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沙坦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的效果观察

氯沙坦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的效果观察

一、氯沙坦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作用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浩[1](2021)在《氯沙坦钾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与血压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氯沙坦钾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与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吉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0例分为对照组(70例)和观察组(7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氯沙坦钾片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3个月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硬化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及3个月后SBP、DBP水平均呈降低趋势,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踝臂指数(ABI)、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29%)低于对照组(15.71%)(均P<0.05)。结论氯沙坦钾氢氯噻嗪可使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降低,并使动脉硬化缓解,安全性较高。

李晟,刘宇,宋奇颖,李丽,赵晓芳,李晗,王蕾[2](2020)在《氯沙坦联合螺内酯对老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基底动脉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氯沙坦与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联合应用对老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基底动脉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8只老年雄性SHR随机分为SHR对照组、SHR氯沙坦组和SHR氯沙坦联合螺内酯组,每组6只,以6只相应周龄的雄性Wistar-Kyoto(WKY)大鼠作为阴性对照。适应性饲养4周后灌胃给药,SHR氯沙坦组给予氯沙坦20 mg/(kg·d),SHR氯沙坦联合螺内酯组给予氯沙坦20 mg/(kg·d)+螺内酯10 mg/(kg·d),药物干预4周。使用无创尾套法定期测量并记录各组大鼠血压,用Y-迷宫实验评价各组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用离体血管环技术检测大鼠基底动脉的收缩功能。结果 SHR对照组收缩压较WKY大鼠对照组升高,SHR氯沙坦组和SHR氯沙坦联合螺内酯组收缩压较SHR对照组降低,且SHR氯沙坦联合螺内酯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Y-迷宫实验中,SHR对照组大鼠自发交替反应率与WKY大鼠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HR氯沙坦组的自发交替反应率较SHR对照组降低(P<0.05),SHR氯沙坦联合螺内酯组自发交替反应率较SHR氯沙坦组和WKY大鼠对照组降低(P均<0.05)。SHR对照组大鼠基底动脉在低浓度KCl溶液中收缩反应较WKY大鼠对照组更强,而在高浓度KCl溶液中收缩反应减弱;单独使用氯沙坦干预能够增强大鼠基底动脉收缩反应,而联合使用氯沙坦与螺内酯可使血管收缩反应明显减弱。结论 ARB类药物联合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可有效控制血压,但血压控制过低对老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认知功能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王莹[3](2020)在《氯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对延缓动脉硬化的价值》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氯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对延缓动脉硬化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1日-2018年4月1日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氯沙坦钾片治疗,观察组给予氯沙坦钾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压、动脉硬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 00%,高于对照组的77. 50%(χ2=5. 165,P <0. 05);治疗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1),2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较治疗前降低、斑块面积较治疗前缩小,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氯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较好,可降低及控制患者血压,同时还可延缓动脉硬化,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胡悦[4](2020)在《点穴疗法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护理技术中的点穴疗法对老年清晨高血压患者清晨收缩压、清晨舒张压、清晨脉率、中医症候、血瘀情况及睡眠情况的改善效果,以探讨通过点穴疗法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研究方法1.本研究为实验性研究,采取两样本随机对照实验设计。采用抛硬币法将天津市某2所社区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于2019年7月至11月以2所社区中符合本研究纳排标准且自愿参与本研究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78例)开展研究。对照组(39例)在研究期间延续干预前日常高血压治疗;干预组(39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合谷、曲池、血海、足三里和三阴交5个穴位进行每日睡前1次,每次约15分钟,为期8周的点穴治疗。2.在干预前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BIQ)评价患者基本情况;在干预前及干预结束后采用中医症候积分量表(TCMSSS)、血瘀证中医疗效评价量表(PRS-bs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分别评价患者中医症候情况、血瘀情况及睡眠情况;在干预前、干预2周时、干预4周时、干预6周时和干预8周时(干预结束后)使用医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干预期间患者清晨收缩压(MSBP)、清晨舒张压(MDBP)及清晨脉率(MPR)的变化情况。3.所有数据核对后录入Excel2013并进行数据整理,使用SPSS23.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频数、构成比、率、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采用Shapiro-Wilk检验进行数据的正态性检验;采用?2检验(计数资料)、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或Mann-Whitney U检验(等级资料)进行组间均衡性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t’检验、?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研究结果本研究实际纳入患者76例,两组各38例,实际有效样本为97.4%。干预前两组患者在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情况、清晨收缩压、清晨舒张压、清晨脉率、中医症候情况、血瘀情况及睡眠情况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均衡可比。1.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清晨收缩压的组别效应(F=35.303,P<0.01)、时间效应(F=67.472,P<0.01)以及组别与时间的交互效应(F=79.602,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清晨舒张压的组别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1.527,P=0.220),时间效应(F=5.714,P<0.01)及组别与时间的交互效应(F=4.233,P<0.01)有统计学意义;清晨脉率的组别效应无统计学意义(F=1.109,P=0.296),时间效应(F=26.100,P<0.01)及组别与时间的交互效应(F=25.357,P<0.01)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中医症候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结束后干预组TCMSSS总分(t’=7.601,P<0.01)及主要症候TCMSSS得分(t=7.106,P<0.01)均低于对照组。疗效评价结果显示,点穴疗法对改善患者症候有效(Z=5.512,P<0.01)并可缓解主要症候(?2=25.333,P<0.01)。3.两组血瘀情况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结束后除情绪维度得分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6,P=0.799)外,干预组PRS-bss总分(t=6.976,P<0.01)、活动维度(t=6.474,P<0.01)、睡眠维度(t’=3.822,P<0.01)、加重维度(t=5.010,P<0.01)得分均低于对照组。4.两组睡眠情况比较结果显示:干预结束后干预组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t=3.680,P<0.01),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Z=2.583,P<0.05)。研究结论点穴疗法可以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清晨收缩压、中医症候、血瘀情况及睡眠质量,且降低清晨收缩压的效果随治疗时间的积累逐渐增强。然而,虽然本研究发现清晨舒张压与清晨脉率可以随点穴治疗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趋势,但暂未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因此,点穴疗法对清晨舒张压与清晨脉率的效果及显效时间的确定仍需通过进一步研究探讨。总体来看,点穴疗法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来说仍然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护理手段,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日常清晨血压管理提供了一种安全、便捷、经济、有效的补充护理思路与方法。

原金星[5](2020)在《益气化痰利湿方治疗老年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益气化痰利湿方治疗老年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HUA)(气虚痰湿内蕴型)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均给予西药降压治疗,观察组在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服用自拟益气化痰利湿方,共服用14天。观察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与血尿酸水平的改变。结果:1.中医症候积分对比: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头如裹)和次要症状(气短、乏力、呕吐痰涎、心悸、失眠)积分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1),对照组除眩晕、胸闷以外其它症状积分无明显下降(P>0.05)。2.血压水平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压均较治疗前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压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3.血尿酸水平比较:两组病例治疗后血尿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两组病例血尿酸水平对比显示观察组血尿酸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4.安全性指标: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结论:益气化痰利湿方能明显改善老年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头如裹、气短、乏力、呕吐痰涎等),显着降低患者血压、血尿酸,安全性良好好。

陈琦玲[6](2020)在《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诊治要点专家建议》文中研究指明高血压是临床常见心血管危险因素之一,在我国发病人数高达2.45亿,而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远不尽如人意。就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和分布而言,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应当在基层,而特殊情况下的高血压的诊断治疗是我国一线医生棘手的问题。为了更好地配合国家推进高血压诊断治疗落实到基层,使基层医生更好地掌握特殊情况下高血压的精准治疗,编写了《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诊治要点专家建议》。Framingham心脏研究表明,高血压与心脑血管事件有明显相关性。由于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而导致全身血管及脏器的损伤,同时脏器疾病又可加重或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因此有效控制高血压需要多学科联合作战。该专家建议共18个章节,从高血压的特殊类型、特殊人群、特殊背景等方面,对各种特殊类型高血压的特征进行了深入浅出、全面详实的阐述。具有以下特点:(1)详实阐述了围术期高血压、药物与高血压、肿瘤与高血压等继发性高血压及女性高血压、老年高血压、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卧位高血压与立位低血压,以及合并了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理障碍、免疫系统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脑部疾病等不同合并症的高血压;(2)简明扼要探讨了不同临床背景下的病因机制、病理生理改变、诊治思路、特殊用药原则等;(3)阐述了特殊类型高血压的规范化诊治新思路和具体策略;(4)探讨了相关疾病防治的最新进展,如中心动脉压、左右心功能在特殊类型高血压精准治疗中的作用与地位。该专家建议是落实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举措,有助于促进高血压防控工作的规范化,敬请关注。

方宁远[7](2019)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文中指出当前全球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2008年美国年龄≥65岁的人群约占13%,预计到2030年将达20%,我国也不例外[1]。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年龄≥65岁老年人口为1.5831亿,占人口总数的11.4%[2]。高血压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在老年人群中尤为多见,西方国家老年高血压患病率为60%~70%,我国约为50%[3]。高血压是老年患者心血管事件与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是收缩压升高显着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

宋丽丽[8](2019)在《观察并分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并分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4月到2018年3月,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的硝苯地平治疗,联合组患者进行硝苯地平联合氯沙坦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变化。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都有所下降,但是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氯沙坦钾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降低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

宁思思[9](2019)在《针刺扶正活血对高血压肾损害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尾动脉收缩压、蛋白尿、肾功能的影响及肾脏病理形态的改变,探讨针刺作用于高血压肾损害的氧化应激机制。方法:将16周龄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氯沙坦组、肾俞组、膈俞组、肾俞+膈俞组,以同周龄京都Wistar大鼠(Wistar Kyoto Rats,WKY)作正常组,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肾俞组、膈俞组、肾俞+膈俞组均以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氯沙坦组以同等剂量氯沙坦钾溶于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针刺各组进行电针干预,隔日一次,连续干预12周。分别于干预前、干预4、8、12周末以无创血压计监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生化法检测大鼠24h尿蛋白、肾功能;ELISA检测尿系列微量蛋白及大鼠血清、尿液抗衰老基因klotho蛋白的表达;分别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klotho m RNA及蛋白灰度表达情况;以TBA法检测肾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化学荧光法检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活性及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光镜下观察大鼠肾组织HE、PAS、MASSON染色的病理形态改变,透射电镜下观察大鼠肾脏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尾动脉收缩压:干预第4、8、12周末时,氯沙坦组及针刺各组尾动脉收缩压均较模型组降低(P<0.01);12周末时,氯沙坦及针刺各组收缩压均较干预前显着降低(P<0.01);(2)24h尿蛋白、尿系列微量蛋白、肾功能:干预8周末,氯沙坦组、肾俞组、肾俞+膈俞组大鼠24尿蛋白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P<0.01);12周末时,氯沙坦及针刺各组24h尿蛋白均低于模型组(P<0.05,P<0.01);与本组4周末比较,肾俞+膈俞组大鼠24h尿蛋白在12周末时明显下降(P<0.05);氯沙坦组、针刺各组大鼠尿系列微量蛋白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肾俞组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nminuria,m ALb)和尿免疫球蛋白Ig G与氯沙坦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氯沙坦组、肾俞组、肾俞+膈俞组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尿酸(Uric Acid,UA)较模型组有所降低(P<0.05,P<0.01),膈俞组Scr、UA含量则低于模型组(P<0.05,P<0.01);(3)血清、尿液及肾组织klotho:干预后,氯沙坦组、针刺各组大鼠血清、尿液klotho较模型组显着升高(P<0.05,P<0.01),肾俞组血清klotho表达与氯沙坦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氯沙坦组、针刺各组肾组织klotho m RNA及蛋白灰度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P<0.01);针刺各组klotho蛋白灰度表达与氯沙坦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4)肾组织MDA、ROS、SOD:干预12周末,氯沙坦组和针刺各组ROS活性、MDA含量较模型组显着降低(P<0.01),SOD活性则显着升高(P<0.01);(5)肾脏病理:氯沙坦及针刺干预可以不同程度改善肾小管排列紊乱,小管萎缩、管腔狭窄,毛细血管管壁增厚,蛋白管型及细胞管型等光镜下肾脏病理形态改变;亦可减轻肾小球分叶状结构破坏、毛细血管襻结构模糊不清、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融合及基底膜增厚、足突融合塌陷、排列紊乱等电镜下肾脏超微结构的损伤。结论:本研究选用SHR大鼠作为高血压肾损害模型,通过针刺干预模型大鼠肾俞穴、膈俞穴,表明针刺扶正活血处方可以降低SHR模型大鼠尾动脉收缩压、24h尿蛋白、尿系列微量蛋白,改善肾功能及其肾脏病理形态的改变;其机制可能与针刺通过调控klotho表达,降低大鼠肾组织MDA含量及ROS活性,同时增强抗氧化物酶SOD的活性,进而抑制高血压引起的肾脏氧化应激损伤有关。在降低SHR大鼠尿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尿Ig G、肾组织氧自由基ROS以及升高血清、尿液klotho蛋白及肾组织klotho m RNA表达方面,肾俞组有优于膈俞、肾俞+膈俞组的趋势。

黄远,曾繁宇,钟广时[10](2019)在《氯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及阿司匹林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探究氯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及阿司匹林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4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70例和研究组70例。常规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增加氯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和颈动脉硬化改善情况。结果在舒张压、收缩压的比较中,治疗前常规组和研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研究组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面积的比较中,治疗前常规组和研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研究组均要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治疗中,采取氯沙坦、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的方案,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颈动脉硬化。

二、氯沙坦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作用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氯沙坦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作用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氯沙坦钾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与血压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血压水平
    2.2 动脉硬化指标
    2.3 不良反应
3 讨论

(3)氯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对延缓动脉硬化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指标
    1.5 疗效评价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2.2 血压值比较
    2.3 动脉硬化情况比较
3 讨论

(4)点穴疗法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前言
    1 研究背景
    2 研究目的
    3 研究意义
    4 研究假设
    5 操作性定义
    6 理论基础
    7 技术路线图
第二部分 研究设计
    1 研究类型
    2 研究对象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2.3 剔除与脱落标准
        2.4 样本量计算
        2.5 分组方法
    3 研究工具
        3.1 基本情况调查表
        3.2 中医症候积分量表
        3.3 血瘀证中医疗效评价量表
        3.4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3.5 医用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4 研究内容
        4.1 研究前准备工作
        4.2 对照组
        4.3 干预组
    5 资料收集
        5.1 资料收集时间
        5.2 资料收集标准
    6 统计分析方法
    7 质量控制
        7.1 准备阶段
        7.2 实施阶段
        7.3 资料收集和分析阶段
    8 伦理原则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1 两组患者基线比较
    2 两组患者疾病相关情况比较
    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睡眠情况比较
    4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理指标比较
        4.1 两组患者清晨收缩压比较
        4.2 两组患者清晨舒张压比较
        4.3 两组患者清晨脉率比较
    5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情况比较
    6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血瘀情况比较
第四部分 讨论
    1 两组患者基本情况
    2 点穴疗法可以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
    3 点穴疗法可以有效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清晨收缩压
    4 点穴疗法对于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清晨舒张压具有积极意义
    5 点穴疗法对于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清晨脉率具有积极意义
    6 点穴疗法可以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医症候
    7 点穴疗法可以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血瘀情况
第五部分 结论
创新点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清晨高血压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1 国内外清晨血压的提出与发展
    2 中西医对清晨高血压的认识
    3 清晨高血压的中西医临床治疗进展
    4 研究现状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益气化痰利湿方治疗老年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与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病例选择
    2.一般资料
    3.治疗方案及疗程
    4.观察指标
    5.疗效判定
    6.统计分析
    7.研究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研究结果
    1.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2.中医症候积分对比
    3.理化指标比较
    4.安全性观察指标
    5.不良反应观察
讨论
    1 对老年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认识
    2 益气化痰方的作用机制
    3 课题研究结果的分析讨论
    4 课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诊治要点专家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特殊类型高血压概述
    1.1 高血压的历史
    1.2 特殊类型高血压的概念
2 老年高血压
    2.1 流行病学特点
    2.2 老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特点
    2.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2.3.1 临床诊断
        2.3.2 临床特点
        2.3.3 鉴别点
    2.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2.4.1 治疗原则
        2.4.2 常规治疗
        2.4.2. 1 非药物治疗
        2.4.2. 2 药物治疗
        2.4.3 特殊情况下的治疗
        2.4.4 老年高血压合并异常血压波动
        2.4.4. 1 老年高血压合并体位性血压波动
        2.4.4. 2 餐后低血压
        2.5新进展
3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
    3.1 流行病学特点
    3.2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定义
    3.3儿童青少年血压测量
    3.4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原发和继发病因
    3.5 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的诊断性评估
    3.6 儿童青少年血压管理
    3.7总结
4 女性高血压
    4.1 女性在不同阶段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4.1.1 月经周期
        4.1.2 避孕药
        4.1.3 妊娠高血压
        4.1.4 更年期及绝经期
    4.2 各个时期降压药物应用有何异同及注意事项
        4.2.1 青春期
        4.2.2 育龄期
        4.2.3 妊娠期
        4.2.4 哺乳期
        4.2.5更年期
    4.3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高血压
        4.3.1 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高血压机制
        4.3.2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
5 围术期高血压
    5.1 围术期高血压定义
    5.2 围术期血压波动的病理生理机制
    5.3高血压患者术前评估及准备
    5.4围术期高血压降压药物的选择、静脉药与口服药的转换应用原则
        5.4.1 血压控制目标
        5.4.2 治疗原则
    5.5 特殊临床疾病围术期血压管理
        5.5.1 心脏手术围术期高血压管理
        5.5.2 主动脉夹层围术期血压管理
        5.5.3 妊娠期高血压围术期血压管理
        5.5.4 颅内病变围术期血压管理
        5.5.5 嗜铬细胞瘤围术期血压管理
6 高血压合并心律失常
    6.1 流行病学特点
    6.2 病理生理特点
    6.3 临床诊断要点
    6.4 常规治疗及特殊治疗
        6.4.1 高血压合并室上性心律失常
        6.4.1. 1 室上性期前收缩
        6.4.1.2心房颤动
        6.4.1. 3 其他类型室上性心律失常
        6.4.2 高血压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7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
    7.1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
        7.1.1 流行病学特点
        7.1.2 病理生理特点
        7.1.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7.1.3. 1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断
        7.1.3. 2 鉴别诊断
        7.1.4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7.1.4. 1 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推荐
        7.1.4. 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治疗推荐
    7.2 高血压合并心肌病
        7.2.1 流行病学特点
        7.2.2病理生理特点
        7.2.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7.2.4 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治疗要点
    7.3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7.3.1 流行病学特点
        7.3.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7.3.3. 1 临床诊断要点
        7.3.3. 2 高血压性心脏病鉴别诊断
        7.3.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8 泌尿系统疾病与高血压
    8.1 肾实质性疾病
        8.1.1 流行病学特点
        8.1.2 病理生理特点
        8.1.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8.1.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8.2 肾血管性疾病
        8.2.1 流行病学特点
        8.2.2 病理生理特点
        8.2.3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8.2.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8.3 肾上腺疾病
    8.4 透析患者降压药物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8.4.1 流行病学特点
        8.4.2 病理生理特点
        8.4.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8.4.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8.5 促红细胞生成素应用后高血压的处理
        8.5.1 流行病学特点
        8.5.2 病理生理特点
        8.5.3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8.5.4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9 脑部疾病与高血压
    9.1 与高血压相关导致的脑部动脉硬化性疾患的处理原则9.1.1
        9.1.2 急性脑出血的血压管理
        9.1.3 病情稳定的脑卒中患者的血压管理
    9.2脑实质疾病引起的血压变化
1 0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
    1 0.1 流行病学特点
    1 0.2 病理生理特点
    1 0.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1 0.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1 1 心理障碍与高血压
    1 1.1 高血压合并心理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
    1 1.2 高血压与心理障碍共病的发病机制
    1 1.3 高血压患者心理障碍的特性
    1 1.4 高血压患者心理障碍的识别
    1 1.5 高血压患者的双心治疗
        1 1.5.1 抗高血压治疗
        1 1.5.2 心理治疗及抗焦虑抑郁药物的应用
1 2 内分泌疾病与高血压
    1 2.1 糖尿病与高血压
        12.1.1流行病学特点
        12.1.2病理生理特点
        1 2.1.3 临床诊断要点
        1 2.1.4 治疗要点
        1 2.1.5 高血压的管理
    1 2.2 甲亢与高血压
        1 2.2.1 流行病学特点
        1 2.2.2 病理生理特点
        1 2.2.3 临床诊断要点
        1 2.2.4 鉴别诊断
        1 2.2.5 治疗方法
    1 2.3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与高血压
        1 2.3.1 流行病学特点
        1 2.3.2 病理生理特点
        1 2.3.3 临床诊断要点
        1 2.3.4 治疗方法
    1 2.4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ongenital adrenal hyperplasia,CAH)与高血压
        1 2.4.1 流行病学特点
        1 2.4.2 病理生理特点
        1 2.4.3 临床诊断要点
        1 2.4.4 治疗方法
1 3 大血管疾病与高血压
    1 3.1 动脉夹层
        1 3.1.1 流行病学特点
        1 3.1.2 病理生理特点
        13.1.3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1 3.1.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1 3.1.5 最新进展
    1 3.2 间歇性跛行/外周动脉疾病
        1 3.2.1 流行病学特点
        13.2.2病理生理特点
        1 3.2.3 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1 3.2.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1 4 免疫系统疾病与高血压
    1 4.1 流行病学特点
    1 4.2 病理生理特点
    14.3临床诊断要点及鉴别点
    1 4.4 常规治疗及治疗的特殊点
1 5 肿瘤与高血压
    1 5.1 流行病学特点
    1 5.2 合并肿瘤患者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1 5.3 与高血压发病相关的肿瘤的诊治
    1 5.4 抗肿瘤药物与高血压的相关研究进展
    1 5.5 降压药物与肿瘤的相关研究进展
        1 5.5.1 利尿剂
        1 5.5.2 β-受体阻滞剂
        1 5.5.3 CCB
        1 5.5.4 ACEI
        1 5.5.5 ARB
16卧位性高血压与直立性低血压
    16.1卧位高血压[119]定义:
    16.2直立性低血压/神经源性直立性低血压[119]
        16.2.1定义
        16.2.2直立性低血压的症状和体征
        16.2.3筛查
        16.2.4治疗。
17药物性高血压
    17.1呼吸系统药物
    17.2抗菌药物
    17.3肝胆疾病药物
    17.4内分泌系统药物
    17.5肾内科药物
    17.6化疗药物
    17.7神经精神药物
    17.8麻醉药物
    17.9耳鼻喉科药物
    17.10非甾体消炎药
    17.11生殖相关药物
    17.12减肥药
18无创中心动脉压(CAP)及左右心功能测定在高血压精准治疗中的地位
    18.1无创中心动脉压
        18.1.1无创中心动脉压测定原理
        18.1.2中心动脉压与血压的相关性
        18.1.3中心动脉压测定在高血压精准治疗中的地位
        18.1.3.1反映靶器官损害和预测心血管事件
        18.1.3.2指导降压药物应用
    18.2无创左右心功能测定
        18.2.1左右心功能测定原理
        18.2.2左右心功能在高血压分型及精准治疗中的作用

(7)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论文提纲范文)

1 老年高血压的特点
2 老年高血压的病理生理特点
    2.1 血管改变
    2.2 心脏和肾脏改变
3 老年高血压的降压目标
4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 ARB)联合氢氯噻嗪在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
    4.1 国内外指南推荐
    4.2 ARB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4.2.1 ARB/氢氯噻嗪联合用药的降压效果
        4.2.2 ARB/氢氯噻嗪联合用药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4.2.3 ARB/氢氯噻嗪联合用药的肾脏保护作用
        4.2.4 ARB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的安全性
5 结 语

(8)观察并分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变化比较
3 讨论

(9)针刺扶正活血对高血压肾损害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实验研究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仪器与药物试剂
    2.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
        2.2 干预方法
        2.3 观察指标及方法
        2.4 统计分析
    3.实验结果
        3.1 针刺对大鼠一般情况的影响
        3.2 各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比较
        3.3 各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比较
        3.4 各组大鼠尿系列微量蛋白比较
        3.5 各组大鼠肾功能(Scr、BUN、UA)比较
        3.6 各组大鼠血清、尿液抗衰老基因klotho表达比较
        3.7 各组大鼠肾组织抗衰老基因klotho表达比较
        3.8 各组大鼠肾组织MDA、ROS、SOD比较
        3.9 各组大鼠病理变化观察
讨论
    1.高血压肾损害的病机特点为“正虚血瘀”
    2.“扶正活血”为主的治疗原则
    3.针刺治疗慢性肾脏病
    4.针刺“扶正活血”处方
    5.针刺“扶正活血”对高血压肾损害的疗效分析
        5.1 对尾动脉收缩压的影响
        5.2 对24h尿蛋白定量的影响
        5.3 对尿系列微量蛋白的影响
        5.4 对肾功能的影响
        5.5 对肾脏病理的影响
        5.6 总体疗效判定
    6.针刺“扶正活血”干预高血压肾损害的作用机制探讨
        6.1 针刺对抗衰老基因klotho的调控作用
        6.2 针刺对SHR大鼠氧化应激及肾组织MDA、ROS、SOD表达的影响
    7.问题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针刺基于氧化应激机制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10)氯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及阿司匹林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常规组、研究组血压水平的比较
    2.2 常规组、研究组颈动脉硬化对比
3 讨论

四、氯沙坦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作用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氯沙坦钾氢氯噻嗪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与血压水平的影响[J]. 王浩.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03)
  • [2]氯沙坦联合螺内酯对老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基底动脉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 李晟,刘宇,宋奇颖,李丽,赵晓芳,李晗,王蕾.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20(12)
  • [3]氯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对延缓动脉硬化的价值[J]. 王莹.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17)
  • [4]点穴疗法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的效果研究[D]. 胡悦.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益气化痰利湿方治疗老年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D]. 原金星.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特殊类型高血压临床诊治要点专家建议[J]. 陈琦玲. 中国全科医学, 2020(10)
  • [7]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J]. 方宁远.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9(11)
  • [8]观察并分析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J]. 宋丽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62)
  • [9]针刺扶正活血对高血压肾损害氧化应激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 宁思思.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氯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及阿司匹林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观察[J]. 黄远,曾繁宇,钟广时.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03)

标签:;  ;  ;  ;  ;  

氯沙坦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的效果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