地减少,说明处理后麦秸的酸性增加。麦秸的动态接触角在处理之前接近90度,表明未处理的麦秸材料疏水性强,处理后麦秸的接触角显着减小,湿润性提高。改性处理还使麦秸的灰分含量和硅物质含量明显降低。麦秸的这些材性变化有效地改善了麦秸与水溶性脲醛树脂胶之间的胶合界面特性,有利于提高板材性能。本研究以蒸汽爆破处理后的麦秸为原料,制造性能优良的麦秸板,主要探讨蒸汽处理条件,脲醛树脂(UF)/异氰酸酯(MDI)双树脂体系,以及麦秸和木材的混合比率对麦秸刨花板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利用蒸汽爆破处理后的麦秸原料制成的板材,其物理力学性能显着提高。190°C/3min处理条件下的板材,其内结合强度达到了最高值,几乎是未处理板材的10倍。190°C/2min条件下板材达到最高的弯曲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分别是未处理板材的3倍和2倍,板材的吸水厚度膨胀率仅是未处理板材的1/4。UF/MDI双树脂体系对各种处理条件下的板材内结合强度均有显着的提高,原料经蒸汽爆破改性处理并使用双树脂的板材,其内结合强度比未处理板材高17倍,表明双树脂体系结合蒸汽爆破改性处理能够显着地提高麦秸原料与脲醛树脂之间的结合强度。双树脂体系对提高板材的尺寸稳定性也有显着的效果。麦秸与木材刨花混合比显着影响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随着木质原料混合比的增加,板材的性能提高。因此利用木材原料替代部分麦秸材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麦秸的胶合阻碍问题,有利于改善板材性能。

二、蒸汽爆破法制高得率浆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蒸汽爆破法制高得率浆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粉单竹竹青成分分析及其对SCMP制浆和返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竹资源分布
        1.1.1 世界竹资源的分布
        1.1.2 中国竹资源的分布
    1.2 竹材的化学组成及纤维微观形态
        1.2.1 竹材的化学组成
        1.2.2 竹纤维的微观形态
        1.2.3 竹纤维作为造纸原料的应用前景
    1.3 高得率竹浆的发展
        1.3.1 高得率竹浆的发展现状
        1.3.2 高得率竹浆漂白工艺的发展现状
        1.3.3 高得率竹浆返黄的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4.1 本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1.4.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竹青成分分析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竹青蜡质SEM观察
        2.2.2 竹青蜡质GC-MS分析
        2.2.3 超声波提取竹青色素最佳工艺
        2.2.4 竹青色素紫外光谱分析
        2.2.5 竹青色素纯化液核磁谱图分析
        2.2.6 竹青色素纯化液红外光谱分析
        2.2.7 竹青化学成分分析
        2.2.8 竹青抽出物红外光谱分析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竹青对制浆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去除竹青前后原料及SCMP浆成分分析
        3.2.2 去除竹青前后SCMP浆苯-醇抽出物紫外光谱图分析
        3.2.3 去除竹青前后SCMP浆苯-醇抽出物GC-MS分析
        3.2.4 去除竹青前后SCMP浆纤维形貌变化
        3.2.5 去除竹青前后SCMP纤维表面XPS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竹青对SCMP浆漂白及返黄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方法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去除竹青前后SCMP浆漂后残余H202浓度及pH值
        4.2.2 竹青对SCMP浆白度的影响
        4.2.3 竹青对SCMP浆热诱导返黄的影响
        4.2.4 竹青对SCMP浆光诱导返黄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2)中性亚钠法构树全树制浆工艺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1 构树原料
        1.3.2 助剂在制浆中的作用机理
    1.4 构树制浆方法
        1.4.1 改良碱法制浆
        1.4.2 碱性亚硫酸盐法制浆
        1.4.3 中性过氧化氢草酸盐法(NPO)制浆
        1.4.4 生物法制浆
        1.4.5 蒸汽爆破法制浆
    1.5 小结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第2章 构树化学成分及制浆工艺研究
    2.1 实验原料
        2.1.1 原料的采集
        2.1.2 原料的制备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2.2.2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分析检测方法
        2.3.2 中性亚钠法蒸煮制浆
        2.3.3 制浆工艺流程
    2.4 构树化学成分
    2.5 蒸煮参数的确定
        2.5.1 蒸煮升温曲线规划
        2.5.2 预处理试验探究
        2.5.3 蒽醌助剂对蒸煮的影响
        2.5.4 亚硫酸钠用量对蒸煮结果的影响
        2.5.5 蒸煮保温时间对蒸煮结果的影响
        2.5.6 蒸煮最高温度对蒸煮结果的影响
    2.6 构树全树制浆工艺条件确定
        2.6.1 蒸煮实验因素水平范围的确定
        2.6.2 正交实验
        2.6.3 正交实验分析
    2.7 小结
第3章 构树全树制浆蒸煮反应历程研究
    3.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3.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1 苯-醇抽出物的脱除
        3.3.2 木质素的脱除
        3.3.3 碳水化合物的脱除
        3.3.4 聚戊糖的溶出
        3.3.5 综纤维素的溶出
        3.3.6 蒸煮过程中pH值的变化
        3.3.7 构树浆纤维形态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脱木素机理研究
    4.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4.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方法
    4.3 实验结果分析
        4.3.1 脱木素阶段蒸煮条件
        4.3.2 木素脱除机理
        4.3.3 蒸煮脱木素红外分析
        4.3.4 脱木素选择性
        4.3.5 纤维分离点
        4.3.6 成浆性能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构树浆漂白和制浆废液处理研究
    5.1 实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5.1.1 实验原料及试剂
        5.1.2 实验仪器
    5.2 构树浆漂白研究
        5.2.1 漂白方法
        5.2.2 漂白结果分析
    5.3 构树制浆废液处理
        5.3.1 实验方法
        5.3.2 结果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分析
    6.3 总结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攻读硕士学位间参与的科研及发表的文章

(3)基于低温碱脲体系高浓凝胶化作用的木质纤维素纤维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立题依据
    1.3 研究内容、方法、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目的与意义
    1.4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纤维素溶解体系
        2.1.1 纤维素溶解的必要性
        2.1.2 纤维素溶解体系
        2.1.2.1 氢氧化钠-二硫化碳体系
        2.1.2.2 多聚甲醛-二甲基亚砜体系
        2.1.2.3 氯化锂-二甲基乙酰胺体系
        2.1.2.4 离子液体
        2.1.2.5 碱-水体系
        2.1.2.6 氢氧化钠-尿素(硫脲)-水体系
        2.1.2.7 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体系
    2.2 纤维的松厚性能
        2.2.1 松厚度
        2.2.2 提高纤维松厚性能的方法
    2.3 纤维的强度性能
        2.3.1 纤维强度
        2.3.2 纤维增干强方法
        2.3.3 纤维增湿强方法
    2.4 纤维的磨浆性能
        2.4.1 化机浆的种类与特点
        2.4.2 高磨浆能耗制约化机浆的发展
    2.5 纤维的漂白性能
        2.5.1 高得率浆的漂白性能
        2.5.2 高得率浆的漂白方式
        2.5.2.1 连二亚硫酸盐漂白
        2.5.2.2 过氧化氢漂白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纤维素纤维性能研究
    3.1 引言
        3.1.1 纤维素溶解的重要性及碱脲体系
        3.1.2 纤维强度性能和松厚性能
    3.2 原料与方法
        3.2.1 实验原料
        3.2.2 实验方法
        3.2.2.1 纤维素纤维溶解性能研究方法
        3.2.2.2 高碱浓、高纤维浓度处理后再生纤维素纤维性能研究方法
        3.2.2.3 再生纤维素纤维松厚性能研究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纤维素纤维溶解性能分析
        3.3.2 高碱浓、高纤维浓度处理后再生纤维素纤维性能分析
        3.3.3 再生纤维素纤维松厚性能分析
        3.3.3.1 纤维浓度的影响
        3.3.3.2 冷冻时间的影响
        3.3.3.3 用碱量的影响
        3.3.3.4 成纸性能与纤维质量分析
        3.3.4 红外光谱分析
        3.3.5 X-射线衍射分析
        3.3.6 热重分析
        3.3.7 固体核磁共振碳谱分析
    3.4 可能的机理推测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纤维素基纸张纤维强度性能研究
    4.1 引言
    4.2 原料与方法
        4.2.1 实验原料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碱浓的影响
        4.3.2 冷冻时间的影响
        4.3.3 洗涤时间的影响
        4.3.4 增塑剂的影响
        4.3.5 纸张强度与表面形态分析
        4.3.6 红外光谱分析
        4.3.7 X-射线衍射分析
        4.3.8 热重分析
        4.3.9 固体核磁共振碳谱分析
    4.4 可能的机理推测
    4.5 两种纤维素纤维胶化处理过程的比较
    4.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木质纤维素纤维强度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原料与方法
        5.2.1 实验原料
        5.2.2 实验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纤维浓度的影响
        5.3.2 用碱量的影响
        5.3.3 冷冻时间的影响
        5.3.4 成纸性能、纤维质量与表面形态分析
        5.3.5 元素分析
        5.3.6 红外光谱分析
        5.3.7 X-射线衍射分析
    5.4 可能的机理推测
    5.5 漂白化学浆纤维和高得率浆纤维处理过程的比较
    5.6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木质纤维素纤维磨浆性能研究
    6.1 引言
    6.2 原料与方法
        6.2.1 磨浆原料与方法
        6.2.1.1 磨浆实验原料
        6.2.1.2 磨浆实验方法
        6.2.2 漂白原料和方法
        6.2.2.1 漂白实验原料
        6.2.2.2 漂白实验方法
        6.2.3 APMP制备方法与性能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磨浆性能分析
        6.3.1.1 用碱量的影响
        6.3.1.2 冷冻时间的影响
        6.3.1.3 磨浆正交试验分析
        6.3.1.4 纤维组分含量分析
        6.3.2 漂白性能分析
        6.3.2.1 一段过氧化氢用量的影响
        6.3.2.2 一段过氧化氢漂白时间的影响
        6.3.2.3 二段过氧化氢用量的影响
        6.3.2.4 二段过氧化氢漂白时间的影响
        6.3.2.5 漂白正交实验分析
        6.3.3 制浆造纸性能分析
        6.3.4 纤维质量分析
        6.3.5 元素分析
        6.3.6 红外光谱分析
        6.3.7 X-射线衍射分析
        6.3.8 扫描电镜分析
    6.4 可能的机理推测
    6.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木质纤维素纤维漂白性能研究
    7.1 引言
    7.2 原料与方法
        7.2.1 实验原料
        7.2.2 实验方法
        7.2.2.1 蔗渣RMP漂白实验方法
        7.2.2.2 蔗渣RMP漂前处理实验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3.1 PY漂白的影响
        7.3.1.1 P段漂白的影响
        7.3.1.2 Y段漂白的影响
        7.3.2 漂前处理的影响
        7.3.2.1 用碱量的影响
        7.3.2.2 冷冻时间的影响
        7.3.3 白度、纤维质量与表面形态分析
        7.3.4 红外光谱分析
        7.3.5 X-射线衍射分析
    7.4 可能的机理推测
    7.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论文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硕博连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4)太阳能混合能源在秸秆蒸汽爆破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对象
    1.2 课题研究背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2 太阳能混合能源系统的设计
    2.1 太阳能混合蒸汽系统工作原理
    2.2 太阳能蒸汽发生装置
        2.2.1 太阳能集热器及其结构
        2.2.2 太阳能集热器的工作原理
        2.2.3 太阳能集热面积的确定
        2.2.4 蒸发罐的结构及控制要求
    2.3 辅助能源系统组成
        2.3.1 燃料生产系统
        2.3.2 生物质燃料锅炉
    2.4 本章小结
3 太阳能混合蒸汽测控系统的设计
    3.1 太阳能-生物质燃料锅炉联立方案设计
    3.2 太阳能蒸汽供给系统控制方案设计
        3.2.1 内循环系统
        3.2.2 外循环系统
    3.3 太阳能蒸汽耦合控制系统的设计
        3.3.1 控制原理
        3.3.2 控制逻辑
    3.4 元器件选择
        3.4.1 控制器PLC
        3.4.2 温度传感器
        3.4.3 压力传感器
        3.4.4 温度变送控制器XMT-604B
        3.4.5 数据采集模块
    3.5 测控系统软硬件设计
        3.5.1 监控面板的设计
        3.5.2 硬件连接
        3.5.3 通讯设置
        3.5.4 控制参数设置
        3.5.5 OP显示界面设计软件
    3.6 本章小结
4 太阳能蒸汽混合系统的蒸汽换热罐设计
    4.1 蒸汽换热罐的设计
        4.1.1 蒸汽换热罐的工作原理
        4.1.2 蒸汽换热罐的结构设计
    4.2 蒸汽换热罐的测控元器件的选择
        4.2.1 电接点压力表
        4.2.2 浮球液位开关
        4.2.3 压水泵
    4.3 蒸汽换热罐控制系统的设计
        4.3.1 蒸汽换热罐的控制逻辑
        4.3.2 电气原理图的设计
    4.4 本章小结
5 太阳能-生物质燃料锅炉的蒸汽试验及分析
    5.1 太阳能蒸汽混合系统控制方案试验
        5.1.1 试验设备与方法
        5.1.2 太阳能集热方式对比试验
        5.1.3 太阳能-生物质燃料锅炉与燃煤锅炉对比试验
    5.2 汽爆对比试验
        5.2.1 实验材料及处理方法
        5.2.2 试验设计
        5.2.3 试验结果与分析
    5.3 太阳能与不同辅助能源混合系统的效益比较
        5.3.1 节能效益对比
        5.3.2 经济效益对比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废弃生物质螺旋增压式连续闪爆过程机理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蒸汽爆破技术
        1.2.1 蒸汽爆破的作用过程及原理
        1.2.2 蒸汽爆破设备
        1.2.3 影响蒸汽爆破的主要因素
        1.2.4 蒸汽爆破技术的应用
    1.3 连续式闪爆技术
    1.4 单螺杆固体输送理论
        1.4.1 固体输送的经典理论
        1.4.2 非塞流固体输送理论
        1.4.3 振动力场作用下固体输送理论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单螺杆式连续闪爆设备的理论模拟
    2.1 概述
    2.2 螺槽压力的数学模型及其线性化近似处理和解析
        2.2.1 连续方程
        2.2.2 运动方程
        2.2.3 边界条件
        2.2.4 无量纲化及线性处理
        2.2.5 模型求解
    2.3 口模压力的数学模型及其线性化近似处理和解析
        2.3.1 连续方程
        2.3.2 运动方程
        2.3.3 边界条件
        2.3.4 无量纲化及线性处理
        2.3.5 模型求解
    2.4 温度的数学模型及其线性化近似处理和解析
        2.4.1 概述
        2.4.2 单螺杆式连续闪爆设备温度
    2.5 单螺杆连续闪爆设备的研制
        2.5.1 爆破部结构设计
        2.5.2 背压测试装置设计
        2.5.3 温度测试装置设计
    2.6 解析解的处理及分析
        2.6.1 压力理论分析
        2.6.2 闪爆温度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单螺杆式连续闪爆过程分析
    3.1 实验装置
    3.2 实验目的和内容
    3.3 实验材料
    3.4 实验方法与数据
        3.4.1 材料准备
        3.4.2 压力测试实验
        3.4.3 温度测试实验
    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3.5.1 压力实验结果及分析
        3.5.2 温度实验结果及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螺杆式连续闪爆设备理论模拟
    4.1 三螺杆式连续闪爆设备爆破压力计算
        4.1.1 三螺杆式连续闪爆设备物料输运过程简化模型
        4.1.1.1 混合段―C‖形小室容积计算
        4.1.1.2 输送段―C‖形小室容积计算
        4.1.1.3 增压段―C‖形小室容积计算
        4.1.2 沿程压力计算
    4.2 三螺杆式连续闪爆设备产量计算
    4.3 三螺杆式连续闪爆设备的研制
        4.3.1 生物质计量进料装置设计
        4.3.2 水泵自动补水装置设计
        4.3.3 主机设计
    4.4 解析解的处理及分析
        4.4.1 沿程压力分析
        4.4.2 产量理论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螺杆式连续闪爆过程分析
    5.1 实验装置
    5.2 实验目的和内容
    5.3 实验材料
    5.4 实验方法与数据
        5.4.1 生物质计量进料装置与水泵机械参数测定实验
        5.4.2 物料闪爆压力与温度的测试实验
        5.4.3 闪爆设备产量测试
        5.4.4 物料压实实验
        5.4.4.1 冷压实验
        5.4.4.2 热压实验
    5.5 实验结果及分析
        5.5.1 影响闪爆压力和温度的因素分析
        5.5.2 闪爆设备产量分析
        5.5.3 物料压实实验分析
        5.5.4 闪爆压力计算
    5.6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酶预处理对马尾松TMP性能和磨浆能耗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高得率制浆技术
        1.1.1 我国发展高得率制浆的必要性
        1.1.2 高得率制浆技术
    1.2 热磨机械浆(TMP)
        1.2.1 TMP 生产流程
        1.2.2 TMP 的磨浆机理
        1.2.3 TMP 的特性
        1.2.4 TMP 的应用
        1.2.5 TMP 的存在问题及发展前景
    1.3 生物技术在造纸工业应用
        1.3.1 纤维的酶法改性
        1.3.2 生物法制浆
        1.3.3 生物漂白
        1.3.4 酶法脱墨
        1.3.5 造纸废水的生物处理
    1.4 纤维素酶的组成及降解反应机理
        1.4.1 纤维素酶的组成
        1.4.2 纤维素的酶解机理
        1.4.3 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因素
    1.5 木聚糖酶的组成和应用
        1.5.1 木聚糖酶的组成
        1.5.2 木聚糖酶的降解机理
        1.5.3 木聚糖酶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1.6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1.6.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6.2 研究内容
2 纤维素酶预处理对马尾松 TMP 性能和磨浆能耗的影响
    2.1 实验
        2.1.1 原料
        2.1.2 制浆工艺流程
        2.1.3 木片预处理
        2.1.4 挤压疏解
        2.1.5 纤维素酶溶液的配制
        2.1.6 纤维素酶预处理
        2.1.7 磨浆及能耗计算
        2.1.8 磨浆后处理
        2.1.9 抄片
        2.1.10 纸页物理性能检测
        2.1.11 纤维素酶酶活的测定
        2.1.12 中长纤维含量的计算
        2.1.13 磨浆能耗降低率的计算
    2.2 结果与讨论
        2.2.1 纤维素酶用量对马尾松 TMP 性能的影响
        2.2.2 纤维素酶预处理温度对马尾松 TMP 性能的影响
        2.2.3 纤维素酶预处理 pH 对马尾松 TMP 性能的影响
        2.2.4 纤维素酶预处理时间对马尾松 TMP 性能的影响
        2.2.5 纤维素酶预处理对马尾松 TMP 磨浆能耗的影响
        2.2.6 纤维素酶用量与磨浆能耗降低率的曲线拟合分析
        2.2.7 纤维素酶预处理时间与磨浆能耗降低率的曲线拟合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木聚糖酶预处理对马尾松 TMP 性能和磨浆能耗的影响
    3.1 实验
        3.1.1 原料
        3.1.2 制浆工艺流程
        3.1.3 木片预处理
        3.1.4 挤压疏解
        3.1.5 木聚糖酶溶液的配制
        3.1.6 木聚糖酶预处理
        3.1.7 磨浆及能耗计算
        3.1.8 磨浆后处理
        3.1.9 抄片
        3.1.10 纸页物理性能检测
        3.1.11 木聚糖酶酶活测定
        3.1.12 中长纤维含量的计算
        3.1.13 磨浆能耗降低率的计算
    3.2 结果与讨论
        3.2.1 木聚糖酶用量对马尾松 TMP 性能的影响
        3.2.2 木聚糖酶预处理温度对马尾松 TMP 性能的影响
        3.2.3 木聚糖酶预处理 pH 对马尾松 TMP 性能的影响
        3.2.4 木聚糖酶预处理时间对马尾松 TMP 性能的影响
        3.2.5 木聚糖酶预处理对马尾松 TMP 磨浆能耗的影响
        3.2.6 木聚糖酶用量与马尾松 TMP 磨浆能耗降低率的曲线拟合分析
        3.2.7 木聚糖酶预处理时间与磨浆能耗降低率的曲线拟合分析
    3.3 本章小结
4 生物酶预处理在不同磨浆过程对马尾松 TMP 性能和纤维质量的影响
    4.1 实验
        4.1.1 实验原料
        4.1.2 制浆工艺流程
        4.1.3 木片预处理
        4.1.4 挤压疏解
        4.1.5 一段磨浆
        4.1.6 二段磨浆
        4.1.7 游离度的测定
        4.1.8 纤维束含量分析
        4.1.9 纤维质量分析
        4.1.10 纤维筛分分析
        4.1.11 酶溶液的配制
        4.1.12 酶预处理
        4.1.13 抄片及纸张性能测定
    4.2 结果与讨论
        4.2.1 PFI 磨磨浆转数的确定
        4.2.2 生物酶预处理对马尾松 TMP 纤维束含量的影响
        4.2.3 生物酶预处理对马尾松 TMP 纤维筛分结果的影响
        4.2.4 生物酶预处理对马尾松 TMP 纤维形态分析结果的影响
        4.2.5 纤维素酶用量对纸浆强度的影响
        4.2.6 木聚糖酶用量对纸浆强度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5 生物酶预处理对马尾松 TMP 湿部化学性质的影响
    5.1 实验
        5.1.1 实验原料
        5.1.2 制浆工艺流程
        5.1.3 木片预处理
        5.1.4 挤压疏解
        5.1.5 一段磨浆
        5.1.6 二段磨浆
        5.1.7 酶预处理
        5.1.8 游离度的测定
        5.1.9 动态滤水性测定
        5.1.10 纸浆 Zeta 电位的测定
        5.1.11 阳离子需求量的测定
    5.2 结果与讨论
        5.2.1 生物预处理对马尾松 TMP 游离度的影响
        5.2.2 生物酶预处理对马尾松 TMP 阳离子需求量的影响
        5.2.3 生物酶预处理对马尾松 TMP 动态滤水时间的影响
        5.2.4 生物酶预处理对马尾松 TMPZeta 电位的影响
    5.3 本章小结
6 生物酶预处理马尾松 TMP 的作用机理研究
    6.1 实验
        6.1.1 实验原料
        6.1.2 制浆工艺
        6.1.3 零距抗张强度测定
        6.1.4 内结合强度测定
        6.1.5 X 射线衍射分析
        6.1.6 接触角的测定
        6.1.7 热失重测定
        6.1.8 红外光谱分析
        6.1.9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
        6.1.10 扫描电镜分析
    6.2 结果与讨论
        6.2.1 生物酶预处理对马尾松 TMP 零距抗张强度的影响
        6.2.2 生物酶预处理对马尾松 TMP 内结合强度的影响
        6.2.3 生物酶预处理对马尾松 TMP 纤维素结晶度的影响
        6.2.4 生物酶预处理对马尾松 TMP 纤维热稳定性能的影响
        6.2.5 生物酶预处理对马尾松 TMP 接触角的影响
        6.2.6 马尾松 TMP 红外光谱分析
        6.2.7 纤维表面二维形貌分析
        6.2.8 纤维表面三维形貌分析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7.3 论文的不足之处及对今后研究工作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爆破预处理对竹材制浆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我国竹材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
    1.3 爆破法制浆的应用及研究动态
    1.4 烧碱法制浆
    1.5 氧脱木质素的特点及研究现状
    1.6 无氯漂白的研究进展
    1.7 实验原理
        1.7.1 爆破原理
        1.7.2 烧碱法制浆原理
        1.7.3 氧脱木质素原理
        1.7.4 压力过氧化氢漂白的原理
    1.8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样制取
        2.1.1 试样来源
        2.1.2 蒸汽爆破预处理
        2.1.3 爆破降解产物的提取
        2.1.4 制浆实验
        2.1.5 氧脱木素和无氯漂白实验
    2.2 实验方法
        2.2.1 化学性质的测定方法
        2.2.2 纸浆性能测定
        2.2.3 爆破液定性定量分析
        2.2.4 X 射线衍射分析
        2.2.5 红外光谱分析
        2.2.6 PFI 磨打浆的测定
        2.2.7 纸张性能测定
    2.3 资料分析与统计方法
    2.4 主要试验仪器设备
3 结果与分析
    3.1 蒸汽爆破对毛竹化学组成及结构的影响
        3.1.1 化学组成
        3.1.2 红外光谱分析
    3.2 纤维变化
        3.2.1 爆破竹浆的 X 射线衍射分析
        3.2.2 纤维表面变化
        3.2.3 纤维长度变化
    3.3 蒸汽爆破降解产物的分析
    3.4 碱法制浆
        3.4.1 爆破浆料的碱法制浆
        3.4.2 竹材原料的碱法制浆
        3.4.3 爆破前后制浆比较
    3.5 氧脱木质素
        3.5.1 氧脱木质素的极差分析
        3.5.2 氧脱木质素的方差分析
        3.5.3 氧脱木质素的红外光谱分析
    3.6 无氯漂白性质
    3.7 纸张物理性质
4.结论
    4.1 爆破前后化学成分变化
    4.2 爆破前后化学结构变化
    4.3 爆破前后的纤维变化
    4.4 爆破液的分析
    4.5 碱法制浆
    4.6 氧脱木质素
    4.7 无氯漂白
    4.8 纸张物理性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汽爆预处理对秸秆微观结构和厌氧发酵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能源利用背景
        1.1.2 玉米秸秆结构分析
    1.2 预处理方法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1.2.1 物理法预处理
        1.2.2 化学法预处理
        1.2.3 生物法预处理
        1.2.4 蒸汽爆破预处理研究与发展现状
    1.3 研究内容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试验材料与试验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2.3 分析方法
        2.3.1 TS测定方法
        2.3.2 VS测定方法
        2.3.3 含碳量测定方法
        2.3.4 含氮量测定方法
        2.3.5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测定
        2.3.6 pH值的测定方法
        2.3.7 产气量测定方法
        2.3.8 沼气中CH_4含量测定方法
    2.4 试验方法
        2.4.1 原料的预处理
        2.4.2 湿式厌氧发酵方案
3. 蒸汽爆破预处理对秸秆结构的影响
    3.1 汽爆预处理前后秸秆形态的变化
        3.1.1 宏观形态的变化
        3.1.2 汽爆预处理对秸秆微观结构的影响
    3.2 汽爆预处理前后秸秆成分的变化
    3.3 小结
4. 玉米秸秆厌氧发酵试验研究
    4.1 汽爆玉米秸秆发酵条件探究
        4.1.1 汽爆玉米秸秆在高TS下发酵效果
        4.1.2 汽爆玉米秸秆在低TS下发酵效果
        4.1.3 结果与讨论
    4.2 汽爆干秸秆厌氧发酵试验结果与讨论
        4.2.1 汽爆干玉米秸秆在不同条件下产气情况
        4.2.2 不同条件下汽爆干玉米秸秆产气中甲烷含量对比
    4.3 汽爆青秸秆厌氧发酵试验结果与讨论
        4.3.1 汽爆青秸秆不同条件下厌氧发酵产气情况
        4.3.2 汽爆青秸秆不同条件下产气中甲烷含量对比
    4.4 小结
5. 汽爆秸秆产沼气能量分析
    5.1 流入的能量
        5.1.1 秸秆自身能量
        5.1.2 蒸汽爆破耗能
        5.1.3 秸秆粉碎耗能
        5.1.4 发酵耗能
    5.2 产生的能量
    5.3 秸秆沼气的理论能量转换效率
    5.4 秸秆沼气的实际能量转换效率
    5.5 结果与讨论
        5.5.1 蒸汽爆破预处理对秸秆沼气实际能量转换率的影响
        5.5.2 蒸汽爆破预处理时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的综合能量利用效率
    5.6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9)蒸汽爆破棉秆纤维形态及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意义
        1.1.1 人造板行业原料扩展势在必行
        1.1.2 木材资源日益紧缺
        1.1.3 环保型纤维复合材料的迫切需求
    1.2. 植物纤维蒸汽爆破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3.1 蒸爆工艺对棉秆纤维形态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1.3.2 蒸爆工艺对棉秆纤维表面木质素转移的影响
        1.3.3 蒸爆工艺对棉秆纤维结晶度的影响
        1.3.4 蒸爆工艺对棉秆纤维化学组成的影响
        1.3.5 蒸爆工艺对棉秆纤维中化学官能团的影响
    1.4. 创新点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2.3. 实验方案
        2.3.1. 试验流程
        2.3.2. 试验方法
        2.3.2.1. 原料粉碎及预处理
        2.3.2.2. 蒸汽爆破
        2.3.2.3. 蒸爆工艺对棉秆纤维形态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2.3.2.4. 蒸爆工艺对棉秆纤维表面木质素转移的影响
        2.3.2.5. 蒸爆工艺对棉秆纤维结晶度的影响
        2.3.2.6. 蒸爆工艺对棉秆纤维化学组成的影响
        2.3.2.7. 蒸爆工艺对棉秆纤维化学官能团的影响
3. 实验结果分析
    3.1. 蒸爆工艺对棉秆纤维形态及微观结构的影响
        3.1.1 纤维筛分值
        3.1.2 纤维的微观结构
        3.1.3 结论
    3.2. 蒸爆工艺对棉秆纤维表面木质素转移的影响
        3.2.1 原料表面与爆破纤维表面比较
        3.2.2 不同处理时间条件下爆破棉秆纤维表面形态比较
        3.2.3 不同处理含水率条件下爆破棉秆纤维表面形态比较
        3.2.4 相同剧烈程度不同处理温度条件下爆破棉秆纤维表面形态比较
        3.2.5 结论
    3.3. 蒸爆工艺对棉秆纤维结晶度的影响
        3.3.1. X-射线衍射测定结晶度的基本原理
        3.3.2. X-射线衍射结晶度分析
        3.3.3. 运用FTIR对结晶度的验证
        3.3.4. 结论
    3.4. 蒸爆工艺对棉秆纤维化学组成的影响
        3.4.1. 不同处理时间,对蒸汽爆破棉秆纤维化学成分的影响
        3.4.2. 相同处理剧烈度下爆破棉秆纤维化学成分的变化
        3.4.3. 结论
    3.5. 蒸爆工艺对爆破棉秆纤维表面官能团的影响
        3.5.1. FTIR原理
        3.5.2. FTIR对纤维表面官能团的分析
        3.5.3. HPLC对爆破液中化学物质的分析
        3.5.4. 蒸汽爆破棉秆纤维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
        3.5.5. 结论
4. 蒸汽爆破后棉杆纤维对后期产品性能影响趋势
5. 总结论
6.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Abstract

(10)麦秸蒸汽爆破改性处理与制板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我国麦秸资源加工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1.2.1 我国麦秸资源与利用现状
        1.2.2 麦秸人造板的发展前景
    1.3 国内外麦秸人造板研究现状
        1.3.1 国外麦秸人造板研究现状
        1.3.2 国内麦秸人造板研究现状
    1.4 麦秸原料特性及表面改性方法
        1.4.1 麦秸原料的特性
        1.4.2 麦秸的预处理
    1.5 蒸汽爆破处理法的研究现状
        1.5.1 蒸汽爆破概况
        1.5.2 蒸汽爆破处理的作用过程及机理
    1.6 课题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7 参考文献
2 蒸汽爆破处理对改善麦秸原料胶合性能的机理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和方法
        2.2.1 原材料准备
        2.2.2 蒸汽爆破改性处理
        2.2.3 SEM表面形貌扫描
        2.2.4 尺寸分布测试
        2.2.5 pH值与缓冲容量测试
        2.2.6 表面湿润性评价
        2.2.7 灰分和硅含量的测定
        2.2.8 热重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蒸汽爆破处理对麦秸形貌的影响
        2.3.2 蒸汽爆破处理对麦秸尺寸分布的影响
        2.3.3 蒸汽爆破处理对麦秸酸性的影响
        2.3.4 蒸汽爆破处理对麦秸湿润性的影响
        2.3.5 蒸汽爆破处理对麦秸化学性能和硅含量的影响
        2.3.6 蒸汽爆破处理对热性能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2.5 参考文献
3 利用蒸汽爆破处理的麦秸原料制造优质麦秸板的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和方法
        3.2.1 原材料准备
        3.2.2 蒸汽爆破处理
        3.2.3 板材的加工制造
        3.2.4 板材性能评价
    3.3 结果与讨论
        3.3.1 麦秸/木材混配比对板材性能的影响
        3.3.2 不同处理条件对板材性能的影响
        3.3.3 双树脂体系对板材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3.5 参考文献
结论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蒸汽爆破法制高得率浆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粉单竹竹青成分分析及其对SCMP制浆和返黄的影响[D]. 金叶. 广西大学, 2018(01)
  • [2]中性亚钠法构树全树制浆工艺与机理研究[D]. 李锦刚. 湖北工业大学, 2018(01)
  • [3]基于低温碱脲体系高浓凝胶化作用的木质纤维素纤维性能的研究[D]. 翟睿. 南京林业大学, 2016(02)
  • [4]太阳能混合能源在秸秆蒸汽爆破中的应用与研究[D]. 何英杰. 安徽农业大学, 2015(04)
  • [5]废弃生物质螺旋增压式连续闪爆过程机理及技术研究[D]. 黄灿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6]酶预处理对马尾松TMP性能和磨浆能耗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 罗清. 陕西科技大学, 2013(10)
  • [7]爆破预处理对竹材制浆性能的影响[D]. 关莹. 安徽农业大学, 2012(01)
  • [8]汽爆预处理对秸秆微观结构和厌氧发酵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D]. 范帅尧. 河南农业大学, 2012(05)
  • [9]蒸汽爆破棉秆纤维形态及特性研究[D]. 罗海力. 南京林业大学, 2011(05)
  • [10]麦秸蒸汽爆破改性处理与制板工艺研究[D]. 付顺鑫. 东北林业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蒸汽爆破法生产高产纸浆的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